印刷质量标准讲解

合集下载

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引言:印刷品质量是指印刷过程中所制作出的各类出版物、图书、宣传品等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的塑造,还直接影响到读者、用户的体验和印刷品的传播效果。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印刷原料、印刷工艺、印刷效果等多个方面,阐述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

一、印刷原料质量检验标准1. 印刷纸张1.1 纸张品质标准:确保纸张白度、光泽度、厚度等指标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1.2 纸张强度标准:检查纸张的拉伸强度、抗折强度等指标,保证印刷过程中纸张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3 纸张透平度要求:保证纸张的透光性和均匀性,避免印刷中出现透平不良的情况。

2. 喷墨油墨2.1 油墨颜色标准:确保喷墨油墨颜色饱满、准确,与印刷文件的设计要求一致。

检查油墨与纸张的附着力,避免在后续印刷过程中出现掉色或脱落现象。

2.3 油墨干燥性要求:确保油墨在印刷过程中能够迅速干燥,避免印刷品表面沾脏或模糊。

二、印刷工艺质量检验标准1. 装订方式标准1.1 装订材料标准:检查装订线、胶水等材料的质量,保证装订品的牢固性和耐久性。

1.2 装订工艺标准:确保装订工艺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及装订位置的准确性。

2. 凸版印刷工艺标准2.1 印刷色彩准确度标准:确保凸版印刷色彩准确、饱满,与设计要求一致。

2.2 印刷精度标准:检查凸版印刷的版面精度,避免印刷中出现偏移或模糊的情况。

确保印刷过程中的压力适中,避免出现印刷过度或不足的问题。

三、印刷效果质量检验标准1. 图像质量标准1.1 清晰度标准:确保印刷品上的图像清晰度符合相关行业标准,避免出现模糊或不清晰的情况。

1.2 色彩还原标准:检查印刷品中颜色的还原度,保证与设计要求一致。

2. 文字质量标准2.1 字型清晰度标准:确保文字的边缘清晰,避免出现字迹模糊或不清晰的问题。

2.2 字距、行距标准:检查文字之间的距离,保证版式整齐划一。

结论: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对于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质量含义所谓的胶版印刷品质量的就是指印刷品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这个综合效果主要是受阶调层次的再现、色彩再现、清晰度再现和不均匀性等四个方面的支配。

也就是说,对于印刷品的质量,我们只要重点检查以上四个方面,若这四个方面达到了要求,则可以认为印刷品是合格的。

由于支配印刷品质量的特性是一种对印刷质量的定性描述,这些质量特性很抽象,因此,必须将这种抽象的特性转化为具体的特性。

对于胶版印刷品而言,根据不同类型和要求可分为精细产品和一般产品两种,因此对于不同的产品,印刷的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1(精细产品的质量标准精细产品的质量标准为:(1)套印准确,误差应小于两网点之间距离的一半,所以越是精细产品,允许的误差就越小。

(2)网点饱满,光洁完整。

(3)墨色均匀,层次丰富,质感强,实地平服。

(4)文字、线条光洁,边缘清晰、完整。

(5)印张无褶皱、无油腻、无墨皮,正反面无污迹。

2(一般产品的质量标准一般产品的质量标准为:(1)画面的主要部位套印准确。

(2)网点清晰完整。

(3)墨色均匀,实地平服。

(4)文字线条清晰完整。

(5)印张无褶皱、无油腻、无墨皮,正反面无污迹。

印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印刷界常把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分为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和综合评价三类。

1(主观评价主观评价通常是指由人眼而不是用仪器进行质量评判,即由人眼评价出人们对印刷品的主观印象。

2(客观评价客观评价方法,本质上是要用恰当的物理量或者说质量特性参数对图像质量进行量化描述,为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印刷质量提供依据。

对于彩色图像来说,印刷质量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再现、阶调层次再现、清晰度和分辨率、网点的微观质量和质量稳定性等内容。

可使用密度计、分光光度计、控制条、图像处理手段等测得这些质量参数。

3(综合评价所谓的综合评判方法就是采用主观评价方法来确定客观评价方法难以解决的变量相关之间权重的方法,即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综合在一起的一种评价方法。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是保证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印刷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有效的检验方法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印刷品的质量标准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印刷品质量的可量化指标,是制定印刷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的基础。

印刷品质量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形状尺寸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长、宽、高等尺寸要求,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尺寸关系的要求。

2. 色彩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颜色数、色彩饱和度、色彩亮度等要求,以及印刷品的色差限度。

3. 图案和文字的要求:包括印刷图案和文字的清晰度、层次感、线条粗细等要求,以及印刷品图案或文字是否完整、准确等要求。

4. 材料的要求:包括印刷纸张的光洁度、平整度、厚度等要求,以及印刷油墨的颜料含量、干燥时间等要求。

5. 特殊加工的要求:包括印刷品的烫金、凸印、压花等特殊加工的要求,以及特殊加工后印刷品的质量变化情况。

二、印刷品的质量检验方法印刷品的质量检验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和工艺测试来评判印刷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过程。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印刷品质量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主要是通过目测的方式对印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图案是否完整、文字是否清晰、有无漏印、有无脏污、有无色差等。

2. 尺寸测量:通过使用尺子、量具等工具对印刷品的尺寸进行测量,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3. 色彩检测:使用专业的色彩测试仪器对印刷品的颜色进行测量,包括颜色饱和度、色差等。

4. 物理性能测试:包括对印刷纸张的光洁度、平整度等进行测试,以及对印刷油墨的粘度、流动性等进行测试。

5. 特殊加工检验:包括对印刷品的烫金、凸印、压花等特殊加工效果进行检验,判断加工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三、印刷品质量检验的注意事项1. 检验工具和仪器的准确性要得到保证,避免因工具误差导致的质量评判错误。

2. 检验时要充分参照质量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评判,避免主观评判和个人主义。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业,它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的规范印刷品质量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印刷行业的要求。

一、色彩准确度在印刷过程中,色彩的准确度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色彩饱和度、色调和色彩平衡都要符合客户的要求。

对于彩色印刷品,通常会使用色彩标准样品作为参照,以确保印刷出的色彩与客户所期望的一致。

此外,还会使用专业的色彩管理系统来控制印刷过程中的色彩准确度。

二、版面规范印刷品的版面规范也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版面规范包括印刷品的尺寸、页边距、字体和行间距等。

不同类型的印刷品可能有不同的版面规范要求,如书籍、海报、宣传册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版面规范要清晰明确,使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和理解印刷内容。

三、印刷精度印刷精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包括文字和图像的清晰度、线条的粗细和平直度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的文字要清晰可辨,图像要细腻真实,线条要平直不歪斜,并且印刷品的定位要准确。

为了保证印刷品的印刷精度,印刷过程中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印刷设备,并严格控制印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四、纸张和印刷墨纸张和印刷墨是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纸张的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触感、光泽度和耐久性等。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纸张,确保纸张的品质稳定可靠。

而印刷墨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印刷墨必须符合环保要求,颜色饱满均匀,不易脱落和褪色。

五、印刷品的检查和验收在印刷完成后,还需要对印刷品进行检查和验收。

检查的重点包括印刷品的色彩准确度、版面规范、印刷精度等方面。

印刷行业规范要求印刷品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每一份印刷品都符合客户的要求。

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确保印刷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六、后期加工和交付印刷行业规范还对印刷品的后期加工和交付进行了规定。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印刷是一门需要精确和高质量的产业,确保印刷品质量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印刷行业常用的印刷品质量检验标准,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一、尺寸与外形印刷品的尺寸和外形是检验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标准包括:1. 尺寸偏差:印刷品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允许产生一定的尺寸误差,但不能超过规定范围。

2. 表面平整度:印刷品表面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凹凸或翘曲现象,否则会影响视觉效果和使用体验。

二、颜色准确性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对于保证印刷品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常用的色彩检验标准:1. 色差测量:使用色差计或光谱分析仪对印刷品的色差进行测量,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以判断色彩准确性。

2. 色彩还原度:印刷品应能准确还原设计中的色彩,不出现色差较大的情况。

三、印刷质量印刷品质量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晰度与锐度:印刷品的图案和文字应清晰可辨,线条应锐利,不模糊或发虚。

可以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2. 印刷密度:使用密度计对印刷品的墨层浓度进行测量,以判断印刷质量是否均匀一致。

3. 色墨附着力:使用胶带进行附着力测试,以检验印刷品表面的色墨是否牢固。

四、装订工艺印刷品的装订工艺是影响质量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常见的装订质量检验标准:1. 线路精度:对于装订的书籍或文件等,要求线路精度符合要求,不允许出现错位或滑动的现象。

2. 装订牢固度:装订的部分要稳固牢靠,不得出现松动、缝隙或翻页困难的情况。

五、纸张质量纸张是印刷品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以下是常见的纸张质量检验标准:1. 纸张光洁度:纸张表面应光滑,没有明显的杂质、凸起或破损。

2. 纸张厚度:使用千分尺或测厚仪测量纸张的厚度,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六、其他除了上述常见的检验标准外,印刷品质量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1. 印刷方向:印刷品的方向应与设计要求一致,不得倒置或偏转。

2. 清洁度:印刷品应干净整洁,没有明显的污渍、指纹或划痕。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印刷行业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信息传媒工具之一,承载着大量的印刷品需求。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确保印刷品质量的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标准,并探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印刷品质量标准是印刷行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它可以帮助生产方在生产过程中明确任务目标,确保印刷品的质量。

一、色彩准确性标准在印刷行业中,色彩的准确性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色彩的准确性包括颜色的饱和度、色调、明暗度等方面。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

例如,PANTONE 色彩标准是一套被广泛使用的色彩标准,它能够确保不同设备、不同环境下的颜色表现一致。

二、印刷质量检测标准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印刷品的清晰度、准确度、图像质量等方面。

在印刷过程中,可以使用光学检测仪器来检测印刷品的质量。

例如,能够测量印刷品分辨率的仪器,能够帮助印刷厂方对印刷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调整,提高印刷品的质量。

三、纸张质量标准纸张作为印刷品生产的重要材料之一,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印刷行业中,对纸张的质量进行标准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纸张质量标准主要包括纸张的厚度、光泽度、质地、坚硬度等方面。

合格的纸张质量能够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并减少印刷过程中的问题和浪费。

四、设备和工艺标准印刷行业的设备和工艺对印刷品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可靠性,需要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标准化管理。

设备和工艺标准主要包括印刷设备的性能指标、操作规范,以及印刷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等。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稳定,并提高生产效率。

五、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印刷行业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印刷品色彩不准确、印刷品模糊不清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些解决方案来改善质量。

比如,在印刷前进行色彩校准和颜色管理,以确保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在印刷过程中加强对印刷设备和工艺的控制,及时调整参数以保证印刷品的清晰度。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印刷行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了现代化工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印刷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其品质对于信息的准确传达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印刷品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印刷品外观、色彩度、精度、耐候性等多个方面,阐述印刷行业印刷品质量标准。

一、印刷品外观印刷品外观是评判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外观包括纸张平整度、印刷色泽、图案清晰度等方面。

首先,纸张应平整、不得有明显的翘曲、褶皱等缺陷。

其次,印刷色泽应均匀饱满,与设计稿一致,印刷品整体色调要协调一致。

最后,图案清晰度要达到标准要求,线条清晰、层次感强,没有模糊、虚粘、断墨等问题。

二、印刷品色彩度色彩度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色彩是印刷品传递信息的关键所在,色彩准确、鲜艳、稳定是一件印刷品的基本要求。

印刷品色彩度的标准可以参考国际印刷色彩标准,如ISO12647-7等。

通过印刷前的色彩校准和调整,印刷出的产品可以更加准确地还原设计者的意图。

三、印刷品精度精度是评估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版厚、版孔、控制墨色深浅等调整,以确保印刷品的最终效果与设计保持一致。

因此,印刷品在精度方面应该满足一定的标准,例如版厚偏差不超过0.03mm,版孔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墨色控制在指定范围内等。

四、印刷品耐候性印刷品耐候性是衡量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暴露于环境中,颜色是否发生变化、图案是否模糊等,都是评估印刷品耐候性的要点。

印刷材料、油墨的选用,以及后道加工工艺等都会影响印刷品的耐候性。

因此,在制定印刷品质量标准时,应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确保印刷品的耐候性能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印刷行业的印刷品质量标准是确保印刷品质量稳定、可靠的重要保障。

在制定印刷品质量标准时,应综合考虑印刷品的外观、色彩度、精度、耐候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尽可能将标准精确到细节,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印刷品质量的需求。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标准

印刷行业印刷质量标准一、前言印刷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对印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印刷品的质量,保证印刷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印刷质量标准。

本文将对印刷质量标准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大家了解和掌握印刷质量标准的相关知识。

二、印刷质量标准的概念印刷质量标准是指针对印刷品的各项质量要求,由相关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或专家制定的技术规范。

印刷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印刷纸张、油墨、印版、装订等方面的要求,旨在提高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和使用效果。

三、印刷纸张质量标准1. 纸张的光泽度标准纸张的光泽度是指纸张表面反射光的能力,是衡量纸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要求有一定的光泽度,以确保图文显示清晰,色彩鲜艳。

2. 纸张的厚度和重量标准印刷纸张的厚度和重量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印刷品要求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纸张,以确保印刷品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平整度。

四、油墨质量标准1. 油墨的色彩标准油墨的色彩是印刷品色彩表现的重要因素,要求油墨应具有明亮、鲜艳、稳定的色彩,以满足不同印刷品的需要。

2. 油墨的粘度和干燥时间标准油墨的粘度和干燥时间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要求油墨具有适当的粘度,以便于传输和印刷过程中的涂布,同时要求干燥时间合理,以保证印刷品的干燥和固定。

五、印版质量标准1. 印版的平整度标准印版的平整度是指印版表面平整的程度,直接影响印刷品的印刷效果。

印刷品要求使用平整度好的印版,以保证印刷品的整体平整和图文的清晰度。

2. 印版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标准印版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是指印版在印刷过程中能否长时间使用而不损坏和变形。

印刷品要求使用具有良好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印版,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寿命。

六、装订质量标准1. 印刷品的裁切精度标准印刷品的裁切精度是指印刷品在裁切过程中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印刷品的外观效果和整体质量。

印刷品要求裁切精度达到规定的标准,以确保每一页的尺寸一致。

2. 印刷品的装订强度标准印刷品的装订强度是指印刷品在装订过程中能否承受一定的拉力和压力而不松动和损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血位: 3mm出血位;
3mm
叼牙位(咬口位): 11-15mm叼牙位;
叼牙位 12mm
叼牙位的用处: 纸张在印刷过程中传递是靠一排排活 动叼纸牙传递; 固定纸张向前传递;
规位: 3.5-5mm规位;
规位3.5-5mm
规位的用处: 印刷色套准的校定; 纸张在印刷运行时的拉规;
二、印刷图像质量的概念
印刷图像质量定义:印刷图像对原稿复制的忠实性。
印刷图像质量内容:图像质量和文字质量。
图像质量特征参数
(1)、阶调和色彩再现: 定义——是指印刷复制图像的阶调平衡、色彩外观跟原稿相对 应的情况。
内容——就黑白复制来说,通常都用原稿和复制品间的密度对 应关系表示阶调再现的情况(复制曲线)。就彩色复制品来说,色 相、饱和度与明度数值更具有实际意义。
外观: 印刷位置正确,保证后工序有足够 出血位,有效图文能完整保留在成品上, 无效图文能被修切掉。 水墨保持平衡,不可因水小而脏版或水 大造成颜色变浅、飞水。墨屎明显脏点等 缺陷不得超过以下标准。主要位置杂点面 积不得超过1.0同一页不得超过两个,普通 位置杂点面积不得超过1.5同一页不得超过 三个。 喷粉量适中,不能粘花,也不可因喷 粉太大影响后工序如覆膜生产。不得有刮 花、拖花、墨杠等明显影响产品外观的缺 陷。
(2)、图像分辨力: ——分辨力与清晰度两方面的内容。 分辨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网目线数 ——受承印材料与印刷方法制约的 ——分辨力还受到套准变化的影响 清晰度——是指阶调边缘上的反差。 ——在分色机上,通过电子增强方法,能够调整图像的清 晰度。 ——倘若增强太多,会使风景或肖像之类的图像看起来与 实际不符,但像织物及机械产品的图像却能提高表现 效果与感染力。 (3)、龟纹、杠子、颗粒性:
D.网点质量:不出重影;一般印刷品网点扩大率(50% 处)为10%~25% E.相对反差K值:K=(D实地-D75%)/ D实地 一般印刷品的K值范围:黄版为0.20~0.30;品红、青、 黑版为0.30~0.40 F.颜色: ①同批产品不同印张的实地密度允许误差为 品红、青≤0.15;黑≤0.20;黄≤0.10
5
8 13 20 32 50 80 125 200 315 500 800 1250
0
0 1 1 2 3 5 7 10 14 21 21 21
1
1 2 2 3 4 6 8 11 15 22 22 22
0
0 0 0 1 1 2 3 5 7 10 14 21
1
1 1 1 2 2 3 4 6 8 11 15 22
印刷质量标准
标准不仅是产品质量检测的依据,更重 要的是产品加工过程控制的依据。 标准是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和成 品质量的最低要求。 标准制定的前瞻性,应有一定的技术引 导作用。
标准将随着技术的发展、质量的提高, 不断修改和提高。
一、印刷品质量的概念
印刷品质量的定义:印刷品质量是印刷品各种外观特 性的综合效果。 印刷品质量的定义的内涵:对于不同类型的印刷产品 具有不同的内涵标准制定的前瞻性,应有一定的技术 引导作用。
2.B类产品
内容:文字图像与样稿一致,文字清晰完 整,不可缺笔断画,甚至图文遗失。(因 橡皮布受损或消错版等原因) 颜色:颜色跟准样稿,不得损失印品高光、 暗调层次,同一批产品颜色稳定,实地密 度差别小于±0.1。
套准: 套印准确,A类产品主要位置不得 出现肉眼可见套印不正,普通位置误差不 得超过0.07mm,B类产品主要位置误差不 得超过±0.1 mm,普通位置不得超过±0.2 mm。 侧、前规稳定,对须套印烫金、局部UV、 精确跨图、明显颜色差别作为折线标等,对 侧、前规要求很严格的后加工工序的产品, 误差不得超过±0.1 mm,其余误差不超过 ±0.5 mm。
影响因素——油墨、承印材料、实际印刷方法固有特性、经济 方面的影响与制约。 例如:在多色印刷时,采用高保真印刷工艺就能够取得比较高的复 制质量,可是那将是以提高成本为代价的。所以对于以画面为主题 的印刷品来说,阶调与色彩的最佳复制——是在印刷装置的各种制 约因素与能力极限之内,综合原稿主题的各种要求,产生出多数人 认为是高质量印刷图像的工艺与技术。
对于线条或实地印刷品,应该要求墨色厚实、均匀、光 泽好、文字不花、清晰度高、套印精度好,没有透印和 背凸过重,没有背面蹭股等。 对于彩色网点印刷品,应该要求阶调和色彩再现忠实于 原稿,墨色均匀、光泽好、网点不变形、套印准确,没 有重影、透印、各种杠子、背面粘脏及机械痕迹。 上述这些外观特性的综合效果,反映了印刷的综合 质量,在印刷质量评判中,各种外观特性可以作为综合 质量评价的依据,当然也可以作为印刷品质量管理的根 本内容和要求。
印刷纸张 拉规边 纸张移动定规 叼牙位
套印后的效果
a、图片套印后的效果
b、十字线套印效果
版尾拖梢位: 4-5mm版尾拖梢位;
版尾拖梢 位4-5mm
拖梢位的用处: 防止印刷走纸时的变量因素,致使图 文拖花; 防止纸张变形造成的尾部印刷不实; 出血图会造成的油墨过度到压印滚筒 和橡皮布滚筒上造成纸张正面或背面 油墨污迹;
②颜色符合客户样,自然协调
G. 版式、规格、裁切尺寸符合生产工程单要求,多次 (机台)印刷时规格一致。印刷品色相以样张为标准, 无明显偏差;墨色均匀一致,墨量适中,印迹干燥后 颜色鲜艳、饱满、有光泽,目测质感强,无托色、手 擦脱墨现象。产品的色调、质量前后应一致,三天后 无不干现象 H.外观:①版面干净、无明显折痕,不糊版,无皱折, 产品卫生,正反面无粘脏、拖花、油污等现象 ②相连页页码位置允差≤ 3.0mm ,画面接版允 差<0.5mm,墨色一致,印刷品正、反面页码对齐 ③文字清晰、无重影、无明显缺笔断划、糊字 和坏字
三、印刷质量标准解析
CY / T2-1999 要内容:
《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等导则》主 优等品—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等品—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合格品— 达到国内一般水平(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CY / T5-1999《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主 要内容:
A. 阶调值(范围)——暗调密度:黄 0.80~1.05 、品红 1.15~1.40、青1.25~1.50、黑1.20~1.50 ——亮调:一般印刷品亮调网点再 现值为3%~5% B.层次:高、中、暗调分明,层次分明、网点清晰、光 洁、完整,还原原稿层次,无变形、丢失 C.套印:图像位置套印准确,角线、十字线套准。以红 版为基准,误差不超过±0.2mm,套印误差面积在印 刷幅面的1/10以内
(3)、字体的笔画与字面宽度也受墨层厚度的影响:
墨层比较厚——产生的变形就会比较大。 在一定的墨层厚度条件下——小号字产生的变形要比大号字产 生的变形明显得多。 为了获得最佳的复制效果——笔画宽度的变化应该保持在字体 设计人员或制造人员所定规范的 5%以内;字符尺寸应保持在原稿 规范的-0.025~+0.050mm以内。
三、公司产品质量标准
1.A类产品
内容:文字图像与样稿一致,文字清晰完整,不 可缺笔断画,甚至图文遗失 颜色:颜色跟准样板或客户要求,且一批货颜色 稳定 套准:套印不可有肉眼可见的误差。侧规、前规 误差小于0.1毫米 外观:无任何明显刮花、粘花、墨杠等外观不良, 脏点墨屎不超过规定标准(主要位置杂点面积不 得超过0.3,同一页数量不超过一个,普通位置杂 点面积不得超过1,同一页数量不超过两个。)
轻微缺陷2.5
严重缺陷1.0 允许数 (Ac)
0 0
致命缺陷0.01 允许 数
0
批量
1~8 9~15
样本数 量
2 3
允许数 (Ac)
0 0
拒绝数 (Re)
1 1
拒绝数 (Re)
1 1
拒绝 数
1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1201~3200 3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150000 150001~ 500000 ≥500001
文字质量特征参数
( 1)、最佳文字质量的定义——它们必须没有下列各种物理缺陷: 堵墨、字符破损、白点、边缘不清、多余墨痕等。 (2)、文字图像的密度
——应该很高。实际上,受可印墨层厚度的限制。
——在涂料纸上,黑墨的最大密度约为1.50~1.70; ——在非涂料纸上,黑墨具有的最大密度均为1.20~1.40。
(4)表面特性: ——包括光泽庭、纹理和平整度。 ——对光泽度的要求依据原稿性质与印刷图像的最终用途而定。 一般来说,复制照相原稿时,使用高光泽的纸张效果较好。 在实际印刷中有时需要使用亮油来增强主题图像的光泽。光 泽程度高,会降低表面的光散射,从而增强色彩饱和度与暗 度。然而,用高光泽的纸张来复制水彩画或铅笔画时,效果 并不太好。使用非涂料纸或者无光涂料纸,却可以产生较好 的复制效果。 ——纸张的纹理会在某种程度上损坏图像,通常应避免使用有纹 理的纸张复制照相原稿。但使用非涂料纸复制美术品时,纸 张原有的纹理会使印刷品产生更接近于原稿的感觉。
3.C类产品
产品质量有轻微缺陷,超出B类产品标准, 且数量较多,检页后不够交货数量,但此类问 题不会引起客户投诉的。
4.D类产品
产品质量有较明显缺陷,超出B类产品标准, 且数量较多,检页后不够交货数量,且此类问 题可能会引起客户投诉,但不会被退货或 罚款。
5.质量事故
产品质量有严重缺陷,需要重新补印,给 公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或需要大量返工 给生产安排造成严重阻碍延误交货;或被 客户退货、罚款,给公司声誉造成极大影 响的。
成品检验抽样计划主要内容:
A.批质量合格的规定:
AQL 值为1.0,2.5 B.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II C.检查严格度:按“正常检查” (见表一) D. 抽样及抽样方案(见表一)要求:“分散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