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药理学练习题-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五章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一.教材精要瞭解糖皮質激素類藥、鹽皮質激素類藥和促皮質激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的構效關係和藥物分類。
重點應掌握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禁忌症和給藥方法。
瞭解鹽皮質激素類藥和促皮質激素及皮質激素抑制藥的主要特點和臨床用途。
(一)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s)1.藥理作用對代謝的影響:糖皮質激素能增加肝、肌糖原含量和升高血糖;加速胸腺、肌肉、骨骼等組織蛋白質分解,促進皮下脂肪分解,改變脂肪的重新分佈,形成向心性肥胖;有輕度的保鈉排鉀的作用,有利尿作用,長期應用可致骨質脫鈣;強大的抗炎作用:免疫抑制與抗過敏作用,抗休克作用,特別是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治療;其它作用:如退熱作用刺激骨髓造血功能,提高中樞的興奮性. 2,臨床應用臨床應用包括:嚴重急性感染、抗炎治療和防止某些炎症的後遺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和過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嚴重風濕熱、風濕性心肌炎、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自身性免疫性貧血和腎病綜合征等,過敏性疾病如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支氣管哮喘和過敏性休克,抗休克治療,如感染中毒性休克,須在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下,可及早、短時間突擊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待微循環改善、脫離休克狀態時停用,且盡可能在抗菌藥物之後使用,停藥則在撤去抗菌藥物之前;血液病:多用於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粒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症和過敏性紫癜等的治療,局部應用對濕疹、肛門搔癢、接觸性皮炎、牛皮癬都有療效,替代療法,用於急、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者,腦垂體前葉功能減退及腎上腺次全切除術後。
3.不良反應長期大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引起的不良反應: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誘發或加重感染,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心血管系統併發症如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骨質疏、肌肉萎縮、傷口癒合遲緩等;停藥反應;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和反跳現象。
第35章糖皮质激素

第35章-糖皮质激素济宁医学院教案2013 ~ 2014学年第1学期所在单位济宁医学院教研室药理学教研室课程名称药理学授课对象2011级临床、中西医、精神等本科授课教师李军职称讲师教材名称《药理学》第7版2013年10月28 日教案首页教学过程【引入图片】【讲授新课】【引入图片】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的重要场所; 网状带约占7%,主要合成性激素类(sex hormones,在第34章论述)。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和生成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orticotrophin,ACTH)的调节,而ACTH的分泌受CRH的影响回答肾上腺皮质的结构通过图片复习巩固肾上腺皮质分泌激素并导入【幻灯片放映】【引入图片】【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的基本结构为甾核,其共同的结构特点为甾核A环的C4~5之间为一双键,C3上有酮基,C20上有一个羰基,系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
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副作用,曾对该类药物的结构进行了改造,合成了一系列的皮质激素类衍生物。
注意思考反馈调节作用新课(约5分钟)【设问】【讲述】【设问】【讲述】能亢进综合征,这是过量激素引起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
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多毛、浮肿、低血钾、高血压、糖尿病等,停药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必要时可加用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治疗,并采用低盐、低糖、高蛋白饮食及加用氯化钾等措施。
糖皮质激素引起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原因?(2)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故长期应用可诱发感染或使体内潜在病灶扩散,特别是在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的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病综合征等患者更易发生。
还可使原来静止的结核病灶扩散恶化。
故肺结核、淋巴结核、脑膜结核、腹膜结核等患者,必要时应合用抗结核药。
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感染的原因?(3)消化系统并发症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药理学 35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临床主要表现有哪些?
4.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20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1)糖代谢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2)蛋白质代谢 protein metabolism
(3)脂肪代谢 lipid metabolism
(4)水和电解质代谢 water and salt metabolism
9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2.免疫相关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热,
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
多发性皮肌炎
斑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肾病
综合症,以及异体器官移植等,一 般采用综合疗法。 对多发性皮肌炎,糖皮质激素
红斑狼疮-上肢红斑
为首选药。
10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临床应用】
(2)过敏性疾病:荨麻疹。
一、促皮质激素:ACTH 应 用: 1. 防皮质功能不全。 2. 诊断腺垂体一皮质功能 水平 皮质激素抑制药 米托坦:Mitotane 能选择性作用于束状带 及网状带,使其萎缩、坏死 用于不可切除的皮质癌、 复发癌及术后的辅助治疗
19
复 习 题
1.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有哪些?
2.简述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理。
少——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 淋巴组织萎缩及创口愈合延迟等。 长期治疗,须合用蛋白质同化类激素以平衡 蛋白质代谢。
23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3)对脂肪代谢: 促进皮下脂肪重新分解, 脂肪重新分布在面部、胸部、 背部、臀部等——“向心性肥胖”, 四肢消瘦.
(4)水盐代谢--类似醛固酮作用(弱) 保钠排钾。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水重吸 收---利尿 减少小肠和肾小管对钙重吸收—骨质脱钙 24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

治疗剂量时几无保钠排钾作用的糖皮质激素是() A.地塞米松 B.可的松 C.氢化可的松 D.强的松龙 E.强的松
A
五、临床应用: 1. 替代疗法:垂体功能减退,肾上腺次全术后等。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艾迪生病)Addison`s
作用复杂,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血管通透性; 2) 稳定溶酶体膜; 3) 炎症过程中的酶系统; 4) N、单核C、巨噬C的聚集; 5) 磷酯酶A2的活性; 6) 阻塞膜孔; 7) DNA合成; 8) 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 9) 诱导ACE降解缓激肽; 10) NOS活性,NO生成↓;
临床所指仅为糖皮质激素 皮质结构及功能:
球状带—(盐皮质激素)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网状带—(性激素 )
(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等)
(氢化可的松;可的松等)
(雄激素;少量雌激素)
一、构效关系: 化 构: 特 点: 1) 共同的有C3的酮基,C20的羰基,4.5的双键,C17的 羟基; 盐皮质素C17位上无羟基 2) C11上为酮基的属前体物,经肝还原转化才具活性; 3) C1-2为双键时,抗炎及对糖代作用强; 4) C9引入F,C6引入-CH3,抗炎强,H2O,NaCl代谢弱。 由此获得了多种新型药物。
8、其他功能系统的作用 1. 血液系统: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 ↑RBC ↑Hb ; (大剂量)↑PT ↑纤维蛋白原的浓度 中性粒细胞↑(但功能↓) L↓? 2. 心血管系统: 儿茶酚、ATⅡ敏感性↑ 允许作用 3. 中枢神经系统 CNS兴奋性↑: 产生焦虑、抑郁、躁狂等不同表现,诱精神失常 致癫痫阈值↓ ,诱导发作癫痫
2. 严重急性感染: 严重感染伴有明显毒血症状者,如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肺炎,重症伤寒,败血症等。 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后用激素。 一般病毒感染不用,如带状疱疹。 但对严重肝炎、乙脑、流行性腮腺炎、麻疹,为了缓解症状,可考虑应用。
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激素类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结构
基本结构:甾体(Steroids) 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 C3的酮基 C4-5的双键
C20的羰基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GCs)
分类(了解) 体内过程(熟悉)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掌握/熟悉) 临床应用(掌握) 不良反应(掌握) 禁忌证(掌握) 用法与疗程(掌握)
性激素
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具有甾体母核 的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2.分泌调节
下丘脑- 垂体前叶- 肾上腺皮质轴 醛固酮还受RAS的调节 GCs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
每日上午8~10时分泌高峰 午夜12时为低潮 由ACTH昼夜节律所引起。
Question 了解其节律性对制订GCs的给 药方案有什么指导意义
【分类】
按来源 ������ 天然: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 人工合成: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 龙) 地塞米松、曲安西龙、倍他米松、 氟轻松等 按t1/2 短效t1/2 <12h :可的松、氢化可的松 中效t1/2 12~36h :泼尼松龙、甲泼尼松 长效t1/2 >36h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 P349表中分类??
【临床应用】
1、严重感染或炎症 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3、休克
4、血液病 5、局部应用 6、替代疗法
1. 严重感染或炎症 ⑴严重的急性感染 中毒性感染或同时伴有休克
适应症----细菌感染
如:中毒性菌痢,暴发流脑、败血症 结核性脑、胸及腹膜炎,胸包炎等
目的:提高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
2. 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 及过敏性疾病
⑴自身免疫性疾病 适应证 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肾病综合征等
一般作为辅助用药 注意 多发性皮肌炎--首选GCs 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停药后易复发 不宜单用 ⑵对过敏性疾病 目的: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炎症 过程。 注意: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停药后易复发 仅为次选。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一、选择题A型题1、主要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是:A.垂体前叶?B.下丘脑?C.束状带?D.球状带?E.网状带2、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甾核中保持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结构是:A.C3的酮基、C20的羟基和C4~5的双键?B.C17上有-OH,C1上有=O或-OHC.C17上无-OH,C11上无=O?D.C1~2为双键?E.C9上有-F3、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的基本机制是:A.减轻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等炎症反应B.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C.稳定溶酶体膜D.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E.影响了参与炎症的一些基因转录4、一旦糖皮质激素与G-R结合,从G-R复合物中解离的是:A.启动子?B.大分子蛋白复合物?C.热休克蛋白?D.抑制性蛋白?E.兴奋性蛋白5、活化的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复合物进入核内,与靶的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的何种成分相结合?A.介质蛋白?B.转录因子?C.糖皮质激素反应成分?D.热休克蛋白?E.一氧化氮合成酶6、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增加下列哪种物质抑制合成白三烯?A.磷脂酶A2?B.脂皮素?C.前列腺素?D.血小板活化因子?E.白细胞介素7、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巨噬细胞中的NOS,故可发挥:A.免疫抑制作用?B.抗休克作用?C.抗炎作用?D.刺激骨髓造血功能?E.血小板增多8、抗炎效能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曲安西龙?D.地塞米松?E.泼尼松龙9、抗炎效能最小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曲安西龙?D.甲泼尼龙?E.氟轻松10、对水盐代谢影响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泼尼松?C.甲泼尼龙?D.曲安西龙?E.倍他米松11、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可的松?C.泼尼松?D.曲安西龙?E.地塞米松12、t1/2较短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泼尼松?C.泼尼松龙?D.甲泼尼松?E.曲安西龙13、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的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甲泼尼松?C.可的松?D.地塞米松?E.泼尼松龙14、地塞米松适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治疗?A.再生障碍性贫血?B.水痘?C.带状疱疹?D.糖尿病?E.霉菌感染15、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是:A.骨质疏松?B.粒细胞减少症?C.血小板减少症?D.过敏性紫癜?E.枯草热16、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适用于:A.感染中毒性休克?B.肾病综合征?C.结缔组织病?D.恶性淋巴瘤?E.顽固性支气管哮喘17、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用于:A.垂体前叶功能减退?B.阿狄森病?C.肾上腺皮质次全切除术后D.中心性视网膜炎?E.败血症18、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用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粒细胞减少症?C.血小板减少症D.阿狄森病?E.结缔组织病19、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的给药时间是:A.隔日中午?B.隔日下午?C.隔日晚上?D.隔日午夜?E.隔日早上20、糖皮质激素隔日疗法采用哪种药物较好?A.可的松?B.氢化可的松?C.泼尼松?D.地塞米松?E.倍他米松21、糖皮质激素具有下列哪种作用?A.使白三烯增加?B.使前列腺素增加?C.使血小板活化因子增加D.使血小板增多?E.使IL-3增多22、糖皮质激素具有下列哪种作用?A.使IL-1增多?B.使GM-CSF增多?C.使肿瘤坏死因子减少D.使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增多?E.使淋巴细胞增多23、治疗伴高血压的慢性活动性风湿性关节炎宜首选:A.泼尼松龙?B.泼尼松?C.地塞米松?D.阿司匹林?E.保泰松24、氢化可的松比可的松抗炎作用强的原因是:A.C1~2位去氢?B.C11位加氢?C.C9位加氟?D.C6位加氟?E.C16位加甲基25、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急性感染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炎症反应?B.减轻后遗症?C.增强机体抵抗力?D.增强机体应激性?E.缓解症状,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26、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使红细胞增加?B.使中性粒细胞增加?C.使血小板增加D.刺激骨髓造血功能?E.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27、长期应用泼尼松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对ACTH起反应功能的恢复约需:A.停药后立即恢复?B.1周?C.1个月?D.2个月?E.半年以上28、ACTH促使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激素是:A.醛固酮?B.去氧皮质酮?C.氢化可的松?D.可的松?E.皮质酮29、细胞因子在慢性炎症起重要作用,它们不能:A.促使血管内皮细胞粘附白细胞?B.使内皮细胞活化?C.使中性粒细胞活化D.使巨噬细胞活化?E.使NO生成减少30、不宜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是:A.氢化可的松?B.泼尼松龙?C.甲泼尼松?D.泼尼松?E.地塞米松31、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不包括:A.抗炎?B.抗免疫?C.抗病毒?D.抗休克?E.抗过敏32、下列哪种情况禁用糖皮质激素?A.虹膜炎?B.角膜炎?C.视网膜炎?D.角膜溃疡?E.视神经炎33、糖皮质激素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的治疗?A.中毒性菌痢?B.重症伤寒?C.霉菌感染?D.暴发型流行性脑膜炎?E.猩红热34、糖皮质激素不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因子的转录?A.IL-1?B.IL-2?C.IL-3?D.IL-4?E.IL-535、关于糖皮质激素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使胃酸分泌增加?B.使胃蛋白酶分泌增加?C.抑制胃粘液分泌D.直接损伤胃肠粘膜组织?E.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B型题问题?36~39A.甾核C9上有-F,C16上有-CH3?B.甾核C17上有-OH,C11上有=OC.甾核C17上无-OH,C11上无=O?D.甾核C17上有-OH,C11上有=OHE.甾核C16引入-CH3或-OH36、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更强 A37、不宜外用的糖皮质激素 B38、盐皮质激素 C39、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宜用的糖皮质激素 D问题?40~43A.甲泼尼松?B.地塞米松?C.氢化可的松?D.氟氢可的松?E.泼尼松40、抗炎效能最大的糖皮质激素 B41、短效糖皮质激素 C42、不宜外用的糖皮质激素 E43、对受体亲和力最大的糖皮质激素 A问题?44~47A.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B.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C.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D.糖皮质激素外用?E.糖皮质激素肌肉注射44、各种恶性淋巴瘤采用 B45、感染中毒性休克采用 A46、阿狄森病采用 C47、湿疹采用 D问题?48~51A.抑制巨噬细胞中一氧化氮合成酶?B.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处理?D.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E.抑制生长素分泌和造成负氮平衡48、糖皮质激素抗中毒性休克作用: D49、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 A50、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 C51、糖皮质激素影响生长发育: EC型题问题?52~54A.泼尼松?B.泼尼松龙?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52、局部外用于皮肤炎症: B53、治疗骨质疏松: D54、治疗肾病综合征 C问题?55~57A.诱发或加重感染?B.加剧或诱发胃十二指肠溃疡?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55、地塞米松的不良反应有: C56、利血平的不良反应有: B57、氢氯噻嗪的不良反应有:DX型题58、糖皮质激素解热作用的机制是:A.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致热因子?B.抑制机体的产热过程C.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因子的敏感性?D.扩张血管,促进散热过程E.使NO合成减少59、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药,产生反跳现象的原因是:A.产生了依赖性?B.病情未完全控制?C.ACTH分泌减少D.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E.肾上腺皮质萎缩60、影响氢化可的松体内代谢的因素有:A.甲状腺功能?B.胰岛功能?C.肾脏功能?D.肝脏功能?E.合用苯妥英钠61、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有:A.水痘?B.严重高血压?C.枯草热?D.霉菌感染?E.癫痫62、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有:A.血小板减少?B.血清热?C.枯草热?D.骨折?E.角膜溃疡63、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A.低血钾?B.高血压?C.骨质疏松?D.高血糖?E.荨麻疹64、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有:A.过敏性休克?B.感染中毒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低血容量性休克?E.各种休克65、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有:A.肾上腺危象?B.败血症?C.睾丸炎?D.肾病综合征?E.皮肌炎66、糖皮质激素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的作用有:A.延长凝血时间?B.淋巴组织增生?C.中性粒细胞数增多D.血小板增多?E.红细胞增多67、糖皮质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A.欣快?B.呼吸抑制?C.失眠?D.激动?E.诱发精神失常68、糖皮质激素对消化系统的作用有:A.胃酸分泌增加?B.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C.抑制胃粘液分泌D.增加胃粘液分泌?E.诱发脂肪肝69、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有:A.自发性骨折?B.畸胎?C.诱发胰腺炎?D.角膜溃疡?E.胃十二指肠溃疡70、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突击疗法的适应证是:A.中毒性肺炎?B.中心性视网膜炎?C.恶性淋巴瘤?D.淋巴细胞性白血病E.败血症71、糖皮质激素一般剂量长期疗法的适应证是:A.结缔组织病?B.肾病综合征?C.阿狄森病?D.恶性淋巴瘤E.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2、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替代疗法的适用证是:A.结缔组织病?B.肾病综合征?C.呆小病?D.阿狄森病?E.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73、中效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A.曲安西龙?B.地塞米松?C.氢化可的松?D.可的松?E.泼尼松74、长效的糖皮质激素药物有:A.甲泼尼松?B.曲安西龙?C.地塞米松?D.泼尼松龙?E.倍他米松75、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有:A.抗炎作用?B.升高血糖作用?C.增高血中胆固醇含量?D.抗休克E.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二、填空题1、糖皮质激素的主要药理作用抗炎;抗毒;抗免疫和抗休克2、为防止医源性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应采取措施有控制症状后,尽量用最小有效剂量;缓慢逐渐停药;采用隔日给药法;疗程结束后7天加用ACTH;遇应激情况及时给予本激素3、糖皮质激素诱发或加重溃疡的原理是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当其用于严重感染时应注意合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4、具有抗炎、抗免疫、抗毒、抗休克的药物有氢化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5、对于合并慢性感染的患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时,需合用有效抗菌药。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物
(五). 抗休克作用
• 作用机制
1 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心肌收缩力增加, 心输出量增加;
2 抑制炎性因子产生,降低血管对缩血管物 质敏感性—扩管,改善微循环;
3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 形成; MDF可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 少,内脏血管收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物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物
•课间休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物
四、临床应用
1 替代疗法:
急慢性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肾上腺危象) 脑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 肾上腺次全切除
2 严重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合用足量抗生 素)
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章肾上腺皮质激 素类药物
六、不良反应
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皮质激素超生理作用的 异常反应
(1)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物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所致
(2)消化系统并发症
刺激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减弱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3)诱发或加重感染
免疫抑制作用,结核病患者并用抗结核药
PPT文档演模板
的合成; 减少LC中RNA聚合酶活力和ATP的生成。
3 诱导淋巴细胞凋亡(T、B淋巴细胞); 4 抑制核转录因子NF-KB(转录调节因子)活性(减少
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NF-KB过度激活可导致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生成,与移植排 斥反应、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 抗过敏作用机制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 5-羟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
药理学第35章整理

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激素的总称,包括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类。
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依次分为球状带、束状带及网状带3层。
球状带约占皮质的15%,主要合成醛固酮和去氧皮质酮等盐皮质激素束状带约占78%,主要合成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网状带约占7%,主要合成性激素类。
【化学机构与构效关系】第一节糖皮质激素【体内过程】1.注射、口服均可吸收。
2.氢化可的松进入血液后,90%以上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其中约80%与皮质激素运载蛋白(CBG)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结合后不易进入细胞,因此无生物活性;具有活性的游离型约占10%。
CBG在肝中合成,雌激素对其合成具促进作用。
3.妊娠过程或用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雌激素水平增加,血中CBG浓度增高,游离型氢化可的松减少,可反馈性地引起ACTH释放增加,可使游离型激素达到正常水平。
4.肝、肾病患者CBG水平减少,游离型激素增多。
5.糖皮质激素在肝脏中代谢转化,首先是第4位碳(C4)与第5位碳(C5)的双键被加氢还原;随之第3位碳原子(C3)上的酮基由羟基取代,进而羟基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由尿中排出。
6.可的松与泼尼松等第11位碳原子(C11)上的氧在肝中转化为羟基,生成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方有活性,因此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只宜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
7.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与糖皮质激素药物合用时,则加快其分解,故须增加后者的用量。
8.氢化可的松生物学半衰期比血浆半衰期长。
9.大剂量或肝、肾功能不全者t1/2延长1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肝灭活皮质激素加速,t1/2缩短。
【药理作用及机制】1.对代谢的影响(1)糖代谢能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并升高血糖。
机制:①促进糖原异生②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③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有利于丙酮酸和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在肝脏和肾脏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的来源。
(2)蛋白质代谢加速胸腺、肌肉、骨等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尿中氮的排泄,造成负氮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Cs 不良反应
2 停药反应 下丘脑
(1)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CRH ++
原因:肾上腺废用性萎缩
– 垂体前叶
措施: 逐渐减量至停药
GCs 临床应用
1 严重感染或炎症
➢目的:迅速缓解症状,度过危险期(辅助治疗) ➢注意: 先停激素,感染控制后停用抗菌药
细菌感染加用足量有效抗菌药物 病毒性感染一般不用(权衡利弊) 防止炎症后遗症:结核病、风湿性心瓣膜病、 关节炎、重度烧伤、眼科等
禁用——角膜溃疡进展期(瘢痕的形成防止穿孔)
GCs 临床应用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5 局部应用 皮肤病常用药物
封闭针 6 替代疗法
GCs 不良反应
“一亢一减一弹六诱发”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用药)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停药反应) 反跳现象(停药反应) 诱发、加重感染 诱发、加重消化性溃疡 诱发、加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诱发、加重骨质疏松 诱发、加重精神病、癫痫 诱发、加重白内障、青光眼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4 抗内毒素作用 提高耐受力;减轻损伤;缓解毒血症状 但不中和或破坏;对外毒素无作用 4 抗休克作用 三抗累加;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 兴心扩管;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5 其他作用
GCs:内热源释放↓
允许作用
中枢对内热源敏感性↓
退热作用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影响代谢
(2)蛋白质代谢——分解↑(大剂量:合成↓)
促肌肉、骨骼、皮肤、胸腺蛋白质分解 表现:生长减慢,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 疏松、胸腺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措施:高蛋白饮食;合用蛋白质同化类激素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影响代谢
(3)脂肪代谢(大剂量长期用药) ——血浆胆固醇↑ 脂肪重新分布
2 免疫相关疾病 多发性皮肌炎(首选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缓解症状,停药可能复发 ➢过敏性疾病:严重者;抗组胺药、AD无效者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合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GCs 临床应用
3 抗休克治疗 感染性休克(+足量抗菌药物) 过敏性休克(次选药) 低血容量性休克
GCs 临床应用
4
血液病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障、过敏紫癜、
本章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掌握:糖皮质激素代表药物、药理作用、临床应 用、不良反应 熟悉: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给药方法、禁忌症 了解: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盐皮质激素;促皮 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髓质
简介
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
球状带
GCs 不良反应
1 长期用药反应
(1) 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症 A.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 B.皮肤变薄、肌肉萎缩 C.痤疮、多毛、浮肿、高血压、高血糖等。
停药后自行消失 调控饮食;对症治疗
GCs 不良反应
1 长期用药反应
诱发、加重感染 不宜与水杨酸类合用 诱发、加重消化性溃疡 诱发、加重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诱发、加重骨质疏松 诱发、加重精神病、癫痫 诱发、加重白内障、青光眼
皮质 束状带
网状带
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糖皮质激素 (松、龙)
性激素Leabharlann 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化学结构:皮质激素的基本结构为甾核 活性基团:C3酮基、C4~5双键、C20羰基
化学结构与构效关系
❖糖皮质激素与盐皮质激素比较: ❖GCS的特点:C17羟基,C11有氧或羟基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s ;GC)分 短效 可的松 氢化类可的松
细胞因子 IL-1、IL-6、TNF等
激素
病理: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白细胞活动↑症状: 红、肿、热、痛(炎早期)
激素 病理: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增生、肉芽组织形成
症状:组织粘连、瘢痕形成炎症后遗症(炎后期)
缺点:感染扩散 、伤口愈合迟缓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2 抗炎作用
机制——与胞质内GR结合,影响基因转录 对炎症介质的影响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影响代谢
(4)水、电解质代谢 类似醛固酮:保钠、保水、排钾 增加肾小球滤过、抗ADH:利尿 小肠吸收钙、肾小管重吸收钙↓:骨质脱钙
长期应用注意饮食: 低盐、低糖、高蛋白、补钙、补钾等饮食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2 抗炎作用
与非甾体抗炎药比较
病因:物理、化学、生物、免疫
炎症介质 PG、白三烯等
中效 泼尼松 泼尼松龙
长效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外用 氟轻松
长效:对HPA轴抑制作用强 (不宜长期应用)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主要药理作用总结:
生理剂量:升糖、解蛋、移脂 保钠、保水、排钾、排钙
药理剂量:抗炎、抗免疫、抗毒素、抗休克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影响代谢
(1)糖代谢——升高血糖(肝糖原、肌糖原↑) 机制:①促进糖原异生 ②减少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③增加中间代谢产物(丙酮酸、乳酸等) 合成葡萄糖
诱导脂皮素1的生成→抑制PLA2→AA↓→PG、LT↓ 抑制NO合成酶和COX-2 对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的影响 对炎细胞凋亡的影响 非基因组效应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3 抗免疫作用
治疗量—抑制细胞免疫 大剂量—抑制体液免疫 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②抑制淋巴细胞DNA、RNA及蛋白质的生物合 成,加速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 ③诱导淋巴细胞凋亡; ④干扰淋巴细胞在抗原作用下的分裂和增殖; ⑤干扰补体参与的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⑥减少过敏介质合成和释放
重点内容回顾
1.肝素作用特点、作用机制、自发性出血的用药 2.华法林作用特点、机制、自发性出血的用药 3.溶栓药的代表药物,引起出血的用药 4.维生素K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5.平喘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6.氨茶碱的药理作用 7.抑酸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8.硫酸镁的药理作用、中毒先兆及救治药物
第三十五章
5 其他作用
血液与造血系统 四多:红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中粒 一少:白细胞(除中性粒细胞);
提高中枢兴奋性——诱发精神失常;诱发癫痫 骨质疏松:抑制成骨细胞活力,促进胶原和骨基 质分解→骨质形成障碍、骨质疏松
GCs 药理作用及机制
5 其他作用 心血管系统:增加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消化系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