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海安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表达与应用,名著阅读(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字音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水泵.bèng 引擎.qíng 枉自尊大 席地而坐B. 流涎.xián 譬.如bì 夜以继日 不即不离 C. 付梓.zǐ 攻讦.jié 漫不经心 抱残守缺D. 趿.拉dā 愧怍.z uò 一蹴而就 残羹冷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
对常用字的易错音形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和字形的识记,也要注意词语的意思,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还可以通过掌握的词语意义,或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义,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A 选项“枉自尊大”中的“枉”错误,应该为“妄”。
B 选项“譬如bì ”错误,应该为“譬(pì)”D 选项“趿拉dā”错误,应该为“趿(tā )”。
故选C 。
【点睛】高考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字。
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
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汉代陶塑在艺术风格上没有直接继承秦代的具象写实,汉兵马俑较之秦兵马俑,在形式处理上“取大势去繁缛”,不造作不雕饰, 。
这种风格的形成,不是因为汉代生产技术的落后,而是因为受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自然审美观的影响。
A. 虽然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但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B. 虽然没有了精雕细刻的精致,但反而有了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C. 只有没有了自然朴拙的亲切,才会有一种精雕细刻的精致D. 即使没有精雕细刻精致,也会有一种自然朴拙的亲切 【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江苏省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语文试题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什.刹海(shí)矫.饰(jiǎo)月晕.(yūn)蓊.郁(wěng)B.通衢.(qú)按捺.(nài)饿殍.(piǎo)峥.嵘(zhēng)C.迸.发(bèng)雾霭.(ǎi)黑魆.魆(xū)茕茕..孑立(qióng)D.颠簸.(bǒ)蜇.居(zhé)远阜.(fù)颓圮.(pǐ)2.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座房屋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拆除,现在茕茕孑立....,矗立在马路中央。
B.最初几天的约会和采访热潮已经过去,任何外来者都会突然陷入难耐的冷清,恐怕连流亡的总统或国王也一律概莫能外....。
C.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D.这些战士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如...饴.,毫无怨言。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简单的事,小王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
B. 诗人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诉诸于笔端,展示出一颗绝望中诞生信念的灵魂。
C. 首届跨境电商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各知名电商的数十名代表齐聚一堂,分析了电商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D.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科参考答案一、1.A(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
由前文的“无奈”一词,可知①应选“彷徨”。
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沉淀:凝聚,积累。
由后文的“文化素养”一词,可知②应选“积淀”。
留连:指舍不得离去。
留恋:指依恋牵挂某个地方不忍舍弃或离开。
由语境知③应选“留连”。
)2.A(①不合语法。
蓄势待发:指随时准备进攻,原意是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
该成语后面不能接宾语;②对象错误。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不能用在“石窟”上;③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
符合语境;④用错对象。
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只能对自己使用,不能对别人使用;⑤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使用正确;⑥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使用正确。
)3.C(A项缺少宾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后加上“的状况”;B 项语序不当,应为“研发、注册”;D项句式杂糅,应把“G20”前的“了”改为“的”;成分残缺,于“在各国”前加“这次会议”。
)4.B(③句中“但”一词表示对上文的转折,表示新的观点,故③应填入第一个横线处。
⑥句承接上句,表明发生的具体改变是什么,故⑥应填入第二个横线处。
⑤句开始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在……”表示大背景,故⑤应填入第三个横线处。
④是具体阐明变化的表现,并有主语“人们”,故④应填入第四个横线处。
②进一步说明人们的变化,与④句共主语,故②应填入第五个横线处。
①“反而”与前句中“不再”构成关联,是对分享经济的说明,故①应填入第六个横线处。
本题应依次填入③⑥⑤④②①,与B项相符。
综上,本题答案为B项。
)二、5.C(绳,制裁,惩治。
可结合成语“绳之以法”来理解)6.C(C连词,表顺承;A介词,把/介词,因为;B动词,作为/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D助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助词,表停顿)7.A8.C(C项的“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一句与原文不符,原文表述“俟秋成,当仍旧法”意思是等到秋天有了收成后,还是按照原来的法度惩治。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风尚,人们在生活中▲ ,并在行动上追随效仿,自然会形成当时的一种文化趋向。
②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变化多端,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
③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 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A. 耳闻目睹别开生面耸人听闻B. 耳濡目染别具一格耸人听闻C. 耳濡目染别开生面骇人听闻D. 耳闻目睹别具一格骇人听闻【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开生面:指新的面貌。
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
此题根据句中的“生活中”“个个”“胡乱编造”可知应该用“耳濡目染”“别具一格”“耸人听闻”。
故选B。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静稳天气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明显等不利因素又扩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B.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表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D. 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 “中国制造” 的新名片。
最新江苏省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卷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
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
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
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doc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中期考试语文试题下列加点的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ɡĕ)峥嵘(róng)灰烬(yìng)挥斥方遒(qiú)B.流岚(lán)虹霓(ní)雾霭(ăi)锲(qì)而不舍C.跬(kuĭ)步经传(zhuàn)慰藉(jì)咬文嚼(jué)字D.槎桠(yā)赭(zhĕ)色饿殍(piăo)毛骨悚(sǒng)然【答案解析】D【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
题中A项,灰烬(jìn);B项,锲(qiè)而不舍;C项,咬文嚼(jiáo)字。
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寥廓摇曳缟暴戕害B.符箓嗥叫荡漾疲倍C.榛莽颓然瞳孔蛇鳝D.句读嘻戏蠕动窈窕【答案解析】C【详解】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题中A项,槁暴;B项,疲惫;D项,嬉戏。
故选C。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
”不可一世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
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
A.浅尝辄止狂妄自大坐井观天B.狂妄自大浅尝辄止坐井观天C.狂妄自大坐井观天浅尝辄止D.坐井观天狂妄自大浅尝辄止【答案解析】C【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浅尝辄止: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江苏海安市2019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江苏海安市2019届高三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查良镛教授学识渊博,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其作品承袭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历史与文化,,深受世界各地华人喜爱,其著作更多次被改变为电视剧、电影等,对传承中华文化有莫大贡献。
查教授以为报业,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早年创办明报,亦撰写评论,为社会建言,深得业界敬重。
A. 糅合大快人心菁华B. 糅合脍炙人口泰斗C. 弥合脍炙人口菁华D. 弥合大快人心泰斗2.《知音——古琴入门》一书的命名,巧妙结合“知音”与“古琴入门”之间的联系,令人印象深刻。
下列书籍命名方法,与此不相的一项是()A. 《线描——X射线档案》B. 《谈天——宇宙若比邻》3.开学以来,因语文老师的悉心帮助,许同学作文进步明显。
她想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之情,下列各句不适合采用的一句是()A.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B. 喜捧丹心培后裕,愿遣朱墨画春山。
C.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D. 授业解惑声声慢,析理传道步步高。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的一项是()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
,,,,,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辛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①那就不是大海了②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③但不能掀翻大海④也有风狂雨骤之时⑤没有风狂雨骤⑥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A. ④②③①⑥⑤B. ②④⑥③⑤①C. ⑤④⑥①②③D. ④⑤①⑥③②5.某校同学对“特色小镇”调查发现:江苏有众多的特色小镇,如苏州的苏秀小镇、常州的智能传感小镇、无锡的太湖影视小镇、南通的吕四仙小镇、连云港的东海水晶小镇、淮安的盱眙龙虾小镇、扬州的头桥医械小镇、镇江的丹阳眼镜风尚小镇、泰州的黄桥琴韵小镇、宿迁的电商筑梦小镇等。
下列各项中,对特色小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都拥有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B. 全省各地上基本都有分布C. 都可以附加发展旅游产业D. 都是对传统产业和文化的继承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首发】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别具一格:比喻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开生面:指新的面貌。
原指画像经重新绘制,面目一新,后比喻另外开辟一种新局面或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式样。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凶残的事情)。
此题根据句中的“生活中”“个个”“胡乱编造”可知应该用“耳濡目染”“别具一格”“耸人听闻”。
故选B。
2.【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题中A项,搭配不当,“扩大”与“程度”不搭配。
B项,结构混乱,“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句式杂糅,可将“所致”去掉。
D项,成分残缺,可以在“建设速度快”后面加“的优势”。
故选C。
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答排序与复位衔接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把握语段的中心、结构层次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如关注关联词语,注意词语间的照应等。
非连续性的语句复位题,还要认真分析横线出现的规律甚至标点符号等,明确与上下文的关系。
本题要认真阅读所给句子,明确其主要内容,所给句子主要写孟浩然的历史地位,隐逸情结和其文化内涵。
在此基础上分析可知,⑥⑤为一层,④①③为一层,②为一层,再根据句子的逻辑关系确定每一层次句子的排序。
最后可从三组间的逻辑关系出发,确定为A。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语句排序型试题,从试题表述形式上看,好像和判断推理部分的事件排序型试题差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 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风尚,人们在生活中,并在行动上追随效仿,自然会形成当时的一种文化趋向。
②王羲之酒后即兴而作《兰亭集序》,字体式样变化多端,笔画疏密有致,大小自由随性,尤其是全篇二十多个“之”字,个个。
③现在,杂志报刊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杂志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胡乱编造一些的消息,这些消息与真相往往相去甚远。
A. 耳闻目睹别开生面耸人听闻B. 耳濡目染别具一格耸人听闻C. 耳濡目染别开生面骇人听闻D. 耳闻目睹别具一格骇人听闻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静稳天气多、相对湿度大、吸湿作用明显等不利因素又扩大了雾霾的严重程度。
B.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尹相杰吸毒案发表评论,文章称许多艺人甘愿自毁前程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有钱有名太任性所致。
C.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D. 中国高铁不仅运营规模大,而且还具有系统技术全面、造价低、建设速度快,成为“中国速度” “中国制造” 的新名片。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上,孟浩然可谓名家。
,。
,,。
,他的形象和经历代表着那个时代许多士人的共同命运和文化心态。
①隐逸情结使他倾向于后者②他承先启后的诗歌创作丰富了中国诗歌的美学天地③然而乡野诗人的身份和都城生活经历的特殊人生使他的隐逸具有不同于传统隐逸诗人的文化内涵④在魏阙与山林的传统知识分子生存之路的抉择中⑤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盛唐思想领域中的儒、道、侠并存的思想风貌⑥他的出现使盛唐诗歌的天空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星A.⑥⑤④①③②B.⑥④⑤②①③C.③①④⑥⑤②D.③④⑤①②⑥4.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你们每次来寒舍看望,都敬赠我这么多贵重的礼品,这倒让我感到十分不安。
C. 前几年搞房地产开发,我赚了一些钱,没想到亲戚朋友都来借光,让我难以应付。
D. 恭敬不如从命,先生远道而来,执意要收藏拙笔,我就只好献丑了,请多多雅正。
5. 下列各项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沁园春·长沙》的上片以“看” 为领字,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极致纯粹、层次分明、广阔高远、生机勃发的秋景图。
B. 《相信未来》中,作者用“涌向天边的排浪” 和“托住太阳的大海” 分别与“手掌” 和“手指” 形成对喻,仿若天门中开陡然呈现阔大意境。
C. 《想北平》中,作者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相比较,从城市的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D. 《江南的冬景》第7段中,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借助想象的力量,在不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情调悠闲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6.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B.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迷惑C. 纵一苇之所如.如:往D.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际:交会7.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君子喻.于义喻:明白,通晓B. 何时可掇.掇:拾趣,采取C. 少无适俗韵.韵:本性,气质D. 枉用相存.存:生存,存在8.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3分)A. 蚓无爪牙之利B. 句读之不知C. 而今安在哉D. 何为其然也9.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女娲炼石补天所遗灵石在大荒山青埂峰,是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把石头带入红尘的。
B. 秦可卿的丧礼办得盛大之极,不仅各王公贵族亲来送殡,北静王等人还搭了祭棚来路祭,他还召见了宝玉,并送了他一串念珠。
C. 宝玉挨打之后,林黛玉第一个托着药丸来到怡红院“探伤” ,并对宝玉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然后是薛宝钗无声哭泣,见宝玉醒来,劝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吧!”D. 探春提议建一诗社。
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
其成员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黛玉、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蕉下客探春、菱洲迎春、藕榭惜春。
10. 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金陵一霸薛蟠,为争买被拐的甄英莲,纵容家奴打死了冯渊。
贾雨村从门子处拿到一张“护官符” ,得悉其中利害,便徇情枉法,胡乱断了此案。
B. 贾母吃酒,要行酒令。
王熙凤提议要鸳鸯宣酒令。
轮到黛玉时,她只顾怕罚,随口说出了《牡丹亭》“良辰美景奈何天” 和《西厢记》中“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的曲词,宝钗听了,回头看着她。
C. 香菱苦心学诗,探春要请她入社。
香菱以为是打趣她,说自己是学着玩。
姐妹们笑说谁不是玩?要说成作诗,出了大观园会被人笑话。
宝玉却说外头的人见到了他们的诗社的诗,都真心叹服。
探春、黛玉等听了都很高兴。
D. 探春虽决定兴利除弊,但仍让平儿去与王熙凤商议才肯行事。
平儿去了,回来答说:“我说是白走一趟,这样好事,奶奶岂有不依的。
”二、文言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赵彦倓字安卿,彭城侯叔褧曾孙也。
父公广,饶州太守..。
彦倓初调溧阳尉,邑民潘氏兄弟横邑中,号“三虎”,畜僮仆数百,邑官莫敢谁何。
彦倓白其守治之,缚潘氏弟,正其罪。
改扬州司户,摄.狱掾。
有告主藏吏钱余千万,治之急,吏泣请死。
彦倓察其情,屏人问,则诸吏共贷也,乃许自首免罪,一日而毕。
改平江府推官,摄宜兴县。
县自中兴后,预借民明年税,民挟此得慢其令。
彦倓请禁预借,邑遂易治。
知临安于潜县。
县胥往往通台省吏,得肆.其奸。
彦倓执其黠者,械送府。
台省吏从中救之,彦倓力争,竟治胥罪。
浮桥屡以水败,彦倓梁以石,民免溺死。
升临安府通判。
开禧..初,知兴国军。
岁旱蝗,而军需益急,属.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彦倓坐累贬秩.,格愧谢。
彦倓曰:“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溃卒据外城为变,彦倓募壮士能斩捕者赏之。
既而各斩首以献,卒一夕遁去。
累迁湖南运判。
徭人罗孟传反,累岁不能平。
彦倓谓帅臣曰:“徭人仇杀,乃其常情,况主断不平,是激之使叛也。
能遣谍者离其党与,俾.还自相仇,破之易矣。
”帅从其计,遂降孟传。
寻知绍兴府。
楮①价轻,彦倓权以法,民便之。
复鹿鸣礼,置兴贤庄以资其费。
筑捍海石塘,亦置庄以备增筑。
会旱,饥民聚陂湖中。
彦倓取死囚,幂首刖足,徇.于众曰:“此劫菱藕者也。
”遂散其众。
乃第民高下,损其税有差,免输湖籍田米,举缗钱四十万以助荒政,民赖以济。
诏改太府少卿,迁显谟阁、知太平州,调江西转运使。
嘉定十一年卒于官,年六十四。
(节选自《宋史·赵彦倓传》)注:楮:纸币。
1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得肆.其奸肆:放纵B. 属.邑令吴格负上供银尤多属:嘱咐C. 俾.还自相仇俾:让D. 徇.于众曰徇:当众宣布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太守:汉朝设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
俸禄为两千石,故又称为“二千石” 。
B. 摄:代理,兼理。
“署、权、转、陟”几字也都有此义。
C. 开禧:年号,古代用来纪年。
明代起可用年号称皇帝,如崇祯帝。
D. 秩:官吏的俸禄,也指官吏的品级。
“贬秩”指削减俸禄或降低品级。
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属时多艰,宜宽民力以崇根本,何谢为?14. 简要概括赵彦倓造福百姓的具体表现。
(4分)(二)课内文言文翻译(8分)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韩愈《师说》)(3分)(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3分)(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分)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16.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17. 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蕴含的情感。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8.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2)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3),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4)子曰:“,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十二章》)(5),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6),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7)落木千山天远大,。
(黄庭坚《登快阁》)(8),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回答问题。
听松熊召政今天,我又想去泰山极顶,去华山、恒山、黄山、庐山,或者武夷山、井冈山、大别山,去中国的任何一座千仞冈上,振我的衣,摄我的神,听一次混混沌沌、莽莽苍苍的松涛。
我的故乡是一座松涛之城。
我呱呱坠地,故乡便把松涛作为第一首儿歌,也是一首永远的儿歌送给我。
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其中的世界是那么喧闹,那么生机勃勃,穷极变幻。
四月的雨天里,尽管阴霾怒张,那不肯被黑暗吞没的万丈新翠,把春天赋予的全部生命力都注入柔韧的枝条,迸发出指天扫地的怒吼。
在寒气凝冻的腊月,草木尽枯,瑟缩如僵虫。
唯有青松独领风骚,在凛冽的风中摇荡碧色。
旋起一轮轮穷天极地的呐喊。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长大了。
我看惯了林松曳动的光影:束束凝碧,一派空灵。
初似霓裳,继如乱发。
且舞且摇,光色渐乱渐暗。
终于,深浅有致的累累青柯好像有了淡墨泼进,变成一色的乌黛。
一林松骚动起来。
接着,一山松、千山松、万壑松都骚动起来。
松涛响了。
带着松涛给予的启示,我离开了故乡——群山环绕的那座小城,走上了生命长途。
我走过许多城市,许多乡村。
在北国的长城上,我听过大雪;在南国的大海上,我听过风暴。
它们虽然都很壮观,表现了乾坤伟力,但仍不及响在千峰万壑上的那千顷万顷松涛,那气吞山河的震荡,多么地摄人心魄!遗憾的是,离开故乡久了,离开大山久了。
住在城市的高楼里,眼中的世界色彩缤纷,竟使我渐渐淡忘了童年的耳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