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软件学院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课程设置

清华大学软件工程课程设置
强化英语(1)
2
考查
必修
文化素质选修课
≥1
考试/考查
选修
第二学年 春季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考核方式
课程性质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10720041
体育(4)
1
考查
必修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考试
二选一
微积分、代数
10420243
随机数学方法
3
考试
10430792
物理实验A(2)
2
考查
二选一
大学物理(2)
30230243
通信原理概论
3
考试
概率
44100213
软件系统设计
3
考试
必修
专业专题训练
2
考查
必修
文化素质选修课
≥5
考试/考查
选修
专业方向课选修(如下):
≥4
44100283
信息检索技术
3
考查
选修
44100223
软件项目管理
3
考查
选修
44100253
计算机动画的算法与技术
3
考查
选修
44100132
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工具
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
考查
大学物理(2)
30240343
数字逻辑电路
3
考试
必修
21550012
电子技术实验
2
考查
必修
本学期完成1学分
24100023
离散数学(1)
3
考试
必修
34100044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

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本科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为了培养符合国际软件工程师(IEEE/ACM)的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法规的软件工程师。

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和管理学科知识,具备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并且能够在大型软件系统开发中承担领导、管理和组织团队工作的复杂任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要求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较高的科学素养,具备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较丰富的专业技术能力,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有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信息技术对软件工程师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专业核心技能,我们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如下:1. 计算机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算法,计算机网络等)2. 编程语言课程(包括C/C++,Java,Python,等)3. 软件工程基础课程(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等)4.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包括项目管理原理,项目管理实践,团队合作等)5.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包括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方法,软件测试工具等)6. 软件开发与架构课程(包括软件开发方法与过程,软件架构设计,设计模式等)7. 软件工程实践与实训(包括实践项目,实验室实训,科研成果等)四、专业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将实践的环节融入到整个专业培养过程中,并制定以下措施:1. 专业实践:开设专业实践课程,邀请业界资深从业人员来校进行专业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行业相关实践活动。

2. 实习:在专业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深切了解软件开发的实际环境和工作方式。

3. 毕业设计:在学生即将毕业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以考核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将采取下面的教学方法和手段:1. 项目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4版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是面向信息社会需求的新兴学科,培养软件工程师及相关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良好的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系统分析与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基础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数学和基础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专业素质培养:使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技术和工具。

3.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际项目和实训,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和系统分析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职业能力。

4.创新思维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的能力。

5.团队合作精神培养: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多人协作的软件开发环境。

二、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具备上述目标的软件工程人才,根据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应包含以下课程:1.编程基础: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和算法等基础课程,以建立学生的基本编程能力。

2.操作系统: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思想,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扩展能力。

3.软件工程基础: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质量保证等内容。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介绍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5.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以Java为例,介绍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设计和编程能力。

6.软件测试与维护:介绍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软件测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7.项目管理与实践:介绍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

8.创新实践:通过科研课题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软件工程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软件工程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学科类层面培养1.大类简介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

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

因此,为积极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软件工程大类只包含软件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

为促进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入学、培养、毕业和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依据南京大学有关本科生培养的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作为南京大学培养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其培养目标、方向和要求,以及培养对象、方式及学习年限,并就其课程设置、课程修读和学位论文要求等给出指导性意见。

2.大一阶段课程设置大一阶段主要开设通修课程(《微积分I》、《微积分II》、《大学英语(一)》、《大学英语(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体育(一)》、《体育(二)》和军训)。

专业方面开设1门学科导学课(《软件工程导学课》)、1门学科平台课(《计算机系统基础》)、1门专业核心课(《软件工程与计算 I》)。

3.学科分流机制因为本大类只有软件工程一个专业,所以所有学生进入软件工程专业,不存在分流问题。

二、软件学院培养方案(一)院系简介软件学院成立于2002年4月,现设有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软件学院目前教学科研及实验用房6000多平方米,教学设备1500余台套,总值1600多万元,设有11个专业教学实验室。

现有在校学生12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58人,全日制研究生250余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综合实力在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中位居前列,已经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国软件工程专业中处于标杆地位,对中国软件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国内若干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国内若干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比较
SW EBO K
— 一
产 业 培 养 高素 质 的 工 程 型 软 件 实 用 人 才 。 围绕 这 一 定 位 , 件发 过 程 中 的 工 程 方
法 、 键 技 术 和 相 关 工 具 展 开 。 以 , 学 关 所 将
工程管理两个侧 面 。
知 识 的要 求 , 而 简化 了模 式 一 中计算 机 科 从 学核心课程的数量 , 通过 改 造 部 分 课 程 , 有 利 于 学生 学 习的有 效 性程 度 。 京 航空 航 天 北
大 学 的课 程 设 置就 属 于 模式 二 。 北京 航 空 在 航 天 大学 的软 件工 程 专业 培 养方 案 中 , 仅 不 减 少 了 电路 分析 、 电子 技 术 等计 算 机科 学 专 业 的 必 修 课 , 同 时 特 别 强调 了实 践 教 学 , 还 有 一 整 套 完 整 的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 个 学 年 有 每 三 部分 的 实 践教 学 , 明确要 求 每位 学 生 四 且
1 2. . 3模式 三 : 向于 系统 认 识 的 课程 偏 设 置 模 式 此 模 式 根 据 软 件 工 程 学 科 对 硬 件 和 系 统 软 件 的 知 识 要 求 , 新 构 造 此 部 分 软 件 重 基 础 课 程 , 强 调 学 生 对 于计 算 机 系 统 的 并 系统 级 认 识 和 对 于 工 程 化软 件开 发 方 法 的 认识 。 台 大 学 的 课 程 设 置 就 属 于模 式 三 。 烟 在 烟 台 大 学 的 软件 工程 专业 培 养 方 案 中以 计算 机 基 础 为 人 门课 程 , 学 生 呈 现 完 整 为 的计 算 概 念 。 计 算 机 科 学 专 业 那 继 承 面 从
课 程 设 置 模 式 这 种 模 式 强 化 了 学 生 对 软 件 开 发 技 术 的要 求 , 并适 当简化 对 硬件 和 系统 软 件构 造

软件工程课程表

软件工程课程表

(2) 体育 4学分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英语课程共计 8 学分(其中至少 4 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夏季学期 设置 2 学分外语实践, 为各专业必修环节, 学生可以在 1-3 年级完成。 外语实践是指学生在本科阶段, 自主参加的各类外语实践课程或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外语实践的 具体要求由各院系负责落实。其实践方式包括海外交流、海外实习、海外研修、用外语交流的各类校 外实践活动, 以及校内展开的实践性强的外语课程等。 外语实践环节的时长至少相当于两周 (全时) 。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 以报名参加。 日语、 德语、 法语、 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 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 取得 6 学分。
二、基本要求
信息学院各专业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 具有成为高素质、 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 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 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相关领域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在相关领域 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 工作。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信号获取、处理和应用、 通信及系统和网络、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微波及电磁技术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的新型 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信息光电子和光子器件、微纳电子器件、微光机电系统、大规模集成电 路和电子信息系统芯片)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从事计算机科学理论、 计算机系 统结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国民经济、 国防和科研各部门的运动控 制、过程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生物 信息学、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新型传感器、电子与自动检测系统、复杂网络 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及管理等工作。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从事大规模模拟及数字集成电路 设计和应用(包括新型存储器、处理器、信息安全芯片和各种 SoC 芯片) 、工艺开发、EDA 工具开发、 量子信息和电子信息系统、新型微纳电子材料、器件和系统(包括纳电子材料,新结构器件,微机电 系统,低功耗生物医疗系统等)的理论和应用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软件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及所具备的工具使用与实验、 软件分析与开 发、过程控制与管理、团队协作与沟通等技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与管理、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信 息系统工程、软件服务工程等方面的科研、开发与教育工作。

2017级软件工程主修培养方案

2017级软件工程主修培养方案

2017级软件工程主修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软件工程应用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针对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软件工程技术研发、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使之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工程技术持续改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企事业单位骨干。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软件工程领域基本方法及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运维的实践能力和经验、软件项目的基本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软件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软件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模块或开发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和文化等制约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专业科学方法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收集、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选择、使用与开发恰当的计算机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软件工程问题的预测与仿真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软件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软件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和文化等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可能满足的性质、特殊代数系统及代数系统之间的同态与同构相 关性;图论中的各种特殊 图、性质以及应用。适当讨论格与布尔代数的基础知识。对代数结构和图论在计算机学科中 典型应用如自动机、NP 完全问题求解等也适当地介绍一些处理方法。
课 号:SW02003 课程名称(中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课程名称(英文):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学 时:60/40 学 分:4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将介绍 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讨论了利用 C++语言提供的


课程名称
软件工程 人工智能原理 Internet 程序设计(Java、XML、 JSP、ASP) *信息安全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商务智能 软件建模原理 计算机图形学 人机界面设计 *CMM 讲座 文化素质类课程
( 2+9* )门课
学 学时
分 40/40 3 60/20 3.5
80/40 5
40/40 3
489
学 分:4.5 开课学期:春 预修课程:CS01002C 语言程序设计/SW0200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含 C++) 适用对象和学科方向:信息科学 主要内容:数据结构和算法是计算机软件的灵魂,这两者的学习乃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基础,数据结
构与算法课程系统地讨论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基本算法,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算法设计方法, 以便培养学生数据抽象,算法时、空复杂性的分析能力以及通过设计计算机程序来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484
四、主要课程关系结构图
计算机 组成原理
C语言程序 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软件系统应用、设计、开发、运维、服务等与软件全生命周期相关的产业,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系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二、基本要求
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
2.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备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工具使用与实验能力、软件分析与开
发能力、过程控制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4.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本科培养总学分170学分,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38学分;夏季学期实践环节17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程
计算机系统软件
数据结构与算法
软件理论基础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
1.公共基础课程 26学分
(1) 思想政治理论课 14学分
1061018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1061019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106102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学分
106102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 体育 4学分
第1-4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1学分;第5-8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5-6学期为限选,第7-8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其中至少4学分为英语必修课组课程),安排在前四个学期完成。

第一学年夏季学期设置外语文化活动月,为非英语专业必修环节,符合免课条件者可申请免课。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取得6学分。

2. 文化素质课13学分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新生研讨课、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一般文化素质教育课,除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伦理、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人生与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修满13学分,其中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为必修,1-2学分;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和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5门或8学分,建议其中1门为新生研讨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

每学期开设的文化素质课程目录详见当学期选课手册。

3.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37学分(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1) 数学25学分
1)必修22学分
微积分A(1)5学分
微积分A(2)5学分
线性代数(1)4学分
线性代数(2)2学分
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
离散数学4学分
2)限选3学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
随机数学方法3学分
(2) 自然科学基础12学分
1)必修10学分
大学物理(1)4学分二选一
大学物理(1)(英)4学分
大学物理B(2)4学分二选一
大学物理(2)(英)4学分
物理实验A(1)2学分二选一
物理实验B(1)1学分
物理实验A(2)2学分二选一
物理实验B(2)1学分
2)限选2学分
其它(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学分
4.专业相关课程62学分
(1) 学科基础课33学分,其中必修30学分
1)必修30学分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1学分
工程图学基础2学分
电路原理B 2学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C 3学分
计算机与网络体系结构(1) 4学分
计算机与网络体系结构(2) 4学分
软件工程(1) 2学分
软件工程(2) 2学分
软件工程(3) 5学分
数据结构与算法(1) 5 学分2)限选3学分
系统分析与控制3学分二选一
信号与系统3学分3)任选
电子工艺实习选修
(2) 专业核心课17学分
计算机系统软件(1) 4学分
计算机系统软件(2) 4学分
数据结构与算法(2) 4学分
软件理论基础(1) 3学分
软件理论基础(2):函数式语言程序设计2学分
(3) 专业选修课12学分
学生根据个人专业方向,在以下专业课组及课程中选修12学分。

●软件服务工程(10学分)
软件服务工程(1) 4学分
软件服务工程(2) 6学分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7学分)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1) 4学分
软件系统建模与验证(2) 3学分
●网络系统(10学分)
网络系统(1) 5学分
网络系统(2) 5学分
●云数据管理(10学分)
云数据管理(1) 5学分
云数据管理(2) 5学分
●数字媒体(10学分)
数字媒体(1):图形与动画5学分
数字媒体(2):多媒体5学分
●专业课程实践 2学分
5.实践环节17学分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3学分(夏季0)大一外语强化训练2学分(夏季1)程序设计实训2学分(夏季1)Web前端技术实训课程 3学分(夏季2)程序设计实践 2学分(夏季2)专业专题训练 5学分(夏季3)
6.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16周,集中安排在第8学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