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诗词

合集下载

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

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

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
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有10首,这10首古诗如下:
1.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出自唐代韩翃的《赠别王侍御赴上都》
2.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出自宋代晁补之的《和答曾敬之秘书见
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3.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出自宋代释道生的《偈颂二十二首》
4.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久雨六言四首》
5.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出自唐代张说的《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6.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出自唐代独孤及的《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7.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出自唐代耿湋的《登沃州山》
8.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出自唐代武元衡的《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9.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出自唐代武元衡的《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10.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出自唐代李频的《暮秋重过山僧院》
1/ 1。

小暑节气相关古诗词

小暑节气相关古诗词

小暑节气相关古诗词小暑节气相关古诗词11、《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2、《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3、《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翃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4、《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5、《登沃州山》唐·耿湋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夏日》朱熹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古典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古典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小暑的古典诗词《小暑六月节》唐•元稹倏忽温风至, 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 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 阶庭长绿苔。

鹰鸥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唐・张说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携蜓,灰骨共蟾蛛。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秋夜宿重本上人院》唐・李频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赠别王侍御赴上都》唐•韩斓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

西向洛阳归鄂杜,回头结念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

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

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

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孟浩然山光忽西落, 散发乘夕凉, 荷风送香气, 欲取鸣琴弹, 感此怀故人, 池月渐东上。

开轩卧闲敞。

竹露滴清响。

恨无知音赏。

中宵劳梦想。

《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消暑》唐•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能迎小暑开》唐•独孤及殷疑曙霞染, 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 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 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 愁肠日几回。

《小暑开鹏翼》唐•耿漳沃州初望海, 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 新箕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 身比夕阳高。

小暑节气古诗词大全

小暑节气古诗词大全

小暑节气古诗词大全1. 《小暑》 - 姜夔金陵乔木秋初发,草屋云根竹欲折。

泉声滂沱花有露,江天烟火暑方热。

翠竹红轮转黄河,红荷绿蕉白云锦。

小暑节气人团聚,万千家室洞庭人。

2. 《小暑夜雨》 - 曾几小暑夜雨湖山秀,江湖荡荡入人愁。

古人何事为诗画,苦解忧愁又何求?我欲登临竹林屋,松林无人喜妙雨。

夜来独坐听山水,人间万象尽归无。

3. 《小暑日行》 - 李白小暑日行金乌度,烈火连天分外红。

江山如画入眼帘,野花错落树林中。

千载英雄功盖世,百年人事尽如梦。

欲将笔端绘彩虹,只因世故变莫穷。

4. 《小暑游园》 - 白居易小暑阳媚树阴凉,游园偶得消闲忙。

芳草如茵人无数,泉水淋漓鸟儿欢。

轻舟翻过水上桥,柳岸风吹芦荻飘。

花香鸟语心欢喜,小暑游园乐无疆。

5. 《小暑杂兴》 - 杜甫小暑时节夏日长,山川气息杂兴狂。

野草青青迎风吐,溪泉潺潺入耳香。

江边渔船川岸去,石上牧童夜中狂。

岁华流转岁华尽,唯有诗人永固藏。

6. 《小暑憩园》 - 王之涣小暑憩园绿草茵,蓝天白云景色深。

湖泊水清如镜面,林中鸟儿乐团侵。

花开蝶舞绿草间,人来人往喧嚣间。

小暑憩园心舒畅,凉风吹拂消暑痕。

7. 《小暑日暮》 - 杨万里小暑日暮夕阳辉,田园村庄好时机。

牛羊归栏人归屋,蝉鸟归林悄无声。

远远离离渔船去,轻轻缓缓闲步行。

夏日消暑田园乐,小暑日暮人心凉。

8. 《小暑杂咏》 - 徐锡麟小暑已至酷暑初,昼长夜短月儿孤。

池塘荷叶倩人扇,林中蝉鸣引客愁。

桑柘归家蝴蝶散,山川归休鸟儿秋。

小暑节气人怡然,一年时光自如流。

这些都是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词。

请注意,古诗词的内容和表达风格与现代人的习惯和口味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和欣赏。

小暑节气古诗词

小暑节气古诗词

小暑节气古诗词
1.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元稹《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2.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独孤及《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
见寄》
3.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晁补之《和答曾敬之秘
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4.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张说《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
字》
5.青岭横峰荫薜萝,时方小暑绿新荷。

——玄烨《石匣营作》
6.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方回《夜望》
7.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武元衡《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
8.欠水欠山官阁地,难雨难云小暑天。

——樊增祥《破阵子其一小
园花树茂密,欣然有作》
9.始见大暑小暑,又是小寒大寒。

——释道生《偈颂二十二首》
10.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武元衡《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11.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12.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

——许传霈《七夕与宾于诸
君联吟分得玉字》。

小暑的诗句及祝福语

小暑的诗句及祝福语

小暑的诗句及祝福语小暑的诗句古诗1、《小暑六月节》元稹唐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唐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3、《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武元衡唐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4、《暮秋重过山僧院》李频唐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5、《小暑》左河水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

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元稹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秦观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0、《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1、《夏日》朱熹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12、《夏夜追凉》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13、《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处处闻蝉响,须知五月中。

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

过雨频飞电,行云屡带虹。

蕤宾移去后,二气各西东。

14、《墨竹三首·隔溪烟雨》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小暑 诗句

小暑 诗句

小暑诗句有:
1.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 出自宋·苏泂的《小暑》
2.且来小暑坐,不热还对患者。

- 出自宋·张耒的《小暑》
3.桑下无余沥,蝇声闹斜阳。

- 出自宋·范成大的《小暑》
4.热风犹未已,小暑即相缠。

- 出自唐·元稹的《小暑蝉催啼》
5.风高知热久,小暑入三伏。

- 出自唐·元稹的《小暑入伏》
6.炎炎日当午,早凉生翠阴。

- 出自唐·白居易的《小暑日寄山
友》
7.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 出自宋·贾似道的《小暑六月节》
8.残暑招人怕,清凉不识边。

- 出自宋·陆游的《小暑才交雨渐
晴》
9.热风难可当,烦暑正难过。

- 出自唐·张蠙的《小暑日寄衣润
从散愁》
10.小暑三候临,一候虫始蛰。

- 出自明·王阳明的《小暑日赋西
寺闲居》。

形容小暑的节气诗句

形容小暑的节气诗句

形容小暑的节气诗句
形容小暑的节气诗句如下: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热难当,汗如雨下湿衣裳。

风送荷香入帘幕,月移竹影上西窗。

闲来无事听蛙语,兴至有诗写几行。

且把浮名抛脑后,逍遥自在度时光。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暑气浓,林间鸟鸣声声重。

远山如黛云雾绕,近水含烟柳色空。

闲坐庭前观落日,静听风起叶摇红。

小暑虽热情未减,心中自有清凉风。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暑气蒸,汗流浃背难消停。

田间稻谷垂头重,陌上花开颜色明。

云卷云舒天高远,风来风去鸟轻盈。

闲来无事闲庭坐,一壶清茶度此生。

《小暑节气》
小暑节气忆旧游,当年曾此度炎秋。

竹林深处听泉语,溪水边头看鹭鸥。

岁月匆匆人易老,光阴荏苒梦难留。

今朝重觅当年路,唯有青山依旧幽。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诗词【篇一】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诗词
1.《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2.《登沃州山》
唐·耿湋
沃州初望海,携手尽时髦。

小暑开鹏翼,新蓂长鹭涛。

月如芳草远,身比夕阳高。

羊祜伤风景,谁云异我曹。

3.《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唐·张说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4.《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5.《夏日》
朱熹
季夏园木暗,窗户贮清阴。

长风一掩苒,众绿何萧掺。

玩此消永昼,泠然涤幽襟。

俯仰无所为,聊复得此心。

6.《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龆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8.《小暑六月节》
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9.《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10.《夏夜追凉》
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篇二】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诗词
1.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赏析:小暑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温风至”指小暑节气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蟋蟀居宇”指小暑后五日,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

“鹰始鸷”指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这首节气诗完整地描述了小暑三候。

随着小暑的到来,热风扑面;大雨来临之际,竹子在风中喧闹,雷声中山色灰暗;一场场雨下来,门窗上有了潮湿的青霭,台阶上长有绿苔;鹰感肃杀之气将至,开始练习搏击长空;蟋蟀羽翼开始长成,居穴之壁。

2.前调·小暑
返照射村斜,三两人家,行行忽被暮云遮。

惆怅郭宗昨宿处,林满归鸦。

散绮细看霞,城鼓初挝,征尘飞上敝裘些。

又早见蟾光升树,映著芦花。

赏析:一幅很美的小暑时乡村傍晚风光图画:夕阳返照,傍晚的云掩盖着只有三两户人家的村落,树林中已经满是归巢的乌鸦;晚霞铺开如锦,行人听到城中开始打鼓,而尘土飞上旧衣,很快看到月亮升上树梢,映白了一片芦花。

3.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赏析:石竹花颜色殷红,让人怀疑是朝霞所染;花朵精致,又好像用匣刀裁剪过。

它不畏惧暑夏热风,欢快地在小暑节气绽放。

蜜蜂飞来飞去,是爱怜花色的香美;怀念远行丈夫的妇人,对花感叹时光相催。

阅读朋友的赠诗,增添了离恨别愁,忧思郁结在心里,一天要难过好几回。

4.夜望
宋·方回
夕阳已下月初生,小暑才交雨渐晴。

南北斗杓双向直,乾坤卦位八方明。

古人已往言犹在,末俗何为路未平。

似觉草虫亦多事,为予凄楚和吟声。

赏析:才到小暑,夏雨有转晴的倾向,夕阳已落,月亮升起,夜晚的天空中南斗北斗的斗勺直指南北,方位清楚易辨。

古人话语依然流传,世道仍然多不平,感觉草虫也是多事,好像在用鸣叫应和我的感叹。

5.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赏析:面对暑热,心静自然凉,静坐也许是对抗暑热的办法,一直坐到“眼前无长物”,自然能感受到窗下吹来的凉风。

6.纳凉
宋·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赏析:携杖出户纳凉,画桥南畔,绿柳成行,诗人倚坐胡床(类似于今天的“马扎”),看月亮上来,听笛声悠扬。

晚风初定,池中莲花散发幽香,诗人气定神闲,自在快活。

7.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赏析:自夏至一阴生,到小暑已经伏藏了些许肃杀之气,肃杀之气也就是秋气,秋属金,所以说:“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8.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赏析:诗人笔下的小暑温热得如此惬意。

约上好友,烹
上好茶,叙旧海聊,别是一番滋味。

9.苦热
宋·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赏析:屋瓦反射阳光,好像火龙飞舞;太阳静静地把汗水赶出来又消灭,遗憾没有翅膀可以飞出尘世之外,只能忍受坐在蒸笼里般的酷热。

10.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赏析:夜晚像中午一样燥热,打开门出来,站在月光下,虫鸣声在密林竹丛中响起,偶尔有点凉快却不是风造成的,是这夏夜的静谧给人一点微凉的感觉。

【篇三】二十四节气之小暑的诗词
1.《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2.《秋夜宿重本上人院》
【唐】李频
却忆凉堂坐,明河几度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水国曾重讲,云林半旧游。

此来看月落,还似道相求。

3.《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4.《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

远山依枕见,暮雨闭门愁。

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

5.《送魏正则擢第归江陵》【唐】武元衡
客路商山外,离筵小暑前。

高文常独步,折桂及韶年。

关国通秦限,波涛隔汉川。

叨同会府选,分手倍依然。

6.《小暑才交雨渐晴》
宋.方回
平陆莽为巨浸,晴空变作漏天。

明朝是小暑节,重霉必大有年。

7.《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8.《牵牛花十二韵》
清·朱彝尊
料得林扉昏掩处,高荷大芋枕边听。

雨气西山黯未开,更闻小暑一声雷。

不烦走马冲泥苦,便可乘船入市回。

小暑大暑正清和,荷花香风透凉阁。

绿柳池边闲游戏,银浪滚滚识金梭。

避暑佳人摇臼扇,奴在房中受折磨。

思君不至那知暑,拿着六月当腊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