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合集下载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一、立春1、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唐·白居易《立春后五日》2、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3、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4、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5、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

——宋·梅尧臣《立春在元日》二、雨水1、雨水洗春容,平田已见龙。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雨水正月中》2、春雨知时,山桃含笑,梦醒贫家。

——清·赵熙《东风齐著力·雨水节种花》3、片云风驾雨飞来,顷刻凭看遍九垓。

——明·朱元璋《新雨水》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

——唐·韦庄《谒金门·春雨足》三、惊蛰1、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2、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唐·韦应物《观田家》3、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4、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

——宋·苏辙《游景仁东园》5、惊蛰已数日,闻蛙初此时。

——宋·赵蕃《闻蛙》四、春分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唐·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2、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宋·苏轼《癸丑春分后雪》3、谁把春光,平分一半,最惜今朝。

——清·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4、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唐·徐铉《春分日》5、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宋·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五、清明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2、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赞美24节气的诗句

赞美24节气的诗句

赞美24节气的诗句
1. 春风送暖花香来,立春到来人欢喜。

2. 柳绿花红惊蝶舞,惊蛰时节喜气融。

3. 春雷响动鸟声鸣,清明时节草木生。

4. 立夏将至暑气生,蚕丝蜜蜂采红英。

5. 小满时节麦苗秀,草长莺飞日渐长。

6. 夏至阳光炎炎照,蝉鸣蜻蜓舞翩跹。

7. 小暑时节暑气重,荷花出水蜻蜓飞。

8. 大暑将至热浪滚,麦田稻谷黄金黄。

9. 立秋时节凉风至,桂花飘香月明时。

10. 处暑渐近秋意浓,果实飘香麦田黄。

11. 白露时节露水凝,草木凋零秋意浓。

12. 秋分时节天气凉,菊花开放秋风凉。

13. 寒露将至霜降临,菊花飘香秋意深。

14. 霜降时节秋意浓,桂花飘香月明中。

15. 立冬时节寒气至,瑞雪飘飞鸟归巢。

16. 小雪将至冷意浓,鹅毛飘飞雪花纷。

17. 大雪时节雪花飘,严寒冻结冰雪凝。

18. 冬至将至寒气重,腊梅飘香雪花飞。

19. 小寒时节寒风起,梅花吐蕊腊梅香。

20. 大寒将至冰雪凝,腊梅飘香寒气重。

这些诗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以生动的语言和优美的意境赞美了24节气的变化和特点,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关于24节气的全部古诗

关于24节气的全部古诗

关于24节气的全部古诗一、立春beginning of spring《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这首诗是晚唐罗隐所著的七言诗,它主要特点是:归隐情切,含而不露,语言浅近,蕴意却深。

罗隐的诗,大都写得“峭直可喜” ,而此诗却达到了“峭直”与“蕴藉”的统一。

二、大寒major cold《寒夜》宋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是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

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三、小寒minor cold《小寒》唐元稹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译文:小寒时节对应着农历十二月,欢乐的喜鹊开始垒起新巢。

它沿着弯弯的小河捡拾食物,一会又衔着紫枝,飞到它的新巢继续干活。

霜风中飞翔的老鹰正向北方飞去,野鸡正躲在田间、河岸聚拢的茅草里,发出声声鸣叫。

不要责怪严寒的天气来得太过急迫,春天和冬天就要在正月里交会呢。

四、冬至winter solstice《冬至》宋朱淑真钟声要由好风带动,阴阳上升,蜀国回归。

向日葵的影子会向着太阳生长,梅花会在微寒中绽放。

八神显示一天的年龄和一年的年龄,六个试管带着细灰飞来飞去。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女诗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五、大雪major snow《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此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前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诗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通过写对把酒共饮的渴望,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古诗 古诗大全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观田家》唐代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七绝·苏醒》五代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春日田家》清宋琬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宋黄庭坚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闲游》唐陆游过尽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题素壁字栖鸦。

夕阳不尽青鞋兴,小立风前鬓脚斜。

《入云门小憩五云桥》唐陆游谷雨初过换夹衣,园林零落到蔷薇。

鸣鸠日暖遥相应,雏燕风柔渐独飞。

台省多才吾辈拙,江湖久客暮年归。

云门蹋月方清绝,且倚溪桥看夕霏。

《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其一》宋项安世堤边树子最无情;恰则春归第一程。

舞向南风浑不住;叶间羞损旧啼莺。

《初夏即事十二解》宋杨万里傱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

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

《小满》吴藕汀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绝·小满》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五律·小满》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和谚语史上最全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和谚语史上最全

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和谚语史上最全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和谚语,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古诗●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古诗●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唐]崔融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

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

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

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

●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唐]权德舆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

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

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

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五代宋初]徐铉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五代宋初]徐铉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七绝[五代宋初]徐铉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乌云近日)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三月水少不够灌溉)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夏天早来,却因涸早,晚冬收获减少。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古诗词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首诗词:冬至才过去了两天,春去冬来,时间流转,二十四节气就快走完新的一年,立春立春亦称为“打春”、“咬春”,又叫“报春”,“立”是“开始”的意思。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雨水雨水时节,春风遍吹,冰雪融化,雨水增多。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惊蛰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四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亦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春分分者,半也,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故叫春分。

《踏莎行》宋·欧阳修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草长莺飞,柳暗花明。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谷雨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谢中上人寄茶》唐·齐己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小满小满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故称小满。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

24节气对应的古诗1. 立春:东风解冻万物生,一年之计在春。

-白居易《立春日感怀》2. 雨水:雨水洗尽寒冰消,春风吹绿大地饶。

-王之涣《雨过山村》3. 惊蛰:万物苏醒春意浓,蛰伏的生机渐重逢。

-刘禹锡《惊蛰》4. 春分:日夜平分春意长,归程万里正芳香。

-白居易《春分日怀古》5. 清明:踏青去处人云散,墓前烧纸哭声断。

-杜牧《清明》6. 谷雨:田间农夫忙开耕,谷雨时节喜丰收。

-刘禹锡《谷雨》7. 立夏:立夏光阴已过半,炎炎夏日暑气燃。

-白居易《立夏》8. 小满:麦田金黄骄阳热,收获即将悄然至。

-杜牧《小满》9. 芒种:三夏之季耕忙时,麦浪翻滚黄金飞。

-王之涣《芒种》10. 夏至:午后骄阳烈火炎,夏至时节日最长。

-白居易《夏至日怀古》11. 小暑:小暑过后暑气生,烈日炎炎炙人心。

-晏殊《小暑》12. 大暑:大暑时节热难当,凉风乍起才一场。

-陆游《大暑天》13. 立秋:凉风习习秋意浓,万物开始迎收蓊。

-王之涣《立秋》14. 处暑:处暑过后酷暑退,凉风吹送秋光彩。

-杜牧《处暑》15. 白露:白露时节露水凉,秋意渐浓衣袂长。

-杨万里《白露》16. 秋分:日夜平分秋意浓,丰收在望情满怀。

-王之涣《秋分日怀古》17. 寒露:秋雨寒露已纷纷,采菊东篱又一年。

-杜甫《寒露》18. 霜降:冷风一吹霜降生,守卫庄稼又一年。

-杜牧《霜降》19. 立冬:立冬时节寒风起,寒意逐渐渗人心。

-白居易《立冬》20. 小雪:小雪寒冷雪花飞,北国冰天雪地归。

-杜牧《小雪》21. 大雪:大雪纷飞冬日寒,白茫茫一片冰天。

-刘禹锡《大雪》22. 冬至:冬至时节寒气浓,长夜漫漫短日中。

-白居易《冬至》23. 小寒:小寒过后寒意浓,温暖守望万家中。

-王之涣《小寒》24. 大寒:大寒天气寒冷透,冰天雪地围炉火。

-陆游《大寒》。

描写24个节气的古诗

描写24个节气的古诗

1、《雨水》客路飞舟渡,离家入雨怜。

大江帆啸志,踏水梦淮烟。

2、《立夏》春去花犹在,身闲枣叶轻。

远山邀入夏,策马恐鸾惊。

3、《小暑》不畏南风汗,荷锄比赋诗。

鸣蝉高洁近,小暑正当时。

4、《谷雨》竹影梨花貌,舟推谷雨欢。

陈香思不尽,荆楚夜时寒。

5、《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6、《夏至》夏至难逢雨,青天不解愁。

禾伤心欲碎,江上宦官舟。

7、《东北版本: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8、《春分》好花争四季,天地有春分。

休恨朱颜老,关情始问君。

9、《小满》杏绿酬心事,桃红总自夸。

筝来移困顿,待饮竹枝斜。

10、《清明》碧柳悬鞭势,追情陇上尘。

三杯躬奠酒,尽是断肠人。

11、《二十四节气歌其二》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12、《芒种》田家秧换手,断续水分泥。

烈日无情笼,坡前泪老妻。

13、《二十四节气五言诗》立春雨水渐,惊蛰虫不眠,春分近清明,采茶谷雨前;立夏小满足,芒种大开镰,夏至才小暑,大暑三伏天;立秋处暑去,白露南飞雁,秋分寒露至,霜降红叶染;立冬小雪飘,大雪兆丰年,冬至数九日,小寒又大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立春】2月4日-5日,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

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后阳气开始上升,日照增加,风和日暖,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生长的季节,万物至此渐次复苏。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陆游丨木兰花·立春日作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雨水】2月18日-20日,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这天通常出嫁的女儿要回家探望父母,要给母亲送一段红绸和炖一罐肉。

《春雨》唐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惊蛰】3月5日/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田家》宋梅尧臣昨夜春雷作,荷锄理南陂。

杏花将及候,农事不可迟。

蚕女应自念,牧童仍我随。

田中逢老父,荷杖独熙熙。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春分】3月20日/21日,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一到,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

《春分与诸公同宴呈陆三十四郎中》唐武元衡南国宴佳宾,交情老倍亲。

月惭红烛泪,花笑白头人。

宝瑟常余怨,琼枝不让春。

更闻歌子夜,桃李艳妆新。

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4月5日/4日,“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万物“吐故纳新”,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谷雨】4月20日前后,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

《惜牡丹花》唐白居易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立夏】5月5日/6日,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客中初夏》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朱淑真《初夏》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小满】5月20/21日,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小满”节气,天气渐渐由暖变热,并且降水也会逐渐增多,民谚有“小满江河满”的说法。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宋欧阳修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芒种】6月6日前后,“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是农民朋友的散播播种。

“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时雨》宋陆游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范成大《梅雨五绝(其二)》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夏至】6月22日前后,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

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唐白居易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筳。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小暑】7月7日前后,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盛夏正式开始。

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喜夏》庞铸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荐枕,黄奶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

晚凉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韩翃《赠别王侍御赴上都》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

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

【大暑】7月23日前后,"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晁补之《鹧鸪天》吉梦灵蛇朱夏宜。

佳辰阿母会瑶池。

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饥。

【立秋】8月7日/8日,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

”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

齐己《城中晚夏思山》葛衣沾汗功虽健,纸扇摇风力甚卑。

苦热恨无行脚处,微凉喜到立秋时。

【处暑】8月23日/24日,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处暑的意义是“夏天暑热正式终止”,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

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会感到闷热,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

《早秋曲江感怀》唐白居易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关成子。

王维《早秋山中作》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

【白露】9月8日前后,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

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秋分】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

《秋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寒露】10月8日前后,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

古人将寒露作为寒气渐生的表征。

《与胡兴安夜别》南朝梁何逊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念此一筳笑,分为两地愁。

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离恨,独守故国秋。

杜甫《秋兴八首·其七》波漂菰米沈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霜降】10月23日前后,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

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

俗话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村夜》唐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立冬】11月7日前后,冬季来临。

意味着风雨、干湿、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

“秋收冬藏”,万物在冬季闭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古诗十九首之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懔?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杜牧《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小雪】11月22日前后,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小雪》唐戴叔伦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大雪】12月7日前后,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渐增多。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冬至】12月22日前后,在中国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

”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1月5日前后,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鱼玄机《冬夜寄温飞卿》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沉。

【大寒】1月20日前后,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苦寒吟》唐孟郊天色寒春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壮阴正寺阳。

调苦竟何言,冻吟成此章。

杜耒《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