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地现状浅析
扬州市地表水水资源质量变化调查评价

4 1
1 6
O
1 .% 88
O5 .
10 0%
6
1. 67 %
4. 76 2 . 21 %
I水文水资源 1 【 1
2 价项 目 . 评
超标项 目多为总磷 。 00~ 20 源地水质合格次数 , 全年水源地 水质 质缓慢好转 ,
湖泊 富营养化评价 项 目为总磷 、 监测评价次数 。 总氮 、 叶绿 素 f 高锰 酸盐 指数 、 t . 、 透明 度等 5 指标 。 项
一
4评价结果 .
养化评价水期 。
表 1 20 0 9年 水 功 能 区水 质 类 别 评价 结果
区、 个保 留区、 个过渡 区、 个饮 用 2 3 3
水 源 区 、 工业 用 水 区 、0个 农业 用 6个 3 水 区 、 渔 业 用 水 区 、 景 观 娱 乐 1个 3个
水资源 河 流长 度 (m ) k 湖 泊 水 面 面积 (I ) k 级 区 评 价 河 Ⅱ类 Ⅲ类 Ⅳ 类 V类 劣 V 评 价 湖 Ⅲ类 Ⅳ 类 名 称 流 长度 泊 面积
10 0 %
68 4. 6. 9 93 %
1 1 10 0 %
分汛期 、 非汛期 、 全年期 3 个时段 分别对扬州市 6 8个水功 能区进行评
价统 计 。
2评 价 项 目 .
渔 业 用 水 区 过 渡 区
景 观 娱 乐 用水 区 排 污控 制 区
3
3
O
1 4
9 .% 29
水 功 能 区
级 区
保 留 区
2
1O O % 1O 0 %
6 .% 67
缓冲 区
饮 用 水 源 区
扬州市水资源供需现状分析

匀 。 我 国 的 人 口基 数 非 常 的 大 ,每 年 都 需 要 使 用 大
量 的 水 资 源 , 城 市 与 乡 村 的 资 源 分 布 不 平 衡 ,城 市
的 用 水 量 比 农 村 的 用 水 量 高 出 很 多 。 根 据 科 学 统
资 源 的 数 据 , 对 扬 州 水 资 源 的 现 状 进 行 了分 析 , 为 扬 州水 资 源 的 开 发 打 下 基 础 。
关 键 词 : 水 资 源 ; 供 需 ; 对 策 ; 江 苏 省 扬 州 市
do i :1 0. 1 3 9 28 / j . e n ki .wr d r . 2 01 4. 0 9. 01 8
决 定 的 。 通 过 对 上 文 扬 州 自然 环 境 的 简 述 ,扬 州 水 资 源 的 现 存 状 况 以 及 特 点 分 析 ,可 以 总 结 为 以 下 几
点 。
2 . 1 径 流 不 均 匀 分 布
扬 州 市 的 年 径 流 量 很 可 观 。 但 是 由 于 受 到 地 理
计 , 目前 我 国 很 多 地 方 的 农 业 用 水 都 难 以 满 足 。 正
是 全 国各 地 都 有
水 可, E l l , 开 展 了 多 项 针 对 性 工 程 , 比如 我 国 的南 水 北 调 工 程 等 , 保 证 水 资 源 的 调 节 , 虽 然 这 些 工 程 起 到 了 非 常 好 的 效 果 , 但 是 也 应 该 注 意 到 , 要 真 正 的 实 现 水 资 源 的 合 理 调 节 , 每 个 城 市 从 自身 的 具 体 情
中 图分 类 号 :T V 2 1 3 . 4 ( 2 5 3 )
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

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第一篇: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的调查报告扬州市政协专题调研组去年初,省人大颁布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为了解《决定》的贯彻实施情况,七月初开始,在朱正海副主席的带领下,本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相关部门,就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目前水源地保护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存在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力度、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的主要工作近些年来,为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市及各县(市、区)政府本着以民为本的理念,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先后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专项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目前,报省政府批复的我市11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其中7个在用)的取水口水质稳定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1、领导重视,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多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重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从2001年开始,扬州就根据《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编制了《扬州市水环境功能区报告》,对全市范围内53个水域进行了水环境功能的界定区分。
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明确我市地表水的环境功能区为68个,其中重点水功能区30个。
水功能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即一级区划、二级区划,以及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四类,为全市水资源行政执法、水源污染防治及其保护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省人大《决定》下发后,市、县两级分别召开相关会议,统一思想,强化责任,要求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抓紧抓好。
与此同时,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视察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并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2、突破难点,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初见成效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水环境整治及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连年组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
扬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防治对策

根据市区水系及污染源分布状况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为明月湖、古运河、扬大校园、荷花池、二道河、宝带河、瘦西湖、保障湖。地下水环境监测,
根据地下水的流向和城区建设情况,在城区设置了五个深水井监测点。分别是九〇一仓库水井、扬杰科技有限公司、汉陵苑水井、扬州福利院水井、三布厂水井。根据水质监测项目分别采用玻璃瓶和聚乙烯塑料桶将各采样点的水样带到实验室分析。
2.2.3 水质评述
从地下水例行监测结果和评价结果来看,影响市区地下水的主要指标是总硬度和总矿化度,但这是由地质状况决定的,这也进一步说明市区深层地下水基本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
根据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分为人为造成的和自然造成的两大类。在此着重介绍和分析人为造成的污染源[8]。
3.1 工业污染源
这是水环境产生污染的重要来源。一般来说,工业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排放量大,相对比较集中,
评价因子按表3规定分别确定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再按式(3)和式(4)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Fi—单项组分评价分值;
—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均值;
Fmax—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F—综合评价分值;
n—项数。
市区地下水各项组分年均综合评价分值F计算结果见表4。根据F值按表5规定划分市区地下水质量级别,从表6中可看出在五个测点中,五个点的水质均较差,主要原因是水质硬度过高,总矿化度影响F值。
3.4 地面冲刷
雨、雪,特别是暴雨将地表各种污染物冲刷流入地面水体,这种污染也不可忽视。
为了确保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安全,必须统筹市区段的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应在大规模削减现有污染的基础上,严格禁止新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污染负荷重、难以治理达标的企业。影响区应以水质改善为重点,加大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9,10]。针对目前市区环境污染状况,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探悉扬州市水资源面临形势与现代化建设对策措施

还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 实现 水 资 源 现 代 化 建 设 , 能 够 有 效 解 决 局 部 地 区 水 资 源 短 缺 、 水 污 染 严 重 、
水 生 态 环 境 恶 化 等 问题 。 关 键 词 : 水 资 源 ; 现 代 化 ; 江 苏 省 扬 州 市 中 图 分 类 号 :T V 2 1 3 ( 2 5 3 ) 文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1 4 0 8 ( 2 0 1 3 ) 0 9 ・ 0 0 6 6 ・ 0 3
2 . 1 面 临 城 镇 化 挑 战 。水 资 源 系 统 功 能 弱 化 随 着 城 市 人 口和 经 济 的 不 断 增 加 ,特 别 是 工 业 化 、城 镇 化 快 速 发 展 和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影 响 , 自然 生 态 系 统 受 到 一 定 程 度 的 干 扰 和 破 坏 , 湖 泊 、湿 地 面
积 缩 小 , 水 资 源 系 统 破 碎 化 ,部 分 河 道 水 质 恶 化 ,
导 致水 生
在 眉 睫 。要 加 快 转 变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落 实 水 利 改 革 发 展 推 进 水 资 源 现 代 化 体 系 建 设 , 为 创 建 国 家 级 水
片 区 ”( 以 京 杭 运 河 、 三 阳 河 、 潼 河 、 邵 伯 湖 、 高 邮 湖 组 成 南 水 北 调 输 水 干 线 , 以 江 淮 分 水 岭 为 界
系 ,打 造 江 河 湖 一 体 的 城 市 建 设 典 范 和 亲 水 、 宜 居 的人 居 环 境 。 改 善 水 生 态 环 境 、 优 化 水 资 源 配 置 迫
织 、生 态 基 础 条 件 优 越 ,并 处 于 南 水 北 调 东 线 源
扬州市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

猱社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4期2020年2月扬州市水源地水质现状分析及保护措施李影,魏艳玲,吴皓(江苏智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州225007)摘要:针对2018年扬州市区3个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3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较好,但水源地水质受上游来水影响较大,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提出了水源地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源地;水质分析;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060-021引言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与淮河流域交汇处,河渠纵横、湖荡交错、水网密布,长江、京杭大运河、新通扬运河等诸多河流流经于此,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的主要干道通过对扬州市区3个水源地水质分析,了解扬州市区饮用水源地现状。
2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扬州市区现有3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为河流型水源地。
入江水道廖家沟新城水源地位于廖家沟,设计取水规模为40万t/d,供水服务人口为40万人。
长江瓜洲水源地位于长江,设计取水规模30万t/d,供水服务人口为55万人。
长江三江营夹江水源地位于长江,设计取水规模为60万t/d,服务人口约为30万人。
3扬州市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问题水资源是量与质的高度统一,水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的质量,由于污水排放量和毒性的增加,污水排放前又未能全部妥善处理,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
因此对水源地的监测和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図。
目前,扬州部分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还没有实现全封闭管理,隔离防护设施尚不完善。
长江扬州段上游南京、仪征段存有众多化工企业、工业园区和污水处理厂,若上述企业发生污染事故或者超标排污,可能会影响长江瓜州水源地和长江三江营水源地的安全。
同时,长江是我国的重要航道,一旦因船只碰撞等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也将直接影响水源水质安全。
浅谈扬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治理

浅谈扬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治理马宏伟;邓勇【期刊名称】《治淮》【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2页(P47-48)【作者】马宏伟;邓勇【作者单位】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30601;扬州市水利局 225001【正文语种】中文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自古以来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近年来,扬州高度重视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将水视作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最独特的品牌和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民生福利,确立了“治城先治水”的建设发展理念,大力度推进城区水体环境整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明确用两年时间城区主干河道和城乡河塘疏浚做到活水全覆盖,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加快推进“清水活水”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
1.地表水水功能区根据《省政府关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批复》(苏政复〔2003〕29号),扬州市有68个水功能区,41个重点水功能区,79个监测断面。
根据监测,2014年全市41个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70.8%,全覆盖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1.8%,分别比上年提高2.98%、7.97%。
2014年市政府批复实施《扬州市水功能区划》,对省级水功能区以外的28条骨干河流和12个重要水库进行了水功能区划,共划分一级水功能区40个。
2.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源地是重点水功能区组成部分,全市被确定省级饮用水源名录12个,分布于长江、淮河入江水道和里运河。
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的总体目标,扬州市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对水功能区进行了确界立碑工作,对水源地保护区水域设立围栏和航标;相继完成扬州瓜洲、江都芒稻河、扬州长江三江营、宝应里运河饮用水源地的达标建设工作,并通过省级验收。
配合对廖家沟备用水源地和仪征城市饮用水源地进行搬迁,按时序做好前期选址论证和后期审批工作。
3.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及管护根据统计,全市共有县乡河道2300多条,村庄河塘3.2万多条(面)。
浅谈扬州市水环境状况及应对措施

为化学需 氰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 污染指数 均价符合 其水域功能水 质标 准 , 造 成 河 流 污 染 的 主 要是 有 机 污 染 。此 外 , 由丁 各 县市 污水 胁 也埘 可持 续 绿 色 发 展 战 略 和 生 态 市 的 建 没带 来 了 严 重 的 挑 处理 厂 的 I E 常运行 , 所 以使 得 水 体 质 量 较 稳 定 战。由此可见 , 加强对水环境水资源状况的研 究了解 , 制定相应的 2 . 2 . 2地 下 水 分 析
COD c .
CoD
向周 边辐射 、 成 片联 网共 同供水的格局。同时 , 水资源也存在着i 者 多问题 , 地 表水 流 经 城 市 的河 段 有 机 污 染 较 重 , 企 业 排 放 的 工 业 废水 和居 民 } { 常生活所排放 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 , 加 重水资 源的严 蓖污染 , 导致城市 水源水质下 降和处理 成本增加 , 水 资源 消耗量逐年增加 , 水质逐年恶化 , 水质犁缺水现象 日趋严重 , 已经 对城 市居 民的身体健康 和饮 水安 全造 成了严重的威胁 , 加剧了水 资 源 短 缺 的 矛 盾 ,尤 其 对 饮 川 水 水 源 地 的 安 全 产 生 了 严 _ 重 的 威
施 I . - . -
L 、 \
\ .
1 l
Ⅲ类水标 准。 得 出各河流综合污染指 数和污染指数均值 , 详 见表 1
表 1 水 质 综 合 污 染 等 指 数 表
n } I
关键词: 水环境状况; 水质; 应对措施
厂
和表 2 。
1扬 州 市 水 环 境 状 况
. J 随 湖
i 徉 Ⅵ l 锚f 眭 化 忻 教 : 甜钒
啵 0 9 0 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