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习题参考答案(1).doc
最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页做一做答案4是24的因数,24是4的倍数。
13是26的因数,26是13的倍数。
25是75的因数,75是25的倍数。
9是81的因数,81是9的倍数。
练习二答案1、36的因数:1,2,3,4,6,9,12,18,36。
60的因数:1,2,3,4,5,6,10, 12, 15,20,30,60。
2、(1)10的因数:1,2,5,10。
17的因数:1,17。
28的因数:1,2,4,7,14,28。
32的因数:1,2,4,8,16,32。
48的因数:1,2,3,4,6,8,12, 16,24,48。
(2)(答案不唯一)4的倍数:4,8,12,16,20。
7的倍数:7,14,21,28,35。
10的倍数:10,20, 30,40,50。
6的倍数:6,12,18,24, 30。
9的倍数:9,18, 27, 36,45。
3、把5,35,10,55,60,100这6颗星星涂上黄色。
4、15的因数有1,3,5,15。
15是1,3,5,15的倍数。
5、(1)√(2)×(3)√(4)×6、1 2 47、(1)18 (2)1 (3)428、这个数可能是3,6,21,42。
思考题14和21的和是7的倍数;18和27的和是9的倍数。
发现:两个数分别是一个数的倍数,这两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
第9页做一做答案2的倍数有24,90,106,60,130,280,6018,8100。
5的倍数有35,90,15,60,75,130,280,810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90,60,130,280,8100。
发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个位一定是0。
第10页做一做答案3的倍数有24,96。
在24后面可放卡片:0,3,6,9。
在58后面可放卡片:2,5,8。
在46后面可放卡片:2,5,8。
在96后面可放卡片:0,3,6,9。
练习三答案1、奇数有33,355,123,881,8089,565,677。
华中科技大学流体力学习题参考答案(1)

严新华主编《水力学(修订本)》教材(科技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s m /10006.126-⨯=ν;空气的动力粘性系数s Pa ⋅⨯=-51081.1μ。
1-2 活塞移动速度s m V /49.0=。
1-3 动力粘性系数s Pa ⋅=151.0μ。
1-4 2/5.11m N =τ。
1-5 阻力矩m N M ⋅=6.39。
第二章 习题答案2-1(a )图中2/6.68m KN p A =;绝对压强2/93.169m KN p A='。
(b )图中22/4.29,0,/6.19m KN p p m KN p A B C -===;绝对压强222/93.71,/33.101,/93.120m KN p m KN p m KN p AB C ='='='。
2-2 20/4900m N p -=;液面真空值20/4900m N p V =。
2-3(1)2/54.115m KN p A =';2/47.17m KN p A =。
(2)压力表读数m h m KN p M 213.1,/63.92==。
2-4 A 点表压强2/8.9m KN p A -=;液面空气真空度2/6.19m KN p V =。
2-5 m H 40.0=。
2-6 cm h 1284=。
2-7 O H 84.172mmh V =。
2-8 ①2/22.185m KN p p B A =-;②2/42.175m KN p p B A =-。
2-9 ⑴21/86.1m KN p p B A -=-为油时:ρ;⑵21/784.0m KN p p B A -=-为空气时:ρ。
2-10 ⎪⎭⎫⎝⎛-='b a 1ρρ;gH b a p p BA ρ=-。
2-11 241/1084.118m N p ⨯=。
2-12 )/3.101(/84.37822m KN p m KN p a =='取:。
《微机原理》(一)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用教程》,杨帮华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5习题一1、十进制一二进制:73.8125 =2、十进制一十六进制:299. 34375 =3、二进制一十进制:10010010. 001B =4^十六进制一十进制:8F. 7H =5、已知:a = 1011B, b = 11001B, c = 100110B,用二进制完成下列算术运算,并用十进制运算检查结果:(1)a+b; (2) c-a~b;(3) aXb; (4) c/a。
6、已知:a = 00111000B, b = 11000111B,试求以下逻辑运算结果:(1) a AND b ;(2) a OR b ;(3) a XOR b ; (4) NOT a。
7、写出下列各数的8位原码和补码:(1) +1010101B;(2) -1010101B;(3) +1111111B;(4) -1111111B;(5) +1000000B;(6) -1000000B;(7) +34 ;(8) -69。
8、对下列8位补码分别进行a+b和a-b运算,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1) a = 37H, b = 57H; (2) a =0B7H, b =0D7H ;(3) a =0F7H, b =0D7H; (4) a = 37H, b =0C7H 。
9、将下列十进制数用BCD表示,并用加6修正法求运算结果:(1) 38+42;(2) 56+77;(3) 99+88;(4) 34+69 。
10、将下列字符串用偶校验ASCII表示(以十六进制形式):(1) SAM JONES; (2) -75. 61。
11、用规格化浮点数表示(设阶为4位原码,尾为8位补码):-3. 125 =*习题一参考答案1、01001001.1101B2、12B.58H3、146.1254、143.43755、100100B, 0010B, 100010011B, 0011B...0101B6、00000000B, 11111111B, 11111111B, 11000111B7、01010101B、01010101B, 11010101B、10101011B, 01111111B、01111111B,11111111B、10000001B, 01000000Bs 01000000B, 11000000> 11000000B,00100010B、00100010B, 11000101B、10111011B8、8EHx、E0H V , 8EH "、E0H V , CEH ”、20H V , FEH ”、70H V9、80, (1)33, (1)87, (1)0310、53、41、4D、20、4A、4F、4E、45、53, 2D、37、35、2E、36、31 (H)偶校验:0101001k 01000001、01001101, 10100000、11001010> 1100111k 01001110, 1100010k01010011, 00101101, 1011011K 0011010k 00101110> 00110110, 10110001 (B)11、一3.125 = —11.001B=—0.11001B X 2+2,即:0010 10011100B (阶为4位原码,尾为8位补码)习题二教材P24 (1.8习题):一、6教材 P115 (3. 5 习2, 习题三 二、1*习题三参考答案 教材P115 (3. 5习题):一、1、假定 DS=2000H, SS=1500H, SI=OOAOH, BX=0100H, BP=0010H,数据变量 VAL 的偏地址为0050H,请指出下列指令中源操作数采用什么寻址方式?若源操作数在存储器(1) MOV AX, OABH (2) MOV AX, [100H](3) MOV AX, VAL(4) MOV BX, [SI](5) MOV AL, VAL[BX](6) MOV CL, [BP][SI]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EA=0100H, PA=DSX10H+EA=20100H ;直接寻址,EA=VAL=0050H, PA=DS X 10H+EA=20050H ;寄存器间接寻址,EA=SI=OOAOH, PA=DSX10H+EA=200A0H ;寄存器相对寻址,EA=BX+VAL=0150H, PA=DSX 10H+EA=20150H ;基址变址寻址,EA=BP+SI=OOBOH, PA=SS X(1) MOV AH, BX (2) MOV [SI], [BX] (3) MOV AX, [SI][DI]MOV AX, [BX][BP];X ,源、目的字长不一致(或类型不一致) ;X ,源、目的不可同为存储器操作数 ;X,基址变址寻址不可SI 与DI 组合 ;X,基址变址寻址不可BX与BP 组合教材 P77 (2. 5 习题):一、1, 2, 3, 5, 6, 7, 8; 二、2, 4 补充题: 1、 将62A0H 加下列各数,试求其和及标志位AF 、SF 、ZF 、OF 、CF 、PF 的值。
中级财务会计课后习题答案(全部)教材习题答案(全部).docx

教材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货币资金【参考答案】(1)①出差借支时借:其他应收款一一张某1000贷:银行存款1000②归来报销时借:管理费用850库存现金150贷:其他应收款1000(2)①开立临时采购户吋借: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外埠存款80 000贷:银行存款80 000②收到购货单位发票时借:原材料60 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外埠存款70 200③将多余资金转回原来开户行时借:银行存款9 80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外埠存款9 800(3)①收到开户银行转来的付款凭证吋借:其他货币资金一一信用卡3 000贷:银行存款3 000②收到购物发票账单时借:管理费用2 520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信用卡25 20(4)拨出备用金时借:备用金1000贷:银行存款10 00(5)总务部门报销时借:管理费用900贷:库存现金9 00(6)①期末盘点发现短缺时借: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贷:库存现金50②经批准计入损益吋借:管理费用5 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一一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第三章应收款项【参考答案】1.(1)办妥托收银行收款手续时:借:应收账款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 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 00(2)如在10天内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 466财务费用23 4贷:应收账款11700(3)如在30内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700贷:应收账款117002.(1)收到票据时借:应收票据93 6 00贷:主营业务收入80 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600(2)年终计提票据利息借:应收票据15 60贷:财务费用1560(3 )到期收回货款借:银行存款98 280贷:应收票据95 160财务费用3 1203.(1)第一年末借:资产减值损失5 000贷:坏账准备5 000(2)第二年末借:资产减值损失7 500贷:坏账准备7 500(3 )第三年末借:坏账進备1500贷:资产减值损失1500(3)第四年6月发生坏账时借:坏账准备18 000贷:应收账款18 00010月收回己核销的坏账时借:应收账款5 00 0贷:坏账准备5 000借:银行存款5 000贷:应收账款5000年末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资产减值损失1 2 000贷:坏账准备12 00 0第四章存货【参考答案】1.(1)实际成本核算:该批甲材料的实际总成本=20 000+200=2 0 200 (元)借:原材料•甲材料20 2 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 400贷:银行存款23 600(2)计划成本核算①购进借:材料采购■甲材料20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3 400贷:银行存款23 600②入库材料成本差异=20 200-990X18 =2380元,超支差异借:原材料--- 甲材料17 820 (=990X18)材料成本差异238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20 20 02.(1)先进先出法6月7日①发出A材料的成本=200X 60+20 0X 66=25 20 0 (元)6月18日②发出A材料的成本=300X 66 +500X 70=54 800 (元)6月29日③发出A材料的成本=100 X70+200X68 =20 600 (元)期末结存A材料成本=300X68=20 400 (元)(2)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二(12 000+109 0 00) 4- (200+1 600) ^67.22 (元/公斤)期末结存A材料的成本=300 X67.22=201 66 (元)本月发出A 材料的成本二(12 000+109 00 0) -20166=1 00834 (元)(3 )移动加权平均法6月5日①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二(12000+33 000)一(200+500) =64.29 (元/公斤)6月7日结存A材料成本=300X64 .29=19287 (元)6 月7 日发出A 材料成本=(12000+330 00) -19287=25713 (元)6月16日②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二(19287+42 000) 4- (300+600) =68.10 (元/公斤)6月18日结存A材料成本=100X68 .10=6810 (元)6 月18 日发出A 材料成本二(19287+4200 0) -6810=54 477 (元)6月27日③购进后移动平均单位成本二(6810+34000 )0 (100+500 )=68.02 (元/公斤)6月29日结存A材料成本=300X68.02 =20406 (元)6月29日发出A材料成本二(68 10+34000)・20406=2040 4 (元)期末结存A材料成本=300X68 .02=20406 (元)3.A产品:有销售合同部分:A产品可变现净值=40X (1105)=4 20(万元),成本=40X10=400 (万元),这部分存货不需计提跌价准备。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1课时悄悄变化的我1.接教材P2“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请完成下列比较。
(2)你是否了解自己身体发生的变化?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答案:(1)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填写,例如身高:“一年前的我”152cm,“现在的我”172cm。
(2)我发现这一年来,我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这些变化说明我们开始进入青春期。
2.接教材P4上方“探究与分享”,思考:请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明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
答案:(1)运动方面:在体育测验中,我的跑步成绩比以前更快了,我的跳高成绩比以前更高了,我的耐力比以前更好了,等等。
(2)娱乐方面:我的象棋水平提高了不少,我开始喜欢听流行歌曲了,等等。
(3)学习方面:我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了,我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我的记忆力更强了,等等。
(4)社会实践方面:我参加的实践活动更多了,我的组织能力提高了很多,等等。
3.接教材P4~5“探究与分享”,思考: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说说应该怎样看待这些变化。
答案: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是正常的;青春期的变化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要学会调适自己,坦然地接受、正视这些变化;等等。
4.接教材P5~6“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2)与同学一起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答案:(1)我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2)①青少年正处于过渡期,一方面我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我们渴望独立,有“成人感”,希望能摆脱父母的监护和束缚。
另一方面我们未能摆脱依赖,难以完全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
②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不愿与人交往、交流,很少有知心朋友,独来独往。
另一方面,我们珍惜友谊,渴望友谊和交际。
③进入青春期,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容易高估自己,总觉得自己比别人优秀。
另一方面,在交往中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在交往中比较被动。
必修第1册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教材课本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类的健康服务ꎻ从否定的角度看ꎬ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
都属于无机盐ꎬ它们在饮料中以离子的形式存在ꎮ 运动员在运动中
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ꎬ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ꎬ或者被某些人用作
会大量出汗ꎬ出汗时人体会排出大量无机盐ꎬ所以要给他们补充无机
生物武器ꎬ将给人类带来灾难ꎮ
盐ꎮ 无机盐可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ꎬ也是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
“ 真” 字指“ 真正” 的含义ꎻ从进化的视角看ꎬ真核细胞是由原核细胞进
化而来的ꎮ
练习与应用
概念检测
1.(1) ✕ꎻ (2) √ꎻ (3) √ꎮ
2. Dꎮ
3.提示 根瘤菌是细菌ꎬ属原核生物ꎬ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ꎬ植
物细胞有成形的细胞核ꎮ
拓展应用
2
高中生物 必修 1 ( 人教版)
1.提示 细胞之所以会有统一性ꎬ 是因为细胞来源于细胞ꎬ即新细胞是
老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的ꎬ所有细胞都来自一类共同的祖先ꎬ所以具有
统一性ꎮ 细胞的多样性是在进化过程中ꎬ由于自然选择等ꎬ细胞出现
结构分化、分别承担不同功能而产生的ꎮ
(1) 支原体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是:支原体没有成形的细
2.提示
胞核ꎬ只有游离的 DNA 和核糖体一种细胞器ꎮ
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ꎬ有些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ꎮ
(3) 因为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是由多种组织组成的ꎮ 例如ꎬ人体皮肤
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组成ꎬ这些不同的组织
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行使保护等功能的器官ꎮ
拓展应用
1.提示 可用学生已学过的植物或动物的分类、细胞所具有的结构进
含有大量的 Nꎮ
2.提示 细胞中有些元素含量很少ꎬ但是却有重要作用ꎬ如在玉米细胞
(完整word版)《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

《现代控制理论参考答案》第一章答案1-1 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1-27系统方块结构图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下:图1-30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模拟结构图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u K K x K K x K K x X K x K x x x x J K x J x J K x J K x x J K x x x pp p p n p b1611166131534615141313322211+--=+-==++--===••••••令y s =)(θ,则1x y =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654321165432111111112654321000001000000000000010010000000000010x x x x x x y uK K x x x x x x K K K K K K J K J J K J K J K x x x x x x p p pp npb1-2有电路如图1-28所示。
以电压)(t u 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2R 上的电压作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
U图1-28 电路图解:由图,令32211,,x u x i x i c ===,输出量22x R y =有电路原理可知:•••+==+=++3213222231111x C x x x x R x L ux x L x R 既得22213322222131111111111x R y x C x C x x L x L R x u L x L x L R x =+-=+-=+--=•••写成矢量矩阵形式为:[]⎥⎥⎥⎦⎤⎢⎢⎢⎣⎡=⎥⎥⎥⎥⎥⎦⎤⎢⎢⎢⎢⎢⎣⎡+⎥⎥⎥⎦⎤⎢⎢⎢⎣⎡⎥⎥⎥⎥⎥⎥⎥⎦⎤⎢⎢⎢⎢⎢⎢⎢⎣⎡----=⎥⎥⎥⎥⎥⎦⎤⎢⎢⎢⎢⎢⎣⎡32121321222111321000*********x x x R y u L x x x CCL L R L L R x x x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六年级上册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草原》一、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自然段。
朗读指导:草原迷人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景色美和人情美。
课文第1自然段自上而下描写了草原美丽的景色,第2至5自然段主要通过蒙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体现蒙族同胞的人情美。
作者对草原充满向往与喜爱之情,所以本文的朗读基调是热情奔放、欢畅喜悦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哪句写了作者的感受?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作者的感受。
这样写就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其好处就是景中含情,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浓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你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蒙汉情深”?生活中你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与同学交流自己和别人惜别的经历时,要注意描述清楚当时的具体情景,并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景。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一、填空1.数量方面定量认识2.统计总体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3.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品质标志不变标志可变标志4.总体指标名称指标数值5.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静态指标动态指标二、单项选择1.B 2.C 3.A 4.B 5.B三、多项选择1.ABDE 2.ABC 3.ABCD 4.ABD 5.ABD四、问答1.什么是指标?指标和标志有何区别和联系?①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指综合反映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②指标与标志有两点区别:一是说明的对象范围不同,即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二是具体表现的表示方式不同,即指标的具体表现都用数值表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有数量标志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则用文字表示。
③指标与标志有密切联系:一是标志表现是计算指标数值的基础;二是两者随研究目的不同具有转化关系。
2.指标有哪些具体分类?指标按表现形式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按性质或内容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按时间状况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
3.什么是指标体系?设置指标体系有何意义?指标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组成的整体。
单项指标的局限性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统计中必须科学地设置指标体系,以便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反映现象的全貌和事物间的联系。
4. 统计工作过程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理解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统计工作过程大致分为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相对独立、相互衔接的阶段。
四个阶段基本体现了统计“质—量—质”的认识过程。
统计首先要对现象进行初步的定性(质的)认识,作出统计设计;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去进行量的调查和整理;最后通过统计分析,揭示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性,达到高一级的质的认识,实现统计之目的。
第二章一、填空1.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完整)2.调查项目3.全部工业生产设备每台工业生产设备每个工业企业4.单一表一览表表头表体表脚5.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登记性代表性二、单项选择1.A 2.C 3.C 4.C 5.B三、多项选择1.BCDE 2.BCDE 3.ABD 4.ABCDE 5.ACE四、问答1.什么是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总体单位登记其有关标志表现,以获取统计研究所需要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按组织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和统计专门调查;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按搜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通讯法和问卷法等。
2.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各有什么特点?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调查对象在某一时点上的全面资料;抽样调查是随机抽取样本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从数量上推断总体;重点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典型调查是有意识地选择少数典型单位专门组织的一种非全面调查,其目的是为了深入研究调查对象的共性特征。
3.什么是调查误差?如何防止可能发生的登记性误差?统计调查误差是指调查得到的统计数字与客观现象实际数量表现的差别。
防止登记性误差,首先要正确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方案所包括的各项内容,都要详细、具体、明确地加以规定和说明,使调查人员和填报单位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其次要抓好调查方案的贯彻执行工作,包括:加强统计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加强统计数字质量检查;第三是全面加强统计法制建设,从根本上杜绝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等违法行为。
第三章一、填空1、分合2、组间组内3、上限不在内4、钟形 U形 J形5、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数字资料主词(主题栏)宾词(叙述栏)二、单项选择1、C 2、B 3、B 4、C 5、D三、多项选择1、BCE 2、CDE 3、BC 4、BCD 5、CE四、问答1、简述统计整理工作的一般步骤。
统计整理工作的一般步骤是:设计整理方案;审核调查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复核整理资料;编绘统计图表。
2、什么是统计分组?如何理解统计分组既是“分”又是“合”?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不同性质的组成部分(组)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对于总体而言是“分”,即把总体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对于个体而言是“合”,即把性质相同的总体单位合并在一组。
3、什么是次数密度?为什么需要计算次数密度?次数密度是指单位组距内分布的次数,表明各组内单位数分布的稠密程度。
由于异距分组的次数分布受组距不同的影响,不能准确地反映总体实际的分布特征,因此需要用次数密度来消除组距不同对次数分布的影响。
4、什么是分组标志?如何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分组标志就是统计分组时所采用的调查单位的可变标志。
它是将总体区分为各个性质不同的组的标准或依据。
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应遵循三个原则: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分组标志;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主要标志;考虑现象所处的具体条件,因时因地制宜。
五、综合练习某班同学上学期统计学成绩分布某班同学上学期统计学成绩累计分布该班同学成绩80分以下31人,占62%;80分以上19人,占38%。
第四章一、填空题总体规模总水平绝对数 2、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3可比性 4、98.94% 1.06%或1个百分点 5、基期报告期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D 4、C 5、C三、多项选择题1、ABCE 2、AB 3、ABCD 4、ACDE 5、AB四、简答题1、什么是总量指标?总量指标是如何分类的?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其反映现象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其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异同?试用事例加以说明。
时期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在某一时刻上达到的总量。
二者都是总量指标,不同之处:第一,数值取得方法不同:时期指标数值是经常性调查的结果,时点指标数值是一次性调查的结果;第二,数值的可加性不同:时期指标各期数值具有可加性,时点指标各时点上的数值没有可加性;第三,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同: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所属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3、如果计划完成程度大于100%,则肯定完成了计划任务。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原因。
不完全正确。
对于按最低定额制订的产出性计划,大于100%肯定完成了计划任务;而对于按最高限额制订的投入性计划,大于100%则表明没有完成计划任务。
4、指出年终总结中的错误,并纠正如下:我厂今年销售收入计划规定3400万元,实际完成了352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3.53%;销售利润率计划规定7%,实际达到10%,实际比计划高出3个百分点;劳动生产率计划规定比去年提高5%,实际比去年提高5.5%,超额完成计划0.48%;单位产品成本计划规定比去年下降4%,实际比去年下降3%,实际比计划少下降1个百分点。
五、计算分析题1、根据相对数计算原理,填出表内所缺数字(斜体兰色)。
2、只计算2003年四项指标,计算结果列表如下:单位:%一、填空题1.总体各单位标志值 各组次数 比重2.倒数 倒数 倒数平均数3.差异程度 标志变动度4.集中 离中5.标准差 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系数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B 4.C三、多项选择题 1.ACE 2.CE 3.ACD 4.AC 5.DE 四、问答题1.平均指标有何作用?(1)用于对现象进行比较分析;(2)用于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3)利用平均指标进行估计推算;(4)作为制定各种定额的依据之一。
2.什么是权数?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如何?在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如何正确地选择权数?在统计中常把各组单位数(次数)称为权数。
在各组标志值既定的情况下,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起着权衡轻重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①加权算术平均数总是趋近于次数较多的组的标志值;②若改变次数分布,就会得到不同的加权算术平均数。
选择权数时务必使权数与被平均的标志值的乘积具有现实经济意义。
3.什么是变异指标?有何作用?为什么要计算标准差系数?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或离散程度的统计指标。
其主要作用,一是评价平均数的代表性,二是说明社会经济活动及过程的均衡性、稳定性。
标准差系数是反映各单位标志值相对差异程度的一个常用的变异指标。
之所以要计算它,是因为不同性质或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的标准差不具有可比性。
五、计算分析题1.①以工人数做权数:(元)920400368000==∑∑=f xf x ②以比重做权数:)(920元=∑∑=ffx x 两者计算结果相同。
2.用比重权数公式计算。
甲企业的单位成本为580元,乙企业的单位成本为542.5元。
甲企业单位成本高的原因在于,成本水平较高的第三批的产量比重较大。
3.甲企业工人日产量的平均数:(件)422008400==∑∑=f xf x ; 甲企业工人日产量的标准差:()(件)81.72=∑-∑=ffx x σ标准差系数:%13608.7%6.184281.7==〉==乙甲V V ,乙企业工人日产量比较均衡。
第六章一、填空题1.可比性2.绝对时间数列 相对时间数列 平均时间数列 绝对时间数列 派生3.水平指标 速度指标4.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实际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等于零5.400% 1200%二、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B 5.C三、多项选择题1.AC 2.ABCDE 3.CDE 4.CD 5.ACE 四、问答题 1.意义:(1)反应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过程和结果,了解过去和未来; (2)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方向,速度 (3)根据结果来预测未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用于不同空间上的对比 (5)分析相关事物发展的依存关系原则:(1)时间长短应统一 (2)总体范围应一致 (3)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统一 (4)指标的内容应相同2.不同点:静态平均数是根据同一时期总体标志总量与总体单位总量进行对比得出的,是依据变量数列计算的;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中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的总和与同一时期的项数对比得出的.相同点:都是把变量值的个别数量差异抽象化,概括出现象在数量上达到的一般水平,也就是求出代表值.3.长期趋势是指客观经济现象受到某种普遍的,持续的,起决定性作用因素的影响,各期发展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沿着一定发向上升或下降的态势.意义 1)能够正确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能够为统计预测创造必要条件 方法:时距扩大法,移动平均法,最小水平法等4.季节变动是客观现象受季节影响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分析:根据各月(季)的平均数和各年总月(季)的平均数计算出季节比率 五、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2001-2006年生产情况表2.173=5a+15b534=15a+55b 由这两式得a=30.1 b=1.5Y=30.1+1.5x当b=8时,Y=42.1 即2009年的产值为42.13.一季度的平均产值是16二季度的平均产值是23三季度的平均产值是9.7四季度的平均产值是14.3总的平均产值是15.75则得出各季度的季节比率:一季度比率是101.59%二季度比率是146.03%三季度比率是61.59%四季度比率是90.79% 预测2009的产值, 192=3a+6b404=6a+14b 由这两式得a=44 b=10Y=44+10x当x=6时,Y=104 既2009的产值为104第七章一、填空题1.质量基数量报告2.个体加权算术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3.9.1% 111.1%4.减少0.25%5.固定结构结构影响二、单项选择题1.C 2.C 3.A 4.B三、多项选择题1.ACD 2.BCE 3.ABD 4.BCDE三,问答题1.在编制综合指数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1)使用同度量因素,把不能同度量现象转化成能同度量的价值形态,使之能够综合为价值总量;(2)对比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以消除同度量因素的影响作用;(3)选择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