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气旋与反气旋 (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冷空气势力更强,控制范围更广;低压槽线较往年向东南移动。
六、知识探索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图中的锋面是否相同?如不同, 分别是哪种类型。(结合锋面两侧空 气的冷暖及运动方向)
甲:冷锋;乙:暖锋 2、甲乙正在经历怎样的天气? 甲地:降温、大风,伴随阴雨; 乙地:温暖,晴朗 3、随着天气系统的移动,甲乙分别迎 怎样的天气。
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气温记录显示,2021年10月19-23日的五天滑动平均气温(21.7℃) 低于气象入秋标准的22.0℃,刷新了2003年以来的最早入秋记录。
入秋啦!
四、综合探究 画一画:画出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对比低压槽与高压脊的空气运动
及天气状况。
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某地海平面附近的水平气压分布图
二、对比分析 对比低气压中心,画出高气压中心的空气运动(水平和垂直);
高压
北半球
反气旋:中心气压比四周高时, 形成空气由中心向四周流动的大 气漩涡。
高压中心 低压中心
水平运动 辐散 辐合
低压
垂直运动 下沉 上升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
趣味拓展:
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地区被 “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 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 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 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 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 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
空气运动方向
低压槽
辐合
高压脊
辐散
天气状况 阴雨 晴朗
五、情境分析:观察10月14日至16日的东亚海平面附近等压线分布图,
1、低压槽线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西__北_____向_________东__南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气旋与反气旋》课件(共12张PPT)

A. a B. b C. c D. d 2. 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境时一定有降水天气 B.过境后气温低、气压低、天气阴 C.降水区域在锋前 D.是由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
“海燕”横扫菲律 宾后的末日景象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气压场 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旋——低压(北半球)
低
1006 1008 1010
逆时针方向 向中心辐合
分组绘制北半球高压、 南半球低压和高压的 水平气流图
气旋——低压
北 半 反气旋——高压 球
低
1006 1008 1010
逆时针方向 向中心聚集
高
1010
多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 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天气实例 沿海的台风天气 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台风,是气旋还是反气旋呢? 阅读教材44页,了解台风的分布和危害
台风: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 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高 压——反气旋(北半球)
高
1010
1008
1006
顺时针方向 向四周辐散
中心部位为 晴朗天气
气压状况 低气压
高气压
气流状 气旋
反气旋
气 流 水平 运 方向 动 特 垂直 点 方向
天气状况
近地面由四周向 中心旋转辐合
北逆南 顺
近地面由中心向 四周旋转辐散
北顺南逆
中心气流 上升 中心气流 下沉
1008
1006
顺时针方向 向四周散开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2.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天气系统 气压状况 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特殊区域
低气压(气旋)(甲图) 中心气压_低___,四周气压_高___ 从四周向中心逆时针方向流动 _上__升___ 常出现_阴__雨___天气
低压槽:从低压中心延伸出来 的狭长区域
高气压(反气旋)(乙图) 中心气压_高___,四周气压_低___ 从中心向四周顺时针方向流动 _下__沉___ 常出现_晴__朗___天气
分布判断,乙地风向为东南风,丁地为西北风,因此丁地与乙地风向不相同。
4. 未来两天,丙地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 D )
①大风预警 ②森林火灾预警 ③干旱预警 ④低温冻害预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未来两天,丙地将有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天
气,过境后会出现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气转晴的变化。因此气象部门最可能发布
2. 该日,需要山洪预警的地区最可能是( D )
A.江苏
B.重庆
C.山西
D.贵州
[解析] 山洪一般发生在降水量大、地形坡度较大的山区。据图中等压线判断,应该是冬
季的亚洲高压,四个选项中只有贵州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冬季降水多;江苏、山西受
单一暖气团控制,降水少;重庆位于高压脊西侧,距离昆明准静止锋较远,降水少。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第一节 常见天气系统
第2课时 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课程标准呈现
核心素养目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等 1.通过观看视频或结合相关材料,理解低气压(气旋)与高
【课件】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3:低气压(气旋)与天气
低压中心气流旋转上升,常出现 阴雨天气。
低
风向
北半球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气压梯度力
一、低气压(气旋)
4:天气实例——台风
(1)概念:当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时、 风速达每秒32.7m的热带气旋均可称为台风。
(2)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发生于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的成为飓风; 发生于西北太平洋地区的成为台风。
【能力提升】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第一步:确定低气压中心 高压中心因空气辐散不能形成锋面。 图中①处等压线闭合且气压数值由中 心向四周升高,为低气压中心。 第二步:确定低压槽 图中AB和CD所在的狭长区域是从低 气压中心延伸出来的,为低压槽。 第三步: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位置,锋线往往与 低压槽槽线重合,如图中AB、CD处。
三、锋面气旋
1、概念:
近地面的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北半球)
1025
北
冷气团 1000
975
低
低压槽
暖气团
低压槽
低压槽,空气辐合形成锋面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气流方向
雨带
2、锋面气旋形成原理(南半球)
二、高气压(反气旋)
1.高气压:
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简称高压。
下降
高
风向
气压梯度力
北半球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
晴天
二、高气压(反气旋) 2.反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运动状态:逆时针辐散
人教版必修一2.3天气系统 气旋与反气旋(共22张PPT)

受暖气团控制, 气温升高、气压 降低、天气转晴
台风
快支撑 不住啦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与天气
思考:
1. 什么是低气压?什么是高气压? 2. 什么是气旋?什么是反气旋? 3. 什么是低压槽?什么是高压脊?
重要概念
低气压(L):中心气压低于四周 高气压(H):中心气压高于四周
知识回顾
一、锋与天气
冷锋
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暖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气团
冷气团
锋后
锋前
气团运动
过境前
天气变化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冷气团主动 移向暖气团
暖气气温团 高控、制气,阴 大、 风雨 、雪 降、 温 压低、晴朗
受冷气团控制, 气温降低、气压 升高、天气转晴
暖气团主动 暖锋 移向冷气团
冷气压气 温 高团低、控、晴制气朗,连水续或性雾降
么天气系统引起的(实例归类)?
(1)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的台风(气旋 ) (2)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天气(反气旋) (3)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反气旋 ) (4)热带海洋上的风暴( 气旋 )
1、如下图所示四幅图中,其中所示 范围内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 B )
①
A.①②
②
B.①③
995.0 992.5 990.0
气压状况
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 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
气流状况
低压和气旋,高压和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 系统的不同描述。
L L
L
L
L
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脊线
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槽域线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气旋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分配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案例,讨论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实际应用。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小组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思与评价
1.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4.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5.教学反思与评价:课堂结束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实现教学相长。
2.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强调气旋和反气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关爱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意识。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近期发生的气象灾害,提出应对措施。
2.对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3.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如“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们对我国有哪些影响?”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案

《气旋、反气旋和天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本节课标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内容是气旋、反气旋和天气,主要分析了气旋和反气旋这一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和特点,并且结合实例,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说明了气旋和反气旋所造成的天气,以及其对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所讲的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天气变化的最基本因素,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3、课时安排本节课是一个课时,主要解释了气旋和反气旋以及其作用下形成的天气,并以台风和寒潮为例讲解了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和危害。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指出他们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2、能够在图中找出高压和低压,并能画出高压脊和低压槽;3、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画出示意图,判断出气旋和反气旋;4、明确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和原因;5、描述台风和寒潮对我国天气和生产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能够画出气旋和反气旋的示意图,并能够运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气旋和反气旋;2、从运动的角度出发,根据气流的运动状况,分析气旋和反气旋控制条件下的天气状况;3、通过案例分析,自主探究,了解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4、通过表格,对比分析气旋和反气旋之间的差异。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正确理解天气现象的发生、变化,树立物质世界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明确科学监测预报的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重点1、区分低压高压和气旋反气旋的概念,确定其描述天气系统的角度;2、绘制简易的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难点1、理解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天气特点的关键是气流的垂直运动与气温的关系;2、探究台风和寒潮对我国的影响和危害。
2.3.2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与天气 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5.有关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旋的前方一般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 降水天气; B.气旋的后方一般是较窄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 降水天气; C.反气旋的前方一般是宽阔的暖锋云系; D.反气旋的后方一般是宽阔的冷锋云系。
6.在北半球一平行气压场中,有人背风而立,下列
【解气团控 制,故气温最高。
(2)②位于冷气团控制区, ③位于暖气团控制区。 ②③两地间为暖锋。故 图D正确。
阅读下列词语、诗句,回答下列问题:
• 民间有“蜀犬吠日”之说。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羌笛何须怒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常见地区: 中 纬度地区。
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
高
高压脊
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 为主,不易形成锋面。
冷锋 低
低压槽
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 为主,易形成锋面。
冷气团
低
暖气团
暖锋
赤道
锋面气旋
冷气团
低
冷锋
暖气团
暖锋
赤
道
你能指出图中锋面气旋的 云雨区的位置吗?
你能补出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图吗?(提示:分析冷暖气 团的位置、分析气流的流向)
(4)A、B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
向呈逆时针旋转
A为___冷_____气团, B为____暖____气团。
(5)假如该天气系统位于与(3)相反的半球,则图中哪些要素需要修
改?请在图上修改。 提示:冷暖气团分布、冷暖锋面运动方向。
气象灾害与天气系统
◆ 台风(飓风) ◆ 寒潮
◎台风及其危害
阅读教材台风案例, 小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状况
阴雨
高压 辐散下沉(南逆北顺)
晴朗
台风(飓风) 天气实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长江中下游7、8月伏旱
(受高压脊影响)
台风与寒潮
台风
属性:热带气旋 分布:热带/副热带洋面 符号: 天气:狂风暴雨 破坏:强风、暴雨、风暴潮
寒潮
概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 ℃以上, 最低气温降至5 ℃ ℃以下时 天气特点:剧烈的降温和大风,同时伴 有暴风雪和霜冻 影响范围:全国大部分地区,只有西藏、 云贵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受影 响较小 危害:强烈降温、大风、大雪、冻雨
– 不管冷锋还是暖锋 – 北半球北侧是冷气团,南半球南侧是冷气团
台风和寒潮各属于何种天气系统?其产生的源地有何差异? 答案 台风: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 洋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寒潮:属于锋面系统;寒潮形成于大陆内部的冷高压地区。
答案
互动探究区
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5)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由图可知, 气旋的前方为CD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 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 气;气旋的后方为AB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 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晴暖天气。 (6)雨区分布: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所以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由此可知锋面 降雨一般分布于冷气团一侧,雨区主要分布在冷锋锋后、暖锋锋前。
(1)上图中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 的哪个半球?反映的是地面还是高 空的情况?判断理由是什么?
北半球的近地面情况。判断理由:风 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锋面气旋系统属于__低____气压中 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_气__旋___。 (3)上图中甲地目前在_暖___气团控制 之下,不久将经历_冷__锋__天气过程。
答案
探究点二 锋面气旋 在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气旋往往和锋 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下 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头 表示风向。
(4)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常发育在 _等__压__线___弯__曲_ 最大各点的连线 附近, 即_低__压_ 槽_(_槽__)__线附近。此时A、C
下图为“某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 (1)~(2)题。 (1)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 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2)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2016·长春调研)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一时刻地面天气系统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线中,
能形成暖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4.当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 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答案
知识归纳
气
低压
气旋
答案
探究点 一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2016年12月26日,超强台风“洛坦”在菲 律宾吕宋岛东南部沿海登陆,以每小时20 ~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7日 以后,强度迅速减弱,在南海西南部海域 逐渐减弱消失。
(2)请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垂直及 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示意图。以北半球 为例,分析处于气旋、反气旋不同方 位的风向。
答案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用“左右手定则”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1)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 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 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答案
探究点 一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2016年12月26日,超强台风“洛坦”在菲 律宾吕宋岛东南部沿海登陆,以每小时20 ~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7日 以后,强度迅速减弱,在南海西南部海域 逐渐减弱消失。
(4)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 时的气压变化图。
答案
气压状况
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分析
1000
1025
高
北
1025 1000 975
低
高压脊,空气辐散
不能形成锋面
图例
水平气压梯度力
低压槽,空气辐合
形成锋面
风向
锋面气旋
1025 1000 975
低
北
1025 1000 975
低
北半球 图例
气流方向
南半球
雨带
锋面气旋
左边冷锋,右边暖锋
– 不管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冷气团一侧降水,暖气团一侧晴朗
北半球
顺时针辐合
低压 中心
975 1000
1025
南半球
反气旋(高压)
顺时针辐散
975 1000
1025
高压 中心
北半球
逆时针辐散
高压 中心
1025 1000 975
南半球
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状况:
气旋:气流上升
反气旋:气流下沉
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中心气压
低压
地面气流 辐合上升(北逆南顺)
气旋 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反气旋 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北半球 水平气流
与风向
南半球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分析
气旋
反气旋
垂直剖面图
过境前后气压变化曲线
我国典型的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 秋高气爽”的天气
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3)确定气流(气团)的性质:图中F、G都在锋面 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区,而 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 处气温低,确定F、G处受冷气团控制,E、H 处受暖气团控制。 (4)确定锋面性质与移动方向: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 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 移动。
(2)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 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下,表示 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锋面气旋
知识扩展
锋面气旋
北半球
975
两地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A地吹偏北风,C地吹偏南风。
(5)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
降水主要在A、B、C、D的哪几处?
A处和D处。
答案
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1)确定锋面位置:在低气压(气旋)中,低气压向外延伸出来的狭长 区域,叫低压槽。气流在低压槽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锋面。 (2)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 的风向,如图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1.台风为什么不能在赤道附近的海域形成?
提示:台风的形成除了具备水温较高的海域之外,还必须有地 转偏向力的影响。赤道附近海域虽然水温高,但地转偏向力很 小,故不能形成台风。 2.南半球的台风能否越过赤道进入北半球?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南、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方向不同。
3、台风和寒潮各属于何种天气系统?其产生的源地有何差异? 答案 台风:属于低压(气旋)系统;台风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 洋上,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寒潮:属于锋面系统;寒潮形成于大陆内部的冷高压地区。
解析 a、b处于高压脊附近,不可能出现降水;c、d处于低压槽附近,低 压槽上形成暖锋。南半球锋面气旋南部为冷气团,d在锋前冷气团一侧, 可能出现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气。
12345
解析 答案
5.读“北半球某天气系统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箭头表示_水__平__气__压__梯__度__力__, 实线箭头表示_风__向___。 (2)从气压状况分析,甲表示_高__压__, 乙表示__低__压__。从气流状况分析, 甲表示__反__气__旋__,乙表示__气__旋____。
答案
探究点 一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2016年12月26日,超强台风“洛坦”在菲 律宾吕宋岛东南部沿海登陆,以每小时20 ~25千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7日 以后,强度迅速减弱,在南海西南部海域 逐渐减弱消失。
(3)低气压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 运行?高气压时呢?这种运动情况对 天气有何影响? 低气压:气流上升。高气压:气流下 沉。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 低,低气压中心气流以上升为主, 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 气。高气压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 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 朗天气。
12345
答案
(3)一般情况下,受甲控制的地区,多_晴__朗__ 天气;当乙过境时,常出现_阴__雨__天气。 (4)从图中可以看出,北半球气旋的东部吹 偏__南__风,反气旋的东部吹_偏__北_风。
12345
答案
专项提能5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
图表特征
锋面气旋图的实质就是等压线图的一部分。近地面的气旋往往与 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上,该天气 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区,是造成温带地区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常见天气系统
学习目标
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现象和典型天气的事例。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达标检测区 专项提能5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