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爱情诗词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

苏轼诗词名篇50首赏析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之一,他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欣赏。
下面为大家介绍苏轼的50首著名诗词及赏析。
第一至第十首:《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鹧鸪天·送安石之京》、《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十首诗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词牌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
《赤壁怀古》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句令人难忘,是苏轼诗词中的代表作之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没有词牌,但却有着极高的唯美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一首纯洁的爱情词,其音调和节奏极富独特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景优美,是苏轼诗词集中比较亲民的一首。
《临江仙·满地黄花堆积》是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思,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哲理。
《临安春雨初·怀王十二游泳》描写了苏轼对于皇帝玩水的回忆和怀念,极具韵味。
《江神子·读书被甲知非契》总结了苏轼的人生观,表达了他对于人生的看法。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则是苏轼的一首豪放之作,描写了山林风景的壮美。
《鹧鸪天·送安石之京》写的是苏轼送别好友安石的情感。
《江城子·密州出猎》描绘了苏轼为了追逐猎物而远离故土的感情。
第十一至二十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南乡子·重九登高》、《夜泊牛渚怀古》、《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无题·相见争如不见》、《临江仙·送钱穆父》、《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卜算子·咏梅》、《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雨中望四皓台》。
体现苏轼爱情的诗句

体现苏轼爱情的诗句诗句,读作:shī jù 就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诗句通常按照诗文的格式体例,限定每句字数的多少。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体现苏轼爱情的诗句,欢迎阅读!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苏轼《贺新郎·夏景》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苏轼《贺新郎·夏景》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苏轼《贺新郎·夏景》最美的古典爱情诗词一、《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四、《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五、《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六、《鹊桥仙》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雁邱词》元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苏轼_江城子_十年生死两茫茫[1]
![苏轼_江城子_十年生死两茫茫[1]](https://img.taocdn.com/s3/m/5339f4c6ad02de80d5d8400c.png)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 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 短松冈。
江城子朗诵
• 译文:
•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 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 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 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 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小结
❖ 这首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 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 题虽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 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全词感情深挚,充满 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妻已逝,夫独留,万般凄情蚀九肠 人归去,情依旧,千载缘分绵且稠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别离 叫伤心欲绝。 有一种回忆叫痛彻心扉。
•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 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 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 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 树的坟山。
•整体感知
一一一木ppt作坊
这首词的题记为“记 梦”,那么词的上片是 不是直接写梦?是否可 以删除?
不能,作这首词的时候, 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这十 年来苏轼一直没有停止对妻 子的思念,这思念是感情的 铺垫,正因为“日有所思”, 才有了下片的“夜有所梦” 了。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死不忘复国大业,可 谓铮铮铁骨的男子汉,可是写出了“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 墙柳”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 死相许。你知道这样的爱情故 事吗?
梁山伯与祝英台
罗密欧 与
朱丽叶
罗丝 和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诗词

中国古代十大爱情诗词(素材源于百度百科)(一)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白话译文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相望。
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竟无处向你倾诉满腹的悲凉。
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
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流出淋漓热泪洒下千行。
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创作背景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
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
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
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
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
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于平静语气下,寓绝大沉痛。
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二)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作者不详,见载于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下册,《全唐诗续拾》卷五十六,无名氏五言诗)媒体流传版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苏轼关于爱情的诗句

苏轼关于爱情的诗句
苏轼是中国宋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散文和书法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对爱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他的作品中多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
以下是苏轼关于爱情的诗句: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对爱情的祝愿和思念之情。
2.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这是苏轼在《相思》中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3.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这是苏轼在《江城子》中表达对爱情的追逐和思念之情。
4.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是苏轼在《青玉案·元夕》中表达对爱情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5.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对爱情的豁达和坚定。
拓展:
苏轼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其中也包括了对爱情的理解和感悟。
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表达了对爱情的坚定和信念。
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对逝去的爱人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苏轼的爱情诗句充满了深情和感悟,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苏轼最经典十首诗词

苏轼最经典十首诗词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和饮食家。
他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对后世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自由奔放的风格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将介绍苏轼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带领读者领略他的艺术魅力。
1.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名篇之作,通过描绘猎场上奔腾的马群和猎人的豪情壮志,展现了苏轼豪迈激昂的个性。
这首词寄托了苏轼爱国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要积极争取机会去表达自己抱负的抱负。
2. 《满江红·怒发冲冠》苏轼创作《怒发冲冠》时正是自己被贬到黄州的时候,因为对官场的腐败和不公平感到愤懑,这首词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这首词以慷慨悲愤之情的大气磅礴,展现了苏轼坚定不移的人生态度。
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世佳作。
此词以清新、委婉的语言表达了苏轼对逝去的岁月和生活的感慨,寄托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
4. 《赤壁赋》《赤壁赋》是苏轼最受欢迎的一篇散文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篇赋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赤壁之战的激烈场景,同时表达了苏轼对友谊和忠诚的赞颂,展示了他儒雅风度和卓越的才华。
5. 《定风波》《定风波》是苏轼在被贬谪岭南时写的一首词,描绘了苏轼对逆境和艰难处境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苏轼内心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理解。
6.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苏轼对长江壮丽景色的赞美之词。
这首词以雄浑激昂的语言,描绘了长江奔腾不息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抒发了苏轼对壮丽自然的敬畏之情。
7. 《念奴娇·春情》《念奴娇·春情》是苏轼的一首婉约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情人之间的温馨。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情人节最美的十大爱情诗词

关于情人节的诗句:情人节最美的十大爱情诗词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江城子》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点评:这是苏东坡的爱妾王朝云死后,有一天他梦见亡妾之后写的感怀诗。
朴素真挚的深情,沉痛的生离死别,每读一次就更为其中的深情所感动。
阴阳相隔,重逢只能期于梦中,苏东坡用了十年都舍弃不下的,是那种相濡以沫的亲情。
他受不了的不是没有了轰轰烈烈的爱情,而是失去了伴侣后孤单相吊的寂寞。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在梦里能够看见的,也全是逝去亲人往日生活里的琐碎片断。
因为在那些琐碎里,凝结着化不去的亲情。
在红尘中爱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执子之手是一种境界,相濡以沫是一种境界,生死相许也是一种境界。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为凝重、最为浑厚的爱叫相依为命。
那是天长日久的渗透,是一种融入了彼此之间生命中的温暖。
二,《卜算子》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点评:李之仪的这首小令仅四十五字,却言短情长。
全词围绕着长江水,表达男女相爱的思念和分离的怨愁。
开头写两人各在一方相隔千里,喻相逢之难,见相思之深。
末句写”共饮”,以水贯通两地,沟通两心;融情于水,以水喻情,情意同样绵长不绝,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
全词处处是情,层层递进而又回环往复,短短数句却感情起伏。
三,《诗经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爱情诗词经典名句大全

爱情诗词经典名句大全爱情诗词经典名句大全爱情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凝聚着古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达。
它们深情而抒发,文字优美动人,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感悟。
下面是一些经典的爱情诗词名句,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和领悟它们带给我们的美好。
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这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名句,表达了对长久美好的愿望。
它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恒久存在,象征着爱情的坚贞和长久。
2.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李商隐《无题》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心爱之人的赞美之情。
他用春天的美景来形容心爱之人的美貌和令人倾心的魅力。
3.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佚名《木兰诗》这是一首古老的民谣,表达了木兰对心上人的眷恋之情。
她将自己与山木相比,表明自己的心早已属于心上人,但他并不知晓。
4.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白居易《长恨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他希望能与爱人携手度过一生,一起经历岁月的变迁,共同迎接生命的风风雨雨。
5.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这是一句诗中经典的悲情名句,表达了对失去爱人的无尽思念和痛苦。
作者用天地的长久来对比自己的痛苦,表达了对爱情的无尽留恋。
6.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白居易《长恨歌》这句诗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珍视。
作者希望能够得到自己心爱之人的相伴,一起白头偕老,永不分离。
7.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这是一句表达思念之情的名句,诗人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早日与爱人相见,化解思念之苦。
8.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这句诗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多采集些相思之物,将思念之情表达出来,让爱人知晓。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爱情诗词名句,它们流传至今,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和传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爱情诗词一、苏轼的《江城子·记梦》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也就是公元1075年。
当时,苏东坡任密州太守。
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
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五月,即公元1065年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
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感情深沉,凄婉哀伤,被誉为中国千古第一悼亡词。
其实,苏东坡是一个生性豁达、才华横溢之人。
一生虽然宦海沉浮,家庭生活也屡遭变故,但他始终能做到处变不惊,不会消沉低迷,更不会自怜自伤。
也许,正是由于苏东坡的乐天知命的性格、领袖文坛的才华,使得不少少女钟情于他。
在杭州任通判时,有一日苏轼与友人游西湖,看见一条画舫迎面驶来。
船上的妇人近前与苏轼相会,说从小仰慕苏轼才名,但是云英未嫁,不便相见。
现在已经嫁为人妇,听说苏轼游西湖,特地赶来相见,并献上一曲倾述心声。
苏轼一面与友人听琴,一面打量少妇,淡妆娴雅、风姿动人,但是曲子未调完,那船儿便翩然而逝。
苏轼目送船儿在湖岸远处消逝,内心感慨万千,随手写下一首《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水风清。
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
苦含情。
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这则故事显得极其纯洁、深情、高尚,是中国封建时期典型的恋爱方式。
这个深情美丽的姑娘出嫁前暗恋苏轼,但因封建礼教的束缚,只能将这份感情埋在心底,多年之后,听到苏轼游西湖,抵不住心底感情的澎湃,在湖上献曲,是大胆、反叛的。
然而,曲子未弹完,就悄然远去,却又有着古代女子的含蓄、委婉。
这也使苏轼有了无尽的联想与怅惘。
还有一则故事更加凄婉,出自宋代袁文《瓮牖闲评》记载。
说是苏东坡被贬谪黄州团练的时候,邻居家有一个女子很贤惠,每个晚上都在窗子下听苏轼读书。
她的父母想给她提亲的时候,女子说:“须得读书如东坡者乃可。
”也就是说非苏东坡不嫁。
最后,竟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夫婿郁郁而终。
苏轼知道后,写下了《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首两句里,诗人营造了一个悲苦的气氛。
月是“缺”的,桐是“疏”的,漏是“断”的,人是“静”的。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谁曾看见那潜隐的人儿独自在窗外徘徊呢?意指夜晚到窗外偷听吟咏的少女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像一只孤独缥缈的飞鸿消逝在天边。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待到苏轼发觉推窗,惊得那少女逃跑而去,叹息女子深埋在心底的爱与恨是没人知晓的。
未两句最是伤怀,少女甘愿把自己的香骨埋葬在凄冷寂寞的江岸沙洲上。
当然,也有人说这首《卜算子》是“别有寄托”,是“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
诗歌本来就是具有多义性,好的诗歌尤其如此。
但从宋人记载来看,应是指前者。
从上面两则故事和苏东坡写的词来看,不管是西湖的惆怅,还是沙洲的哀叹,都体现了苏东坡的真情,说明诗人是一个性情中人。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东坡对妻子的爱显得尤为真挚、专注、深沉。
否则,不会在妻子亡故十年之后,仍然会在梦中与妻子相会。
苏轼一生有三位妻子,她们都是苏轼的亲密伴侣。
可惜,三个妻子都在苏轼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相继离去,没有一个与苏轼相伴到老。
这种无法挽回的遗憾给苏轼内心造成了无法解脱的思念之苦,发自肺腑的刻骨情感使我们读到了那些超绝古今的家庭爱情生活著名诗篇。
开篇的《江城子·记梦》则是献给她第一个妻子王弗的。
二、结发妻子王弗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跟苏东坡是老乡。
他们二人即使不能说是青梅竹马,至少在婚前是有过交往的。
苏轼曾经写过一首《蝶恋花》的词。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幕。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休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有很多人说这首词柔情似水,毫无掩饰的写了一个男子的单相思。
女主人公是青楼女子,男子是封建士人。
其根据主要是“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高唐”即高唐观,又称高唐台,在古云梦泽中。
宋玉《高唐赋》和《神女赋》中写楚怀王和楚襄王都曾于此观中与巫山女神相遇,常被借以比喻再也不能与情人相会。
然而,这个典故也可以理解为天堂与尘世的阻隔。
如果是这样理解的话,这首词无疑就是苏轼在亡妻故去之后,回忆夫妻初次相遇的美好时光。
苏家与王家同为眉山士族,常有往来。
一次,王弗的父亲王方邀请乡贤名士游中岩山。
进入山中不久,即可看见被南宋范成大誉为“西川林泉最佳处”的泉水池。
初看这个水池并无奇特之处,但若是在池边击掌,池中小鱼就会汇聚而来。
一群人见此奇观后,纷纷为此水池取名,有的说是“观鱼池”,有的说是“观鱼塘”,不是过雅就是落于俗套。
正在山中读书的苏轼与王弗同时取名为“唤鱼池”,成为唤鱼联姻的一段佳话。
当然,这里有四川眉山当地旅游部门的牵强附会。
苏轼取名“唤鱼池”不假,但是否两人同时取名则不可信。
在那个时候,士人游山,应该不会带王弗同去。
不过,这也让王方更加喜爱苏轼,最终将爱女王弗嫁给了苏轼。
公元1054年,十七岁的苏轼与十六岁的王弗结婚。
王弗性格可说是“敏而静”,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
作为进士之女,王弗并没有告诉苏轼自己读书识字,苏轼也不知道。
每当苏轼读书时,王弗常在一旁相伴。
偶尔苏轼有遗忘的地方,王弗反倒予以提醒。
好奇的苏轼故意提高难度,问她一些生僻的问题,王弗都能答上来,令苏轼又惊又喜。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
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
”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
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苏轼的才思敏捷,更体现苏轼对妻子的感情深厚。
苏轼生性豁达,豪放率直,自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有一天,一位客人走后,她问丈夫:“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她说,你呀费那么多工夫跟他说话干什么?他只是留心听你要说什么,好说话迎合你的意思。
又有一次,“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王弗待客人走后,立即对丈夫劝诫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这句话指的是章敦,意思是说这个人不可靠,热情过了分,你要小心,恐怕将来对你不利。
后来章敦迫害苏轼果然最起劲儿,心胸开阔的苏轼也恨得他要死,甚至做鬼也不愿跟他碰面。
有王弗在身边,可以说是苏东坡的大幸运。
可惜的是,好人不长,情深难寿。
结婚十一年后,27岁的王弗病逝于京师,令苏轼悲痛万分,长叹:“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
苏轼先将妻子葬与京师近郊,后来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寄托哀思。
比起现代人送的9999朵玫瑰,不知道有多少女人会更加羡慕王弗。
又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的这首词,以记梦的形式,一吐阴阳相隔之苦,人世遭际之悲。
夫妻梦中相会,直面抒情,这种生者与死者互动的模式,比起单纯的睹物思人、悲吟苦叹更能打动读者,从而使作品收到了一种感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在艺术形式上,采取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的手法,比起其他人写的悼亡诗词要高出不少。
此前的诗人,多是先铺陈写景、写物,然后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抒情的力度总觉不够,似乎情不够深。
总要靠铺叙大量的景物来触发,如沈约《悼亡诗》、江淹的《悼室人十首》(其二)等等。
至于薛德音的《悼亡》几乎是通篇写景。
李商隐的一些受人称道的悼亡诗,也多是开篇写景,终未能自发地抒情。
而苏轼的《江城子·记梦》的抒情却是主动的、直接的,抒发的思念是深切的,感情也就因之而更为真挚动人,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唐宋词鉴赏词典》里指出,“用词写悼亡,是东坡的首创”,成了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
这固然是因为苏轼才高学深,更因为他和王弗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
苏轼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辞世三年后嫁给了苏东坡。
作为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应该是对苏轼十分了解的,既仰慕苏轼的文采,更看重苏轼对亡妻的深情厚意。
这也是王闰之为何能年龄相差11岁的情况下,甘愿作苏轼填房的重要原因。
王闰之生性质朴、贤惠,是个理家的好手。
虽然不能像王弗一样,在待人接物上给苏轼以建议参考,但她温柔体贴,陪伴苏轼走过了人生最重要的25年,成为苏轼饱受政治敌对势力打压、个人仕途坎坷之余的温暖港湾。
宋元丰二年,也就是公元1079年,苏轼被贬调湖州。
贬调的原因是他不赞成王安石的新法。
奉调时,苏轼依例向宋神宗上表致谢。
本是官样文章,但他知道自己被外放,是新党的御史们作了手脚,便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之气,不由得在表中写出了略带牢骚的“知其生不逢时,难以追陪新进;查其老不生事,或可牧养小民”一句。
此言引起了新党势力如沈括、章敦等的反击,千方百计从苏轼的诗歌中断章取义,罗织罪名。
如:“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被说成是讽刺皇上没能力教导、监督官吏;“岂是闻韶忘解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说他是讽刺禁止人民卖盐。
因为沈括的告密,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一百多首诗的大案震惊朝野。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押解京城交御史台审讯,生死未卜,一日数惊。
在等待最后判决的日子里,其长子苏迈每天去监狱送饭。
由于父子不能见面,所以暗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果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
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需出京去借,便将送饭一事委托朋友代劳,却忘记告诉朋友暗中约定之事。
偏巧那个朋友那天送饭时,送去了一条熏鱼。
苏轼一见大惊,以为自己凶多吉少,便以极度悲伤之心,为弟苏辙写下诀别诗两首: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璫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由此可见,此时此刻,在苏轼心中最重要的,除了他的弟弟苏辙,就是他的妻子往闰之,即所谓“身后牛衣愧老妻”的愧疚之情。
要知道,在“三月食无盐”的日子里,全靠妻子王闰之的辛勤和努力,才维持了一家的基本生活。
也正是这两首诗歌,让苏轼得以脱险。
宋神宗看了之后,爱其才华,怜其遭遇,改判“徒二年”为贬谪黄州团练使。
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时候,遇见一个已经被朝廷贬谪到此三十余年的老臣,以为再无启用机遇,心情极度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