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

合集下载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 山地果园索轨运送装备技术及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 (职称、工作单位、完成单位、主要贡献)1. 杨洲(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模式与装备技术研究)2. 洪添胜(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装备技术与运行控制研究)3. 李震(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牵引式双轨运送装备)4. 李君(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钢索牵引吊挂式运送装备)5. 吴伟斌(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运送装备)6. 张常寿(工程师、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运送装备生产制造与推广)7. 朱余清(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关键部件)8. 闫国琦(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电动滑车吊挂式运送装备)9. 苏建(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单向牵引式双轨运送装备)10.黄志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广东振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运送装备生产制造与推广)11.宋淑然(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装备控制系统)12.段洁利(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运送装备示范推广)13.岳学军(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地果园运送模式调研与设计)14.欧阳玉平(讲师、华东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双轨运送装备安全性设计)15.文韬(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循环链式索道运行控制)项目简介广东果树大部分种植在丘陵山地,坡度大、道路崎岖、常规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肥料与水果等物品运送基本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而且丘陵山区多数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当地劳动力缺乏,山地果园物品运送已成为制约我省水果产业发展的瓶颈。

本项目以轻简高效安全为目标,对山地果园索轨运送进行了系统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出适合山地果园的索轨运送系列装备。

2018年广东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

2018年广东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拟奖项目

限公司
系统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英胜
广东明阳龙源电力电 光伏逆变升压一体化装 孙文艺、王建军、雷健华、戴国权、黎林、
8. 子有限公司、中山市明
于虹、吕作河、李荣根、谭丹、李文清、

阳电器有限公司
周世彤、刘玉蓉、田翠芳、王秋菊
9.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高压电力互感器成套装 王勇、陈俊、黄慧红、顾乐、莫文雄、范
6. 限公司、国家电投珠海 工况离心机组研制及在 赖元华、蒋楠、周堂、潘翠、李勇、樊钊、
横琴能源发展有限公
区域供冷中的应用
刘贤权、陈万兴、曾贺湛、杨金龙、韩广

宇、梁湖、陈昌宜、周葆林、钟金扬
肖彪、余凯、李彬、薛寒冬、董术海、刘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 多联空调机组风机流道
7.
群波、范建波、何林、万今明、张威、傅

码头船舶岸电用高压/ 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张译军、刘燕、黄荣晖、王凤杰、李祥雄、 肖永强、朱俊斌、赵平、张蕴施、梁洪滔、
胡智雄
电动汽车大功率智能快 董学广、彭志军、郭俊峰、李站、孔宪恒、
广州南方电力集团科 20.
技发展有限公司
速充电系统的研发及大 功率柔性分配充电堆产 业化
李锋、陈杰、陈妙云、姚泽林、曹奕林、 邓海明、王胜杰、杨明净、袁安超、王领
深圳力合防伪技术有 46.
限公司
磁共振变异波谱识别 超材料及防伪识别器
广州纳丽生物科技有 47.
限公司
晶立靓超纳微晶美肤 仪信息化网络化关键 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晓红、夏伟涛、胡晓晴、冯隽桃、石朝 阳、彭选荣、毛诗柱、邓杰辉、叶廷东、 邓武强、辛继胜、陈勉、王丹、郑小燕、
谭翠颖
谢佳娜、陈敏生、谢佳顺、谢洁思、胡会 风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东莞理工学院科研处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项目名称移动终端异形金属构件高效精密加工关键技术及大规模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1. 罗卫强(副总经理、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研究总负责人,项目主导。

)2. 周梓荣(教授、东莞理工学院、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负责研究总体方案规划及工艺优化、机床总体结构设计。

)3. 尹玲(高级工程师、东莞理工学院、项目控制系统设计,智能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4. 张立军(经理、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工艺的优化与机床改进。

)5. 彭海华(经理、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车铣复合加工系统设计及优化。

)6. 魏亚东(副教授、东莞理工学院、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7. 陈广成(主管、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机床结构设计。

)8. 周丹妮(东莞理工学院、项目数据系统设计与知识产权管理等。

)9. 陈义(工程师、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加工系统验证、优化。

)10. 梁振锋(工程师、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加工系统验证、优化。

)项目简介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移动终端异形金属构件高效精密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工艺集成创新与优化研究:针对智能手机等曲面金属构件的材料工艺特性、几何形貌特性、大规模制造一致性与加工效率要求,深入分析研究以车代铣复合工艺引入到大规模薄壁金属构件加工模式的特异性融合技术与优化方法,重组、优化加工工艺流程,大幅减少工艺流程。

针对智能手机金属构件产品批量特别大、轻薄、内部结构复杂的特点,基于材料力学和高速加工理论,研究其产品外观高精高效成形机理,分析铣削工艺、车削工艺对不同型面加工精度、成品特性、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建立不同工艺参数对不同移动终端金属构件加工精度、效率间的关系,分析切削力、切削温度、切削振动、切削变形和金相组织及残余应力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以车代铣工艺在移动终端复杂曲面金属构件加工的应用技术,开发移动终端金属构件工艺数据库,制定新的加工工艺流程与优化方法。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含果糖基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公示表科技进步奖项目名称含果糖基
专利5:<低聚果糖马来酸酯及其制备方法>(ZL200810029819.5)
专利6:<聚氨酯光交联树脂固定双酶颗粒及在低聚果糖生产中应用>(ZL201210547846.8)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制备的含果糖基天然益生元及其系列产品已在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完美(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博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齐齐哈尔明一乳业有限公司、无锡尚品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德泰医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长胜营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祥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美事食品有限公司、嘉兴明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全国各地数十家功能食品企业应用。仅量子高科(中国)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金城速冻食品有限公司、无锡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秦皇岛长胜营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近3年来新增销售额13.24亿元,新增利润2.63亿元。本项目产品的推广与应用,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创新了产品,提高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行业领先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论文5:Continuously ingesting fructooligosaccharide can't maintain rats, gut Bifidobacterium at a high level
论文6:The primary biological network of Bifidobacterium in the gut
论文7:编码米曲霉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基转移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论文8:非对称灭活双亲原生质体融合法选育产果糖基转移酶的米曲霉新菌株的研究
论文9:Enhanced production of fructosyltransferase in Aspergillus oryzae by genome shuffling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2018广东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
8.孟慧(讲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第二项科学发现(岭南传统建筑木构架谱系研究)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基于符号化构成可拓建模的产品形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x2sjB5110660)2012-01-01至2014-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4.李子昂(无、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科技创新第三项“岭南传统建筑营造技术及源流研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本项目期间,完成了南海神庙建筑群建筑修缮、洪秀全故居保护规划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保护规划等工程项目。完成论文《浅析东西方建筑中的节点装饰性》等。)
2.李哲扬(讲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的第二项(岭南传统建筑木构架谱系研究)做出了创造性贡献。参与项目期间,完成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研究报告一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13篇;联合主持并完成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之修缮工程及保护规划多项,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孝寺主要殿堂的修缮工程、揭阳学宫修缮工程、揭阳关帝庙戏台修缮、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保护规划工程等。为第六篇代表性论著《潮州传统建筑大木构架研究》的作者。)
201
项目名称
岭南传统建筑营造研究与保护修缮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1.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完人
(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程建军(教授、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主要贡献:本项目的负责人,带领研究团队完成多个课题研究,并作为多个工程项目的总负责人。其论著为本项目的四项科学发现奠定了研究框架和基础。主持工程项目包括光孝寺主要殿堂的修缮工程、广州沙面原英国领事馆西副楼保养维护工程设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保护规划工程。完成本项目的四篇代表性论著《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岭南古建筑营造技术及源流研究》、《广州光孝寺建筑研究与保护工程报告》、《营造意匠》。)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一、项目名称:微生态制剂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辅助治疗意义二、提名单位:保定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三、申报奖种及级别:2018年度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项目简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一种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肠道急症,早产儿发病率较高,且有较高的病死率。

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NEC治疗面临的首要问题。

基于肠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为人体提供营养、调控上皮发育,是指导先天性免疫不可缺少的“器官”。

肠道微生态菌群失衡和许多疾病密切相关,益生菌制剂已经应用到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中。

我们团队就肠道微生态与NEC感染展开研究,系统阐述益生菌制剂在NEC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我们一方面选取NEC患者临床病例研究肠道微生态调节剂与NEC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另一方面通过动物研究细菌感染与肠道微生态的联系。

在研究中我们通过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影响NEC预后的危险因素,发现败血症、腹膜炎等细菌感染是影响NEC预后的危险因素,益生菌喂养是影响NEC 预后的保护因素,进一步我们对比了临床NEC患儿微生态调节剂应用前后肠道菌群改变情况,也证实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后可以改善肠道菌群组成,从理论上验证了益生菌喂养可以改善NEC预后。

基于NEC的发生与细菌感染有关,且大多数是革兰阴性杆菌所致,我们通过动物模型研究发现,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经口灌胃小鼠,可以引起肠道菌群组成发生明显改变,且肺炎克雷伯菌可以进一步从肠道易位到肝脏引起肝脓肿感染。

因此,我们团队从临床病例NEC预后风险因素分析、动物感染模型构建,以及临床微生态制剂应用研究三个方面系统的阐述了微生态制剂在NEC患儿临床辅助治疗中的重要意义,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关研究结果在国内核心杂志及SCI期刊发表论文三篇。

五、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推广应用及经济社会效益情况:1. 第一完成单位: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是保定市首批医学重点专科,河北省重点发展专科。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拟授奖项目

2018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拟授奖项目
45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系统状态量高精度估计理论与方法 46 金属表面特殊浸润性的仿生构筑与性能研究 47 电液伺服系统自适应抗扰非线性控制 48 应用生物材料激活成年内源性神经发生修复中枢神经损伤
49 乙肝病毒进化和免疫遗传在致癌中的作用
50 有机-无机复合膜的亚纳米通道构筑及其分离性能研究 51 高稳定性有机半导体的四元设计原理、绿色加工及光电器件 52 固态单自旋量子相干控制与精密测量实验研究 53 日冕物质抛射的传播演化和地磁效应 54 情境大数据融合表示与分析挖掘研究及应用
恒,卢晓红
大学,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李冬生,安永辉,周林仁,匡亚川,何建 平,兰春光,周智,欧进萍
大连理工大学
胡浩权,靳立军,李扬,刘全润,李显,张 建波,王鹏飞,邹亮,华维
大连理工大学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55 生物靶向诊治肿瘤方法学研究
56 抑制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的新机制研究 57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58 纤维形态光伏及能量储存器件 59 新型微纳光子器件原理及应用研究 60 子宫内膜癌分子特征及发病分子机制研究
61 高气压脉冲气体放电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研究
全部完成人
全部完成单位
周仲荣,王文健,温泽峰,金学松,刘启 跃,莫继良,肖新标,朱旻昊
四川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
41
不易成炭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凝聚相阻燃体系构建及其作用机制
王玉忠,邓聪,赵海波,胡小平,邵珠宝, 刘云,王俊胜,王德义,赵春霞
四川大学
奖种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自然奖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志高空气能热水器

2018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公示表-志高空气能热水器
和能效比(EER)与原产品相当。随后改造了原型机KFR-25GW/R156+N3,研发了
高能效分液冷凝空调冷暖样机,经广州威凯检测中心检测,采用等冷凝换热面积
(0.31m2)时,能效比从原型机的3.25W/W(3级)提高至3.43W/W(2级);采用 减少冷凝换热面积(0.23m2)时,能效比为3.22W/W(3级),与原型机相当。
2•罗向龙(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第二完成人。建立分液冷凝器全工 况优化模型;优化分液冷凝器管程,实现管程一联箱一分液小孔”的一体化设计。)
3•段远源(教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第三完成人。重点研究了分液冷凝原理,总 结了汽液分离冷凝技术”对提升冷凝器的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
4•杨震(副教授、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第四完成人。研究了管内高干度下薄液膜或 液珠的高效冷凝形式,从机理上解释了分液冷凝强化换热的原因。)
9.邓卫明(会计师、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第九完成人。对分液冷凝设备进行经济性评估,推广了分液冷凝技术。)
项目简介
本项目归属轻工纺织与食品专业领域。
节能是我国优先发展的能源战略,提升热力系统效率是降低行业能耗的重要举 措,换热过程是影响热力系统能耗的核心环节,强化换热是关键节能技术。建筑能 耗占我国总能耗27.8%,城镇建筑热水能耗约占建筑总能耗的27%,空调能耗占建
2018;92:154-164〉
论文2:<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odynamic performanee of double-row liquid-vapor separati on microcha nnel conden ser. I ntern ati 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 n, 2016;67:373-38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尹青松(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5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项目简介
血液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苯及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职业有害因素对造血系统的损伤是其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我国已明确将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列为法定职业性肿瘤。尽管对部分血液肿瘤的诊治已取得显著成绩,但复发耐药仍是治疗的难题。由于血液肿瘤患者体内往往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与血液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鉴定血液肿瘤病人免疫缺陷相关标志物和寻找逆转的治疗方式是亟待发展有效的诊治新策略。我们首先对血液肿瘤患者在不同疾病状态下T细胞克隆的改变特点、T细胞亚群的分布情况、T细胞受体(TCR)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情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深入了解血液肿瘤患者T细胞免疫缺陷和TCR信号通路异常的分子机制,对获得抗血液肿瘤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2.吴秀丽(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三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3、5、7、9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3.翁建宇(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四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3、8篇代表性论文的作者。)
6.徐玲(博士后、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二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6、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7.金真伊(博士后、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二、三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8.王亮(副主任医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
9.耿素霞(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完成单位: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二、四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2、3、8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之一。)
3首次发现一种与AML难治复发相关的新型的PD-1+ FoxP3+ γδ T细胞亚群(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4首先发现血液肿瘤患者T细胞活化存在缺陷,明确了T细胞缺陷中TCRζ调控的分子机制;率先在国内外提供通过TCRζ基因转导和多种细胞因子组合两种途径上调AML病人T细胞信号通路TCRζ链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分析T细胞的功能活化和恢复情况。
代表性论文
专著目录
论文1:Jin Z#, Luo Q#, Lu S, Wang X, He Z, Lai J, Chen S, Yang L, Wu X*, Li Y*. Oligoclonal expansion of TCR Vδ T cells may be a potential immune biomarker for clinical outcome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J Hematol Oncol, 2016, 9-126
主要创新性贡献如下:
1通过TCR亚家族基因谱系分析明确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克隆谱,首次报道了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外周血T细胞克隆增殖的变化特点,首次发现了CML相关的T细胞新克隆;
2首先分析了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TCR γδ亚家族的谱系分布、谱系表达模式及T细胞克隆性增殖情况;首次发现可用于AML预后预测的TCR γδ T细胞克隆(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首次发现供者TCR Vδ4克隆与维持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缓解状态相关;
5首先报道CML相关Vβ21+ T细胞克隆的结构特点,构建了TCR Vα13:ζ-IRES-Vβ21:ζ重组质粒,并证实其效应(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210214549.1);同时还构建了多种特异性TCR基因重组质粒,并转入CML患者外周血T细胞,上调T细胞活化功能和特异性抗CML杀伤活性。
该成果已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3篇(总IF:106.169,总引用量314次,SCI引用量223次),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多次并做专题报告,促进了血液肿瘤相关T细胞免疫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所建立的系列分析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鉴定并构建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可用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T细胞免疫评估以及对免疫治疗效应的判断,也可用于发现新的免疫标志物或免疫治疗靶点以及获得新的抗白血病T细胞免疫治疗策略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在国内多个临床单位和科研机构应用,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
4.陈少华(高级实验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之一,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5.查显丰(副主任技师、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四、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3~6、9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发明人之一。)
2018
(科技进步奖)
项目名称
抗白血病T细胞克隆的鉴定及其在血液肿瘤诊治和预后中的应用
主要完成单位
单位1暨南大学
单位2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
1.李扬秋(研究员、工作单位:暨南大学、完成单位:暨南大学、主要贡献:对本项目《重要科学发现》中所列第一~五项科学发现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是第1~10篇代表性论文专著的作者,是国家发明专利1的第一发明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