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考点训练
(完整版)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练习,推荐文档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第一节质量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3、单位:1g/cm3=103kg/m34、含义:以水为例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一、量筒的使用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三、测量固体的密度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温度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归纳一、质量。
1. 质量的定义。
-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一块铁,把它做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不变;水结成冰,状态改变了,但质量不变;把物体从地球拿到月球上,位置改变了,质量也不变。
2. 质量的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
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g。
3. 质量的测量。
- 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还有台秤、电子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
- 天平的使用。
- 使用前:-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
-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 使用时:-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密度。
1. 密度的定义。
- 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 密度的公式及单位。
- 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g/cm^3)。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g/cm³ = 1000kg/m³。
3. 密度的测量。
- 固体密度的测量。
-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 用量筒测量固体的体积V(对于规则固体,可根据几何公式计算体积;对于不规则固体,可采用排水法测量体积,即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_1,再将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_2,则固体的体积V = V_2 - V_1)。
- 根据公式ρ=(m)/(V)计算固体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
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10.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质量与密度复习题一、选择题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2.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4C时,液体密度最小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 01C时液体的体积比05C时的大D.由01C升高到08C,液体体积一直变大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 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 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kg/m33题图 4题图4.下表是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分析表中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t/℃0 1 2 3 4 5 6 7 8ρ999.84 999.90 999.94 999.97 1000.00 999.97 999.94 999.90 999.85 /⋅kg(3-m)A.水在4℃时密度最大B.水的温度在0℃-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越来越小C.水的温度在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D.水凝固成冰时体积会变大5.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6.比较准确地测出一堆相同规格的小橡胶垫圈的数量(估计为1000个),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一个垫B. 将这些垫圈叠在一起,用刻度尺量出总厚度L,再量出10个垫C.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一个垫圈的质量D. 用天平测出这些垫圈的总质量M,再测出10个垫圈的质量7.托盘天平测质量时,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左盘下沉时,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并调节砝码C.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右转动D.增加砝码,并将平衡螺母向左转动8.甲、乙两同学分别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甲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10.4g;乙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左,称食盐时天平平衡,称量结果6.3g,则甲、乙两同学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之差()A.等于4.1g B.大于4.1g C.小于4.1g D.无法确定9.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10.瓶质量为5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900g,若改装某种液体总质量为840g,则由此可知该液体密度为( )A.0.80×103kg/m3B.0.85×103kg/m3 C.0.88×103kg/m3D.0.90×103kg/m3二、填空题1.若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则质量为60kg的人的体积为 m3。
初中质量与密度知识点及习题

知识点梳理1、质量: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表示符号:m3、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千克 (单位符号:k g )常用单位:吨 (t ); 克 (g ); 毫克( m g )单位关系:1t = 1000kg1kg = 1000g1g = 1000m g4、质量的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所处的空间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5、测量工具: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
3、密度:1、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 ρ:密度 ;m:质量 :V :体积 )变形公式: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3, ( 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g/cm3。
(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单位换算:1 g/cm3 = 1000 kg /m3(说明:两个单位比较:g/c m3单位大)物理意义: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ρ m V = Vm ρ = V m ρ = ρ m V =1.一个容积为2.5L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多少千克?用它装汽油呢?(汽油的密度为0.8g/cm3)2.试通过计算判断,最多能装满1kg水的容器能否装下1kg酒精?最多能装100g酒精的瓶子,能装下100g的水吗?(酒精的密度为0.8g/cm3)3.学习了密度的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计算一些难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55b0a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0.png)
[全]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必考知识点总结质量与密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都与物体实质性质有关,其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作用。
本文总结了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的必考知识点。
一、质量的定义与称量1、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质的客观存在形式,是物质及其在某一条件下所具有的结构性质、属性以及对外部特征、功能和质能的定义,是描述物体实质性质的量,通常用单位重量来表示,被确定的物体质量越大,其重量越大,反之越小。
2、质量的称量:一般来说,物体质量的称量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直接称量法,即用天平进行称量;二是绝对称量法,即知道实验中物体的体积、密度等参数后,根据公式计算其质量。
二、密度的概念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在单位体积所含质量的大小,即在特定条件下,物质一立方厘米内所含质量的大小(用单位体积表示)。
一般认为,密度可以用数字(公斤每升)来表示。
2、密度计算:通常情况下,密度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来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该公式假定物质为同一单位体积内的集合物,故可以简写为:ρ=m/v。
三、质量与密度的特性1、质量与密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物体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反之,物体质量越小,其密度越小。
2、质量与密度的变化:一般来说,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随着其体积发生变化而发生变化,体积变大时,质量和密度会变小,反之,体积变小时,质量和密度会变大。
四、应用1、爆炸及其影响:爆炸是因物体质量及其密度的变化而引起的现象,如火药的爆炸,物体先是膨胀状态,然后质量及其密度的迅速变小,形成爆炸能,造成巨大的破坏力。
总而言之,“质量”和“密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其定义、计算方式、特性、和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
质量与密度是物质之间存在重要关系,通过它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分析和研究物质的变化,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

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归纳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一:质量1、质量的定义: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
4、质量的测量:常用测质量的工具有杆秤、案秤、台秤、电子秤、天平等。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5、托盘天平(1)原理:利用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2)调节: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有些天平,只在横梁右端有一只平衡螺母。
有些天平,在横左、右两端各有一只平衡螺母。
它们的使用方法是一样的。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左移动时,相当于向左盘增加质量,或认为从右盘中减少质量。
当旋转平衡螺母使其向右移动时,情况正好相反。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天平的称量和感量。
称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大质量数。
感量表示天平所能测量的最小质量数。
称量和感量这两个数可以在天平的铭牌中查到。
有了这两个数据就可以知道这架天平的测量范围。
6、会估计生活中物体的质量质量与密度物理知识点二:密度1.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固有性质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性质表现为: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具有的质量不同;或者在质量相等的情况下,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2、定义式:P=M/V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的密度跟由这种物质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所以上述公式是定义密度的公式,是测量密度大小的公式,而不是决定密度大小的公式。
3.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 kg/m34.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一、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 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 150g一头大象约 6t 一只鸡约2kg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再通过公式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游码归零, 横梁平衡,左物右砝,先大后小, 横梁平::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注意事项: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 方法: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 、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m 3,常用单位g /cm 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 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 1k g/m 3=10-3g/c m3水的密度为1.0×103kg /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正比;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2密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6.2密度知识点提炼知识点一:理解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单位: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混合物质的密度应由其混合物质的总质量与总体积的比值决定。
知识点二:密度知识的应用(1)求密度;(2)求解质量;(3)求解体积等。
重点难点解析一、本节要重点理解一下基本知识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ρ=m/v。
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3.密度国际单位是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g/cm3,读做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g/cm3=1.0×103kg/m3。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5.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密度;求解质量;求解体积等。
二、利用密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首先,对于单一物体而言,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说明或题中表格,情景图找出这个单一物体对应的三个量:密度ρ、质量m、体积V,各量单位均化为国际单位制单位。
根据ρ=m/v,建立方程,待求的量一定在该方程中。
有的问题让判断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可以用①比较密度法;②比较体积法;③比较质量法。
举例说明一下:如用比较密度法:先根据题中已给的质量和体积的值,应用ρ=m/v计算出这时物体的物质密度ρ;然后再和密度表中该物质实际密度ρ真比较,相等说明实心,不相等说明是空心。
其次,在多数应用题中,会出现两种物质存在的情况。
处理办法就是阅读题干后找出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1、m1、V1,立即给出联系ρ1=m1/V1;再找出另一物体相对应的三个物理量ρ2、m2、V2,各量的单位统一后,立即用密度公式联系ρ2=m2/V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与密度(一)质量基本概念:
(三)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
(三)密度的基本概念
(四)用量筒或量杯测物体体积
(五)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密度
四、考点专练
题型一:质量的概念及单位
1、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B、把铁块加热后,再锻压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广州和在北京时,质量是一样的
D、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质量不相等
2、一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 将它熔化成铁水
B. 将它轧成薄铁片
C. 将它切掉一个角
D. 将它从地球运到月球
3、如图所示的物体中,质量可能为2 kg的是()
A.一头大象 B.一只蚂蚁 C.一个苹果 D.一只鸡
题型二:天平的使用
1、使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添加一些砝码后,若指针偏右,则下一步应该是()
A.往右盘加砝码 B.从右盘减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D.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在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左右摆动幅度如中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把矿石放到天平盘,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的方法使天平平衡。
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右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
则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__g。
题型三:密度的物理意义
1、对密度定义式
m
V
ρ=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质量为3kg的冰块,当熔化成水后质量为____kg,密度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质量相同的汽油、酒精和水,分别装入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由图可知甲容器中装的是,乙装的是,丙装的是。
甲乙丙
题型四:有关密度图像问题
1、如图所示是A. 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
由图象可
以获得的信息: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__ _;
两种物质密度的关系:ρA___ ρB(>/</=).
2、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下图所示的图象。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有关
B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无关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描绘出V−m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若V甲=V乙,则m甲<m乙
D. 若m甲=m乙,则V甲<V乙
题型五: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2017烟台)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 B.①②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2017黄石)测量某品牌牛奶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此时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刻度,小欢同学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动,才可以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他们进一步实施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烧杯质量m1,
B.将该品牌牛奶倒一部分在烧杯中,测出牛奶和烧杯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体积为V
他们测得牛奶的质量m= (用m1、m2表示);
据此求得该品牌牛奶的密度ρ= (用m1、m2、V表示).
(3)经过分析,两位同学很快发现上述实验操作步骤有不足之处,所测得该品牌牛奶密度数据比包装盒上公布的密度数据(选填“偏大“或“偏小“).
3、(2017南京)小明测量南京雨花石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桌面上,游码放作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端调,使横梁平衡:
(2)如图乙所示,两雨石的质量为 g;
(3)将雨花石放人盛行50mL水的量筒中,靜止时液面情况如图丙所示,则雨花石的密度是kg/m3;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丁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石块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的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雨花石和另一石块的密度,则ρAρB(选填“>”、“=”或“<”).
题型六:关于密度计算问题
【比例问题】
适用于题设条件中已知某些物理量之间的语数关系或比值关系,求解未知
量的比值等。
1、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3:2,密度之比5:4。
求:其体积之比?
2、甲、乙两物体,质量比为3:2,体积比为4:5,求它们的密度比。
【鉴别物质】
检验纯度,依据题设条件求出物体的密度,然后把求出的密度跟物质的密度相比较,
确定物质的种类或纯度。
1、体积是30cm3的空心铜球质量m =178g ,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m 总=314g ,问注入的是何种液体?
2、有一件标称纯金的工艺品,其质量100g ,体积为6cm 3
,请你用两种方法判断它是否由纯
金(不含有其他常见金属)制成的?(33kg/m 103.19⨯=金ρ)
.【合金类问题】
首先要抓住合金的总质量与总体积分别等于各种物质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这一特征,然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求解。
1、图是我国设计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的玉石,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的一次“中西合璧”。
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
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总体积约为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约为5.4cm3,纯金的质量约为6g。
(已知:ρ玉=3.0g/cm3,ρ金=19.3g/cm3,ρ银=10.5 g/cm3)。
请问:
(1)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多少克?
(2)一枚金牌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为21ρρ、,取质量相同的这两种金属做成合金,试证明该合金的密度为2
1212ρρρρ+⋅(假设混合过程中体积不变).
【空心类问题】
包括判断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和求算空心部分体积两种情况。
判断空心
还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法中的任一方法,求算空心部分 体积时则必须求材料的体积,有V 空=V 实-V 材 1、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 kg/m 3,铁球质量79g ,水的体积60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75ml )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分析过程。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有一质量为5.4千克的铝球,体积是3000厘米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一半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溶液的配制问题】
配制所需密度的液体等是密度应用的创新点,如要配制盐水或混合液等。
在这些计算中,若加固体物质,一般不考虑溶液的体积变化,若所加物质为液体溶剂,则在考虑溶液质量增加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1、密度为0.8g/cm3的甲液体40cm3和密度为1.2g/cm3的乙液体20cm3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变为原来的90%,求混合液的密度.
2、需要1100kg/m3的盐水。
现有1L盐水,质量为1.2kg,这盐水符合要求么?如果不符合,应加水还是盐,加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