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测定电流和电压特性

合集下载

示波器基础知识

示波器基础知识

• 统一带宽的标准
– 模拟带宽=重复信号带宽=单次信号带宽 – 每一通道都有同样的表现
22
数字示波器的波形捕获率

23
波形捕获速率是示波器重要的指标
• 示波器是观察电信号的窗口
–不但要观察重复信号并要捕获单次信号, –而且需要捕获重复信号中的毛刺和偶然事件。 –不但显示简单信号而且能显示复杂信号 –实时显示波形变化,并可生成丰富的数据,准确地反映 波形的活动情况。
– 被测上升时间= /信号上升时间²+仪表上升时间²
例:信号上升3.5nS,仪表上升3.5nS,测得上升时间为: 上升时间与测量精度 示波器与信号上升时间之比 1:01 2:01 3:01 4:01 5:01 7:01 10:01 测量精度 41% 22% 12% 5% 2% 1% 0.50%
10
15
数字等效采样技术
需要对信号进行多次触发
从重复性信号的不同的周期经过多次单采样, 从重复性信号的不同的周期经过多次单采样,取得足够的采样点 来重建这个重复信号的波形。等效采样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来重建这个重复信号的波形。等效采样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信号必须是重复的 2、必须能稳定触发
每秒8个采样点 每秒 个采样点
采样率= 采样率=8S/s 1 最快扫 (显示屏上每格 显示点数目) 描速度 显示点数目) 等效转换率 =1 / (5nS/25) =5GS/s
其他定义(等效) 其他定义(等效)
是指最快的水平扫描速度 转换率是指最快的水平扫描速度下 转换率是指最快的水平扫描速度下,把 对重复信号多次触发收集的采样点 收集的采样点显 从对重复信号多次触发收集的采样点显 示在屏幕上时 上时, 示在屏幕上时,点与点之间的最小时间 距离。 距离。

示波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示波器使用方法说明书

示波器使用方法说明书一、简介示波器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试设备,用于观察电流、电压、频率等信号的波形,并能进行测量和分析。

本说明书旨在为用户提供使用示波器的详细方法和步骤,帮助用户充分发挥示波器的功能。

二、安装与连接1. 将示波器放置在平稳的台面上,确保通风良好。

2. 将示波器的电源线插入交流电源插座,并确保电源线连接牢固。

3. 使用合适的连接线将待测电路的输出端与示波器的输入端相连,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三、调整示波器参数1. 打开示波器电源,待示波器启动后,在显示屏上会出现初始界面。

2. 调整水平扫描控制,使波形在屏幕上水平移动。

3. 调整垂直幅度控制,使波形在屏幕上垂直移动。

4. 调整触发控制,使波形在屏幕上稳定显示。

四、观察波形1. 调整水平扫描速度,通过旋钮控制波形的宽度,观察信号的周期。

2. 调整垂直灵敏度,通过旋钮控制波形的高度,观察信号的幅值。

3. 使用游标测量功能,可以在屏幕上选择特定的点进行测量,如周期、频率、峰峰值等。

五、保存和存储波形1. 示波器通常具备存储和回放功能,可将观察到的波形图像进行保存和存储。

2. 使用示波器内置的存储设备,选择合适的文件名并进行保存。

3. 存储的波形可以通过示波器的回放功能进行再次观察和分析。

六、使用示波器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示波器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和理解本说明书,确保正确操作。

2. 遵循电路安全操作规范,避免触电和短路等事故发生。

3. 使用示波器时,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测量范围,避免超过示波器的额定参数。

4. 示例波器有很强的测量能力,请勿将其用于非法用途或与他人的隐私权利相冲突的行为。

七、故障排除1. 若示波器出现异常现象,比如显示不稳定、无法触发等问题,应先检查示波器的连接是否正确。

2. 若连接无误,可尝试重新启动示波器,或将示波器恢复出厂设置。

3. 若问题仍未解决,请联系售后服务。

八、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示波器进行外观清洁,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进行擦拭,避免使用化学溶剂和腐蚀性液体。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示波器的原理与使用

实验七示波器的使用【目的与任务】1、了解低频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学会用示波器,观测电信号的波形并测量其电压、频率和周期;3、学习用共振干涉法(即驻波法)测定声速。

【仪器与设备】双踪示波器,声速测量仪,低频信号发生器(其上带有数字频率计),交流毫伏表,温度计等。

1、示波器GOS—620型双踪示波器:频带宽度为0~20 MHz。

有两垂直输入通道"CHl”和"CH2'’,可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的电压信号波形以便进行分析比较,也可以把两个信号相加或相减后显示出来,还可以任选一个通道单独工作。

可以从荧光屏上直接测出信号电压的幅度、频率(周期)。

具有“X—Y工作方式”,将"CHI"作为水平通道、“CH2"作为垂直通道,可以观察由两通道输入的水平和垂直信号的合成图样,测出信号的频率和位相差。

面板及各控制器件的作用简介见附录一。

2、低频信号发生器MDl643/4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小型便携式通用函数信号发生器,内部采用大规模精密函数信号发生集成电路,单片机控制,具有正弦波、三角波、方波、锯齿波、脉冲波等多种波形输出、频率范围0.2Hz~2MHz(7档调节)以及外部测频功能。

它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见附录二3、交流毫伏表现以GB—9B型电子管毫伏表说明交流毫伏表的使用方法。

它可以测定正弦波电压的有效值,还可用来对无线电接收机、放大器和其它设备的电路进行测量。

仪器带有分贝标尺,可用来作电平指示。

使用时,将两个输入接线柱短路。

在核对仪器电源正确后,接通电源,待2-3分钟,此时电表指针将稍微偏转,看它是否回到零点,若指针不返回零点,则调节面板上的“零点校准”旋钮,调到零位,随后将面板上量程转换开关扳至所需的测量范围。

再过十分钟后重调零点一次,即可进行测量。

为降低测量误差和干扰,连接导线时应可靠地使毫伏表的地线接线柱与被测电路的零电位点相连。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示波器的使用试验报告1在数字电路试验中,需要使用若干仪器、仪表观看试验现象和结果。

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有万用表、规律笔、一般示波器、存储示波器、规律分析仪等。

万用表和规律笔使用方法比较简洁,而规律分析仪和存储示波器目前在数字电路教学试验中应用还不非常普遍。

示波器是一种使用特别广泛,且使用相对简单的仪器。

本章从使用的角度介绍一下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 示波器工作原理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

它是观看数字电路试验现象、分析试验中的问题、测量试验结果必不行少的重要仪器。

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 示波管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

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正如图1所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

1.荧光屏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

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

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

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

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马上消逝而要保留一段时间。

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

余辉时间短于10s为极短余辉,10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

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一般示波器多采纳发绿光的示波管,以爱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其次栅极)、第一阳极(A1)和其次阳极(A2)组成。

它的作用是放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

阻抗特性测定实验报告(3篇)

阻抗特性测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阻抗、电阻、电感和电容的基本概念。

2. 研究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特性。

3. 掌握阻抗测量方法,分析不同频率下元件阻抗的变化规律。

4. 理解阻抗在电路中的应用,如滤波、调谐等。

二、实验原理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元件的阻抗分别用Z_R、Z_L和Z_C表示。

阻抗是复数,其实部为电阻,虚部为电感和电容的阻抗。

阻抗与频率的关系如下:- 电阻元件的阻抗:Z_R = R(R为电阻值,与频率无关)- 电感元件的阻抗:Z_L = jωL(ω为角频率,L为电感值)- 电容元件的阻抗:Z_C = 1/jωC(C为电容值)其中,j为虚数单位,ω = 2πf(f为频率)。

三、实验设备1. 交流信号发生器2. 电阻元件3. 电感元件4. 电容元件5. 交流毫伏表6. 频率计7. 电阻箱8. 电感箱9. 电容箱10. 连接导线四、实验步骤1. 电阻元件阻抗特性测定(1)将电阻元件接入电路,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阻元件两端电压U_R。

(2)调整交流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_R。

(3)计算电阻元件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Z_R = U_R/I(I为流过电阻元件的电流)。

(4)绘制Z_R与f的关系曲线。

2. 电感元件阻抗特性测定(1)将电感元件接入电路,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感元件两端电压U_L。

(2)调整交流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_L。

(3)计算电感元件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Z_L = U_L/I。

(4)绘制Z_L与f的关系曲线。

3. 电容元件阻抗特性测定(1)将电容元件接入电路,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容元件两端电压U_C。

(2)调整交流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分别测量不同频率下的电压U_C。

(3)计算电容元件在不同频率下的阻抗Z_C = U_C/I。

(4)绘制Z_C与f的关系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阻元件的阻抗Z_R与频率f无关,呈线性关系。

实验 13 示波器的使用.

实验 13 示波器的使用.
TIME/DIV 15:扫描频率粗调旋钮。 1、13:分别为 A 路、B 路输入端。(使用专用电缆线) GND 8:连接地线插孔。 CAL 9:机内标准方波(峰峰值为 2V)输出端。 EXT TRIG 16:外触发信号输入端。
(李文胜)
3.观察李萨如图形 (1)用电缆线将低频信号发生器的电压输出端和示波器 CHA 端相连,线路板(1)、 (6)接示波器 CHB,打开信号发生器电源开关,示波器 VERT MODE 调到 CHA,将输 出电压作相应调整,观察其信号波形。 (2)VERT MODE 调到 DUAL 使两路信号的波形同时在示波器上显示。 (3)VERT MODE 调到 ADD 使上两路信号水平以代数和形式相加。 (4)按下 x—y 使上两路信号垂直叠加,观察李萨如图形,并完成表 1(仔细调信号发 生器的输出频率,尽可能使图形稳定。)
[实验目的] 1.了解示波器的大致结构。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扫描和整步的使用。 3.学习信号发生器的操作方法。 4.通过观察李萨如图形测量正弦交流电的频率。 [实验原理] 示波器由电子示波管,x、y 轴的衰减与放大,扫描、整步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如图 1 所示。
图 1 示波器方框图 1.示波管的基本结构 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板和荧光屏等部分组成,如图 2 所示,其中电子枪是示波管的 核心部分。 电子枪由阴极C,栅极G,第一加速阳极A1,聚焦电极FA和第二加速阳极A2等同轴金属 圆筒组成。
表 1 李萨如图形表
fy:fx
1:1
1:2
1:3
2:3
3:2
2:1





Nx Ny fy(Hz) fx(Hz)
表中Nx,Ny分别为水平切线和垂直切线与李萨如图形的切点数。利用fy:fx=Nx:Ny,可计 算未知频率。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实验报告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实验报告篇一:示波器的使用及测量相位差示波器的使用及测量相位差摘要:示波器一般由示波管、扫描信号发生器、信号输入和放大系统、同步系统以及电源五部分组成。

用示波器可以观察电信号波形以及测量电压、频率和相位差等。

本文就是主要介绍如何利用示波器测量两个正弦电压的相位差,主要采用李萨如图形法和双踪法。

关键词:示波器测量相位差李萨如图法双踪法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示波器各旋钮、按钮、按键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示波器采用李萨如图法和示踪法测量相位差。

4.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对实验数据进行不确定度处理,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示波器一般由示波管、扫描信号发生器、信号输入和放大系统、同步系统以及电源五部分组成。

示波器内有电子枪,电子枪发射电子束经Y轴偏转板或x轴偏转板会发生偏转,从而打在荧屏上。

人们可以根据显示在荧屏上波的形状、幅度来判断信号源的电压、频率等的大小。

用示波器测量相位差的原理:(1)用李萨如图法测量。

使示波器工作在x-Y方式,分别把两个信号输入到x偏转板和Y偏转板,然后移相,则得到如图所示的李萨如图(1).从示波器屏幕上读出A和b的值(格数),则信号的相位差为(2)双踪法。

使示波器工作在扫描工作方式,选择交替显示,调节两条扫描线重合。

把两待测信号通过示波器的两个输入通道输入,得到如上图(2)图所示,读出一个信号周期T所占的格数n(T)及?t的对应格数n(?t),则相位差??2?n(?t)n(T)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测量正弦电压的电压和频率、周期(1)首先将示波器的各个旋钮的功能和用法弄清楚。

(2)第二,将示波器的各个旋钮调到实验所需的正常状态,然后使之处于工作状态。

(3)第三,用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调节输出电压峰峰值为2V,频率为10khZ,其输出信号接在ch1信号输入端上。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实验报告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实验报告引言:交流电路参数的测量是电工学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测量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可以对交流电路的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测量,了解交流电路中的不同参数,并掌握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实验设备和仪器:1. 交流电源:提供稳定的交流电源,用于实验电路的供电。

2.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流、电压等参数。

3. 示波器:用于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和频率。

4. 电阻箱:用于调节电阻值,改变电路的阻抗。

5. 电容箱:用于调节电容值,改变电路的容抗。

6. 电感箱:用于调节电感值,改变电路的感抗。

实验一: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在实验中,我们首先测量了交流电路中的电流。

通过接入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呈正弦波形,且幅值随时间变化。

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电流波形的周期性变化。

实验二:测量交流电路中的电压接下来,我们对交流电路中的电压进行了测量。

通过接入万用表,可以直接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

与测量电流类似,交流电路中的电压也呈正弦波形,并随时间变化。

通过示波器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电压波形的周期性变化,并且与电流波形存在一定的相位差。

实验三:测量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在实验中,我们还测量了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可以得到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值。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交流电路中的功率不仅与电压和电流的幅值有关,还与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有关。

当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为零时,功率达到最大值;当相位差为90度时,功率为零。

实验四:改变电路参数的影响在实验中,我们还改变了电路中的电阻、电容和电感值,观察了它们对交流电路参数的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值可以改变电路的阻抗,从而影响电流和电压的幅值;改变电路中的电容值可以改变电路的容抗,从而影响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改变电路中的电感值可以改变电路的感抗,从而影响电流和电压的相位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波器测定电流和电压特性
研发问题
通过分析电流和电压特性,可以快速识别出现故障的器件。

为此,可使用操作方便的器件测试仪功能。

它可快速测试电容、电阻、晶体管、半导体闸流管、电感、稳压二极管、其他二极管及包含此类元器件的电路,如整流器等。

但是,器件测试仪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可用。

测试与测量解决方案
R&S®RTC1000示波器内置器件测试仪。

它包括一个信号发生器,可为被测设备施加一个自定义幅度(最大9V)和有限电流(最大10mA)的50Hz或200 Hz正弦波信号。

在此模式下,示波器使用模数转换器对受到器件影响的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将其以电流与电压对比的形式进行显示。

工作原理
以线性无源器件为例,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图1显示了连接至器件测试仪的2.1kΩ电阻器的I/V特性曲线。

该器件的线性特性清晰可见。

电流随电压上升而呈线性增长。

例如,电压为4V时,电流约为2mA。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约为2kΩ。

可以使用第二个电阻来检查真实电阻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线性关系。

图2显示了另一个连接至器件测试仪的器件的I/V特性曲线。

该曲线的斜率更大,表明与2.1kΩ的电阻器相比,电压相同时此器件中流经的电流更大。

根据欧姆定律,第二个器件的电阻更低。

电压为0.9V时,电流约为8mA。

电阻值约为110Ω。

R&S®RTC1000示波器的器件测试仪还可以显示电容器等非线性无源器件的特性。

图3显示了连接至测试仪的0.1μF电容器,并以50Hz信号进行初始激励。

可以通过所生成的椭圆型曲线轻松确定非线性特性。

可以将激励频率更改为200Hz,简单说明I/V特性的频率相关性。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电容器电抗:
这表示当电容恒定时,电抗会随着频率上升而下降。

图4曲线表示使用200Hz 信号激励0.1μF电容器的结果。

该椭圆形曲线明显更小,与用于计算电容器电抗的公式相对应。

若您有需求,请致电与我们联系!400-808-6255
器件测试仪还可以显示二极管等有源器件的准静态特性。

在静态条件下,电压约为0.4V时,硅二极管开始向前传导电流。

图5显示了此典型特性。

电压约为0.5V时,电流出现快速上升。

R&S®RTC1000的器件测试仪还可以轻松显示和分析稳压二极管等复杂器件的电流和电压特性(请参见图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