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建筑设计讲解
博览建筑空间及平面分析_PPT课件

+22.5m平面
+9m平面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 多功能大厅雄踞于主体建筑首端海拔108 m(建筑标高 +9.00 m)的山丘上。其折板型弯顶是整个会展中心建筑群 的“点睛”之笔,由轻巧的钢析架支承,上覆半透明、含 隔热层的双层薄膜。透过薄膜进入圆形弯顶大厅的柔和自 然光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气氛。 □高度约77.5m,直径为48m,由12瓣白色的PTFE膜结构 折板组成的拱顶。拱顶在外观上酷似一朵正在怒放的南宁 市市花——朱槿花。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
在功能上,整个展览中心由若干个相对独立又有机联 系的展览单元组成。由于现代化展览对于大空间的要求上 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采用了70x 179m的标准展厅单元,每个 展区面积达1.15万m2。它采用目前先进的无柱柔性钢结构 体系,室内净高为11m,可进行灵活分区以适应各种展览 需要。大厅东西两端安排有部分办公设备用房和商店、餐 厅(夹层)等。中间展览区则可根据每次布展需要灵活划分。
一、收藏功能的相对扩展与萎缩
收藏标准:艺术与科技的
发展状况以及社会需要
珍奇事物的“储藏柜”
丰富的展品需要更多、更大的空间
网络等新媒体出现
实体储藏空间相对减少
二、展览建筑功能的多元拓展
三、展览活动的游戏性与消解性
蓬皮杜文化中心广场
五、展览活动的移动性与临时性
“艺术之云”博物馆方案,建筑师MVRDV 建筑师充分的考虑了临时性展览的需要。方形的展厅内可以自由 的组织墙面,天花和地板。建筑师提供了多种空间组合的可能性,以 适应不同的展览要求。
二层
670 m2
10.5米 楼梯
300KG/m2
一层
2040 m2
展览类建筑方案解析

展览类建筑方案解析展览类建筑方案解析展览类建筑是一种专门用于展示或展示特定主题的空间设计。
它的设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要满足展览内容的需求,也要给参观者带来良好的观展体验。
下面将对展览类建筑方案进行解析。
首先,展览类建筑方案的设计要考虑展览内容。
不同的展览主题需要不同的空间设计,要根据展览内容确定建筑的功能、布局和装饰。
比如,如果是艺术展览,建筑内部应该有足够的展示空间和良好的照明条件,以展示艺术品的魅力。
而科技展览则需要更多的互动空间和多媒体展示设备。
其次,展览类建筑方案要注重观展体验。
参观者的体验对于展览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建筑方案应该考虑观展流线、观展的顺序和节奏等方面。
建筑内部的路线规划应该清晰明了,参观者可以顺利地按照展览的顺序进行观展,而不会感到迷失或困惑。
另外,建筑的氛围和装饰也要与展览内容相符,为观展者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观展环境。
第三,展览类建筑方案还要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
尽管展览类建筑通常是短期使用的,但设计方案仍然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
建筑应该采用可再生材料、节能设备,同时考虑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可以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展示装置,减少建筑物的废物产生。
此外,展览类建筑方案还需要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和需求。
建筑应该根据人们的习惯和需求来设计,以便他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展览。
例如,可以设置休息区和观展座椅,为疲劳的观展者提供休息的地方。
另外,建筑内应有清晰的指示标志和信息展示,以方便观展者获取所需的信息。
总而言之,展览类建筑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展览内容、观展体验、可持续性和人的需求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展览类建筑可以为观展者带来良好的观展体验,并成功地展示展览内容。
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能打造出一座功能完善、独特吸引的展览类建筑。
博览建筑基本原理----candy

(四)融会贯通——提取文化元素
舒尔茨曾指出,“整个文化既是以符号系统的发展作为基 础,来保存并延续其经验的。”但文化元素的提取不仅仅 是将其符号化,更多的是将其融入建筑的空间布局、肌理 表皮以及材料工艺中。
《土家族乡土民俗博物馆》作业案例——提
取土家民族建筑符号:干栏构架
(五)山水入画—— 体验和对话场地环 境
伊朗德黑兰现代美术馆平面
单元组团式
6.2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是可以组织形成纪念馆群体空间的重要内容, 门厅—过厅—楼梯—通道—展厅—休息
先集中
再分散
关于如何破题
1.对于文化建筑空间与形体的塑造,一定要有一个指导思想, 是一个“意在笔先”的过程,其实这个指导思想并不虚幻, 那些触动创作的元素也不要求太精确太理想,我们的核心 任务是如何将一定的(个人选择的)文化思想(或者甚至 是某种意境)与元素转换为我们设计中的物质空间。所以 要记住我们主要做的还是空间和体型的推敲,功能和流线 的安排。 2、形体和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轴线和序列来组织,轴线是 你设计的建筑平面和体型的组织规则和构成逻辑,序列的 组织代表了空间层次,这种层次和流线往往是紧密相关的。
渐渐地,一座依山傍水横卧林间、形似古城墙的石头房子在纸面上清晰起 来:身形沉稳,色泽厚重,粗粝的叠石墙面偶尔扯开缝隙,透出一线灯光。 勾起参观者探究奥秘的兴趣。
美秀美术博物馆
坐落于深山之中,博物馆主体建筑80%位于地下,桐 乡博物馆的路也不惜蜿蜒曲折,整个建筑与周围环境 融为一体。
3. 建筑功能组成
3.1流线分析
1.公众流线 2.藏品流线 3.工作人员流线 4.专业研究人员流线
4.建筑布局
博览类建筑实例

博览类建筑实例博览类建筑是指用于展览、展示、交流等活动的建筑,具有灵活性、可重构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几个著名的博览类建筑实例。
一、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馆,也是当时最大的展馆之一。
该馆由中国国务院领导亲自指挥,设计方案由中国知名建筑师贝聿铭担任总设计师。
整个建筑呈现出“人民的大厦”、“城市的山”、“天地之门”的形象,寓意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该馆内设有多个展区,包括“城市之路”、“人民之路”、“科技之路”等主题区域,通过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进行展示。
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是全球最著名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
该建筑由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设计,于1939年开放。
该建筑采用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具有简洁、明快、富有创意的特点。
博物馆内展示了大量的现代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多种形式。
此外,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活动。
三、巴黎卢浮宫巴黎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该建筑最初是一座皇家宫殿,后来改造成为博物馆。
该建筑采用了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气势恢宏、装饰华丽。
卢浮宫内收藏了大量的艺术品,包括绘画、雕塑、家具等多种形式。
其中最著名的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四、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一个重要场馆。
该建筑由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呈现出流线型的外观,寓意着现代化和科技进步。
该建筑面积达到了30万平方米,内部设有多个会议厅、展览厅、剧院等功能区域。
此外,该建筑还采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雨水收集系统等。
五、迪拜世界贸易中心迪拜世界贸易中心是迪拜最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
该建筑由美国建筑师斯卡利·奥特森设计,呈现出流线型的外观,高度达到82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
建筑设计41博览建筑设计教案

5、博览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
6、博览建筑与建筑艺术的关系
附注:1、此表首先由教研室主任填写,再由任课教师填写,最后由系主任审核签字。教学检查依次为依据执行。
2、教案由任课教师编制填写一式四份,于每次授课前一星期或教学单元开始前制就,一份教师自存,一份送教研室,一份送教务处,一份在教室公布(用后收回交系办公室保存)。
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负责建立该课程的学生成绩档案并按学院要求制成光盘送交系上存档。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填写)
博览建筑设计(南宁市城建档案馆建筑设计方案)
本课程单元的重点
或应注意的问题
(任课教师填写)
1、博览建筑的结构体系及结构选型
2、博览建筑防火及消防疏散的相关规范及要求
3、博览建筑的立面设计及技术
所选专题制作成关盘并提交任课教师
设计成果:A3文本(电子文件),A0展板5张,设计草图本A3, PPT演示文件,模型1:500,CD光盘内含:dwg,, jpg,
Ppt,
Doc等电子文件,设计说明A4,1500-2000字
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华林
日期:2010.2.25
2.建筑立面,节能技术
1.确定设计方案
2.构造节点(1:20)
1.正图,设计说明
2.单元小结
1.深化和优化设计方案
2.单元小结
3排版,制作文本,展板,PPT及多媒体演示文件
4送交设计成果,教学总结
2010年4月30日9.00-16.00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12个学时
课堂教学
多媒体演示
12个学时
课堂教学
课堂讨论
周次
授课内容(章节)
博览建筑空间及平面分析讲解材料

流线规划
合理规划参观流线,确保游客能够有 序、便捷地参观各个展区,避免人流 拥堵和交叉。
动线设计
根据展览内容和布局,设计合理的动 线,引导游客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节奏 参观,增强参观体验和效果。
2023
PART 04
材料与构造分析
REPORTING
材料选择与应用
木材
轻质、易加工,常用于室内装修和家 具制作,具有天然纹理和色泽,给人 温馨感。
石材
硬度高、耐久性好,常用于地面、墙 面的铺贴和装饰,具有天然纹理和质 朴感。
玻璃
透明、反射,常用于室内隔断、门窗 等,增加空间通透性和采光效果。
金属
强度高、质感冷硬,常用于结构构件 和装饰线条,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
构造方式与节点处理
01
02
03
04
拼接
将不同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拼 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构造。
出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
2023
THANKS
感谢观看
https://
REPORTING
2023
PART 03
博览建筑的平面分析
REPORTING
平面功能与布局
平面功能
根据博览建筑的使用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 如展览区、服务区、休息区等,以满足不同活动的需求。
布局原则
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特点,确定合理的布局原则,如集中 式、分散式、对称式等,以达到空间的有效利用和视觉效果 的统一。
案例二:某博览建筑的平面设计
总结词
视觉传达、品牌塑造
详细描述
平面设计在博览建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视觉元素的巧妙运用,传达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特色 。该案例中的平面设计注重色彩搭配、版式布局和字体选择,营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
如何做博物类建筑方案设计解析

博物类建筑方案设计解析一、前言博物馆是一种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文物、艺术品等的建筑,是人们认识历史、了解文化、感受艺术的重要场所。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博物馆的设计也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针对博物类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深入解析,并探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二、建筑环境分析1.选址和周边环境分析博物类建筑的选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观众的流动性和博物馆的元素分布,同时考虑周边环境的气候、地形和风貌等因素。
在选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博物馆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气候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合理设计建筑的采光、通风系统和保温隔热等设施,以确保建筑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3.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形地貌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景观设计,使建筑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同时塑造出独特的空间氛围。
4.交通便利性交通便利性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筑应当考虑到周边道路、公共交通等交通设施的情况,以确保观众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博物馆,并提升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筑功能分析1.展览功能展览功能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的核心功能之一。
建筑应当合理规划展厅、展示区域和展品陈列等空间,以展示文物、艺术品等展品,同时考虑到观众的观赏体验和交通流线,使展览空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体验。
2.教育功能教育功能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重要的功能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教育活动空间、教学设施和教育资源等方面,以促进文化教育和学术交流,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价值。
3.研究功能研究功能是博物类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
建筑应当规划研究空间、研究设施和研究资源等,以支持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提升博物馆的学术水平和研究价值。
博览类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博览类建筑方案设计要点商丘博物馆/李兴钢博物馆建筑设计相关规范(JGJ66-91)一.总平面1.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布置和道路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2.新建博物馆建筑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3.馆区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
二、建筑设计1.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2.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3.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
4.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展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
5.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
6.大、中型馆宜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接近,并便于对外开放。
报告厅宜按1~2㎡/座设计。
7.陈列室的门应向外开启,不得设置门槛。
8.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则应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
博物馆建筑方案设计要点一.总平面设计要点1.妥善选择馆区用地与城市道路衔接的主次入口位置,使之对外联系做到主入口能迎合观众主要人流方向,次入口便于馆内人员和藏品的进出,且两者适当拉开距离,有利于博物馆建筑的对外开放部分与馆内作业部分两大功能分区的布局。
2.合理把握馆区用地图底关系,建筑布局适当集中。
场地平面形状便于按室外功能分成若干区,且有足够的馆前广场和停车场地。
二.建筑方案设计要点1.陈列室是博物馆的核心部分,主要解决好“三线”(光线、流线、视线)的设计问题。
对于考试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陈列室的就线设计问题,这涉及陈列区各陈列厅的布置形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去下方式:(1)串联式。
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国内多为顺时针进行。
适合连续性强的展出,如历史博物馆。
串联式展线宁波帮博物馆/何镜堂(2)放射式。
各陈列室环绕放射枢纽(大厅、共享空间)布置,观众参观完一个或一组陈列室后,回到放射枢纽,再到其他陈列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6年震旦大学旁建立了陈列室、研究室、试验 室和图书馆,这是我国现代博物馆的开端。
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2
建国后对各地既有博物馆进行整顿、修营与保护, 同时在各主要城市,先后建立了各类陈列馆、展览馆、 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保护地等。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各地对于石刻艺术也加 强了维修与保护,如龙门石窟、云岗石窟。 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建筑遗迹的发掘与整理, 在原建筑遗址的基础上修建了大型的博物馆,例如西 安半坡村博物馆、西安兵马俑博物馆。 同时,各地也建立了革命纪念馆,如韶山毛泽东 旧居陈列馆,南昌八一纪念馆。
2.2 展览馆
展览馆系根据国家政治思想、生产建设、科学技 术、文教卫生等内容进行组织,陈列展出国家的建设 成就,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先进经验等的专用建筑。
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点 2.2.2 展览馆的类别
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点
1
(1)展览馆的陈列展出系根据任务要求,定期或 临时加以组织,展出内容具有时间性。 (2)展览馆基于展出的内容随时进行调整、补充、 变更,陈列室需要较大的空间。 (3)展览馆的展品大多为实物,配合图片模型、 电影、电视、广播加以陈列。有的实物尺寸较大,应 考虑室外展览场地与运输方法。
2 博览建筑的主要类型
博览建筑主要的内容应涵盖博物馆、美术馆、 陈列馆、展览馆、纪念馆、水族馆、科技馆、民俗 馆、博物园、博览会等十种类型,它们之间除了共 性之外,都有各自的特殊要求。 2.1 博物馆 2.2 展览馆 2.3 美术馆 2.4 纪念馆 2.5 民俗馆
2.1
博物馆
博览建筑设计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2013.09
1 博览建筑概述
1.1 博览建筑的性质与任务 1.2 博览建筑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1.3 博览建筑发展概述
1.1 博览建筑的性质与任务
博览建筑是供搜集、保管、研究、陈列有关自然、 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的公共建 筑。 博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自然标本 的重要储存库,也是人们从事各种科学研究,用现代 的陈列方法对科学技术进行展览,以提高人民文化素 质的重要文化基地。 三大中心任务:藏品的收集保管、科学研究、文化 教育。
1.3 博览建筑发展概述
1.3.l 西方博览建筑的发展 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1.3.l 西方博览建筑的发展
西方早期的博览建筑是供奉女神的殿堂。公元前 285年,埃及的亚历山大宫,设讲演室、植物园作为研 究所,这是最早的博览建筑。 中世纪由于教民对教皇遗物的崇拜,对大量的美术 品建立了专门的房间,组织陈列展出。 文艺复兴时期,对古代藏品进行了保存展览、比较 研究,从普及文化到科学研究,各国开始建立陈列馆、 美术馆、博物馆。 19世纪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然科学的普及与发展, 各国先后建立了各类公共博物馆。 1920年,博览建筑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应用新设 备、新的采光方法,对旧的博物馆进行了改造。 近代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展出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
1.3.2 中国博览建筑的发展
1
中国早期殷商时代就有保存典册的府库。 12世纪宋代宣和年代,建稽古、博古、尚古等阁, 是规模较大的收藏建筑。宋代在西安建立了碑林,是 我国最早较为完整的博览建筑。 明代的尔雅楼、天籁阁是当时有名的收藏建筑, 收藏了许多名画、书法。 清代收藏名画、古玩、铜器、钟鼎……更为盛行。
2.2.2 展览馆的类别
(1)综合性展览馆: 可供多种内容分期或同时展 出,例如: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北京展览馆。 (2)专业性展览馆 : 展出的内容仅限于某类活动 范围,如工业、农业、交通、文艺等的专业展出。例 如:北京农业展览馆、日本大阪国际园艺展览馆。 (3)商贸中心: 这类展览馆,除具有展览馆的组 成内容以外,还附设有交易市场、会议中心,以及商 贸活动的一些辅助设施,例如:深圳展览中心、美国 费城贸易交流中心。
2.1.1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
2
( 3 )博物馆的陈列展出部分期限较长,陈列方 式较为固定。通常根据博物馆的性质,分基本陈列、 临时陈列和专业(专题)陈列三部分。 ( 4 )陈列展出的内容多系实物,有平面和立体 两种。感官——感觉 ( 5 )陈列展出内容,一般都成系列组织,前后 具有一定连贯性,故参观路线要求顺序性较强。
2.2.1 展览馆的基本特点
2
(4)展览馆的参观人流较为集中,参观路线有一 定的顺序,但要为观众自由选择参观创造一定的条件。 需有方便的交通组织和足够的停车面积。 (5)展览馆有时有不同的展出内容,不同的展出 内容在设计时应考虑其单独对外展出的可能性。 (6)展览馆一般以自然采光为主,必要时辅以局 部照明。
2.1.2 博物馆的类别
根据博物馆藏品的特点可分以下几大类别。 ( 1 )历史博物馆,如:民俗博物馆;革命史博 物馆。 ( 2 )自然博物馆,如:古生物学博物馆;动物 学博物馆;天文博物馆。 ( 3 )艺术博物馆,如:绘画艺术博物馆;戏剧 博物馆。 (4)遗址博物馆,如:西安半坡村博物馆;西安 兵马涌博物馆; (5)专业(专题、主题)博物馆,如:手工造纸 博物馆;纺织博物馆;茶史博物馆。
博物馆系对有关历史、自然、文化、艺术、科学、 技术的实物、资料、标本等进行搜集、保管、研究, 并陈列其中一部分供人们参观、学习的专用建筑。
பைடு நூலகம்
2.1.1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 2.1.2 博物馆的类别
2.1.1 博物馆的基本特点
1
( 1 )博物馆的藏品一般收藏量较大,藏品大多 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设有不同类型的文物库, 以便于藏品的保管与储存。 ( 2 )博物馆为便于藏品的整理与研究,多设有 研究部分,并附设各类实验室、化验室、研究室、 资料室等。
1.2 博览建筑在人民文化生活中的地 位与作用
重要作用: 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普及科学文 化知识,推动科学技术交流,促进新产品的推广。 同时,博览建筑以其丰富的藏品,成为科学研究的 重要基础,是人们在社会、自然、文化、艺术活动 中取得成就的可靠见证。 博览建筑的建设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 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