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春《思念一块月饼》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20分)考号:班级:姓名:__________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6、8、9、题,每题2分,第7题6分、10题4分,共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连翘.(qiáo) 翩.然(piān) 褶.皱(zhé) 大彻.大悟(chè)B.潮汐.(xī) 归省.(xǐng) 烧灼.(zhuó) 毫无疑.问(yí)C.反弹.(tán) 恬.静(tián) 劫.难(jì) 偷偷摸.摸(mō)D.斡.旋(wò) 蓦.然(mò) 狩.猎(sòu) 天衣无缝.(fèn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行辈迁徙肆无忌弹惊心动魄B.帷幕脂肪戛然而止海枯石乱C.羁绊沙砾叹为观止目空一切D.家眷次第人情事故草长莺飞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课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语句,要反复阅读,加深理解。
B.在衰草连天....的季节里,连到处飞的蚊子也销声匿迹了。
C.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
D.回想起73年前那场触目惊心....的战斗,老英雄就情不自禁地流下两行热泪。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我市启动市级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今年首批招收320人。
B.只有沿线的拆迁工作能顺利进行,是沿江风光带顺利施工的条件之一。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的发生,我校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5.给下面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②只要“立下愚公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附答案)

A.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期:约定。
B. 尊君在不? 不:同“入门而不顾。 顾:照顾。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次非杀蛟
荆①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②。还反③涉江,至于中流④,有两蛟⑤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⑥曰:“子尝⑦见两蛟绕船能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⑧,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⑨!”于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
对母亲而言,她永远是幸福着我的幸福、劳心着我的一切,这种牵挂、这种爱,是我人生中的一大笔财富,无论我生活中遇到怎样的问题、怎样的困难,母亲给我的永远是精神上的安慰与关怀,给我的永远是平和而温暖的言语,就像是一场绵绵细雨,洗去了一切烦恼与哀愁。身边的朋友们都说我性格好,我心里深知,那是母亲言传身教的结果,我乐观向上的心态也是母亲点点滴滴渗透给我的。此时,我眼前浮现出的是母亲为我做的种种,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看着母亲的脸颊,数着悄悄爬上母亲额头的皱纹,数着母亲被岁月染白的黑发,数着母亲手上那粗糙的印痕,我始终无言——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此时的情感,就是用尽字典里感激的词语,也写不完母亲对我点点滴滴的关爱,关于母亲的故事总也讲不完,关于母亲的恩情总也诉不清。
D. 猪悟能初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谨能干,不伤百姓,但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作妖怪。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母亲的爱
张国艳
我的母亲平凡而朴实,她那爱笑的眼睛里总是充满着慈爱,我深深地感受到母爱的力量可以融化一切,那是世间最给力的爱!
从记事起,清晨,我睁开惺忪的双眼,看到的总是母亲忙碌的身影。窄小的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奏鸣曲此起彼伏,这样的早晨,我已记不清有多少个了,但我的母亲从没烦躁过、抱怨过。想起以前的日子,每逢雨天母亲都要为我们一大家人做一锅热乎乎的炝锅面,我和哥哥连喝带吃就是两碗,那种味道只有母亲才能做出来。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妈妈对我从不吝啬,该有的都会给我买,从不落下,直到长大我才明白,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妈妈节衣缩食换来的,她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不希望我心里有自卑的感觉。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沙河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南江县沙河中学2024年春九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50分 120分钟完卷)一、语文知识与运用(24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小题。
人们常提出的一个疑问是: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学家?中国在现在和将来相当长的岁月里,都将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的说法自古流传。
到了当代,农民出身的毛泽东说,世界上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
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刻骨明心的(①)。
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拼尽毕生精力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
他在1960年发现“天然杂交稻株”的往事,(②)要成为世界农业史上的经典事例。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
(③)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撒.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连裤腿都没挽,就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
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
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这是一株奇特的稻禾,株形优异,穗大粒多,足有十余穗,每穗有壮谷一百六七十粒。
袁隆平用布条扎上记号,从此格外精心地照顾这蔸稻禾。
收获季节他得到了一把金灿灿的稻种。
第二年春天,袁隆平把这些种子播种到试验田里,期待收获有希望的新一代稻种。
可是当秧苗发绿长高之后袁隆平发现,它们高的高,矮的矮,成熟得也很不一致,迟的迟,早的早,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超过它们的前代。
一种失望的情绪掠过袁隆平心头,但是对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袁隆平进而想到,从遗传学的分离规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它的后代今年既然发生分离,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那么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知识点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推铁圈儿①推铁圈儿是我童年经常玩的游戏,尤其是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身上除了书包,肯定还有套在脖子上的铁圈儿。
②记忆中,最好的铁圈儿,是木桶上的铁箍,扁平,宽窄有食指粗细,推起来平稳跑得快。
那时的木桶已经很少了,铁箍圈儿也不是每个孩子都有。
我就没有。
爷爷屋里倒是摆着两只木桶,一只装玉米面,另一只装的是白面。
一天里,我至少溜进去三次,查看木桶是不是很快就会坏掉,那样的话,我就会拥有最好的铁箍圈儿了。
木桶始终没有坏掉,慢慢地,我便死了那份心。
③推铁圈儿的铁钩比较简单,大多是用粗一点儿的铁丝完成。
钩头有方的,有圆的,圆的只能推钢筋做的铁圈儿。
我没有铁箍圈儿,却坚持用方形的铁钩,可见铁箍圈儿在我心中的位置。
④从二年级开始,放了学,我们都到村东头的小树林里,玩绕树推铁圈儿。
直线向前推,太简单,是一年级那些小孩子玩的,我们很是不屑。
绕树推铁圈儿,手感要好,铁钩的把握不能有丝毫的偏差,还要有速度,加上地面凹凸不平,能经常保持领先,不是一件容易事。
我做到了,把推着铁箍圈儿的小强他们远远甩在了后面。
小强他们垂头丧气,和我商量别参加,当他们的裁判。
最后,他们答应轮流让我推他们的铁箍圈儿,我才答应了。
⑤一个星期天,我们附近几个村的孩子,大概有一百多个,聚到中学的操场比赛推铁圈儿。
项目是事先商量好的,有接力赛、四百米跑、绕砖跑等。
之所以有这个比赛,主要是平时互相到村头挑战,哪个也不服输,才想起以这种形式定胜负。
结果,我们村和陈堡村打了个平手。
⑥这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要求比最后一场:双手同时推两只铁圈儿,而且铁圈儿还不能一样,一只钢筋圈儿,一只铁箍圈儿。
这是我的撒手锏,我们全村只有我会。
陈堡村商量了半天,还是决定迎战了……⑦后来,渐渐大了,这种游戏没有再玩过。
现在,别说城市,即便是在农村,也看不到这种游戏了。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9《记叙文阅读》含答案与批注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重庆市A卷】三、(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20分)少年书架①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
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
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
②学期未,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
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
③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风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④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
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
⑤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
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
⑥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⑦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
⑧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⑨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飘着。
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朗声道:够了,够了!⑩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
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
爸爸兴奋着。
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
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⑪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选,捡来这能用的木料。
第7课 散文诗二首(教师版)

第7课 散文诗二首(一)基础知识一、词语:匿名(n ì m íng) 林阴(l ín y īn) 敷衍(f ū y ǎn) 膝盖(x ī g ài) 并蒂(b ìng d ì) 浓阴(n óng y īn) 莲蓬(li án p éng) 菡萏(h àn d àn) 敧斜(q ī xi é) 慈怜(c í li án) 荫蔽(y īn b ì) 荫庇(y ìn b ì) 覆盖(f ù g ài) 祷告(d ǎo g ào) 姊妹(z ǐ m èi)木梗(m ù g ěng) 沐浴(m ù y ù) 遮蔽(zh ē b ì) 徘徊(p ái hu ái) 嗅觉(xi ù ju é) 揣摩(chu āi m ó)二、词语解释①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②沐浴:洗澡。
③匿笑:偷偷地笑。
④花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或花带来的好兆头。
⑤慈怜:慈爱怜惜。
⑥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指含苞待放。
⑦攲斜:倾斜、歪斜。
5.文学常识: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3、作者简介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
1913年他的散文诗集《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
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往事》,诗集《繁星》《春水》。
2021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外阅读。
被尊重的快乐①儿子这些天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
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②儿子性格内向,很少和陌生人说话,他怎么会和小区的保安混熟的?③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门口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
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呀。
原来保安是问候他。
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仓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④儿子说,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
他很开心,也很害羞。
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⑤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是不是那名保安值班,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也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问候,离大门远远的,儿子的脸上,就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⑥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
而他们的友谊,仅仅是儿子从大门口进出时,两人互致的问候。
⑦只有他和我打招呼,我喜欢他。
儿子骄傲地说。
⑧我摸摸儿子的头。
⑨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
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
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
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⑩从来没有留意过,这种职业性的问候。
⑪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
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腆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仿佛你推开门,门轴就会发出声音一样。
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
问候的和被问候的,都了无趣味。
⑫很多公共场合,你能听到这样职业化的标准问候,而被问候的人,常常无动于衷,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⑬依稀觉得,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
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
2021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2021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3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
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总理不时抬起...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那慈祥的目光,那....那负过伤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
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
“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
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
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
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
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
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
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
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
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ó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彬彬有礼:3.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知识与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阅读】(14分)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春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
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
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
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
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
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
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
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
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
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
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
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
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
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
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
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
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21. 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答:
22. 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
(3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答:
23. 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
(4分)
答:
24. —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
请比较本
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4分)
答:
答案:
21. 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讲
评分标准:3分。
每点1分,意近即可。
22. 答案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
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评分标准:3分。
手法1分,分析2分,意近即可t
23.文中刻画了一们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
相关内容: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
评分标准:4分。
概括形象说出两点得2分,举例两个得2分,意近即可。
24.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
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评分标准:4分。
相同点、不同点各2分,意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