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质
V(aq) n(mol) C(mol/L)
20g NaOH 1L 0.5 0.5
80g NaOH 1L 2
2
98g 硫酸 500mL 1
2
49g 硫酸 100mL 0.5
5
1.12LHCl (S. T.P)
250mL 0.05
0.2
讨 论…
1、将342g蔗糖(C12H22O11)溶解在 1L水中,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否为1mol/L?
例7:等体积的1mol/L的HCl与 0.5mol/L的HCl混合,求混合后溶液的 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两种溶液混合后的浓度: C混 • V混 = C1 • V1 + C2 • V2 忽略体积变化时:
V混 = V1 + V2
不能忽略体积变化时:
V混 = (V1×ρ1 + V2×ρ2)/ρ混
4、有关气体溶解度等的计算 例8:在S.T.P 下,氨气与水以体积比 500∶1溶解,所得氨水密度为ρ,求C。
注:在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中,溶 质的 M 以17 g/mol 算。
练习:100mL 98%的浓硫酸, 密度为1.84g/mL, 稀释成 200mL。求C稀?
M(Na2CO3)=5.3g/106g•mol-1 =0.05mol c(Na2CO3)= n(Na2CO3)/V[Na2CO3(aq)] = 0.05mol/0.25L= 0.2mol/L
答:溶液的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0.2mol/L。
例2:配制250mL1.6mol/LNaCl溶液, 需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 解 : n(NaCl)= C(NaCl)·V[NaCl(aq)]
A、 50mL 1mol/L KCl溶液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06g/mol×0.010mol=1.06g
天平、药匙
用托盘天平称量1.1gNa2CO3固体
可编辑ppt
6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烧杯、玻璃棒
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⑶溶解
提问将:溶除质了烧倒杯入外小还烧需杯要,哪些加仪入器适?量的
蒸馏水搅拌溶解,冷还却需至室要温玻。璃棒进行搅拌
注意事若项将:热的溶液转入容量瓶,则会导致所配溶液浓 度 1.应在烧.杯中溶解,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
若再加水至刻度线,则会可导编辑致ppt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11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实验步骤及所用仪器: ⑻装瓶贴标签
容量瓶不能存放溶液, 把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贴 标签,标明溶液名称和浓度。
可编辑ppt
12
【合作实验】
配制100mL 0.100 mol/L Na2CO3溶液
可编辑ppt
13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可编辑ppt
1
3.6%含 糖ຫໍສະໝຸດ 量1.5 mol/L可编辑ppt
2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容量瓶
检漏
线
1. 构造:细颈、梨形、平底、有塞
2. 标注: ⑴一条刻度线 ⑵温度和容积
3⑶.容常量见瓶容使积用的规注格意:事1项0/:50/100/250/500/1000mL
①.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
可编辑ppt
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
计算
称量
溶解
转移
洗涤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贴签
可编辑ppt
5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
实验步骤n及(N所a2C用O仪3)=器c(N:a2CO3) ×V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小结: 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只与溶液物质的 量浓度及每摩尔溶质在溶液中电离出离 子的多少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7
3. 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液(装水盖塞 倒立 玻璃塞旋转180° 倒立) ②溶解或稀释的操作不能在容量瓶中进行 ③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 ④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液体 ⑤只能配制容量瓶上规定的体积 正立
17
1、实验室欲配制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
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ml容量 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 (带砝码)。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①④⑤⑥ (填代 号),还缺少的仪器是 胶头滴管和药匙 。该实验中 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是 加速溶解 , 引流 。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 检查是否漏液 。 (3)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 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 为 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 一、物质的量浓度
• 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
课前提问
1、初中阶段溶液的组成是 。
2、溶液的浓度是用
表示。
3、溶解度的含义是
。
2
NaOH + HCl = NaCl + H2O
质量 关系
40 g
36.5g
58.5 g
18 g
物质的 1mol 量关系
1mol
1mo为2mol/L的硫酸溶 液500mL, 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mol 。 1
(2)标准状况下,22.4L HCl 配成 0.5L 2 mol/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 (3)将40g NaOH 配成2L溶液,其物 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 0. 5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6
3、具体实验过程: 、具体实验过程: 实验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 烧杯、玻璃棒、 实验所需仪器:托盘天平、药匙(固体溶质使用)、烧杯、玻璃棒、 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液体溶质使用)
7
四、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
1.计算:需要称量的氯化钠的质量 计算: n=cv=0.200mol/L×250×10-3L=0.0500mol × × m=n×M= 0.0500mol ×58.5g/mol≈2.9g × 注意:中学化学托盘天平精确到0.1g,称取一定量固体不估读 。 注意:中学化学托盘天平精确到0.1g, 2.称量 2.称量 (1)使用前要调零; 使用前要调零 使用前要调零; (2)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 称量纸; 的称量纸; (3)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称量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 (4)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 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从大到 用镊子夹取砝码应按照 小的顺序; 小的顺序; (5)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 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 称量完毕应将砝码放回盒中 游码归零; 游码归零; 【思考】NaOH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为什么?应如何操作? 思考】 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能否直接放在称量纸上称量 为什么?应如何操作? 8
9
4. 转移 (1)直接把烧杯中溶液倒入容量瓶中行吗 直接把烧杯中溶液倒入容量瓶中行吗? 直接把烧杯中溶液倒入容量瓶中行吗 (2)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到容量瓶中 (3)应如何处理? 应如何处理? 应如何处理 5. 洗涤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2~3次, 烧杯内壁 次 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洗涤液要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思考】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量筒要 思考】如果用量筒量取液体药品, 洗涤吗? 洗涤吗? 6.定容 6.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 胶头滴管滴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距离刻度 时 改用胶头滴管 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 思考】若定容时不小心液面超过了刻度线,怎么办?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PPT课件

练习:
⑴配制200mL0.1mol/L的NaCl溶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需NaCl的 质量为多少克? 1.17g
⑵欲配制1mol/L的NaOH溶液250mL,完成下列 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1_0__g ②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___烧__杯____中加__少__量_ 蒸馏水将其溶解,待__冷__却___后,将溶液沿_玻__璃__棒__ 移入__2_5_0__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2_~_3___次,将冲洗液移入 _2_5_0_m__L_容__量__瓶___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 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__低____(低或高)。18
想一想
已知37%的H2SO4溶液的密度 为1.28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19
溶质(其摩尔质量为M)的质量分数 为w ,密度为ρ的某溶液中,其溶质的 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
c 1000mL • • w
M •1L
20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1
1、物质的量浓度 (1) 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有的 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2) 单位:mol/L(或mol/m3) (3)公式:
2
CB
÷V ×V
N ÷NA
n ×M m
×NA ×Vm
÷Vm
÷M
×ρ
÷ρ
Vg
3
( 1 )将40gNaOH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胶头滴管
15
以配制0.1mol/L的NaOH溶液为例,说明下列操作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__
减小 减小 增大
减小
减小
__ 无影响 __ 偏小
__ 偏小
__
偏大
_
做溶液配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溶液配制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掌握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配制的技巧。
3. 了解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
实验原理:溶液配制是指将溶质按照一定比例溶解在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表示。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利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
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电子天平、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烧杯、玻璃棒、滴定管、洗瓶、滤纸等。
2. 试剂:氯化钠、蒸馏水、氢氧化钠、硫酸等。
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根据实验要求,使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所需质量的溶质。
2. 量取一定体积的溶剂。
使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溶剂,倒入烧杯中。
3.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
将称量好的溶质小心地加入烧杯中的溶剂中,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 调整溶液体积。
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将冲洗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5. 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处。
用滴定管滴加蒸馏水,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6. 摇匀。
将容量瓶盖紧,倒置几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2. 结果分析:通过准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量取溶剂的体积,以及使用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进行溶液的配制,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
实验讨论:1. 在溶液配制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溶质粘附在容器壁上,影响溶液的浓度。
2. 使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仪器时,要确保准确读取刻度,避免读数误差。
3. 在定容过程中,要注意液面与刻度线相切,避免液面高于刻度线。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配制了一定浓度的溶液,掌握了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溶液浓度、摩尔浓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细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人:____指导教师:____第2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溶液配制的基本操作方法。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引言: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状态,它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并且可以用于实验室中的各种化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方法以及常用的溶液分析方法。
一、溶液的配制:1.质量配制法:根据所需溶质质量和溶液的浓度,称取溶质,并加入少量溶剂进行溶解,然后再加入足量的溶剂至所需体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的配制。
2.体积配制法:根据所需溶质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先将溶质称取至容量瓶中,然后加入少量溶剂进行溶解,最后加入足量的溶剂至刻度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配制。
3.定容配制法:将一定体积的溶液配制至所需浓度。
首先称取所需溶质质量,并加入足量溶剂溶解,然后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入溶剂至刻度线。
这种方法适用于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配制。
4.稀释法:将浓溶液稀释为所需浓度的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较小体积的溶液,然后将其加入稀释液中,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需浓度的溶液。
二、溶液的分析:1.pH值的测定:测定溶液的pH值可以用来判断其酸碱性。
常用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玻色法、玻尔视域法等。
2.浓度的测定:常见的溶液浓度测定方法有重量法、体积法、比色法和化学分析法等。
其中,常用的浓度测定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3.离子浓度的测定:常见的离子浓度测定方法有电导法、滴定法、复合电极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等。
其中,电导法是一种简便快捷的离子浓度测定方法。
4.溶液中其中一种特定物质的测定:比如溶解度的测定、吸收测定、荧光测定等。
这些测定方法主要应用光谱仪器进行测量。
结论:。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注意:n—溶质物质的量
V—溶液的体积
(V溶液≠V溶剂或V溶液≠V溶剂+V溶质)
• 1. 2molNaOH配成200mL溶液,其物质的 10 量浓度为____mol/L 。 • 2. 标准状况下,22.4LHCl溶于水配成0.5L 盐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__mol/L 。 2 • 3. 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的硫酸溶液 1 500mL,含硫酸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 5 • 4. 10mol HCl能配成____L 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的盐酸 ? • 5. 假设某矿泉水中K+含量为27.3mg/L,则该 矿泉水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mol/L? 0.0007mol/L
7、装瓶贴签 容量瓶中不能保存溶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 试剂瓶中,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分析并归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漏;
(2)称量固体时精确到0.1g
(3)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比如950mL某浓度溶液应选1000mL的容量瓶,确定溶质时,不能 按照950mL计算,要按照1000mL计算) (4)溶解后稀释不能用容量瓶 (5)溶液需冷却后才能移入容量瓶 (6)引流时,玻璃棒下端应伸到刻度线以下 (7)滴加蒸馏水时超刻度线必须重新配制 (8)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 (9)不能长期存放溶液或进行反应
瓶。 如何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
玻璃棒引流
为什么要洗涤玻璃棒和烧杯?
确保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减 少实验误差
注意:①玻璃棒不与瓶口接触,防止溶液外流; ②玻璃棒一端应靠在刻度线以下,
(以免容量瓶管壁沾上原始浓溶液,使得定容后浓度变低)
5、定容(仪器:胶头滴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溶液的配制及分析(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 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
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C.20% D.25%[解析]解答晶体析出问题,一定要抓住“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这一规律。
对比甲、乙两个烧杯的变化,可认为乙烧杯是在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已饱和)的基础上又蒸发掉10 g H2O,又析出晶体5 g。
则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25 g H2O时刚好饱和,原溶液中含KCl的质量为75 g×5/(10+5)=25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5/100)×100%=25%。
[答案]D2.关于0.1 mol/L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0.5 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B.1 L该溶液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10.6 gC.从1 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则取出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D.取该溶液10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答案]C3.某同学参阅了“84消毒液”说明中的配方,欲用NaClO 固体自己配制480 mL 含NaClO 25%,密度为1.19 g /cm 3的消毒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过程中只需要三种仪器即可完成B .容量瓶用蒸馏水涤净后必须烘干才用于溶液的配制C .所配得的NaClO 消毒液在空气中光照,久置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 .需要称量的NaClO 固体的质量为140 g[解析]配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天平、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等,A 项错误;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需要烘干,B 项错误;需要称量的NaClO 固体的质量为:500 mL ×1.19 g /cm 3×25%=148.75g ,D 项错误。
[答案]C4.将a%的某物质的水溶液加热蒸发掉m g 水(溶质不挥发、且蒸发过程无溶质析出),所得溶液体积为V L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蒸发前的2倍,设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 ,则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a2VM mol /L B .ma 100VM mol /L C .20ma 2VMmol /L D .ma 50 VMmol /L [解析]设蒸发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根据溶液浓缩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有:(V×c×M 2a%+m)×a%=V×c×M,解得:c =ma 50VMmol /L 。
[答案]D5.(2011·5,郑州)下表为四种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溶质KOH HNO3CH3COOH HCl 溶质质量分数w(%)56636036.5物质的量浓度c(mol/L)14.313.810.611.8A.HCl B.HNO3C.CH3COOH D.NaOH[解析]从物质的量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思考,列式为c=1×ρ×w/M×1或w=1×c×M1×ρ,将两式整理均可得ρ=c Mw,代入数据计算。
[答案]C6.某同学用Na2CO3配制0.10 mol·L-1Na2CO3(aq),其称量操作如下图所示,最终配制溶液的浓度( )A.偏高B.偏低C.可能偏高也可能偏低D.准确[解析]结合天平称量规则,实际称得样品的质量为4.7 g,最终浓度偏低。
[答案]B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点表示T1℃时甲的溶液已饱和,乙的溶液未饱和B.B点表示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均达饱和且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C.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的乙比析出的甲多D.若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乙[解析]A中A点对于乙已达到饱和,对于甲未达到饱和;B中B 点只表示在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而浓度c=1 000ρωM,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不清楚,无法判断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C中不知道各自溶液的量,无法判断析出的多少。
[答案]D8.在t ℃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mL-1,质量分数为w,其中含有NH+4的物质的量是b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溶质的质量分数w =aρV-a ×100%B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a35 V mol ·L -1C .溶液中c(OH -)=1 000bVmol ·L -1+c(H +)D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V mL 水,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0.5 w[解析]溶质的质量分数w =aρV×100%,A 项错误;氨水中的溶质在计算时以NH 3为准,而不是以NH 3·H 2O 为准,将w =aρV ×100%代入公式c =1 000 ρw M ,化简可得c =1 000a17 Vmol ·L -1,B 项错误;氨水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 +和NH +4,含有的阴离子只有OH -,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 项正确;由于氨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与水等体积混合所得稀氨水的质量大于原氨水质量的2倍,故其质量分数小于0.5 w ,D 项错误。
[答案]C9.50 g 浓度为c mol ·L -1,密度为ρ g ·cm -3的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0.5c mol ·L -1,则加入水的体积为( )A .小于50 mLB .等于50 mLC .大于50 mLD .等于50/ρ mL[解析]设加水的体积为V mL ,由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得50 g ρ g ·cm -3×c mol ·L-1=50 g +1 g ·cm -3·V ρ后g ·cm -3mL ×0.5cmol ·L -1化简可得V·ρ+50ρ=100·ρ后,V =100·ρ后ρ-50,因为氨水的密度随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即ρ后>ρ,所以V>50 mL,C 正确。
[答案]C10.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为R·n H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
25℃时,将a g该物质溶于b g H2O中恰好形成V mL饱和溶液。
下列表示式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00a M-18nMVmol·L-1B.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 M-18nM a+b%C.25℃时R的溶解度为:100a M-18n18na+MbgD.饱和溶液的密度为:a M-18na+bg·mL-1[解析]该饱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aMV1000=1000aMV;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M-18nMa+b×100%;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a+bVg·cm-3。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1)常温下,将20.0 g14%的NaCl溶液跟30.0 g24%的NaCl 溶液混合,混合后得到密度为1.17 g·cm-3的溶液。
请计算:①混合后的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②混合后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③在1000 g水中需加入________ mol氯化钠,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的溶液的浓度相等。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2)在标准状况下,1 L 水溶解了一定体积的NH 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1 g ·cm -3,物质的量浓度是17.2 mol ·L -1,则所溶解的NH 3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1)①w =20 g ×14%+30 g ×24%20 g +30 g =20%;②根据c(mol /L )=1000 mL ·L -1×ρg /mL ×ωM g /mol,即可求出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 ·L -1;③设需加入n mol NaCl ,则有:n×58.5n×58.5+1000=20%或nn×58.5+10001.17×1000=4.0(mol ·L -1),可得n =4.3 mol 。
(2)设所溶解的NH 3的体积为V L ,则有:V L22.4 L ·mol -1V L 22.4 L ·mol-1×17 g ·mol -1+1000 g 910 g ·L -1=17.2 mol ·L -1,可求出V =623.8 L 。
[答案](1)①20% ②4.0 mol ·L -1 ③4.3 (2)623.8 L12.(2012·福州三中10月考)试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24 g A 和40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4 mol C 和32 gD ,则C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把1 mol Na 和1 mol Mg 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 和b ,则溶液a 和b 的质量关系为m a ________m b 。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
盐酸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9 g·cm-3HCl的质量分数:36.5%②标准状况下,1.00 L水(密度:1.00 g·cm-3)吸收________L 的HCl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量,解答时要结合物质的量与质量等的关系分析,中等难度。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m(C)=24 g+40 g-32 g=32 g,故M(C)=32 g/0.4 mol=80 g/mol。
(2)把1 mol Na和1 mol Mg分别投入到等量且过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均引起溶液增重22 g,故反应后两溶液质量仍相等。
(3)①假设取该盐酸 1 L,则溶液中含有n(HCl)=[(1 000 mL×1.19 g·mL-1)×36.5%]/36.5 g·mol-1=11.9 mol,故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1.9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