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学角度看网络_潮词_英译的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网络语言中词汇的翻译策略

网络语言中词汇的翻译策略
网 络 词 汇 的 成 因和 主 要 特 点 网络 语言 既包含 与网络息 息相关 的各种 专有词 汇与语 言 , 网络词汇 可分 为三类 : ( 1 ) 是与 网络有关 的各类专属技术词 汇 , 如 “ 黑 客( h a c k e r ) ” 、 “ 超链接 ( hy p e r l i n k ) ” 等; ( 2 ) 是 与 网络 相关 的各类 专属 非技 术词 汇 , 如“ 博客( b l o g ) ” , “ 淘宝 ( T a o b a o ) ” 等; ( 3 ) 是 网民在 上 网进行交 流与沟通 所使用 的某些 特定词 汇 ,还包 含字母 、 数 字、 符号, 如J K: J u s t k i d d i n g ( 开玩笑) ; B R B: b e i f g h t b a c k ( 马上就
网络语 言 中词 汇 的翻译 策略
俞 婷
( 西北政 法 大 学外 国语 学院 陕西 西安 7 1 0 0 6 3 )
摘 要: 网络词汇在 网络语 言中有 着重要 而独特 的地位 。本 文通过分析 网络新 词的产生原 因和特征 、 以及翻译策略 , 旨在 增强人

们 对网络新词的认识 , 提 高翻 译 者 对 网络 新 词 的 翻 译 能 力 。 关键词 : 网络 语 言 ; 词汇; 翻 译 策 略 互 联 网成 为 当 代 重 要 的社 交 平 台 .促 进 了在 网 络背 景 下 语
2、 意译
言的发展 , 即 网络语 言。在 网络语言环境 中 , 网友们创造 出了许 多的新兴 的网络词汇 。 这就对这些 网络词汇 的翻译提 出要求 。 因 网络词汇不 同于传统语言 的特点及语 言文化的不可译性 , 使得 网 络词汇 的翻译 成为译者们关 注的焦点和难点 。本文试 图对 网络 词汇 的翻译规 范化问题进行探讨 . 归纳 其中形成 的原 因和方 法 , 帮助读者达 到提高网络语言翻译的技巧。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英译策略———以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及英译策略———以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为例

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大众所接受和使用的特定表达方式,其主要特征包括时尚性、短暂性、创新性和幽默性。

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应注重保留原有的特色和幽默感,同时在语言表达上要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首先,网络流行语具有时尚性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的兴起和流行常常与当下的社会、文化和时事紧密相关,因此其短暂的流行性使得翻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及时把握最新的潮流和趋势。

例如,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佛系”指的是一种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保持淡定、不焦虑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对于这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翻译者应注意选用英文表达方式,例如“Zen attitude”或“Buddha-like mentality”,以准确传达原意。

其次,网络流行语具有创新性和幽默感。

流行语常常是经过创意转化和独特表达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戏谑和幽默。

在翻译时,翻译者应尽量保留原有的创新性和幽默感,并在英文表达中体现出网络流行语的独特之处。

例如,2024年度的网络流行语“666”是一种赞美对方表现出众的表达方式,意为非常棒或非常厉害。

在英文翻译中,可以表达为“amazing”、“brilliant”或“fantastic”,或者直接使用“666”表达。

最后,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中应注重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特定社群或者时事的产物,其翻译需要考虑英语中的常用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

为了让翻译更贴近英语语境,翻译者可以适量添加解释性文字或注释,以帮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2024年度网络流行语”随缘“是指接受事物顺其自然、不强求的心态。

翻译时可以使用“go with the flow”或“take it easy”来传达相同的意思,并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解释。

综上所述,翻译网络流行语需要注意保留其时尚性、创新性和幽默感,同时符合英语的习惯用法和语境。

通过适当选择英文表达方式,加入解释的文字,以及准确传达原意,可以更好地翻译和传播网络流行语。

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英语新词大量涌现出来。

网络英语
新词被认为是网络英语发展的标志,也为传统英语发展提供了新的内涵,拓展了英语的用法。

那么,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及其翻译策略到底是如何样的?
首先,网络英语新词的特征一般是由单一字母构成或者由几个字母及数字构成,拼写简单,发音简单易懂,例如网络小说abd,表示absurd(荒谬),adf则意为amiddle finger(中指);其次,它们另辟蹊径,通过生动活泼的图形、丰富多彩的色彩、灵活有趣的动画,以及错综复杂的文字构成,使网络具有了无穷的艺术想象空间,从而对人的思维、情感、血液以及想象力和能力产生影响;第三,非常重要的是,它们恰似艺术品般的带有含意,静止传递力量,活跃传递智慧,能够突出表达出一些深刻的意义。

针对网络英语新词,适当的翻译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翻译之前,翻译
者应充分了解新词的内涵以及其本身的含义,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才能捕捉到其真正的味道;其次,译文中应当尽量使用有趣的文字,表达出细节,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还可以更具文艺性;第三,有时新词的汉语翻译并不存在,因此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释义,并加以补充说明,以求准确表达该词及其含意。

综上所述,网络英语新词既丰富了英语的内涵,又给译者带来了颇具挑战性的
任务,恰恰是这份翻译的任务的复杂性,也把这份工作的难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英语词汇学角度下的网络“潮词”英译策略探析

英语词汇学角度下的网络“潮词”英译策略探析

英语词汇学角度下的网络“潮词”英译策略探析作者:蒋建华聂莎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06期摘要:网络“潮词”是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心理诉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影响着人们的交际交流。

正确的英译网络潮词,可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理解偏差和交流障碍。

本文从英语词汇的构成角度出发,对近几年网络新词的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网络潮词可行的英译策略。

关键词:英语词汇学网络“潮词” 英译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6-0067-01潮词,即新词或时髦词,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并风靡网络内外的一种语言变体。

它伴随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产生,在网络语言交际工具中占据着主导位置。

网络“潮词”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又为人们提供了新概念,拓宽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流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潮词”是语言学、词汇学、翻译理论等多方面探讨和分析的新领域。

探讨英译新词应遵循怎样的翻译策略和规律,是广大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 网络“潮词”的形成特点网络“潮词”中对生活积极向上、价值取向比较正确的正词汇生命力极强,如“淡定”、“腹黑友”等十二条新词被牛津词典收录,被一些主流媒体高频率引用。

这些词形象、幽默诙谐,能够吸引人的眼球,传播某种信息。

1.1 创造词创造词是指将词汇系统中已有的词素按照汉语构词规律重新排列所创造出的全新的词语。

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

例如,吐槽(揭别人老底儿),“色”友(摄影爱好者)等。

1.2 比喻用跟甲事物相似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这种修辞生成的网络“潮词”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感人,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

例如,“三明治一代”(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向日葵族”(乐观积极的人)等。

1.3 谐音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发音相同或相近的特点,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给读者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在年轻“潮族”中流传较广。

网络潮词英译趣谈

网络潮词英译趣谈

网络潮词英译趣谈白景永(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外语系广西·南宁530007)摘要网络“潮词”亦称“热词”,主要是由于这些词不仅频繁出现于网络,而且开始进入现实生活,甚至出现在大众媒体上。

从语言的发展观来看,新词的出现或产生不是偶然的,新词的产生源自于交流,根植于文化,根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

文章归纳总结这些网络潮词的英译,旨在分享和借鉴。

关键词潮词英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1网络潮词产生的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已经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等限制。

网络新潮词汇的产生与发展归功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对于网络的依赖已经达到了无法摆脱的地步。

网络的快速发展与人们频繁的交流助推网络新潮词汇的产生和发展。

于是,“点赞”(give the thumbs up)“给力”(awesome,cool)“土豪”(nouveau riche)“男神”(prince char-ming)“女神”(dream lover)“么么哒”(cute,lovely)“也是醉了”(You drive me crazy)等网络潮词应运而生。

而部分网络新潮词汇的产生仅仅是为了方便交流的目的逐渐由缩略词演变而来,如:Thx(Thanks,谢谢),4ever(forever,永远),IOU(欠条,相当于:I owe you)。

2网络潮词的翻译上文提到网络潮词产生的原因不外呼两个方面:网络的发展和方便交流。

就语言的产生而言,语言与新词汇的产生源自于人类自身的感知体验。

网络新潮词汇的产生与发展亦如此----人们的交流感知体验。

一个新词的使用频数决定了该词流行的程度,简单地说,一个新词的使用频数越高它流行的程度越广。

新潮词汇的流传有赖于人们的理解和认同。

得到人们理解和认同的词汇有赖于翻译和大众媒体的传播。

就网络新潮词汇的翻译而言,词汇概念对等非常艰难,能达到语义对等就差不多了。

浅谈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

浅谈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

浅谈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流传并被大量人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网络流行语往往具有独特的文化和社交背景,直接翻译可能会失去原文的含义和幽默。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讨论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

正确理解流行语的含义是进行翻译的关键。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往往与原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对流行语的使用场景和上下文进行适当的分析,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需要考虑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交习惯,因此同样的网络流行语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翻译方式。

翻译者应该了解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并在翻译中适当地调整和转换表达方式,以使翻译更容易被目标读者理解和接受。

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网络流行语往往以简短、有趣和易于记忆的方式表达,因此在翻译时应尽量保持这种特点。

长句和复杂的表达方式可能会丧失流行语的魅力和幽默性,因此翻译者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长句和复杂的词汇。

在进行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时,有时候也会选择保留原文。

一些网络流行语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普及并被广泛理解和接受,因此直接使用原文可能会更有效和更具表达力。

这种翻译方式需要翻译者对目标读者的语言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网络流行语的英文翻译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

翻译者需要理解流行语的含义,考虑文化差异,保持简洁流畅的表达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

只有以这种综合的方式进行翻译,才能准确地传达网络流行语所包含的信息和情感。

浅析网络新词的英译分析与策略研究

浅析网络新词的英译分析与策略研究

浅析网络新词的英译分析与策略研究作者:胡赟来源:《神州·中旬刊》2017年第05期摘要:随着信息化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迅速,随着信息、思想的各种冲击,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开始频频出现,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本文试图分析近年来网络新词如何进行英译,以及在英译过程中应当主要采用哪些翻译策略,以期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能恰当地表达这些网络新词。

关键词:网络新词;英译分析;翻译策略一、网络新词的概述网络新词,属于网络用语的一部分,是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人与人之间在信息化社会中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密切,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网络新词也应运而生,并被人们所使用。

近年来,人们根据网络使用频率总结出一些网络新词,例如:“吃瓜群众”、“有钱就是任性”、“拼孩”、“心塞”、“高冷”、“脑洞大开”、“高富帅、白富美”、“富二代、官二代、农二代”、“跪了”、“小确幸”等等。

与普通的汉语词汇相比较,这些网络新词往往比较新颖、幽默,而又接地气,容易被人们所认可使用,与当今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是却在对外交流中,对翻译者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任务。

不仅需要翻译者与时俱进,能够充分理解这些网络新词的含义,还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运用恰当的方法与策略来译出,进行诠释。

二、网络新词的翻译策略根据网络新词自身的特点,创新新颖而具有娱乐色彩,译者在翻译的处理方法也是灵活而多样的,但是有些问题需要注意:首先,直译与意译的问题。

直译与意译在翻译当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翻译策略。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截然不同的语系,有着各自独立的系统,因此差异性很大。

在网络新词的翻译中,译者也不能千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来进行翻译,而需要灵活处理。

中文流行词汇翻译成英文的策略

中文流行词汇翻译成英文的策略

中文流行词汇翻译成英文的策略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跨文化交际逐渐成为高校教育与英译翻译的主要议题,然而由于我国独有的文化背景,在中文流行词汇翻译层面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并因其独特的概括性、时代性以及形式性,使英译人员在文本翻译过程中举棋不定。

本文结合中国流行词汇的特点,探析流行词汇中的文化因素,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中文流行词汇;英译策略;中文流行词汇主要包括互联网词汇、文化词汇以及生活词汇等,在范围上,覆盖面广,概括性高,能够统筹我国文化、教育、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

而在网络方面,中文流行词汇主要以网络流行语的形式出现,能够凸显词汇使用者自身的性格特点与理论主张。

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网络流行词汇已经使文化词汇(八卦、易经、八字)、历史词汇(康熙、女娼)、政策词汇(三个代表、棚改政策、二胎政策、形象工程)以及生活词汇(春运、国庆)等词汇体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从跨文化交际层面出发,英译者应深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文化传导为核心,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转换工作。

一、中文流行词汇的特征及其基本内涵1.简洁性中文流行词汇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口语词汇,是社会大众在社会活动中所采用的新鲜、活泼、别致的词汇。

在语法特征上具有语义直白、短小精炼、概括性高的特征。

符合我国国民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快的需求。

无论在互联网交流还是在新闻报道中,使用者通常以最简短,最能蕴含大量信息的词汇表达欲求,以此提升交流效率。

如春运,即对春季交通运输的简称。

而在修辞层面上,中文流行词汇能够有效利用比喻、拟人、指代的手法,赋予词汇新的内涵与含义。

譬如白领阶层是对企事业办公人员的指称,骨干则通过将在组织机构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与地位的人比喻成人的骨骼器官,来凸显其重要性与有效性。

因此,中文流行词汇是具有浓缩性、概括性及象征性的词汇,在英译工作中,如果采用直译,显然不恰当。

2.时效性中文流行词汇与流行歌曲、流行服饰相同,一旦脱离时代语境,便会迅速被新词汇所取代,究其原因在于,中文流行词汇主要来源于新闻媒体、电视节目、热点问题以及社会现象,此类事件的关注度降低,相关流行词汇便也随之销声匿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田漫漫(1984—),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38卷2011年3月从词汇学角度看网络“潮词”英译的翻译策略田漫漫摘要:近些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中国的普遍使用,反应社会生活方面的新词迅速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并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通过对近两年国内网络潮词的生成及其特点分析和梳理,从词汇学角度探讨其英译时的翻译规律,并归纳其英译时可行的翻译策略。

希望引发研究者们对该领域中翻译特征的深入思考与研究。

关键词:词汇学;网络潮词;翻译策略一、网络潮词的概念及其特点潮词(buzzword ),又称时髦词、流行词、噱头词(fashion word ,vogue word ),是通常用于娱乐,媒体,技术,或政治等环境中的一种流行惯用语(idiom ),也常常是新词,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变体。

潮词的使用广泛,但其真正意义随语境而灵活多变。

潮词可能会出现在辞典中,也可能不会;但即使出现,其潮词用意也可能不同于其通常定义。

这些词汇的背后,其实代表的是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态度,体现社会的变迁、日新月异的变化,真正的核心是在讲文化,是在以词汇为载体谈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文化。

网络潮词(Popular Internet Language ,简称PIL )是在网络媒体的环境下孕育而生并风靡网络内外的一种特殊语言变体。

在网络交际环境中,这种流行词语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流行文化趋势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词汇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强,能够引起大众对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某些事件,新闻等的普遍关注。

“潮词”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中生活态度正确、价值取向比较正确的那些词,就能够比较持久,存在的时间更长。

作为一种语言现象,网络潮词理因得到语言学,词汇学等多方面的探讨和分析。

特别是在翻译领域,对于这些新词的翻译应该使用和遵循一种怎样的翻译策略和规律,是值得广大研究者思考和探讨的。

本文通过对近两年国内网络潮词的生成及其特点分析和梳理,从词汇学角度探讨其英译时的翻译策略,并归纳其英译时可行的翻译规律。

希望引发研究者们对该领域中翻译特征的深入思考与研究。

二、网络潮词的生成特点网络潮词的生成形式并不单一。

分析这些潮词的来源,有助于研究其英译时的翻译策略,服务于翻译研究。

不难发现,虽然林林总总的网络潮词很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达到传播某种信息的能力,但究其生成来源,不外乎主要以下几种方式,即新词语,谐音,类比,比喻,旧词新义,外来词语等,本文仅探讨汉语中生成的网络潮词,故对外来语不加以研究。

1.新造词语。

新造词语是指内容新,形式新,原来的词汇系统中没有或虽有但内容是全新的词语。

新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

这类词语的能产性很强。

网络新造词是起源于网络,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例如:富二代(即“富一代”的子女。

“富一代”是指改革开放后首先富起来的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其生活条件优越,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蚁民(说的是很多中国大学毕业生像蚂蚁一样聚居在一起,他们从事着报酬很少的工作),给力(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吐槽(揭别人老底儿)等等。

还有一部分新造词是由简化缩略较长短语而生成的。

例如: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等。

2.谐音。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的修辞格。

大量网络潮词源自于既有词汇的谐音,目的是给读者一种诙谐幽默的效果。

例如:杯具(“悲剧”的谐音),鸭梨(“压力”的谐音),蛋定(“淡定”的谐音,指冷静,镇定),驴友(“旅友”的谐音,指都喜欢旅游的朋友),神马(“什么”的谐音),油墨(“幽默”的谐音),稀饭(“喜欢”的谐音)等。

3.类比。

这种网络潮词主要是在既有词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延伸,使得新词在意义或结构上与已有词汇产生共鸣或联想,易于给读者留在深刻影响。

例如:华漂(指外国人在中国生活或工作,源自于“北漂”),背包族(热爱大自然和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们背起背包带上睡袋和日常用品,手拿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始一个人的旅行,源自网络上各种族,如“跳蚤族,辣奢族”等),学术超女(在学术上做出非凡成绩的女性,借自流行语“超女”),负翁(与“富翁”相反,特指贷款消费族。

比如贷款买房、贷款买车等)。

4.比喻。

利用比喻生成的网络潮词可使事物生动形象—801—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例如:恐龙(长得难看的女人),青蛙(与恐龙相对,长得难看的男人),包子(某人长得难看或者笨就说他是包子)等。

5.旧词新义。

还有一种网络潮词是把原有词语赋予其新的语义,目的是达到一种幽默和调侃的效果。

例如:劈腿(形容一个人谈恋爱感情不专一,同时与两人以上异性交往),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偷菜(一种网络游戏中的活动,即在好友的农场里,收获好友的虚拟劳动果实),粉丝(崇拜者,比如歌迷、影迷等)等。

综上所述,网络潮词的生成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口语化色彩突出,第二,既成词汇的影响较为普遍,第三,语义诙谐,生动,幽默。

三、英语词汇的主要构成方式在《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中,张韵斐归纳出英语单词的十大主要构成形式,即合成(compound),派生(derivation),转化(conversion),截短(clipping),首字母拼音词法(acrony-my),首字母缩略词法(initialism),混成法(blending),逆生法(back-formation),借词法(borrowing)和新创法(invention)。

1.合成(compound)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新单词的方法。

如airline,daydreaming,traffic-light,washing machine,coffee-pot-fresh,etc.2.派生(derivation)是指通过添加派生词缀来形成新单词的方法。

有些派生词缀会改变原单词的词性,有的则不会。

具体如下:(1)单词词性改变。

例如,lengthen(动词)是由length (名词)+en(后缀)派生而来;acceptable(形容词)是由accept(动词)+able(后缀)派生而来;meanness(名词)是由mean(形容词)+ness(后缀)派生而来。

(2)单词词性不变。

例如,nonsmoker(名词)是由non (前缀)+smoker(名词)派生而来;disobey(动词)是由dis (前缀)+obey(动词)派生而来;3.转化(conversion),有时候在不改变单词形态的前提下,将该单词从原来的词性转化成另一词性,从而使其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

(1)名词转化成动词,例如list(列表)———to list(把……编入列表);(2)形容词转化成动词,例如empty(空的)—to empty(使……变空);(3)副词转化成动词,例如further(进一步地)—to further(促进);(4)动词转化成名词,例如doubt(怀疑),want(需要),desire(愿望);(5)形容词转化成名词,例如communist(共产主义的)—communist(共产主义者)。

4.截断(clipping)是通过截去单词的某一部分从而得到一个新单词,按截去的部分来分,有三种情况:(1)截去后面部分,例如advertisement—ad;(2)截去前面部分,例如aeroplane—plane;(3)同时截去前面和后面部分,例如in-fluenza—flu。

5.首字母拼音词(acronymy)是指将原有的一些名词词组中个部分的首字母提取出来拼读成一个新单词,用这个新单词代替原词组,例如:NATO—the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北大西洋公约组织),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石油输出国家组织),UNESCO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tc.6.首字母缩略词法(initialism)是指将有些名词词组中组成词的首字母构成一个字母序列,用这个字母序列代表原词组,而且该序列无法进行单词拼读,例如:VIP—very impor-tant person,IT—information technology,etc.7.混成(blending),是一种相对复杂的合成,其复杂之处就在于参与合成的不是完整的单词,而只是单词的一部分,具体分为两种情况:(1)将第一个单词的前半部分与第二个单词的后半部分组合在一起,例如transfer+resister—transistor(晶体管),smoke+fog—smog(烟雾),etc.(2)将两个单词的前半部分组合在一起,例如situation +comedy—sitcom(情景喜剧),communication+satellite—comsat(通讯卫星).8.逆生法(back-formation),是指从一个现存的词中去掉词缀而造成新词的构词法,例如editor去掉后缀or变成动词形式的edit,donation去掉后缀ion变成donate等等。

9.借词(borrowing)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引入单词。

例如Kongfu,jiaozi,china来自汉语,cancer这个词来自于拉丁语,hamburger则来自于德国等等。

由借词这个方法来构成新词汇体现了不同地域,国家,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10.新创(invention)是指创造生成新单词。

新创词充分体现了词汇的能产性和创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新词新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行各业中,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交流平台,这些新创词被广泛使用。

例如Mircrosoft,blog,e-mail,software,and digitcam,etc.四、汉语中网络潮词的英译策略由于网络潮词自身的特点,要将其译为英语除了要达到翻译的基本标准,即忠实(信)和通顺(达),还应该尽量体现其语体特征和修辞效果(雅)。

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所创新。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英语词汇学视角下,探讨近两年来国内网络上出现的流行词英译时的特点,并总结出其规律性,希望引发研究者们对该领域中翻译特征的深入思考与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