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配管网培训资料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资料

1流体输配管网: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个接收点将流体手机起来输送到指定点,承担这一功能的管网系统称为流体说配管网。
2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为两类: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排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排除室内的污染空气,送风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清洁空气送入室内。
空调系统具有两个基本功能: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和热环境质量3几种常用的空调系统形式有: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双风道系统,变风量系统4风阀是空气输配管网的控制调节机构,基本功能是断开或开通空气流通的管道,调节或分配管道的流量。
①同时具有控制和调节的风阀有:(1)蝶式调节阀,(2)菱形单叶调节阀,(3)插板阀;(4)平行多叶调节阀,(5)对开式多叶调节阀,(6)菱形多叶调节阀,(7)复式多叶调节阀,(8)三通调节阀。
(1)∽(3)主要用于小断面风管。
(4)∽(6)主要用于大断面风管(7)(8)两种风阀用于管网分流或合流或旁通处的各支路风量调节。
蝶式,平行,对开式多叶调节阀靠改变角度调节风量。
平行式多叶调节阀的叶片转动方向相同;对开式多叶调节阀的相邻两叶转动方向相反。
插板阀靠插板插入管道的深度调节风量;菱形调节阀靠改变叶片张角调节风量。
这类风阀的主要特性是流量特性,全开时的阻力性能和全关闭时的漏风性能②只具有控制功能的风阀有:逆止阀:阻止气体逆向流动,气体正向流动的阻力性能和逆向流动的漏风性能。
防火阀:平常全开,火灾时关闭并切断气流。
排烟阀:平常关闭,排烟是全开,排除室内烟气。
5我国城市燃气管道按设计表压力分为7级:①高压管道A:2.5<P≤4.0 ②高压管道B:1.6<P ≤2.5 ③次高压管道A:0.8<P≤1.6 ④次高压管道B:0.4<P≤0.8 ⑤中压管道A:0.2<P ≤0.4 ⑥中压管道B:0.01<P≤0.1 ⑦低压管道:P<0.016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根据所采用的压力级制不同,可分为:一级系统,二级系统,三级系统,多级系统。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整理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整理一、管网基本组成:P1①+P40①流体的源和汇、动力装置、调控装置、末端装置、其他附属设备1、从“源”取得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要求将流量分配给用户的末端装置;2、从末端装置处按照要求收集流体,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汇”。
二、环状和支状管网:P42④三、重力管网和机械管网:P41②四、同程和异程管网:P43⑥五、开式和闭式管网:P42③六、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P11③定流量:水系统中循环水量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供回水温度调节优点:系统简单,操作方便,不需复杂的自控设备变流量:水系统中供回水温度保持定值,负荷变化时,改变供水量调节优点:其输送能耗随负荷减少而降低,水泵容量和电耗小缺点:系统需配备一定的自控装置七、单相流和多相流管网:P41①八、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P43⑦直接连接的上下级管网是水力相关的,间接连接则水力无关。
九、高层建筑给水管网特点:P26—P28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或工业建筑均为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为高层住宅建筑。
整幢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特点:集中式各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加热设备、循环水泵集中设在底层或地下设备层,各区加热设备的冷水分别来自各区冷水水源。
其优点是:各区供水自成系统,互不影响,供水安全、可靠;设备集中设置,便于维修、管理。
其缺点是高区水加热器需承受高压,耗钢量较多,制作要求和费用较高分散式备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但各区的加热设备和循环水泵分散设置在各区的设备层中。
其优点是:供水安全可靠,且加热设备承压均衡,耗钢量少,费用低。
其缺点是:设备分散设置不但要占用一定的建筑面积,维修管理也不方便,且热媒管线较长(1)对于裙房和塔楼组成的高层建筑,将裙房划为下区、塔楼划为上区。
为上、下区服务的冷热源、水泵等主要设备都集中布置在裙房屋顶上,分别与上、下区管道组成相互独立的管网。
流体输配管网

2、运行费用分析-空调 、 空调2
空调风系统:双风机系统送回风约 空调风系统:双风机系统送回风约1000Pa, , 占供冷量的10~ % 占供冷量的 ~20% 冷却塔: 冷却塔:占5% % 以上三部分占总供冷量的30~ %, %,运行 以上三部分占总供冷量的 ~50%,运行 费用必须认真考虑
10
4
输配网络
– 闭式系统:控制体对外只有能量交换,无质 闭式系统:控制体对外只有能量交换, 量交换。如热网、 量交换。如热网、冷冻水系统 – 开式系统:控制体对外既有能量又有质量交 开式系统: 换。如冷却水系统、空调风系统 如冷却水系统、
冷却塔 冷热源 空调箱 热力站 建筑物
开式输配系统, 开式输配系统 闭式输配系统 开式输配系统,风 闭式输配系统, 闭式输配系统,水
23
第6章 管网水力工况分析 章
1 2 3 4 管网系统水力特征 管网系统压力分布 调节阀 管网水力工况分析与调整
第7章 泵、风机与管网系统的匹配 章
1 管网系统中泵、风机的运行曲线与工作 管网系统中泵、 状态 2 泵、风机的工况调节 3 泵与风机的选用 4 泵与风机的安装位置
25
第8章 流体输配管网的计算机分析 章
1 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2 开式液体输配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第4章 多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章
1 液气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2 汽液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3 气-固两相流管网水力特征与水力计算
22
第5章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 章泵与风机的理论基础
1 2 3 4 5 6 7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结构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 泵与风机的损失与效率 性能曲线及叶形对性能曲线的影响 相似律与对比数 其他常用泵与风机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重点资料

线与横支管轴线错开半个管径连接;(6)一般建筑采用形成水舌面积小两侧气孔面积大的斜三通或异径三通。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
答: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当泵与风机的叶轮随原动机的轴旋转时,处在叶轮叶片间的流体也随叶
答:若水泵内部压力最低值低于被输送液体工作温度下的气化压力,则会发生气蚀现象,使水泵损坏。水泵的安
装位置距吸水面的高度对水泵内部的压力有直接影响,为避免发生气蚀现象,需要考虑水泵的安装高度,保证水
泵内压力最低点的压力Pk高于工作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且应保证一定的富裕值。对于有些轴流泵,或管
网系统输送的是温度较高的液体(例如供热管网、锅炉给水和蒸汽管网的凝结水等管网系统),对应温度下的液体
A.7.5
B.15
C.38.7
D.1500
5、如下图所示,设h1=3.2m,h2=h3=3.0m,供回水温度95/70℃,Q1=700W,Q2=600W,Q3=800W,相应供回水密度为961.92kg/m3,977.81kg/m3,则第三层与底层循环环路的作用压差为(b)。
A.498.8Pa
B.935.3Pa
运行,都满足相似律”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同一台泵或风机在同一个转速下运转时,各工况(即一条性能曲
线上的多个点)满足相似律”的说法也不正确。因为一条性能曲线上的多个工况点之间无法达到流量系数相等,即
叶片入口速度三角形不相似,流动过程不相似。
为什么要考虑水泵的安装高度?什么情况下,必须使泵装设在吸水池水面以下?
排水管网,如:洗练盆、大/小便器等各类卫生器具排水接管上安装的存水弯(水封)。此外,空调末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知识点汇总

独用管路压损平衡:独用管路的流动阻力与其获得的资用动力相等的,这是流体力学基本规律的表现。
在设计中通过对管路几何参数(主要是管道断面尺寸)的调整,改变管内流速,使独用管路在要求的流量下,流动阻力等于资用动力,从而保证管网运行时,独用管路的流量达到要求值(1)按流体介质气体输配管网:如燃气输配管网液体输配管网:如空调冷热水输配管网汽-液两相流管网:如蒸汽采暖管网液-气两相流管网:如建筑排水管网气-固两相流管网:如气力输送管网(2)按动力性质重力循环管网:自然通风系统机械循环管网:机械通风系统(3)按管内流体与管外环境的关系开式管网:建筑排水管网闭式管网:热水采暖管网(4)按管内流体流向的确定性枝状管网:空调送风管网环状管网:城市中压燃气环状管网(5)按上下级管网的水力相关性直接连接管网:直接采用城市区域锅炉房的热水采暖管网,间接连接管网:采用换热器加热热水的采暖管网并联管路阻力平衡流体输配管网对所输送的流体在数量上要满足一定的流量分配要求。
管网中并联管段在资用动力相等时,流动阻力也必然相等。
为了保证各管段达到设计预期要求的流量,水力计算中应使并联管段的计算阻力尽量相等,不能超过一定的偏差范围。
如果并联管段计算阻力相差太大,管网实际运行时并联管段会自动平衡阻力,此时并联管段的实际流量偏离设计流量也很大,管网达不到设计要求。
因此,要对并联管路进行阻力平衡欧拉方程的4点基本假定是:(1)流动为恒定流;(2)流体为不可压缩流体;(3)叶轮的叶片数目为无限多,叶片厚度为无限薄;(4)流动为理想过程,泵和风机工作时没有任何能量损失。
特点1,理论扬程仅与流体在叶片进出口处的速度三角形有关,与流动过程无关2,与液体种类无关调压站功能:一是将输气管网的压力调节到下一级管网或用户需要的压力;二是保持调节后的压力稳定组成:调压器、阀门、过滤器、安全装置、旁通管、测量仪表。
蒸汽疏水器功能:阻止蒸汽逸漏,迅速排走用热设备及管道中的凝水,同时能排除系统中积留的空气和其他不凝性气体离心式泵与风机静止元件和转动部件见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流体会从泵与风机转轴与蜗壳之间的间隙处泄露,称为外泄露。
流体输配管网——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第一章:1.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与组成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功能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各末端装置;或者按流量要求从各末端装置收集流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汇。
末端装置、源或汇、管道是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
动力装置、调控装置和其他附属设备是管网系统的重要组成。
2.流体输配管网的分类1)重力驱动管网与压力驱动管网2)开式管网与闭式管网3)枝状管网与环状管网4)异程管网与同程管网第二章:一、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目的根据要求的流量分配,确定管网的各段管径(或断面尺寸)和阻力。
对枝状管外,求得管网特性曲线,为匹配管网动力设备准备好条件,进而确定动力设备(风机、水泵等)的型号。
2、流体输配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1)水力计算的基本理论依据流体力学一元流动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及串、并联管路流动规律。
(2)管网中流体稳定流动的条件管网的流动动力等于管网流动总阻力。
3、常用的水力计算方法假定流速法;压损平均法;静压复得法。
4、全压的来源与性质•来源于风机水泵等流体机械。
•来源于压力容器。
•来源于上级管网。
性质:•在一个位置上提供,沿整个环路中起作用。
•提供动力的位置在共用管段上,则共用该管路的所有环路都获得相同大小的全压动力。
与此相反:重力产生的环路动力是在整个环路上形成的。
它作用在整个环路上。
第三章一、闭式液体管网的水力特征和水力计算1.串、并联管路的水力特征第五章1.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2.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性能参数3.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基本假定、分析、修正、物理意义)4.泵与风机的功率与效率5.叶形对泵与风机性能的影响6.相似率与比转数第六章1.泵、风机在管网系统中的工作状态点2.泵、风机的工况调节第七章1. 液体管网压力分布图----水压图2.水力失调度(概念、计算公式)3.管网的水力工况分析(计算)。
流体输配管网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

流体输配管⽹知识点(龚光彩版)汇总流体输配管⽹知识点第1部分流体输配管⽹基础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流体输配管⽹的基本功能与组成;了解流体输配管⽹的分类⽅法,重点熟悉按照管内流动状态、动⼒、流体与外界环境关系、流动路径的确定性的分类;了解典型流体输配管⽹类型、构成和特点。
⽐如:绘制⼀个⾃⼰熟悉的流体输配管⽹,说明该管⽹中各组件的名称和作⽤。
流体输配管⽹概念将流体输送并分配到各相关设备或空间,或者从各接收点将流体收集起来输送到指定点的管道系统称为流体输配管⽹。
流体输配管⽹基本功能是将从“源”取得的流体,通过管道输送,按照流量要求,分配给末端装置;或者按流量要求从各末端装置收集流体,通过管道输送到“汇”。
流体输配管⽹基本组成(1)末端装置其作⽤是按要求从管道获取⼀定量的流体或将⼀定量的流体送⼊管道。
如:排风管⽹的排风罩、送风管⽹的送风⼝、燃⽓管⽹的⽤⽓设备、卫⽣器具、配⽔龙头等。
(2)源和汇源是指为管道中输送流体的来源;汇是指接受从管道汇集的流体。
⽐如,室外空⽓是送风管⽹的源,却是排风管⽹的汇;市政给⽔管是建筑给⽔管⽹的源,市政排⽔管是建筑排⽔管⽹的汇;上⼀级燃⽓管⽹是下⼀级燃⽓管⽹的源;热⽔锅炉既是供热管⽹的源,也是供热管⽹的汇。
(3)管道管道是源或汇与末端装置之间输送和分配流体的必备通道。
(4)动⼒实际流体的流动总是存在阻⼒,因此必须提供动⼒,才能实现流体输配管⽹的基本功能。
流体输配管⽹的流动存在不同来源,主要可分为三种来源。
⼀是来源于“源”,如锅炉;储⽓罐的压⼒;上级管⽹的压⼒。
例如多数建筑给⽔管⽹中⽔的流动动⼒来⾃于市政给⽔管内的压⼒;建筑燃⽓管⽹中的燃⽓流动动⼒来⾃于⼩区燃⽓管道内的压⼒;供热管⽹中的热⽔或蒸汽的流动动⼒来⾃于供热锅炉的压⼒。
⼆是来源于重⼒,如⾃然循环热⽔采暖;建筑排⽔管⽹中污⽔的流动是靠流体的⾃⾝重⼒实现的。
三是来源于机械动⼒(风机、⽔泵),如通风管⽹中空⽓的流动动⼒由风机来提供,建筑给⽔管⽹中⽔的流动可以由⽔泵来提供。
流体输配管网教案设计

流体输配管网教案设计第一章:流体输配管网概述1.1 流体输配管网的定义与分类1.2 流体输配管网的基本组成1.3 流体输配管网的功能与应用1.4 流体输配管网的发展趋势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与分类2.2 流体的流动与阻力2.3 流体动力学方程2.4 流体流动的数值模拟第三章:管网设计基础3.1 管网设计的原则与步骤3.2 管网布置的基本形式3.3 管网中的水力计算3.4 管网设计中的优化方法第四章:管网设备与元件4.1 管网阀门的选择与使用4.2 管网泵的选择与使用4.3 管网加热器与冷却器的设计与应用4.4 管网与其他设备的连接与协调第五章:管网运行与管理5.1 管网的运行原理与操作5.2 管网的故障分析与处理5.3 管网的维护与检修5.4 管网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评估第六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水力计算6.1 管道摩擦损失的计算6.2 局部损失的计算6.3 管网压力损失的合成6.4 管网的水力平衡与优化第七章:管网的稳定性与控制7.1 管网的压力控制与调节7.2 管网的流量控制与调节7.3 管网的波动与振动控制7.4 管网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第八章:流体输配管网的优化设计8.1 管网设计的目标与约束条件8.2 管网优化设计的方法与算法8.3 管网经济性分析与评价8.4 管网优化设计的案例分析第九章:特殊类型的流体输配管网9.1 高温高压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2 天然气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3 腐蚀性流体管网的设计与运行9.4 非常规流体管网的设计与运行第十章:流体输配管网的环保与安全10.1 管网环境影响的评估与控制10.2 管网的安全设计与应急处理10.3 管网的节能减排技术10.4 管网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第十一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模拟与仿真11.1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基本概念11.2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数学模型11.3 管网模拟与仿真的计算机实现11.4 管网模拟与仿真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第十二章:流体输配管网的现代化技术12.1 管网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12.2 管网信息化管理与监控12.3 管网智能优化与决策支持系统12.4 管网现代技术在提高运行效率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流体输配管网的案例分析13.1 城市供水管网案例分析13.2 天然气输配管网案例分析13.3 石油化工管网案例分析13.4 供热管网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实验与实践14.1 管网实验的目的与意义14.2 管网实验设备与方法14.3 管网实验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14.4 管网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第十五章:流体输配管网的前沿话题15.1 管网设计的最新发展趋势15.2 管网材料与技术的创新15.3 管网环境保护与能源节约的新策略15.4 管网行业的未来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至第五章:重点:流体输配管网的定义、分类、功能、组成及发展趋势;流体流动的力学基础;管网设计原则、步骤、布置形式、水力计算及优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0.01MPa<P ≤0.2MPa
4)低压: P ≤0.01MPa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2002修订版
18
▪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构成
气源、厂站、各种压力等级管道、监控装置和 计算中心。
城市燃气管网系统
一级系统 二级系统 三级系统 多级系统
19
低压一级系统
中压一级系统
20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 并保护大气环境。
二.通风工程的风管系统分类 排风系统和送风系统
2
<流体输配管网>
3
<流体输配管网>
4
<流体输配管网>`
三.空调工程的主要任务
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保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 质,并保护大气环境;
维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或使室内热环境满 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三.按流量变化分为
定流量系统 变流量系统
四.按水泵设置分为
单式泵系统 复式泵系统
五.按与系统外界质量交换情况分为
开式系统 闭式系统
继续 29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0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1
1.2.1.2供暖空调冷热水管网装置 *一.膨胀水箱 1.作用: 储存膨胀水量,定压,排气。 2.连接: 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系统
返回 36
<流体输配管网>
1.供暖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无混合装置的直接连接(a) 装水喷射器的直接连接(b) 装混合水泵的直接连接(c) 间接连接(d)
2.通风系统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e) 3.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f) 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g) 装设容积式换热器的连接方式 (h) 装设下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 (i)
8
ISG 单级单吸立式管道离心泵
ISGB 便拆式管道离心泵
9
▪风阀
碟式调节阀 菱形单叶调节阀 插板阀 平行式多叶调节阀 对开式多叶调节阀 菱形多叶调节阀 复式多叶调节阀 三通调节阀
小断面风管 大断面风管 分流合流
10
11
具有控制功能的风阀: 止回阀、防火阀、排烟阀
12
风口:新风口、排风口、送风口、回风口等
中低压两级管网系统 1-气源厂;2-低压管道;3-压送机站; 4-低压储气罐站; 5-中压管网;6-区域调压室;
7-低压管网
21
三级管网系统
1-长输管线;2-城市燃气分配站;3-郊区高压管 道;4-储气罐站;5-高压管网;6-高中压调压室; 7-中压管网; 8-中低压调压室;9-低压管网;
10-煤气厂
空调系统的两个功能: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物浓 度和热环境质量。
四.空调工程的风管系统分类 一次回风系统、二次回风系统、双风道 系统、变风量系统等。
5
<流体输配管网>
6
捷丰空调软件开 发团队
捷丰公司组合式空调的一种典型组合机组主视图
7
<流体输配管网>
1.1.1.2通风空调工程空气输配管网的装置与配件 风机
1.供暖、通风系统热用户与开式热水网路的 连接
与闭式热水供热系统完全相同
2. 热水供应热用户与热水网路的连接
无储水箱的连接方式(a) 装设上部储水箱的连接方式(b) 与上水混合的连接方式 (c)
4.闭式双级串联和混联连接的热水供应系统
返回 37
放大1
<流体输配管网>
放大2 放大3
返回 38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缩小 39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缩小 40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缩小 41
放大1
<流体输配管网>
放大2 返回
42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43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44
<流体输配管网>
重力循环供水总立管顶端
机械循环循环泵吸入口前
3.容积计算: VP=αΔtmax×Vc 二.排气装置 1.作用: 排气。 2.种类: 集气罐、自动排气阀等。 3.连接: 供水系统干管末端最高处。
<流体输配管网>
继续 32
三.散热器温控阀
<流体输配管网>
四.集分水器 五.过滤器 六.阀门 七.换热装置
13
管件:三通、四通、弯头、变径
14
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过滤器、表面式 换热器、喷水室、净化塔等
空气过滤器
化学过滤器
FH高效过滤风口
15
16
<流体输配管网>
1.1.2燃气输配管网的型式与设施 1.1.2.1燃气输配管网型式
(1)燃气输配管道的分类 按用途分: 1)长距离输气管道 2)城市燃气管道:分配管道、用户引入管、室内 燃气管道。 3)工业企业管道
返回 继续 25
<流体输配管网>
1.2液体输配管网的型式与装置
1.2.1供暖空调冷热水管网型式与装置 1.2.1.1供暖空调冷热水管网型式 一.按循环动力分
重力(自然)循环系统 机械循环系统
二.按水流路径
同程系统 异程系统
继续 26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27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流体输配管网>
继续 33
<流体输配管网>
1.2.2热水集中供热管网型式与装置 1.2.2.1热水集中供热管网型式 一.枝状管网: 二.环状管网: 1.2.2.2热水集中供热管网用户连接方式与装置 一.闭式热水集中供热管网,用户连接方式 二.开式热水集中供热管网
继续 34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35
<流体输配管网>
22
<流体输配管网>
1.1.2.2燃气输配管网设施 一.储配站
储配站功能: 储配站工艺:例如:低压储存,中压输送工艺
二.调压站
调压站功能:降压和稳压。 调压站种类:区域、专用和箱式。 调压站组成和装置:
三.阀门:闸阀、截止阀、球阀、蝶阀和旋塞。
继续 23
<流体输配管网>
返回 24
1.调压器 2.阀门 3.过滤器 4.安全装置 5.旁通管 6.测量仪表
流体输配管网
绪论 涉及通风空调、采暖供热、燃气供应、
建筑给水排水等公用设备工程 管道、动力装置、调节装置、末端装置
等 课程意义、特点及要求 ➢ 学时:48学时
1
<流体输配管网>
第1章 流体输配管网的型式与装置
1.1气体输配管网的型式与装置 1.1.1通风空调工程风管型式与装置 1.1.1.1通风空调工程的空气输配管网型式 一.通风工程的主要任务
按敷设方式分 地下燃气管道与架空燃气管道
17
按燃气输配管网按压力分级 1)高压 A: 2.5MPa<P ≤4MPa
<流体输配管网>
B: 1.6MPa<P ≤2.5MPa
2)次高压 A: 0.8MPa<P ≤1.6MPa
B: 0.4MPa<P ≤0.8MPa
3)中压 A: 0.2MPa<P ≤0.4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