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题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学习难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自学提纲: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法指பைடு நூலகம்:
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2、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等,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教材梳理: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古代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A.监视B.议政C.逮捕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清康熙时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D.厂位制度
简答题:
1、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集权?
2、明清加强君主集权的利弊
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
第18课_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2

2、设立厂卫制度 卫:锦衣卫,朱元璋时设立 厂:东厂,明成祖朱棣时设立
明“锦衣卫印”
“厂卫”
目的:监察百官和京城百姓,侦缉官民的言行 作用: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 2、设立厂卫制度 3、设立廷杖制度
设立:朱元璋
目的: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 后果:是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C.文章死板地分为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4、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 B 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
5、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有不少文字狱,完全是牵强附会,挑
剔文字过错,甚至为了一句诗、一个 字也惹出大祸。有一次,翰林官徐骏 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 写成“狴”(音bì )字,雍正帝见了, 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 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 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挑剔说这 “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 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 2、设立厂卫制度 3、设立廷杖制度 4、设立军机处 清朝 设立:雍正 目的:加强皇权
作用: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 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 君主的执意畅达无阻,是皇权 高度膨胀的产物
明朝
政治
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课程标准〗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的有关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男女生对抗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及危害,初步培养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难点培养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课:据老师所知,有很多同学平时都喜欢读诗歌。
那么,今天老师想请同学看几句古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同学们能不能从这几句诗中看出什么毛病?学生回答略。
教师:可是,就是这几句诗却使清朝时的翰林院学士徐骏掉了头。
当时,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硬是认为徐骏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即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说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则是暗指清统治者没有文化。
为此,按“大不敬”“斩立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
刚才老师讲时,发现许多同学面露疑惑:怎么可能呢?不就是几句诗吗?怎么能如此牵强附会地和国家朝廷连起来?可这正是历史的真实,是清朝加强思想专制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的重要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一、明清帝国的更替谈到明清的专制统治,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明清两朝是怎么建立的。
同学阅读课文,了解明清建立情况,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讲解。
二、皇权高度膨胀教师:明清是中华帝国的晚期,那时封建制度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为加强对全国的控制,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皇权,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
历代加强思想控制的典型事件
朝代
秦朝
西汉
事件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清朝
明清朝
八股取士
文字狱
思考:文字狱造 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 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
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 主集权?
政治上: 1. 杀功臣,巩固皇权 2. 废除宰相制度 3.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 设立廷杖制度 5. 设立军机处 文化上: 1. 八股取士 2. 文字狱
开国皇帝 朱元璋 皇太极
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 帝入关,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1644 年李自成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自主学习我最棒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加强专制统 治分别在政治、思想上采取了哪些 措施?
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政治)
1.杀功臣,巩固皇权 2.废丞相,权分六部 3.设立厂卫制度 4.设立廷杖制度 5.设立军机处(清)
这是军机处值班房,你知道军机处 是个什么机构吗?
知识窗: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 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 写谕旨,发布政令。但他们本身品 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 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 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反映了君主 专政已发展到了顶峰。
知
识
梳
理
1、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有: (1) 朱元璋 时,废除 宰相 制度,六部由皇帝直接 指挥。 (2)设立 厂卫 制度( 特务 机构):朱元璋时 ,设锦衣卫 ;明成祖时设 东厂 ;西厂。 2、清朝 雍正 (皇帝)时,设立 军机处 ,皇权高度 膨胀。 3、明清时期,选拔官员实行 八股取士 ,科举考试只在 范围内命题,行文按 八股文 的格式。 “四书”、“五经”
明清封建专制名词解释

明清封建专制名词解释
明清封建专制是指明朝和清朝时期的君主专制制度。
在明清时期,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所有官僚和百姓都要无条件服从君主的命令。
这种统治方式被称为君主专制,君主的决策和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不受任何制约和挑战。
明清时期的封建专制制度实行中央集权,地方各级官僚机构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需服从中央组织的管理和命令,没有独立自治的权力。
这种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使得国家能够更好地掌控地方资源,统一调配人力物力,提高行政效率。
专制主义是指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几个人的手中,与民主制度相对立。
在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皇帝的权威达到了顶峰,国家政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总之,明清封建专制是明朝和清朝时期实行的君主专制制度,这种制度使得君主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力,实行中央集权管理,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13 北师大版

考试内容 答题要求 经书的背诵理解, 对文学水平和治 诗赋、时务策的 国治民的见解要 求较高。 写作。
四书五经
不能有自己的 见解。
感知历史
庆妻时 ,子京 《以诀官 稗为,每 史又及旦 汇活暮入 编一无朝 》日事, 。则必 相与 ——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读 书人,甚至是皇帝,你生活的幸 福指数高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年号:
洪武
都城 : 应天(今南京)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清朝的建立
请问:皇太极 的主要历史活 动是什么?
1636年,改国号为清
皇太极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
二、皇权高度膨胀:
文字狱后的社会……?
思考:
1.统治者为什么要小题大 做,掀起文字狱?
2.文字狱的危害是什么?
大兴文字狱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上控制知 识分子。 危害: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发展 。
知识回顾
目的
明清帝国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锦衣卫
锦衣卫印
锦衣卫的职能是监察百官和京城百 姓。侦缉官民言行。厂卫设有监狱、法 庭,对犯人采用剥皮、抽筋、刺心等酷 刑,制造了大量冤错案。用这种专设的 特务机构,用极端残忍的酷刑来强化中 央集权,在我国封建史上还属少见。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1.锦衣卫 (明太祖)2.东厂 (明成祖)
4.设廷杖制度
在清朝,言语不当可能导致灭顶之灾,你 能否找出下面每句诗招致冤狱的原因?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锦衣卫印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 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 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 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 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 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 的。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
何故乱翻书。
北大南宁附属实验学校
杨秋锦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368年,朱元璋、北京 2、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来恢复 经济?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身份 3、清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636年、皇太极、北京
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 国家的统一,但是大臣失去了参政 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独断 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 和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 国家的正确决策。
看谁最厉害!
二、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明 殿 阁 大 学 士
厂卫特务制度 特点:都由皇帝直
接指挥。 职能:「锦衣卫」 是由皇帝的侍卫亲 军组成,归皇帝直 接指挥。它兼管侦 察、逮捕和审讯等 事。东厂是明成祖 时设立的由皇帝的 亲信宦官组成,也 归皇帝直接控制。,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 秦始皇的焚书。八股文的败 坏人才,却比秦始皇在咸阳 郊外的坑儒还厉害! ——顾炎武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科举考试的三级 八股文的毁灭文化,等于秦 八股取士说明了科举 科举制始创于何时? 秀才 始皇的焚书坑儒!八股文的
七年级历史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二、皇权的高度膨胀
• 清除功臣——“胡蓝之狱”
•
•
明朝 加强 君权的 措施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廷杖制度:任意仗责不合己意的大臣
•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时期)
NEXT
• 胡蓝之狱:胡惟庸是明初丞相,朱元璋 害怕其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就借口他 谋反把他杀掉,牵连进去的人达3万余人, 后来,朱元璋又以同样罪名杀害大将军 蓝玉,牵连进去的功臣武将1.5万人。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 • 1、明朝的建立及统治 ①背景:元末的腐朽统治导致了红巾 军起义的爆发,起义的迅猛发展最终结束 了元朝的统治。 ②建立:1368年 朱元璋 (明太祖) 年号 洪武
•
•
•
明疆域图
• 2、清朝的建立及前期的统治 ①背景:明中后期,国力渐衰,1618 年,北方满族首领努尔哈赤起兵反明。 • ②建立:1638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 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首都 从盛京迁到北京,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 统治。
返回
•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 重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写谕旨,发 布政令。 •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 产物。
返回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 1、八股取士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
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 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返回
本课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明清两朝加 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认识明清君主专 制统治的加强有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 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并培养了你们的民主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68 朱元璋,建都南京元灭亡,
努尔哈赤统女真,1616国号金,
继承汗位皇太极,1636国号清,
1644清入关,统治中心迁北京。
明废丞相中书省,六部分理管朝纲,
特务机构锦衣卫,皇帝指挥大权掌,
四书五经八股文,明清君权更加强。
雍正集权强君主,开始设置军机处,
军国大事皇帝说,大臣跪地作记录,
思想文化搞禁锢,康雍乾时最残酷,
文字狱案搞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
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推翻元朝,
建立明朝
注:1644年,李自成
推翻明朝
科举实行八股取士
实行文字狱
设立军机处
设立廷杖制度设立厂卫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杀功臣,巩固皇权皇
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