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明治维新新

合集下载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五 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制》……推行
“四民平等”的国民义务教育制……共设8所大学、 256所中学、53760所小学……1907年,日本儿童 入学率高达97%。
教育 制度
主要内容
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作用 培养国家人才
文化 生活
& 教育 制度 军事
殖产兴业,土地买卖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新式学校,义务教育
实行征兵制
促进经济发展 形成崇洋风气 培养国家人才 增强军事力量
社会束缚 武装倒幕 明治维新
破茧成蝶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明治维新的影响
1、漂亮 2、丑陋
四、终化蝶——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日本迅速崛起,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经济
主要内容
兴办工商业,引进技术 允许土地买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历史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3、文化教育:
材料四
生活 习俗
主要内容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作用 形成崇洋风气
日本为什么有这么多英语的外来词汇? 近代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语言中有大量的西方元素
历史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
三、脱束缚——明治维新的措施内容及作用
2、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为实现殖产兴业)明治政府除进行地税改革而获取必要
的巨额土地税收之外……采取大办官营企业,由国家资本带头实 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在政府的大力保护和扶植下,日本 出现早期产业革命热潮。他几乎扩展到一切主要工业部门……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川教版(精华课件).第21课 日本的明治维新

国内
国外
美国入侵
天皇
统 治 阶 级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大名 武士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被 统 治 阶 级
新兴地主、 商人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农民、城市平民
探讨19世纪中叶日本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 矛盾和问题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 生活方式;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 军队(“皇军”)。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明治维新
倒幕派领袖 口号 文件 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 木户孝允 富国强兵、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五条誓文》、 《维新政体书》
改革成功的保障: 政治上
西乡隆盛
1868年1月3日,西南各诸侯率兵包围皇宫,解 除德川幕府驻后宫警卫队的武装。他们簇拥着年少 的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宣布“王政复古”, 大权全归天皇掌握。明治天皇随即颁布诏书,决定 建立由他领导的新的中央政府,并委派西乡隆盛和 大久保利通这些改革派主管政事。
鸟羽、伏见之战
1868年1月,幕府以讨伐叛逆为借口,首先挑起战争。双方在京都附近的 鸟羽、伏见激战3天,倒幕派军队打败幕府军。4月,德川庆喜投降,德川幕 府265年的统治被推翻。随后江户改称东京。1869年3月,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5月,幕府残余势力被消灭。
文化教育:提倡“文明开化”,努 力发展教育;
日本使团出访欧美
பைடு நூலகம்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要点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要点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阶级 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政府
改革
明治维新: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义统
生 产
治 阶 级





和被

统 治

阶 级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导 致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农民、城市平民
废除了武士对军事的垄断,建立了资产阶 级的常备军,但其尊天皇为“神”,以 “武士道‘精神为军人的行为准则,也说 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并 为日本后来走上对外侵略道路埋下了伏笔。
银行、邮政局、铁路局等新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 方便。 • 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普通教育4年,不服从者将 受罚。
• 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很少有人头 上还留着发髻了;吃西餐、开化妆舞会、听西洋音乐成 为一种时尚。
• 武士不再垄断军职,邻居家的孩子被征,成为一名“皇 军”。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
项目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军事


废藩置县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工商业;允 许土地自由买卖。
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 发展中、高等教育。
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废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皇 军”。
县 县

京 消中除央了集地权方,县封为建日县割本据资势本力主,义县加经强济县了的 都 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文化教育:设新式学校,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中、高等教育。

第21课明治维新新

第21课明治维新新

• 任务四:
• 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在书中133—134页, 找出以下知识:
三、明治维新
• • • • 1、时间: 2、领导人: 3、口号: 4、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军事)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领导人:明治天皇、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3、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是明治维新 的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主要内容:(5个方面)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 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改革)
(3)文化教育:采用欧美学制,努力发展教育
(4)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5)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 1、根本原因:
• 4、战役: 1868年,鸟羽之战、伏见之战
• 5、结果:
德川庆喜投降,幕府统治被推翻 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代表新兴 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的明治政府
• 6、武装倒幕的历史意义: 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镰仓幕府
源赖朝
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
德川庆喜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1192年 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位将军。 任征夷大将军,开创镰仓幕府,控制全 1868年4月,倒幕运动后被迫还权天皇, 国军政实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 长达600多年的幕府统治结束了 幕府统治时期。
幕府禁令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外因:民族危机
美国东印度舰队 司令培理
浦贺港 1853年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百年维新(日本).rmvb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结合教材内容和五条誓文归 纳明治维新进行了哪些改革?
(1)、政治:废藩置县、中央集权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大 阪
三府七十二县
东 京




(2)、经济:引进技术、殖产兴业
日本出现机器纺织厂
铁路投入使用
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3)、教育:改革学制、新式教育
1877 年 , 日 本 东 京 大 学 成 立
先进的生产关系
落后的政治体制
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
天皇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 组成幕府 封建割据势力 不满幕府统治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贫困 进行斗争
将军
幕府
大名
武士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 国 内 矛 盾 激 化
府迁都东京。5月,幕府残
余势力被消灭。
鸟羽、伏见之役
德川幕府第十五代将军,
倒幕运动中被迫还政天皇,
终结了德川幕府统治。
德川庆喜 1837.10.28~1913.11.22
明治天皇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 年继承王位,
1868 年以《易经》中
“圣人向明而治”,改 年号为明治元年。推翻 德川幕府统治后,实行 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动脑筋
日本从“锁国”到被迫“开国”,进而主动学习外国先 进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历史启示? 1.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 2.科教兴国;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
1、从国际环境上:列强对日本的侵略尚不深入,而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从改革阻力上:日本防碍改革的幕府统治在改革前已被推翻;而中国玩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3、从群众基础上:日本重视、利用人民力量,社会基础坚实;而中国维新派没有发动人民群众,脱离了群众,社会基础薄弱。
4、从领导力量上:日本倒幕实力派领袖进入了政权核心,握有实权;而中国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限皇帝身上。
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课件显示)(1)幕府封建统治防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防碍了生产力的发展);(2)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持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课件显示)
依据:1853年,美国舰队入侵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俄、英、法等也沿例炮制,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德育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擅长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
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教法
讲力量,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扶持和保护资本主义企业,所以其作用是——促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文教
就发展了近代教育、培养了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
社会生活
革除了旧习,减轻了改革的阻力
军事
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并导致了对外侵略扩张
三、对明治维新的评价(课件显示)
1、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师: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而这次改革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所以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明治维新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中图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日本明治维新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历史上册
3.授课时间:2024年秋
②趣味性:板书设计应有趣味性,通过创意的插图、图标或者趣味性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可以使用历史人物卡通形象来代表重要人物,或者用有趣的比喻和句子来概括复杂的概念,使板书既有趣又易于理解。
③结构清晰:板书设计应具有清晰的结构,将知识点分层次、分模块地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将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别用不同的板块呈现,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每个板块的核心内容。
3.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社会的变革,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要求整理成一篇资料汇编,字数不限。
作业反馈:
1.对学生的短文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观点阐述。对于存在的问题,如语言表达不清、逻辑混乱、观点不明确等,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2.对学生的报告进行批改,关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点阐述。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分析不深入、观点不明确、论据不足等,及时指出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从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中,你悟到了 什么?
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及时变革. 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弃其糟粕。
教育是强国之本,要重视发展教育
1.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改变国家行政建制 B.完善政府管理职能 C.消除封建割据状态 D.迁藩主到东京居住
2.“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 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 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采取了: A.废藩置县 C.发展近代工业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教育和军事等方面。
二、明治维新
1.时间: 1868年起 2.代表人物: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 3.口号: “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4.文献: 明治天皇发布“五条誓文”和“维新政体书”
5.主要内容:
明治维新主要措施及作用
项目
政治 经济
内容
作用
废藩置县,由中央直 加强中央集权,为资本主义的发 接治理
美国的历史是两次革命的历史; 日本的历史是两次改革的历史„„
第21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封建制度的代表 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19世纪中叶的日本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实 德川幕府 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
幕 府
指武士首脑将军的府邸,后来 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 府。从12世纪—19世纪明治维 新前,日本处在军事封建统治 的“幕府政治”时期,它先后 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和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
②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 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艘轮船“孝明丸” (一般称“横滨丸”)从筑地驶往横滨
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
1872年通车的日本第一条铁路
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 ——三井兑换店成立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 东京大学重要的学术象征
新课小结
内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资 义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将军


幕府的重要成员有 幕 些经商,与资产阶 府 大名 级有千丝万缕联系 统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治 经济状况恶化 中下级 出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现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危 生活日益贫困 农民、城市平 机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进行反抗斗争 民
• 1、根本原因:
• 4、战役: 1868年,鸟羽之战、伏见之战
• 5、结果:
德川庆喜投降,幕府统治被推翻 建立以天皇为核心的,代表新兴 资产阶级和地主利益的明治政府
• 6、武装倒幕的历史意义: 为明治维新创造了前提条件
镰仓幕府
源赖朝
德川幕府 德川幕府
德川庆喜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1192年 日本德川幕府的最后一位将军。 任征夷大将军,开创镰仓幕府,控制全 1868年4月,倒幕运动后被迫还权天皇, 国军政实权。天皇成为傀儡,日本进入 长达600多年的幕府统治结束了 幕府统治时期。
• 任务五:
• 讨论题:请小组同学,选择一点或多点, 分析讨论,日本改革内容,会给带来怎样 的影响?
5、性质(方式):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6、评价(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最重要意义) ② 摆脱了民族危机 ,成为亚洲唯一民族独立国家 (2)局限性: ①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天皇制) ②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中日甲 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是明治维新 的根本目的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4、主要内容:(5个方面)
(1)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 ①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改革)
(3)文化教育:采用欧美学制,努力发展教育
(4)社会生活:革除旧习,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5)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1868----1873年
• 任务一 :
学习目标
1.记住首先打开日本国门的国家和 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 时间、代表人物及内容; 2、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 运动; 3、解析明治维新给日本的影响、性 质和作用。 4、比较分析日本与中国的改革,培 养分析能力
任务二:
• 请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阅读教材 131—132页,查找幕府统治危机 的两个原因,并分析哪个是根本原 因:
时间:
代表:
内忧
口号: 原因 政治: 经济: 文化教育: 生活:
军事:
幕府统治危机
外患
武装倒幕
前提
明 治 维 新
措施:
性质:
进步性:
评价:
局限性:
学习测评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幕府禁令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外因:民族危机
美国东印度舰队 司令培理
浦贺港 1853年
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百年维新(日本).rmvb
• 任务三:
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看 书P132—P133页,完 成下列问题:
二、武装倒幕
幕府统治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的地主 • 2、倒幕派: • 3、天皇: 明治天皇
• 任务六:
• 学为所用:通过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你 收获了什么经验教训,请为中国的发展提 出你的建议?
任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几乎与中国同一时期进行改革,一个成 功,一个失败,请同学们讨论比较,日本 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建议同学们从 改革背景、人物、具体内容、对待外来文 化的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束 谢谢
• 任务四:
• 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在书中133—134页, 找出以下知识:
三、明治维新
• • • • 1、时间: 2、领导人: 3、口号: 4、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文 化、生活、军事)
三、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领导人:明治天皇、西乡隆盛、 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3、口号: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B
A
A
B
D
6.646年,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封建制度进行了改革;1868年起,明 治政府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进行了改革。
(1)646年和1868年的改革分别称作什么? 答:646年大化改新;1868年明治维新。 (2)646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3)1868年的改革,日本社会性质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 (4)通过对日本这两次改革的了解,你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 什么想法? 答:要坚持改革开放;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当 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要与外界互通有无;要与时俱进,与国际接 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