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 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 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 亿吨。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烟煤和无烟煤主要的参数区别在于挥发分与水分,以及可燃基中的碳分。

无烟煤的挥发分与水分较烟煤更低,且析出温度更高。因此更难起火及燃烧,也因此在燃烧时几乎无烟气及火焰。

由于无烟煤碳分更高,所以它的低位发热量更大,也是煤中低位发热量最大的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有现代化的燃烧器,现代化的燃烧器配备有适当的火焰调节装置,可以使无烟煤没有任何问题地在窑头进行燃烧。

无烟煤

燃烧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输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长度和合适的气体流场。火焰的长度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讲十分重要,火焰如果过短,煤的潜热只能在较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火焰的温度就会在局部变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长度加长,温度就会下降。火焰的长度主要靠燃烧器的推动力进行控制。

燃烧器的推动力=一次空气(kg/s)×燃烧器尖端风速(m/s)

当燃烧器推动力加大时火焰长度缩短。

原煤的种类对火焰的长度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单个煤粒子的燃烬时间小于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即可。

如果目标是让无烟煤与烟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长度,那么就必须对煤粉的燃烬时间进行补偿。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

高温二次风将会快速加热进入燃烧器的煤粉的挥发分快速排出,煤粉一经离开燃烧器端部,焦炭粒子就会点燃,因此冷却机的使用效果将对无烟煤的使用产生一定影响。

在回转窑窑头燃烧器上使用无烟煤需要保证如下条件:

1)煤粉能达到足够的符合要求的细度,以保证燃烧和火焰形成。

2)控制可靠稳定的煤粉喂料。

3)燃烧器的一次分必须具有足够的推动力并可调节。

4)燃烧器必须能够在燃烧带产生有充分内部循环空气的火焰,以保证无烟煤尽快点燃。

5)在启动冷窑或窑况不正常时利用烟煤或燃油辅助燃烧。

烟煤煤化程度低于无烟煤而高于褐煤的煤。其特点是挥发分产率范围宽,单独炼焦时从不结焦到强结焦均有,燃烧时有烟。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密度约1.2-1.5。挥发物约10%-40%。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 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较低的称做次烟煤。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煤化程度较大的煤。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沥青、油脂、玻璃、金属、金刚等光泽均有,具明显的条带状、凸镜状构造。

根据挥发分含量、胶质层厚度或工艺性质,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瘦煤等。用作炼焦、炼油、气化、低温干馏及化学工业等的原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工业锅炉的设计及运行状况造成大量的煤炭浪费

锅炉的热损失,包括: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目前我们常见的工业锅炉在运行中普遍存在如下若干问题:

1.锅炉受热面结焦、结垢严重,使锅炉辐射吸热量减少,传热减弱,排烟温度升

高,排烟热损失增加。

2.鼓风量不足,煤炭得不到充分氧供应,造成燃烧不足,炉渣含碳量上升。鼓风

量过剩,降低炉膛温度,同时使得部分可燃气体未完全燃烧即被烟气带走,增

加了锅炉的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3.部分较大的煤碳颗粒,表层迅速燃烧后耗氧速度过快,使得后续氧的供应不及,

形成局部厌氧,焦化的煤炭颗粒破坏气体通道,阻塞后续氧进入颗粒内部,造

成煤炭燃烧不尽,即灰渣物理热损失。

4.煤中灰分熔化粘接,形成大面积结板,焦板内的煤炭得不到充分燃烧。

5.煤炭水分过大或挥发份过低使得着火延迟,导致煤炭在有限的燃烧过程不能燃

烬,炉渣含碳量升高。水分不足则造成煤炭粘度下降,增加漏煤和飞灰不完全

燃烧热损失。

6.板结后的煤层密实,鼓风风量分布不均匀,得到补氧的煤层燃烧完全,得不到

足够风量的煤层则燃烧不透,使得炉膛煤层起伏不平,煤炭难以充分燃烧完全。

7.原煤的硫在燃烧过程形成气态硫氧化物,顺烟道排放污染环境,如果排烟温度

过低或遇降雨冷却,可能会形成酸类物质腐蚀烟道管壁。

8.由于各种操作平衡难以掌握,炉渣含碳量高,尤其是锅炉负荷偏大时候,煤层

过厚,进煤速度过快恶化了煤炭不完全燃烧状态,炉渣残碳含量甚至要超过20%。

各种操作的平衡依赖司炉师傅的经验、技能和责任心,现实情况是达到优化平衡状态较少,大部分时间锅炉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据统计,目前国内工业锅炉平均热效率为65%,意味着大量燃煤在白白流失。

目前国内企业针对煤炭价格的突然上涨明显准备不足,燃煤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明显增加,一些行业出现利润下滑、产成品竞争力下降、订单减少,市场困局使得企业领导焦头烂额、举步维艰,迫切想寻求一些技术方法,改善锅炉的热效率,降低煤耗,从而最终改善成本结构。一些措施,如分层给煤、余热利用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很大程度上改进了企业煤炭的使用效率,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的成功运用则为进一步提升锅炉热效率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节能空间。

1.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能让煤层蓬松并升高,增加煤层透气性,有助于煤与

鼓入风量的充分接触,燃烧过程中的煤层平整,减少由于风量分布不均所造成

的煤层高低起伏。

2.在渗透类组分的协助下,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通过煤

炭孔隙快速渗透、吸附到煤炭内部,借助介孔结构的复合载体,催化助剂在不

同温度段逐步释放出新生态活性氧,与煤中的可燃物结合,降低了煤的起火点

温度与反应活化能,促进燃烧,燃烧强度与密度增加,炉膛温度提升约几十度,

同时减少较大颗粒因供氧不足而形成的燃烧不完全。

3.因为一些燃烧从煤炭颗粒的内部产生,所形成的局部热胀促使煤炭颗粒的破裂,

逐级破解后的煤炭颗粒体积缩小,燃烧完全。

4.加入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后,煤炭的引燃明显改善,入炉煤起火早,相应

增加了煤炭在炉膛的燃烧时间,提高煤炭的燃烬程度。

5.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的核心组份纳米二氧化钛水溶胶拥有强大的比表面

积,所形成的粘着力提高煤炭粘度,减少细煤从炉排缝隙漏失而造成的飞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6.添加剂中含有固硫剂和表面活性剂,能吸收和固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减少硫排放及对烟道可能形成的酸腐蚀。

7.由于煤层疏松,煤炭供氧充分,减少炉膛内还原性气氛,灰熔点提高,减少煤

层形成板焦而燃烧不良,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炉壁结焦及结垢也可以在添加剂的综合作用下逐步脱落,进一步改善锅炉的热传递效率。减少对炉膛温度及鼓风的依赖,同时减少排烟热损失及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8.通过中科能源固硫节煤添加剂的综合作用,在同样锅炉出力的前提下,可以降低

煤层厚度及鼓、引风量,相应减少了各种热损失,优化了燃烧平衡,提升锅炉的运行效率。

无烟煤性质

通常,国内外将可燃基挥发份<10%的煤列为无烟煤。无烟煤具有含碳量多、挥发份低、机械强度高、质硬、密度大、内孔隙小、不易研磨、挥发份析出温度高、导热性差、着火困难、着火温度高、热稳定性差、燃烧时化学反应速度缓慢,不易燃烬等特性,在无烟煤的燃烧中要着重解决着火、稳燃、燃烬三个主要问题。为此,从燃烧学考虑,对无烟煤的燃烧,有如下要求: (1)、原煤磨细。因为煤粒越细小,加热到着火温度愈快,反应的表面积增大,即提高了风粉混合物的着火品质。一般,取煤粉细度R90与煤的挥发份数值相近。 (2)、高的一次风粉混合物浓度。尽可能维持低的空气份额,加速煤粉吸热,使风粉混合物在燃烧器附近达到着火温度。 (3)、高的一次风粉混合物进口温度和燃烧空气温度。这样可以减少加热时间,易于着火。: (4)、低的一次风粉混合物出口速度。为延长煤粉在燃烧器喷口附近的停留时间以及改善煤粉空气混合物的加热条件,应选用较小的速度。 (5)、燃烧空气分级输入。为进一步改善加热和着火条件,必须根据燃烧进程分阶段输入空气。 (6)、长的燃烧路程。为使碳粒充分燃烬,就应使燃料颗粒有一个尽可能长的燃烬路程。 (7)、锅炉的着火区域具有高的燃烧室温度和燃烧室壁温,以使煤粉尽早地达到着火条件。 ----------------- 手烧炉具有最简单的燃烧设备——炉排手烧常用的固定炉排有条状和板状两种:条状炉排通风截面比约为(20%一40%)适用于高挥发分烟煤;板状炉排的通风截面比为(8%~20%)可燃用贫煤或无烟煤。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 无烟煤俗称白煤,挥发份含量小于等于 10%,地质演化的年代 久,机械强度高, 不易研磨,储藏时不易自燃, 便于长途运输有明亮的黑色光泽, 较难着火,着火后也难于完全燃烧,燃烧时有很短的青蓝色火焰,不冒黑烟,结焦性差。它一般喊水分 不高,无烟煤的着火温度约 700℃。我国京西、阳泉、焦作、金竹山等矿产无烟煤。 烟煤挥发份比较高( 15-45%) ,外表灰黑色,有光泽,发热量较高,较易着火与完全燃烧,煤质 一般较无烟煤软。烟煤容易着火和燃烧,对于挥发超过 25%的烟煤及煤粉,要防止贮存时 发生自燃,灰分大的劣质烟煤对受热面易产生灰积、结渣和磨损,要做好防护措施。较多的

煤化学 第六章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第六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煤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又是冶金和化工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是确定煤炭加工利用途径的重要依据。 煤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煤的密度,煤的硬度,煤的热性质,煤的电磁性质,煤的光学性质等;煤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指煤的润湿性、润湿热和孔隙率等。 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与下面几个主要因素有关:①煤的成因因素,即原始物料及其堆积条件;②煤化程度或变质程度;③灰分(数量、性质与分布)、水分和风化程度等。 一般来说,煤的成因因素与煤化程度是独立起作用的因素。但是变质程度愈深,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各种成因上的区别则变得愈小,并且这些区别对于物理与物化性质的影响也愈小。因此,在煤化作用的低级阶段,成因因素对煤的物理和物化性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在煤化作用的中级阶段,变质作用成为主要因素;而在煤化作用的高级阶段,成因上的区别变得很小,变质作用成为唯一决定煤的物理及物化性质的因素。 研究煤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首先是生产实践的需要,因为它们与煤的各种用途有密切的关系,了解煤的物理与物化性质对煤的开采、破碎、分选、型煤制造、热加工等工艺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同时也是煤化学理论的需要,因为这些性质与煤的成因、组成和结构有内在的联系,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 第一节煤的密度 煤的密度因研究目的和用途不同,可分为真相对密度、视相对密度和散密度。 一、煤的真相对密度 (一)真相对密度的基本概念 在20 ℃时,单位体积(不包括煤中所有孔隙)煤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叫做煤的真相对密度,用TRD表示。真相对密度是煤的主要物理性质之一,在研究煤的分子结构、确定煤化程度、制定煤的分选密度时,都会用到煤的真相对密度。 用不同物质(例如氮、甲醇、水、正己烧和苯等)作为置换物质测定煤的密度时所得的结果是不同的。通常以氮作为置换物所测得的结果叫煤的真相对密度。因为煤中的最小气孔的直径约为O.5~1 nm,而氮分子直径为0.178 nm,因此氮能完全进入煤的孔隙内。另外.由于煤不能将氮吸附在其表面上,因此吸附对于密度测定的影响也就被排除了。 在研究煤质时,为了排除煤中矿物质的影响,有时用到纯煤真相对密度的概念。它是指煤的有机质的真相对密度,用(TRD)daf表示。可从TRD和煤的灰分等进行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 A——灰的平均真相对密度,无数据时可取为3.0; A d——干燥基灰分产率,%。 有时用下式估算纯煤的真相对密度: (二)真相对密度的影响因素 影响煤真相对密度的因素有成因类型、煤岩组成、矿物质、煤化程度等。 l.成因因素的影响 不同成因的煤真相对密度是不同的,腐植煤的真相对密度总比腐泥煤大。例如除去矿物质的纯腐植煤的真相对密度在l.25以上,而纯腐泥煤的真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2。 2.煤化程度的影响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 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 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 亿吨。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烟煤和无烟煤主要的参数区别在于挥发分与水分,以及可燃基中的碳分。 无烟煤的挥发分与水分较烟煤更低,且析出温度更高。因此更难起火及燃烧,也因此在燃烧时几乎无烟气及火焰。 ? 由于无烟煤碳分更高,所以它的低位发热量更大,也是煤中低位发热量最大的一种。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有现代化的燃烧器,现代化的燃烧器配备有适当的火焰调节装置,可以使无烟煤没有任何问题地在窑头进行燃烧。 无烟煤 燃烧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输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长度和合适的气体流场。火焰的长度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讲十分重要,火焰如果过短,煤的潜热只能在较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火焰的温度就会在局部变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长度加长,温度就会下降。火焰的长度主要靠燃烧器的推动力进行控制。 燃烧器的推动力=一次空气(kg/s)×燃烧器尖端风速(m/s) 当燃烧器推动力加大时火焰长度缩短。 原煤的种类对火焰的长度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单个煤粒子的燃烬时间小于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即可。 如果目标是让无烟煤与烟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长度,那么就必须对煤粉的燃烬时间进行补偿。简单的做法就是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

关于煤-无烟煤-烟煤

一.煤的物理性质 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 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 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 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呈浅棕色—黑色。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 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褐煤的容重一般为 1.05~ 1."2,烟煤为 1."2~

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 1."35~ 1."8。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 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 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 4。" 6.脆度 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 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 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 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褐煤电阻率低。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一)煤的化学组成

煤的分类,形成,含量,及各项指标

煤的分类,形成,含量,及各项指标 中国煤炭种类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及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 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 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 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无烟煤为什么少烟? 变质程度最高的煤种。由烟煤变质转变而成,也有的由腐泥煤变质而成。 呈深灰至钢灰色,似金属光泽。硬度高,比重大,燃点高,化学反应性弱。挥发分低(小于10%),含碳量高(90%~98%)发热量高,无粘结性。燃烧时无烟或少烟而火焰短。无烟煤是较好的民用和动力燃料,可用作合成氨的原料。低灰、低硫无烟煤可用于制造石墨、电石、碳电极、碳化硅、碳纤维等。变质程度较低的无烟煤可用作高炉喷吹燃料。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 90%以上,挥发 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 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勺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勺无烟煤称

煤化学题库

煤化学题库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 煤化学是研究煤的生成、()、结构、及其基本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 煤化学的发展阶段,1)2)()3)4)。 3. 煤是由()演变而来的。 4. 植物的演化过程依次经历了菌藻类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五个阶段, 其中菌藻类植物属低等植物,其余为高等植物。 5. 从化学角度看,植物的有机组成分类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脂类化合物, 6. 根据成煤过程中影响因素和结果的不同,成煤过程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两个阶 段。 7. 煤化作用分为两个连续过程既成岩作用和()。 8. 根据形成的物质基础而划分的煤炭的类型称为()。 9. 根据成煤的原始物质不同,可将煤分为三种不同的的成因类型:腐植煤类、腐泥煤类、 ()。 10.我国的主要聚煤期有晚古生代的石炭—二叠纪、()、新生代的第三纪三个大的聚煤期。 11. 根据成煤过程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无烟煤。 12. 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时间。 13. 煤炭的生成,必须有气候和生物、()、地质等条件的相互配合,才能生成具有工业 利用价值的煤炭矿藏。 第二章 14. 煤岩学的研究方法有()和微观研究法。 15.()是用肉眼或放大镜可以区分的煤的基本组成单位。 16. 微观研究法是利用()来观察煤片,识别并研究煤的显微组分的方法. 17.根据颜色、光泽、端口、裂隙、硬度等性质,用肉眼可以将煤区分为()、亮煤、暗煤、丝炭四种宏观煤岩成分。 18. 按照平均光泽的强弱、各种煤岩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情况依次分为:()、半亮型煤、 半暗型煤及暗淡型煤四种宏观煤岩类型。 19. 煤的有机显微组分,按照成因和工艺性质、大致可以分为(),丝质组和壳质组三大 类。 20. 煤中含有多种数量不等的无机矿物组分,常见有粘土类、()、氧化物类、碳酸盐类 等。 21. 镜煤基本上全由凝胶化组分组成,丝炭基本上全由丝炭化组分组成。亮煤和暗煤都是三 种有机显微组分组合而成的,但亮煤中()含量最高,而暗煤中丝炭化组分和稳定组分含量较高。 22. 原煤的可选性(或者分选的难易)取决于原煤中矿物杂质的成分、数量、大小、形态、() 及其与有机组分的组合关系等。 23 .若原煤中镜煤和亮煤含量大,则煤的可选性好,精煤产率高;而()含量高时,煤的可 选性就较差,且精煤产率也低。 第三章 24.煤的工业分析也称煤的技术()分析,其内容包括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四项测定。 25. 游离水按其赋存状态分为()。煤的工业分析中测定的水分是内在水分。

烟煤和无烟煤的概念

烟煤 煤的一类。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煤化程度较大的煤。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沥青、油脂、玻璃、金属、金刚等光泽均有,具明显的条带状、凸镜状构造。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密度约1.2-1.5。挥发物约10%-40%。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metabituminous coal);较低的称做次烟煤(sub-bituminous coal)。 根据挥发分含量、胶质层厚度或工艺性质,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瘦煤等。用作炼焦、炼油、气化、低温干馏及化学工业等的原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无烟煤 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亿吨。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的特性以及市场前景

无烟煤的特性以及市场前景 无烟煤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 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 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 亿吨。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烟煤和无烟煤主要的参数区别在于挥发分与水分,以及可燃基中的碳分。 无烟煤的挥发分与水分较烟煤更低,且析出温度更高。因此更难起火及燃烧,也因此在燃烧时几乎无烟气及火焰。 由于无烟煤碳分更高,所以它的低位发热量更大,也是煤中低位发热量最大的一种。 “标煤”可理解为用于燃烧计算的一种参照,和标准气体体积的概念相似。实际燃烧情况下的燃料消耗,可折标计算。 他们烧的锅炉是不同的.因为锅炉设计时时根据不同燃烧煤种进行设计,即使都是烟煤,

无烟煤、褐煤常识

无烟煤,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火苗短、火力强。无烟煤通常作民用和动力燃料;质量好的无烟煤可作气化原料、高炉喷吹和烧结铁矿石的燃料以及作铸造燃料等;用优质无烟煤还可以制造碳化硅、碳粒砂、人造刚玉、人造石墨、电极、电石和炭素材料。 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煤化程度最大的煤。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在山西阳泉和河南焦作是主要产区。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01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烟煤是煤的一类。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煤化程度较大的煤。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沥青、油脂、玻璃、金属、金刚等光泽均有,具明显的条带状、凸镜状构造。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多数能结焦。密度约1.2-1.5。挥发物约10%-40%。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较低的称做次烟煤。 根据挥发分含量、胶质层厚度或工艺性质,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瘦煤等。用作炼焦、炼油、气化、低温干馏及化学工业等的原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中国褐煤量只有2118亿吨,与世界褐煤资源量约占世界煤炭资源总量的1/3相比,比例也很低,约占全国总资源量的1/20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东部、东北和华南也有少量。 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通常有两种:(1)土状褐煤(brown coal),质地疏松而较软;(2)暗色褐煤(lignite),质地致密而较硬。可直接用作家庭燃料、工业热源燃料及发电的燃料,也可用作气化、低温干馏等的原料。 焦化后的褐煤可制作为煤砖用于炊事和加热;它也作为活性炭的来源,用于水的处理、复原黄金和提取碘。 无烟煤不好用来炼焦,无烟煤虽也可以用来炼焦冶炼钢铁,而且还可以被气化,单位产量也比烟煤高,但人们一般不舍得用(无烟煤炼焦是大才小用)。应该用烟煤来炼焦。 褐煤在高温高压下, 将继续失去水分和挥发水分, 碳会进一步增加, 慢慢地变成了烟煤: 烟煤进一步变化, 最后变成了无烟煤. 无烟煤,它是煤化程度最高的煤。挥发分低、比重大、硬度高、燃烧时烟少

煤炭概述

煤炭概述 1.1认识煤炭 1.1.1.煤的生成 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长期埋藏在地下,处于空气不足条件下,经历复杂的生物化学作用和地质作用,逐步形成的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黑色固体可燃矿物。煤炭的生成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当植物枯死之后,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开始是水存在的氧气不足,后来在水面下隔绝空气,并细菌的作用下,知道植物的各部分不断分解,相互作用,最后植物的遗体变成了褐色或黑褐色的淤泥物质,这就是泥炭。这个过程叫做泥炭化过程。这个阶段需要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需要进行千百万年。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当泥炭层形成后。有水经常冲刷大陆的低洼地方,带来了大量的上砂、石,在泥潭层逐渐形成岩层(称为顶板)。被埋在顶板下的泥炭层在顶板下的泥潭层在顶板岩石层的压力作用下,发生了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一系列变化,同时它的化学组成也发生了缓慢的变化,逐步变成比重较大,较致密的黑褐色的褐煤。当顶板逐渐加厚,顶板的静压力逐渐增高,煤层中温度也逐渐升高后,煤质便发生变化,逐渐由成岩作用变成了以温度影响为主的变质作用。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 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 1.1. 2.煤的化学组成 煤中有机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而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中的无机质也含有少量的碳、氢、氧、硫等元素。碳是煤中最重要的组分,其含量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高。泥炭中碳含量为50%~60%,褐煤为60%~70%,烟煤为74%~92%,无烟煤为90%~98%。煤中硫是最有害的化学成分。煤燃烧时,其中硫生成SO2,腐蚀金属设备、污染环境。煤中硫的含量可分为5级:高硫煤,大于4%;富硫煤,为2.5%~4%;中硫煤,为1.5%~2.5%;低硫煤,为1.0%~1.5%;特低硫煤,小于或等于1%。煤中硫又可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大类。 1.1.3.煤中伴生元素 指以有机或无机形态富集于煤层及其围岩中的元素。有些元素在煤中富集程度很高,可以形成工业性矿床,如富锗煤、富铀煤、富钒石煤等,其价值远高于煤本身。 根据煤中伴生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有益元素、有害元素和指相元素3类。有益元素主要有锗、镓、铀、钒等,可被利用。有害元素主要有硫、磷、氟、氯、砷、铍、铅、硼、镉、汞、硒、铬等。硫是煤中常见的有害成分,其他有害元素在煤中含量一般不高但危害极大,如砷是一种有毒元素。煤在燃烧中,硫是造成城镇环境污染的主要物质源。当然,对有害元素如果收集、处理得当也可变成对人有用的财富。煤中伴生元素,有各自的地球化学性质,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中。因此,可根据元素的相对含量、元素的共生组合关系及元素的比值,来判断相和沉积环境。 1.2.煤的开采 1.2.1.煤的开采方式 由于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不同,一般相应的采用矿井开采(埋藏较深)和露天开采(埋藏较浅)两种方式。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移去煤层上面的表土和岩石(覆盖层),开采显露的煤层。这种采煤方法,习惯上叫剥离法开采,这是因为露出地面的煤已开采殆尽,有必要剥离表土,使煤层显露出来。此法在煤层埋藏不深的地方应用最为合适,许多现代化露天矿使用设备足以剥除厚达60余米的覆盖层。 矿井开采:对埋藏过深不适于用露天开采的煤层,可用3种方法取得通向煤层的通道,即竖井、斜井、平硐。竖井是一种从地面开掘以提供到达某一煤层或某几个煤层通道的垂直井。从一个煤层下掘到另一个煤层的竖井称盲井。在井下,开采出的煤倒入竖井旁侧位于煤层水平以下的煤仓中,再装入竖井箕斗从井下提升上来。斜井是用来开采非水平煤层或是从地面到达某一煤层或多煤层 之间的一种倾斜巷道。斜井中装有用来运煤的带式输送机,人员和材料用轨道车辆运输。平硐是一种水平或接近水平的隧道,开掘于水平或倾斜煤层在地表露出处,常随着煤层开掘,它允许采用任何常规方法将煤从工作面连续运输到地面。可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开采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我国可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7.5%,美国为32%,澳大利亚为35%;矿 井开采条件的好坏与煤矿中含瓦斯的多少成反比,我国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占40%以上。我国采煤以矿井开采为主,如山西、山东、徐州及东北地区大多数采用这一开采方式,也有露天开采,如内蒙古霍林河煤矿就是我国最大的露天矿区。 1.2.2.煤的开采过程 矸石排放: 煤矿生产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废物, 也是中国 工业固体废物中产生量和堆积量最大的固体废物, 产生 量一般为煤炭产量的10%左右。中国煤矸石年排放量大约在1.5 亿—2.0 亿t之间。截止2002 年底, 全国煤矸石积存量约34亿t, 占地2.6 万公顷, 是中国工业固体废物中产出量和累计积存量最大的固体废物。2004 年, 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量为1.35 亿t, 利用率54%。矿井水的排放: 在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各种类型的水源 水会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巷道和工作面, 为了保证采矿 安全, 防止水害发生,需将矿井涌水排出。据不完全统计, 在采煤过程中,2004年全国煤矿矿井水排放约30亿m3, 平均吨煤涌水量约为2m3。资源化利用率仅占22%左右。 瓦斯抽放与矿井通风: 在煤炭开采前和开采中抽放

煤化学复习题

煤化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固态排渣气化炉:灰熔点高,灰黏度大;液态排渣气化炉:灰熔点低,灰黏度小。(√) 2.低煤化度煤的活化能较小,高煤化度煤的活化能较大。(√) 3.只有在变质程度相同的煤中划分和相互比较煤的光泽类型。(√) 4. 木质素是植物转变为煤的原始物质中最重要的有机组分。(√) 5. 植物中的脂类化合物与蛋白质均参与成煤作用。(Х) 6. 煤中的瓦斯主要是在煤化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也称为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7. 结焦性较好的炼焦用煤其碳含量低、氧含量高。(Х) 8. 通常工业分析中,煤的水分是指空气干燥基水分,而外在水分、内在水分、最高内在水分等不属工业分析范围。(√) 9. 煤的灰分不是煤中的固有组成,而是由煤中的矿物质转化而来的。(√) 10. 挥发分等同于挥发物。(Х) 11. 固定碳不能单独存在,它与煤中的灰分一起形成焦渣,从焦渣中扣除灰分就是固定碳。(√) 12. 煤化程度相同时,煤岩组成中的氧含量有区别。对高变质烟煤和无烟煤:镜质组>惰质组>壳质组。(√) 13. 镜煤V、H高,黏结性强,矿物质含量少。(√) 14. 随煤化程度提高,显微硬度直线增加。(Х) 15. 沥青烯是加氢液化重要的中间产物。(√) 16. 一般认为,煤化程度越深,加氢液化越困难。(√) 17. 温度在200℃以下的抽提,采用具有电子给予体性质的亲核性溶剂抽提,属于物理过程。(√) 18. 氢含量高的腐泥煤和稳定组高的残殖煤其发热量均高于腐殖煤。(√) 19.胶质层厚度只能反映胶质体的数量,不能反映胶质体的质量。(√) 20. 煤的润湿热指煤被液体润湿时吸收的热量。(Х) 21.灰渣的灰黏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22.煤中镜质组反射率随煤化度增加而保持不变。(Х) 23.煤岩显微组分的组成一般用无矿物质镜质组含量Vtdmmf表示。(√) 24.煤结构的研究一般以镜质组为研究对象。(√) 25.碳分子筛是极性微孔结构。(Х) 26.煤料的散密度越大,形成胶质体的流动性越好。(√) 二、选择题 1.硬煤是指( B )。 A. 无烟煤 B. 无烟煤+烟煤 C. 烟煤 D. 无烟煤+褐煤 2. 下面( D )措施不能减少和防止煤的风化和自燃。 A、隔断空气B.洗选法C.粒级堆存法D.长久储存 3. 变质程度最浅的煤种为( C )。 A. 无烟煤 B. 烟煤 C. 褐煤 D. 贫煤 4. 我国煤种的主要分类指标之一是( C )。 A. V d B. V ad C. V daf D. V ar 5. 烟煤中挥发分最小的类别( C )。 A.不黏煤 B. 焦煤 C. 贫煤 D. 气煤 6.煤的外在水分是指( A )。 A. 吸附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B、毛细孔穴中的水分

烟煤和无烟煤的区别

烟煤和无烟煤的区别 烟煤是煤的一类,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那么你知道烟煤和无烟煤有什么区别吗?下面为你解答。 无烟煤 俗称白煤或红煤。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不结焦。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烟煤 烟由褐煤经变质作用转变而成的煤种。煤化程度高于褐煤而低于无烟煤。包括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等。呈灰黑至黑色,具沥青光泽至金刚光泽,通常有条带状结构,不含原生腐殖酸。挥发分为10%~40% ,一般随煤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碳含量为76%~92%,发热量较高,热值为2.71~3.72万焦/千克。大部分烟煤具有粘结性,燃烧时火焰高而有烟,故名烟煤。烟煤储量丰富,用途广泛,可作为炼焦、动力、气化用煤。烟煤燃烧多烟容易造成空气污染。 无烟煤类型标准煤

标准滤料采用优质碳块经精选、破碎、筛选加工而成,外观光泽度好,呈多棱形颗粒状,抗压耐磨性强,一般用于双层和三层过滤。 TJP滤料 TJP型无烟煤滤料,采用日本水道侏式会社标准生产,质量完全达到日本标准。其主要用于钢铁系统的轧钢循环水处理及石油化工行业污水的深度处理,同时,亦适用于精密制造及航天航海等方面的高级用水过滤。 无烟煤滤料是一种水处理行业过滤用滤料,是特别从深井矿物中精选的,具有最高的含碳量百分比。无烟煤滤料采用人工分类,可减少无关矿物质并降低灰分含量,经过过滤和冲洗,确保其适合水过滤之用。由于具有较好的固体颗粒保持能力,因此无烟煤能够可靠地提高悬浮颗粒清除能力。 无烟煤简单辨别方法无烟煤的含碳量较高,挥发分较低,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燃烧。烟煤的含碳量低,挥发分较高,比较容易燃烧。取一玉米粒大小的煤块,丢在已经加热的电炉上,如果是烟煤,会很快明火燃烧,并且有烟。如果是无烟煤,需很长时间才能燃烧,几乎没有火焰。如果没有电炉,可将煤块用细铁丝捆住,在酒精灯或液化汽火焰上试验。

煤炭分类

现行中国煤炭分类是按煤的煤化程度将煤分成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大类;再按煤化程度的深浅及工业利用的要求,将褐煤分两个小类,无烟煤分成三个小类。烟煤中类别的构成,按等煤化程度和等黏结性的原则,形成24个单元,再以同类煤加工工艺性质尽可能一致而不同煤类间差异最大的原则来组并各单元,将烟煤分成十二类。 分类程序上,首先是通过因子分析和趋势分析选择煤分类指标,再用分类指标对煤煤进行最优分割,经过聚类分析和多组判别,完成分类的全过程。指标的选择及分类划界,均以满足“同类煤主要工艺性质相近”为基本准则。 1)烟煤的分类 烟煤分类是煤分类中的主要部分,在国际硬煤分类和各国煤分类中都以烟煤分类为主。在分类指标上一般都采用表征煤变质程度和黏结性的指标。变质程度的指标上一般都采用表征煤变质程度和黏结性的指标。变质程度的指标各国多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从发展来看,采用镜质组反射率要更好些。煤的黏结性指标有:罗加指数、奥阿膨胀度、坩埚膨胀序数、格金焦型、胶质最大厚度等。各国都根据本国情况采用不同的指标和分类方法。在分类方案中对各类煤的划分都必须结合各国的炭资源特点,煤炭分类既有大体的一致性,也有各国的特殊性。 (1)烟煤的分类指标和选择。选择烟煤分类指标既要能反映烟煤的自然特性,又要考虑作为资源和能源的煤炭在合理利用时,能反映各种工艺对煤炭的质量要求;指标数目要少而有效,能反映煤的成因和工艺特性,测定方法简易可行,用煤样量少而便于推广。 对于烟煤分类来说,表征煤变质程度的指标,将是划分烟煤的主要指标。烟煤的性质差别很大,从成因上看,除变质作用不同外,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成煤原始植物和成煤环境,使煤的岩相组成各不相同,而性质各异。从利用方面看,当前大量烟煤用于进行热转化加工,如炼焦、固定床层燃烧和粉煤流态化燃烧、气化和各种工业炉窑,以及煤的液化和直接化学转化工艺。由于热加工方式的不同,各种工艺对煤质都有其特殊的要求,但不论煤是快速受热还是慢速受热,煤的黏结性是热加工工艺中广泛要求的工艺性质,黏结性的强弱影响到煤的利用途径及加工方式。 由于煤的焦化工艺对煤的质量要求最为严格,烟煤分类指标的选择要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工艺性质。在各国煤分类和国际硬煤分类中,都以煤的变质程度和工艺性质作为烟煤的分类指标。这两种指标是组合,对焦炭强度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从方法学上看,分类指标要以简明、实用为其主要特点,对分类指标有以下要求: ①良好的重现性与重复性; ②适当的精度; ③主观因素少,客观性强;

无烟煤的广泛应用

长期以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大都使用优质烟煤进行生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持续紧张,优质烟煤价格一路攀升,在烟煤价格攀升的同时,其质量反呈下降趋势,而无烟煤由于挥发份偏低,价格相对便宜,有效利用无烟煤替代部分烟煤进行水泥生产,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有较大作用。 煤的等级分类: 煤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无烟煤、烟煤、次烟煤、褐煤。其中无烟煤又分为:亚无烟煤、无烟煤、半无烟煤三类。烟煤分为:低挥发份烟煤、中等挥发份烟煤、高挥发份烟煤A、高挥发份烟煤B、高挥发份烟煤C、烟煤六类。次烟煤分为:次烟煤A、次烟煤B、次烟煤C.褐煤分为:褐煤A、褐煤B.无烟煤与烟煤的主要区别在于无烟煤挥发份较低,由于挥发份较低,不易着火。 一、煤的燃烧燃烬特征煤在生物化学阶段的形成条件不同,相同等级,但来源不同的煤,可能会有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原煤主要形成在石碳纪,相对二叠纪形成的原煤活性要好。我国南方产煤区地质结构复 杂,其煤质也复杂。 煤粒子的燃烧可以被看成是两个连续的反应过程。 一是挥发份的排出和燃烧:煤粒子被加热,挥发份排出,挥发份排出的气体一般具有较低的着火温度,极易与周围的空气混合并达到着火温度迅速燃烧,挥发份的排出量取决于煤的种类和加热速度。一般来说,挥发份的排出和燃烧很快就可以完成,其数量级小于0.1秒。挥发份排出后的残余物质近似一种疏松的焦炭粒子,也就是说烟煤和无烟煤在挥发份排出后都近似一种疏松的焦炭粒子。 二是焦炭粒子的燃烧:焦炭粒子的反应速率可受化学反应速率控制(化学控制)或受边界层速率控制 (扩散控制),焦炭粒子的燃烬时间比较长。

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反应是化学控制的还是扩散控制的,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就焦炭粒子的燃烧温度来说,当温度上升大约70℃时化学反应速率将提高一倍。边界层中的扩散速率也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速度相对较慢,在高温范围内,燃烧时扩散控制的烟煤和无烟煤的燃烧反应速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在中等温度控制范围内燃烧时由化学控制的,两者之间则存在明显的差异。 回转窑燃烧器的高温燃烧是扩散控制,分解炉的中等温度燃烧则是化学控制。 基于以上原理我们分别探讨一下无烟煤在窑头燃烧器及窑尾分解炉的燃烧情况。 二、无烟煤在窑头燃烧器的使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装备有现代化的燃烧器,现代化的燃烧器配备有 适当的火焰调节装置,可以使无烟煤没有任何问题地在窑头进行燃烧。 燃烧器的作用不仅仅是输送和分布煤粉,更主要的是保持火焰的理想长度和合适的气体流场。火焰的长度对于新型干法窑来讲十分重要,火焰如果过短,煤的潜热只能在较小体积内释放出来,火焰的温度就会在局部变得很高,相反,如果火焰长度加长,温度就会下降。火焰的长度主要靠燃烧器的推动力进行控 制。 燃烧器的推动力=一次空气(kg/s)×燃烧器尖端风速(m/s) 当燃烧器推动力加大时火焰长度缩短。 原煤的种类对火焰的长度并不十分重要,只要求单个煤粒子的燃烬时间小于其在火焰中的停留时间即 可。 如果目标是让无烟煤与烟煤保持相同的火焰长度,那么就必须对煤粉的燃烬时间进行补偿。简单的做 法就是将无烟煤磨得更细一些。

煤化学

1、煤岩学和煤化学是个煤炭研究的重要支柱。 2、2、F—T合成:间接液化的一部分,主要产物为汽油、柴油等。 3、我国能源消费的特点:①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我国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 ②产值能耗高——我国的产值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5倍;③以煤炭为主。 4、我国煤炭利用技术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减少环境污染—清洁,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和减少无效投入(如高灰分的运输)—高效。为此,需尽早开发多种煤炭利用的新技术,以便使我国煤炭利用技术在下个世纪初逐步完成向新技术的转变。 5、根据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分为腐植煤和腐泥煤。 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它在自然界中储量最大、分布最广。其又可分为陆植煤和残植煤两种类别。前者是由植物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主要组分形成的,后者是由植物中含量较少,但在成煤初期最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组分形成的。 腐泥煤由低等植物(以藻类为主)和浮游生物经过部分腐解而形成的煤,有藻煤、胶泥煤和油页岩等。藻煤主要是由藻类生成的,胶泥煤是无结构的腐泥煤,其成煤植物分解彻底,几乎完全由基质组成,看不见轮廓清楚的藻类,油页岩实际是胶泥煤的变种之一,当后者的灰分达到50~70%时就成为油页岩。 6、根据在成煤序列(煤阶)中煤化程度的不同,腐植煤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腐植酸是泥炭的有机质中的最主要的成分,它是由高分子羟基羧酸所组成的的复杂混合物。 7、腐植煤的生成过程,一般可分为两大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当泥炭被其他沉积物所覆盖后,泥炭化作用即告结束,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减弱以至停止,从而开始了从泥炭经褐煤和烟煤转变为无烟煤的煤化阶段。 泥炭化阶段是植物遗体经过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转变为泥炭的阶段;煤化阶段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 其中一般认为从泥炭转变为褐煤的过程为成岩过程;变质作用是指地壳中先成的岩石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下,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的作用。它主要由地球的内力作用(包括温度、压力、岩浆析出的气体和热液等)所引起。变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时间、压力。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中的C%逐渐增加,O%和V%逐渐减少。 变质作用主要有深度变质(区域变质)、岩浆热力变质和动力变质三种类型。 8、煤化程度与变质程度的区别:“煤化程度”一般是指从泥炭到无烟煤的变化程度,泥炭的煤化程度最低,无烟煤的煤化程度最高。“变质程度”与此相似,不同的是它不包括成岩分阶段,仅指从褐煤到无烟煤的变化程度。 9、四种宏观煤岩成分:镜煤(Vitrain)、丝炭(Fusain)、亮煤(Clarain)、暗煤(Durain)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Maceral)有20多种,国际上则划分为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质)组。 10、数点统计法:为了保证分析的有效性和代表性,采用统计数百个点的多次统计方法来实施分析的方法。 11、工业上最重要和最普通的煤质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 of coal)和煤的元素分析(ultimate analysis of coal)。 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煤的工业分析是以下四个分析项目的总称:煤的水分(M-Moisture);灰分(A-Ash);挥发分(V-Volatile matter);固定碳(FC-Fixed Carbon)。 12、测工业应用煤样全水分和分析煤样水分时,采用的温度为l05~110℃;测应用煤样的外在水分时,温度为45~50℃。干燥时间随煤种、称样量、粒度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13、煤中矿物质的赋存形态: ①粘土矿物——有高岭土(石)、[Al4Si4O10(OH)8]、伊利石[K1~1.5(Al,Fe-2+,Mg2+)4Si6.5~7Al1~1.5O20(OH)4]、蒙脱石[(K,Na,Ca,H3O)2(Al,Mg,Fe,Ti)4(Al,Si)8O20(OH,F)4]和水云母(组成同蒙脱石)等。 ②硫化物类矿物——是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种最常见的一种矿物,有黄铁矿、白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和方铅矿等。 ③氧化物类矿物——主要为石英,还有Fe3O4、Fe2O3和TiO2等。 ④碳酸盐类矿物——主要有方解石(CaCO3)和菱铁矿(FeCO3),此外还有白云石[CaMg(CO3)2]和菱镁矿等。 14、煤中矿物质与煤中灰分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