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无烟煤-烟煤

合集下载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

煤炭的种类及指标详解煤炭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用于发电、钢铁生产、化工等行业。

煤炭的种类众多,每种煤炭都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下面将对主要的几种煤炭进行详细介绍。

1.无烟煤:也称为炼焦煤,主要用于钢铁生产中的焦炉炼焦。

无烟煤的煤质较好,含有较低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由于其较高的碳含量,无烟煤燃烧后煤灰的生成量较少,适合用于发电。

2.烟煤:也称为燃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烟煤的煤质较差,含有较高的硫、灰分和挥发分。

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为了减少烟煤的环境影响,需加装烟气脱硫装置。

3.褐煤:也称为泥煤,主要用于发电和供热。

褐煤的煤质较低,含有较高的水分、硫、灰分和挥发分。

褐煤的燃烧产生的煤灰量较大,并且褐煤燃烧过程中的烟雾较浓,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煤炭的指标用于衡量煤炭的质量和适用性,具体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挥发分:指煤炭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总量。

挥发分越高,煤炭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同时也容易产生烟雾和煤尘。

2.灰分:指煤炭中的无机物成分,主要是矿物质。

灰分含量高表示煤炭中杂质较多,燃烧后产生的煤灰量也较大。

灰分对煤炭的燃烧性能有影响,高灰分煤炭燃烧时易产生结渣现象。

3.水分:指煤炭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含量高会降低煤的热值和燃烧效率,同时也增加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成本。

4.硫分:指煤炭中的硫含量。

硫分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会对燃煤设备造成腐蚀。

5.固定碳:指煤炭中的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主要是炭质。

固定碳的含量高表示煤炭中的碳含量高,燃烧后产生的热量也较高。

6.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煤炭燃烧时释放的热能,也称为煤的热值。

发热量与煤炭的碳含量、挥发分、水分等有关,是评价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除了以上指标,煤炭还具有不同的颜色、纹理和密度等特征,这些特征也对煤炭的适用性有一定影响。

例如,褐煤水分高、质地松散,适合在发电厂附近使用;而无烟煤硫分低、灰分少,适合用于高温工业生产。

煤的分类标准

煤的分类标准

煤的分类标准
首先,根据煤的形成过程,煤可以分为三大类,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褐煤是
一种低热值煤,主要由植物残体经过较短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水分含量较高,灰分含量也较高。

烟煤是一种高热值煤,主要由植物残体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水分含量较低,灰分含量也较低。

无烟煤介于褐煤和烟煤之间,热值和成分也介于两者之间。

其次,根据煤的热值,煤可以分为高热值煤和低热值煤。

高热值煤主要包括烟
煤和无烟煤,其热值较高,适合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

低热值煤主要包括褐煤,热值较低,适合用于供暖和生活燃料。

最后,根据煤的用途,煤可以分为烟煤、无烟煤和肥煤等不同等级。

烟煤主要
用于冶金工业和化工工业,其热值高,灰分低,适合用于高温煅烧。

无烟煤主要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其热值适中,灰分也适中,适合用于锅炉燃烧。

肥煤主要用于生活燃料和供暖,其热值较低,但灰分也较低,燃烧稳定,适合用于家庭取暖。

综上所述,煤的分类标准主要包括煤的形成过程、煤的热值和煤的用途等方面。

了解煤的分类标准对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煤炭分类

煤炭分类

煤炭分类中国煤炭分类,首先按煤的挥发分,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另外其实按照用途来分也可以分为电煤、炼焦煤、喷吹煤等。

我国煤炭分类是按照表征煤的煤化程度的参数(Vdaf、Pm)和表征工艺性能的参数(G、Ymm、b)相结合进行分类的。

共分为三大类29小类。

无烟煤、烟煤、褐煤三种。

煤炭产品划分品种与等级的依据有三条原则:一是加工方法的不同,二是用途的不同,三是煤炭品质的不同。

将煤炭产品分为五大类27个品种。

(1)精煤。

经过洗选加工后供炼焦用洗选产品。

Ad≤12.5%。

(2)粒级煤。

经过洗选加工后,粒度下限在6mm 以上的产品。

(3)洗选煤。

经过洗选加工,清除了大部分杂质与矸石的煤炭产品。

粒度上限分别在80、60、50、25、20、13或6mm以下的煤炭产品。

(4)原煤。

指煤矿生产出来的毛煤经过人工机械检出规定粒度的矸石()以后的煤炭产品。

(5)低质煤。

指灰分大于40%的各种煤炭产品,包括灰分在40.01%—49%的原煤,灰分在16.01%—49%的煤泥,灰分大于32%的中煤及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小于14.5MJ/kg的动力用煤。

锅炉燃料用煤通常按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的含量来分类。

对动力用煤习惯分为四类:(1)无烟煤:Vdaf ≤10%。

(2)贫煤:Vdaf =10%-20%。

(3)烟煤:Vdaf =20%-40%。

(4)褐煤:Vdaf>40%。

新制定的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首先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所有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对于褐煤和无烟煤,再分别按其煤化程度和工业利用的特点分为2个和3个小类。

烟煤部分按挥发分大于10~20%、大于20~28%、大于28~37%和大于37%的4个阶段分为低、中、中高及高挥发分烟煤。

关于烟煤粘结性,则按粘结指数G区分:0~5为不粘结和微粘结煤。

大于50~65为中等偏强粘结煤,大于65则为强粘结煤。

对于强粘结煤,又把其中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大于25mm或奥亚膨胀度b大于150%(对于Vdaf大于28%的烟煤,b大于220%)的煤定为特强粘结煤。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hengkeyiqi发表于 10-09-15 23:08 阅读(2407) 评论(0)分类:煤质分析资料
烟煤和无烟煤有何区别无烟煤俗称白煤,挥发份含量小于等于10%,地质演化的年代久,机械强度高,不易研磨,储藏时不易自燃,便于长途运输有明亮的黑色光泽,较难着火,着火后也难于完全燃烧,燃烧时有很短的青蓝色火焰,不冒黑烟,结焦性差。

它一般喊水分不高,无烟煤的着火温度约700℃。

我国京西、阳泉、焦作、金竹山等矿产无烟煤。

烟煤挥发份比较高(15-45%),外表灰黑色,有光泽,发热量较高,较易着火与完全燃烧,煤质一般较无烟煤软。

烟煤容易着火和燃烧,对于挥发超过25%的烟煤及煤粉,要防止贮存时发生自燃,灰分大的劣质烟煤对受热面易产生灰积、结渣和磨损,要做好防护措施。

较多的烟煤在受热析出挥发份时粘结成块,称为有焦结性。

对层燃炉来说,焦结性过强会使煤燃烧不完全;焦结过弱时,煤在燃烧中易漏到炉排下面而不能完全燃烧,烟煤的着火温度约400—500。

如我国大同、平朔、淮南、抚顺、义马等矿产烟煤。

挥发份是煤分类的重要指标。

煤的挥发份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挥发份由大到小,煤的变质程度由小到大。

如泥炭的挥发份高达70%,褐煤一般为40~60%,烟煤一般为10~50%,高变质的无烟煤则小于10%。

烟煤和无烟煤的概念

烟煤和无烟煤的概念

烟煤煤的一类。

燃烧时火焰较长而有烟的煤,煤化程度较大的煤。

外观呈灰黑色至黑色,粉末从棕色到黑色。

由有光泽的和无光泽的部分互相集合合成层状,沥青、油脂、玻璃、金属、金刚等光泽均有,具明显的条带状、凸镜状构造。

该种煤含碳量为75%~90%,不含游离的腐殖酸。

大多数具有粘结性;发热量较高。

燃烧时火焰长而多烟。

多数能结焦。

密度约1.2-1.5。

挥发物约10%-40%。

相对密度1.25~1.35,热值约27170-37200千焦/千克(6500-8900千卡/公斤)。

挥发分含量中等的称做中烟煤(metabituminous coal);较低的称做次烟煤(sub-bituminous coal)。

根据挥发分含量、胶质层厚度或工艺性质,可分为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贫煤、瘦煤等。

用作炼焦、炼油、气化、低温干馏及化学工业等的原料,也可直接用作燃料。

烟煤除可用于作燃料、燃料电池、催化剂或载体、土壤改良剂、过滤剂、建筑材料、吸附剂处理废水等。

无烟煤俗称白煤或红煤。

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

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

不结焦。

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

无胶质层厚度。

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

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

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

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无烟煤的特性以及市场前景

无烟煤的特性以及市场前景

无烟煤的特性以及市场前景无烟煤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

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

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

不结焦。

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

无胶质层厚度。

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

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和烟煤有什么差别无烟煤(英文名称anthracite),俗称白煤或红煤。

是煤化程度最大的煤。

无烟煤固定碳含量高,挥发分产率低,密度大,硬度大,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黑色坚硬,有金属光泽。

以脂摩擦不致染污,断口成介壳状,燃烧时火焰短而少烟。

不结焦。

一般含碳量在90%以上,挥发物在10%以下。

无胶质层厚度。

热值约8000-8500千卡/公斤。

有时把挥发物含量特大的称做半无烟煤;特小的称做高无烟煤。

无烟煤为煤化程度最深的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较少,发热量很高,可达25000~32500kJ/kg,挥发分释出温度较高,其焦炭没有黏着性,着火和燃尽均比较困难,燃烧时无烟,火焰呈青蓝色。

煤样在规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出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液态(此时为蒸汽状态)和气态产物,这些产物称为挥发物。

挥发物占煤样质量的分数成为挥发分产率或简称为挥发分。

以干燥无灰基为分析基,挥发分低于10%的煤称为无烟煤。

挥发分大于6.5%小于10%的无烟煤称为无烟煤三号。

01 号无烟煤为年老无烟煤;02号无烟煤为典型无烟煤;03号无烟煤为年轻无烟煤。

中国无烟煤预测储量为4740 亿吨,占全国煤炭总资源量的10%,年产2 亿吨。

山西省占32%,河南省占18%,贵州省占11%。

中国有六大无烟煤基地:北京京煤集团,晋城煤业集团,焦作煤业集团,河南永城矿区,神华宁煤集团,阳泉煤业集团。

无烟煤块煤主要应用是化肥(氮肥、合成氨)、陶瓷、制造锻造等行业;无烟粉煤主要应用在冶金行业用于高炉喷吹(高炉喷吹用煤主要包括无烟煤、贫煤、瘦煤和气煤)。

褐煤,烟煤,无烟煤燃尽温度 -回复

褐煤,烟煤,无烟煤燃尽温度 -回复

褐煤,烟煤,无烟煤燃尽温度-回复褐煤,烟煤,无烟煤燃尽温度引言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能源资源的利用方面,煤炭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煤炭被广泛用于发电、工业加热和家庭供暖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煤炭具有不同的燃烧特性,本文将重点探讨褐煤、烟煤和无烟煤的燃尽温度以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一、褐煤的燃尽温度褐煤是一种含水量较高的煤炭,通常含水量在20至60之间。

它的热值较低,相对于其他两种煤炭来说,燃烧能产生较少的热能。

由于其含水量较高,褐煤的燃尽温度较低。

一般来说,褐煤的燃尽温度在600C左右。

褐煤的燃烧过程会产生较多的灰渣和烟尘,其中含有大量的硫和氮。

这些污染物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此外,由于燃烧过程没有完全燃尽,褐煤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因此,尽量减少对褐煤的使用,以及通过煤炭清洁燃烧技术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二、烟煤的燃尽温度烟煤是一种较高品质的煤炭,其含水量较低,煤质均匀,热值较高。

相对于褐煤而言,烟煤燃烧产生的热能更多,燃尽温度也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烟煤的燃尽温度在700C至900C之间。

烟煤的燃烧过程中会释放较少的灰渣和烟尘,其中含有的硫和氮相对较低。

然而,燃烧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依然存在影响。

此外,烟煤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和其他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三、无烟煤的燃尽温度无烟煤是一种煤炭质量最高的品种,含水量很低,煤质均匀,热值最高。

无烟煤的燃烧产生的热能最大,燃尽温度也相对较高。

一般来说,无烟煤的燃尽温度在900C以上。

无烟煤的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要比褐煤和烟煤少得多。

然而,仍然需要对无烟煤燃烧过程进行控制,以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结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是重要的能源资源,它们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虽然无烟煤的燃烧释放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最少,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仍然存在。

煤的分类

煤的分类

煤的分类1、无烟煤是变质程度最深的煤种,含碳量高达90%-98%,可燃基氢含量都小于4%,化学反应性较低。

光泽强,硬度高,纯煤相对密度1.4~~1.9。

一般用于民用燃料。

2、贫煤是变质程度较深的煤种。

虽然属于烟煤,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火焰短,多为动力与民用燃料。

3、瘦煤加热时产生的胶质体少且软化温度高。

可用作炼焦配煤,以增加焦碳的块度及减少焦碳的裂纹。

4、焦煤受热时产生的胶质体较多且热稳定性好,单煤炼焦可得到强度好、块度大,裂纹少的优质焦碳。

5、肥煤属中变质程度煤种。

加热产生大量胶质体,且其软化温度低,固化温度高。

一般作炼焦配煤的主要成分。

6、气煤有较多的挥发分、焦油。

胶质体易热分解,可单独炼焦,尤其是在捣固式焦炉中更好。

7、弱粘煤属低中变质程度煤种。

加热时产生较少胶质体。

主要用做机车、电厂燃料及气化原料。

8、不粘煤是成煤初期曾收相当程度氧化的低、中变质程度的煤种。

煤的分析基水分有时高达10%以上,发热量比一般烟煤低,一般用于动力及民用,也可作气化用。

9、长焰煤是最"年青"的烟煤,不具有粘结性或有极弱的粘结性。

一般用于动力、气化及民用燃料。

10、褐煤多呈褐色,少数呈褐黑色或黑色。

水分高、发热量低。

褐煤的化学活性强,在空气中易风化碎裂,热稳定性差,受热后严重碎裂。

多做动力、民用燃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煤的用途愈来愈广泛。

人们对煤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应用等方面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逐渐发现各种煤炭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特性。

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把各种不同的煤归纳和划分成性质相似的若干类别。

这样,就形成煤分类的概念。

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煤的分类方法有:1.煤的成因分类:成煤的原始物料和堆积环境分类,称为煤的成因分类2.煤的科学分类:煤的元素组成等基本性质分类,称为科学分类。

3.煤的实用分类:煤的实用分类又称煤的工业分类。

按煤的工艺性质和用途分类,称为实用分类。

中国煤分类和各主要工业国的煤炭分类均属于实用分类,以下详细介绍我国煤实用分类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煤的物理性质煤的物理性质是煤的一定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外部表现。

它是由成煤的原始物质及其聚积条件、转化过程、煤化程度和风、氧化程度等因素所决定。

包括颜色、光泽、粉色、比重和容重、硬度、脆度、断口及导电性等。

其中,除了比重和导电性需要在实验室测定外,其他根据肉眼观察就可以确定。

煤的物理性质可以作为初步评价煤质的依据,并用以研究煤的成因、变质机理和解决煤层对比等地质问题。

1.颜色是指新鲜煤表面的自然色彩,是煤对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的结果。

呈褐色—黑色,一般随煤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加深。

2.光泽是指煤的表面在普通光下的反光能力。

一般呈沥青、玻璃和金刚光泽。

煤化程度越高,光泽越强;矿物质含量越多,光泽越暗;风、氧化程度越深,光泽越暗,直到完全消失。

3.粉色指将煤研成粉末的颜色或煤在抹上釉的瓷板上刻划时留下的痕迹,所以又称为条痕色。

呈浅棕色—黑色。

一般是煤化程度越高,粉色越深。

4.比重和容重煤的比重又称煤的密度,它是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又称煤的体重或假比重,它是包括孔隙在内的一定体积的煤的重量与同温度、同体积的水的重量之比。

煤的容重是计算煤层储量的重要指标。

褐煤的容重一般为1.05~1.2,烟煤为1.2~1.4,无烟煤变化范围较大,可由1.35~1.8。

煤岩组成、煤化程度、煤中矿物质的成分和含量是影响比重和容重的主要因素。

在矿物质含量相同的情况下,煤的比重随煤化程度的加深而增大。

5.硬度是指煤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根据外来机械力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将煤的硬度分为刻划硬度、压痕硬度和抗磨硬度三类。

煤的硬度与煤化程度有关,褐煤和焦煤的硬度最小,约2~2.5;无烟煤的硬度最大,接近4。

6.脆度是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程度。

成煤的原始物质、煤岩成分、煤化程度等都对煤的脆度有影响。

在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中,长焰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肥煤、焦煤和瘦煤的脆度最大,无烟煤的脆度最小。

7.断口是指煤受外力打击后形成的断面的形状。

在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参差状断口等。

煤的原始物质组成和煤化程度不同,断口形状各异。

8.导电性是指煤传导电流的能力,通常用电阻率来表示。

褐煤电阻率低。

褐煤向烟煤过渡时,电阻率剧增。

烟煤是不良导体,随着煤化程度增高,电阻率减小,至无烟煤时急剧下降,而具良好的导电性。

(一) 煤的化学组成煤的化学组成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类,以有机质为主体。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和有机硫等五种元素组成。

其中,碳、氢、氧占有机质的95%以上。

此外,还有极少量的磷和其他元素。

煤中有机质的元素组成,随煤化程度的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一般来讲,煤化程度越深,碳的含量越高,氢和氧的含量越低,氮的含量也稍有降低。

唯硫的含量则与煤的成因类型有关。

碳和氢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热量的重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三者构成了有机质的主体。

煤炭燃烧时,氮不产生热量,常以游离状态析出,但在高温条件下,一部分氮转变成氨及其他含氮化合物,可以回收制造硫酸氨、尿素及氮肥。

硫、磷、氟、氯、砷等是煤中的有害元素。

含硫多的煤在燃烧时生成硫化物气体,不仅腐蚀金属设备,与空气中的水反应形成酸雨,污染环境,危害植物生产,而且将含有硫和磷的煤用作冶金炼焦时,煤中的硫和磷大部分转入焦炭中,冶炼时又转入钢铁中,严重影响焦炭和钢铁质量,不利于钢铁的铸造和机械加工。

用含有氟和氯的煤燃烧或炼焦时,各种管道和炉壁会遭到强烈腐蚀。

将含有砷的煤用于酿造和食品工业作燃料,砷含量过高,会增加产品毒性,危及人民身体健康。

煤中的无机质主要是水分和矿物质,它们的存在降低了煤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其中绝大多数是煤中的有害成分。

另外,还有一些稀有、分散和放射性元素,例如,锗、镓、铟、钍、钒、钛、铀……等,它们分别以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

其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一旦达到工业品位或可综合利用时,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化学组成及其含量,通过工业分析可以初步了解煤的性质,大致判断煤的种类和用途。

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对水分、灰分、挥发分的测定和固定碳的计算四项内容。

1.水分指单位重量的煤中水的含量。

煤中的水分有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三种存在状态。

一般以煤的内在水分作为评定煤质的指标。

煤化程度越低,煤的内部表面积越大,水分含量越高。

水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是有害物质。

在煤的贮存过程中,它能加速风化、破裂,甚至自燃;在运输时,会增加运量,浪费运力,增加运费;炼焦时,消耗热量,降低炉温,延长炼焦时间,降低生产效率;燃烧时,降低有效发热量;在高寒地区的冬季,还会使煤冻结,造成装卸困难。

只有在压制煤砖和煤球时,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成型。

2.灰分是指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剩下的固体残渣。

它是煤中的矿物质经过氧化、分解而来。

灰分对煤的加工利用极为不利。

灰分越高,热效率越低;燃烧时,熔化的灰分还会在炉内结成炉渣,影响煤的气化和燃烧,同时造成排渣困难;炼焦时,全部转入焦炭,降低了焦炭的强度,严重影响焦炭质量。

煤灰成分十分复杂,成分不同直接影响到灰分的熔点。

灰熔点低的煤,燃烧和气化时,会给生产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为此,在评价煤的工业用途时,必须分析灰成分,测定灰熔点。

3.挥发分指煤中的有机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性气体。

它是对煤进行分类的主要指标,并被用来初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性质。

煤的挥发分产率与煤化程度有密切关系,煤化程度越低,挥发分越高,随着煤化程度加深,挥发分逐渐降低。

4.固定碳测定煤的挥发分时,剩下的不挥发物称为焦渣。

焦渣减去灰分称为固定碳。

它是煤中不挥发的固体可燃物,可以用计算方法算出。

焦渣的外观与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焦渣的外观特征,可以定性地判断煤的粘结性和工业用途。

(二)煤的工艺性质为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价值,必须了解、研究煤的工艺性质,以满足各方面对煤质的要求。

煤的工艺性质主要包括:粘结性和结焦性、发热量、化学反应性、热稳定性、透光率、机械强度和可选性等。

1.粘结性和结焦性粘结性是指煤在干馏过程中,由于煤中有机质分解,熔融而使煤粒能够相互粘结成块的性能。

结焦性是指煤在干馏时能够结成焦炭的性能。

煤的粘结性是结焦性的必要条件,结焦性好的煤必须具有良好的粘结性,但粘结性好的煤不一定能单独炼出质量好的焦炭。

这就是为什么要进行配煤炼焦的道理。

粘结性是进行煤的工业分类的主要指标,一般用煤中有机质受热分解、软化形成的胶质体的厚度来表示,常称胶质层厚度。

胶质层越厚,粘结性越好。

测定粘结性和结焦性的方法很多,除胶质层测定法外,还有罗加指数法、奥亚膨胀度试验等等。

粘结性受煤化程度、煤岩成分、氧化程度和矿物质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煤化程度最高和最低的煤,一般都没有粘结性,胶质层厚度也很小。

2.发热量是指单位重量的煤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亦称热值,常用106J/kg表示。

它是评价煤炭质量,尤其是评价动力用煤的重要指标。

国际市场上动力用煤以热值计价。

我国自1985年6月起,改革沿用了几十年的以灰分计价为以热值计价。

发热量主要与煤中的可燃元素含量和煤化程度有关。

为便于比较耗煤量,在工业生产中,常常将实际消耗的煤量折合成发热量为2.930368×107J/kg的标准煤来进行计算。

3.化学反应性又称活性。

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下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汽相互作用的反应能力。

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一项重要指标。

反应性强弱直接影响到耗煤量和煤气的有效成分。

煤的活性一般随煤化程度加深而减弱。

4.热稳定性又称耐热性。

是指煤在高温作用下保持原来粒度的性能。

它是评价气化用煤和动力用煤的又一项重要指标。

热稳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炉内能否正常生产以及煤的气化和燃烧效率。

5.透光率指低煤化程度的煤(褐煤、长焰煤等),在规定条件下用硝酸与磷酸的混合液处理后,所得溶液对光的透过率称为透光率。

随着煤化程度加深,透光率逐渐加大。

因此,它是区别褐煤、长焰煤和气煤的重要指标。

6.机械强度是指块煤受外力作用而破碎的难易程度。

机械强度低的煤投入气化炉时,容易碎成小块和粉末,影响气化炉正常操作。

因此,气化用煤必须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

7.可选性是指煤通过洗选,除去其中的夹矸和矿物质的难易程度。

我国现行的选煤方法,详见第四节。

二、用途与技术经济指标(一) 煤的工业分类1958年,国家颁布了以炼焦用煤为主的分类方案,为工业部门合理使用煤炭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认真分析研究和吸收国外先进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为了使各项分类的技术经济指标最能反映煤的质量特点,达到更加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的目的,1986年,国家重新颁布了从褐煤到无烟煤的全面技术分类标准,将自然界中的煤划分为14大类,其中,褐煤和无烟煤又分别划分为2个和3个小类(表2.2.1)。

这就是我国现行的煤炭分类国家标准。

表2.2.1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1) 分类指标及其符号Vr为干燥无灰基挥发分(%);Hr为干燥无灰基氢含量(%);GR.I(简记G)为烟煤的粘结指数;Y为烟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PM为煤样的透光率(%);b为烟煤的奥亚膨胀度(%);Q-A.GNGW为煤的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MJ/kg)。

(2) 煤类的编码各类煤用两位阿拉伯数码表示。

10位表示煤的挥发分,个位数在无烟煤及褐煤表示煤化程度,在烟煤表示结粘性。

三.煤的萃取分离过程四.新的分类国家标准对各类煤的若干特征表述如下:1、无烟煤(WY)挥发分低,固定碳高,比重大,纯煤真比重最高可达1.90,燃点高,燃烧时不冒烟。

对这类煤,可分为:01号为老年无烟煤;02号为典型无烟煤;03号为年轻无烟煤,无烟煤主要是民用和制造合成氨的造气原料,低灰、低硫和可磨性好的无烟煤不仅可以做高炉喷吹及烧结铁矿石用的燃料,而且还可以制造各种碳素材料,如碳电极、阳极糊和活性碳的原料,某些优质无烟煤制成航空用型煤还可用于飞机发动机和车辆马达的保温。

2、贫煤(PM)变质程度最高的一种烟煤,不粘结或微弱粘结,在层状炼焦炉中不结焦,燃烧时火焰短,耐烧,主要是发电燃料,也可作民用和工业锅炉的掺烧煤。

3、贫瘦煤(PS)粘结性较弱的高变质、低挥发分烟煤,结焦性比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甚少。

如在炼焦配煤中配入一定比例的这种煤,也能起到瘦化作用,这种煤也可作发电、民用及锅炉燃料。

4、瘦煤(SM)低挥发分的中等粘结性的炼焦用煤。

焦化过程中能产生相当数量的焦质体。

单独炼焦时,能得到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煤,但这种焦碳的耐磨强度稍差,但2炼焦配煤使用,效果较好。

这种煤也可作发电和一般锅炉等燃料,也可供铁路机车掺烧使用。

、5.焦煤(JM)中等或低挥发分的以及中等粘结或强粘结性的烟煤,加热时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如用来单独炼焦,能获得块度大、裂纹少、抗碎强度高的焦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