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设计课程设计循环彩灯控制器设计课程设计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循环彩灯控制器。

通过学习这个课程,学生将了解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掌握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1. 理解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2. 掌握电路设计原理和方法;3. 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4. 能够独立设计循环彩灯控制器电路和程序。

课程大纲:第一章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1.1 循环彩灯的基本原理;1.2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基本原理;1.3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分类。

第二章电路设计2.1 循环彩灯控制器电路的组成;2.2 电路元件的选型和参数计算;2.3 建立例程进行电路仿真;2.4 布局设计;2.5 原理图绘制。

第三章单片机程序设计3.1 概述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3.2 循环彩灯控制器程序的基本流程;3.3 控制器的主程序设计;3.4 IO口和定时器的编程;3.5 中断优化程序设计。

第四章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实现4.1 控制器电路板的焊接和测试;4.2 单片机软硬件程序烧录;4.3 硬件调试;4.4 软件调试。

设计流程:1. 理解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在听讲、课外阅读和答疑互动等多种形式下,加强对循环彩灯、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分类等方面的理解。

2. 电路设计。

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包括电路元件的选型和参数计算、建立例程进行电路仿真、布局设计、原理图绘制等环节。

3. 单片机程序设计。

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在掌握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以后,独立完成循环彩灯控制器程序的编写,并利用仿真软件进行调试。

4. 循环彩灯控制器的实现。

根据设计流程,焊接电路板并进行测试,根据需要对电路板和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最终实现循环彩灯控制器。

实验教学: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循环彩灯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字电子技术中循环彩灯的基本原理,包括触发器、计数器的工作机制。

2.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的数字电路知识,分析循环彩灯电路的构成和功能。

3. 学生掌握循环彩灯设计中涉及的逻辑门、时序逻辑等电子元件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循环彩灯电路图的绘制,并正确进行电路搭建。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测试仪器和工具进行电路调试的能力,确保彩灯按预设模式循环点亮。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完成循环彩灯的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在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注意电子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时的积极态度,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本课程结合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以实践性、探索性为课程性质,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

教学要求旨在通过循环彩灯的设计制作,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学习成果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数字电子技术》教材中关于组合逻辑电路及时序逻辑电路的相关章节为基础,结合以下教学内容:1. 组合逻辑电路原理:介绍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和应用,理解逻辑表达式与电路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2. 时序逻辑电路原理:讲解触发器、计数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其状态转换及输出特性。

3.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 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循环彩灯电路的构成,分析各部分功能,学会设计循环彩灯的控制电路。

- 电路图绘制:教授学生使用电路图绘制软件,完成循环彩灯电路图的绘制。

4. 电路搭建与调试:- 实物搭建:指导学生按照设计好的电路图进行实际电路搭建,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和焊接技巧。

plc彩灯循环控制课程设计

plc彩灯循环控制课程设计

plc彩灯循环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彩灯循环控制的相关知识点。

2. 学生能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学会编写简单的彩灯循环控制程序。

3. 学生了解彩灯循环控制中所涉及的电子元件,如继电器、传感器等,并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LC编程软件进行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彩灯的有序循环点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彩灯循环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已学知识,对彩灯循环控制系统进行创新设计,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PLC彩灯循环控制,培养对自动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PLC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PLC技术的实际应用,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PLC彩灯循环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使学生了解PLC技术的基本概念。

2. 彩灯循环控制原理:讲解彩灯循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彩灯的点亮顺序、循环方式等。

3. PLC编程软件操作:教授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软件,编写简单的彩灯循环控制程序。

4. 电子元件及其应用:介绍彩灯循环控制中涉及的电子元件,如继电器、传感器等,并讲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及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5. 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编写:详细讲解彩灯循环控制程序的编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编程。

6位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6位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6位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6位循环彩灯的电路原理,掌握基本电子元件的功能及运用。

2. 学生能运用编程软件,编写控制6位循环彩灯的程序,理解程序中的循环、条件判断等基本编程概念。

3. 学生了解6位循环彩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装饰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6位循环彩灯的电路搭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运用编程软件,实现对6位循环彩灯的控制,培养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子制作产生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3. 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科技发展。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电子和编程知识,注重实践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编程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制定以下教学大纲:1. 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 了解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 学习如何读取电子元件的参数,正确使用电子元件。

2. 6位循环彩灯电路原理- 掌握6位循环彩灯的电路结构,理解电路工作原理。

- 学习如何搭建6位循环彩灯电路,并进行调试。

3. 编程控制6位循环彩灯- 学习编程软件的使用,如Arduino等。

- 掌握编程中的循环、条件判断等基本概念,编写控制6位循环彩灯的程序。

4. 6位循环彩灯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6位循环彩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装饰等。

- 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6位循环彩灯的控制系统。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1课时:电子元件的认识与使用第2课时:6位循环彩灯电路原理及搭建第3课时:编程控制6位循环彩灯(上)第4课时:编程控制6位循环彩灯(下)第5课时:6位循环彩灯应用案例分析及小组实践教学内容与教材紧密关联,旨在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6位循环彩灯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多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多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多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多路循环彩灯的制作,让学生掌握基础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以及简单编程技能。

在知识方面,学生将学习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在技能方面,学生将能够阅读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利用编程实现彩灯的多路循环控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子元件的学习,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第二部分是电路图的阅读与绘制,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如何阅读电路图,并学会绘制简单的电路图;第三部分是编程实现多路循环彩灯,学生将学习基础的编程知识,并利用编程实现彩灯的多路循环控制。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为学生讲解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电路图的阅读方法;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图的绘制和编程实现;最后,采用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首先,教材《电子技术基础》,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参考书《电路图阅读与绘制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电路图的阅读和绘制能力;再次,多媒体资料,包括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绘制教程等,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最后,实验设备,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元件,以及编程控制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团队协作等情况,占总评的30%;作业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和编程练习,占总评的30%;考试包括理论知识测试和动手实践能力测试,占总评的40%。

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循环彩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循环彩灯的制作原理,掌握电路基础知识;2. 使学生了解循环彩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识;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循环彩灯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组装和调试循环彩灯;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对循环彩灯进行改进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阶段,对新鲜事物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路基础知识:介绍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理解,以及循环彩灯电路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简单电路的认识》- 内容列举:电路的组成、电路图的识别、循环彩灯电路原理。

2. 循环彩灯的制作与调试:讲解循环彩灯的组装过程、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子制作实践》- 内容列举:循环彩灯的组装方法、调试技巧、安全操作规范。

3. 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循环彩灯的改进和优化,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创新设计与实践》- 内容列举:创新设计方法、团队合作技巧、成果展示。

4. 循环彩灯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循环彩灯在科技、生活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内容列举:循环彩灯的应用领域、科技发展趋势。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循环彩灯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循环彩灯

数字逻辑课程设计循环彩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逻辑基础,理解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功能和原理;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门设计简单数字电路的能力,特别是循环彩灯电路的设计;3. 让学生理解循环彩灯电路中时序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时间逻辑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逻辑门芯片和定时器设计出循环彩灯的控制电路;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电路搭建、调试和故障排除;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逻辑电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创新;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电子废弃物的合理处理。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注重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字逻辑基础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循环彩灯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将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有助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的实施。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回顾:逻辑门电路原理、真值表、逻辑表达式和逻辑图;2. 时序控制原理:介绍时序电路概念,重点讲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时序特性;3.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依据彩灯循环点亮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时序控制电路;- 选用适当的逻辑门芯片和触发器;- 设计电路图,编写逻辑表达式;- 确定定时参数,计算所需元件参数;4. 电路搭建与调试:- 学生分组进行电路搭建,实际操作中掌握电路连接技巧;- 调试过程中学习故障排除方法,理解电路测试的重要性;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数字逻辑基础(1课时);- 时序控制原理(1课时);- 循环彩灯电路设计(2课时);- 电路搭建与调试(2课时);6. 教材关联:- 《数字电子技术》第3章:逻辑门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第4章:时序逻辑电路;- 《数字电子技术》第6章:数字电路设计实例。

10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10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

10路循环彩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并掌握10路循环彩灯的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2. 学生了解并运用串并联电路知识,分析10路循环彩灯的工作过程;3. 学生掌握循环彩灯程序编写的基本技巧,并能运用相关电子元件进行实践操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并制作出10路循环彩灯;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 学生学会运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循环彩灯控制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制作和编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增强团队意识;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注重环保意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4.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创新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电子制作课程,结合物理、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编程基础,但实践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 理解并掌握串并联电路的基本原理;- 学习循环彩灯的电路设计方法,包括电源、开关、控制元件等的选择与应用;- 分析10路循环彩灯的电路特点,理解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编程与控制- 学习并运用编程软件,编写循环彩灯的控制程序;- 掌握基本的编程语句和逻辑结构,如循环、条件判断等;- 了解程序与电路的交互作用,实现彩灯的循环控制。

3. 实践操作与作品制作- 学习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进行实践操作,组装并调试10路循环彩灯;- 结合教材相关章节,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学年设计、学年论文)任务书
数字电路设计说明书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名称:网络工程4班
学生姓名:
学号:
题目:循环彩灯控制器设计
指导教师
姓名:
起止日期:2013.12.1至2014.1.3
第一部分:正文部分
一、选题背景(标题:四号仿宋加粗,顶格,行间距:24磅,上下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内容:用小四号仿宋,首行空两格)
1.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1.1了解数字电路系统的定义及组成:数字电路系统一般包括输入电路、控制电路、输出电路、时钟电路和电源等。

输入电路主要作用是将被控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其形式包括各种输入接口电路。

比如数字频率计中,通过输入电路对微弱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得到数字电路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则需要通过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进行处理。

在设计输入电路时,必须首先了解输入信号的性质,接口的条件,以设计合适的输入接口电路。

1.2掌握时钟电路的作用及基本构成:时钟电路是数字电路系统中的灵魂,它属于一种控制电路,整个系统都在它的控制下按一定的规律工作。

时钟电路包括主时钟振荡电路及经分频后形成各种时钟脉冲的电路。

比如多路可编程控制器中的555多谐振荡电路信号结合产生系统所需的各种时钟脉冲。

2.应达到的要求
通电后彩灯能自动点亮并循环;具有顺时针和逆时针循环选择;循环频率可调;具有复位、暂停、继续等按钮;采用市电供电,自行设计电源电路。

(说明本课题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要求。


二、相关知识
2.1 题目分析
我们设计的流水灯实际上是主要使用一个555定时器、一个74LS160,一个74LS42和两个74HC194,这四个芯片对,6个彩灯进行控制,产生循环控制的效果。

2.2题目设计
花型1,111111;花型2,000000;花型3,100000——010000——001000——000100——000010——000001;花型4,111000;花型5,000111。

用74HC194移位寄存器来实现。

用74LS42译码器来实现对194的控制,实现194的清零,并行输入,以及右移。

用74LS160十进制计数器控制42译码器的输出,555定时器根据滑动电阻的调节来实现输出时钟脉冲周期的不同从而控制160计数的快慢,也就实现了彩灯闪烁时间的可调。

2.3 结构框图
(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三、系统设计
3.1 555时序电路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555定时器用来产生脉冲信号。

因此把555定时器接成多谐震荡器。

R1、R2、C2为定时元件。

3.2 74LS160计数器电路域74HC42译码器电路部分
因为在试验中总共10种状态,需要一个10进制的计数器,因此采用74LS160十进制加计数器臵数端A、B、C、D悬空;清零端接复位键,实现复位键设臵;预臵端,使能端接高电平有效;时钟脉冲输入端接555定时器输出端。

74HC42译码器为4—10线译码器,其输入端分别接160计数器输出端,来控制194的状态。

3.3 74LS194移位寄存器电路
74LS194为4为双向移位寄存器,有四个输出端。

在实验中须驱动6个彩灯,所以用两个74LS194来完成对六路彩灯的控制。

其时钟脉冲信号同样接555定时器输出端。

3.4复位键设计
整体电路图
(要求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四、测试分析
4.1测试:
(1)检查电路
对照电路图认真检查电路,首先查看电源是否接错或与地短接,然后检查各芯片是否安装牢固,最后对照电路图认真查看各芯片的管脚是否接错、漏接或出现多接线的现象。

(2)接通电源观察
在做好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

接通电源,如果出现异常现象立即关闭电源,按第一步重新检查电路对出现事故的电路部分进行着重的检查,直至发现并排除错误。

(3)工作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的调试
当第二步完成后,在断开开关的情况下用一个发光二极管检测脉冲信号的输出,各芯片的初始输出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查找出原因并解决。

(4)工作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的调试
闭合工作开关,观察显示结果是否正确,如果存在问题继续调试。

调试结束后观察调试后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2结果:
经上机测试,证明该电路是可行的,实现了彩灯对自然数列的顺时针循环和逆时针循环,循环频率可调,并且实现了复位,继续和停止功能的按钮。

(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的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五、结论(或总结)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课程设计,所以对我们而言不仅十分有意义,而且也是个挑战。

它不仅仅让我们综合那些理论只是来运用到设计和创新,还让我们知道了一个团队凝聚在一起时所能发挥出的巨大潜能!
在近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时间内,实在是令人感到忙碌,却又充实。

而且在课程设计的期间,又是我们的考试复习阶段,所以我不得不在复习即将考试的科目的同时去查找自己所选项目的相关资料,根据设计要求去选用芯片构成电路。

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内容都看不明白,需要重新复习数电知识,这是一个复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理解的过程,我不但更加了解芯片的功能,而且也会去更加注意细节。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数电课程设计,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在最终连接电路的时候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不得不停下手来,再次回头去查看资料,翻看课本,重新学习,这也是一个巩固的阶段,他使我的数电掌握得更加牢固。

而在连线的过程中,更由不得一丝马虎,任何一点粗心都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

再次感谢老师的辅导以及同学的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看来实践的重要,在设计过程中碰到许多不同的问题,与理论有所差距,明白理论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我们不能只学理论而不实践,要多结合理论进行实践,这样才更加理解掌握知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得出结论。

短短几天的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动手把我学习的知识用于实践,做出成功的作品,这才算真正学习到了东西。

总之,这次实验我收获颇多。

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好的手段!
(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


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1]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1
[2]邓勇. 数字电路设计完全手册.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3]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4]孙梅生,李美莺,徐振英.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梁宗善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6]吴友宇.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7]《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谢自美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8]《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9]《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陈晓文主编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0]《电子线路图网》
学生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
第三部分:指导教师评语
(从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量、设计(论文)的创造性、学术性、实用性及书面表达能力等方面给出评价。


第五部分: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