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句名篇默写。
(只选做3小题,其中④⑤必须选一句)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②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④苏轼在《赤壁赋》第二段中,模拟屈原的骚体形式,以“______,______”抒发诗人对天各一方的“美人”的情思。
⑤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为国效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 丰腴.( yú)纨绔.( kù)白炽.( zhì)灯跌宕.起伏( dàng )B. 作揖.(yī)慰藉.( jí)黑魆.(xū)魆铩.羽而归(shā)C. 譬.( pì)如倩.( qiàn )影盥.( guàn )洗室蹑.( niè)手蹑脚D. 泅.( qiú)水拓.( tuò)印乱哄哄.(hōng)讪.(shān)讪一笑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目前乐视的危机是资金链危机,而不是一个骗局被曝光.从支持企业发展的角度讲,我们不防给乐视一个相对宽容的舆论环境B. 在一段摆拍的视频中,“小马云”被一旁的人们嬉笑着摆弄得不知所措,俨然是一个道具,一个玩偶C. 孩子的失踪,让6个原本平凡而圆满的家庭分崩离析.有人结束了自己的事业,全心寻子,生活拮据;有老人含恨离世,父母只盼孩子回来,能给老人上一柱香D. 这幢小屋既然得以幸存,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光辉的照耀或是某位神明的庇护,才能历经苍桑,而未跟别的楼舍同遭厄运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不是当年的权威给予李谷一艺术创新的包容,脍炙人口的《乡恋》就不会有登上大雅之堂....的机会B. 这几年法治最大的进步是,社会群体学会了置疑..,学会了将任何一条生命的消失与自己的生命作关联C. 美国在韩国部署的“萨德”反导系统,严重损害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有关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努力背道而驰....D. 走在西栅大街上,就能看见大师展览;吃着定胜糕时,后面排队的就是国内外的戏剧大腕,这是不是为你的文艺生活又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再次提醒公众人物:有名有钱别太任性!从艺当知感恩,做人当知敬畏;名气伴随担当,别因自我放纵,遗憾终身B. 近年来,北非地区冲突加剧,越来越多的难民纷纷涌入欧洲,一些组织估计难民和非法移民总数甚至接近1万人左右C. 经过建设者十余年的苦战,舟山跨海大桥在建成通车后,舟山本岛及附近小岛终于脱离了孤悬海外的海岛行列,成为与大陆相连的半岛D. 中方再次敦促美方认真反省、纠正自己的错误,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任何挑衅行为,停止任何损害中方主权、影响南海地区和平稳定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台湾美学家蒋勋在《美的沉思》一书中如是说:我习惯于把诗歌,把绘画,把雕塑,把建筑归回,……在形式的背后,有更为本质的形式。
浙江省杭州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课内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19.(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悲夫!有如此之势,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5)人间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苏洵《六国论》)(8)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余音袅袅,。
(苏轼《赤壁赋》)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坍圮(tān)猝然(cù)模样(mó)颠簸(bō)B. 粗犷(guǎng)熨帖(yùn)亘古(gèn)胡诌(zōu)C. 气氛(fēn) 戕害(qiāng) 狙击(jū) 襁褓(qiǎng)D. 隽永(juàn) 饕餮(tāo) 恪(gè)守直栏横槛(kǎn)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蛰居墓冢烟熏火燎莫名其妙B. 枯躁烟霭回光返照完美无暇C. 眩目奇葩焚膏继晷专心至志D. 帐蓬甲胄一愁莫展声名狼藉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 重阳节一过,天气就突然变凉了,上个星期天来不及回家的同学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C. 谁能阻挠到来的生命冲动呢?它从陌生的地方来,降临在我们身上,使我们乘上了从天国吹来的清新柔风,就如向死而生的鸟儿一样。
D. 王教授对网络语言不仅不赞一词,反而苛评有加,他认为这不仅无助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而且对汉语的规范发展也极为不利。
2020-2021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一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 22 道小题,共 8 页。
时量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考生一定在答题卡上答题,在底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期间,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可以不使我们思虑: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不过是历史的有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快速兴起供应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进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批生产与外销,不单促使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巅峰,并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雅看法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或许会像在元朝同样,不过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因而可知,青花瓷兴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茂盛在推进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进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切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地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兴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以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场面。
一种国外流行的时髦由此成为中国本地的时髦,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川,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从而走向世界,最后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髦。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时髦兴隆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记。
所以,瓷器的演变之所以惹人注视,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调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朝有了新的思虑和认识。
假如说过去人们所认识的明初是一此中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点是回归传统,明初常常被认为是守旧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能够令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朝中外文明的沟通巅峰亲密有关,明朝中国正是经过与国外沟通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巅峰就反应了这一点。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高中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伊莎多拉·邓肯,1878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
从小父母离异,家境贫寒,她母亲白天上课,晚上给他们弹奏贝多芬、肖邦的乐曲,或者朗读莎士比亚、拜伦的作品,因此,邓肯的早年生活是在音乐和诗歌的熏陶中度过的,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邓肯自幼聪明过人,人称“奇女子”。
她尤其擅长舞蹈。
6岁时,她就为邻居小朋友召办起了舞蹈“学校”。
10岁时,许多有钱人的孩子都请她去教跳舞。
11岁时,贫穷的家庭生活使她无法再去上学了。
她就整天到公共图书院去,贪婪地读着各种书籍,有时她把书借回来,通宵阅读。
博览群书扩大了邓肯的视野,也让她认识了更广阔的世界。
她认为,当时流行的“芭蕾舞”一拍一跳,死板拘束,足尖踏地旋转的舞姿不美观。
她决心创造出一种舞蹈,通过舞姿和动作来表现自由,表现真实生活,反映人的灵魂的自由舞蹈。
为了这一目的,她进行了刻苦的钻研和训练。
往往一个舞姿要进行无数次的训练和探索,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她终于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新型舞蹈——身穿薄衣,肩披轻纱,赤着脚,完全顺乎自然的既庄严而又活泼的现代自由舞蹈。
然而这种舞艺在当时的美国无人赏识。
从旧金山、芝加哥又到纽约,邓肯竟然没有找到一个知音。
迫于生计,邓肯改穿短裙跳“刺激性”的舞蹈,挣了一些钱。
但到续约时,邓肯拒绝了,她不想违背自己的理想,只做取悦于观众的事。
后来邓肯全家到了伦敦,却因穷困潦倒而只能四处游荡。
就在她们走投无路的时候,一位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阔太太请邓肯在她的宴会厅上献艺。
邓肯美丽迷人的面庞,娴熟不俗套的舞姿使与会者赞不绝口。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有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
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
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社会视野。
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指出,传统的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比如幽门螺杆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
还有比如感冒、肝炎、痢疾等疾病,都会通过口水、筷子和餐具传播。
此前,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中,已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
专家表示,很多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发生,都与共餐密不可分。
(摘编自新华社新媒体2020年3月24日,《分餐制,落实真那么难吗?》)材料二:根据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数据,在最近两个月来,关于分餐制话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全国范围内信息量累计达到1039539条。
其中,3月14日的单日信息量高达30183条。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多个省市明确倡议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区还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优秀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
各地的呼吁倡议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多数网民对分餐制表示支持。
(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4月6日,《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卡”在哪》)材料三:这些年,公筷、分餐等一直没能大范围推广,一个毋庸讳言的原因是有些人觉得此举太矫情,属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理念。
可实际上,“分餐制”并非什么“舶来品”,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一直都是“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不少流传千载的文献和画作都对我国古代“分餐制”有详细生动的描述。
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出,画中一人一桌,桌上食物也是一人一份。
浙江杭州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在横线上填写相关的句子(选做3题,每题1分,共3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阿房宫赋》)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国论》)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道寄奴曾住。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
《荷塘月色》。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下列加线词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 拮据/ 倨傲熨帖/妥帖少不更事/ 亘古不变B. 新正/ 症结隽永/ 狷介不屑一顾/舞榭歌台C. 敕造/整饬坍圮/倒塌厥功甚伟/暂作阙疑D. 喧阗/ 嗔怒殡葬/ 摒弃百无聊赖/聆听天籁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牲醴暴躁博物馆晴天碧落B. 桌帏炮烙护生符色彩斑斓C. 炫耀清皙气吁吁窸窸窣窣D. 戏谑渎罪吊脚楼漫不经心4.下列加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当下中国,网络游戏作为一个产业被推动的同时,更被指责为导致人格沦丧、网瘾泛滥、家庭破裂的祸根。
B. 一个人如果阅历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C. 我国正在制订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令人期待,它必将促使我国人民的素质蒸蒸日上!D. 这位曾留学伦敦、现任上海一家经贸公司总经理助理的女孩机不可失地打开相机拍摄下捷克警察粗暴对待中国妇女的现场情景。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专家普遍认为,由于此次油价上调,消费物价指数不但会受到一定间接影响,而且交通运输、农业、林业等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B. 近期,媒体曝光了部分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究竟有多少药品企业使用了这种“毒胶囊”,监管部门必须作出肯定的答复。
C. 近年来,部分国家非法进入南海中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捕渔活动的渔船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渔政部门计划通过护航护渔等一系列行动来进一步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试题

2014-1015学年高一语文期末复习文言部分(一)(甲)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乙)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苏辙《六国论》)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结交,亲附B.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C. 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成例D.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阴:阴险,阴谋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洎牧以.谗诛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二国委秦齐人勿附于.秦A.两个“以”意思不同,两个“于”字意思也不同。
2020-2021高一上册期末语文试卷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本文从网络采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假如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此外祝您生活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一.基础知识( 30 分)(第 11、12 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其他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以下红色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恶劣( li è)微薄(fēi)耸峙(shì)绝不相关( gān)B.挫折( cuò)零落(liáo)简要(è)不寒而栗( sǒng)c.创伤(chuàng)苑囿(yòu)瞬间(qīng)摧山坼地( chè)D.畜牧(xù)绵亘(gèng)处罚(chěng)长歌当哭( dàng)2.以下字词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为哪一项()A .坚韧不拔心悦城服自惭浅陋端倪B.一泄千里萍水相逢是非曲直布署精选文档c.丰华正茂夸夸奇谈攻击时蔽山麓D.艰韧不拔令人炫目申张正义馁协3.填入横线处的词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①这场比赛教练 _____攻击方式,勇敢使用前三锋战术,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②这些年,在国外的广大侨胞,深深地感觉有强大的祖国作靠山,不再受______了。
③江面上隐约 ______着夜航船的灯光。
A .①变换②歧视③闪耀B.①变化②歧视③闪耀c.①变化②歧视③闪耀D.①变换②歧视③闪耀4.填入横线处的关系词语使用最适合的一项为哪一项()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繁简,假如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
______,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咬文嚼字。
______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合就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A .但是但是只有B.不论但是只需精选文档c.只管但是只有D.不论但是即便5.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能够忘掉一世中好多最难忘的故事,但最不可以忘掉的是我的第一次初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其中④⑤句必选一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3)四十三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D.“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
3.下列各句中,标点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有关“天道”、“地道”、“人道”的秩序中,有自身内在的逻辑以及道德的、美学的、生态学的含义。
B.身为哲学家,苏格拉底其实井不具备特殊的“资历”,只是一个“助产士”——接生婆帮助产妇生下孩子,苏格拉底帮助人们“生下”人生的智慧。
②现如今,国内3D生物打印也在生物打印材料和血管打印上有所突破。清华大学危岩课题组近几年开展了将生物材料应用到3D打印的研究。四川大学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康裕建课题组应用自主研发的3D生物血管打印设备构建出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血管,并成功在动物体内实现血管再生。而笔者研究组结合医学影像、3D数字化重构和3D打印技术,首次成功在体外构建出真泛应用于农业、医疗、金融和安防等不同领域,一系列人工智能产品先后问世。
C.数十年来,金庸作品风行华人世界,这一现象深刻启示我们:大众文化作பைடு நூலகம்与大众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品类,更要以滋养人的心灵为己任。
D.超大城市呈现的超常性,不仅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而且在中国发展进程中也前所未有,即使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未曾有过。
C.学界对现阶段的中国政治学应该推崇规范研究以“求理”?还是推崇实证研究以“致用”?还未形成有规模的争论。
D.通过老一代动画艺术家万氏兄弟、特伟等人的不懈努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山水情》……等享誉世界的动画作品纷面世。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与低生育率的现象长期并存,原因之一是女性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工作与家庭冲突,尤其是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冲突造成的。
B.我们看过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即使没去过顿河,也可以聆听到它的声音,感受到哥萨克民族的粗犷雄厚和原始野蛮中的炽(zhì)烈情感。
C.《天道·人道》这部小说,让警察回归人间,在这部小说的架构中,案件的侦察过程退居其次,仅仅成为人物命运和情感世界展现的舞台与载(zǎi)体。
D.一篇篇闪烁着时代光彩、仍有情感余温的新闻作品,令人心潮澎湃;一个个历经艰辛、蜕(tuì)变成蝶的创业故事,让人久久回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曾几何时,大国与小国、穷国与富国之间很难交流,而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播撒全球后,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正在形成。
B.走向田野,你或许会发现平时熟视无睹的野菊,此时正在向你微笑,平时充耳不闻的鸟鸣原来竟是那么的动听。
C.守护公德,理应出于内心的道德戒律,而不是做给人看,如果每次都要靠惨痛的教训才回头,那么提升文明素质的代价未免太大。
(4)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
(5)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感叹生命的短促与渺小。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近些年,3D打印无论在技术上,还是产业化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以卢秉恒为先驱,在1990年代就率先倡导、开拓了光固化3D快速成型制造系统的研究。现在,推动3D打印,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需要。然而由于生物活体细胞及组织器官的复杂性,3D生物打印在最近几年才刚刚起步,高水平生物医药应用实例仍屈指可数。维克森林大学最新研制出的完整组织器官打印机,可进行稳定的宏观组织打印,包括颌骨和颅顶的骨头,软骨和骨骼肌等。其使用水凝胶和生物降解物质作为打印材料,可为医疗和医学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并对组织工程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科研体制要针对基础研究特点布局,积极营造人尽其材,潜心科研的氛(fèn)围,让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有一个安心的科研环境。
④更重要的是,3D生物打印技术的发明与发展注定应该瞄准生物医学应用实例,其中真实病人肿瘤体外模型的构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实例之一。而迄今国际上尚未见到相关模型的报道。期待若干年之后,生物3D打印技术能够发展到十分成熟的地步,科学家根据每个癌症病人单独构建出一套肿瘤实验模型,通过3D生物打印机,并利用病人自身的肿瘤细胞,打印出肿瘤实物,再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评估,测试出对这名患者最为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为医生的临床手术提供最有价值的咨询和指导,这将是肿瘤患者最大的福音。
③目前,生物3D打印仍处在研发阶段,其中一个难点就是解决生物相容性的问题。如今大多数生物3D打印往往借用已有的3D打印技术,只是简单的替换打印材料。然而,生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其组织结构有着与其他结构迥异的特性,因此,生物3D打印最大的难点还在于生物3D打印设计理念上的突破。简单地用更换材料来实现生物3D打印注定无法满足生命医学研究应用的需要。如果能够直接利用细胞来进行打印,将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细胞是生命组织结构最基本的单元,因而生物墨水应基于细胞。细胞生物墨水应该是含有精确数量中细胞的打印材料微滴,3D打印则是要设计打印微滴在空间中的分布,来实现精准控制各种细胞在空间中的位置及数量。
二、语言表达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随着网络乱象频频出现,①____________,微信、微博、支付宝、铁路12306等软件目前均已设立实名制门槛。此次网络安全法的实施,无疑意味着实名制的全面到来。匿名环境下,②____________,导致谣言、诈骗以及各种语言暴力横行。实名制提供了基本的追溯机制,③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