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分水滨江景观规划设计
生态功能区划

生态功能分区方案文中部分内容来自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暂行规程》。
生态功能分区:生态功能分区是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区划依据和分区等级:分区等级生态功能区划分区系统分三个等级。
为了满足宏观指导与分级管理的需要,必须对自然区域开展分级区划。
首先从宏观上以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划分自然生态区;然后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划分生态亚区;最后根据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环境问题划分生态功能区。
区划依据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即划分各级生态功能区划单位的根据。
不同层次的生态功能区划单位,其划分依据应是不同的。
生态功能区划进行3级分区。
一级区划分:以中国生态环境综合区划三级区为基础,各省市可根据管理的要求及生态环境特点,做适当调整。
二级区划分:以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和生态服务功能类型为依据。
城市及城市近郊区可以作为二级区。
三级区划分:以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指标为依据。
分区方法一般采用定性分区和定量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划界。
边界的确定应考虑利用山脉、河流等自然特征与行政边界。
(1)一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气候特征的相似性与地貌单元的完整性。
(2)二级区划界时,应注意区内生态系统类型与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生态服务功能类型的一致性。
(3)三级区划界时,应注意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的一致性。
分区命名依据3级分区分别命名,每一生态功能区的命名由3部分组成。
一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气候和地貌特征,由地名+特征+生态区构成。
气候特征包括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南、中、北)亚热带、热带等,地貌特征包括平原、山地、丘陵、河谷等。
命名中择其重要或典型者用之。
二级区命名要体现出分区的生态系统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典型类型,由地名+类型+生态亚区构成。
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森林、草地、湿地、荒漠、河口、滩涂、农田、城市等。
桐庐规划馆

桐庐规划馆桐庐规划馆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的一座建筑设计和规划展示中心,位于桐庐县城的中心区域。
规划馆的建筑风格充满现代感,外立面采用了玻璃幕墙和金属材料,整体造型简洁大气。
规划馆共有三层,展览面积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
进入规划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敞明亮的大厅。
大厅中央是一个圆形接待台,左右两侧是展示区域。
展示区域利用光线和色彩的巧妙搭配,展示了桐庐县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未来发展规划。
墙上挂满了介绍桐庐的图片和文字,还有一幅幅地图和规划图,生动地展示了桐庐的魅力和潜力。
规划馆的二楼是主要的展示区域。
这里设置了不同的展示区,涵盖了桐庐县的各个方面。
首先,有一片大型的沙盘模型,展示了桐庐县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的地形地貌。
沙盘上栩栩如生的模型构建了一个微缩的桐庐,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沙盘的周围,还有一些介绍桐庐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的展板,配合沙盘一起展示了桐庐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另外一个展示区是关于桐庐发展规划的展示。
这里展示了桐庐县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蓝图,介绍了桐庐县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
展示区通过文字、图片和模型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桐庐县的未来发展前景。
这对于吸引投资和促进桐庐县的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一个展示区是关于桐庐的文化和民俗的展示。
这里展示了桐庐县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包括桐庐县的传统美食、服饰、工艺品等。
这个展示区非常丰富多样,让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桐庐的文化底蕴。
除了展览区,规划馆还设有一个多功能演讲厅和一个咖啡厅。
演讲厅用于举办各类座谈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咖啡厅则为参观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
规划馆的设计和规划非常人性化,方便参观者的游览和交流。
总之,桐庐规划馆作为桐庐县的地标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展览内容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
规划馆的建设不仅促进了桐庐县的城市形象建设,也为桐庐的发展规划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相信在规划馆的引领和带动下,桐庐县的发展将更加繁荣和美好。
桐庐武盛建筑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龙峰民 族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131.2
4 桐庐县学府小学校园“安澜”提质 桐庐县学府小学
14.7
扩面工程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公告时间 2023-06-20 2023-07-11 2022-08-24 2022-10-21
1.5 行业分布
近 1 年桐庐武盛建筑有限公司的中标项目主要分布于企业采购系统、教育系统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 到 3 个、1 个。其中企业采购系统、教育系统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494.45 万元、14.68 万元。
1.1 总体指标 ..........................................................................................................................1 1.2 业绩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地区分布 ..........................................................................................................................3 1.5 行业分布 ...........................................................................................................................4 二、竞争能力 .................................................................................................................................5 2.1 中标率分析 ......................................................................................................................5 三、竞争对手 .................................................................................................................................6 3.1 主要竞争对手....................................................................................................................6 3.2 重点竞争项目....................................................................................................................6 四、服务客户 .................................................................................................................................7 4.1 关联客户中标情况 ............................................................................................................7 4.2 主要客户投标项目............................................................................................................7 五、信用风险 .................................................................................................................................8 附录 ...............................................................................................................................................8
滨江景观大道初步设计

a
22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8.街道家具选择
公共设施意向:
a
23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8.街道家具选择
道路铺装意向:
a
24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8.街道家具选择
灯饰选择意向:
a
25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古镇区域:街道家具选择服从整体风貌,公共设施选择传统自然型,地面铺装青石为主,建 筑小品凸显李庄人文,灯饰古朴简约。
新城区域:街道家具选择布局注意协调过渡区,公共设施应该现代、充满艺术气息,地面铺 装以透水材料为主,整体格调大气、清爽,建 筑小品生活化,灯饰个性化。
产业园区域:街道家具布点人性化,公共设施展现城市发展步伐,地面铺装以透水材料为主, 建 筑小品达到宣传效应,灯饰规整、大气。
滨江大道景观设计
a
1
1 “他山之石
案例一:吉安新城滨江大道 滨江大道作为城市景观大道总宽40米,设计以人的行为、心理习惯和需要为出发点,合理安
排活动、布置景点、设计流线。在整治景观的同时做到激发城市的活力。
a
2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1 “他山之石---案例分析一
a
3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7.植物选型
a
16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7.植物选型
药理学角度的树种选择:
a
17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 2011.10
7.植物选型
季节角度的树种选择:
a
古树天堂 养生福地——桐庐云湖省级森林公园

古树天堂养生福地——桐庐云湖省级森林公园作者:叶晨曦来源:《浙江林业》 2018年第3期分水镇是桐庐县的副中心,至今已有1300多年建制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云湖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分水镇北面分水江畔,距桐庐县城50公里、杭州市区80公里,是一座由朝阳、盛村和徐桥三大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联而成,以休闲、度假、观光为主体功能,集疗养、避暑、健身和农家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型、山水融合型森林公园,经营面积1058.31公顷,其中林地面积984.19公顷。
曲折迂回的水景,山峦起伏的地貌,绚丽多彩的森林,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交相辉映,构成了极佳的森林避暑度假胜地。
依托古树资源加快森林公园建设云湖省级森林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93%,绿化率达94.8%,常年绿海漫漫、郁郁葱葱。
除了四季常青、林相丰富、色彩多样、富有特色的森林植被景观外,还拥有丰富的古树资源,据2017年5-6月对公园范围内的古树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森林公园范围内现有古树201株,占全桐庐县古树总数的十分之一,隶属7个科,7个属,以银杏、榧树属为主,银杏51株,占25.37%,榧树属共140株,占69.65%,其中榧树139株,香榧1株,另外公园范围内还有后备古树资源135株,树种以榧树为主。
挖掘古树资源,加强保护工作。
近年来,分水镇大力挖掘古树资源,通过改善立地条件,增加营养面积,地下做好通气透水,地上做好护栏维护,保证古树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
加强古树名木日常养护,清除古树名木周边杂物、垃圾,及时修剪整枝,加强古树名木施肥追肥等复壮管理工作,防治病虫害。
同时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资金的投入,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专项基金,确保古树名木保护工作顺利开展。
进一步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宣传力度,建立古树名木保护制度与保护监理,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法治化。
实行一树一策,个人责任落实。
森林公园内的古树大多分布于村边、路边、屋旁、小公园内,较为分散。
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

HANGZHOU QIANTANG RIVER URBAN DESIGNAND LANDSCAPE PLANNING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1. INTRODCTION 序言新一轮的杭州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杭州市的发展方向为“以主城为基础,沿江向东发展,跨江向南发展”。
二十一世纪杭州城市已经迈向了充满希望的“钱塘江时代”。
为创建有杭州自己个性的城市形象,营造杭州自己特有的建筑风貌和环境特色,形成有杭州地域文化背景的文化特色,对以钱塘江为中心的新杭州城市空间形态应超前做出合理的处理和艺术安排,并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下就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提出规划探讨和概念设计。
1.1 Background 项目背景杭州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形态,长期以来是以西湖和旧城为核心,层圈式地逐步向外扩展,这种单核式、封闭型的团块状空间形态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按照新一轮杭州市总体规划对杭州市城市用地布局原则与基本思路,根据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杭州市的发展方向为:以主城为基础,沿江向东发展,跨江向南发展。
因此,及时对以钱塘江为中心轴线的新杭州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大手笔的艺术处理和划时代的科学安排,形成杭州本身特有的建筑风貌和环境特色,显示杭州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城市形象,必须在充分考虑和利用钱塘江江滨现状的同时,建立一个超前的发展理念和规划模式,精心创作一个理想的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此项目的设计范围包括钱塘江两岸,北岸西起钱江一桥,东至钱江二桥;南岸西起滨江一号路西端,东至钱江三桥,两岸纵深500米至1000米左右。
根据要求,通过城市设计,对已完成的控规提出修改和建设性意见,指导即将实施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满足适应社会发展的经济和生产条件、生活环境和人的活动的功能需要和视觉感受等要求,在技术上做到科学合理,在美学上赋予城市特征和形象,使钱塘江及钱江两岸真正形成富有现代气息及地方特色、风格协调、品味高雅的城市新空间,推动城市沿江发展。
滨江公园设计方案

滨江公园设计方案滨江公园设计方案一、规划背景和目标:滨江公园位于城市南部,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设计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和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公园,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并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和放松的场所。
二、主要设计内容:1.景观设计:以滨江公园所处的自然环境为基础,采用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增加绿地面积,并有选择性地引入特色植物,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在滨江公园内设置人工湖泊和水景,增加水体面积,为游客提供湖畔休闲区域和水上娱乐设施。
2.功能区划:根据市民需求和公园规模,将滨江公园划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区和游乐区等四个主要功能区:休闲区主要设置有健身步道、凉亭和休闲座椅,供市民散步、休息和聚会;运动区主要设置有篮球场、足球场和网球场等运动设施,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文化区设置有音乐喷泉和露天剧场,为市民提供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游乐区设置有儿童游乐设施、旋转木马和攀岩设施等,满足儿童的娱乐需求。
3.交通配套: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滨江公园设计了完善的交通配套措施。
首先,在公园周边设置了公交车站和自行车租赁点,方便市民搭乘公共交通进入公园;其次,在公园内设置了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方便市民自驾前往公园。
三、预期效果和创新点:1.提供一个城市绿肺: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和引入大量的植被,滨江公园将成为城市的绿肺,为市民提供一个呼吸新鲜空气和接触大自然的场所。
2.促进城市文化交流:在滨江公园的文化区设置音乐喷泉和露天剧场,可以举办音乐会、戏剧演出和文化展览等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促进城市文化交流和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3.打造多功能的休闲场所:滨江公园的多功能区划,能够满足市民的各种休闲需求,不仅可以进行体育运动,还可以进行文化娱乐活动,为市民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休闲场所。
4.注重生态环保:在滨江公园的设计中,注重保护自然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提供了循环利用的水处理系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典景观案例分析

感谢观赏
奥运会期间:这里将成为北京市带给 各国代表团、运动员、奥委会官员的 一份礼物------一个充满中国情调的 山水休闲花园。
奥运会后:这片公园将向公众开放, 成为市民百姓的休闲乐土,为北京留 下一份真贵的奥运遗产-------公园对 改善北京生态环境、完善北部城市功 能、提升城市品质并加快北京向国际 化大都市迈进的步伐起到重要作用, 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和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
然后在此基地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
基地是大量的粗野的,他因为自然过程
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
是最少些战略
包括: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
止河道渠化工程,一个内河湿地,形成
自我感悟: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与重 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 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 一个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 地,将功能与观赏相结合发挥到淋漓尽
自我感悟:后滩公园以一种生命系统的姿态证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可为社会和 自然提供一种新型的生态水治理和雨洪调控方式。这一独特的、生产性的、 承载着过去的记忆并展现未来生态文明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以低管理成本、 高收效景观为基础的新美学的一曲赞歌。
4.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设计作者:胡洁
设计背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北 京绿色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向全 球招标,Sasaki公司决定参加投 标,胡洁也成为主要设计师,并在 96个国际一流设计公司参与投标 的情况下,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
设计理念:岐山公园强调两点,一是民主,二 是生态。
设计特点:岐山公园的主要矛盾是地内原有元 素如厂房,机械,树木等,和建设一个公民休 闲娱乐中心的城市公园的新要求的矛盾。俞孔 坚大师通过精心的设计将这些矛盾有机的结合 成了一个整体。在铺装上,采用自然石材和青 石铺地。铺砖风格形式干净利索,不做过多修 饰,这种风格也符合园区直线形的构图。如果 能够利用原厂房和宿舍的所有红砖、灰砖以作 为铺地,那么整个园区的文化意蕴则更加浓厚, 废弃的砖石也能很好的运用。岐江水位变化非 常之大。为了克服水位变化带来的景观影响, 建设者创造了一种栈桥式堤岸,并利用不同的 植物,根据其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的特性, 配置成一个能在不同水位下遮护湖岸的生态群 落。另外,歧江一侧凿穿江岸,一方面满足水 利要求,同时也保留了江堤上的古榕树,形成 江外有江的景观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 2.设计原则 2.1 协调相宜原则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当地材料等构筑亲切宜人的空间,设立休闲、 康休娱乐、自然体验等活动空间,建立人与自然之间亲切、互利的关系, 强调经济、实用、节约,体现人与自然相适相宜,相互协调。 2.2 保护优先的原则 对沿江现有的生态湿地、名木古树及重要设施优先保护利用。 2.3 以人为本的原则 2.4 分期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5 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景观规划必须坚持与旅游、文化、休闲活动、商业服务等产业互相 配合,联动发展,以创造全方位的休闲空间,丰富沿江景观内容。 2.6 与传承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在沿江景观改造和建设中,要将桐庐分水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 景观资源,以展示分水镇的魅力,使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根据已有风 貌营造整体氛围,突出民风、民俗、民情,实现文化娱乐、康体休闲等功 能的有机结合。 2.7 与城市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滨江景观带的建设,必须符合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要和周边 环境有机的融合,在道路交通与周边地区开发等方面统一协调;要配套 完备的相关设施,注重环境美化、绿化,营造一个舒适、洁净、美观的游 览环境和休闲空间。
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堆放场地,并做妥善处理。 3.5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5.1 避免堵管措施 (1)严格控制砼的搅拌质量(特别是超大粒径骨料的控制),不合格
的砼不得进入导管。 (2)砼灌过程中勤量测、勤拔管,避免因导管埋入太深而造成灌注
速度减慢或堵管。 3.5.2 防止钢筋笼上浮措施 (1)钢筋笼顶端用 φ22 钢筋与护筒呈 120°牢固焊接。 (2)在钢筋笼下部外测每隔 2m 设一层倒钩,共设 3 层,每层 4 个,
图5 3.3 设计阐述 3.3.1 如画江山 利用分水江优越的自然条件,将青山绿水的背景借景到现有场地 中,使江滨公园与桐庐山水相互交融。 3.3.2 如诗广场 让分水的诗文化在江滨公园各节点广场中继续流淌,仿佛一条项 链中的几颗大珍珠。 3.3.3 如音节奏 整条滨江绿地的总体构架和节点分布如同音乐节奏的变化,游步 道和植物线形用悠扬的曲线,使行人在其中行走时有轻松舒畅的感觉。 3.3.4 如鱼得水 提供丰富的体育娱乐休闲空间,使居民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设 计中还专门针对人们的需要,做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策划。(如图 6)
3.5.3 泥浆质量控制
泥浆性能指标:灌注时泥浆密度为 1.05~1.1,粘度为 17~20s,含 沙率小于 2%。
3.5.4 沉碴厚度的控制 沉渣厚度采用两次清孔高差对比法检测。本桥均为摩擦桩,故沉碴 厚度不大于 20cm。 4.结束语 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制定好切实可行施工方 案。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严格遵循施工工艺程序组织施工,并严格控 制好施工中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图 13
图 14
图 15
6.结语
通过本次设计,把滨江绿地结合城市形态和开放空间形成一个可
观的视觉空间、一个可用的行为场所、一个可栖的行为空间、一个可持
续的生态系统和一个富有活力的滨水空间。
正因为如此,桐庐分水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得到了分水镇和各
村领导的好评,项目将于 2011 年 9 月开始施工。本次规划设计是将风
5.5 鹊桥索拉(如图 15) 保留现状,主要解决二级游步道不连通的问题,用索道来连通,桥 底下有水流经过,水质较差,建议把上流的排污管道进行重新设置。
图 10 5.二期主要景观节点 5.1 二期重点区域的设计构思(如图 11)
图 11 5.2 同心广场(如图 12) 同心广场,取自《周易·系辞上》: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 臭如兰。”不仅指夫妻同心,群众同心,还有干群同心,政民同心。设计中 采用锚的雕塑和链条,可以让情侣夫妻在此挂同心锁,增加人们的参与 性。用半圆形的水上栈道来增加人们的行走体验,可以与绿水进行最亲 密的接触。
参考文献 [1]JTJ041- 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 [2]张忠亭,丁小学.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7. [3]王建军.水中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J].中国水运, 2007,5(5):69- 70. [4]闫俊杰,陈晓等.法来大桥 17 号墩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J].施工技术,2009,30(9):4- 5.
1.工程概况和分析 1.1 工程基本概况 桐庐分水江是分水镇的大动脉。分水江的宽度平均约为 205 米。本 案位于分水江的东南岸。分为两期,一期总长度约为 1130 米,总面积为 38010 平方米;二期总长度约为 1290 米,总面积为 27490 平方米。二期 现状周边的自然环境较好,有山体包围。本案设计的总体定位为城镇江 滨休闲公园。(如图 1)
(2)景观方面:节点景观缺少观赏性。空间因缺乏设施而失去吸引 力,可用性和可栖性。原先水利部门设计实施好的台阶面积太过于大, 连续的级数太多,比较危险。
(3)功能方面:已建好的西南岸跳舞场面积还是太小;灯光太弱,缺 少插电接口;台阶驳岸很危险;缺少公共厕所,随地大小便的情况严重。
1.4 现场问卷调查 本次的实地考察,本人作为设计师让分水的居民也参与到设计中。 分水江实在很美,只是周边的娱乐设施缺少。有一半被采访的人是不去 江边玩的。本次设计主要目的也是要提高分水江的娱乐性和可入性,吸 引那些平常不去玩的人融入魅力分水江,调查中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 是高差大的台阶没有分段平台,很危险。(如图 3)
— 333 —
科技信息
工程技术
总平面图一
总平面图二 图4
3.总体布局 3.1 总体设计意向:分水人合 3.1.1 通过景观的整体和细节来强调和引导人的和谐,人与天地的 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地和谐。 3.1.2 一期的区域为人居住的密集区,以现代风格为主。二期位于山 林之间,以自然野趣风格为主,体现“家庭和谐,尊老爱幼”的人文关怀。 一期和二期定位的差异,使人们在游玩过程中有不同的享受。 3.2 设计理念(: 四如:面 - 如画江山,点 - 如诗广场,线 - 如音节 奏,线 - 如鱼得水)在带状景观中使点线面相互交织(如图 5)。
图 12 5.3 指点江山(景观阳台二)(如图 13) 此景观阳台位于滨江公园二期的中间部分,运用景观阳台来改变 人们登高远眺的不同行走体验和空间感觉,保留的悬铃木中其中有一 棵穿过景观阳台底板,形成特别的景观。此处的设计增加江边道路和分 水江的联系,使与江边垂直的道路景观节点得以突破。并且运用景观阳 台联系江边一级道路和江边二级道路。解决这两级道路之间缺少连通 的缺陷。 5.4 儿童活动场地二(如图 14)
科技信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程技术
桐庐分水滨江景观规划设计
杭州南华景秀园林设计有限公司 吴海丽 俞雪军 浙江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王仁飞
[摘 要]分水镇位于桐庐县西部,面积 133.1 平方千米,有 1300 多年老县城历史。分水江可以说是分水镇的母亲河。本案位于桐庐 分水江东北岸。东侧为跨江大桥,北侧为发电站,总用地面积为 65500 平方米。桐庐分水滨江景观设计将成为分水镇最为亮丽的部 分,必定会增强其城镇的竞争力和活力。本设计一方面利用环境的质量提高来为城市拓展和当代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机;另 一方面强调生态环境与城市环境的协调。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镇 文化 滨江 休闲娱乐 开放
图1 1.2 景源特征 (1)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分水涌现出很多 杰出的历史名人。如施肩吾,徐凝,王缙等。 (2)山水相依,景色秀丽。分水江江景很开阔,水质很好。又有远山 背景。江的部分岸线是简单的弧度,有种很大气的美。 1.3 存在的问题
图2 (1)交通方面:可入性差,通往江滨的支路很少。景观步道单一,缺 少变化。因为在之后的设计中增加不同的行走体验,如景观阳台,残疾 人坡道等。
呈 90°布置,相邻层错开布置。倒钩用 φ8 钢筋制成长 10cm,与主筋夹 角为 30°。
(3)砼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加紧测量砼面的标高,以保证导管有 3~ 4m 的埋管深度,同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少管口混凝土对钢筋笼的冲 击力。当砼面在钢筋笼 4m 以上时可一次性将导管提升,使其高于钢筋 笼底,并保持不小于 2m 的埋管深度,同时恢复灌注速度。
图6 4.一期主要景观节点说明 4.1 云山广场(如图 7) 设计意图取自于施肩吾的《讽云山》,采用门框和树形像云的合欢来 营造气氛。
图7 《讽山云》 【作者】:施肩吾 闲云生叶不生根,常被重重蔽石门。 赖有风帘能扫荡,满山晴日照乾坤。 4.2 舞波广场(如图 8) 舞波广场是聚集人气的一个地方。主要功能是跳舞场,用树池和景 墙使其空间更内向,跳舞时不受干扰。木平台挑在台阶上,使跳舞场的 纵向空间变长。架空木平台的侧面采用文化景墙装饰和支撑。铺装和景 墙采用类似水流的曲线形,使水波和舞蹈在此取得联系。用这样的设计 方式也优化了原有台阶过宽过大造成给人的不安定感。
景游览、文教活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居民的生活联系起来,形成相
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营造更好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对已有被忽略的
良好自然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和提升,从而提升桐庐分水镇的城镇魅
力,树立城镇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李永红.诸暨西施故里一期工程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09(05) 50- 52
(上接第 332 页) 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泥浆,为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
— 335 —
图8 4.3 夕阳红广场(如图 9) 夕阳红广场主要给老年人提供打太极拳,跳舞等活动交流场地。用 弧形眺台方式来改进大面积台阶带来的危险感。
图9
— 334 —
科技信息
工程技术
4.4 儿童活动场地(如图 10) 儿童活动场地中设置沙坑和组合活动器械,并且利用现有的高差 设置金属滑梯。
儿童活动场地位于保留的一整排悬铃木旁边,可以给儿童提供林 荫和大草坪和活动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