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图t

合集下载

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uideline for employer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产品或原材料的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或机构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防治原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4 通用要求4.1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内容和检查方法

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内容和检查方法

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内容和检查方法
1 职业病防治工作评估内容:
a) 组织机构是否完善。

b) 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及执行情况。

c) 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情况。

d) 防护设施的配备和运行情况。

e) 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f) 危害警示标识的设置情况。

g) 应急救援措施是否齐全。

h) 辅助用室是否满足基本的职业卫生需要。

i) 职业卫生的培训情况。

j)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价情况。

外部评估还需按照GBZ/T229.1、GBZ/T229.2、GBZ/T229.3
要求对存在粉尘、化学物、高温的岗位分别进行生产性粉尘、化学物、高温作业分级。

k) 职业健康监护执行情况。

l)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及职业病的发病情况。

m)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建议。

2 职业病防治工作检查方法包括:
a) 职业卫生工作档案记录。

b) 工作场所巡查。

c) 专题小组讨论。

d) 个人访谈。

e) 典型经验总结。

f) 典型事故分析。

g) 问卷抽样测试。

h) 行为抽样测试。

i)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

j) 工作日写实记录。

k) 职业病防治效果。

防治职业病培训PPT课件

防治职业病培训PPT课件

高温防护措施
(三)噪声 噪声的职业危害: (1)听觉系统:可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和永久性听力损伤, 即所谓噪声性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 (2)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 弱综合症的表现。 (3)心血管系统:噪声能产生一系列心血管病理反应,表现 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升高),心电图有异常改 变。
开发事业部塔中作业区
(二)概述
★矽肺病:人体长期或大量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以肺部弥漫性 纤维化为主的一种职业性尘肺病。 ★病状:呼吸短促,胸口发闷或疼痛,咳嗽,体力减弱,常并发肺结核症。 ★治疗:目前无理想治愈方法,该病死亡率极高,潜伏 期短则数年,长则20年。
★诊断方法:只有通过X线检查发现。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2、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 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散发的有害因素所致的危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 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餐饮:多吃滋养肺阴化痰的食品或药物, 如猪血鸭血、梨、木耳蘑菇等,生活清淡一点。
四、生产性粉尘危害的预防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完全可以预防
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总结出 → “革、水、密、风、护、管、
查、教”八字经验,取得很大成就。
(1)革(技术革新) 改革工艺、革新生产设备 防目粉尘危害的根本方法 (2)水(湿式作业) 控制粉尘扩散 (3)密(密闭尘源) 防止粉尘外逸/飞扬

GBZ_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_T225-2010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5-2010)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日期:2010-01-22实施日期:2010-08-01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uideline for employer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产品或原材料的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或机构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防治原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4 通用要求4.1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GBZ-T225-2011年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GBZ-T225-2011年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 225-2010)发布日期:2010-01-22提出单位: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uideline for employer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通用要求、分级分类管理方法、职业卫生档案的管理以及职业卫生评估要求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生产或经营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产品或原材料的用人单位,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单位或机构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88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T203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T 3608高处作业分级GB 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3 防治原则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依法防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单位自律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维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关注职业病高危人群,尤其是流动劳动者。

4 通用要求4.1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制定本单位职业卫生方针;—设置职业病防治领导机构;—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明确相关组织的职能;—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设置岗位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建立、健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必要的经费投入;—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职责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职责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及职责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是负责协调和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

其主要职责包括:
1. 宏观指导:制定职业病防治的方针、政策和标准,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 统计监测:负责职业病的统计、监测和分析,了解职业病的发生趋势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 立法和政策制定:负责起草、修改和完善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

4. 技术支持:开展职业病防治的技术研究和推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5. 监督检查: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督促和监督相关单位和个人履行职业病防治的责任。

6. 宣传教育: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和公众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推动职业病防治的普及和落地。

7. 救治和康复:组织和推动职业病患者的救治和康复工作,提供相应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保障患者的权益。

8. 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和技术,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国际化和标准化。

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的职责是为了保障职工的健康权益,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推动健康工作的发展。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图t

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图t
后勤保障部
选煤厂
生产一
二线
负责日常监督管理
监督
维权
宣传
经费结算和支出
负责职业病危害的全面实施工作
协调井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
新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和评价
有害气体的防治、防尘管理
噪声化学毒物的管理及检测
井下、地面各种设备和化学毒物管理
地面卫生管理
煤(仓)及选矸车间的防尘管理
各工作面的职业防尘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图
组长:纯刚、柏玉松
副组长:钱小虎、殷召元、周峰、陈廷学、刘士军、方君、邬宗保、吴修山、刘光平
成员:肖国刚、曹结雨、方沛、罗昆、王浩、张中华、孙传磊、李刚、杨明利、张金钟、徐方、徐钦民、李玉华、孙宗亚、王勇、陈化
安全监察部
工 会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
调度指挥中心
生产技术部
通风事业部
机电运输部
肖国刚曹结雨方沛罗昆王浩张中华孙传磊李刚杨明利张金钟徐方徐钦民李玉华孙宗亚王勇陈化安全监察部工会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调度指挥中心生产技术部通风事业部机电运输部后勤保障部选煤厂生产一二线负责日常监督管理监督维权宣传经费结算和支出负责职业病危害的全面实施工作协调井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新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和评价有害气体的防治防尘管理噪声化学毒物的管理及检测井下地面各种设备和化学毒物管理地面卫生管理煤仓及选矸车间的防尘管理各工作面的职业防尘管理钱营孜煤矿职业病防治联络网员图职业病防治办公室主任

GBZT_196-2007_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1)

GBZT_196-2007_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 (1)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pre-assess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in construction projectGBZ /T 196—20072007-0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2008-02-01 实施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F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太原市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永青、邵强、蔡立群、缪庆、胡伟江、张玉慧、易继湖、吴世达、余善法、李怀应、温亚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和报告编制等。

1.2本标准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 1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9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 16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建设项目 construction project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勤保障部
选煤厂
生产一
二线
负责日常监督管理
监督
维权
宣传
经费结算和支出
负责职业病危害的全面实施工作
协调井下职业卫生安全管理
新项目的研发和实施和评价
有害气体的防治、防尘管理
噪声化学毒物的管理及检测
井下、地面各种设备和化学毒物管理
地面卫生管理
煤(仓)及选矸车间的防尘管理
各工作面的职业防尘管理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图
组长:尹纯刚、柏玉松
副组长:钱小虎、殷召元、周峰、陈廷学、刘士军、方君、邬宗保、吴修山、刘光平
成员:肖国刚、曹结雨、方沛、罗昆、王浩、张中华、孙传磊、李刚、杨明利、张金钟、徐方、徐钦民、李玉华、孙宗亚、王勇、陈化
安全监察部
工 会
财务部
人力资源部调度指挥中心源自生产技术部通风事业部
机电运输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