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 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

值是两点间的距离。(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有:正数和0,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负数和0)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⑧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等于其本身的有1和-1

1.3 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所含字母部分不变,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称为“两不变”)

字母的升降幂排列: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反)。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

体,去分母后应加上括号;去分母与分母化整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③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符号)移项要变号;

④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

样写能连等的形式.

⑤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

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法解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

2、代入消元法: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

求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加减消元法: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一)、概念梳理

⑴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审题,特别注意关键的字和词的意义,弄清相关数量关系,

②设出未知数(注意单位),

③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④解这个方程,

⑤检验并写出答案(包括单位名称).

⑵一些固定模型中的等量关系:

①数字问题:

abc表示一个三位数,则有10010

abc a b c

=++

②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时间×速度

甲乙同时相向行走相遇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

甲走的时间=乙走的时间;

甲乙同时同向行走追及时: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甲乙之间的距离

③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总工作量;

④储蓄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

⑤商品销售问题:商品利润=售价-进价=进价×(1+利润率)-进价;

商品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

⑥火车过桥问题:

火车完全通过桥所走路程=桥长+火车长

火车完全在桥上所走路程=桥长-火车长

⑦人在火车上

人行走方向与火车行走方向相同,则人的实际速度=人速+车速

人行走方向与火车行走方向相反,则人的实际速度=车速-人速

⑧水流问题

逆流速度=船速-水速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⑨熔断前后物体的体积、质量不变,

⑩含有杂质的两个物体熔断前后两个不变:(1)、总质量不变;(2)、所含有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例如:含铜百分率不同的两个铁块的融合,融合后的质量等于融合前两块铜块的质量之和,融合有含有铜的质量等于融合前两块铜块含铜质量之和)

(二)、思想方法(本单元常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小结)

⑴建模思想: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成数学模型,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思想.

⑵方程思想: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就是方程思想.

⑶化归思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

项、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等各种同解变形,不断地用新的更简单的方程来代

替原来的方程,最后逐步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 体现了化“未知”为“已知”

的化归思想.

⑷数形结合思想:在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借助于线段示意图和图表等来分析数量关系,使

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很直观地展示出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

⑸分类思想:在解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和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过程中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在

解有关方案设计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也要注意分类思想在过程中的运

用.

1、特点与表示方法: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可用两个字母或小字字母表示;射线只

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用端点和延伸方向中的任意一点表示;线段有两个端点,用两个端点来表示。

2、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3 线段的比较:叠合法或度量法;中点:将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称这条线段的中点;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4 角的度量

1、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角的端点为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2、1度=60分1分=60秒1周角=360度1平角=180度;钟表上分针每分钟走

6°,时针每分钟走0.5°

4.5 角的比较与运算

角的平分线: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角平分线是一条射线。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等角(同角)的补角相等。即两个相等的角的补角相等,同一个角的补角相等。

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即两个相等的角的余角相等,同一个角的余角相等。

注:互余、互补关系只强调角度的和为特定的度数,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

4.6 作线段与角

1、尺规作图:几何中,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这种画图的方法叫做尺规作图

2、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作一条直线L(2)在L上任取一点A,以A为圆心,以线

段a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B 则线段AB为所求作的线段

3、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在∠AOB上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OA、

OB于点P、Q

(2)作射线EG,并以点E为圆心,OP长为半径画弧交EG于点D;(3)以点D为圆心,PQ长为半径画弧交第(2)步中所画弧于点F;(4)作射线EF,∠DEF即为所求作的角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1、全面调查(普查):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耗费人力、物力较大)

2、抽样调查: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当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作用时,不易采用此方法)

3、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4、个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5、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只是一个数字,不带任何单位) 5.2数据的整理

1、常用的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扇形统计图:用圆和扇形来表示总体和部分的比例关系,即用圆表示总体,用扇形表示构成

总体的各个部分,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大小,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3、扇形的中心角计算公式: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3统计图的选择: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表示出事物的绝对数量。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5.4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图表带来有利于决策的各种信息的同时,使用不当的图表来表达数据,会给人以误导。在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时,要关注数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和描述的形式,以便获取更多合理的信息。 补充知识点:

11=

a a

、的倒数, 2、在计算时,先将减法转换为加法(多重符号先化简),除法转化为乘法,

222

2223--22-2-2--2、与的区别:(2)

(1)、从读法上看:读作负的平方,读作负的的平方(2)(2)、从运算上看:中的负号参与运算,中的负号不参与运算(2)

4、中点应满足的条件:(1)、点必须在线段的内部(防止是等腰三角形),(2)点必须将线段分成了两条相等的线段。

5、已知线段AB ,作线段BC 有无数种方法;

6、已知线段AB ,作线段BC ,使得线段AB 、BC 共线..

,则只有两种方法:

7、同一直线上.....线段的加减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消去”共同端点的方法来判断。 8、具有公共边.....的角之间的加减可以采用“消去”共同的边的方法来判断。 9、角度的加减乘除运算:

(1)、两个角相加,度、分、秒分别相加再化简;

(2)、两个角相减,先看度、分、秒是否够减,不够的话小单位向大单位“借”, 直到够减为止,在分别进行度、分、秒的减法。

(3)、角度扩大(乘以数),先将度、分、秒分别乘以数,最后再化简。

(4)、角度缩小(除以数),先从度开始除,余数化为分后再除,若还有余数,则将余数化为秒以后再除。

(5)在用度、分、秒表示角度的时候,分与秒都不能大于或等于60。大于或等于60的,需要向上一大单位进一。

10、两条线段有重叠部分时,适用于作差;无重叠部分时,适合于求和。 11、两个角有重叠部分时,适用于作差;无重叠部分时,适合于求和。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6篇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6篇单项式与多项式 1、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说明:①依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分开;依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展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形状来看。 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全部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

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 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单项式或多项式都是整式。 3、整式不肯定是单项式。 4、整式不肯定是多项式。 5、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而是今后将要学习的分式。 整式的加减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数学的解答能力,主要通过实际的练习来提高。复习是记忆之母,数学也同样要做好复习提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结合数轴和一元一次方程出题),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⑥非负数就是正数和零;非负整数就是正整数和0。 ⑦“基准”题:有固定的基准数,和的求法:基准数×个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平均数的求法:基准数+与基准数相比较的数的代数和÷个数(写出原数,也可用小学知识解答);“非基准”题:无固定的基准数,如明天和今天比,后天和明天比。 -------------1.2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和为零)。(例:2的相反数是-2,如:2+(-2)=0;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无方向性,有两个点)。

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M—N|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⑧|a|≥0(即非负性);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值有两个(两个互为相反数)如:|a|=5,a=5或a=-5 -------------1.3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 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积为1)如:(-2)×(-1/2)=1。 乘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分配律:a×(b+c)=a×b+a×c(注意可逆的使用)。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总结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 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有:正数和0,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有:负数和0)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⑧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为1,则这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等于其本身的有1和-1

1.3 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6 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 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奇负,负偶正)(如:-22= -4,(-2)2 =4

七年级上沪科版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沪科版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入门阶段。本文将 介绍沪科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学生学习初中数 学有所帮助。 一、有理数 有理数是指整数、正分数、负分数、0。有理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还可以比较大小。有理数还有“绝对值”的 概念,即设x是任意一个有理数,那么|x|表示x的绝对值,如果x 大于0,那么它的绝对值|x|=x,如果x小于0,那么它的绝对值 |x|=-x。在学习有理数的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有关有理数的简便 运算法则,例如数的约分、通分等。 二、代数式的计算 代数式是指含有字母、数字以及运算符号的数学表达式。在初 中数学中,代数式的运算变得更加复杂,需要通过学习代数式的 展开、合并、提公因数、分解等方法,来完成复杂的代数式计算。

同时,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顺利解 决一些涉及代数式的实际问题。 三、平面图形 本学期还将学习平面图形,其中包括如何对几何图形进行分类、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区别、计算多边形中内角和外角大小、集中掌握三角形和四边形中不同角的性质等知识。这些几何知识 的较为突出的应用场景在于平面图形的测量和面积的计算,因此 学会计算面积的方法对学生的各种几何题目的解答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是数学比较实用的应用领域之一。本学期还 将学习数据的统计方法,比如极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这些统计方法的技巧,例如制作数据图表、调查分析等。同时,也将学习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和进行简单 的数据处理、但这些同样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最新最全)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汇总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①负数的定义与作用:益者为正,反之为负,解决了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的问题; ②基准(0)的取法:常规与特指(静态),前者(动态)。 ③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两种分类: 正整数正整数整数0 正数正分数 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0 (整分性)正分数(大小性)负数负整数分数 负分数负分数 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①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3+1) ②相反数:M与-M互为相反数,要有整体思想,要变都变,0的相反数是本身(0)。 ③绝对值︱a︱=︱a-0︱≥0:表示数a 到原点的距离. ●︱3-1︱=2表示数3 到数1的距离. ●︱3+1︱=4表示数3 到数-1的距离,或1到-3的距离. ●正向(由已知推未知):求绝对值时易单解,逆向(由未知推已知):求 绝对值易双解. ●绝对值的化简(极为重要) M M>0 M M≥0(非负数) ︱M︱= 0 M=0 ︱M︱= -M M<0 -M M≤0(非正数)*绝对值易需分类讨论,再答题时尽量使用数学语言推理,培养逻辑能力. 1.3 有理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形结合表示数(字母)及相反数,再利用正数>0>负数,右数大于左

数进行答题. ②从数轴上发现:既没有最大的有理数,也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但:有最小的正整数1,有最大的负整数-1,有绝对值最小的数0. 1.4~1.5有理数的常规计算 加法减法加减混合乘法除法乘除混合四则混合及简算1.6 有理数的乘方:来自乘法而高于乘法 a n ①结果为幂指数 底数 ●结果较小时需计算具体值,计算方法不同于乘法; ●符号结果:正数的任何次方为正数,负数的偶次方为正,奇次方为负; ②科学计数法:将一个绝对值较大的数写成 M=a×10n(1≤︱a︱<10,n=“整数位”-1)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代数式 ①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简洁、规律. 偶数:2n 奇数: 2n±1 ②日历表的规律:左右差1,上下差7. 找规律三部曲:自然排列序列化(提炼公式)反馈 (体现:特殊一般特殊) ③代数式(含运算符号的数与字母的结合体,双单也是.)书写格式: ●数与数相乘,称号不可省;数与字母相乘时,称号省数在前,字母与字母 相乘时称号省; ●除号写成分数线;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有理数 一、有理数分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 有理数有理数 0 正分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 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三、相反数、绝对值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这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规定:0的相反数是0。数a的相反数是 -a。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还是0; 特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商为﹣1。 2、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特点:(1)绝对值恒大于等于0 即│a│≥0; (2)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当a>0时,|a| =a;当a=0时,|a| =0;当a<0时,|a| =﹣a; (3)两个绝对值的和为0,当且仅当两个绝对值都为0时成立。 因为|a|+|b|=0 所以|a|=0,|b|=0 四、有理数大小 1、正数>0>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五、有理数的运算 1.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也可以表示成:a – b = a + (-b) 3、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达式是:a+b=b+a 4、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表达式是:(a+b)+c=a+(b+c) 5、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完整版)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 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 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 离。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6 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 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奇负,负偶正)(如:-22= -4,(-2)2 =4 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 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③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10。 ④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四舍五入遵从精确 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 3.54而不是3.55.(再如:0.0020100有5个有效数字、2.40万: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2、4、 0;6.5×104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6、5)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1、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偶数(如:-4、- 2、0、2、4、) 2、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5、- 3、-1、1、3、5) 2.2代数式 1、用加、减、乘(乘方)、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注:单独一 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 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 3、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 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 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5、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3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简称“二同”)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所含字母部分不变,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称为“两不变”) 字母的升降幂排列: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反)。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般步骤: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1; 以上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五个基本步骤,在实际解方程的过程中,五个步骤不一定完全用上,或有些步骤还需要重复使用. 因此,解方程时,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 在解方程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分子是一个整体,去分母后应 加上括号;去分母与分母化整是两个概念,不能混淆; ②去括号遵从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不要漏乘括号的项;不要弄错符号; ③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符号)移项要变号; ④不要丢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是同解变形,每一步都是一个方程,不能像计算或化简题那样写能连等的形 式. ⑤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字母及其指数不变系数化成1 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 方程的解不要分子、分母搞颠倒 3.2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两个一次方程组成的,并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法解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 2、代入消元法: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再把它“代入”另一个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 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3、加减消元法: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消去一个未知数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 1 -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1 有理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5.取直线上的任意一点来代表数字0,这个点叫做原点。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7. 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将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将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还是有的: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子的位置相等。 17.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来说,一个数乘以两个数之和,就相当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然后再把乘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 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沪科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总结(沪科版) 整理人:迎风行 第一单元有理数 一、有理数分类(略) 二、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2、任意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三、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还是0; 特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商为﹣1。 2、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绝对值。 特点:(1)绝对值恒大于等于0 , │a│≥0; (2)正数的绝对值是正数,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其相反数; 当a>0时,|a| =a;当a=0时,|a| =0;当a<0时,|a| =﹣a; (3)两个绝对值的和为0,当且仅当两个绝对值都为0时成立。 3、倒数: 特点: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积为1。 四、有理数大小 1、正数>0>负数; 2、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绝对值小的反而大。 五、有理数运算 1、有理数加减: (1)加法法则、减法法则 (2)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2、有理数乘除: (1)乘法法则、除法法则; (2)乘法运算律: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3、有理数乘方: (1)乘方运算中a n的底数是a,指数是n,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2)a2≥0一个数的偶数次幂恒是非负数 两个平方数的和为0,当且仅当两个平方数都为0时成立。 一个绝对值与一个平方数的和为0,当且仅当两者都为0时成立。 (3)任何非0数的0次幂都等于1 (a0=1,a≠0); (4) 科学记数法(c=a×10n,1≤a<10) 4、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不同级运算:乘方→乘除→加减;同级运算:左→右;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六、近似数 1、保留几个有效数字(如何数有效数字) 2、精确到哪一位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要点复习提纲

39.随机抽样往往只适用于总体个数较少的情况;系统抽样是将总体分成均衡的几个部分,每隔一定的时间或 一定的编号,然后按照预先定出的规则,从每一部分中抽取相同个数的个体;当总体个数较多或事先不知道总体中个体的确切数,且分布没有明显的不均匀情况时,可采用系统抽样。 40.当总体由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候,可将总体按差异情况分成不同部分,然后按各部分所占比例进行 抽样,这样的抽样叫做分层抽样。 4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绝对数量;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清楚 地表示各部分所占总体的百分率;扇形统计图的扇形中心角=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率 42.统计图表示的数据是否从零开始,以及坐标轴上单位不完全一致会导致直观上的差异,给人以误导。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大于0的数叫正数。 ②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叫做负数。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④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⑤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2 数轴 ①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②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③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 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④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⑤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 离。 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⑦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大小 ①数轴上不同的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点表示的数总比左边点表示的数大。 ②负数小于零,零小于正数,负数小于正数。 ③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 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5 有理数的乘除法 ①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②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1.6 有理数的乘方 ①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在a的n次方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负数 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奇负,负偶正)(如:-22= -4,(-2)2 =4 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 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③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注意a的范围为1≤a <10。 ④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四舍五入遵从精确 到哪一位就从这一位的下一位开始,而不是从数字的末尾往前四舍五入。比如:3.5449精确到0.01就是 3.54而不是3.55.(再如:0.0020100有5个有效数字、2.40万:精确到百位,有3个有效数字:2、4、 0;6.5×104精确到千位,有2个有效数字:6、5)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1、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偶数(如:-4、- 2、0、2、4、) 2、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叫做奇数(如:-5、- 3、-1、1、3、5) 2.2代数式 1、用加、减、乘(乘方)、除等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注:单独一 个数字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 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 3、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 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单项数的次数:是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 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 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5、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3整式的加减 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简称“二同”)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合并同类项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所含字母部分不变,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变(称为“两不变”) 字母的升降幂排列: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反)。 第三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未知数x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一次方程要抓住三点: 1)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方程是整式方程); 2)化简后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经整理后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1.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 等式的性质: 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式子(整式或分式),等式不变(结果仍相等). 2)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不变. 注意:运用性质时,一定要注意等号两边都要同时变;运用性质2时,一定要注意0这个数.

沪科版初中数学初一上册《直线与角》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直线与角》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 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几何图形的过程,能说出常见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 2.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表示方法、性质、及画法; 3.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在给几何体分类时,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2.几何图形的构成元素 几何体是由点、线、面构成的.点动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线动成面,面与面相交成线;面动成体,体是由面组成. 要点二、线段、射线、直线 1.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2. 基本事实 (1)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 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③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长短比较与运算 (1)线段的比较:①度量法;②叠合法;③估算法. (2)线段的和与差:如下图,有AB+BC =AC ,或AC =a+b ;AD =AB-BD. (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下图,有: 1 2 AM MB AB == . 要点诠释: ①线段中点的等价表述:如上图,点M 在线段上,且有1 2 AM AB = ,则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 ②除线段的中点(即二等分点)外,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如下图,点M,N,P 均为线段AB 的四等分点,则有AB PB NP MN AM 4 1 = ===. P N M B A 要点三、角 1.角的概念及其表示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

淮北龙兴学校2018-2019学年度七年级上册(沪科版)复习提纲 第一章有理数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支出元记作元,收入元记作________元. 2. 计算:________. 3. 年岳阳市教育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出台,全市计划争取“全面改薄”专项资金 元,用于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所,数据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________. 4. 有一个运算程序,可以使(为常数)时,得, .现在已知,那么________. 5. 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________; ________. 6. 已知,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则的值为________. 7. 如果,与互为倒数,则________. 8. 是________位数,的原数是________位数. 二、解答题 9. 计算: (1). 10. . 11. 化简:,,,. 12.已知:与是互为相反数,与互为倒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数,是最大的负整数,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的值. 13. 阅读下列内容:.请完 成下面的问题: 如果有理数,满足. 试求的值.14. 若,,且,求的值. 15. 若,. (1)求,的值(2)若,求的值. 16.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并用“”将它们连接起来.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同步练习 1. 多项式的最高次项是__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_. 2. 代数式的意义是________. 3. 当________时,多项式中不含项. 4. 多项式是________次________项式,它最高项的系数是________. 5. 已知单项式与的和是单项式,那么________,________. 6. 若与是同类项,则________. 7. 购买个单价为元的面包和瓶单价为元的饮料,所需钱数为________元. 8. 与是同类项,则的值为________. 9. 观察下面的单项式:,,,,…,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个单项式是________,第个单项式是________. 10. 合并同类项: (1)________. (2)________. 11.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12. 观察下面一列有规律的数:,________,,… (1)请在横线上填写第个数; (2)根据规律可知,用分式表示第个数应是________(为正整数).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研究必备欢迎下载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2014年10月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意义 1-1正数和负数 1、为什么初中数学要引入负数? 答:正数和负数是在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生产和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主要有哪些?请列举: 答:常见的有:(1)温度高于度记作“+”,低于度记作“-”。(2)高度高于海平面记作“+”,低于海平面记作“-”。(3)高于正常水位记作“+”,低于正常水位记作“-”。(4)超过标准重量记作“+”,低于标准重量记作“-”。(5)储蓄中存入为正,取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 出为负。(6)收入为正,支出为负。(7)盈余为正,亏损为负。(8)上升为正,下降为负。(9)进为正,出为负。

(10)增加为正,减少为负。(11)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3、你了解以下各种数的界说和规模吗?并举例。 正数:大于的数,叫做正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a >) 负数:小于的数,叫做负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a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又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 非负数:通常又把和正数称为非负数。(a≥) 非正数:和负数称为非正数。(a≤) 4、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是什么? 研究必备欢迎下载 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1-2-1数轴 1、什么是数轴?你能画好一条数轴吗? 答: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 2、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数轴的三要素有什么规定? 答:原点(任意、标)、正方向(向右、箭头)和单位长度(合适) 3、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题目。 1)有无最大的正数?(没有)。有无最小的正数?(没有)。有无最小的正整数?(有,是1)。 2)有无最小的负数?(没有)。有无最大的负数?(没有)。有无最大的负整数?(有,是-1)。 进修必备欢送下载 1-2-2相反数 1、什么是相反数? 答: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这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规定:的相反数是。数a的相反数是-a。 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知识点总结(一) 2014年10月 第一章:有理数 一、有理数的意义 1-1正数和负数 1、为什么初中数学要引入负数? 答:正数和负数是在实际需要中产生的,我们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在生产和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主要有哪些?请列举: 答:常见的有:(1)温度高于0度记作“+”,低于0度记作“-”。(2)高度高于海平面记作“+”,低于海平面记作“-”。(3)高于正常水位记作“+”,低于正常水位记作“-”。(4)超过标准重量记作“+”,低于标准重量记作“-”。(5)储蓄中存入为正,取

出为负。(6)收入为正,支出为负。(7)盈余为正,亏损为负。(8)上升为正,下降为负。(9)进为正,出为负。(10)增加为正,减少为负。(11)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3、你了解以下各种数的定义和范围吗?并举例。 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a>0) 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分为负整数和负分数。(a<0)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又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非负数:通常又把0和正数称为非负数。(a≥0) 非正数:0和负数称为非正数。(a≤0) 4、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是什么?

1-2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1-2-1 数轴 1、什么是数轴?你能画好一条数轴吗? 答: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 2、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数轴的三要素有什么规定? 答:原点(任意、标0)、正方向(向右、箭头)和单位长度(合适)。 3、观察数轴,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最大的正数?(没有)。有没有最小的正数?(没有)。有没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是1)。 (2)有没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有没有最大的负数?(没有)。有没有最大的负整数?(有,是-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