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11、五带的划分:

第二章: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用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6、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要记住常用的图例)

7、注记: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8、海拔(绝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10、由等高线的特点判断地形: 山顶: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侧的等高线比较高。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4、一天中的气温有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的气温有变化,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高气温是7月份,最低气温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气温日较差: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的差值。

6、气温的垂直变化: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7、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等温线图。

8、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全球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

同纬度高原、山地气温低,平原气温高。

9、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图。

10、降水:空气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称为降水。测定方法用雨量器,单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个地方降水的季节变化。

12、学会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

13、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少;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14、学会阅读降水柱状图。

15、世界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17、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总数÷面积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及美洲东部等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区:干旱缺水的沙漠地区,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上学、就业、看病难、资源紧张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5、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种人: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东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种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流行于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

佛教:由古印度传播到东亚和东南亚。

基督教:流行于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10、说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聚落名称。

第六章:世界地区的发展差异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以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国家。能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2、联合国由中、法、俄、英、美五个常任理事国和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第七章:世界的区域

(一)亚洲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2、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

亚洲的河流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4、亚洲地广人多,约有36.8亿的人口,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区;

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等6个国家。

5、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亚洲的三大文明发祥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6、亚洲经济发展不平衡,日本为发达国家,其他为发展中国家。

(二)欧洲西部

1、运用地图说出欧洲西部所处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

2、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3、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三)南极洲

1、运用地图说出南极洲所处的位置、范围:地球最南端,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

2、南极洲的几个世界之最:纬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气候最寒冷。

3、南极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有“冰雪高原”之称,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淡水资源丰富。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干燥、烈风、严寒。

5、南极洲矿产资源丰富,植物品种稀少。(四)日本

1、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

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2、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最高峰为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日本位于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交通以海洋运输为主。

3、日本地处中纬度,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4、日本水能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

5、日本自然资源缺乏,发展所需的原料、燃料主要靠进口。

6、日本为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产品多销往国际市场,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强。日本的工业布局为临海型,为了便于引进原材料、输出工业产品,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五)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

矿的位置。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7、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业都很发达,但交通线在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六)美国

1、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由50个州组成,其中本土有48个州及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另外还有两个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的主体(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美国的主体部分(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落基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与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群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为最大的淡水湖。

5、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6、美国的农业具有专门化的特点,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产量很大,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利用地图记住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7、美国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三大工业区中,东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以航天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8、美国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需要大量进口。

(七)澳大利亚

1、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上,东临太平洋,西面和南面临印度洋,首都是堪培拉。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

2、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3、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为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有典型的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大盆地),东部为大分水岭。

4、墨累河为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从东南部注入印度洋。

5、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中部,气候具有半环状分布的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大。

6、由于澳大利亚长期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所以其生物独特性非常突出,特有的动物有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

7、澳大利亚羊的数量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8、澳大利亚农牧业占重要的地位,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四个不同的农牧业区。

9、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矿产品出口比重大,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0、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 一、地理基础知识 1.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1.1地球的形状 1.2地球的自转 1.3地球的公转 2.地球的地理坐标 2.1经纬度 2.2地理坐标的测量方法 3.地球的内部结构 3.1地壳 3.2地幔 3.3地核 4.地球的外部圈层 4.1大气圈 4.2水圈 4.3陆地圈 5.地轴倾角和季节变化 5.1地轴倾角的作用

5.2季节变化的原因和特点 二、中国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区划 1.1中国的地理区划体系 1.2中国的气候区划 1.3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 2.江河湖泊 2.1长江 2.2黄河 2.3珠江 2.4淮河 2.5内蒙古草原湖泊 3.山脉和高原 3.1北京的山脉和高原 3.2长江中游的山脉和高原 3.3青藏高原 4.自然灾害 4.1地震 4.2龙卷风

4.3水旱灾害 5.资源和环境问题 5.1水资源和水污染 5.2空气污染和大气环境问题 5.3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 三、地理知识的应用 1.交通运输 1.1古代和现代交通方式的对比 1.2高速公路和铁路的优势和特点 1.3水上运输和航空运输 2.工业和农业 2.1工业区的选择原则 2.2绿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 3.能源资源 3.1煤炭和石油的开采和利用 3.2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4.环境保护 4.1大气污染的防控措施 4.2水污染的治理方法

4.3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 四、地理实践活动 1.调查与实地考察 1.1调查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 1.2实地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 2.地图和图表阅读 2.1基础地图阅读能力 2.2各类图表的解读和分析 3.地理模拟竞赛 3.1模拟成为地理专家,回答各类地理问题 3.2地理竞赛中的优劣势分析和反思 以上是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提纲的一些主要内容,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1 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①复杂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②山区森林、草地、旅游、矿产等资源丰富,不利影响:耕地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不利于农产品等山区资源外运。 2、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的特征的有利影响是: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使我国的江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内陆地区的大开发。第三,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往往建在高一级阶梯与低一级阶梯交界处,这是因为河流的落差大、水流急、水利资源丰富。 3、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阶梯包括: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第三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掌握:课本 4、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地占1/3,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2/3 5、我国的主要山脉: 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是我国东部峰。 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 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 ⑷弧形山系,是世界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全四册)

第 1 页 共 14 页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地球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 §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 2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3地球的自转 124小时)。 2 §1.4地球的公转 1 23 的夏季; 球的冬季。 4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第二单元 地图 §2.1地图的基本要素 1、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东西)网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2.2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

第 2 页 共 14 页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 架向外倾斜的陡坡,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大洋中脊: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第三单元 海洋和陆地 §3.1 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2 、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世界 §3.2海陆的变迁 大陆漂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来的。 第四单元 天气与气候 §4.1天气与生活 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4.2气温变化与分布 1、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洋 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4.4世界气候类型 1、热带的气候类型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马来群岛。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四册书全)

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 (一)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地球 §1.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 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 西班牙;卫星照片。 3 §1.2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最长的纬线)。 2 、连接南、 §1.3地球的自转

1 (24小时)。 2 §1.4地球的公转 1365天)。 2 30 23.5°N 23.5°S 4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第二单元地图 §2.1地图的基本要素 1、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 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网确定方向。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表现形式:a.数字式 b. 文字式 c. 线段式。性质: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反之则相反。

§2.2地形图的判读 1、常用的方法是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在地图上把海洋 2、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3、陆地地形: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4、地形特点: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峭。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面崎岖不平;不同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5 大洋中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1万多米。 第三单元海洋和陆地 §3.1 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由大到 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积由小至大排序)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要找到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7、写作大洲地形图,推论大洲的地形大势。 8、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 板块、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 较活跃,难构成火山和地震。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暖、阴晴等),天气就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值状况,气候就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气符号。 3、气温就是指大气的温度,单位就是℃,测定方法用温度计。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半径:千米;极半径: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就是一个完备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5、经线: 经线特点: 所有经线一样短; 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就是一个半圆。 经度: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 西经,用字母w表示。 6、高中高纬的分割: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以东、°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e以东为西半球; 以20°w和°e共同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进动: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进动周期:一天(24小时); 自转中心:地轴。 地球进动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迭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初中地理总复习(全四册)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七年级上册 一、生活离不开地理 1、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2、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3、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二、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 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1 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卫星照片。 3、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2、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2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 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3、 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6、7、8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9、10、11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12、1、2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册

中考复习湘教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全册 一、地理概念和方法 1.地理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地理研究的基本方法,实地考察、出版著作、制作地图等 3.地理研究的工具和技术,地理仪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 二、地球与地理坐标 1.地球的构造和运动,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运动和尺度 2.地理坐标系统,经纬度、定点定位、地球的地理经度和地理纬度等 三、中国地理 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黄淮平原、岩石高原、雪峰山地带等 2.地理区划,东、南、西、北、中五个大地理区域等 3.中国的主要山脉、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 四、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碰撞构造 1.地壳的结构和成因,岩石圈、地震带、火山带等 2.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运动与地震活动、板块边界类型等 3.地质灾害与防治,地震、火山爆发、滑坡等地质灾害 五、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分布 1.气候带和气候要素,温带、亚洲气候、经度和海拔高度等 2.中国的自然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3.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 六、初级经济活动 1.土地利用,农业、工业、建设用地、林业和城市用地等 2.农业生产,耕作方式、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 3.工业生产,工业区和产业布局、能源开发和利用等 七、人口与城市 1.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的变化原因、高密度人口区域、人口严重不平衡等 2.城市的特点和分布,城市的功能和地位、主要城市及区域经济中心等 3.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城市的问题和挑战、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等 八、交通与通信 1.交通运输方式,海洋航运、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 2.交通网络和交通枢纽,公路网和铁路网、交通中心和交通枢纽等 3.信息网络和通信方式,电信、互联网、移动通信等 九、地理实践和环境保护 1.实地线路图及其制作方法,地理实践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 2.地理考察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地理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等 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方法等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学好地理首先要培养自己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其次课前认真预习,然后特别强调理解记忆,硬背的方法终究没有理解层面印象更深刻,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2、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3、世界的三大宗教:x: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5、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 6、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天气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多变、不稳定气候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相对稳定 7、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一天当中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8、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9、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10、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就是用到的知识通过得出来的提纲。主要特点是复习提纲的主要特点有二:第一,纲要性。所谓纲要性,即把汇报、传达和发言的纲目、要点,提纲挈领地写出来,不把全文一字不漏地写到材料中去,因此,在写作中应突出“纲目”和“要点”这四个字。下面是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请参考! 1.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主单位是米. 2.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3.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公式表示:V=S/t,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利用惯性解释:①先描述物体处于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4.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如果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力平衡.两个平衡的力的合力为零. 5.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6.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与物体的外表垂直.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7.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P=.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通常叫“帕”.1帕=1牛/米2,常用的单位有百帕(102帕),千帕(103帕),兆帕(106帕). 8.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用来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 9.公式p=ρgh仅适用于液体.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量、体积、形状等无关.公式中的“h”是指液体中的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另外,该公式对规那么、均匀且水平放置的正方体、园柱体等固体也适用. 10.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它的性质是: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茶壶、锅炉水位计都是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11.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对浸入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托里拆利首先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之后的11年,即1654年5月,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12.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一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P=ρgh=13.6×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76米≈1.01×105帕).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米高的水柱,能支持约12.9米高的煤油柱.

2021初一地理提纲

2021初一地理提纲 初中地理包括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两部分,是比较有趣的一门学科。那么怎么才能学好这门科目呢? 就要学会做复习提纲,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一地理提纲_初一地理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一地理提纲 第一章认识地球 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1519年9月至1522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庐山起义);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坐地日行八万里);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了地球模型。) ① 纬线的形状是圆圈;指示东西方向;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越往两极越短,度数越大,长度越短。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指示南北方向;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② 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③ 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 和160°E。 ④ 纬度范围:0° ~30°为低纬度;30°~ 60°为中纬度;60° ~90°为高纬度。 3.纬度 ① 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

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 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 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4.经度 ①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② 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③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5.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变化、五带的划分 ▲注意: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6.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根据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 ① 自北向南依次为: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 66.5°N)、热带(23.5°N--23.5°S)、 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②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无阳光直射现象,终年严寒;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现象,终年炎热。 7.节气日期太阳直射昼夜情况季节划分 春分 3月21日前后赤道(0°) 昼夜平分春季(3、4、5月) 夏至 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23.5°N) 昼长夜短夏季(6、7、8月) 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0°) 昼夜平分秋季(9、10、11月)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提纲汇总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纲要 一、地球 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不等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是等长的。 纬度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和北极。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经度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由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 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小于20°W或小于160°E)。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在3月21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3、4、5月 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在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 半球是冬季);在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在12 月22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 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在地球的五个带中,气

初中地理复习提纲含题目(含答案)

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与宇宙 (一)我们居住的地球 中国人:天圆地方“盖天说”“浑天说” 1、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印度人:大地是个圆盾 巴比伦人:大地是个空心山 2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帆船的远去和返回(2)登高望远(3)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的 (4)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个球体)(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6)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 (7)相同长度的杆子在地球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所形成的影子长度不同。 3 .地球概况: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赤道半径:6378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两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地球由三部分构成(从外到内):地壳、地幔、地核 【配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第一个提出“天圆地方”的国家是 ( )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埃及 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的这一理论的认识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 ) A.张衡的这一理论是完全错误的 B.张衡的这一理论虽很不科学,但在当时条件下却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C.张衡的这一理论与“地心说”一样,应该遭到批判

D.张衡的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3.为什么海面上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 的说法是 ( ) A.海水越来越深,淹没了船身 B.人的视力有限 C.海面是弯曲的弧面,船身先被遮住视线 D.人站得不够高 4.葡萄牙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用实际行动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位著名的航海家是 (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迦玛 D.郑和 5.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是方形的 B.地球是个正球体 C.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D.地球是个两极略鼓,赤道 稍扁的球体 二.填空题 6.地球的卫星照片大部分区域是_______色,这些地方是_______,其中黄 色的区域是_______,白色的区域是_______。 7.经现代科技测量知道,地球是一个_______稍扁、_______略鼓的球体, 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_______ (填“长”或“短”)2l千米左右. 8.地球的赤道半径是_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为_______万千米,极半径 是_______千米. 9.按每米3人计算,绕地球赤道一周大约需要多少人? 三.综合题 1.观察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 A.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B.赤道稍扁、两极略鼓的椭球体C.很圆的球体 D.地球上茂密的森林 2.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上去是很圆的,这是因为( ) A.地球本身就是一个正球体 B.地球的外面有大气层 C.过去的测量有误差 D.地球的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 差很小 3.毛泽东在《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完整版)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中图版)

初二地理复习提纲及知识梳理(中图版) 第一部分地球与地图 (一) 地球 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证明地球是圆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 赤道周长:4万KM;平均半径:6371KM;地球表面积:5.1亿KM2 (二) 地球仪 1.经线 ------连接 南北两极的 线 ①指示南 北方向;②半 圆形;③长度 相等 2.纬线 ------与地 轴垂直的圆 圈 ①指示东西 方向;②形状 为半圆;③长度不相等 (最大是:赤道;最小是:极点) 3.经度 (0O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东经E,西经W) 分布特点:从左往右看,数字越大为东经线, 数字越小为西经线。 4.纬度 (起点赤道为0O纬线,北纬N,南纬S) ①纬度的分布特点 1) 从下往上,数字越大为北纬度,数字越小为南 纬度 2) 从北极到南极,纬度先由大到小,再 由小到大 ②高、中、低纬的划分 0O-30O低纬度 30O-60O中纬度 60O-90O高纬度 5.半球的划分 ①南、北半球:以赤道为南、北半球的分数轴图示法界线

②东西半球:以20O W-160O E 为东、西半球 的分界线 (三)地球的运动 一、自转(绕地轴) 1.方向:自西向东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一天或24小时 3.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 二、公转(绕太阳)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年 3.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夏季:最热,阳光直射,阳光直射地球的最 北界线23.5O N(北回归线) 冬季:最冷,阳光斜射厉害,阳光直射地球的 最南界线23.5O S(南回归线) △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北半球春季南 半球秋季 三、五带的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23.5O N-23.5O S 之 间,约跨47个纬度),终年炎热 寒带:最冷,终年严寒 温带:南北纬23.5O -66.5O 之间,四季分明 (三) 地图 一、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 方向 ① 一般地图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 指向标:一般箭头指向北方 ③ 经纬网定向 2. 比例尺 ①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② 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的关系 1)比例尺的大小: 因比例尺分子通常为1,所以比例尺大小多取决于分母,分母越 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北逆南顺 昼夜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 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

初中地理知识点提纲

初中地理知识点提纲篇一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 2、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 4、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 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4、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5、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湘教版地理 初中全套地理中考复习提纲超级汇编(分七八年级共4册)

湘教版地理初中全套地理中考复习提纲超级汇编 (一)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一、地理与日常生活 1.为什么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①光照强②干旱③昼夜温差大 二、地理与生产建设 1.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2.全球三大问题:资源紧张、人口膨胀、环境污染。 三、地理与风土人情 1.①荷兰的风车②西班牙斗牛 2.阿拉伯人的服装: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宽松的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 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一、1.地图的基本要素 ①图例和②注记:介绍每个地理事物的标志。 ③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 一般的地图,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④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现形式:a.数字式b.文字式 c.线段式: ☆性质:分母小,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粗略。 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第二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㈠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赤道半径[6378]比极半径[6357]约长21千米) ㈡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2、对地球形状的说法:①“盖天说”②“浑天说” 3、麦哲伦(葡萄牙人)游行图: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㈠纬线特点:①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②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③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㈡纬度:0°—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