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5年

合集下载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精品范文】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精品范文】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2015届毕业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专业: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一、毕业设计题目
设计图号JS56角形轴承箱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顶部和左侧安装平面铣削夹具
二、毕业设计内容
1.绘制JS56角形轴承箱零件图一张(3号图纸);
2.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份(中批生产),包括:
(1)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2)机械加工工序卡
3.设计顶部和左侧安装平面铣削专用夹具一套
三、毕业设计要求
(1)完成夹具总装配图(1号或2号图纸);
(2)完成夹具上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图一套(3~4号图纸);
(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30页),说明书应有:封面、目录、封底、设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说明及分析、毕业设计小结、参考文献、书目及致谢等内容。

(4)所有图纸为计算机绘图并打印,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5)设计说明书为打印稿,同时提交电子文档。

(6)时间安排:请于2015年1月20日之前,将毕业设计(初稿)的电子文档发给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进行初步的审查,指导老师于2月5日之前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交给学生,于4月30日之前,将修改后的毕业设计最终稿(纸质稿)交给指导老师,电子稿上传到大学城空间并准备答辩。

上传的资料规范(说明书排版、CAD图纸、工艺文件:都转成.PDF或.SWF 文档),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交流要在空间进行。

四、联系信息
1.指导教师空间账号:[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59XXXXX
2.学生空间账号:[email protected]
学生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年月日。

(完整版)长安大学毕业设计

(完整版)长安大学毕业设计

摘要本工程为西安某学院办公楼设计,该楼为六层,总高23.3米,总建筑面积约为6287.76m2。

本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运用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基本原理及土力学和对材料性质的深刻了解,遵守设计规则,保证建筑结构合理,所有材料的质量和强度合格,工艺良好。

本建筑设计分为:建筑设计、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采取积极措施来增强建筑物的外表强度和坚固性,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全感。

另外,还要有艺术的美感,要有时代气息。

结构体系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设计是使结构物得到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的过程。

结构体系选择后,进行荷载分析和强度分析,同时考虑与建筑经济学的关系,把材料制做安装所需成本、所用时间,以及结构使用期间的维修联系起来。

关键词:框架;结构设计;内力计算The Office of the Xi’an XX collegeAbstractThis project is The Design of the Office of the Xi’an XX college, There are six storys in the building.The general is based o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riginal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of mechanics RC, basic principles of structural mechanic, soil mechanics and well knowing material quality, obeying rules of design, ensuring the structures of architecture reasonable, and the quality and intensity of all materials are qualified, and the techniques are the same.This architectur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Architecture design will adopt available measures to increase constructions’ surface intensity and firmness. It will also give people safe felling on psychological. On the other is a process of makingconstruction structures get enough intensity, stiffness and toughness.After structural system is chosen, carrying out the analysis of load and intensity, at mean tim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ssociated relation withbuilding economics, combining the time and cost of materials fabricating and fixing,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ructure during operation and use period.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schedule: according to scientific subdivision works,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methods, reasonable arranging construction orders, paying attention to safe measures, andensure to obtain economic benefit.Keywords : frames; structural design; intevnalforce calculation目录1.1 设计基本资料...................................................................................................................................1.1.1工程概况.................................................................................................................................1.1.2原始设计资料.........................................................................................................................1.2 建筑设计说明...................................................................................................................................1.2.1 建筑平面设计........................................................................................................................1.3.1 屋面做法................................................................................................................................2.1设计资料............................................................................................................................................2.1.1工程概况.................................................................................................................................2.1.2气象资料.................................................................................................................................2.2结构布置计算............................................................................................................................2.3结构方案选取....................................................................................................................................2.3.1 竖向承重体系选取................................................................................................................2.3.2 水平方向承重体系选取........................................................................................................2.3.3基础形式选取.........................................................................................................................2.4框架梁柱尺寸确定............................................................................................................................2.4.1梁截面尺寸的确定.................................................................................................................2.4.2柱截面尺寸的确定.................................................................................................................2.4.3板厚的确定.............................................................................................................................2.5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2.5.1横梁线刚度.............................................................................................................................2.5.2柱的线刚度计算.....................................................................................................................2.5.3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2.6 恒荷载计算.......................................................................................................................................2.6.1 荷载传递的基本原理............................................................................................................2.6.2 荷载统计................................................................................................................................2.7.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计算和侧移计算................................................................................2.7.1风荷载标准值.........................................................................................................................2.7.2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8地震作用计算....................................................................................................................................2.8.1重力荷载代表值.....................................................................................................................2.8.2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2.8.3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计算.................................................................................................2.9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2.9.1荷载计算.................................................................................................................................2.10横向框架内力组合和调整..............................................................................................................2.10.1框架梁内力组合...................................................................................................................2.10.2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2.10.3梁端剪力调整.......................................................................................................................2.10.4梁跨间最大正弯矩组合的设计值.......................................................................................2.10.5框架柱的内力组合...............................................................................................................2.10.6框架柱的内力调整...............................................................................................................2.11框架梁的截面设计..........................................................................................................................2.11.1 AB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12框架柱截面设计..............................................................................................................................2.12.1 A柱截面尺寸验算..................................................................................................................2.12.2 A柱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12.3 A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12.4 B柱截面尺寸验算 .................................................................................................................2.12.5 B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2.13基础设计..........................................................................................................................................2.13.1边柱A基础设计:................................................................................................................2.13.2中柱B基础设计 ....................................................................................................................2.14楼梯设计..........................................................................................................................................2.14.1楼梯概况.................................................................................................................................2.14.2楼梯平面布置图.....................................................................................................................2.14.3梯段板设计.............................................................................................................................2.14.4平台板设计.............................................................................................................................2.14.5平台梁设计.............................................................................................................................参考文献..................................................................................................................................................致谢....................................................................................................................................................1 建筑设计1.1 设计基本资料1.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西安市某学院办公楼(框架结构);工程规模:主体6层;结构类型: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50年;设防烈度: 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建筑类别:丙类;场地类别:Ⅱ类;1.1.2原始设计资料(一)气象资料西安市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最热月平均气温: 27.3℃最冷月平均气温:-1.7℃土壤冻结最大深度: 80cm相对湿度:最热月平均72%,最冷月平均70%主导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基本风压值: 0.40kNm2基本雪压: 0.25 kNm2(二)基本地形及地质水文资料(1)工程地质:该建筑物场地地形平坦,属于渭河三级阶地,地层由素填土和黄土状土层构成。

2015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表

2015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表

第八学期
第八学期
第八学期
第 1~16 周 2019.2.25~ 2019.6.11 第 8~9 周 2019.4.15~ 2019.4.28 第 13~14 周 2019.5.20~ 2019.6.2 第 15~16 周 2019.6.11 前 第 16~18 周 2019.6.11~ 2019.7.1
附件 1: 2015 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日程安排表
学期
时间
第 14~16 周 2018.11.26~ 2018.12.16 第 17 周 2018.12.17~ 2018.12.23 第 18 周 2018.12.24~ 2018.12.30 第 18~19 周 2018.12.31~ 2019.1.6 第 20~21 周 2019.1.7~ 2019.1.20
第七学期
第七学期
教师网上补报题目、学院审核,保证一人一题。学生补选、教师接收工作。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主任、教学干事
第七学期
完成题目调研及开题准备工作。 寒假
第八学期
第 1~2 周 2019.2.25~ 2019.3.10
学院完成题目分析、统计,学校完成全校题目分析、统计。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主任、教学干事、教务部相关 人员
第八学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八学期
各专业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毕业设计(论文)开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教学干 始后,学生每周至少在网上提交一次学习总结,指导教师及时查阅并回答学 事、教务部相关人员 生提出的问题。 教务部相关人员、有关专家、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主任、教学干事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学院对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学术诚信检测,并在毕设系统提交 主任、教学干事、教务部相关 查重检测结果,教务部负责抽检 人员 学院组织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答辩期间教务部组织有关专家巡视,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现场随机抽查答辩材料,学院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网上提交工作、检 主任、教学干事、教务部相关 查学生是否都已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资料。 人员、有关专家 学院组织专业负责人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自评报告,并整理总结材料;学 教学院长、责任教授、系(室) 院上交“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资料汇编”和毕业设计(论文)文字版、电 主任、教学干事、教务部相关 子版。学校完成毕业生毕设抽查、总结工作。 人员

2015届毕业设计安排及要求

2015届毕业设计安排及要求

2015届毕业设计要求及安排1.毕业设计题目:顶岗实习学生和在校学生毕业设计均由相关指导教师拟定。

学生必须严格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及教研室对毕业设计的统一格式要求按时认真完成。

指导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课程及工程实例拟定具体的毕业设计题目(题目要从具体的数据或图纸上保证学生所做内容的差异性),编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书下发学生。

毕业设计统一格式见附件1。

2.指导教师安排见“2015届道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安排表”(附件4),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也已公布其上。

请各位同学查询并与各自的指导教师联系。

3.毕业设计是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希望各位同学认真对待,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毕业设计视为不合格,需要重修。

4.其他有不明白的问题请与各自的指导教师进行联系咨询。

5.学生在提交最终版的毕业设计成果前,应先由各自的指导教师审查。

指导教师审查后允许学生提交的,学生应按“毕业设计统一格式”中的要求进行装订,然后提交给指导教师。

6.所有参加毕业设计学生均必须参加毕业设计答辩,否则无毕业设计答辩成绩。

答辩时间初定在2014年12底,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总成绩=毕业设计成绩(60%)+毕业设计答辩成绩(40%)7.邮寄地址:陕西省渭南市站北路东段1号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道桥教研室,收件人:(写指导老师姓名),邮编:。

8.道桥工程系办公室电话:0913-。

9.后附相关表格及要求道桥工程系2014年8月附件1:毕业设计统一格式附件2:毕业设计封面及封面内页附件3: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单及顶岗实习鉴定表附件4:道桥教研室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分配表附件1:毕业设计统一格式1、标题用2号黑体,如有副标题,用小2号宋体;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行距为固定值24磅。

2、字号要求:正文,小4号,宋体;表格及表头,五号,宋体;表格内正文为宋体,五号;表格大小为“自动调整”中“根据窗口调整表格”;表格外边框为双实线,内框为单实线;图名,五号,宋体;图中文字或标注,小五,宋体;正文在标题下空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

最新2015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及管理办法附件

最新2015毕业设计(论文)模板及管理办法附件

附件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系(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下达任务日期:200 年月日任务起止日期:200 年月日至200 年月日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与实践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毕业设计(论文)中有关资料和数据是实事求是的。

除文中已经注明的引用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与实践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如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附件四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为进一步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格式,特对我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稿的基本构成提出以下规范性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构成和要求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通常由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前言)、正文、结论(结束语)、参考文献等几部分构成。

(一)题目设计(论文)名称要求概括、简洁、确切。

题目中不使用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和公式,通常不用问话方式。

标题的字数应适当,一般不超过20字。

(二)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论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观点和成果,要求文字简练、准确(一般在设计、论文完成后再写)。

中文摘要约300字左右;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三)关键词关键词的个数为3-8个。

关键词的排序,通常应按研究的对象、性质(问题)和采取的手段排序,而不应任意排列。

关键词后面不加冒号,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应留出一个汉字的空间,不加任何标点符号。

(四)目录由毕业设计(论文)各部分内容的顺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

用“……”联系名称和页码。

(五)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六)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等汇集表(必要时)(七)引言(前言)应说明本设计(论文)选题缘由、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情况的评述、本课题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设计)的思路、方法等等。

长安大学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长安大学公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顺平县至满城县某一标段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

根据给定的资料,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以及该路段的地质、地形、地物、水文等自然条件,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等交通部颁发的相关技术指标,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该路段所经地区是平原微丘区,依据远景交通量将路线设计成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路线全长7465.739米,路基宽度为26米,共设有4个平曲线,9个竖曲线。

路线设计容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其后进行了排水设计,采用边沟、排水沟进行排水,保证路基路面的稳定性;最后进行了路面结构的组合设计等容。

整个设计计算了路线的平、纵曲线要素,设计了路基、路面、桥涵等容,圆满完成了顺平至满城段高速公路综合设计。

关键词: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排水设计路面结构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a section of ShunPing to ManCheng highwa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given by the analysis of the raw data, and the section of geology, topography, terrain, hydrolog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Highway Engineering Technical Standard", "Road Design Standards" issued by the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other related technologies indicators, I have finished this task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The area that this highway passes through belongs to plain with micro-hill area. According to the traffic volume in the future, I design this highway into design speed of 100km/h with bi-directional four-lane highway, with route length of 7465.74 meters, embankment width of 26 meters, four horizontal curves, and nine vertical curves. Line design including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and cross-sectional design; Then I accomplished the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 which uses ditches and drains for drainage to ensure the water stability of roadbed and pavement; at last, a composite design of pavement structure and other designs are also finished.The whole design have calculated the planar and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of this line, besides roadbed, pavement, bridges and so on.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design of the section of ShunPing to ManCheng highway successfully.Key words: Graphic design Longitudinal design Cross-sectional design Drainage design Pavement structural design目录第一章绪论 (4)1.1 公路建设意义 (4)1.2 公路沿线自然条件 (5)1.3 公路等级及车道数确定 (6)第二章选线和方案比选 (11)2.1 选线 (11)2.2 方案比选 (14)第三章平面设计 (15)3.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15)3.2 各项设计参数确定 (16)3.3 平曲线计算 (21)第四章纵断面设计 (26)4.1纵断面设计原则及要点 (26)4.2 各项设计参数确定 (31)4.3 竖曲线计算 (34)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37)5.1 标准横断面确定 (37)5.2 加宽、超高设计 (37)5.2 土石方的计算和调配 (42)第六章路面设计 (43)6.1 基本资料 (43)6.2轴载分析 (44)6.3 路面等级确定及路面结构组合 (47)6.4 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和设计指标的确定 (47)6.5 设计层厚度确定 (50)第七章排水设计 (54)7.1 路基排水设计 (54)7.2 路面排水 (55)第八章桥涵及交叉设计 (57)8.1 桥梁及涵洞 (57)8.2 路线交叉设计 (57)第九章边坡防护 (60)9.1 防护意义 (60)9.2 防护设施 (60)总结 (61)致 (63)第一章绪论1.1 公路建设意义1 完善公路网络保阜高速是国家和省高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高速公路“五纵六横七条线”中的“六横”之一,途经满城、顺平、望都、唐县、曲阳、阜平,全长147.21公里,估算总投资114.67亿元,路基宽26米,平均设计时速100公里。

2015毕业设计任务书

2015毕业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题目:延申岭煤矿35kV变电站地面供电系统设计题目性质:设计指导教师:石栋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1、基本要求:延申岭35kV变电站整体初步设计,要求满足:根据煤矿供电的特点,拟装设两台主变压器,变电站要求一次建成,变电站内电压等级共分两级:35kV、10kV。

(1)设计原则:在保证安全、经济、灵活、方便的条件下力求接线简单,布置紧凑,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

(2)所址选择要求: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不占或少占良田,高低压设备进出线方便(考虑到交通运输方便性)(3)变电所拟装设两台主变,其中一台断开时另一台主变承担全部负荷。

(4)满足煤矿对供电的特殊要求。

(5)设计的供电系统及设备,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6)变电站10kV出线12回,备用3回;2、性能指标:(1)电源选择满足电源可靠、质量及经济性要求;(2)导线选择满足电压损失、长时允许电流、机械强度要求和热稳定性校验;(3)开关选择满足启动、长时允许电流、热稳定性和动稳定等要求;(4)接线方式选择满足可靠性、容量及投资运行最小化的要求。

(5)高低压开关柜的选择能够满足供配电安全、可靠、操作灵活方便的要求。

3、原始数据:(1)、本矿周围电源情况:a. 于本矿北偏西大约13km建有申矿35kV变电站,该变电站装有两台40MVA主变压器,备有35kV出线间隔,申矿35kV变电站电源引自东团110kV变电站,东团110kV变电站, 安装63MVA有载调压变压器两台,电压为110±8×1.25%/38.5/10.5kV现35kV出线已满,且没有扩展空间;b. 于本矿东北大约10km建有燕家河35kV变电站,备有35kV出线间隔,当前其上级电源引自申矿35kV变电站,变电站装有两台10MVA主变压器。

c. 根据电力部门规划将在王蟒沟新建110kV变电站,燕家河35kV变电站的另一回35kV 电源将引自王蟒沟110kV变电站,当前该规划已进入审批阶段,预计安装90MVA有载调压变压器两台,电压为110±8×1.25%/38.5/10.5kV,35kV出线12回;2012年末将投入运行。

毕业设计任务书(周敏201503)

毕业设计任务书(周敏2015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题目:西安某中学教学楼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方案一)院(系):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专业:建环11学生姓名:王栎扬学号:110310402指导教师(签名):周敏主管院长(主任)(签名):时间:2015年3月16日一、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主要内容(含主要技术参数)本课题为“西安市某中学教学楼的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项目冷热负荷、设备计算和选型由本专业设计人员计算确定。

热源采用燃气锅炉,温度为60/50℃,燃气由室外集中供给;冷源采用常规电制冷,温度为7/12℃。

制冷供热机房设置于教学楼地下室。

二、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应完成的工作(含图纸数量)本题目的毕业设计任务,包括设计说明书和图纸二部分。

设计说明书不少于10000字;参考文献不低于8篇;完成五张一号图,其中包括一张手绘图.;英文专业文献的翻译量为:1.2万外文印刷字符或译出4000汉字以上。

设计说明书要求有目录、中外文摘要、正文及参考文献。

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1.冷热负荷计算;2.设计方案的分析及选择;3.制冷、供暖主要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及系统布置;4.系统的水力计算;5.辅助设备的选择。

图纸的名称、数量及要求与设计方案有关,其基本要求和名称如下:1.设计与施工说明;2. 图例;3.设备、材料表;4.制冷、供暖系统原理图;5. 设备平面布置图;6.管道平面图;7.制冷供暖系统轴测图;8.详图及局部放大图。

三、毕业设计(论文)进程的安排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任务日期备注1 文献阅读、调研 3.17~3.272 冷热负荷计算 3.28~4.63 设计方案的分析及选择 4.7~4.144 制冷、供暖主要设备的选择和计算及系统布置4.15~4.21 含草图5 系统的水力计算 4.22~4.256 辅助设备的选择 4.26~4.287 绘图 4.29~6.108 论文答辩 6.11~6.16四、主要参考资料及文献阅读任务1) GB 50736-2012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 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3) GB/T50114-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4) GB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5) GB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案比较:从与桥位地质地形的适应程度,结构构造特点、受力特点、施工特点、营运养护维修方便程度及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比较论证。
·计算书:包括计算原理(依据)、计算图式、主要计算(验算)过程,主要计算(验算)结果,结语等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缩写(1500~2000字)。
2、图纸部分:
①桥型方案比较图:各方案的立面、横断面
1.毕业设计任务书
2.桥址纵断面图(另附)
3.材料:
砼:PC结构采用C50及以上,基桩采用C25,其它构件采用C30
钢材:预应力筋采用Φs15.2系列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或其他,普通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mm时采用HBR345级钢筋,直径小于12mm者采用HRB235级钢筋。
4. 主要技术标准
①设计荷载: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
学院(部)公路学院
专 业桥梁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03月1日至06月13日共15周
指导教师(签字)

一、设计内容(论文阐述的问题)
1.查阅相关外文资料并翻译,字数不少于5000字符
2.撰写2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
3.根据给定的桥位地质、地形和水文资料提出三种以上可行桥型进行方案比较,从中选出最优者作为推荐设计桥型,并阐明理由(包括结构构造、受力、施工、运营养护及全桥工程数量等方面)。
5相关验算第10周
6提交计算书及图纸第11~14周
7答辩 第15周
五、主要参考资料
1.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教材
2.桥涵水文、工程地质教材
3.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桥梁结构分析与设计教材
4.桥梁施工技术、桥梁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材
5.桥梁电算、桥梁CAD、专业外语教材
6. 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JTG D61-2005、JTG D62-2004、JTG D63-2007,等)
4.推荐桥型应完成以下设计内容:
①全桥总体布置(桥址纵断面、平面、横断面布置),合理拟定上、下部结构的细部尺寸
②结构受力分析与计算(含施工与使用阶段)
③上部结构配筋(束)设计
④截面强度、应力验算
⑤结构挠度和稳定性验算
⑥施工方案设计与相关验算
⑦绘制施工图和施工方案示意图
⑧提交设计计算书及图纸
二、设计原始资料(实验、研究方案)
②道路等级:
③曲线半径:
④桥面纵坡:
⑤路基最大填土高:5m
⑥航道等级:
⑦地震烈度:
⑧风荷载:按规范值采用
⑨温度:年最大温差按±25℃考虑,局部温差按规范确定
三、设计完成后提交的文件和图表(论文完成后提交的文件)
1. 计算说明书部分:
按封面、毕业设计任务书、开题报告、汉语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件(外文翻译资料(原文和译文)、设计图纸次序整理。其中,正文包括方案的比较和计算书两大部分。
7.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梁桥、拱桥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8. 桥梁计算示例(丛书)人民交通出版社
9.预应力砼连续梁桥设计 徐岳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0.刚架桥 邬晓光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
11.桥梁专业期刊、杂志等
②推荐方案全桥总布置图
③推荐方案一般构造图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④推荐方案预应力钢筋构造(普通钢筋构造)图及主要工程数量表
⑤推荐方案施工步骤示意图
四、毕业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序号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日期(教学周)
1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第1-2周
2桥型方案比选第3-4周
3总体布置、尺寸拟定第5-6周
4内力计算、配筋第7~9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