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抢拔河申遗 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整理精校版)

合集下载

韩国人对汉字的爱与恨

韩国人对汉字的爱与恨

韩国人对汉字的爱与恨韩国人对于中国文化是既侵略又排斥的,最典型的就是端午、火炕、泡菜、木刻印刷、拔河等人类非物质文化的申遗,这些文化均发源于中国,却被韩国人给抢先申遗。

除了申遗之外,韩国有学者还声称汉字是殷商时期的高丽人发明的,中国炎帝、黄帝的神话都源自韩国,孔子、西施、李时珍也是韩国人,甚至有影视剧还声称《西游记》唐三藏取西经也是韩国的文化遗产。

有了文化的争执,便由此产生了排斥。

韩国一直推行去汉文运动,只要不是必须,一般不用中文。

那为何很多场合和证件上要有中文呢?看小编为各位娓娓道来。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

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讲,就是文字的拼音,而汉字是表意的,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意思。

相当于韩国人只懂“拼音”,用拼音来交流,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极大的弊端。

韩国的文化离不开中国,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深深的影响着韩国。

即便现在韩国的文字采用了韩文,但是很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字的具体意义,于是就要加上汉字,用于解释。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

什么是表音文字,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我们的拼音就是表音文字,看到它就可以读,无论有没读过书的人,只要学会每个拼音的发音,看到都会拼。

而汉字是表意,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反过来有时候知道它的意思,但可能会忘记怎么读。

所以韩国人识字率非常的高,但这也带来一个弊端,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我们对应的汉字有很多,可以是:张、章、丈等等。

韩文也一样,有很多同音异意的字,比如我来造几个名字,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名字,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义,所以很多韩国人改名字的时候,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很多韩国人的名字是父母改的,所以真正的意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我们看韩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名字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韩国抢了中国哪些文化遗产

韩国抢了中国哪些文化遗产

韩国抢了中国哪些文化遗产
韩国文化体育部部长郑润会20日表示,韩国政府将在一年内与中国相关部门达成协议,以向世界展示自己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拥有。

据韩联社报道,郑润会当天在首尔会见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时表示,“韩方将根据国际公约原则处理与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所有问题,包括向全世界展示韩国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拥有。

”对于韩国政府计划向世界展示“抢来的”中国文化遗产一事,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21曰表示:该计划并不新鲜。

近年来,韩国已经先后从我国手中“抢来”了5项世界文化遗产。

其中包括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苏州寒山寺大殿、杭州灵隐寺万佛殿和五台山佛光寺摩崖造像。

这5项被韩国抢来的中国文化遗产中,除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因与江苏南京大学建筑学院联合申报而未进入申请程序外,其余4项均已进入申请。

从中韩文化之争看中国文化的传承

从中韩文化之争看中国文化的传承

一个有欲望称雄于世界的民族,一个想要跻身世界 强国之列的国家离不开强大的文化,而韩国正是这 样一个充满上述欲望的民族,一个正处于民族主义 亢奋时期的国家。但50余年的文化沉淀并不能形成 一个很好的凝聚力,更不可能使其民族强大于世界。 于是他们需要回顾历史,然而历史与现实一样残酷 的告诉他们韩国的文化早已寻不到踪影,所以欲望 “逼迫”他们编造了6000年的文明。但文明的表 现是各个方面的,诸如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 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他们的 历史上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也只是像“孔子、大禹治 水、针灸医疗”等这些来自中国的文化。所以,才 有了今天的中韩文化之争。韩国人在剽窃中国文化 的时候也很清楚文化的范畴太广,所以他们选择了 那些文化的脊梁——孔子、甲骨文、中医、印刷 术……韩国正是想通过这样掠夺的方式来重新凝聚 和强大自己的民族。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颁布的《保护非 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 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 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 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 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 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按这个定义,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 秋等,差不多都具备申遗的资格了,可是,即使具备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格,传统节日目前在中国内地的传 承和重视程度,只是一些促销商机而已,忙碌的人们象征性 的吃点个性食品,连个假日都享受不到,有几人还有心思去 团圆、赏月、祭祀?又何论传承文化?
假面舞
过年
韩服/婚礼
韩餐
年轻人过洋节成为潮流,传统文化被忽视

中国文化遭侵权事件

中国文化遭侵权事件

中国文化遭侵权事件韩国抢注“端午节.CN”域名2004年,韩国以“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但韩国称其申请的只是“江陵端午祭”而非“端午节”,并提出由中韩共同申遗的解决方案。

就在联合国即将于2005年11月公布申遗结果的前夕,“端午节.CN”又突然遭到韩国公司的抢注。

“端午节.CN”于2005年10月13日被注册,注册者信息显示为“YunHeeCoIncR.O.K.”,韩国企业,注册时间为1年。

中国万网副总裁姚劲波指出,由于中文域名具有民族化、本土化特性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于保护和宣传类似“端午节”等中华文化品牌具有明显优势。

现遭韩国公司抢注,对我国保护和发扬中华文化都将造成极大阻碍。

11月8日,该韩国公司授权中国的网络公司“万网”负责这一域名的转让业务。

时任万网副总裁的姚劲波出资3万美元买下,使得这个代表中国传统节日的中文域名于11月18日转回国内。

日本欲将汉方药更名东洋药中医药在日本一直被称为“汉方医药”。

日本的东洋医学会组织正在不断扩大,而东洋医学会就是研究中医药的组织,但是日本相当一部分人正在筹划将“汉方医药”更名为“东洋医药”,并且正在运作,希望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支持。

日本只有210个汉方药制剂,处方来自中国,但在国际市场的覆盖率却达到80%。

据统计,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达到16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大国的中国仅占5%左右,只有5.8亿美元?穴其中中成药1.26亿美元),绝大多数是原料初级品且多以添加剂形式出口。

另外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的“洋中药”超过1亿美元。

据专家分析,由于日本对中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中国对中药的研究却没有日本发达,加之日本汉方药在国际市场占有80%的比例,所以相当一部分日本人认为,汉方药才是正宗的中药,中国的中药是不正宗的,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想把“汉方药”在国际市场上更名为“东洋药”。

苗族民族传统服饰外流严重近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引起了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失与保护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失与保护

利用电脑网络智能化,建立全国的中医网络,还原中医的本来面目,破除中医迷信
谢谢观赏
中 医
诊金一次要收70欧元,如果是初诊,诊费要 100欧元;医生开处方,另外收10欧元,一帖药一般 也要10欧元
身为大学生应如何看待文化遗产流失的现象?
1.加强非遗文化保护和法律维护意识
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以科学的方式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并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 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健全四级名录体系、保护传承人、建立文化生
中医
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不好,我们要扔掉。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不要,那可是有人
要的,这不,近千项中药专利都被抢注了...
命运
日本
中医在日本则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
古方 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专利, 专 利
2001年向美国申请了治 并且最终获得了授权!
日本还有一家公司
日本人已经获得了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方》中 的210个古方专利!
漫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
主讲人:
材料收集:
PPT制作:
视频
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会被他国纳入囊中物
日本抢注同仁堂、韩国抢注中秋节、以 《西游记》、《水浒传》、《三国志》
中国“少林功夫”为内容的商标,已经
被美国等国家大量抢注
等中国古典名著,已被国外游戏公司
抢注为游戏商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种类? 如何有效地进行保护与传承?
“从美国主流医学界一开始认为针灸只不过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拨款
美国
数千万美元,用于支持中医的临床研究。中医在美国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传统医学越来越被主流医学界和民众认可,中医在美国已迈入了快速发展 的新时期。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文化遗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韩国因为太缺少自己独立的历史和文化,从 骨子里就有自卑,所以,总喜欢和强大的民 族攀关系……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啊!说明我们中国文化的吸引 力太过强大了!
iPad2如期发布,其支持10种语 言,但没有韩语
iPad2如期发布,其支持10种语 言,但没有韩语。韩国网友表示 遗憾说:“韩国是个不可忽视的 市场,为什么不支持韩国语呢?” 中国网友表示:“还是苹果老辣, 从根本上杜绝了苹果是韩国人发 明的可能。”
韩国发明活字印刷术?
2007年,韩国在德国办“韩国是印刷术 的起源国”展览。而此中展出的、诞生于 1377年《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 节》被标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金属活 字本。
毕升(又作毕晟,约970年—1051年), 中国发明家,发明活字版印刷术。汉族, 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 英山县草盘地工印 刷。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 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宋朝的沈 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升的活字 印刷术。
韩国频频争夺中国 文化遗产

“ 江 陵 端 午 祭 ” 申 报 世 遗

韩 医 改 中 医 申 报 世 遗

孔 子 是 韩 国 人 ?

韩 国 发 明 活 字 印 刷 术 ?

韩 国 学 者 称 韩 国 人 祖 先 发 明 汉 字
“江陵端午祭”申报 世遗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 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确定为 “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 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 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留给中 国人的是一连串的反思
孔子是韩国人?
正当中国的论坛上还在为应不应当 祭孔吵得不停,韩国人已经在准备 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的变成 韩国人了。韩国人论证孔子是韩国 祖宗箕子的后代

韩国文化侵略

韩国文化侵略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 活字印刷术、浑天仪、豆浆,这些都是 中国人熟知的发明。近来, 中国人熟知的发明。近来,韩国又声称它们 的发明权归韩国。 的发明权归韩国。韩国的一本古籍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 印本, 印本,于是韩国便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 明的祖先。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 明的祖先。 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 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 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 韩国也称五月初五日为“重午”“重五”“端 ”“重五”“ ”“五月节 五月节” 按照传统风俗, 阳”“五月节”。按照传统风俗,在端午这一天 要吃“艾子糕” 喝益仁汁, 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应用菖蒲水或菖蒲 露化妆洗头。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避邪, 露化妆洗头。士大夫人家的门柱上贴朱砂符避邪, 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君臣之间要互赠端午扇表示祝贺。 江陵端午祭期间祭祀 演戏、游艺是主要内容。 期间祭祀、 江陵端午祭期间祭祀、演戏、游艺是主要内容。 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 祭祀仪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内容主要来 源于韩国神话传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源于韩国神话传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 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 这也是韩国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 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韩国为风水申遗
韩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 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 韩国计划在 年之前完成 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 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如果没有特别原 则可能会申报成功。种种迹象表明, 因,则可能会申报成功。种种迹象表明, 韩国从总统、 韩国从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到平民都将风 水摆上桌面, 水摆上桌面,而我们对风水文化的提倡还 多为民间行为,在传统之争上中国落后。 多为民间行为,在传统之争上中国落后。

中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 (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 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 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 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 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 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 娥等说法。
• ps:点击圆圈即可连接到相关内容 • 点击屏幕右下角即可返回到当前页 中国道教 “被韩国”
中国神话 “被韩国”
中国汉字 “被韩国”
中国文化 被“韩国”
中国节日 “被韩国”
中国名人 “被韩国”
• 不久前,韩国首尔大学的一名历史学教授 声称,道教鼻祖张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韩国 人。他认为春秋时期的韩国即为古代移居 到中国的朝鲜人所建立的政权,而张道陵 是张良的8代孙,并且张良在跟随刘邦创 立汉朝之前恰恰就是韩国人。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 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 传》 , 杂录《庄》、《列》 、《离骚》 、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 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 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打算将几百 年历史的传统祭大典申请为世 界文化遗产。还有韩国学者认为 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同 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 李白和李时珍。
• 据韩联社12月2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 第10次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越 南、柬埔寨、菲律宾4国联合申遗的 “拔河”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由此,拔河成为韩国第18 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去年3月,韩国与越南、柬埔寨、菲律 宾联合为拔河申遗。拔河作为祈愿丰收 的一种农耕游戏在包括韩国在内的文化 圈广泛流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国抢拔河申遗还有哪些中国文化“被韩国”
素材汇编
0515 1559
韩国人又出手了!他们这回抢的是“拔河”,这个在中国已流传2000多年的遗产,即将被韩国唐津郡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一名湖南浏阳的女子出来发声,称通过多方查证,认为拔河源于我国春秋时期的荆楚之地,为鲁班所创,只有中国才有资格申报。

[留学]发现中国遗产被“抢注”
今年4月,留学于韩国釜山釜庆大学的熊梦霞,得知韩国唐津郡举办国际拔河节,邀请了世界11个国家1万多人参与。

拔河节的盛况让熊梦霞兴奋不已,但拔河节后,韩国牵头成立国际拔河交流委员会,而这个委员会的交流主题是把拔河作为韩国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我所知,拔河是源于春秋时期的一项军事游戏,怎么会是他们的遗产?”听说韩国即将把拔河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熊梦霞急了,她以个人身份报名参加了这次拔河节,并争取到了唯一的一个中国民间组织名额。

交流会上,面对各国专家“一边倒”的论调,一向温柔有礼的熊梦霞“发怒”了,她逐一进行了反驳,坚决主张,中国才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求证]拔河是鲁班发明的
熊梦霞主修历史学,她细致研究发现,关于“拔河”,《墨子·鲁问》就有记载。

楚国与越国之间进行水上舟战,楚国聘请来楚地游历的鲁班,为其设计一种名为“钩强”的器具,在舟战占优势的情况下可以用它钩住敌舟,不让其逃脱,在失利时可以用它抵住敌舟,不让其接近。

这种配合水战的军事技能,后演变为荆襄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

各项史料说明,“施钩之戏”起源于楚地的襄阳和南郡江陵一带,尔后“传于他郡”。

“到隋唐五代,拔河还有祈求年丰和炫耀国力之意。

”熊梦霞说。

正式定名为“拔河”始见于唐代,并由荆楚地区的地方性习俗,迅速发展为全民性竞技项目。

[呼吁]守住拔河这项遗产
作为后来者的韩国,对于拔河运动、拔河文化的推广非常重视。

拔河是韩国政府公布的“第75号无形文化财”。

熊梦霞说,拔河运动在我国其实也是深入人心的,各地的拔河文化活动也在不断地开展,尤其是甘肃临潭县每年元宵节举行的万人拔河比赛。

但是,跟韩国相比,我国的拔河文化仍然缺乏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持续的推动力。

“2015年唐津郡举行的研讨会将会对拔河的起源地进行最终的讨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引起对传统文化有专业探讨的专家的注意,我们大家一起‘守住’拔河这项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用确凿的事实证明拔河最初的起源在中国。

”(三湘)
中国神话“被韩国”
2015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郑在书主张,《山海经》中提到的炎帝、蚩尤、夸父及风伯等东夷系的神均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出现,很多神话传说都是源自韩国。

中国名人“被韩国”
有消息称,韩国学者打算将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祭孔大典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还有韩国学者认为孔子是朝鲜民族祖先的后代。

同样被归入“韩国籍”的还有西施、李白和李时珍。

中国道教“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首尔大学的一名历史学教授声称,道教鼻祖张道陵是真真正正的韩国人。

他认为春秋时期的韩国即为古代移居到中国的朝鲜人所建立的政权,而张道陵是张良的8代孙,并且张良在跟随刘邦创立汉朝之前恰恰就是韩国人。

中国汉字“被韩国”
2006年,韩国首尔大学历史教授朴正秀说,他认为是朝鲜民族最先发明了汉字。

他将建议韩国政府向联合国申请汉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节日“被韩国”
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发明“被韩国”
不久前,韩国人声称自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的祖先。

中国的浑天仪,也被印到了最新版的一万元韩币的背面,成了韩国人的专利,甚至连“豆浆的发源地”也挪移到韩国了。

中医“被韩国”
作为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在1986年之前,韩国的医疗体系从未有“韩医”一说。

1596年朝鲜的许浚通过参考大量中国古医书于编纂了一部《东
医宝鉴》。

前不久,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的该书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但该书95%的内容均辑录自中医著作,并非原创。

中国风水“被韩国”
从2003年开始,韩国对“中国风水”进行了重新梳理,还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