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W16型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分析与处理
GW16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原理及常见故障

GW16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原理及常见故障GW16型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原理及常见故障GW16型隔离开关是供220KV高压线路在无载流情况下进行电气转换和对被检修及其设备与带电线路进行电气隔离,形成明显的断开点,以确保检修人员安全的户外高压交流电器。
隔离开关由四部分组成,导电部分、传动部分、绝缘部分、机构。
导电部分包括静触头、触指、上导电管、转动触指、下导电管、接线板。
静导电杆是采用先进工艺的铜管表面镀银处理的,因为铜是很容易被氧化的,使接触电阻增大。
在使用过程中要检查如果镀银的铜管漏铜要及时更换。
传动部分包括垂直拉杆、平面四联杆机构、下导电管内部拉杆、齿条、齿轮、上导电管内部推杆、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触指的夹紧。
绝缘部分包括旋转瓷瓶和支柱瓷瓶。
机构有两种分别是CJ11和CJ7A。
它的工作过程是由两部分复合而成的,即折叠运动和夹紧运动。
折叠运动是由电动机操作机构驱动旋转瓷瓶作水平转动,与旋转瓷瓶相连的平面双四连杆带动一对伞齿轮运动,从而使下导电管顺时针转动合闸,逆时针转动分闸;由于调整螺杆装配与下导电管的铰接点不同,从而使与调整螺杆装配上端铰接的操作杆相对于下导电管作轴向位移,而操作杆的上端与齿条固连,这样齿条的移动便推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与齿轮轴固连的上导电管相对于下导电管作伸直(合闸)或折叠(分闸)运动;另外,在操作杆轴向位移的同时,平衡弹簧按预定的要求储能或释放,最大限度的平衡刀闸的重力炬,以利于刀闸的运动。
夹紧运动是隔离开关由分闸位向合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并在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滚轮开始与齿轮箱上的斜面接触,并沿着斜面继续运动。
于是,与滚轮相连的顶杆克服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向前推移,同时动触头座内的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把顶杆的推移运动转换成触指的相对钳夹运动。
当静触杆被夹住后,滚轮继续沿斜面上移3~5mm,直到完全合闸,此时夹紧弹簧的力已作用在顶杆上。
在这过程中预压缩的夹紧弹簧被第二次压缩,并作用在顶杆上,使得顶杆获得一个稳定的推力从而使触指对静触杆保持一个可靠不变的夹紧力。
GW16型刀闸安装调试及故障分析

封淑敏 杜 中华 杨保 国 ( 庄供电 ) 石家 公司
232 处理 方法 :① 当下 导 电杆 垂 直 或 水 平 而上 导 电杆 向分 闸 ..
摘 要 : 文针 对 C l 本 W 6型 刀 闸在 2 0 V变 电站 的 大量 使 用 及存 在 的诸 2K 的一 些新 方 法 。
转动 法 兰 的高 度 。 查三 相 转 动 法 兰 轴 应在 同一 条 直 线上 。 下接 线 检 拆 27 该 隔 离 开 关 在 三 极联 动调 整 时 , 主 极 能 分 、 闸 到 位 , . 其 合 而 座上 的平面双四连杆 , 手动操作绝缘子 的拐臂 , 手感应轻松灵活。 两边 极 分 、 闸均 不到 位 。 合 12 装 静触 头 。 用 手推 动 主 闸刀 , 察 是 否 分 合 正 常 , 节 平 面 . 观 调 271产 生 原 因 : 边极 拐 臂 长 度调 节不 当。 -. 两 双 四连 杆 等 长 , 整静 触 头 的位 置 应合 适 。 调 272 处理 方法 : 长 主极 拐 臂 , 大 被动 臂 转 动 角度 。 _. 放 增 13 安装另外两极 , . 在本体与主刀一致 , 臂角度一致的情况下 拐 28 该 隔 离 开 关所 配 接地 刀 , . 操作 时分 、 闸力矩 较 大 。 合 焊接相间拉杆 。检查分合是否到位 , 如果分合闸不到位或过位 , 可以 281 产 生 原 因 :① 操 作 机 构 的输 出轴 的轴 线 与 接地 开 关 的传 .. 调 整 边 相 拐 臂 的长 度 。 动轴的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②接地开 关本身装配不 良。 ③操作机构 14 调 整 三 相合 闸 同期 。 . 自身装配不 良。 ④接地开关调节不到位, 如平衡弹簧调 节不 当等。⑤ 15 检 查 动 静触 头 的接 触压 力和 分位 开 距 。 . 静触 头装 配 调 节 不 当。 16手动操作检查 , . 电动操作检查。 28 处理 方法 : ._ 2 针对第① 种情况 , 调节操作机构 的安装位置 , 2 常见 故 障 的 分 析 与处 理 方 法 保 证 操 作 机 构 的输 出轴 中 心 线 到 基 础 中 心距 4 4 1 mm 及 3 0 2 mm ; 21 动 触 片 与静 触 杆 接 触 不 良。 . 对第 ② 、 种 情 况 , 定 原 因后 可 参 照相 关结 构 图进 行 处 理 或重 新进 ③ 确 211产生原 因: .. ①动触 片的四个触点与静触杆 不平行。②动触 行拆 装; 对第④种情况 , 重新调 整接地开关和 平衡 弹簧; 对第⑤ 种情 片 变形 。 况调 整 静 触 头装 配 的安 装位 置 , 地 刀 能顺 利 插 入 静触 头 。 使 21 处 理 方 法 : .. 2 对第 ① 种 情 况 , 决 方 法 有三 种 : 开 上 导 电 解 a松 29 隔 离 开 关 在 合 闸 时 主 极 B极 和 一 边 极 ( 设 是 A 极 ) 闸 . 假 合 管 与动 触 头 装 配 之间 的 紧 固螺 栓 及 定 位 螺塞 ,视 具 体 情 况稍 微 转 动 正 常 , 另一 边 极 C极 合 闸 明显 滞 后 , 闸时 , 但 分 C极 明显 超 前 于 A、 B 下动 触 头 座装 配 ,然 后 拧 紧 各 螺栓 。b可通 过 调 整 静 触 杆 来 实 现 极 , C 极 分 闸到 位 时 , B极 仍 在 向 分 闸 方 向运 动 , A、 当 A、 当 B两 极 动、 静触 头 的可 靠 接 触 。 c 整 动 触 片 , 每侧 的两 个 动 触 片 的 四 个 分 闸到 位 时 , 调 使 C极 已越 过 分 闸正 常 位 置 , 处在 半 分 半合 位 置 ( C极 运 电接触面在同一平面内。对第②种情况 , 更换动触 片。 动 到 分 闸位 置 时 突 然 反弹 ) 时 C极 拐 臂 已过 “ 同 死点 ” 。 22 隔 离 开 关 当主 闸刀 合 闸 终 了 时 , 、 触 头 之 间 的 接 触压 力 . 动 静 291产 生原 因 : .. C极 拐臂 的初 始 角 度 不 对 , 就 是 该拐 臂 和 水 也 不 够 或 无 夹 紧 力。 平 连杆 的夹 角与 A B两 极 不 同 , 、 且相 差 较 大 。 221 产生 原 因 : 上 导 电 管装 配中 的 操作 杆 长 度 尺 寸短 。 上 .. ① ② 2g2 处 理 方 法 :将 C极 水 平 连 杆 与 拐 臂 相 连 的 螺栓 松开 , .. 注 导 电管长度尺寸长。 中间的滚子直径较小。 静触头导电杆直径 较 意 松 螺栓 之前 用 绳 子 系 住 水 平 连 杆 将 要 松 开 的一 端 ,以 免 损 伤 水 ③ ④ 小。 平 连 杆 。然 后 慢 慢 地 转 动 旋 转 瓷 瓶 ( 合 闸 的旋 转 方 向旋 转 )使 过 按 , 222 处理 方法 : __ 针对第① 、 种情况可松开中间接 头装 配与上 “ 点 ” 拐 臂 恢 复 到 正 常位 置 。若 这 样调 整 不 能 使 拐 臂 恢 复 到 正 ② 死 的 导 电杆 装配 相 连 的定 位 螺 栓 及 紧 固 螺栓 ,将 上 导 电 管 向连 接 叉里 插 常 位 置 , 将 拐 臂 与连 杆 相 联 的 弹 性 圆 柱 销 打 掉 , 连 杆 与 该 拐 臂 可 使 进
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故障分析和解决措施

正常运行期 间. 1 号机组 2 号高压 调节 阀出现不规则波动 伺服 阀 2 组线圈是冗余配置的 . 用万用 表测量 每一 组测量 回路间 电阻值一 般为 v l + V 2 —8 0 F t 或者用 1 . 5 V干 电池加载在 电液伺服 阀一 组线 圈上 . 阀门能够正常开启 和关闭说 明电液伺 服阀正常 . 反之 电液 伺服 阀线 圈故障 。 两组线圈是冗余配置的 , 其中任意 1 组故障后 . 另外 l 组仍然能够维持工作 而从 D C M卡件的线路图中分析 . 这2 组线圈 在输 出回路 中是并联关系。 D C M卡的驱动输 出接近 于电流源 . 原来须 分别负载 2 组线圈上的工作电流 . 当解 除其 中 1 组后使 电流源负载减 轻5 O . 因此相对原来 2 组 线圈而言工作更加稳定 , 对干扰信号 的抑制 能 力得到加强 . 但这样做降低了回路 的可靠性 现场 的这 种干扰对于 每个调 门控制 回路上的作用基 本相同 当解除全部伺服阀的冗余 线圈 后, 加强对干扰信号的抑制能力 . 调 门才能够稳定工作 上述处理方法 牺牲 了回路的冗余程度 , 从某种意Y . g z ( 降低 了可靠性 但是 因为原 D E H 系统的硬件无法有效抑制现场叠加 的随机干扰 .故用牺牲冗余 度来克服干扰 引起的调 门抖动 也是为保证汽机安全稳 定运行不得 已 的选择 对此 . 应用抗 干扰能力更强的伺服词驱动卡替代现在 的 D C M 卡. 同时满足抗干扰 和冗余输 出的要求 3 - 3 L Y F 7 1 0 A模板故 障 L Y F 7 1 0 A模板是内置 L V D T变换器和 P I 调节器 的阀门位置伺服 控制驱动卡 如果 L Y F 7 1 0 A模板 故障 .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 都应尽快 回复 L Y F 7 1 0 A模板 的正常运行 如果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 出现此类故 障. 处理前应通 知运行人员保持 目前状态 . 减少操作 . 不要时停止一切 软手操 . 切至手 动方式 由于接线 电缆 的短路 及接地很容易造成 L Y F 7 1 0 A模板 内部元件 的损 坏。 在机组做 阀门整定 的过程 中. 通过阀门整定 选择及 选择整定 阀门 后. 当把 L Y F 7 1 0 A模板按钮 从 R U N位打 至 T E X T 位时. 高压调 节阀 自 动 打开或 当给定指令在 1 0 0 %时阀门打开后又 自动关闭 查看逻辑 当 中相 对应 双路伺 服 阀的会读 电流 .一般 会读 电流应 在 1 0 M A 一一 1 0 M A左右 我厂出现 当把 L Y F 7 1 0 A模 板按钮从 R U N位打至 T E X T 位 时. 高压调节 阀 自 动打开 的现象时 . 一路电液伺服 阀的会读 电流为一 4 0 MA .已为伺服阀最 大回读 电流 .在排 除了电液伺服阀问题的前提 下. 把 问题就归结到 L Y F 7 1 0 A模板 更换 L Y F 7 1 0 A模板后伺 服阀 回 读 电流及整定过程正常运行 4 . 总 结 汽轮机 电液调节系统是汽轮机控制的核心 . 其 出现故障将严重危 及汽轮机 的安全 , . 由于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电子控制系统在各厂所 应用 的配置不 同. 其调节方式 、 工作原理及故 障排查 、 处理 方法也会有 所 区别 . 所 以了解其工作原理 、 调节及控制方式尤为重要 只有全面的 掌握汽轮机 电液调节系统原理才能迅速 、准确 的确定及排 除故障 . 确 保汽轮机 电液调节系统安全稳定 运行
GW16(17)A型隔离开关操作不到位的原因及改进

( 2 )准 备 工 具 ,包 括 同 型 号 气 体 继 电器 一 套 ( 含 法兰 连接 的橡 胶垫 圈 ) 、环 氧 树脂 固 化剂 一 袋 、 力 矩 扳手 一套 、干净 的油 桶三 只 ,以及 其他 常 规检
修工具。
我公 司采 用 以上处 理方 法后 ,较 好地 解决 了油 浸变 压器 气体 继 电器渗 油 问题 ,避免 了重 复检 修带 来 的各种 人力 物力 浪费 ,同时 ,将运 行风 险 降到 了
通畅 。
( 编辑 叶 帆)
后 的设备 运 行稳 定 。
3 预 防措 施
( 1 )定期在传动部位和弹簧等处涂抹足量的润 滑脂 。
需 世 幂( 2 0 1 5— 2 )
【 变电站
隔离开关
故障】
我公 司 有 四 台 S 9—1 6 0 0 / 6 . 3型 油 浸 变 压 器 , 自2 0 0 4年 投 运 起 ,至 2 0 1 0年 皆运 行 良好 。但 是 2 0 1 0年之 后 ,这 几 台 变压 器 陆 续 出现 了气 体 继 电 器 渗 油 的现象 ,其 中个 别气 体 继 电器 的渗漏 处理 重 复 次 数超 过 三次 ,处 理效果 不 理想 。后 经不 断摸 索 和总 结经 验 ,得 出 了处理 渗油 的有 效方 法 ,并最 终 彻 底。 ( 5 )做 好 检 修 的前 期 工 作 ,包 括 :办齐 票 证 ,
复 核技 术及 组织 措施 ;关 闭油 枕 和气体 继 电器之 间 的阀 门 ,底 部 放 油 阀 清 洁 干 净 ;对 变 压 器 进 行 放 油 ,将 油放 至 从 气 体 继 电器 观 察 窗 口看 不 到 油 位
最低 。
( 编辑 杨 梁 )
( 3 )选 择检 修 时间 。考虑 到各 器件 及 螺栓 均有 热胀 冷缩 的 特 性 ,所 以安 排 在 冬 季 进 行 检 修 最 为
GW16A-252型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的防锈能力 , 在 表 面 喷 刷 防 锈 涂 层 或 使 用 防锈 润 滑 剂 代 替 黄 油 时 若 在 检 查 中发 现 有 部件 存 在 问题 , 则 需 要 对 该 部 件 进 行 分 解 检查 , 必要 时还 要 予 以更 换 处 理 。为 避 免 重 复 停 电 , 可 结 合 相
换 生 锈 的螺 丝 并 做 好 防 锈 处 理 。
否 良好 , 内部器件有 无异 常情况 , 外部传 动机构 是否有 明显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锈蚀和变形 ; 在操作 隔离开关 时 , 应 注 意 观 察 隔 离 开 关 传 动 系
统及导电杆 的运 动, 查看各部位是否有卡涩 , 做好检查 记录 , 以
便 确 定 检修 重点 。
技 术 最 为 适 用 。通 过 总 结 可 知 : 为 了更 好 地 应 用 红 外 热 成 像 诊
断技术 , 宜在检测仪器上安装小型观察室 , 方便 监 测 。 3 . 3 频 率 波 动 的 处理
4 结 语
根据 笔 者 多年 的工 作 经 验 , 组 合 式 过 电 压 保 护 器 失 去 功 效 的 因 素有 接 地 时暂 态 过 电压 , 水渗 、 杂质污 染和材料劣 质等 , 但 是仍 然有 一部 分 过 电压 保 护 器 设 备 受 损 原 因 不 确 定 , 而 损 害 速 度 的 离散 性 以及 雷 电 、 运行过 电压 、 频率波 动和 l T作 条 件 等 的
( 上接 第 7 5页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7 2 3
作者 简 介 : 丁力( 1 9 8 2 ) , 男, 山东 泗水 人 , T程 师 , 主 要 从 事 变 电检修 工作 。
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

四川省电力公司变电检修履职能力培训操作任务书及附件Ⅳ级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单位姓名年月日四川省电力公司变电检修履职能力培训操作任务书一、任务名称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二、适用岗位35-220kV变电检修Ⅳ级(高级技师)人员。
三、具体任务填写标准化作业书(附件一、附件二、附件四、附件五)。
根据工作任务,结合现场故障现象,正确分析、处理GW16/17/22/23-126隔离开关本体和电气故障。
四、工作规范及要求1、检修前准备充分,做好现场查勘。
2、着装、工具、仪表、材料合理、齐全、合格,检修技术资料(包括运行缺陷记录,检修报告,检修工艺)齐全。
3、办理工作票开工手续必须符合安全工作规程。
开工前做好现场安措,交待安全注意事项及对危险点的控制。
4、工作过程中严格按标准化作业书进行作业。
5、要求操作程序正确、动作规范。
若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严重违规,立即终止任务,考核成绩记为0分。
五、时间要求本模块操作时间为60分钟,时间到立即终止任务。
现场标准化作业流程检修单位接受生产任务检修单位编制预算、三措、施工进度和材料计划↓相关部门组织审批↓通过相关部门办理停电申请检修单位实施现场检修工作↓工作负责人对检修重要工序、工艺确认技术职能部门组织运行、检修人员进行总体验收↓办理工作终结手续↓检修单位编制检修工作总结将正确答案填入空格内A. 现场查勘。
B. 检修结束后,检修单位自检并申请验收。
C. 检修单位实施工作准备并办理开工许可手续。
现场查勘表现场作业措施书(含危险点分析)工器具和材料准备断路器控制回路故障查找及处理工艺工序标准卡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附件六: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分析及处理修试记录四川省电力公司变电检修岗位技能考核评分细则910。
GW16型高压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5页精选文档

GW16型高压隔离开关常见故障及处理一概述GW16型高压隔离开关结构相对来说较复杂,其装配单元共分为静触头装配、触指装配、上导电臂装配、下导电臂装配、支持绝缘子、旋转瓷瓶、底座装配、轴承座装配、传动系统、接地开关装配、隔离开关操作机构、接地开关操作机构、主接地开关机械闭锁装配等。
为了保证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需要检修技术人员熟悉隔离开关的结构原理,正确的掌握隔离开关设备的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这对顺利开展设备检修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 GW16型高压隔离开关工作原理GW16系列隔离开关的运动过程是由两部分运动复合而成的,即下导电管(以及相应的附件)完成的折叠运动和上导电管完成的夹紧运动[3]。
折叠运动:由机构驱动旋转瓷瓶作水平转动,与旋转瓷瓶相连的一对伞齿轮带动一个轴向的齿轮做旋转运动,然后带动平面双四连杆运动,从而使下导电管顺时针转动合闸,逆时针转动分闸;由于调整螺杆装配与下导电管的铰接点不同,从而使与调整螺杆装配上端铰接的操作杆相对于下导电管作轴向位移,而操作杆的上端与齿条固定连接,这样齿条的移动便推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与齿轮轴固连的上导电管相对于下导电管作伸直(合闸)或折叠(分闸)运动;另外,在操作杆轴向位移的同时,平衡弹簧按预定的要求储能或释能,最大限度地平衡隔离开关的重力矩,以利于隔离开关的运动。
夹紧运动:隔离开关由分闸位置向合闸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并在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滚轮开始与齿轮箱上的斜面接触,并沿着斜面继续运动。
与滚轮相联的顶杆便克服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向前推移,同时动触头座内的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把顶杆的推移运动转换成触指的相对钳夹运动。
当静触杆被夹住后,滚轮继续沿斜面上移3~5mm,直至完全合闸,此时夹紧弹簧的力已作用在顶杆上。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顶杆被设计成推压柔性杆,故原已预压缩的夹紧弹簧被第二次压缩,并作用在顶杆上,使得顶杆获得一个稳定的推力,从而使触指对静触杆保持一个可靠不变的夹紧力。
变电站电动GW16型刀闸合闸不到位故障分析及处理

设计应用型刀闸合闸不到位故障分析及处理黄凤萍(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垂直单臂伸缩型刀闸合闸不到位但可以分闸的问题,通过阐述电动臂伸缩型刀闸主闸刀的基本结构原理,分析其合闸不到位的故障现象和原因,给出了故障处理措施。
在此基础上,垂直单臂伸缩型刀闸拐臂轻微弯曲等合不直问题,用CAD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工具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旨在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变电站;刀闸;合闸;不到位;合不直;修正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Substation Electric GW16 Disconnecting Switch Poor ClosingFaultHUANG Fengping(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 Huizhou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lectric GW16 semi-pantograph disconnector poor closing, yet opening,electric GW16semi-pantograph全伸直后,动触片夹住静触杆。
其具有结构紧凑、外观简洁、分闸后不占用相间距离以及进出线相互垂直且不在同一高度等特点。
电动GW16型刀闸主闸刀的结构如图1所示。
它的运动过程由折叠运动和夹紧运动两部分复合而成。
图1 GW16型刀闸主闸刀结构原理图折叠运动指的是合闸时由电动机构驱动旋转瓷瓶23逆时针转动,旋转瓷瓶23通过一对伞齿轮21带动连杆20使主闸刀向合闸方向运动,操作杆15与下导电杆14做相对运动,齿条12推动与上导电杆6结合成一体的齿轮11旋转,使上导电杆6向合闸方向运动,直到合闸完成[5]。
夹紧运动指的是在合闸过程中,当隔离开关在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滚轮10开始与齿轮箱13上的斜面接触,并沿斜面继续运动,与滚轮10相连的顶杆7克服复位弹簧5的反作用力向上推移,同时动触头座4内的对称式滑块增力机构将顶杆7的推移运动转换成动触片2的相对钳夹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W16型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分析与处理[摘要]介绍了GW16型隔离开关在长时间不操作时,出现合闸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方法,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GW16型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分析处理
1.前言
GW16型隔离开关是某开关厂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产品,该类型刀闸性能可靠、操作简单、通流性能好,一致受到同行业人士的欢迎。
东莞地区也是在90年代初开始使用,目前正在运行的有200多组。
近几年来.该类型的隔离开关在操作中经常出现合闸不到位或合闸困难,根据统计结果表明,部分隔离开关由于长时间保持不变位置,一旦需要对其进行操作时就出现如图2(Ⅱ)情况。
2.存在问题
白玉站2005年2月份投产,现有GWl6A-126D(W)和GWl6A-252D(W)隔离开关46组。
由于该站是双母双分段运行,平时只有一段带线路运行,二段备用,使到二段下的10多组隔离开关从投产到现在没有操作过。
在近期进行倒母线运行时,出现多组原本在分闸位置的隔离开关合闸困难和合闸不到位的现象,刀闸分、合不稳定现象给运行和维护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甚至无法满足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并且存在着重大的设备和人身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原因分析
要分析其原因,首先要了解其工作原理,该类型隔离开关运动过程包括两部分:折叠运动和撑紧动动。
参照图1。
折叠运动:铝质底座19、下导电管14(下端与转动座固联,上端与齿轮箱9
固联)、连板17、导向滚轮8共同组成了一个“摆动导杆机构”,下导电管14相当于“导杆”,导向滚轮8相当于“滑块”。
图1中,主闸刀处于合闸位置。
当逆时针转动下导电管14时,导向滚轮8相对于下导电管14产生轴向位移。
操作杆15两端:上与齿条12固联,下与滚轮8销联。
于是,与齿轮箱9销联的齿轮轴在齿条12推动下,相对于下导电管14的折叠便于产生了顺时针转动。
上导电管6是通过联接叉固联在齿轮轴上,所以上导电管6相对于下导电管14的折叠运动便产生了。
下导电管14的转动是由操作瓷瓶21、一对锥齿轮20以及由拐臂、连杆、转动座21、铝质座19组成的平面四连杆机构驱动的。
撑紧运动:首先,隔离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折叠状态),在合闸运动中,当接近合闸位置(快要伸直)时,图中的滚轮8开始与齿轮箱9上的不完整轮廓发生作用,于是,与滚轮8销连的顶杆5便克服复位弹簧4的反作用力而向上推移.同时借助于动触头座2上的对称式块23增力机构,把顶杆5的推移转换成触块23的相对撑开运动。
当导电静触头2被撑住以后,合闸运动仍在继续,直至上、下导电管完全伸直。
这个过程滚轮8仍将向上推动顶杆3mm至5mm。
由于顶杆15被设计成推压柔性杆,故原已被预压缩的夹紧弹簧被第二次压缩,使得顶杆产生一个较为稳定的、大小合适的推力。
这就是GW16型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首先采用排除法排除原因:(1)由于该站投运时间短,隔离开关操作次数少,排除隔离开关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内部的平衡、夹紧弹簧行程变短,导致力矩变小,出现分、合闸困难及夹紧触头的压力变小原因;(2)GW16型隔离开关的旋转瓷瓶21的连杆已经过改良,不容易变形,可以排除因连杆变形造成的分合闸不到位情况;排除了以上两种的原因后。
我们经检查发现了刀闸上导电管6的防雨罩有水漏出,此时可以认为是隔离开关内部机械原因,因为此类型隔离开关动触头系统是机械手式单臂折叠型,传动部件密封在导电管内部,理论上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电管内14的平衡弹簧16正常情况下用来平衡运动元件的重力矩,使分合闸动作十分轻便平稳,但由于隔离开关长期不操作,动触头座25的防雨罩在受到风雨浸蚀、热胀冷缩而引起密封不严时,雨水容易从动触块与防雨罩的间隙进入导电管内部;如果隔离开关长时间处在分状态,上导电管6处在15度角,夹紧弹簧7内凡士林容易堵塞排水孔,令雨水不能及时从排水孔排出,一使夹紧弹簧7和顶杆5受潮引起氧化;容易与上导电管6粘连,造成摩擦力增加;二使顶杆5氧化时表面形成氧化物而变粗,从而使顶杆5与动触头座3的上下机械运动有摩擦力和卡涩现象,导致隔离开关合闸时操作力矩增大。
由于隔离开关在投产前各部件工作性能正常,各活动部件良好的前提下,固操作力矩比较小。
但在操作力矩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操作阻力增大,当阻力大于操作力的时候,隔离开关必然合闸困难或合闸不到位。
证实了隔离开关由于长时间保持不变位置,当需要对其进行操作时就出现了上述所说合闸不到位的现象。
4.现场处理与调整
打开上导电管6顶杆5底部的防雨罩,把雨水排出,在隔离开关各活动部件加润滑油。
手动、电动来回分合隔离开关,隔离开关还无法合闸到位时,可调节
隔离开关三相主连杆,增加下导电管14行程。
如果此时手动合闸到位,电动仍然合闸不到位,就要检查电动机的合闸行程,结果发现电动机合闸行程接点开关提前动作,致使隔离开关合闸没有完成的前提下把电动机停止转动,此时可以调节电动机行程节点,增加电动机运转时间,增加下导电管14行程。
经上述处理后,隔离开关手动、电动合闸正常。
如果我们按照厂家要求调整:隔离开关的动触头、中间接头、底座应成一垂线,如图2(Ⅰ)所示。
但从一些旧站现场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此类型隔离开关因运行时间长(大都在10年以上),分合操作多,各部分如夹紧弹簧、复位弹簧、平衡弹簧疲劳,造成其弹力不够,传动与转动零件生锈及磨损使得传动受力增大和行程不够,导致分、合不到位而变形,如图2(Ⅱ)。
由于触指夹力不够(要求240N以上),使得动、静触头接触不良,造成触头发热。
白玉站运行只有一年多部分此隔离开关就出现合闸不到位或合闸困难,更能说明这种图2(1)的调整方法的不可取。
根据隔离开关运行情况,总结多年的检修经验.最佳的调节位置应该是:保证动触头、底座在同一垂直位置下放长双四连杆约半圈螺母,使中间接头偏离垂线位置约12毫米,下导电管14与底座19的角度稍微大于90°,约90.5°,如图2(Ⅲ)所示这样,保证运行后行程在合格范围内的消耗,提高了触头接触压力,避免触头发热事故,增加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时间。
通过这次处理,解决了此类型隔离开关往复调试多次,做“无用功”,效率低的问题。
如检查经上述几步调整处理后还无法合闸到位,必须把上下导电管打开,根据内部弹簧锈蚀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刀闸部件。
5.结束语
针对隔离开关长时间不操作引起分合不到位的问题,除了在设备选型外,加强验收和提高安装质量无疑是保证设备健康稳定运行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应合理安排设备在系统中的运行方式安排,定期、有计划、针对性地安排系统倒闸操作,使设备处于一个良性的运行环境中,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设备的良好性能。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