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
初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题及解答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综合测试题及解答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1卷(单项选择题,共15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⑧文学是情学,是人学。
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流传灌注揣摩 B.品位留传贯注揣摩C.品味流传贯注揣测 D.品味留传灌注揣测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
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
B.冯至(1905~1993年),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
C.闻一多(1899~1946年),诗人,文史学者。
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1910~1996年),中国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无题邹荻帆我们将扑倒在这大风雪里吗?是的,我们将而我们温暖的血将随着雪的溶化被吸收到大树的根里去被吸收到小草的须里去而这雪后的平原会袒露出来那时候天青水绿鸟飞鱼游风将吹拂着我们的墓碑……[注]《无题》是诗人在解放前夕黎明前的黑暗中写成的。
高中第3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分试题(共16页)

第三单元(dānyuán)素质晋级检测(本套试卷满分是150分,测试时间是15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30分,每一小题3分)一、(12分)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A.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莘莘学子....为何可以引起科技界前辈如此关注?这缘于近年刘嘉忆通过潜心研究成功攻克了一个多年未解的国际数学难题。
B.对中国人来说,在国与国无时无刻....都用“软权利〞比赛的年代,我们除了张艺谋之外,还有孔子做文化大使,更是值得庆幸。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表达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答案】D(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
后泛指见识广博或者学有专长的人。
A.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学子,即学生。
指众多的学生。
前面不宜用表数量的词语。
B.“无时无刻〞与“都〞搭配使用错误。
“无时无刻〞是没有哪个时刻、无一时无一刻的意思,其含义与“每时每刻、时时刻刻〞相反,用法也与后者不同。
“每时每刻、时时刻刻〞常与“都〞搭配,而“无时无刻〞那么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的意思。
C.褒贬不当。
蔚为壮观:蔚,茂盛;壮观,浩大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妙繁多,形成浩大壮丽的景象,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观感。
也作“蔚为大观〞“蔚为奇观〞。
)2. 以下(yǐxià)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阔消费者对今年三月十五日媒体曝光的南方某地方政府包庇地下黑工厂的做法极为愤慨,产品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B.寒流侵入我国的途径,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局部气压最高,哪一局部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C.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一)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脊髓.(shuǐ)瞥.见(piē)啮.心肝(niâ)B.淘汲.(jí) 屏.弃(bǐng) 杜运燮.(xiâ)C.虔.诚(qián) 摇曳(zhuài) 邹荻.帆(dí)D.蛊.惑(gǔ) 船桨.(jiāng) 蔡其矫.(jiǎo)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利比亚反对派攻入的黎波里,宣告卡扎菲政权结束。
8月22日,利比亚驻华大使馆门前的国旗也改弦易辙....,换成了反对派的国旗。
B.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C.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推波..助澜..,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D.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就是要让其他国家来替它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后果,这种做法无异于李代桃僵....。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日常市场监管巡查中,不少工商人员虽然发现了疑点,但苦于取证、调查难度大,往往不了了之。
B.往日只知埋头钻研、不善言谈的理工科大学生们,现在却多落落大方、口若悬河,敢于在各种应聘场合“推销”自己。
C.从专家到校长,再从校长到专家,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而是他本性的一种回归。
D.该公司生产的餐盒,以玉米为原料,克服了蒸发残渣超标,有异味、渗漏、负重性能差等方面的缺陷问题。
4.下列对本单元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狗》这首诗在中国诗坛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在新文化运动中激情四射的郭沫若,曾经被压抑的思想得到充分释放,他的诗作反映了那个时代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表达了追求自由人格的心声。
B.《井》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模块综合测评(一)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李智福①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
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
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
②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
章太炎说:“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
”正是此意。
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
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
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
③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
当时,农家学派之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
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是不合时宜的,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
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

高二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知识积累。
(每空1分,10分)1.诗人头脑中所显之象,诗论家称为。
诗人在诗中把一个个点象组织起来,构成面象,或称,以描写某个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表现某种比较复杂的情绪。
如杜甫著名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比喻意象在诗歌中最突出的作用还在于化为具象,把不具形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思绪、品格、声音等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从而给人以深切的感受。
如“记忆”本是无形的,舒婷却有这样的句子,“记忆如不堪负重的小木桥/架在时间的河岸上”(《还乡》),对故乡的眷恋,伴随着“文革”十年浩劫中痛苦的回忆,通过“”这样一个比喻便具象化了。
3.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多义性,就是说诗的语言除去表层意思外,还有着,可以反复琢磨,越琢磨越有滋味。
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往往可以通过、等表现手段予以加强。
4.诗歌语言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上,包括押相同或相近的韵、平仄相间、节奏配置等。
外在音乐性是不能忽视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诗人通过外在的音乐性所表达的内心情绪的律动。
这种情绪的律动,一般称。
诗的音乐性应是内在的情绪律动与外在韵律的完满的结合。
5.诗的鉴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初步感知;的显现;深层意蕴的探求。
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桥梁,第三步是关键。
二、课内阅读(以下甲乙两题可选做其中一题,25分)甲:阅读下面痖弦的诗《秋歌》的节选部分,回答诗后问题:秋歌——给暖暖落叶完成了最后的颤抖荻花在湖沼的蓝睛里消失七月的砧声远了暖暖雁子们也不在辽夐的秋空写它们美丽的十四行诗了暖暖马蹄留下踏残的落花在南国小小的山径歌人留下破碎的琴韵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个暖暖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6.暖暖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那些富有古典意味的意象?(8分)乙:阅读下面昌耀的诗《河床》的节选部分,回答诗后问题:我是父亲。
高中语文 诗歌单元综合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单元综合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模.样/模.范打哈.欠/点头哈.腰牵强./强.词夺理B.应.允/应.变独角.戏/钩心斗角.奢靡./所向披靡.C.殷.红/殷.实翘.尾巴/翘.首以待碑帖./俯首帖.耳D.累.及/累.次梁山泊./淡泊.明志屏.障/敛声屏.气解析:A项,mú/mó,hā,qiǎnɡ;B项,yīnɡ/yìnɡ,jiǎo,mí/mǐ;C项,yān/yīn,qiào/qiáo,tiè/tiē;D 项,lěi,pō/bó,pínɡ/bǐnɡ。
答案:C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设立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牢记历史,尤其是残痛的教训,鼓舞人民奋发图强,励精图治,防止再次遭到军国主义野心家的蹂躏。
B.中国的文化产业要在国际上与发达国家分庭抗礼,就必须在产业集聚和集约建设上有所作为,推进大集团战略调整。
C.书籍正在杂志化,杂志正在书籍化,报纸正在网络化,门户网站正在报纸化,以上等等,均在展示不同媒体正在朝着熔合的方向发展。
D.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伴生物,各种影相资料令人应接不暇,日益凸显其优势和价值,即直观性、“写实性”和“第一手性”。
解析:A项,“残”应为“惨”;C项,“熔”应为“融”;D项,“相”应为“像”。
答案:B3.(2014·山东高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稿件之多,范围之广,之强烈,出乎意料。
(2)有关领导在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一旦发现火情,就要及时处置,严防火势。
(3)这几年虽然很艰难,但我的付出没有白费,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我练就了比较过硬的本领。
A.反映曼延总算B.反应蔓延总算C.反映蔓延终于D.反应曼延终于解析:(1)反应:①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或变化;②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测试卷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着凉/着想攒射/人头攒动咬文嚼字/朵颐大嚼B.鹬蚌/鬻爵古刹/铩羽而归自怨自艾/方兴未艾C.树阴/荫凉吐血/血雨腥风车载斗量/载歌载舞D.躯壳/脱壳一幢/横冲直撞直截了当/安步当车答案 D解析A项zháo/zhuó,cuán,jiáo。
B项yù,chà/shā,yì/ài。
C项yīn/yìn,xiě/xuè,zài。
D 项qiào,zhuànɡ,dà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胁从一柱香计日程功树倒猢狲散B.寒碜显像管焕然冰释时世造英雄C.文身增值税指手画脚蚍蜉撼大树D.熟稔顶梁柱世外桃园针尖对麦芒答案 C解析A项柱—炷。
B项焕—涣,世—势。
D项园—源。
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________。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________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________,________遗世独立的佳人。
A.钟爱洋洋洒洒浮动好像B.喜爱纷纷扬扬浮动犹如C.钟爱纷纷扬扬飘动好像D.喜爱洋洋洒洒飘动犹如答案 B解析钟爱: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只用于人。
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梅”是物,此处应选“喜爱”。
洋洋洒洒:①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②形容规模或气势盛大。
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得多而杂乱。
据描写对象,此处应选“纷纷扬扬”。
“浮动”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飘动”多用于具体事物。
此处选“浮动”更好。
“犹如”与“好像”比,书面色彩更浓些,更符合该段的语言特点。
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测试卷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诗歌部分测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慰藉(jiè)与会(yǔ)里应外合(yīnɡ) 厝火积薪(cuò)B.真谛(dì) 贫血(xuè)不着边际(zháo) 妍媸毕露(chī)C.寒暄(xuān) 涎水(xián)相机行事(xiànɡ) 扺掌而谈(zhǐ)D.绣闼(tà) 荫庇(yìn)韦编三绝(wěi) 深孚众望(fú)答案 C解析A项“与”读yù,“应”读yìnɡ。
B项“着”读zhuó。
D项“韦”读wé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褒贬针砭时弊鞭辟入里精兵减政B.瞭望眼花缭乱严惩不贷要言不烦C.磐石钟罄齐鸣金榜题名功亏一篑D.抱怨以德报怨心无旁骛斐声文坛答案 B解析A项减—简。
C项罄—磬。
D项斐—蜚。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__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她在居委会又哭又闹,要与丈夫离婚。
让她上法院解决问题,她又找借口________不去。
③科研部门与生产单位经常________情况,才能及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A.琢磨推托沟通B.捉摸推脱勾通C.琢磨推脱沟通D.捉摸推托勾通答案 A解析“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琢磨”指反复地思索考虑。
“推托”是借故拒绝,“推脱”仅指推卸责任。
②句说“找借口”,自然选前者。
“勾通”是勾结连通,贬义词;“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性词。
据句意,不应该用贬义词,故应选“沟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我们针对上海市历史保护建筑东弄和中弄遭整体拆除的事件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卷命题人:杨子江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褴褛雄大滂礴媲.美(bǐ)差.强人意( chā)B.镶嵌深奥莫测晕.眩(yùn )衮衮..诸公( gǔn )C.脚踝荒涎无稽狡黠.( xié)怦.然心动( pēng )D.座落黄发垂髫亘.古( gèn )安土重.迁( chó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路靠近市中心,路两旁大大小小的商店鳞次栉比....,最受欢迎的是那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格子铺。
B. 要使我省成为一个经济、文化强省,还需要一个邯郸学步....的过程。
C.现在的青年人激情四射,冲劲十足,做事缺少经验,犯点错误是无可非议....的,要热情的帮助他们改正才是。
D.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点火的那一刻,中华巨龙在水中喷火应该是一大奇景有种空中楼阁....般的梦幻美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郭沫若的《天狗》一诗中“天狗”形象既显示了个性解放,又是叛逆的诗人自我的真实写照。
B.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
他认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
C.周涛的散文在叙事、写景中除了饱含浓浓的爱憎、褒贬之情,显示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外,还蕴藏着深邃的哲理,启人深思。
D.当林俊杰凭专辑《江南》击败了候选名单上的劲敌周杰伦后,成为当晚大赢家,并最终获得包括“港台地区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四项大奖。
4.下列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茅盾的文学创作以小说成就为最,其中长篇小说《子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B.闻一多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提出新诗应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诗集《红烛》是他的代表作。
C.林语堂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动人的北平》以白描的手法写出北平的宏阔与丰富,体现其文笔清雅、闲适的特点。
D.郭沫若,原名开贞,号尚武。
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
他是“语丝社”的主要成员,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
5.下列关于诗歌和散文特点表述不准确的一项()A. 一首诗总会让读者感受到一定的韵律节奏,这往往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B. 诗歌同其他文学艺术不一样,从根本上说它来源于想象而不是来源于生活。
C. "形"与“神”是散文的基本元素。
“神”指散文取材和行文方式,“形”主要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等。
D. 现代散文阅读时常会遇到“实”与“虚”的关系问题。
一般的“虚”指可见可感的人、事、景等形象,“实”指未显现的部分或渗透在这些形象里的复杂微妙的思想情绪。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重视新诗的语言形式在语言文学中,没有一种文体比诗歌更富有形式感。
离开诗体语言,何以言诗?衡量一个诗人造诣的高低,首先要看他对诗体语言的创造能力。
诗人的人格魅力,只有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才具有诗的价值。
我们不能认同关于新诗的“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就是因为它们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
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包含于语言形式之中。
新诗应是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真正融合。
新诗的形式要素,包括内形式(隐喻结构、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与外形式(词语、体式、音节、韵律、色彩等)。
实际上,诗的外形式与内形式是不可分的。
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内形式”建构,而对“外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外形式”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智性的验示,形成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没有“外形式”,“内形式”就失去了依托。
同样,“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没有“内形式”,“外形式”也成了空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因缺乏内形式(也有诗情虚假的原因),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一首优秀的诗歌,总是内外形式健全完美,高度融一。
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为什么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大概是其主要原因。
新诗语言形式的生命力,在于发挥现代汉语的特色。
既要顺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节奏,从大众口语和民歌民谣中汲取活力,又要善于从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汲取艺术营养,接通新旧诗之间的血脉联系;既要从寻根探源中发掘汉语诗意(诗性)的闪光点,在打破和摆脱诗体语言的束缚中建立新诗体格式,又要将汉语诗歌艺术置于世界诗歌艺术的潮流中,从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诗歌语言艺术的对话中显示出新异感和光色。
新诗语言的规则性与心灵抒发的自由性,是一组矛盾。
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能够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获取诗创造的自由。
亦如跳舞,一旦谙熟舞步,即可从别扭进入自由的状态。
确立新诗的形式本体意识,就是要实现新诗创作从“走路”进入“跳舞”的艺术转变。
(节选自《人民日报》1999年1月9日)6.下列关于“新诗的形式”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半自由体、民歌体,就是因缺乏内形式而导致诗意肤浅或空泛。
B.诗的“内形式”,是对诗人的灵魂和生命体验的显影,而“外形式”,则是对诗人的基本技艺和语言素养的验示,因此诗的内形式要比外形式重要一些。
C.新诗的内形式包括体式、音节、韵律等;新诗的外形式则包括情绪节奏、心理逻辑等。
D.诗歌“外形式”形成了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凸现出诗的表征,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诗形式欲有生命力,则应顺应中国人的生命节奏,从口语及民歌中汲取活力,又从优秀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接通新、旧诗体之间的血脉联系。
B.诗人的本领在于:能够从新诗语言的规则性和心灵抒发的自由性中获取诗歌创作的自由。
C.新时期诗歌向内心的突入,促成了“外形式”建构,而对“内形式”的轻视甚至抛弃,造成了诗形的严重缺失和诗美的消减。
D.新文学诞生近一个世纪以来,新诗未能取得像小说、散文那样长足的发展,可能是因为新诗语言形式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裸体美人”论、“散文美”论抹煞了诗歌形式自身的特性,忽略了诗体语言所独具的诗美能量生成的艺术转化,没有达到新诗的诗意本体与形式本体的融合。
B.诗的意义和本质总是寄寓于诗歌的语言形式之中,只有能把握住诗的语言形式,你才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本质。
C.诗人的人格魅力,只要通过语言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包含于诗美的魅力之中,就具有诗的价值。
D.我国的新诗要形成自己的特点,要得到长足发展,在改掉缺乏“内形式”这个问题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诗歌“外形式”,因为外形式是汉语诗歌特有的形式美。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12分,每小题3分)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
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
祖父侵,安帝时司隶校尉。
父儒,桓帝时为太常。
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
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
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
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
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
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
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
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
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
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①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
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
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
”左骖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
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
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
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
诏书曪美,令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
(《后汉书羊续传》)[注]①东园:东汉时期负责皇室庶务和私财的机构。
②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渠:他们的B.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絜:清白C.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平:平安D.皆输.东园礼钱千万输:送给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先七世二千石卿校其.远而无所至极邪B.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D.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古之.学者必有师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反映羊续有治世才干的一组是①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
②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
③其令长贪絜,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
④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
⑤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
⑥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②③④ 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羊续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东汉的高官。
因为祖上的荫庇,羊续被授以郎中一职。
B.朝廷任命羊续为南阳太守。
正式上任前,羊续微服私访,对当地的民生、吏治都有了正确的了解。
C.对于灵帝的使者,羊续既没有以上等的礼节来对待,也没有厚加贿赂。
于是使者在灵帝面前说了羊续的坏话,灵帝很不高兴,就没有升羊续的官。
D.羊续一生清俭,死前嘱托下属不要接受朝廷赠予的丧葬费用,朝廷对他的行为专门下诏书进行表彰。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2分)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⑴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顾谓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5~1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