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成型工艺介绍材料基础
挤出成型工艺—挤出成型原理(塑料成型加工课件)

二、挤出成型过程
既有混合过 程,也有成 型过程
树脂原料 加热黏流 塑料熔体
助剂
混合过程
加压 挤出连续体
一定规格的 制品
切割 成型连续体
冷却定型
成型过程
以 管 材 挤 出 原料 成型为例
挤出连续体
熔体
定型连续体
制品
三、挤出成型特点
1. 可以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2.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 3. 生产操作简单,工艺控制容易。 4. 原料适应性强,适用大多数热塑性树脂和少数热固性 树脂。 5. 可生产的产品广泛,同一台挤出机,只要更换不同的 辅机,就可以生产不同的制品。
挤出成型
挤出成型特点
一、挤出成概述
挤出成型又叫挤出模塑,是利用加热使塑料熔融塑化成 为流动状态,然后在机械力(螺杆或柱塞的挤压)的作用下, 使熔融塑料通过一定形状的口模制成具有恒定截面连续的制 品,适用于绝大部分热塑性树脂和部分热固性树脂。
除了用于挤出造粒、染色、树脂掺和等共混改性,还可用于塑 料薄膜、网材、带包覆层的产品、截面一定、长度连续的管材、板 材、片材、棒材、打包带、单丝和异型材等塑料制品的生产。
料表面接近或达到黏流温度,表面发黏。
要求:输送能力要稍高于熔融段和均化段。
2. 压缩段 (熔融段)
位置:螺杆中部一段。 作用:输送物料,使物料受到热和剪切作用熔 融塑化,并进一步压实和排出气体。 特点:物料逐渐由玻璃态转变为粘流态,在熔 融段末端物料为粘流态。 要求:螺杆结构逐渐紧密,使物料进一步压实。
(3)横流(环流) 由垂直于螺棱方向的分速
度引起的使物料在螺槽内产生翻 转运动。对生产能力没有影响, 但能促进物料的混合和热交换。
(4)漏流 由机筒与螺棱间隙处形成的
一文读懂电缆的挤塑(材料、工艺、技术全解析)

一文读懂电缆的挤塑(材料、工艺、技术全解析)1 概念挤塑就是利用特定形状的螺杆在加热的机筒中旋转,将由料斗中送来的塑料向前挤压,使塑料均匀的塑化(即熔融),通过机头和不同形状的模具,使塑料挤压成连续的各种形状的材料。
塑料电线电缆的主要绝缘材料和护层材料是塑料。
热塑性塑料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尤其是用于电线电缆挤制绝缘层和护层生产时工艺简便。
电线电缆塑料绝缘层和护层生产的基本方式是采用单螺杆挤出机连续挤压进行的。
由于挤出机具有连续挤出的特点,所以塑料绝缘和护套的生产过程也是连续进行的。
本章节所讲的挤塑主要包括电线电缆的绝缘挤出、内衬层挤出、隔离套挤出、外护套挤出。
主要材料包括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交联聚烯烃、热塑性无卤聚烯烃、聚乙烯等高分子塑料。
2 材料2.1 塑料概念及分类塑料是高分子合成材料中凡是性能上具有可塑性变化的材料的总称。
各种塑料共有的特性有:比重小、机械性能较高、电绝缘性能优异并且化学稳定性好、耐水、耐油、加工成型方便,原料来源丰富。
电线电缆技术发展对塑料性能的需要:高耐热性和电压等级;高耐寒;耐大气老化;耐火阻燃;高使用寿命。
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两大类。
鉴别方法:通过加热的方法鉴别。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通常易于热合。
热固性塑料加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
2.2 塑料组成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成分,再添加各种配合剂,经捏合、切粒等工艺而塑制称一定形状的材料。
塑料的添加剂大致有以下几种:抗氧剂、热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交联剂、润滑剂、填充剂、着色剂、驱避剂、光亮剂、阻燃剂、抑烟剂等等。
2.3 塑料基本性能含义2.3.1 体积电阻系数塑料在电场的作用下有泄漏电流通过,泄漏电流通过塑料时的阻力称为体积电阻。
电流通过1立方厘米塑料的电阻即为体积电阻系数,单位为欧姆一米,符号Ω.m;体积系数越高,绝缘性能越好。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件——项目三-挤出成型

三.辅助设备:
• 前处理设备:预热. 干燥 • 控制生产的设备:各种控制仪表
四. 挤出机的一般操作法:
• 处理挤出物的设备:冷却定型. 牵引.切割.卷取
① 开机前准备: ② 料最好先干燥、必要时须预热 ③ 换上新的多孔板及滤网,检查并装上机头 ④ 检查电器及机械,在传动部分加足润滑油
⑤ 开电热预热:先预热机头、后机身,同时料 斗座通水冷却
● 3.螺杆: ● 挤出机的改进主要在螺杆上 ● (1)螺杆直径(D)与长径比(L/D): ● D↑:挤出机大,产量高(产量∝D2) ● L/D: L为有效长度 ● L/D↑:利于塑化, ↑产量,适应性强
(2)螺杆各段的作用:
• ①加料段: • 加料口(2~10D) • 使塑料受热前移、
压实物料
使塑料密实、排气 ● 热:外加热、 内摩擦热,物料由固体→熔体 ● 完全塑化后经机头挤出成型、冷却定型或拉、吹胀为最终制品
二.塑料在挤出成型中的受热:
● 热量来源:外加热与摩擦热 ● 加料段:
固体物料,螺槽深,温差大,外加热为主 ● 均化段:
熔体,螺槽浅,温差小,摩擦热为主 ● 压缩段:
介于以上两段之间 ● 故挤出机必须分段控温
一.挤出成型的塑料
● 几乎所有热塑性料和某些热固性料:如PVC、PE、PP、PS、PA、ABS、PC等及 PF、UF(脲醛树脂)等
二.挤出成型的制品
● 管、板、单丝、膜、电线、棒、异型材、中空制品(瓶等)等
三.挤出成型特点
生产连续化 生产效率高:挤出制品单机产
量比注塑制品大一倍以上
适应范围广 经济效益好:设备成本低、投资收效快
一.挤出成型设备(挤出生产线或挤出机组) ● ——以塑料异型材为例
铝挤成型工艺介绍

铝挤成型工艺介绍•1.铝及合金材料介绍•2.铝挤成型工艺介绍•3.散热片加工流程•4.铝挤型材设计及模具知识了解一.铝挤型原材介绍1.铝锭金属元素-铝铝是地球上含量极丰富的金属元素,其蕴藏量在金属中居第2位。
至19世纪末,铝才崭露头角,成为在工程应用中具有竞争力的金属,且风行一时。
航空、建筑、汽车三大重要工业的发展,要求材料特性具有铝及其合金的独特性质,这就大大有利于这种新金属-铝的生产和应用。
当1886年Charles Hall在美国俄亥俄州和Paul Heroupt在法国各自独立地将溶解在熔融冰晶石中的氧化铝(Al2O3)的电解还原技开发成功之时,世界上首批以内燃机为动力设备的车辆问世,随之而来的便是作为汽车业需用的、具有越来越大的工程价值的材料-铝及其合金对汽车工业的发展开始起重要的作用。
电气化也要求将大量质轻的导电金属-铝用于长距离输送电,用于建造支撑架空电缆纲络所需要的塔架,以便以发电厂传输电能。
铝工业的发展还不只限于上述内容。
铝在商业上应用于诸如镜框、门牌和餐用托盘之类的新颖物品。
铝制的炊事用具也成为市场上的一类商品。
现在,铝已发展成具有各种各样用途的材料,其范围之广足以使现代生活的各个侧面直接地受到铝的应用的影响。
铝的生产所有铝的生产均基于熔盐电解法(Hall-Heroult法)。
将从铝土矿制得的氧化铝溶于冰晶石电解液,其中加有几种氟化物的盐类以控制电解液的温度、密度、电阻率以及铝的溶解度。
然后,通入电流电解已熔的氧化铝。
这样,氧在碳阳极上生成并与后者起反应,而铝则在阴极上作为金属液层而聚集。
已分离出的金属可以定时用虹吸法或真空法移出度坩埚中,然后将铝液转移到铸造设备中浇铸成铝锭(aluminum ingot)。
铝锭熔铸熔铸时主要加上硅.镁及晶厘细化剂。
炉温720-730度。
冶炼出来的铝含有的主要杂质是铁与硅,锌、镓、钛、钒也通常作为微量杂质存在。
国际上铝的最低纯度是以确定的成分及其数值作为基本标准。
知识点六 挤出成型

知识点六挤出成型挤出成型,这可是个在材料加工领域相当重要的工艺呢!先给大家讲讲啥是挤出成型。
简单来说,就像是我们挤牙膏,把材料从一个小口子里用力推出去,然后它就变成了我们想要的形状。
比如说,塑料管材、板材、薄膜,还有各种形状奇特的塑料制品,很多都是通过挤出成型做出来的。
我记得有一次去工厂参观,那场面可壮观了。
巨大的挤出机轰隆隆地运转着,原材料被源源不断地送进去,然后在机器的另一端,就看到一根根笔直的塑料管材欢快地跑出来。
那速度,那精准度,让人不禁感叹科技的神奇。
挤出成型的过程其实挺有趣的。
首先得有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就像一群准备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在进入挤出机之前,都得先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准备。
然后它们被送进挤出机的料筒里,料筒就像是一个长长的跑道,里面有加热装置,把材料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让它们变得软软的、容易流动。
这时候,螺杆就登场啦!螺杆就像一个大力士,不停地旋转,把材料往前推。
而且,这个螺杆的设计可不简单,它的螺距、深度等等都会影响挤出的效果。
有的螺杆就像短跑选手,速度快,推力大;有的呢,就像长跑选手,稳定又持久。
在挤出的过程中,模具可是关键的角色。
它就像是一个魔法师的魔法棒,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比如说,要做一根圆形的管材,那模具就得是一个圆形的孔;要是想做一个平板,模具就得是一个长长的缝隙。
而且,模具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点点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
还有啊,挤出成型之后的冷却也很重要。
刚挤出来的产品还热乎乎的,得赶紧给它们降降温,让它们定型。
这就像是跑完马拉松的运动员,需要迅速补充水分和休息,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挤出成型的优点可不少。
它能够连续生产,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可以生产出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
比如说,我们家里用的塑料水管、电线外面的绝缘皮,还有超市里的保鲜膜,都是挤出成型的杰作。
但是呢,挤出成型也不是完美的。
有时候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表面不光滑啦,尺寸有偏差啦。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成型工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它是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的过程。
成型工艺的基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的选择:成型工艺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成品的质量。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热膨胀系数等因素。
2. 模具设计:在成型工艺中,常常需要使用模具。
模具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成品的形状和尺寸。
模具的设计过程包括模具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等。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确保成型过程中不变形或破裂。
3. 成型工艺的选择:成型工艺有很多种,如压力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铸造等。
在选择成型工艺时,需要考虑材料的性质、成型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生产效率等因素。
不同的成型工艺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成型要求。
4. 成型工艺的加工步骤:成型工艺一般包括材料预处理、模具装配、成型、冷却、脱模等步骤。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加工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以确保成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5. 成型工艺的质量控制:成型工艺中常常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成品符合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加工过程中的检查和控制、成品的检验和测试等。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减少不合格品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以上是成型工艺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不断学习和创新成型工艺,可以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
成型工艺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它是将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步骤,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尺寸和性能的工件的过程。
成型工艺的基础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模具设计、成型工艺的选择、成型工艺的加工步骤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首先,材料的选择是成型工艺的基础。
材料的选择影响了成型工艺的可行性和成品的质量。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热膨胀系数等因素。
挤出成型原理及工艺

挤出成型原理及工艺挤出成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成型的方法,适用于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
它可以用于制造各种塑料管材、棒材、板材、电线电缆和异形截面型材等,还可以用于塑料的着色、造料和共混等。
挤出模具是保证塑件成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主要由机头和定型装置两部分组成。
挤出成型的原理是将粒状或粉状塑料加入料斗中,在挤出机旋转螺杆的作用下,加热的塑料沿螺杆的螺旋槽向前方输送。
在此过程中,塑料不断地接受外加热和螺杆与物料之间、物料与物料之间及物料与料筒之间的剪切磨擦热,逐渐熔融呈粘流态,然后在挤压系统的作用下,塑料熔体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挤出模具(机头)口模以及一系列辅助装置(定型、冷却、牵引、切割等装置),从而获得截面形状一定的塑料型材。
挤出成型的特点是生产过程连续,可以挤出任意长度的塑件,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投资少、收效快;塑件内部组织均衡紧密,尺寸比较稳定准确;适应性强,除氟塑料外,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采用挤出成型,部分热固性塑料也可采用挤出成型。
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工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塑料原料的塑化,塑料原料在挤出机的机筒温度和螺杆的旋转压实及混合作用下,由粉准或粒状变成粘流态物质。
第二阶段是成型,粘流态塑料熔体在挤出机螺杆螺旋力的推动作用下,通过具有一定形状的机头口模,得到截面与口模形状一致的连续型材。
第三阶段是定型,通过适当的处理方法,如定径处理、冷却处理等,使已挤出的塑料连续型材固化为塑件。
挤出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粒状塑料是主要使用的原料,而粉状塑料则很少使用。
这是因为粉状塑料含有较多的水分,会影响成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影响塑件的质量,例如出现气泡、表面灰暗无光、皱纹、流浪等问题。
因此,在成型之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将原料的水分控制在0.5%以下。
同时,还要尽可能除去塑料中存在的杂质。
在挤出成型过程中,需要将挤出机预热到规定温度后,启动电机带动螺杆旋转输送物料,并向料筒中加入塑料。
挤出成型工艺介绍材料基础PPT课件

第15页/共39页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二)、聚丙烯塑料的结构性能 工业用PP的数均分子量为3.8-6万,重均分子量为22-77万,习惯上用熔体 流动指数来表示。不同PP制品选用的熔体流动指数如下表所示:
1、等规聚丙烯 丙烯
2、间规聚丙烯
第16页/共39页
3、无规聚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作为高分子材料主要品种之一的塑料,塑料是是“以高聚物 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也可以认 为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含有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 材料”。一般不包含纤维、涂料和黏结剂。
第2页/共39页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塑料材料通常由两种基本材料组成:一种是基体材料——— 树脂;另一种是辅助材料———助剂。材料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 配比对制品性能有一定影响,作为主要成分的高聚物对制品性能起主 宰作用。塑料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它的性质和性能。在温度和压 力作用下塑料可熔融塑化,通过塑模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常温下 保持其形状而成为制品。
PP的有点为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优良、力学性能和耐热性在通 用热塑性塑料中最高、耐疲劳性好、价格在所有树脂中最低;经过玻璃纤维 增强的PP具有很高的强度,性能接近工程塑料。
PP的缺点为低温脆性大和耐老化性不好。
第14页/共39页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二)、聚丙烯塑料的结构性能 1、PP的结构
PP为线性结构,其大分子链上甲基的空间位置有三种不同的排列方 式,即等规、间规和无规,甲基的排列方式不同,其性能不同;
目录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四、聚苯乙烯塑料的特性 五、塑料配方基础
第1页/共39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烯、丙烯、丁烯等简单结构的α--烯烃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树脂简称为聚 烯烃,以聚烯烃树脂为基材的塑料称为聚烯烃塑料,主要品种有聚乙烯塑料 和聚丙烯塑料。
聚烯烃塑料有相对密度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值小,绝缘性能优 异,易于成型加工等特点。
这两类助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 由于分子链结构不稳定导致其对热敏感,在成型加工和使用过程 中易降解,热稳定剂就是针对这一特性而开发的,主要品种有盐基性铅盐 类、金属皂类、有机锡类等; 增塑剂是一类添加到聚合物中能使聚合物塑性增加的物质,通常 是具有极性或部分极性的高沸点、难挥发且与聚合物有一定相溶性的液体 或低熔点固体。增塑剂分布在大分子链之间,降低分子间作用力,使聚合 物黏度降低,柔韧性增加。常用的增塑剂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 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等。
功能塑料是一类具有特种功能并可满足于特殊性能要求的塑料品种, 是高分子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氟塑料、有机硅塑料、可环境降解塑料、 纳米塑料、导电塑料等,在国防、医疗、电子、农业、包装诸多方面作为高 性能材料使用。
某些通用塑料(如聚丙烯等)经改性后也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相对分子质 量达100万300万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也具有工程塑料的性能特征
聚丙烯是一种极易热氧老化的树脂,纯聚丙烯树脂成型加工中会氧化变 质,而加入抗氧剂后可顺成型加工,制品还可长期在120℃条件下使用。
功能性塑料助剂—如着色剂、阻燃剂、填料、抗静电剂等,可赋 予高聚物多种多样的宝贵性能。因此,塑料助剂在塑料工业的发展中起着 重要作用。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常用塑料助剂种类: (1)热稳定剂与增塑剂
可抑制塑料光老化过程的物质称为光稳定剂,其作用是延长塑料 的户外使用寿命,一般在需要时才加入。常用的有紫外线吸收剂、光屏蔽 剂、光猝灭剂和自由基捕捉剂。
作为高分子材料主要品种之一的塑料,塑料是是“以高聚物 为主要成分并在加工为成品的某阶段可流动成型的材料”,也可以认 为是“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含有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 材料”。一般不包含纤维、涂料和黏结剂。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塑料材料通常由两种基本材料组成:一种是基体材料——— 树脂;另一种是辅助材料———助剂。材料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配 比对制品性能有一定影响,作为主要成分的高聚物对制品性能起主宰 作用。塑料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它的性质和性能。在温度和压力 作用下塑料可熔融塑化,通过塑模制成一定形状,冷却后在常温下保 持其形状而成为制品。
塑料材料用助剂的品种很多,包括填料、增强剂、增塑剂、润滑 剂、抗氧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阻燃剂、着色剂、抗静电剂、固化剂、 发泡剂和其它某些助剂。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塑料中加入பைடு நூலகம்剂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成型加工性能和制品的使用性 能,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
在通常情况下,虽然有些树脂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酰胺等不 加助剂也可进行成型加工,但大多数树脂都需要与助剂配合,以满足制品 某些使用性能和成型加工的要求。
热固性塑料是在特定温度下将单体或预聚体加热使之流动,交联生 成不熔不溶的塑料制品。热固性塑料受热后只能分解,不能再恢复到可塑状 态,难以再生利用。如酚醛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氨基塑料等均为常用热 固性塑料。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2、按塑料的基体树脂分类 按组成塑料的基体树脂不同可分为聚烯烃塑料、苯乙烯类塑料、聚
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统称为三大合成材料,其中塑料应用 最为广泛。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塑料品种繁多,性能各异,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三种。 1、按塑料热行为分类; 2、按塑料的基体树脂分类; 3、根据塑料的用途分类;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1、按塑料热行为分类; 按塑料材料受热后的形态性能表现不同,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
性塑料。 热塑性塑料可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反复加热软化、冷却固化,在软
化、熔融状态下可进行各种成型加工,熔点和软化点以下能保持一定的形状 而成为制品,成型加工过程中几乎没有化学反应。因此,这类塑料成型加工 方便,其制品丧失使用性能后可再生利用。热塑性塑料占塑料总产量的75%以 上,主要品种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
塑料挤出成型工艺
材料基础篇
目录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三、聚丙烯塑料的特性 四、聚苯乙烯塑料的特性 五、塑料配方基础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能源、信息并列为现代科学的 三大支柱。通常将材料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三大类。
一、塑料材料的概况
3、根据塑料的用途分类 根据塑料的使用范围与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功能塑
料。 通用塑料的产量大、价格较低、性能一般,主要用作非结构材料,
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能经受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和较苛
刻的环境条件,可以用于工程中作为力学构件,通常产量小、价格高。其主 要品种有聚酰胺、聚甲醛、聚碳酸酯、聚砜等。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常用塑料助剂种类: (2)抗氧剂与光稳定剂
塑料在光、热、氧、射线等因素作用下,会发生降解、变色,物 理力学性能随之逐渐变坏,最后丧失使用价值,这就是塑料的老化现象。 抑制或减缓这种破坏作用的物质称为稳定剂,除热稳定剂外,还有抗氧剂 和光稳定剂。
抗氧剂是稳定化助剂的主体,应用最为广泛,它的作用是消除老 化反应中生成的过氧化自由墓,从而终止氧化的连锁反应,防止塑料的氧 化降解。聚烯烃塑料、苯乙烯类塑料、聚酰胺、聚甲醛等大多数塑料品种 中均加有抗氧剂。常用的抗氧剂有酚类、胺类、硫化物和亚磷酸酯等。
二、塑料材料的构成
组成塑料的最基本成分是树脂,称为基质材料。按实际需要,塑 料材料中一般还含有许多其它成分,称为助剂,这些助剂用以改善材料的 使用性能或工艺性能。
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般为40%---100%,作为塑料材料 的主体它决定了塑料的基本性质和性能。例如,结晶性或非晶性、热塑性 或热固性、耐热性等。热塑性塑料中助剂所占比例较小,热固性塑料中助 剂所占比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