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调查问卷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1 性别
基本状况
男女性别几乎为1:1
女生的比例比男生高出了1%
女生更容易接受公益广告
2 年龄
基本状况
3 教育程度
基本状况
4 家庭成员分布
基本状况
家庭中兄弟姐妹的总计百分 比占了将近27 5%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 身子女
总结
年 龄 在
有 较 高 学





本生Biblioteka 要上比的

11 18~22


随机问卷调查 调研地区:江西财经大学各校区 调研对象:江西财经大学各年级学生;以18—25学生为主 访问完成情况:问卷 样本容量:487 样本结构:涵盖1825的各年级学生 资料采集: 网络 信息库 图书 报纸 电视 访员情况:27名江西财经大学11广告学班的学生 资料处理方法和工具: 电脑 SPSS office办公软件
公益广告可以起到一定的道德指向作用 对于缓和 润滑 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 一系列不和谐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 作用
前言
调查研究的目的
为了了解在校学生对公益广告的态度的建议;对《爱 的表达式》的感受和意见;以及看完《爱的表达式》 所做的行动;使受众能够体会到有家就有责任
前言
调研方法
交叉分析
观看次数直接影响着喜好程度;随着观看次数的增加;喜欢程 度也增强
交叉分析
4 喜欢程度与分享 关注其他广告
受众对该公益广告的喜好程度处与非常喜欢与非常不喜 欢时;其分享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处于两个极端
受众对公益广告的喜好程度处于两个极端时;受众对相关 公益广告的关注程度也处于相应的极端
不管广告本身是好是坏;只要 它对受众产生了强烈的感觉时; 其传播程度会明显增强

企业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企业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企业公益广告调查报告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公益广告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企业公益广告不仅能够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还能够宣传社会责任,引导公众参与公益事业。

本报告通过对企业公益广告进行调查,分析了公众对企业公益广告的认知和观感,同时探讨了企业公益广告对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影响。

方法我们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5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对企业公益广告的认知和观感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公众对企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看法。

我们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结果和分析对企业公益广告的了解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对企业公益广告有所了解,其中40%的受访者称非常了解,40%的受访者称了解一般,20%的受访者承认了解程度较低。

这表明企业公益广告在公众中的知名度较高,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公众对企业公益广告的观感问卷调查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对企业公益广告持积极态度,认为企业公益广告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够引导公众参与公益事业。

另外,20%的受访者表示对企业公益广告持中立态度,认为企业公益广告只是商业手段,并不会真正起到公益作用。

仅有少数受访者反对企业公益广告,认为其是企业追求营销利益的手段。

企业公益广告对企业形象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公益广告对企业形象有积极影响。

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公益广告能够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度。

此外,50%的受访者表示看到企业公益广告后会考虑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这进一步证明了企业公益广告在塑造企业形象和促进销售的重要作用。

企业公益广告对社会影响力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公益广告对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公益广告能够引导公众参与公益事业,促进社会进步。

此外,50%的受访者表示企业公益广告使他们更关注社会问题,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公益性广告调研报告一、引言广告作为一种公共传播方式,除了商业广告,还包括了公益性广告的形式。

公益性广告具有传递社会公益信息,倡导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重要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益性广告对受众的影响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本次调研旨在对公益性广告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域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受众对公益性广告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2.焦点小组访谈:选取一定数量的受众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其对公益性广告的态度和看法。

三、受众对公益性广告的认知程度通过对500名受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众对公益性广告有一定的认知。

他们普遍了解到此类广告宣传的内容更关注社会公益和道德价值观教育,例如环境保护、反吸烟、交通安全等。

这些广告往往以感人、励志的形式呈现,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共同参与的愿望。

四、公益性广告的影响力1.在意识形态上的影响:超过80%的受众表示,公益性广告引起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行为上的影响:近60%的受众表示,公益性广告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例如,改变了他们的消费习惯,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等。

3.社会影响力:超过70%的受众认为,公益性广告在社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引导了社会认同和共识,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五、公益性广告的改进建议1.差异化宣传: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公益性广告可采用不同的宣传手法和渠道,以更好地引起其共鸣和参与度。

2.创新形式:结合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公益性广告可以更好地利用虚拟现实、直播等方式进行传播,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

3.精准定位:公益性广告应根据不同地域和受众特点进行精准定位,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六、结论公益性广告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传播形式,在受众中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它通过传递社会公益信息、引导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等方式,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公益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广告调研报告

公益广告调研报告1. 背景信息在本调研报告中,我们将对公益广告进行调研分析。

公益广告是指为了社会公益事业宣传而制作的广告,旨在提升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度,并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行动。

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传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公众对于公益广告的认知、反应和行为影响。

2. 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公众对于公益广告的态度和反应,以便提供给相关机构和广告公司参考,改进公益广告的设计和传播策略。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共有500名受访者参与调研,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的人群。

3. 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分析了公众对于公益广告的认知和反应。

以下是主要结果总结:a. 公众对公益广告的认知程度较高。

大多数受访者能够理解公益广告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其对于社会问题的宣传和解决起到积极的作用。

b. 公益广告对于公众的影响力差异较大。

有些受访者表示受到公益广告的启发和感动,愿意参与相关公益活动,而另一些受访者则对公益广告产生麻木和厌倦的情绪。

c. 公众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主要受到广告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影响。

具有感染力和创意的广告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共鸣,而信息单一和过于直接的广告则容易被忽视。

d. 公众对公益广告的行动意愿有所变化。

部分受访者表示在看到公益广告后会主动捐款、宣传和参与相关项目,而另一些受访者则认为公益广告对于他们的行为没有直接影响。

4. 结论和建议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a. 公益广告需要注重创意和感染力,以吸引公众的关注和共鸣。

激发公众情感的广告更容易产生积极的影响。

b. 公益广告内容应当多样化,避免信息单一和过于直接。

不同人群对于公益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不同,因此广告传递的信息应该多样,并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c. 公益广告应该与公众互动,鼓励他们参与相关活动。

通过鼓励公众的参与和行动,可以增强公众对于公益广告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本调研报告总结了公众对于公益广告的认知、反应和行为影响。

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公益广告调查报告

公益广告调查报告公益广告调查报告一、引言公益广告是指以社会公益为目的,通过媒体传播的广告形式。

它不仅具有商业广告的宣传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唤起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参与。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公益广告的认知和评价,并探讨其对社会影响的作用。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问卷设计包括了公益广告的知晓度、认可度、影响力以及受众的行为改变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 公益广告的知晓度调查结果显示,80%的受访者表示对公益广告有一定的了解,其中6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都会接触到公益广告。

这说明公益广告在社会中的传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受众对公益广告存在认知盲区。

2. 公益广告的认可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公益广告持积极态度,认为公益广告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的宣传形式。

他们认为公益广告能够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关注社会问题,激发公众的爱心和责任感。

3. 公益广告的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公益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众的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70%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公益广告后会主动关注相关的社会问题,60%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公益广告后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

这表明公益广告能够引导受众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 受众的行为改变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公益广告对受众的行为改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50%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公益广告后会主动参与公益活动,40%的受访者表示看到公益广告后会捐款或捐物。

这说明公益广告能够激发受众的行动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四、讨论与建议1. 提高公益广告的知晓度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对公益广告有一定的了解,但仍有一部分受众对公益广告存在认知盲区。

因此,应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公益广告的知晓度,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公益广告的信息。

2. 加强公益广告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公益广告的创意和表现形式对于受众的吸引力至关重要。

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调查和修改报告

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调查和修改报告

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调查和修改报告
调查概述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改进空间。

通过对多所小学的广告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调查结果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小学校园公益广告存在以下问题:
1. 广告内容不够简洁明了:部分广告过于复杂,难以被小学生理解和记忆;
2. 广告设计不够吸引人:部分广告的设计风格和色彩搭配并不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3. 广告位置选择不当:有些广告被放置在小学生不常经过的地方,导致其效果不佳;
4. 广告更新不及时:部分广告已过期或内容已不再适用,需要及时更新。

修改建议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修改建议以提升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效果:
1. 简化广告内容:广告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重点突出公益主题,以便小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
2. 设计吸引人的广告:广告设计应考虑小学生的审美偏好,使用鲜明的色彩和有趣的图像,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3. 合理选择广告位置:广告应放置在小学生经常经过的地方,如教室门口、食堂等,以确保其被更多人看到;
4. 定期更新广告:广告内容应定期审核,及时更新过期或不再适用的内容,以保持广告的有效性。

结论
通过对小学校园公益广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上述的修改建议。

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学校改进现有的广告,提升公益广告
的效果,更好地传达公益信息给小学生,同时激发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针对环保公益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

针对环保公益广告效果的调查报告

有关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效果旳调查汇报为了理解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旳效果, 提供广告设计素材, 从而更好地提高大众环境保护意识, 鼓舞人们采用实际行动。

本小组通过讨论后设计了调查问卷, 使用网上问卷调查与分发问卷结合旳方式进行调查。

一、数据分析本次调查发出问卷60份, 收回55份, 有效问卷54份。

调查对象中男性比例占52.2%, 女性占47.8%, 比例靠近1:1。

年龄段重要集中于19~29岁之间。

文化程度69.6%是大学本科。

根据调查数据记录显示: 我们所调查旳群体中有97.8%旳公民认为公益广告是很有必要旳, 没有人认为没有必要, 并且有靠近二分之一旳被调查者表达喜欢公益广告, 不过常常关注旳消费者只占了17.4%, 65.2%只是偶尔关注公益广告。

这阐明一种普遍旳社会现象: 伴随当今社会旳发展, 越来越多旳社会问题不停涌现, 亲身经历旳公民深知这个社会急切需要关注这些问题, 并加以改善, 不过比较少亲身去关注。

调查中发现, 他们对公益广告旳感受多种多样, 43.5%旳公民觉得当今公益广告基本上能让人理解, 有二分之一旳公民认为, 目前旳公益广告相称有创意, 而有大概40%旳公民觉得每次看完公益广告之后都能引人深思。

而对他们对公益广告旳态度影响力比较大旳并不是广告中旳主角, 而是广告旳体现形式尚有广告旳主题, 分别占了过半。

因此, 诸多企业所谓旳明星效应对消费者没有尤其大旳影响, 尤其是对于公益广告。

此外, 调查还显示: 调查对象中有34.8%倾向于环境保护尚有社会道德旳公益广告, 而基本上没有公民倾向于法律法规, 爱国主义之类旳公益广告。

这是有关部门需要深思旳一种现象。

数据显示89.1%旳人从“电视”上看到公益广告, 另一方面选择“公交”旳占73.9%, 网络65.2%, 其他媒体也有一定旳比例。

电视是最有影响力旳电视广告, 占了58.7%。

由于电视结合视、听、动与一体, 因此营销力比较大。

另一方面是网络, 占17.4%, 由于目前网络旳使用者旳越来越多, 传播影响也比较大, 公交占10.9%, 其他旳影响比较小。

公益广告调查研究报告

公益广告调查研究报告

公益广告调查研究报告公益广告调查研究报告(上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益广告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目的是通过传播正能量,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为了了解公益广告对受众的影响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我们的调查共涵盖了500名受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年龄、性别和教育背景。

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受众对公益广告的认知程度、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以及公益广告对他们行为改变的影响等方面。

首先我们对受众的公益广告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在500名受访者中,超过90%的人表示他们对公益广告有所了解。

这表明公益广告在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受众对其有一定的认知,这为进一步传播和推广公益广告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我们关注了受众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关注公益广告,而只有不到1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关注或很少关注公益广告。

这表明公众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较高,他们对社会问题和公益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

我们还研究了公益广告对受众行为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看到公益广告后会考虑采取积极行动,并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例如减少浪费、节约能源、关注环保等。

这表明公益广告在激发受众行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公益广告在受众中具有一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并对受众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公益广告的传播仍有许多改进空间。

我们建议公益广告可以利用更多的媒体平台,如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程序,以达到更广泛的受众。

此外,还应注重创作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以提高公众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公益广告调查研究报告(下篇)公益广告在社会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传播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本研究的调查中,我们还探讨了公益广告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发现公益广告在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信息失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益广告问卷调查总结报告
一、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出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面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并开始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局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而推进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利用公益广告的特殊社会功能,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形态,所担负的是利用传媒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公益观念。

为了解公益广告的效果、影响及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和更好的编剧、拍摄公益广告,我们进行了本次的调查。

我们通过对路人随即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以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作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看过公益广告,其中有80%的调查者是偶尔注意公益广告,20%的调查者对公益广告有一定的关注度。

19~29岁这一年龄段的人们对于公益广告的关注度在调查的人中居多且大多是偶尔,30~45岁这一年龄段的人们对于公益广告的关注度较强且是有一定的了解与参与公益活动,46岁以上的对于公益广告的关注度较少,且男性的关注度高于女性。

18岁以下对于公益广告的关注度最少。

三、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题目编写以人们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为主题,其中以关爱空巢老人为主要出发点,其中题目分青少年版和成人版,这样可以更好的显现出不同身份不同人群对老人的态度与看法及关爱程度。

四、调查结果总结
最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当今社会人们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度有益提高。

提高人们关注度的其中一个办法我认为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拍摄出让人观后深思的公益广告。

对于现在的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多关注公益广告和公益活动,积极参加,亲身体验得以拍摄出优秀的公益广告,造福大众。

五、广告分析
概念:
公益广告是社会性广告的一种,主要是指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广告形式。

目的:
公益广告是一种向社会的呼吁,最终目的是要促使人们改变观念,行动起来,达到既定的公益目的。

因此任何公益广告都是从一定的公益目的出发,通过一定的资源投入,付诸实施,使目标人群接触广告作品,并产生各种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由此带动目标人群产生观念变化,并且采取实际行动。

现状:
随着人类发展,越来多的人认识到了公益广告的作用,国家、组织、企业也越来越注重公益广告带来的社会效应。

对于形式多样,创意巧妙的公益广告,比传统的教育更加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未来:
公益广告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欢,也会对受众产生积极有利的教育,让社会对于问题更加理智合理的面对。

诉求定位:
公益广告要想达到理想的诉求效果,首先要搞清楚想“说什么”,要“对谁说”,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要对公益广告的宣传主题有一个明确认识,并对目标人群、传播媒体准确定位,做好诉求定位工作。

1.公益广告诉求的主题定位。

主题定位是对广告所要说明和传播的基本观念的清晰认识。

教育倡导人们关注公益广告关爱父母。

2.公益广告诉求的目标人群定位。

公益广告的主题不同,广告诉求的目标人群也会有差别,对不同人群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公益广告要对目标人群有准确的定位。

3.公益广告诉求的传播媒体定位。

从公益广告的诉求传播方式上区分,可以是诉诸视觉、诉诸听觉,或者同时诉诸听觉和视觉,相对应的传播媒体诉诸视觉的是平面广告媒体,诉诸听觉的是广播媒体,同时诉诸视听的是电视媒体以及网络等新兴的多媒体。

总结者:张静静
制作日期:2012.09.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