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区域划分

——基于工业经济效益指标的聚类分析哈尔滨理工大学杨俊丽、范宇超、周伟超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2)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3)

(一)国外研究综述 (3)

(二)国内研究综述 (4)

(三)评价 (5)

三、模型的建立 (5)

(一)样本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5)

(二)工业经济效益指标描述 (6)

(三)工业经济区域的聚类分析 (7)

1、聚类分析过程 (7)

2、聚类结果描述 (16)

3、各类工业经济区域指标差异分析 (18)

四、结论与发展建议 (22)

参考文献 (24)

摘要

从建国至今,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过程在不断变化,每一种经济区域划分都是从不同角度、适应不同需要、使用不同标准、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经济区域划分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评价和划分我国工业经济区域发展状况一直是经济学界、企业理论界关心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选择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作为划分标准对我国工业经济区域进行重新划分,目的是为我国工业区域的划分提供新的视角,对工业发展的策略提供新的依据。本文运用我国现行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学中聚类分析的方法,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搜集整理我国31个省份单元2007年的各省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对我国工业经济效益运行现状进行评价。选取2007年的数据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研究,根据各省的工业经济效益发展的相似性将我国工业区域进行重新划分,对新区域类型进行特征分析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经济区域按照工业经济效益情况可分为六类地区。最后根据理论论述和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经济区域划分,工业经济效益,聚类分析

一、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区域概念是非常广泛的,各个学科都有自己不同的界定,谈到区域,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一个空间的概念。美国区域经济学家E.M.Hovver认为“区域实际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内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1】

经济区域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由某种经济、地域、自然条件而联系着的不同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互相联系在一起的一个整体。经济区域之间本质区别是区域经济性质上的差别,经济区域划分是区域经济研究的基础,是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用来分析地区差距,进行区域调控,促进地区发展的最基本单元。我国是典型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地理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间题,这种大国经济特点决定了我国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必须以一定的单元为对象,所以经济区域划分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同学者对于划分经济区域指标的选取也有所不同,例如GDP,金融因素等等。长期以来,评价工业企业的区域运行效益情况一直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围绕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我国理论界、经济界和统计部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工作,并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学者们利用不同时期建立起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工业经济运行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中,运用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对工业经济区域进行空间分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学者们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不统一。例如,有的学者运用人均产值、平均企业规模、人均占有资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比重、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比重、个体工业企业的比重、其他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比重(张二勋,2000;姚静,2000);有的学者运用人均工业增加值指数、高技术产业所占比重指数、技能水平、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基础设施(黄磺,2006)。指标体系的不同就导致了区域分类结果的不同。随后,学者们运用这些指标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做出了评价,那么这就涉及到如何将区域进行划分。国内的大部分学者都按照传统的地域划分方法,随着我国的工业经济发

展,如果从工业经济效益的角度衡量,这些区域工业的发展是否还具有相似性,在综合以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他们对于这个方面考虑得很少。另外,学者们一般以某一年的样本进行分类研究,这种方法是否会造成结果的片面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究的问题。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一)国外研究综述

探讨工业经济区域划分归类的研究情况,可以说,国外的学者在很早以前就有所研究,并且留下了很多经典的理论。这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

1、农业区位理论【2】

农业地理学具有重要的两个原理:第一是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即只存在农业生产方式的相对优越性;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2、工业区位论

进入二十世纪,韦伯(Alfred认 /eber,1868一1958德国经济学家)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提出工业区位论。

3、中心地学说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在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学说”。为市场区位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4、中心地理论

1940年德国学者廖什(A.Lsch)论证并发展了中心地理论,提出生产区位经济景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洲、西北欧各国得到承认,并在居民点网和交通网规划中应用。

5、工业空间集聚体理论

工业空间集聚体的集聚效益可分为规模经济内部效、定位经济和城市化经济。规模经济内部效益是指单个企业因为规模经营而产生的经济增长效益。定位经济是指一个或多个工业企业集中分布而产生的集约化互助发展关系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城市化经济从空间制度上更为扩大,是从城市产业经济发展角度,组织发展某一项获多项相对优势产业而形成的空间集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