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离子测定方法及检测论文
铜离子检测国标法

铜离子检测国标法以铜离子检测国标法为题,本文将介绍铜离子检测的国家标准法及其相关内容。
铜离子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离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业生产中。
铜离子的浓度和含量的检测对于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和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国家标准法用于铜离子的检测。
我们来介绍一下铜离子的国家标准方法之一——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来检测铜离子浓度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极与待测溶液中的铜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量电流或电势的变化来确定铜离子的浓度。
电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还有比色法也是常用的一种国家标准法。
比色法是通过溶液中铜离子与某种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然后通过比色仪或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确定铜离子的浓度。
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较高的特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
还有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等多种国家标准法可用于铜离子的检测。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除了国家标准法,还有一些国际标准法也可用于铜离子的检测。
例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法用于水体中铜离子的检测,欧洲标准化组织(CEN)也制定了一些标准方法用于食品和饲料中铜离子的检测。
这些国际标准法与我国的国家标准法相比,在原理和操作方法上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可以用于铜离子的定量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国家标准法还是国际标准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标准品的准备和校准、误差的评估等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离子的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国家标准法或国际标准法进行检测。
同时,我们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学位论文—金纳米的制备以及对cu(ⅱ)离子的检测综述论文

金纳米的制备以及对Cu(Ⅱ)离子的检测综述摘要铜是动植物体内必需的一种微量重金属元素。
目前已知,大约有二十多种酶的作用需要有Cu2+的参与,如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歧化酶,酪氨酸酶,多巴胺p经化酶,赖氨酞氧化酶和铜蓝蛋白等。
但是短期暴露于高浓度Cu2+环境中可引起胃肠道紊乱,长期暴露于高浓度Cu2+环境中则可能损害肝脏和肾脏。
美国环境保护署已规定饮用水中铜元素含量的安全界限为1.33 ppm。
因此,如何快速检测污水、饮用水、河流、以及生物体中的铜元素及寻找检测Cu2+的分析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纳米材料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由于其具有多样的形态和特殊的表面和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由此衍生的光学、热学、化学、电学、磁学等方面的特殊性质,因此在生物医学、电器元件、航天航空、催化储能等各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金属纳米材料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2000年前,金和银就被用在玻璃中间,其金银大部分以纳米粒子的形式存在,且金纳米对铜离子的检测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金纳米粒子的物理化学特性,归纳了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如传统的柠檬酸钠还原法、以两相或多相体系为基础的相转移法以及分两步合成的晶种法等;并综述了近年来金纳米对铜离子的检测研究现状。
关键词:金纳米;铜污染;Cu2+检测The Prepa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and Cu (II) in Detection of IonsAbstract: Copper is an essential trace metal elements in plants. Currently known, about more than 20 kinds of enzymes requi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2+, such as cytochrome oxidase, superoxide dismutase, tyrosinase, dopamine Pby enzyme, Lysine Peptide oxidase and ceruloplasmin. But the shortterm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u2+environment can caus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longterm exposure to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u2+in the environment may damage the liver and kidney. Americ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has provided safe drinking water content of copper for 1.33 ppm. Therefore, how to quickly detect wastewater, drinking water, rivers, and Cu in organisms and effective analysis method for detecting Cu2+ is very important and urgal.Nano materi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teri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 indispensable, because of its various forms and special surface and interface effect, small size effect, quantum size effect and macroscopic quantum tunneling effect, special properties and thus derived optical, thermal, chemical, electrical, magnetic and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in the biomedical, aerospace, electrical components aviation, catalytic energy storage and other fiel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Metal nano materials of history is long, before2000, gold and silver have been used in the glass, the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most in form, and the detec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copper ion has become a focus of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gold nanoparticles, summarizes the metho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old nanoparticles, such as sodium citrate reduction method, traditional phase transfer method based on the twophase or multiphase system as the basis and is divided into two step synthesis of seed law; and reviews the recent gold nanoparticles on the detection of copper ion research status of.Key words: Gold Nanoparticles; Copper Pollution; Cu2+ Detection目录1引言 (1)1.1金纳米粒子的概述 (1)1.2金纳米粒子的特性 (1)1.3金纳米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3)2.1物理法 (4)2.1.1真空蒸镀法 (4)2.1.2激光消融法 (4)2.1.3软着陆法 (4)2.2化学法 (4)2.2.1柠檬酸钠还原法 (4)2.2.2相转移法 (4)2.2.3 胶束与反胶束法 (5)2.2.4 晶种法 (5)3 金纳米对Cu2+的检测研究进展 (6)3.1 Cu2+的检测研究背景 (6)3.2 Cu2+的主要污染来源 (6)3.3铜在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7)3.4 铜的过量对生物体的危害 (7)3.5 金纳米对铜离子的检测 (8)3.5.1 纳米金探针法 (8)3.5.1.1 比色法 (8)3.5.1.2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法 (9)3.5.2 金纳米团簇对铜离子的检测 (10)3.5.3 金纳米棒对铜离子的检测 (10)4 结语与展望 (11)考文参献 (12)致谢 (13)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1引言1.1金纳米粒子的概述在纳米材料中,金纳米粒子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材料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在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学、催化、传感器、生物标记以及构建具有二维和三维结构新材料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离子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离子含量你得知道,铜离子啊,其实在很多日常生活中都有用处。
就像那种被大家熟悉的“铜水管”,其实铜元素在工业、农业,甚至医学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问题是,铜离子在环境中的含量如果过多,就会对水源、土壤造成污染,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所以,了解铜离子的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分光光度法,就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检测方法,它能帮我们准确地量出水里、土里,甚至空气中铜离子的浓度。
要说分光光度法,咱们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光度”吧。
光度,顾名思义,就是光的强度。
那啥是分光呢?其实很简单,分光就是把光给拆开,分成不同波长的成分。
你就可以想象一束白光照进一根棱镜,啪啦一下,分成了七个彩虹色。
科学家们就是通过分析不同波长的光是如何被样品吸收的,来判断其中含有什么物质,含量多少。
是不是觉得不难?其实这原理就像是你用一只滤镜看世界,那个滤镜会把不同颜色的光“拦”下来,剩下的就是你眼睛能看到的部分。
那么回到我们的铜离子,为什么要用分光光度法呢?嘿,原因很简单。
铜离子有个特别的本领,就是它能吸收某一特定波长的光。
换句话说,你给它一束特定颜色的光,它就会吸收掉一部分,剩下的光被反射回来,我们就能测得它的浓度。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像“变魔术”?其实就是这么神奇。
测量的时候,首先得准备一堆设备。
比如,分光光度计,这个东西看起来就像个神奇的盒子,能精准地发射不同波长的光,并且能测量样品吸收的光量。
然后呢,还得准备一些化学试剂,通常是能够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一个颜色明显变化的化合物。
就像你手上有一支颜料盒,涂什么颜色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因为铜离子和这些试剂反应后会生成一种深蓝色的复合物,颜色越深,说明铜离子的浓度越高。
通过比较标准溶液的颜色,我们就能算出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
说到这里,你可能有点疑问了:那光怎么能准确地告诉我们铜离子的含量呢?嗯,别急,接下来说说“比色法”的原理。
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比色来判断浓度。
你想啊,浓度高了,溶液就会变得更深,光被吸收得也就更多。
电厂水质分析中铜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电厂水质分析中铜的测定方法及应用摘要:随着电厂的不断发展,对水质分析的要求非常严格,而铜离子测定结果准确性,会对水质分析质量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水汽系统。
为保证水质分析中铜离子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文从电厂水质分析中铜离子测定的意义出发,分析铜离子测定电厂水质分析方法与应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厂;铜测定;水质分析引言对于电厂水质分析中铜离子测定工作来说,确保测定数据的精确性尤为重要,只有数据准确,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因铜超标,导致金属发生腐蚀。
故需要积极探索电厂水质分析中铜离子的测定方法,确保其能应用到试验中,实现电厂可持续发展目标。
1电厂水质分析中铜铜离子测定的意义为保证电厂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电厂水质分析工作的开展。
电厂水质分析工作首先需要做好水汽质量的检验工作,如对铜离子的测定,如果所测定出的铜离子超标或呈上升趋势,都会产生铜垢或增加其可能性,严重超标的金属局部位置不仅会发生腐蚀问题,长此以往将出现坑蚀,金属表面将发生金属穿孔或爆炸,危害性极强,甚至对电厂的安全运行造成影响。
除此之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电厂的组装机容量不断加大,对水质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开展水质分析测定尤为必要。
作为工作人员应注重选择科学的铜离子测定方案,对水汽中的铜离子进行有效分析,通过提升水质分析水平的方式,确保水质能够达到电厂的生产需求。
例如,水汽系统的定期查定在电厂水质分析十分重要,因此,强化水汽化学分析试验有助于提高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铜测定电厂水质分析方法与应用2.1分光光度计2.1.1仪器与试剂分光光度计测定电厂水质铜含量中,主要应用到的检测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分液漏斗、硝酸、四氯化碳以及硫酸铜等。
量取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2g,柠檬酸铵10g,将两者放入三级试剂水中进行稀释,在试剂水中添加4-5滴甲酚红溶液。
将PH调整至8-8.5之间,并用棕色瓶装好存放到阴暗处。
将70g氯化铵放入到三级试剂水中,加入48ml的氨水,稀释到1000ml即可。
一种快速测定铜离子的方法

・
分 析 ・
一
种 快 速 测 定 铜 离 子 的 方 法
李立 清 , 李 敏 杨 丽钦 ,
(. 1 江西理 工 大学 材 料与 化 学工程 学 院 ,江西 赣 州 3 10 ; . 4 0 0 2 中南 大学 化 学化 工 学院 , 南 长 沙 4 0 8 ) 湖 1 0 3
中 图分 类号 : Q 1 3 T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4 4 ( 0 1 0 — 0 3 0 1 0 72 2 1 )20 4—3
2 2 4 :3 1. 00 ( ) 1 — 6
O 5 i I O 2 O 3 0 4 0 5 0 6 0 52 5 3 5 4 5 5 5 6 5 r ri / n a
图 2 镀 液 过 滤 试 验 结 果
由图 2 知 : 可 在常 压下 , 过滤 速率 随过 滤 的进行
网
1
液 中 固体 微粒 的 质量 浓 度 均 小 于 2 / 这 与 过 0mg L, 滤器 投入 使用 前 相 比下 降 了 9 O% 以上 ; 同时 , 测 检
还发 现 , 液 中杂 质 的粒 度 大 多 在 1, 以 下 。 由 镀 u m 此说 明镀 铬机 组采 用 过 滤 器 后 , 液 得 到 了极 大 的 镀 净化 , 到了预 期 过 滤 效 果 。 由于 镀 液 得 到 了极 大 达
表 1 p 值 对 铜 离 子 测 定 的影 响 H
l 实 验
1 1 实 验 仪 器 .
采用 的仪器 有 7 1型可 见 分 光 光度 计 ,0 II 2 2 II TT 比色皿 ,2 1 5mL分液 漏斗和 2 5mL比色 管 。
1 2 实 验 试 剂 .
( )质量 分 数 为 0 3 的铜 试 剂溶 液 ; 2 1 . ( )掩 蔽剂使 用 E A 和柠檬 酸铵 ( 据测 定对 象适 当使 DT 根 用 ) ( )缓 冲溶 液 选 用 氯 化 铵一 ;3 氢氧 化 钠 , H 值 为 p 1 . ;4 0 0 ( )质量浓 度为 2/ /  ̄ mL 的硫 酸 铜 溶液 ;5 g () 蒸馏水 。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一、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同时也是各种生物的重要介质之一。
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当铜离子浓度超过一定范围时,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引起中毒、病变等。
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中的铜离子浓度对于保障人类的健康至关重要。
电子比色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铜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铜离子在还原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溶液中的还原剂被氧化,同时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通过测定溶液颜色的变化,可以确定铜离子的浓度。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利用真空检测管和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的浓度,并探究溶液颜色变化与铜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原理1. 铜离子的氧化反应在还原条件下,铜离子会发生氧化反应。
通常情况下,化学还原剂(如亚硫酸盐)在氧化铜离子的同时被还原为更低的价态;而在电子比色法中,所使用的还原剂为四乙酸四胺钴(Co(NH3)4Cl2),它在氧化铜离子的同时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Cu2+ + 2e- → Cu(还原)Co(NH3)4+3 + e- → Co(NH3)4+4(氧化)2. 溶液颜色与铜离子浓度的关系当溶液中的铜离子浓度增加时,氧化反应发生的程度也会增加,导致溶液的颜色变深。
通过测量溶液的颜色深浅,可以间接测定铜离子的浓度。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真空检测管的吸管插入1 cm左右的玻璃棒中固定。
(2)将真空检测管放入容量为100 mL的烧瓶中,装入适量的试样水。
(3)将真空检测管的吸管浸入水中,确保水中没有气泡。
(4)连接真空泵,调节气压至约200 mmHg。
2. 实验操作(1)将真空检测管放在平台上,并操纵真空泵将气压降至0 mmHg。
(2)打开水样输入阀门,使水样充分进入真空检测管中。
(3)关闭水样输入阀门,并在真空检测管中加入5 mL的四乙酸四胺钴试剂。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

真空检测管-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而水体中的铜离子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
铜离子的存在会对水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监测水中铜离子的浓度对于保护水质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测定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仪器设备,并且操作复杂,分析周期长。
为了满足现代化水质分析的需求,我们提出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测定水中铜离子浓度的电子比色法。
二、原理电子比色法是一种利用比色反应的光度法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本方法利用亮度校准模式,分析测定样品的吸收率,无需使用标准曲线校准,能够直接输出测试结果。
本方法利用亚硫酸钠还原法将水中的Cu2+转化为Cu+,随后添加巯基乙醇酸钠遇上Cu+变成酮派或醌派。
皂化剂生成低分子胺型染料与Cu2+之间形成紫色络合物。
三、实验步骤1. 取适量水样,经过滤器过滤掉悬浮物,得到透明的水样溶液。
2. 用皂化剂混合试剂按照一定比例与水样混合,静置数分钟。
3. 将混合溶液加入检测管中,待显示屏提示比色完成。
4. 通过读取显示屏上的数值,即可得知水样中铜离子的浓度。
四、实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使用本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以及不同水样中的铜离子浓度。
结果表明,本方法对水样中铜离子的测定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
本方法所需的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操作简便,分析周期短,且结果准确可靠。
五、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电子比色法快速测定水中铜离子浓度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
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对于水样中铜离子的测定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
相信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满足现代水质分析的需求,有助于保护水质及生态环境。
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检测铜离子的方法铜离子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离子,可以出现在自然界中的矿物、水体、食品和生物体内。
铜离子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检测铜离子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电化学、光谱学、化学分析、生物传感等多个方面介绍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电化学检测方法电化学检测方法是利用电化学现象来检测铜离子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检测方法有电位滴定法、极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电化学传感器法等。
1. 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规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滴定电位的变化来计算样品中铜离子的含量。
电位滴定法需要先测量出标准溶液中的滴定电位,再对待测溶液进行滴定,测量出滴定电位的变化,从而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铜离子的含量。
2. 极谱法极谱法是一种基于电荷转移反应原理的电化学检测技术,通过电极上电势的变化来检测溶液中的铜离子。
此方法分为阳极溶出与阴极富集两种模式,当极谱法用于检测铜时,通常使用阴极富集模式。
极谱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重复性。
3. 电化学阻抗谱法电化学阻抗谱法是通过测量电化学接口上的交流电阻抗来分析样品中的铜离子含量和其他电化学特性。
该方法不需要其他昂贵的仪器和试剂,因此非常经济实用。
通过检测电极表面的电学阻抗的变化,可以快速分析样品中铜离子的浓度变化。
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铜离子含量的检测。
4. 电化学传感器法电化学传感器法是通过测量被污染水中与铜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电极的电势变化,来检测铜离子的含量。
这种检测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用于实时监测水体中铜离子含量变化。
光谱学检测方法光谱学是利用电磁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现象,对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的一种科学。
通过对铜溶液进行光谱学分析,可以检测出铜离子的特征峰,从而确定铜离子的浓度和存在形态。
光谱学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AFS)、原子发射光谱法(AE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AAS是一种测量离子浓度的标准方法,可检测溶液中极低浓度的铜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
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铜离子测定方法及检测
班级:xxx姓名:xxx
学号:xxx指导老师:xxx
起止时间:xxx-xxx
xxx年x月x日
目录
论文摘要 (3)
一、绪论 (4)
(一)金属离子的识别意义和方法简介 (4)
(二)荧光光谱 (4)
(三)荧光分析法 (6)
(四)荧光分析的优点 (7)
(五)荧光定量分析的各种条件 (7)
(六)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8)
(七)荧光分子探针 (9)
二、铜离子探针对铜离子含量的测定 (9)
(一)引论 (9)
(二)实验部分 (10)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16)
(四)小结 (18)
三、结束语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论文摘要
铜离子是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许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对象,对溶液中铜离子的识别和检测是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荧光分子探针检测法不仅简便,而且在高灵敏度、选择性、时间分辨、实时原位检测方面均有突出优点。
因此在传统的受体分子上按照荧光分子传感器设计原理连接荧光团构造的超分子荧光传感器用于识别铜离子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本论文主要工作是对已合成的荧光探针化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
本研究进行了多个不同探针对不同金属离子的检测,其中有一个比较成功,是对铜离子有高选择性的探针A对水中铜离子的检测,在对检测液进行3D扫描后得出探针A的检测波长,即探针A检测铜离子的激发波长EX=550nm,发射波长EM=590nm。
在对不同浓度的铜离子的荧光扫描中得出探针检测铜离子的标准曲线,其线性方程为y=1.761x+12.4。
从标准曲线中得出该探针A的检测限为6.345μM/L。
该探针检测限低,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无其他金属干扰。
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荧光探针 Cu2+检测
铜离子测定方法及检测
一、绪论
(一)铜离子识别的意义和方法简介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铜元素。
它们在不同浓度下往往会显示出差异性的正面作用或负面作用,当铜离子浓度低于1μM时,在许多生命过程(生物催化反应酶的辅酶、生物运输过程、生物合成等)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当在生物体中存在浓度过高时,则会产生对一些必须酶的抑制作用、生物氧化/还原过程异常、神经毒性等有害作用。
目前常用的铜离子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
直接法是一类直接利用铜离子自身物理、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发射光谱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间接法是一类利用铜离子和指示剂(也可称为化学分子探针)之间的特异性化学反应或超分子作用产生的信号变化对铜离子进行分析检测的方法,包括传统的铜离子指示剂和近年来研究较热的铜离子荧光分子探针。
(二)荧光光谱
1.荧光的产生
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现象[1]。
室温下,大多数分子处于在基态的最低振动能层。
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能量(电能、热能、化学能或光能等)后被激发,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不稳定,分子将很快衰变到基态。
若返回到基态时伴随着光子的辐射,这种现象称为“发光”。
2.荧光光谱的基本概念
根据量子理论,微观体系(原子、分子等)的内部运动一般是不连续的,有一系列分立的能级。
体系由一能级向其他能级的过渡称为跃迁[2]。
体系由高向低能级的跃迁伴随
着能量的释放;由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伴随着能量的吸能量的释放和吸收可以以辐射的方式进行(放出或吸收光子),成为辐射跃迁也可以以无辐射的方式进行,如离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能量就是无辐射跃迁子。
全部能级间可能的辐射跃迁对应于一系列辐射频率,成为该物质的光谱。
光光谱包括激发谱和发射谱两种。
激发谱是荧光物质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作用测得的某一波长处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也就是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的相对效发射谱则是某一固定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荧光强度在不同波长处的分布情况,就是荧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成分的相对强度。
同辐射发射和吸收相关联的除了原和分子外,还有他们的聚集结构—如晶格、半导体中的电子空穴对等等。
3.荧光光谱的主要参量
激发谱和发射谱
荧光光谱包括激发谱和发射谱两种[3]。
激发谱是荧光团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测得的某一波长处(通常是其荧光光谱峰位的波长)的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也就是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的相对效率。
发射光谱则是某一固定波长的激发光作用下荧光强度在不同波长处的分布情况,也就是荧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成分的相对强度。
荧光发射光谱显示了若干普遍的特性。
荧光寿命
当某种物质被一束激光激发后,该物质的分子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某一激发态上,再以辐射跃迁的形式发出荧光回到基态.当激发停止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降到激发时最大强度的l/e所需的时间称为荧光寿命[4],通常用丫表示。
通过测量寿命可以得到有关分子结构和动力学等方面的许多信息。
荧光强度
荧光强度F取决于激发态的初始分布IA与荧光量子产率Φ的乘积[5]。
这里的F指的是向各个方向上发射的荧光强度的总和,实际上,光谱仪收集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仪器测到的荧光强度为F=IAΦFZ,这里Z是仪器因子。
很显然荧光强度与样品在波长λA处的消光系数有关,而消光系数与激发波长是密切相关的,消光系数随波长的变化称为即吸收谱,因此荧光强度也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