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作品人物的翻译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姓名英译作者:王晓南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7年第07期【摘要】和英文小说翻译相比,中文小说英译时遇到的人名翻译问题要复杂的多,因为中文小说中的人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人物的性格、命运或小说的情节有关。
在对人名的英译中,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
无论如何翻译,最重要的是使英文读者能够明白中文小说中独具特色的文化。
【关键词】姓名翻译《红楼梦》《西游记》在中文小说英译的过程中,第一件头疼的事就是对人名的翻译。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人物姓名涵义丰富,在翻译时会出现文化缺省现象,这就需要以灵活的方式进行补偿,以使异文化读者能够领略原文的文化内涵。
在大陆地区,人名的英译都是遵照中文拼音标准翻译,发音和结构均保留中国姓名文化特色。
而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又与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及遭遇等深刻关联。
在《红楼梦》中,人物姓名大有深意,有对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的暗语,也有对人物性格的概括。
当然,这两本书都包含了精深的中国文化,故本文将结合这两本名著的几版英译本,探讨主要的几种对人物姓名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音译自然是最简单的方法,这也是中英互译时对人名的最常见处理方式。
在人物姓名并无特别涵义或难以翻译时,这种方法是可取的。
不过在很多中文作品中,人物的姓名往往有许多承载。
以《红楼梦》为例,大卫·霍克斯将王熙凤直接译为“Xi-feng”,对这样一位性格鲜明的人物来说,略有些可惜了。
杨宪益夫妇版本的《红楼梦》中,姓名基本采用音译,且采用旧式音译规则,比如宝玉——(Jia)Pao-yu,黛玉——(Lin)Dai-yu,并且这都按照了中国的姓和名的顺序,并没有改成英语中的惯用顺序。
当然,直接按拼音翻译不算是错,只是英语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不会有中国读者那般对名字的理解了。
也许这样说是有些不公平,因为两种文化存在很难弥合的差异,很难完全表达出原作的本意,不过在文学翻译中,对人名的翻译可以多费心思。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翻译与解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的翻译与解读第一节:导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涵盖了各种文体和文化,其中包括了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对人性和现实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受到了世界范围内文学家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和称赞。
虽然这些作品之间的时空跨度很大,但它们都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体现。
例如,“诗经”、“离骚”、“红楼梦”、和唐诗宋词等,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精品,而且是世界文学中不逊色的杰作。
本文就将从翻译和解读两个方面,来介绍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和它们被传译后的意义。
第二节:古代诗歌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高峰,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其中,“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其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语言风格被广泛地引用和模仿。
在《诗经》中,《关雎》是一首闻名于世的爱情歌曲,它描述了两个恋人之间的柔情和亲近。
这首诗在英文中被翻译成“Ode to the Mulberry Leaf”,它并不是单纯地把原文逐字翻译成英文。
而是根据英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和审美趋向来进行实质上的转化。
这个转化涉及到选词、结构和节奏上的变化,目的是使得翻译的文本与原作者的意图需要相近。
李白是唐代诗人中最出色的一位,他的诗风豪放、瑰丽,诗人的个性、情感和哲学思考均融入了诗中。
其中的《将进酒》被认为是其最著名的佳作之一,虽然全文读来深奥玄妙,但其实是抒情诗和抒发自我情感的不二之选。
此诗的英文译本首倡者是Ezra Pound,他认为李白的诗中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性的狂野。
Pound的翻译成语言节奏感比较强,必须使平仄以及填词的节奏与原文相当,这样才能传达出原诗中的诗意。
第三节:古代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体,除了能够传递情感和观点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苏轼都是为数不多散文创作领域中的巨头人物。
其中韩愈的《师说》是对当时文化现状的一种批判,而苏轼的《赤壁赋》则是对景、物性的描写和人物思想的抒发。
两篇作品均有广泛译本,旨在引进中国古典的思想、美学、语言和文化。
从文化翻译理论看《西游记》中人名称谓的翻译——以 《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为例

2492020年43期总第535期ENGLISH ON CAMPUS从文化翻译理论看《西游记》中人名称谓的翻译——以 《西游记》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文/顾雪琴译为Wei Zheng。
余国藩和詹纳尔两位译者都是采用音译的翻译策略,源语言文化的读者和译语文化的读者在看到如此翻译时的感受相同,因此达到了一种文化功能的对等。
(2)妖魔神佛名字的翻译。
①妖魔鬼怪精。
《西游记》从故事一开始就出现了大量的妖魔鬼怪,在后期九九八十一难中几乎每一难都会出现一种妖魔鬼怪精,例如黄袍怪、黄风怪、狮子精、蝎子精、白骨精等。
在传统的宗教观念和社会认知里,神是正面、善良和光明的,而妖魔鬼怪则是邪恶和黑暗的。
而《西游记》对此进行了批判和嘲弄,把各路神仙菩萨都调侃捉弄了个遍,包括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反倒是把各路妖魔鬼怪精写得十分可亲可爱,天真滑稽,颇具人情味,获得众多读者的同情和喜爱,尤其是颇具反抗精神却被压在五指山下,火眼金睛却屡遭驱赶的主人公猴精孙悟空。
以孙悟空人名为例,《西游记》中孙悟空本是一石猴,无名无姓。
因此,菩提祖师给他取名字:“······排到你正当 ‘悟’字。
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对此,余国藩的译本为:“...Your rank falls precisely on the word ‘wake-to’(Wu). You will hence be given the religious name Wake-to-the-Void’(Wukong). All right?”而詹纳尔的译本为: “...Ifwe work out the generations of disciples, then you should have a name with Wu (‘Awakened’) in it. So we can give you the Dharma- name Sun Wu Kong, which means ‘Monkey Awakened to Emptiness’. Will that do?”在《西游记》中,“悟”和佛教有着很大的渊源,“空”也是梵语的意译,在梵语中,“空”主要是指在万物中因缘而生,没有固定,虚实不稳定,这也是佛学的基本原理。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名词典

【《腐蚀》】Decay
【赋】fu;descriptive prose interspersed with verse; prose-poetry
【复仇悲剧】revenge tragedy
【《浮生六记》】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G
【干预生活】interventing in life
service examinations, knows for it rigidity of form and poverty of ideas ) 【白话诗】free verse written in vernacular 【白话文】writings in vernacular 【《白话文学史》】History of Vernacular Literature 【白描】simple, straightforward style of writing 【《白香词谱笺》】A Collection of Tunes of Ci Poems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Let a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weed through the old to bring forth
大家网,大家的!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
3 / 15
【典型性】typicality
【典型性格】model personalities
【电影理论】film theory
【叠句】reiterative sentence
【叠韵】two or more characters with the same vowel formation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网,大家的!
4 / 15
中国文学作品英译名词典.doc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以《论语》英译为例

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以《论语》英译为例都媛;陈吉荣【摘要】形象学研究的重心是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问题。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中国人生活中的哲学道理,是中国形象的典型呈现。
《论语》被多次翻译成西方语言,成为在翻译中展现中国形象的突出代表。
由于中西方语言与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中国形象的描绘时也会产生偏差。
《论语》中的关键词与隐喻英译就很能说明问题。
%The focus of image study is the exotic“image”in the literary works .As a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 Confucian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ollected a large number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Chinese life and is the typical emergence of Chinese image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as been repeatedly translated into western languages ,and become an excellent example to show Chinese image in translation . Due to the various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ors can also create dev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work .The translation of key words and metaphors 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can illustrate these issues .【期刊名称】《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形象学;中国形象;文学作品;《论语》【作者】都媛;陈吉荣【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早在人类文化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对异国形象的描绘,其历史可能与人类社会的形成一样悠久。
《红楼梦》英译本中人名翻译

浅谈《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摘要:《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曹雪芹在对人物塑造时,首先在起名上就已经显示出其苦心,书中人物命名极其巧妙,这对于整部巨作的理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探究《红楼梦》英译本中的人名翻译,在艺术赏析的同时并对人名翻译手法进行归纳。
关键词:《红楼梦》人名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2-0031-011 引言每每提到成功的文学作品,我们首先想到的往往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三四百众。
曹雪芹的对于书中人物的命名可谓独具匠心,极其巧妙,有的运用谐音,有的引自古诗,所取人名能够看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命。
《红楼梦》开篇即点出此乃“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之事,四大家族之“贾”(假),贾政(假正),贾琏(假廉),贾宝玉(假宝玉)。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则理解为“原应叹息”,四位贾府千金的命运也着实令人叹息。
秦可卿(情可情),秦钟(情种),青埂峰(情根峰),一个“情”字则是连接贾宝玉和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一根主线。
书中其他人物命名之妙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2 《红楼梦》英译本对人名翻译的处理方法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会有一定的信息缺失,一是由于文化的不同。
还有就是译者本身对于原著的理解程度也会直接影响译文。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即使是中国人,没有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要理顺这么些人物关系也绝非易事。
曹雪芹对书中人物的命名做到了“一闻其名,则解其味”,英译本若要做到这一点则实属不易了。
《红楼梦》的全本英译目前只有两种,杨宪益夫妇的a dream 0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和霍克斯翁婿翻译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以下简称霍译本)。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都是将《红楼梦》推向世界读者的力作。
汉语人名翻译至今采用最多的还是音译法,杨译本和霍译本在主要人物方面都大部分采用此法。
翻译伦理视角下西游记人物名字及称谓的翻译以詹纳尔译本为例

第33卷第2期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V ol.33,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HuBei TV University February. 2013, 085~086 翻译伦理视角下《西游记》人物名字及称谓的翻译——以詹纳尔译本为例简 芳,张 健,杨晓珍(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内容提要]《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经典名著之一,它是我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
在文学史上也是一部杰作。
虽然对于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甚多,但是针对其翻译的研究还是不多,尤其是研究《西游记》翻译的就更少了。
本文以詹纳尔的《西游记》英文版本为例,探讨了在翻译伦理的视角下其中人物名字及称谓的翻译得失。
[关键词] 翻译伦理;西游记;人物名称[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427(2013)02-0085-02《西游记》是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讲述了唐朝玄奘法师及其徒弟一行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体。
它是我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高峰。
在文学史上也是一部杰作。
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天堂与地狱这两个世界相比,《西游记》所构建出来的这个世界显然与西方文化对世界的构想大不相同。
由于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西游记》中人物名称的汉英翻译难上加难,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会使得这个世界的文化如此丰富多彩。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于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媒介即翻译便承担起促进世界各族文化交流的大任。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即便是名字也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那么译者如何在翻译过程中既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要求又能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进而达到真正的文化交流的目的?这将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翻译伦理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遵守的道德标准。
翻译伦理则是指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对译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传统的翻译伦理预设指的是:忠实与对等。
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和成熟,翻译伦理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著名翻译家

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著名翻译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拥有众多优秀翻译家的国家。
他们通过翻译,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将世界的先进文化引入中国。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中国著名的翻译家。
许渊冲,中国翻译界的泰斗级人物之一,擅长翻译英美文学作品。
他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忠实于原著,力求将作者的思想、风格、语言精确地传达给读者。
他翻译的《骆驼祥子》、《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赞誉。
施蛰存,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学者,擅长翻译俄国文学作品。
他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作品成功地引入中国,通过翻译为中国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杨宪益,中国翻译界的重要人物,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
他翻译的《雾都孤儿》、《哈士奇儿》、《挪威的森林》等作品广受赞誉,被誉为中国最杰出的翻译家之一。
魏德昭,中国著名的英文翻译家和作家,以翻译英语犯罪小说而闻名。
他主要翻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包括《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等经典作品。
他的翻译作品精确传达了原著的悬疑和惊悚感,使读者深入体验到英国侦探小说的魅力。
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翻译家。
他擅长翻译日本文学作品,包括村上春树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等作品。
他以其精湛的翻译技巧和对作品深刻的理解,成功地将日本文学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中国读者。
这些著名翻译家通过翻译,架起了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
他们将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球。
他们的翻译作品不仅是对原著的忠实再现,更是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推动力量。
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文学翻译的发展,也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sterpieces
• Commentary on the Waterways Classic (Shuijing Zhu) • Writer is Li Daoyuan of the Northern Wei Dynasty • The most exhaustive geographic work before the 6th century
Masterpieces
• Shi Ji (Historical Records)
• Authored by Sima Qian, the first Chinese book on general history ever written in the biographical style, being a great literary work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王火 《战争和人》 、陈忠实《白鹿原》 、刘斯奋 《白门柳》 、刘 玉民《骚动之秋》 。
5、张平《抉择》 、阿来(藏)《尘埃落定》 、王安忆《长恨歌》 、 王旭烽 《茶人三部曲》。
近代文学作品推荐
1、熊召政《张居正》 ,张洁《无字》 ,徐贵祥《历史的天空》 ,柳 建伟《英雄时代》 , 宗璞《东藏记》 。 2、贾平凹《秦腔》 ,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麦家《暗算》, 周大新《湖光山色》,鲁迅 《呐喊》、《彷徨》,茅盾《子夜》、 《林家铺子》和《春蚕》。 3、巴金: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 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 4、老舍《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正 红旗下》;中篇小说《微神》、《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话剧 《龙须沟》、《茶馆》等。 5、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上古神话
• 1、解 释 自 然 现 象 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始祖神 话)、盘古开天(创世神话) • 2、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 的:大禹治水(洪水神话)、后 羿射日、精卫填海(反映抗争精神) • 3、反 映 社 会 斗 争 的:黄帝战蚩尤(战争神话) • 4、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 《庄子》等.
宋代时期
• 1、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是中国 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 2、“雅”指诗、文、词,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俗” 指小说、 戏曲,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
• 3、在宋代,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逐渐度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失去 支配文坛的地位,小说戏曲等逐步成为文坛的重心。 • 4、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的顶峰,其影响笼罩以后的整个词坛,与“唐 诗”、“元曲”等并称。 • 5、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 石、曾巩。
当代文学作品推荐
1、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祖母绿》。 • • 2、谌容的《人到中年》;刘绍棠的《蒲柳人家》。 3、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路遥 的《人生》;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
•
4、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梁晓声的《今夜有暴风雪》、《雪城》; 水运宪的《祸起萧墙》;王小鹰的《一路风尘》、《丹青引》;叶辛的《蹉 跎岁月》、《孽债》。
• 1、关汉卿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后人称为“元曲四 大家”。此外,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当时以及后代影响 很大,成就最高。 • 2、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纪君祥的 《赵氏孤儿》等以历史故事作题材。 • 3、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 《拜月亭》、《调风月》、《单刀会》等剧,都是杰作。
Masterpieces
• Zhuang Zi 《庄子》 • A philosophical work by Zhuang Zi and his pupils as well as by scholars of later generations • Pursuit for absolute spiritual freedom featured by complete transcendency and detachment
魏晋南北朝时期
• • • • • • • • 1、《水经注》郦道元 2、《典论· 论文》曹丕(魏) 3、《文赋》陆机(西晋) 4、《文心雕龙》刘勰(梁) 5、《诗品》锺嵘(梁) 6、《文选》萧统(梁) 7、《玉台新咏》徐陵(陈) 8、代表;曹植、王粲、刘桢、阮籍、陆机、左思、陶渊 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庾信。
•
•
王安石《桂枝香》、《明妃曲》、《泊船瓜洲》。
苏轼《江城子》、《念奴娇》、《定风波》、《水调歌头》、《水龙吟》、 《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石钟山记》。 辛弃疾《水龙吟》、《摸鱼儿》、《破阵子》、《青玉案》、《永遇乐》、 《菩萨蛮》、《清平乐》、《西江月》、《鹧鸪天》、《沁园春》。
元代时期
先秦历史散文
•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 2、《离骚》(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 的自叙性的长篇抒情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 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 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 3、《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鲁国史官左 丘明。 • 4、《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作者左丘明。 • 5、《战国策》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
两汉时期
• 1、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 2、司马相如《子虚· 上林赋》、 班固《两都赋》、杨雄 《甘泉赋》、张衡《二京赋》、蔡邕《述行赋》等。 •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 4、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既是史 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 5、班固《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 • 6、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长歌行》等。 • 7、《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 《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中国名著名篇
朱添华、周璐、张雅玲、冯瑛
经典文学作品
• 1、具有典范性、权威性。 • 2、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 • 3、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 能表现某一行业之精髓的著作。 • 4、最具代表性,最能代表某一时代。 • 5、最完美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
• • • • • • • •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近代文学
• 近代文学,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的文学,即旧 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文学。
•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一方面把中国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另一 方面把独立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 随着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1840~185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义 和团运动(1862~1900)、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1~1918)的历史发 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表面化。 • 文学创作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到风格流派,都相应地发生重大变化, 为反帝反封建服务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文学,直接继承发展清初至清中 叶的爱国主义文学传统,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流,形成新风貌和新潮流。
• 9、王维《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观猎》。 • 10、李白《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送友人》、 《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唐代时期
• • • • • • • • 1、高适《燕歌行》、《别董大》。 2、崔颢《黄鹤楼》。 3、杜甫“三吏”、“三别”。 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张志和《渔歌子》。 6、韩愈,世称韩昌黎,“唐宋八大家之首”。 7、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陋室铭》。 8、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 《秦中吟》、《新乐府》。 • 9、柳宗元《天说》、《封建论》、《段太尉逸事》。 • 10、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4、《荆钗记》、《拜月亭》和《白兔记》、《杀狗记》 合称南戏四大名剧。元顺帝时高明的《琵琶记》,标志着 南戏发展到高峰,也影响到明代传奇戏曲的繁荣。
明清时期
• 中国古代手工业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 来的。 • 宋代前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 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 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 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
近代文学作品推荐
1、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魏巍《东方》 、姚雪垠《李自 成》 、 莫应丰《将军吟》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 、古华《芙 蓉镇》。 2、李准《黄河东流去》 、张洁《沉重的翅膀》 、 刘心武《钟鼓楼》。 3、路遥《平凡的世界》 、凌力《少年天子》 、孙力《都市风流》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 肖克 《浴血罗 霄》、徐兴业《金瓯缺》 。
• 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 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 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 • 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 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 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明清时期
1、长篇: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 2、白话: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3、晚清四大讽刺小说:《老残游记》《孽海花》《官场现形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 4、短篇文言:蒲松龄《聊斋志异》。
• 5、其它:《金瓶梅》、《儒林外史》、《镜花缘》、《封神榜》、 《说岳全传》。
5、刘心武的《如意》、《立体交叉桥》;邓友梅的《那五》、叶广芩的 《采桑子》;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戴厚英的《人啊,人》。 6、史铁生的《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