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维护检修规程
内燃修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3篇)

内燃修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一、工作前准备1.进入工作现场后,首先要查看工作区域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隐患,如有发现应立即报告上级。
2.确认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并经过检查和测试,确保可以正常使用。
3.着装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佩戴安全帽并系好带子,穿防静电鞋。
4.需要进行焊接或切割等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护眼镜、焊接手套和耳塞等防护装备。
5.操作前必须先将机械设备停机,并拉下电源开关,避免误操作或故障引发危险。
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手册及规程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程序或参数。
2.清洁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和堆积的材料,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并确保通风良好。
3.将工具和设备妥善放置,不乱扔或乱放,避免造成绊倒或误伤。
4.在进行机械设备的拆卸和组装时,必须先进行相关的安全控制措施,如切断电源、锁住开关等。
5.操作时要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避免因为操作失误而造成事故。
三、动火作业安全措施1.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经过上级批准,并准备好相应的灭火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2.动火前要仔细检查火源周围的环境,确保没有可燃物或易燃物质存在。
3.动火作业时必须使用专业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4.在进行动火作业时,其他工作人员必须远离作业区域,以免产生火灾或中毒的危险。
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式1.在发生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不要冒险去救援他人。
2.及时报警,并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支援和救援。
3.尽量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使用灭火器扑灭火源,救援被困人员等,但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五、工作后的清理和整理1.工作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将工具和设备妥善放置,并做好相应的封存工作。
2.清洁和维护工作区域,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以便下一次使用。
3.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记录下来,并及时报告给上级,以便及时解决和改进。
火炬操作维护

放空火炬系统操作维护手册1、工作原理当火炬放空时,安装在火炬放空总管线上的压力开关和流量开关检测到压力和流量信号并传到控制箱中的主控PLC中,PLC经过数模转换后执行自动点火程序,控制开启引火筒燃料气阀和长明灯燃料气阀,同时启动高空点火器。
此时,与点火器相连的、安装在引火筒下部的点火电嘴产生电火花,电火花点燃引火筒中的燃料气,引火筒产生的火焰再引燃长明灯及火炬。
安装在引火筒和火炬头上的热电偶检测到火焰,将信号送至PLC,PLC控制关断引火筒燃料气阀和高空点火器;当火炬意外熄灭,热电偶将检测到的信号传至PLC,PLC执行报警及再次点火的动作程序。
当放空管线上无放空压力信号时,自动关断引火筒电磁阀。
2、设备结构及特点放空火炬系统主要包括:火炬头、火炬筒体(包括爬梯及检修平台)、钢丝拉撑、地面阀组、工艺管线、引火筒燃烧器、高空点火装置、手动外传火点火装置(业主选用)、就地控制箱(防爆)、远程控制箱、火焰检测装置、仪器仪表、界区内电缆、保护管及安装支架等组成。
2.1?火炬工艺参数站场名称最大放空量(kg/h) 火炬直径(mm) 火炬高度(m) 放空汇管直径(mm) 数量川维输气站 42500 DN350 40 DN300 1(2)?火炬头耐温:1100°C。
(3)?噪?音:?≤90dBa(4)?地面热辐射强度:≤(5)火炬固定采用钢丝拉绳结构。
2.2?公用工程条件及消耗指标?电源:AC220V??50Hz???燃料气:天然气(干气)?燃料气压力:0.2-0.4MPa〔g〕?常温????高空点火:最大5?Nm3/h〔间歇使用〕?外传火点火:50?m3/h(瞬间)2.3、火炬工艺系统介绍自装置的排放气汇总到总管,经阻火器进入火炬筒体,经火炬头进行燃烧排放。
2.3.2?燃料气管燃料气管路经过滤器阀组后分3路:其中2路作为2套高空点火装置的点火用气源(川维输气站:其中1路作为2套高空点火装置的点火用气源、另1路作为火炬两个常明灯的气源),另外1路为外传火装置气源。
火炬检维修规程

火炬检维修规程
火炬检维修规程一般包括检修周期与内容。
具体检修内容如下:
- 检查修理火炬头、高压燃气燃烧头、高空点火器。
- 检查修理火炬分子封、阻火器、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的切断阀、地面配比点火器。
- 检查修理火炬筒体、所属管线、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切断阀的腐蚀、裂纹、鼓包等情况,检查管线固定、保温和堵塞情况。
- 检查火炬纤绳、基础锚点和钢结构的腐蚀、损伤及基础螺栓的松动情况。
- 检查修理火炬所属水封罐、凝缩油罐、集油压送罐。
- 检查修理火炬点火自控系统和其他仪表控制系统。
在进行火炬检维修时,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修质量和安全。
推荐-火炬维护检修规程 精品

目录一、检修周期与内容1检修周期2检修内容二、检修与质量标准1 、检修前准备2 、检查与修理3 、质量标准4 、试验与验收火炬维护检修规程一、检修周期与内容1 检修周期石油化工企业火炬系统检修周期一般应达到2-5年。
2 检修内容2.1 检查修理火炬头、高压燃气燃烧头(常明灯)、高空点火器。
2.2 检查修理火炬分子封、阻火器、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的切断阀、地面配比点火器。
2.3 检查修理火炬筒体、所属管线(水封罐后) 、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切断阀的腐蚀、裂纹、鼓包等情况,检查管线固定、保温和堵塞情况。
2.4 检查火炬纤绳(拉筋)、基础锚点和钢结构的腐蚀、损伤及基础螺栓的松动情况。
2.5 检查修理火炬所属水封罐、凝缩油罐、集油压送罐。
2.6检查修理火炬点火自控设施和其它仪表控制设施。
2.7检查火炬垂直度二、检修与质量标准1 检修前准备1.1 备齐必要图纸和技术资料,编制检修方案。
1.2 备齐检修工具、起重工具、配件材料、劳动保护用具。
1.3 切断火炬系统与排放装置的联系,管线和容器吹扫置换干净后隔离,并清洗火炬所属容器,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符合检修安全规定。
2 检查与修理2.1 火炬头筒体鼓包或凹陷,其变形高度大于100mm时,应将缺陷部位割除补板。
检查火炬下部进气喷嘴(如梅花喷嘴、蒸汽引射喷嘴)、消声器。
对有耐热层的火炬头检查其脱落情况。
2.2 火炬头顶部蒸汽喷嘴烧裂大于5组时应更换;小于或等于5组时,可将其割除,喷管焊死。
蒸汽上环管变形不严重可补焊修复,否则应更换。
聚火块烧断大于10组时应更换;小于或等于10组时,应割除并清理干净。
检查高温区法兰、垫片。
2.3 火炬头变形严重,大部分部件烧裂烧断、无法修复时应更换。
2.4 酸性气燃烧头、高压燃气燃烧头(常明灯)烧损后,可局部换管。
检查燃烧头在高温区的法兰、垫片。
对于检修周期超过两年,且燃烧头烧损严重,应整体更换。
2.5 检测火炬分子封的腐蚀情况,尤其注意其结合管的腐蚀情况,局部腐蚀时可进行局部修理;均匀腐蚀减薄量超过原壁厚的1/3或超出腐蚀裕量时应更换;检查接合管的堵塞情况,进行疏通。
火炬检修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确保火炬检修过程中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失,根据我国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火炬检修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泄漏、中毒、触电、高空坠落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火炬检修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协调、指挥火炬检修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小组:(1)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协调和决策。
(2)应急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工作。
(3)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收集、发布和舆论引导。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发现事故(1)发现事故的人员应立即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2)现场指挥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 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1)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决定启动本预案。
(2)应急指挥部向各小组下达应急指令。
3. 各小组响应(1)现场指挥组组织应急救援组、信息宣传组、后勤保障组等人员赶赴现场。
(2)应急救援组开展现场救援工作,包括灭火、排险、救人等。
(3)信息宣传组收集事故信息,发布事故通报,做好舆论引导。
(4)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
4. 事故处理(1)事故处理过程中,各小组密切配合,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评估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火灾事故(1)迅速切断事故现场电源、气源,隔离火源。
(2)组织灭火人员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 泄漏事故(1)立即关闭泄漏阀门,切断泄漏源。
(2)使用吸附剂、中和剂等对泄漏物质进行处理。
(3)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防止泄漏物质扩散。
3. 中毒事故(1)立即组织中毒人员撤离事故现场,送往医院救治。
(2)对事故现场进行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3)对中毒人员进行紧急救治。
4. 其他事故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油品作业部火炬塔检修

油品作业部火炬塔检修1. 引言油品作业部火炬塔是炼油厂中的关键设施之一,它承担着原油热解、油品裂解和催化剂加热等重要工作。
为确保火炬塔的安全运行和长期稳定性,对其进行定期检修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提供油品作业部火炬塔检修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火炬塔检修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整个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2.1 安全措施在进行火炬塔检修之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确保所有参与检修工作的人员都经过必要的培训,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工具和设备准备检修火炬塔需要使用一系列专用工具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螺丝刀、扳手、测量仪器、防爆工具等。
在开始检修前,应核实所需工具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调整。
2.3 材料准备检修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些特定的材料和零部件,如密封材料、润滑油、密封垫等。
在开始检修前,应将所需材料和零部件准备齐全,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3. 火炬塔检修步骤火炬塔检修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 关闭和排空在开始检修之前,需要关闭火炬塔的供油和供气系统,并将其排空。
确保火炬塔内部压力和温度降至安全范围。
3.2 检查和清洁对火炬塔的外部和内部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清洁。
检查外部管道和阀门的密封性和运行状况,清洁塔顶和塔底的积尘和油污。
3.3 拆卸和更换部件根据检查结果,拆卸需要更换或修复的部件。
如需更换部件,应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规格,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更换。
对于需要修复的部件,应进行适当的维修和加固。
3.4 重新组装和调试在完成部件的更换和修复后,将火炬塔重新组装起来,并进行必要的调试。
确保各个部件连接紧密,阀门和管道的操作灵活可靠。
3.5 检验和验收完成重新组装和调试后,进行火炬塔的检验和验收。
测试塔内的气体流量和压力,检查阀门的开启情况和泄漏情况。
如果符合要求,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2009年2#炼油火炬检修安排及应急预案

2#炼油火炬检修安排及应急预案根据2009年炼油部大修安排,2#炼油火炬于8月6日~29日停役检修,为配合2#炼油火炬检修,确保检修安全和其它生产装置的正常排放以及从经济性方面考虑,生产部特制定切换方案及应急预案,具体内容如下:一、2#炼油火炬检修期间火炬运行安排1、目前各装置火炬排放情况:1#炼油、2#炼油、3#炼油、4#炼油装置火炬气以及炼油酸性气排放2#炼油火炬;储运分公司(除2#油库2#工段)、2#烯烃、3#烯烃、新芳烃火炬气排放2#烯烃火炬;1#烯烃、1#芳烃火炬气排放1#乙烯火炬;2#、3#芳烃火炬气和酸性气及储运部2#油库2#工段火炬气排放2#芳烃火炬。
2、火炬检修期间火炬气运行安排:2#炼油火炬检修期间,1#炼油、3#炼油、4#炼油火炬气安排改放2#乙烯火炬,炼油块酸性气安排改放2#芳烃火炬,储运部火炬气安排改放2#芳烃火炬,其余不变。
3、2#炼油火炬切出火炬气切换安排:8月6日15:00炼油部、烯烃部、储运部和公用事业公司相关人员全部到场,安排炼油块火炬气切换至2#烯烃火炬,先由公用事业公司关闭火炬气1#阀,储运部停止回收2#烯烃低硫火炬气至气柜以及停止炼油块火炬气在线回收(同时2#芳烃抬高水封罐液面),并打开1#、3#、4#炼油火炬气放2#烯烃火炬紧急切断阀,然后调度指令公用事业公司开启火炬气13#手阀,同时2#炼油慢慢关小水封罐D4前手阀,直至1#、3#、4#炼油火炬气全部改放2#烯烃火炬,现场具体操作由生产部调度统一协调指挥,考虑到炼油火炬气排放2#烯烃后高、低硫火炬气排放量大不能回收有较大浪费,上述工作完成后安排储运部火炬气全部排放2#芳烃火炬进行在线回收,首先由调度指令公用事业公司关闭火炬气5#阀,然后指令储运部开启2#、3#工段火炬气连通阀,完成后再由调度指令公用事业公司关闭火炬气8#阀,待火炬检修结束正常投用后,火炬运行方式再恢复至检修前。
4、火炬气回收:在炼油块火炬气排放2#烯烃火炬期间,由于炼油块火炬气硫化氢含量较高,2#烯烃火炬气不再安排进气柜进行回收,2#烯烃需维护好新区火炬气压缩机运行,储运部要尽可能在线回收排放2#芳烃火炬的火炬气。
化工厂临时火炬管理制度

化工厂临时火炬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得到有效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和保障员工健康,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化工厂临时火炬的运行、维护和管理。
三、责任部门1. 安环部负责临时火炬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2. 生产部负责临时火炬的日常运行管理。
3. 维修部负责临时火炬的维护和检修。
四、操作规程1. 启动前检查:- 确认火炬系统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
- 检查火炬头、管道、阀门等是否完好无损。
2. 启动程序:- 打开火炬系统主阀,进行预热。
- 逐步增加废气流量,直至达到稳定燃烧状态。
3. 运行监控:- 定期检查火炬燃烧情况,确保火焰稳定。
- 记录火炬运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
4. 紧急情况处理:- 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切断火炬系统与生产系统的连接。
-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五、维护保养1. 定期对火炬系统进行清洁,防止积碳和堵塞。
2. 检查火炬点火系统,确保点火装置正常工作。
3. 对火炬系统进行年度检查,包括结构强度和防腐层检查。
六、安全培训1. 对操作火炬系统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七、记录与报告1. 建立火炬系统运行日志,记录所有操作和维护活动。
2.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安环部负责解释。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九、修订与更新1. 本制度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和工厂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
2. 任何修改和更新需经工厂管理层批准后实施。
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对上述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炬维护检修规程
一、检修周期与内容
1.检修周期
石油化工企业火炬系统检修周期一般应达到2-5年。
2.检修内容
2.1 检查修理火炬头、高压燃气燃烧头(常明灯)、高空点火器。
2.2 检查修理火炬分子封、阻火器、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的切割阀、地面配比点火器。
2.3 检查修理火炬筒体、所属管线(水封罐后)、火炬排放气和燃料气切断阀的腐蚀、裂纹、鼓包等情况,检查管线固定、保温和堵塞情况。
2.4 检查火炬纤绳(拉筋)、基础锚点和钢结构的腐蚀、损伤及基础螺栓的松动情况。
2.5 检查修理火炬所属水封罐、凝缩油罐、集油压送罐。
2.6 检查修理火炬点火自控设施和其它仪表控制设施。
2.7 检查火炬垂直度。
二、检修与质量标准
1 检查前准备
1.1备齐必要图纸和技术资料,编制检修方案。
1.2 备齐检修工具、起重工具、配件材料、劳动保护用具。
1.3 切断火炬系统与排放装置的联系,管线和容器吹扫置换干净后隔离,并清洗火炬所属容器,防止硫化亚铁自燃,符合检修安全规定。
2 检查与检测
2.1 火炬头筒体鼓包或凹陷,其变形高度大于100mm时,应将缺陷部位割除补板。
检查火炬下部进气喷嘴(如梅花喷嘴、蒸汽引射喷嘴)、消声器。
对有耐热层的火炬头检查其脱落情况。
2.2 火炬头顶部蒸汽喷嘴烧裂大于5组时应更换:小于或等于5组时,可将其割除,喷管焊死。
蒸汽上环管变形不严重可补焊修复,否则应更换。
聚火块烧断大于10组时应更换;小于或等于10组时,应割除并清理干净。
检查高温区法兰、垫片。
2.3 火炬头变形严重,大部分部件烧裂烧断、无法修复时应更换。
2.4 酸性气燃烧头、高压燃气(常明灯)烧损后,可局部换管。
检查燃烧头在高温区的法兰、垫片。
对于检修期超过两年,且燃烧头烧损严重,应整体更换。
2.5 检测火炬分子封的腐蚀情况,尤其注意其结合管的腐蚀情况,局部腐蚀时可进行局部修理:均匀腐蚀减薄量超过原壁厚的1/3或超出腐蚀裕量时应更换;检查接合管的堵塞情况,进行疏通。
2.6 检查高空点火器的筒体、高压燃气管和配风管的腐蚀、堵塞和焊口开裂情况,进行修理。
2.7 检查高空点火器电极,清除积炭,如电极出现明显烧蚀须更换;检查高温区高压导线(有的为不锈钢丝绳),出现断股须更换;检查高压线的绝缘子,出现烧蚀须更换。
观察高空点火器的放电性能。
2.8 按电器专业检修维护规程,检测高空点火器高压电缆的绝缘性能,检查高压发生器,如有异常,进行修理。
2.9 火炬筒体均匀腐蚀薄减量超过原筒体壁厚的1/3或超出腐蚀裕量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或更换。
局部腐蚀穿孔应补板。
对焊接开裂部分割除,其割除面积为开
裂面积的两倍,然后补板焊接。
对火炬筒体底部积液部分需重点检查,检测排凝液管线的腐蚀和堵塞情况,进行修理;检测筒体内加热盘管腐蚀情况,进行修理。
2.10 检测火炬所属管线的厚度,均匀腐蚀减薄量超过原壁厚的1/3或超出腐蚀裕量时,应对腐蚀部位进行更换。
2.11 检查火炬所属管线的豹纹情况。
2.12 拆检火炬阻火器、燃气过滤器,清洗疏通,如内芯腐蚀则更换。
2.13 使用地面配比点火器的火炬,检查吹扫点火线,出现腐蚀或堵塞进行更换或疏通;检查点火器的过滤器、火花塞口、视窗、压力表等附件,进行修理。
2.14 上火炬的管线,如酸性气排放气线、高压燃气线、雾化蒸汽线等,其末端阀门须拆卸打压。
2.15 对半框架和无框架火炬筒体纤绳或拉筋,用望远镜检查是否有破股和裂纹,检查纤绳扎头、松紧器是否腐蚀、损坏。
2.16 检查钢结构腐蚀和开裂情况,火炬基础及螺栓是否有损伤和松动。
检查梯子、护栏等防护设施的腐蚀和开裂情况。
2.17 检测火炬水封罐、凝缩油罐、集油压送罐的壁厚;检测各罐引出管线的腐蚀和堵塞情况。
2.18 检查水封罐内消音罩和隔板的腐蚀和开裂情况,并做局部修理;如材质已经脆化应整体更换。
对消音器孔进行疏通。
水封罐内如设有蒸汽加热盘管,须进行蒸汽试漏。
2.19 检查清洗火炬凝缩油罐内的破沫网,堵塞或腐蚀严重是应更换。
2.20 检查清洗火炬系统的现场指示仪表,包括校验压力表、清洗玻璃板液位计。
3 质量标准
3.1 火炬头
3.1.1 火炬头缺损、开裂部分按检修内容修补或更换,达完好状况。
火炬头筒体材质宜选用304或316系列奥氏体不锈钢。
3.1.2 火炬头上蒸汽喷嘴、聚火块等附件和下部消声器喷嘴等附件的开裂、缺损部分按检修内容修补,上不蒸汽喷嘴、聚火块酸性气燃烧头、高压燃气燃烧头等高温附件宜用Cr25Ni20、Cr20Ni32、Cr25Ni12等高铬镍合金钢。
点火器、蒸汽线在高温区的连接法兰面平整无损伤,高温区使用耐高温金属垫片。
高温区紧固件应使用耐高温材质。
3.1.3 火炬点火器筒体、电极无损伤,管线畅通,放电正常。
3.1.4 分子封完好无损,管线畅通。
3.2 火炬筒体
3.2.1 火炬筒体用钢板卷制,其卷管纵缝应错开不小于100mm。
3.2.2 卷管应用弧长为管子周长的1/4~1/6样板检查,其圆柱度公差值为1.0mm,周长偏差值为±4mm,每根卷管直线度公差值为1.0mm/m。
3.2.3 筒体组对时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壁厚度的0.25δ(δ为壁厚),且不大于1.5mm。
3.2.4 筒体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
3.2.5 焊缝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允许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缺陷。
3.2.6 焊缝内部应进行无损探伤抽查,执行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执行标准、抽查比例、合格等级按设计要求确定。
3.2.7 火炬筒体内加热盘管和底部排凝管线通畅、无泄漏。
3.3 火炬所属管线
3.3.1 管线维修符合SHS01005-2003《工业管道维护检修规程》中的要求。
3.3.2 有应力腐蚀倾向的火炬附属管道,应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3.3 管卡等紧固件完好。
管径小于DN40的火炬塔体管线宜采用不锈钢管线,如18-8系列不锈钢。
塔体管线固定管卡应用不锈钢材质。
3.3.4 管线保温齐全,保温层结实、牢固,火炬塔体管线的保温层宜采用阻燃材料。
3.3.5 阻火器和过滤器完好、畅通、附件齐全。
3.3.6 火炬末端切断阀打压严密不泄漏,符合SHS01030-2003《阀门维护检修规程》中的要求。
宜选用耐腐蚀性、严密性强的阀门。
3.4 点火及控制系统
3.4.1 检测仪表校验完毕,完好状况。
3.4.2 执行机构灵活好用,电动或气动阀门现场手动机构须正常。
3.4.3 控制器或控制计算机运行完好,参数设置正常。
3.4.4 点火供电系统线路良好,放电正常。
3.4.5 地面配比点火系统管线通畅,附件完好。
3.5 火炬框架
3.5.1 对于半框架和无框架火炬筒体,火炬纤绳(拉筋)的基础错点应无松动及损伤,火炬筒体垂直度小于1/100。
3.5.2 火炬架基础无下陷无裂痕。
3.5.3 框架上紧固件不缺少、不松动、无腐蚀。
3.5.4 平台、梯子、栏杆无腐蚀、不开裂。
3.5.5 对于柔性塔架的火炬框架,紧固件螺栓齐全,配用镀锌螺栓。
3.6 火炬配套容器
3.6.1 修补参照SHS01004-2003《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进行。
3.6.2 加工高含硫原油的企业,火炬水封罐应采取有效的内防腐措施,使用寿命不低于6年。
火炬系统的低压燃气分液罐、酸性气分液罐、压送罐根据腐蚀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3.6.3 水封罐内部加热盘和溢流水管宜选用耐腐蚀材料。
3.6.4 防腐保温层良好。
3.6.5 基础不开裂不下沉。
4.试验与验收
4.1 试验
4.1.1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
4.1.2 容器、管道修理后探伤试压合格。
4.1.3 对排放气和燃料气系统用氮气置换,气密合格。
4.1.4 点火系统、雾化蒸汽、分子封、切断阀等,单回路试验正常。
验收
4.2.1 火炬投入运行一周,各项技术指标达工艺要求,点火及控制系统整体试用正常。
4.2.2 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4.2.3 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4.2.3.1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和材质合格证。
4.2.3.2检修记录。
4.2.3.3 焊缝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无损探伤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