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考博B中国文学典籍真题与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大学

2005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考试科目:中国文学典籍

科目代码:205

选用专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文艺与传媒、文化批评、文学人类学、佛教语言文学、广播影视文艺学

一.填空(每题2分,共10分)

1.请写出《尔雅》各篇篇名:。

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

2.请写出《文心雕龙》的十篇篇名:。

原道第一,征圣第二,宗经第三,正纬第四,辨骚第五,明诗第六,乐府第七,诠赋第八,颂赞第九,祝盟第十,序志第五十。

3.请写出《十三经》各经经名:。

《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的经典

4.请写出《二十五史》各史书名:。

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二十五部史书。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清朝宣统四年(1912年),用本纪、列传、表、志等统一的体裁的编写。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皆为断代史。

5.《庄子》共多少篇_?其中内篇是哪七篇。

33;《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三代易名

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

2.三皇五帝

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称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舜帝(虞舜)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3.《十翼》

《十翼》即《易传》,是对《易经》(《周易》)的注释,共有十篇,因此又称《十翼》。

4.《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5.《说文解字》所说“六书”。

“六书”一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文心雕龙·序志》云:“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请问“五礼”、“六典”是指什么?

“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六典”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

2.《文心雕龙·情采》运:“是以衣锦裘衣,恶文太章;贲象穷白,贵乎反本。”请解释之。

褧(jiǒng 迥):一种套在外面的单衣。这句是《诗经·卫风·硕人》中的话。

章:鲜明。

《贲(bì必)》:《易经》中的卦名。贲:文饰。穷白:最终是白色。《贲》卦的最后说:“白责无咎。”王弼注:“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在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

谟(mó魔):王利器校作“模”,规范的意思。

《诗经·卫风·硕人》说“穿了锦绣衣服,外面再加上罩衫”,这就是因为不愿打扮得太刺眼。《周易》中讲文饰的《贲卦》,最终还是以白色为正,可见采饰仍以保持本色为贵。

3.请问《大戴礼记》与《小戴礼记》的异同是什么?

戴德抄录85篇,成《大戴礼记》,其兄子戴圣抄49篇,是为《小戴礼记》。汉代《礼记》本附属于经(《仪礼》)的,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后,简明易读,大为广行,而篇目繁多的《大戴礼记》很少有人研习,逐渐亡失,北周学者卢辩为其作注,方保留了一部分,到唐代,原书85篇,只剩39篇。

两者篇数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尽管收入相同篇目,文字也有差异。《大戴礼记》原85篇,先仅存39篇,“十三经”未收,收入“四部丛刊”,清代学者多有研究。《小戴礼记》现存49篇,郑玄为其作注,列入“经”。

4.《古文尚书》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如何被考订为伪书的?

中国汉景帝时在孔子故宅壁中发现用古代科斗文写的《尚书》,比汉文帝时伏生所传、隶书书写的《今文尚书》多16篇,故称《古文尚书》。相传孔子后人畏秦法峻急,藏《尚书》、《孝经》及《论语》等于孔子故宅壁中。汉景帝子鲁共王刘馀,拆孔子旧居以扩建宫殿,于墙壁中发现许多书简,全用科斗文书写,有《尚书》及《论语》等儒家经典,称古文经,亦称壁经。汉武帝末年在朝廷任博士的孔子十二世孙孔安国加以整理,与伏生所传今文经校对合并为58篇、46卷。魏晋时惟秘府有之,至永嘉之乱时佚失。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奏上一部孔安国作传的《古文尚书》,比伏生所传的多25篇。此书流传颇久,到宋代吴、朱熹等对它有过怀疑,明代梅竟直斥其伪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惠栋作《古文尚书考》,一一揭示其为伪书的证据。丁宽作《尚书余论》,进而论证其为曹魏王肃的伪造。

5.“诗言志”一语最早出自何典?

《诗经》

四.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每题1分,共16分)

1.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系辞下》)

尺蠖:一种细长的昆虫。蠖,是一种细长的昆虫,在北方称“步曲”,意即它前行的每一“步”,都要“弯曲”一下;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庠序:学校; 斑白:头发发白。

4.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记·礼运》)

燔,烧。黍,黍米。捭,通“擘”,擘开。豚,小猪。人们把黍米放在石板上用火烘热,把小猪剖开放在石板上烧烤。

污尊:在地上掘坑盛水当酒樽。污,小水坑。抔饮:用手掬水而饮。

蒉桴:桴,通“枹”,鼓槌。土鼓,指用瓦框蒙上皮做鼓。

5.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陆机·文赋》)

觚,方形的木简。率尔,不经意。藐然,渺茫。藐然,渺茫。

6.若乃河图孕八卦,洛书韫乎九畴。(刘勰《文心雕龙·原道》)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决于河洛。

至于说《河图》包含着八卦的符号,《洛书》里包含着九类治国的方略

相传洛水中有龟献出书来。韫(yùn 运):藏在里边。九畴(chóu 仇):九类,指治理天下的各类大法。相传天曾赐给夏禹大法九畴(见《尚书·洪范》)。

至于黄河有龙献图,从而产生出八卦;洛水有龟献书,从而酝酿出“九畴”。

7.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钟嵘《诗品序》)

到了东晋渡江到江南后,清谈(玄理风气)的影响像微微的波浪还在流传,孙绰、许询、恒温、庾亮诸位的诗,都平淡得像《道德论》。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8.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春秋左传·隐公·元年》)

夏四月,(鲁国大夫)费伯率领军队在郎这个地方建城。《春秋》没有记载,是因为费伯做这件事不是奉鲁隐公的命令。

9.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屈原《离骚》)

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

10.薄言往愬,逢彼之怒。(《诗经·邶风·柏舟》)

前去诉苦求安慰,竟遇发怒坏性情。

五.标点(共10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