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实现装备精确保障的探讨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实现装备精确保障的探讨1引言人类正步入信息化战争,新的战争形态要求装备保障“及时、准确、优质、高效、低耗”,传统的规模保障己难适应其保障需求。
在知识化、信息化和新军事变革催生下,精确保障作为全新的保障思维和保障模式正成为世界军事大国保障变革的重要课题。
我军正按照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和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研究探索精确保障理论,构建装备精确保障模式,对我军更有重要意义。
2精确保障的定义及内涵精确保障是由美军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来的,精确保障继承了传统装备保障的主要功能,并有机地与信息网络技术、资源重构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相结合,通过精细而准确的规划、建设和运用保障资源,在准确的时间、地点为作战行动提供准确数量和高质量的物质技术保障,使装备保障适时、适地、适量、快速、高效,以最大的限度提高保障工作的效费比。
精确保障系统是指由适应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需求的先进的人才、装备、技术和管理体制构成的有机整体,涉及到人员、装备、技术、体制编制、保障对象、保障空间、保障方法等诸多要素,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军事变革的深入,精确保障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筹划精细、力量精千、手段精良、保障精确。
筹划精细就是保障的总体谋划以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方针为依据,贯彻规模适度的原则;力量精干就是保障体制和保障力量贯彻精干、合成、效能原则,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实行三军联勤和军地一体保障,实现保障力量的集约化、合成化、模块化;手段精良就是实现保障装备、设施的高技术化、数字化,指挥管理自动化、网络化;保障精确是指通过一个全维覆盖、具备全资可视能力的信息系统,准确掌握保障资源的动静状态和预测保障需求,精确使用保障力量、选择保障方式、分配保障资源、协同保障体系,实现保障资源最大限度的有效配置,获得最佳的保障效益。
3精确保障的理论参考精确保障涉及保障建设、保障管理、保障组织指挥、保障防卫等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装备保障信息化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思考一、装备保障信息化概述1、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定义。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指在军队装备保障体系中,综合运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装备保障理论,融围绕装备全寿命周期展开的装备保障指挥、管理、通信、防卫等活动为一体,使装备保障信息在装备保障整个体系中快速、流畅、有规律地的流动,并通过对装备保障信息的使用和转化,实现对部队快速、持续地实施精确保障,提高装备保障效能的动态发展过程。
对于装备保障信息化这个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装备保障领域广泛应用的产物,是实现装备保障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讲,装备保障的现代化就是在传统机械化战争形态下的装备保障的基础上实现装备保障的信息化。
装备保障信息化的范围涉及到整个装备保障体系的各个环节和各项保障活动。
即涵盖装备从生产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又贯穿平时装备的“修、供、训、战备” 的业务管理,理论研管究,人才培养等,还包括战时装备情报侦察、指挥、抢救抢修、防卫等各项保障活动。
装备保障信息化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保障,使装备保障信息在整个保障体系中快速、流畅地流动,为装备保障信息提供发挥其自身信息优势的平台。
装备保障信息化的实现,重在对保障信息的转化及使用。
只有把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项保障活动,并把各类保障信息管理好,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各种信息处理手段,进行处理,最终转化为装备保障的推动力,才能体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价值。
装备保障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深化保障观念、保障模式、保障手段和方法改革的一系列的动态变化的历史进程。
2、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目标。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最终结果是实现信息化装备保障,信息化装备保障是对及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装备保障形态的描述,它以充分发挥信息优势在装备保障领域的作用为主线,凭借信息技术完成了传统松散性装备保障结构模式,向全军装备保障高度一体化的保障结构模式的转变,实现从战略到战术全军“无缝衔接”的大量装备保障系统;通过“信息流” 使“物资流”集约化、社会化、远程化、智能化,部队战斗到哪里,装备保障就精确地“适时、适地、适量” 保障到哪里,即实现精确保障;通过装备保障资源及需求的可视化,以“价值链”理念为指导,以作战部队为中心,实施高效的主动配送保障。
信息化战争与武器装备信息化的若干问题探讨

化 武器装备 体 系的整体 性特征 ,着重提 出 了装备信 息化 建设 的对策 与建议 。
关 键 词 :信息化 战争 武 器装备 信 息化 能 力要 求 整体 性
近2 O年来 ,迅猛发展 的信息技 术在军 事领 域 中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使得军事理论 、武器装
备 、作战样式都发生 了深刻 的变化 ,并彻底改变 了战争的形态 。先进的信息技术 ,全面提高 了武
在态势显示 、协 同作 战和辅 助决 策 等 方 面的功 能 。所有这 四种能力综合体现在武器系统的作 战 应用方面 ,其重点在于实现集成 、高效 、快速 的 作战指挥 与控制能力方面。
三 、 电子 信 息 装 备发 展 特 点 分 析
求论证和体系 总体 规划提供 了 自动化 、定 量化 、
建设通常做法 :在武器装备中嵌 入先进 的电子器
器装备 的信息作战能力 ,实现 了作 战模式 由单兵
种 、单武器平台对抗 向多兵种 、多武器平台的体 系对抗转变。具有联合作战特征 的信息化战争作 为一种战争形 态已逐渐形成。胡锦涛总书记在党 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 :“ 坚持科 技强军 ,按照建
斗力和军 队管理 、教育 、训练等方 面效率的军队 转型和发展 的过程。军 队信息化是推进 中国特色
武器系统信息化能力是现代武器系统研制的
国 防 技 术 基 础
重要指标要求 ,由若 干复杂 的、综合 的性能指标
第l 2 期
能力。例如 ,美 国在 《 合设 想 22 ) 中,将 联 00 信息优势作为实现联合作 战 、精确交战和全方位 防护的前提 。美军还通 过制定 《 联合作 战概念 》 系列文件 ,提 出了对 电子信息装备的具体能力需
军事变革的 内在要求 ,是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 的
浅析信息化武器装备

浅析信息化武器装备
信息化武器装备是为了实现信息化作战概念而不断创新与发展。
含有完整信息系统和
可调节动力驱动系统的武器装备,在改善战斗素质、加速战斗流程、提高管理效能、早期
侦测目标及抵抗空袭的作战效能及行动的安全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通过对外来信息的收集、处理
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海(空)空目标的侦察和实时供应,实现武器装备的有效监管和控制;第二,通过利用无线技术实现武器装备之间的指挥、调度、交流和信息共享,从而实现单兵、单坦克、机动突击旅等多种武装装备之间的实时指挥和调控;第三,利用数据库技术
实现统一信息管理,将有关装备资源数据集成归类,以便实现武器装备决策战略计算;第四,利用先进的电子抗干扰技术,确保空中、地表武器装备交互作战的顺利、有效的实施。
实现信息化武器装备的落实,需要联合国内外行业专家,开展密切的全方面的技术工
作与研究,以增强国防的系统性、科学化、标准化,突出战斗能力与实战能力,以期达到
防御性能满足作战需求的严苛要求,保障兵力安全、提高作战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今天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不断丰富,它们恰好为空袭、航空攻击、对海攻击、对地攻击和其他战斗模式提供了可视的目标信息和有价值的装备信息,有利于
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更大地发挥战斗力量,有效抵抗敌方的攻击,保护国家安全。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空军武器装备需求研究

★邓碑林余滨段采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空军武器装备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很大发展。
本文结合目前空军武器装备的现状与发展,分析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空军作战能力需求,并探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需求。
关键字:空军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空军在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军事战略目标上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空军任务大大扩展。
包括消灭各种空中目标。
攻击各种战略目标。
突击对方战术纵深内的各种目标和对地面部队实施空中支援,实施航空反潜、反舰和反坦克作战等。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空军武器装备需求研究,在军事需求牵引下开展空军武器装备体系建设、系统研制等各项工作。
一、空军武器装备的现状与发展空军武器装备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航空技术、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战争能力需求的牵引下,得到了迅猛发展。
下面探讨空军几种主要武器装备的现状与发展。
飞机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以来。
各国就非常重视,并积极研制和发展新型作战飞机,典型作战飞机按其作战用途分为:制空战斗机、战斗轰炸机、轰炸机。
战斗飞机从发展到现在。
按武器装备出现的时代顺序。
参照技术性能特点,将喷气式战斗机分为四代。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服役的主要是第二REQU_REMENTENGlNEERlNG代战机,其代表机型是苏联的米格一21、米一23、美国的F一4、法国的“幻影”3等;美俄等军事强国战斗机主要为第三代及其改进型,其主要是苏联的米格一29、苏一27、苏一30、美国的F一15、F一16、F/A一18、法国的“幻影”一2000等。
突出的是中、低空亚、跨声速机动性和优异的加速能力。
第四代战机包括美国的F一22、F一35、俄罗斯技术验证型飞机苏一47、米格一1.44等。
F一22已于2005年服役于部队,具有全频谱隐身、超音速巡航和高机动性。
轰炸机机种主要有美国的B一52H、B一1B、B一2A、F一15E战斗轰炸机、F一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A一10攻击机、俄罗斯的苏一34、苏一25、苏一24、图一22M、图一95、图一160和西欧的“狂风多用途”战斗机等。
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研究

Value Engineering•139•部队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研究T h e R e s e a r c h o n A r m y's E q u i p m e n t S u p p o r t u n d e r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I n f o r m a t i z a t i o n武永乐W U Y o n g-l e;李三群L I S a n-q u n(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O rdnance E n g in e e rin g C o lle g e,S hijiazhu ang050003 ,C hina)摘要: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战场信息化将成为未来战场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以及对装备保障速度、手段和 指挥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战时信息化装备保障的基本要求,并从装备保障网络、装备保障指挥和装备保障技术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进 行了探索。
A b s tr a c t:The m odern b a ttle w ill be in fo rm a tio n-b a s e d b a ttle,and in fo rm a tiza tio n w ill be the basic ch a ra cte ristic about b a ttle fie ld.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 a ra cte ristic about in fo rm a tio n-b a s e d w a r and the in flu e n c e on speed o f eq u ip m e n t support,means and com m and,puts forw ard the basic require m en ts o f in fo rm a tio n a lize d eq u ip m e n t s u p p o rt,explores the developm ent ten den cy about e q u ip m e n t support ne t, eq u ip m e n t support com m and and con structio n o f eq u ip m e n t support tech nolog y.关键词:部队;信息化条件;装备保障K e y w o rd s:a rm y;in fo rm a tiza tio n c o n d itio n;e q u ip m e n t support中图分类号:E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7-0139-02〇引言信息化战争是由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电等多 维战场空间实施的,以信息为主导、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 基础、以信息化作战为基本作战方式的战争形态。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及启示

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对现代战争的影响及启示摘要: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浪潮高歌猛进,当代战争已经进入信息化战争时代,这意味着现代战争已经不是过去单一军兵种的数量、武器装备和战术上的对抗,逐渐演变为多军兵种、全要素、全领域的联合作战体系对抗。
新的战争样式蕴含着新的特点,有着新的制胜机理,只有认真研究,抓紧构建信息化联合作战体系,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取得先机。
关键词:信息化;武器装备;现代战争;联合作战引言未来战争精准高效,联合作战已经成为其主要的作战方式,信息化武器装备也成了其取胜的基础和前提,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背景和现代战争的要求,我军一定要重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重要性,加快先进武器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构建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建设并在信息化指挥体系下充分发挥其效能和作用。
一、信息化武器装备对现代战争的影响科技的发展大大促进和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也促进了武器装备的发展,当机械化武器装备被信息化武器装备替代时,新的战争模式、新的作战样式、新的制胜机理变应运而生。
1.提高了战争效率传统的武器装备,往往情报获取、信息传输与指挥控制等方面能力有限,武器装备的打击距离和机动速度有限,使得以往的战争受到时间或空间的束缚很大,战争效率比较低,经常会出现大规模的、持久的狙击战、拉锯战等。
随着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引进,作战地域和空间不断扩大,指挥员可以在千里之外第一时间掌握战场态势,定下决心,下达命令,直接指挥作战。
武器装备的打击距离不断加大,速度不断提升,使得远距离打击、快速打击、精准打击等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战争效能。
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信息化武器装备更先进的一方具有更大的优势。
这些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叙利亚战争中美军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更新了作战样式以往的常规战争中,基本上都是面对面的直接战争,战场上兵戎相见、攻城略地、消灭敌人、保存自我成了最主要的战争形式。
但是信息化大大拉长了武器装备作战距离和攻击速度和精度,逐步出现了非线式、非接触式的作战样式。
浅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需装备发展对策2200字

浅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需装备发展对策2200字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安全格局和战略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军事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需装备的发展对策是解决其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浅谈。
一、信息化对军需装备发展的影响信息化是当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对于军需装备的发展和应用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
信息化使得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都与信息系统紧密相连,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军需装备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形式和需求发生了改变,新型战争方式呈现出多任务、多地区、高速度、高频度和高智能的特点,信息化成为战争态势的主导因素。
因此,军需装备必须具有提高作战能力、适应作战需求、提高战斗效能的特点,这对军需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为了应对信息化战争的挑战,军需装备必须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加灵活的应用能力和更高的作战效能。
在此背景下,军需装备发展对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快科技创新和发展信息化战争需要新型、高科技武器装备的支持,使得军需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军需装备的科技含量决定了装备的实战能力,成为军事和国家安全的支柱。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军需装备的重要任务之一。
政府应该加大对军需装备的投入,鼓励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政企结合,加剧创新研究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军需装备技术的转化;同时,加强海外交流合作,加强军民结合,增加研发人员、工程师和高级军事专家的沟通和交流,促进相关技术标准的制订和落实,以促进军需装备的技术创新和应用。
2、强化装备建设和维护在现代军事条件下,装备建设和装备维护的工作是军队务必要抓好的两个环节。
装备的建设和维护必须要有科学、规范、可操作性,更好地发挥军需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
在装备建设方面,需要根据现代作战形式的需求,针对性地推出适应性更强、稳定性更高、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定位更加精确化的武器装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战术与人的关系
3220班次谭海杰 1322016
古人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又曰:“故国虽大,好战
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和平与发展故然是当今世界的两
大主题,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时代潮流,然而,战争却不时睁大眼睛伺机为虐。
纵观每一次战争,都是人与人、武器装备与武器装备、战术与战术的生死角逐。
在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处理好武器装备、战术与人的关系问题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一、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20世纪80~90年代,轻武器经历着更新换代的变革。
美国、苏联和西欧诸国都进行了轻武器装备更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东欧一些国家也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新型轻武器。
这个时期轻武器新产品开发也十分活跃,有些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装备军队,有些正处于开发试验阶段。
现代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大致为:突击步枪将继续在结构和性能方面进行创新与发展,先进战斗步枪、轻型步冲合一枪、新卡宾枪、单兵自卫枪、步枪轻机枪合一的新型单兵战斗武器等已经出现;手枪的发展,将着重解决手枪弹头命中人体后使其迅速丧失战斗力的停止作用和侵彻性
能同时提高的问题;自动榴弹发射器将大幅度减轻重量,开发新型高威力弹药(包括近炸引信)和昼夜使用的测距瞄准合一的袖
珍火控系统;普通口径的通用机枪或中型机枪的地面野战使用将趋于减少,这类机枪将主要装备在各种车辆、直升机、低空作战飞机上单独使用或在战斗车辆上作为并列武器(与主炮同轴)使用;低发射痕迹(无焰、无烟、微声)的轻武器将有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层出不穷的各种武器装备的试验方案,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提高武器机动能力的同时,还要着重增强其威力,加大其火力密度,以提高其作战效能;武器在新材料(如轻金属、工程塑料等)、新能源(如非火药能源——
电磁能、声能、光能等)和高技术的采用方面也将大有前途。
所以不难发现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的样式、性能等都会发生较多的变化,但其中不变的宗旨是提高武器对任务、人员和环境的适应性。
二、现代化条件下战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战术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战争和军事技术等的发展而发展。
经过几千年的变化,已经从古代的徒兵方阵战术逐渐发展为现代的诸军种、兵种合同战术。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战术兵团和部队,装备了、导弹、步兵战斗车、武装直升机和新型电子器材,合同战术又有新的发展。
进攻中,强调在决定性的时间和地点,迅速、隐蔽地集中优势兵力、兵器和技术器材,建立疏散、纵深、立体的战斗部署,用常规火力或核火力、摧毁和压制对方战术防御纵深,坦克、摩托化兵团和部队从行进间发起进攻,并与空降兵垂直包围相结合,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进攻;防御时,充分利用地形,快速构筑坚固工事,组成支撑点式的纵深、环形、立体防御体系,构成远中近结合、高中低结合的火网,加大掩护地带的纵深,加强后方地域的防御,以积极、迅速的机动和火力、障碍、反冲击等,挫败对方进攻。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正促使军队的武器装备继续朝着装甲化、自动化、导弹化和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抗干扰、多用途等方向发展,对战术的变革将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主要是:利用核、化学武器的突击效果和力求减少这些武器给己方造成的损害,成为战斗的重要因素;攻防正面和纵深增大,兵力兵器部署更加强调疏散和迅速转入地下;部队的合成程度和独立作战能力不断提高,合同战术进一步向分队范围发展;地面装甲突击和空降突击相结合的战斗将成为主要样式,空中机动、纵深攻击、垂直包围等手段广泛采用,远战地位加强;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进一步电子化,快速反应能力将迅速提高;电子对抗在
战斗范围内的广泛展开,不仅使战术更加复杂多变,甚至直接影响到战斗的成败。
所以战术的运用千变万化,但其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目的明确,强调进攻,集中兵力,力争主动,出敌不意,密切协同和掌握预备队等。
三、信息化条件下人的特点
在信息化时代,人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体现,对人的要求也更加苛刻。
不用说指挥作战的是人,参战的是人,在前期收集信息的是人,各种各样的任务都有人的参与,而人的特点也变的越来越清晰。
放眼世界,无论是贫弱的非洲还是富裕的北美、欧洲,各国军队都在紧锣密鼓地提升军队人员的军事、文化素质,我军也正在加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吸纳,例如大学生士兵的逐年增多,军队院校的管理教育更加科学。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
所以不难发现,未来战争中的人将会变得更加聪明,掌握更多更好的军事技能,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更加方便快速,对作战情报的获取能力更强,对战场的适应性更好。
四、三者的关系
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胜利不仅仅靠武器也不仅仅靠人,更注重人与武器的交融与协调,单单靠人或者武器装备是不行的武器因有人才变得更智能,人因有了武器才能更强大。
新式武器装备的产生触发新型战术的产生,而特定的战术只能在特定的武器装备条件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战术是人对战争实践的理论总结,所以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士兵成分、组织编制、训练水平、民族特点、地理等条件也就是人的影响,但是,战术又促进武器装备和人的发展。
综上: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人依然是战争的决定因素,战术是连接人与武器装备的重要
纽带。
所以在信息化条件下,武器装备、战术和人是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