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多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

多给调皮的孩子一些鼓励在幼儿园,每个班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调皮、爱捣蛋的孩子,而作为老师这些孩子往往是老师经常批评、小朋友经常告状的对象,但是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对于老师的批评已经麻木,他们反而变得更加调皮。
如果我们能多给这些孩子一些鼓励又会怎么呢?我们班的刘振枫小朋友由于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要忙于照顾小妹妹,平时根本关注不到他,他的行为习惯不太好,经常跟老师对着干。
老师虽然也有批评教育,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班上小朋友也不太愿意和他玩。
午饭时间到了,小朋友们开始吃起美味的午餐,今天的饭菜似乎特别合刘振枫小朋友的口味,他很快就把饭菜吃完,而且桌面、地面还很干净,像往常一样,他吃完之后就开始在教师乱跑,这时我叫住了他,“刘振枫,你过来。
”刘振枫不以为然的走到我的面前,“今天老师要请刘振枫小朋友做值日生,你们看他第一个吃完,而且还吃的这么干净,我们给他鼓鼓掌吧!”老师边说着边把值日生的牌子挂到了他的胸前,刘振枫当时愣住了,他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老师居然表扬了他,还选他做值日生,小朋友都在给他鼓掌,刘振枫很认真的做起了值日生,小朋友们都去散步了,他主动把小椅子收起来,边收边嘴巴里念着:“今天我是值日生!”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
爱孩子是我们教育的手段,让我们对这些孩子多一些爱,多一些鼓励,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游戏活动中的安全性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平日的教育中我们只会对孩子说“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孩子对于大人这样的反复的强调让幼儿反而有一种叛逆心理,偏要去试试。
其实作为我们幼儿教师,我们也很为难,又要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孩子太自由了,无拘束,又会发生一些危险的事情。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结合起来呢?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
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教育随笔:鼓励教育3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通常作者通过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的一种文体。
经典的随笔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鼓励教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随笔:鼓励教育1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而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学会赏识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试着以赏识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位孩子,发现老师的赏识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自信,而且对幼儿个性的形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小伟是个非常活泼开朗的男孩子,他口语发展好,总能在集体前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他动作发展灵活,许多时候在活动室都能见到他灵活的身影;他乐于助人,生活中我们时时会看到他帮助弱小的小朋友或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可是有一点,那就是节奏感不是很好,音乐课总会唱歌走调,舞蹈动作也会慢上几拍。
在一次下午的音乐活动课上,“老师,我给大家跳一个新疆舞”。
“老师,我给大家跳一个孔雀舞”。
“老师,我还会跳蒙古舞呢”!教室里正在进行着舞蹈表演,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只见小伟,他跃跃欲试,可是又有点不自信,坐在位置上迟迟不肯加入我们的行列,这时,我试着用暗示的眼光看着他,似乎在对他说:“小伟跳起来可美了,只要稍微地听好音乐,跟上小朋友的动作,你会是个不错小演员呢!”看着我的眼光,感受着我的鼓励,他的心情一下放松了,慢慢地挥动着舞姿,跟着小伙伴们跳了起来,虽然他的舞姿不是很美,但是他跳得很认真,非常投入。
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作为老师感到无比欣慰。
这时,我赞赏地对他说:“小伟,你真棒!你的舞蹈动作有了很大进步呢!”孩子们听到了我的话语,也纷纷给予小伟热烈的掌声。
每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他们害怕自己表现不好,怕被别人讥笑,而在参与活动中不是很积极。
我就在教学及各类活动中都用赏识的眼光对待孩子,用积极的话语去鼓励孩子,正如被人们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的斯宾塞所说:“我认为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时期,暗示就是像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
教育随笔: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

教育随笔: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
教育随笔: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
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幼儿,鼓励他们会使他们更加健康的发展作为老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我班最近孩子吃饭特别的慢,随吃着随玩,你说他们也不听,这时候我就说,你们比赛啦哈,吃的第一名的小朋友老师奖给她一个大拇哥,孩子听到这句话之后就不再说话,而是专心的吃饭,果然这个效果不错,孩子得到大拇哥之后都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真诚的故历来帮助孩子。
2023年教育随笔孩子需要鼓励精选9篇

2023年教育随笔孩子需要鼓励精选9篇教育随笔孩子需要鼓励1君君是个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上课乱说话,不好好听课,不睡午觉等,经常做一些令老师头疼的事情。
今天我在打扫卫生时,君君主动帮我拖地,令我很高兴,。
在上课时我表扬了他,接下来这一节课他听得很认真。
午睡时,我对君君说:今天你表现的非常好,如果今天中午好好睡觉,老师就奖励你一颗五角星。
果然,今天中午君君睡的很香。
赞扬和鼓励是引导孩子一步步走向真、善、美的动力。
如果我们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过错上不放,就会心生焦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与信心,会导致孩子往消极的方向发展。
所以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在纠正孩子捣乱等错误行为的同时,用心发现他身上的优点,细心捕捉他的每一点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孩子会逐步改掉不良习惯。
教育随笔孩子需要鼓励2班里有个小男孩,小班的时候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小混世魔王,刚进入中班,他的表现让我深感意外。
虽然依旧调皮,但他讲道理,上课睡觉各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经过一个月的寒假,他又开始调皮了,睡觉、上课都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中午值午睡,班里的孩子都睡了差不多了,他确在那里玩枕头。
我走过的,坐在他床边问他:“还记得以前老是说过,你是我们班表现最好的孩子吗?”他微微的点点头。
“那你觉得你现在表现的怎么样?”我又问他。
他简单的说了句:“不好。
”“那你觉得你还能变得和以前一样,成为我们班最棒的孩子吗?”他有点羞愧的'摇头说:“不能了。
”我说:“你能!”就在简单的两个字,他给我的反应让我惊呆了,他居然哭了。
看到他流泪的那一刻,我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他是多么渴望老师的肯定呀!是的,淘气的孩子需要更多地鼓励。
教育随笔孩子需要鼓励3有些时候,我们管理不了孩子,其实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用对方法而已,用对了方法,这些都不是问题。
一直以来我带幼儿出去户外活动,都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们不听指挥,比如在说游戏规则或玩法时,我说我的,他们说他们的,每次都得扯着嗓子喊,直到今天我才发现了一个办法,原来这样做可以管住他们的嘴巴。
鼓励教育随笔(精选6篇)

鼓励教育随笔(精选6篇)篇1: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多给孩子一些鼓励教育随笔我们总说,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多给孩子一些爱护,也许有人觉得,给孩子关心和爱护,就是让他们吃好穿好,好好玩儿就足够了,但其实我们更应该给孩子的是鼓励,和帮助,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对他最大的关爱!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刘宏语。
平时不声不响,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渐渐其他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师上了手工课,我正帮着收拾废纸,看到刘宏语低着头在玩纸,就问:“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废纸拿去扔掉?”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我来,我来。
”这时,刘宏语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赶紧抓住机会,“小语你来。
”她点点头,有了一次经验,以后日子里,我经常请她做事,帮我分碗,分汤匙,整理桌椅等,还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渐渐地,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了能让她更快地融入集体氛围,我还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每当晨间活动时,请小朋友一她一起玩,她有什么事我请小朋友一起帮她,在区域活动时,请小朋友邀请她到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一起扮演角色,有的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她,教室里、活动室,操场上再也看不到孤单的小语了。
让一个孩子,从孤单变得乐观,朋友多多,这样的`变化,我感到十分欣慰,不由得想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内防的想法与需求,而这些他们并不一定会用语言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该对孩子多一些关注与鼓励,用心去聆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童真的世界,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健康人格。
篇2:少一些劝阻多一点鼓励教育随笔少一些劝阻多一点鼓励教育随笔有一群青蛙在树林中穿行时,有两只青蛙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很深的坑中。
所有的青蛙都聚集到坑边。
当看见坑很深时,青蛙们就告诉那两只拼命往坑外蹦的青蛙,不要白费力气了,你们根本跳不出来。
2023年教育随笔多鼓励孩子(7篇)

2023年教育随笔多鼓励孩子(7篇)教育随笔多鼓励孩子1活动课结束了,接下来是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可高兴了,只见他们像放飞的鸽子争先恐后的从活动室里跑出来,走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前,开心的玩了起来。
不一会儿,只听见沙池里传来一声尖叫,我第一时间跑过去,只见小婷在大声哭,我连忙问:“小婷你怎么了?”“老师我们在用果冻盒扣蛋糕,王林跑过来给我们全弄坏了,好可惜呀”噢!原来是这样。
这时,只见王林站在那里低着头,一动不动,我走过去,以我的性格很不能拽过来,狠狠的批他一顿,可我转念一想,不能这样做应多给孩子鼓励,少给孩子批评。
这时我俯下身来,亲切的说:“王林这件事你做的对吗?”“不对,”。
那你应该怎样对小婷说呢?王林说:“小婷对不起,以后我再也不这样做了,我们一起来做蛋糕吧!”小婷说:“没关系,那好吧!”只见两个孩子开心地笑了。
通过这件事,我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要记住:多给孩子鼓励、少给孩子批评,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随笔多鼓励孩子2为了管理好班级工作,管理好孩子们的常规,我每天都给表现好的孩子们一小点的鼓励,在孩子额头上贴“大拇指”或者“水果”之类的小贴画,但是,我发现孩子们还没到放学时间,小贴画就跑到垃圾桶里去了,这怎么办呢?于是,我搜集了很多光盘,在活动墙上设计了两个毛毛虫,每个光盘上写上孩子的名字,每天表现好的幼儿就把小贴画贴在毛毛虫上,这样的效果还不错,就连那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每天都抢着为班级做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于是我跟孩子们提出:谁做的好,老师就奖励给谁。
孩子们上课、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课堂气氛更活跃了。
一次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孩子们的积极性特别高,都纷纷举手回答问题,对举手回答好的孩子,我都给他们奖励,但是班内孩子太多,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站起来回答问题,都能得到奖励。
下课了,航航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下一节课我回答你提出的问题好吗?我说为什么呀,我也想多得到一个小贴画,争取是我们班得小贴画最多的小朋友,当然能,我鼓励他说。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对孩子应多一些鼓励》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对孩子应多一些鼓励》
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偶尔会听到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其他小朋友多乖,多听话,你看看你太调皮了,或者有些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在学校好好学习等等。
其实,这也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结果,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不会有太多的好处。
孩子现在人生观价值观都还没有成熟,如果这么早就当孩子的面说其他小朋友是多么多么优秀,这可能给孩子带来过早的压力,甚至会让孩子产生自卑,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家长的老师,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尽管有时候他们做的不好。
这样,孩子们会感觉他们生活在快乐里。
这样更有利于孩子面对以后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一贯的责怪孩子,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1。
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多给孩子点鼓励

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多给孩子点鼓励在幼儿园教育中,中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已经逐渐掌握了基本的语言和交往能力,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对于中班的教育要注重鼓励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他们爱上学习,爱上生活。
首先,中班孩子还处于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因此我们要准确识别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对他们进行及时、真实且有针对性的鼓励。
在中班教育中,我们应该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孩子所具备的特长和潜能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真切的肯定和赞扬,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其次,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断探索。
中班孩子正处于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喜欢尝试新事物。
在这个时期,创新能力和探索欲望都是非常强烈的。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勇于尝试和尝试不同的方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自我实现的机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
另外,中班孩子的自卑心理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
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对于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敏锐地察觉并及时给予关注和帮助,以从根本上消除孩子们的自卑心理。
同时,通过提高对于孩子们的认同感和支持度,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关注和重视,从而增强孩子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最后,多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帮助和指导。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不仅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在中班教育中,教师应该注重细节,了解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这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大量的耐心。
同时,教师还需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总之,鼓励孩子在中班阶段展现自己的特长、探索自己的潜能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鼓励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运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还必须具有细心体贴、耐心倾听和关注孩子的心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孩子多一些鼓励
在幼儿园工作时间长了,常听到家长在接孩子的时候问: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瞧某某某画的多好!你看看你画的那是什么呀?诸如此类的话语。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