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进食护理

合集下载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管理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进食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环境与心理护理:在进食时,患者应处于安全、舒适的环境中,注意力集中,避免受到外界刺激。

护理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以增强其安全感和信心。

2. 控制进食速度与量:患者应缓慢进食,每次进食的量不宜过多。

陪护人员不可催促患者,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其充分咀嚼和吞咽食物。

3. 选择合适的食物:对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避免稀液体和固体食物,而选择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的食物,如稠芝麻糊、米糊等。

同时,应避免食用含渣、硬、脆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4. 口腔卫生管理: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

患者应定期清洁牙齿和口腔黏膜,去除残留食物,以维持口腔湿润和清洁。

5. 体位与代偿方法: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考虑改变进食体位或使用代偿方法,如调整头部姿势、采取侧卧位等,以帮助食物顺利通过咽喉和食道。

6. 间接训练与吞咽手法:对于吞咽器官生理功能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间接的吞咽训练和吞咽手法的介入,以帮助其恢复吞咽功能。

7. 插鼻饲管与进食训练:对于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插鼻饲管来维持营养。

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进行进食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主进食的能力。

总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进食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环境与心理护理、控制进食速度与量、选择合适的食物、口腔卫生管理、体位与代偿方法、间接训练与吞咽手法以及插鼻饲管与进食训练等。

通过全面的管理和护理,可以降低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效果。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一、引言
吞咽障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于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由于吞咽困难可能导致误吸和营养不良等问题,因此,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套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以期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

二、目标人群
本团体标准适用于所有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

三、护理原则
1. 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2. 安全性:确保患者在进食过程中不会发生误吸或窒息等情况。

3. 营养充足: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维持身体机能。

四、护理流程
1. 评估:通过专业的吞咽功能评估,了解患者的吞咽情况,确定适宜的饮食类型和进餐方式。

2. 餐前准备: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体位,保持口腔清洁。

3. 进食过程:采用适当的喂食方式,如勺子喂食、管饲等,避免患者吞咽过快或过多。

4. 餐后处理:清理口腔和餐具,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反应。

五、培训与监督
对参与吞咽障碍进食护理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并掌握本团体标准。

同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监督和评价,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

六、结语
本团体标准旨在为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护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帮助他们安全、有效地摄取营养,改善生活质量。

我们期待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能够积极响应并执行本标准,共同提升我国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水平。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

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引言吞咽困难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老年人、中风患者、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等。

吞咽困难不仅影响食物的摄入,还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和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吞咽困难的护理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提高吞咽困难患者的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1. 安全饮食吞咽困难患者在饮食时需要特别注意食物的选择和处理。

以下是一些安全饮食的建议:•选择软食:患者可以选择软食,如熟透的水果、蒸煮的蔬菜、煮烂的米饭等,以减少吞咽的阻力。

•切割食物:将食物切成小块,可以减少患者吞咽时的困难。

•避免粘性食物:粘性食物容易黏在咽喉部位,增加吞咽难度,应避免食用。

•注意饮食温度:避免食物过烫,以免烫伤口腔和咽喉,同时,也可以选择温热的食物,以增加食物的流动性,便于吞咽。

•治疗原发疾病: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种疾病,如喉癌、食管炎等。

治疗原发疾病可以帮助改善吞咽困难。

2. 餐具调整在吞咽困难患者的餐具选择上,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吞咽。

•使用硅胶餐具:硅胶餐具具有柔软的特点,可以减少对口腔和咽喉的刺激,减轻吞咽困难。

•使用特殊餐具: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特殊设计的餐具,如吸管杯、宽口杯、扁平餐具等,以提供更便利的进食方式。

3. 保持坐姿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应保持适当的坐姿,以减少吞咽困难的发生。

•保持身体直立:患者应保持坐直的姿势,不要趴着或侧卧进食。

•坐在高椅上:选择高脚椅或垫子,使患者的头部保持正常的姿势,以便顺利吞咽。

4. 助推吞咽对于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助推吞咽的护理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进行吞咽。

•喂食技巧:护理人员可以采用适当的喂食技巧,如将食物置于患者的舌根处,使用勺子轻轻推送食物等,以帮助患者吞咽食物。

•援助用具:适当使用援助用具,如吞咽机、吸引器等,可以提供辅助帮助。

5. 注意口腔护理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过程中容易引起口腔不适和感染,因此口腔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

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进食护理-医学课件

吞咽障碍患者的安全进食护理-医学课件

吞咽功能训练
吞咽基础训练: ⑴、颊肌训练 (Cheek muscle training) 示意患者做吸吮动作,
可吸吮筷子、手指,继而做鼓腮、吐气、微笑等动作,以收缩颊部肌 肉和口轮匝肌。
⑵、舌肌训练 (Tongue muscle training) 护士站于患者右侧,让
其主动做伸缩舌、舌左右摆动、舌背抬高运动,幷用勺子或压舌板给 予阻力。舌运动不灵活的患者,由护士协助或患者自己被动做舌不同 方向的运动。
早期对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对促进其 吞咽功能恢复至关重要。由于医院缺乏康复治疗师,必须 由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尽早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 训练。
进食的注意事项
1、进食前注意休息,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卧位 2、进餐时不要讲话,减少进餐时环境中分散注意力的干扰
因素。 3、进食后做空吞咽、咳嗽数次,减少食物滞留,保持坐立
康复治疗的方法
直接训练治疗: 利用食物进行的吞咽训练
间接训练治疗: 没有用到食物的吞咽训练
直接吞咽训练
食物的选择
固体食物不易咀嚼,液体容易呛咳。
容易吞咽的理想食物特征: 柔软、密度、性状均一. 有适当的粘性、不易松散,在口腔易形成食团. 易于咀嚼,通过咽、食道易变形. 不易在粘膜上粘附滞留
正确的喂食
谢 谢 聆 听!
位30~60分钟,防止食物返流。 4、不能使用吸水管,用杯子饮水,杯中的水至少应保留半
杯以上。 5、神智不清、疲倦或不合作时切勿喂饲,如进食时容易疲
倦,宜少食多餐 6、把进食时间安排于药物发挥最佳效力的时段,必要时把
药丸磨碎及混于糊状食物中服用
正确的喂食
椅上进食的错误及正确姿势
床上进食者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常规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常规

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常规
定义
吞咽功能障碍是指由于吞咽过程中的问题导致食物或液体难以
通过咽喉顺利进入食道的病症。

这可能会引起吞咽困难、呛咳、窒
息和其他喉部疾病的风险。

护理常规
以下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
1. 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

2. 确保患者坐直,不要俯身,以促进食物和液体的顺利通过。

3. 必要时提供口腔清洁,确保口腔干净,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4. 给予患者充分的时间来咀嚼食物,鼓励他们细嚼慢咽。

5. 选择易于咀嚼和吞咽的食物,避免硬、坚果状或块状食物。

6. 食物应具有适当的温度和质地,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7. 饮食应均衡,包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以维持患者的
身体健康和免疫功能。

8. 避免给予患者大量液体,以免引起窒息或呼吸道感染。

9. 观察患者吞咽的过程和表现,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10. 充分沟通和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喜好,尊重他们的意愿并给
予支持。

注意事项
护理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遵循医生或护士的指示,按时给予药物治疗。

- 定期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咽喉炎症的情况。

- 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以提高吞咽功能。

- 引导患者遵循正确认识和保持积极态度,积极配合护理措施。

以上是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和注意事项。

根据具体病
情和医疗条件,还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进行个性化的护理。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全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患者进食护理
(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目 录
CONTENTS
1 / 术语和定义 2 / 缩略语 3 / 基本要求
4 / 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 5 / 进食途径选择 6 / 进食护理
术语和定义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脑卒中引起的吞咽相关中枢部位或神经受损, 使吞咽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损伤而导致一系列进 食困难症状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嘱患者取端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让患者分别单次喝下1ml、3ml、5ml水,如无问题,再让患者像平常 一样自行饮下30ml温水,观察和记录饮水时间、有无呛咳、饮水状态。
2.结果判定
正常 可疑
异常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Ⅰa 5s内能顺利地一次将水咽下 Ⅰb 5s以上一次喝完无呛咳 分两次喝完,无呛咳 一次喝完,有呛咳 两次以上喝完,有呛咳 多次发生呛咳,不能将水喝完
说明患者存在口咽性吞咽障碍
不伴安全性/有效性受损:
说明 VVST-CV 测试结果为阴性;
基本要求
基本 要求
01 应根据筛查和评估结果,为吞咽障碍患者制订个体化的进食方案。
02
每周应至少进行两次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 调整进食途径。
03 患者发生神经功能变化时,应随时进行吞咽功能筛查与评估。
➢ 进食后30min 内应协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避免翻身、拍背等操作。
进食护理-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患者的护理
➢ 应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 应将导管末端置入食管中下段(约30cm) ➢ 每次注食量300~500ml,注食速度以50ml/min 为宜。 ➢ 进食后应协助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位 30 min 以上。 ➢ 每次管饲后,应使用温开水清洗营养管,并妥善保存。 ➢ 每日应至少给予两次口腔护理或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口腔清洁。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标题: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一、前言
吞咽障碍是由于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或手术后等因素导致的进食困难。

为保证患者安全,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二、目标群体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因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出现吞咽障碍的患者。

三、护理流程
1. 评估阶段: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详细的吞咽功能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训练阶段:对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包括口腔控制、舌头运动、咽喉部协调等,以改善吞咽功能。

3. 进食阶段: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患者的饮食质地和喂养方式,如糊状食物、液体食物或者管饲。

4. 监测阶段: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四、护理原则
1. 安全性:确保患者在进食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误吸、窒息等情况发生。

2. 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3. 全程关注:从评估到实施,再到监测,全程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反应。

五、结语
吞咽障碍进食护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专业的技能。

希望此团体标准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提升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质量。

六、参考文献
[此处列出相关参考文献]
以上就是关于吞咽障碍进食护理团体标准的全部内容,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

我们将持续更新和完善这个标准,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患者需求。

吞咽障碍治疗的护理常规

吞咽障碍治疗的护理常规

吞咽障碍治疗的护理常规吞咽障碍指的是食物或液体在从口腔到食道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有痛苦感,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误吸食物或液体进入气管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饮食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吞咽功能情况,调整饮食种类和质地,例如将食物切碎、糊状饮食或流质饮食。

为患者提供与其口腔能力相适应的食物,以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

2.姿势管理:对于卧床或坐位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需要采用恰当的姿势,如坐位前倾30度或侧卧位,以利于食物顺利通过食道进入胃部。

3.安全管理:确保患者进食时处于清醒状态,避免疲劳和睡意加重吞咽障碍。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情况,以及出现任何吞咽过程异常的情况。

在进食前后,进行口腔和咽部的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配合治疗:密切与医生和治疗师的合作,按照医生的嘱咐给予药物治疗,如抗胆碱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以及进行康复训练,如语言治疗、吞咽训练等。

5.心理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理解患者的难处和痛苦,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需求。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除了以上的护理常规之外,对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插管的通畅性和固定度,防止误吸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告知患者和家属相关的饮食护理知识,如避免坚硬、易散落的食物,慢慢咀嚼食物,尽量直立或前倾进食等。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吞咽功能。

总之,吞咽障碍的护理常规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计划,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