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 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 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重点:随机事件的概念。

教学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卡片、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确定事件,如掷骰子出现的点数、抽奖活动中获奖等。

2. 提问:除了确定事件,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事件?它们发生的可能性如何?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必然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2. 不可能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3. 随机事件:定义、特点、举例。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3.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四、练习巩固(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2. 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随机事件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确定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讲解环节,通过举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分组讨论和回答问题,加深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练习巩固环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测对随机事件的理解。

总结与拓展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引导。

九年级数学下册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新版)湘教

九年级数学下册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新版)湘教

第4章概率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知识与技能】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重点】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教学难点】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③a是实数,a2<0.④种瓜得豆.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事件的分类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例1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1)出现的点数大于0.(2)出现的点数为7.(3)出现的点数为5.【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动脑筋: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例1 教材P121例题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1的议一议.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1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为3cm,5cm,9cm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确定事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A.守株待兔B.一箭双雕C.水中捞月D.瓮中捉鳖4.一个袋中装有7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A.一定是红球B.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C.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D.一定是白球5.小华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比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______.(填“大”“小”或“相等”)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5个红球,3个白球,2个绿球,这些球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小明从中任摸一个球.(1)你认为小明摸到的球很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2)摸到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吗?(3)如果想让小明摸到红色球和白色球的可能性一样,该怎么办?写出你的方案.【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上述题目后.【答案】1.D 2.B 3.D 4.B 5.大6.解:(1)红色,因为红球最多;(2)不一样;(3)取2个红球出来,或放2个白球进去.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1.完成教材P122第1、2题.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节课由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体验生活与新知识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可能性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但对于如何利用概率来预测事件的发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事件的可能性,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计算方法的掌握。

2.难点:如何利用可能性预测事件的发生概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随机事件与可能性之间的关系。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和数学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

3.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实例,如抛硬币、抽奖等,引导学生回顾事件的分类(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事件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计算这些随机事件的可能性,并互相交流心得。

4.巩固(10分钟)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可能性计算方法。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这一节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树状图分析复杂事件的概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随机事件的概念,掌握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树状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概率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对于如何利用树状图分析复杂事件的概率可能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掌握计算事件概率的方法。

2.能够利用树状图分析复杂事件的概率,并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

2.可能性计算方法的应用。

3.利用树状图分析复杂事件的概率。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点;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问题,以便进行教学呈现和练习。

2.准备树状图模板,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定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5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事件的可能性。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事件,利用树状图分析事件的可能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利用树状图分析事件概率的方法。

5.拓展(10分钟)设置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可能性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4.1《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4.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随机事件的定义、可能性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概率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三年级下册的统计和概率知识,对事件的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可能性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能正确判断一个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2.掌握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方法,能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随机事件的定义和判断。

2.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方法。

3.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情境。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3.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奖的人选是随机的?引发学生对随机事件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随机事件的定义,引导学生判断一些常见事件是否为随机事件。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方法,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在操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通过一些典型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随机事件的性质和可能性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以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概率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随机事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能列举生活中的实例。

2. 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内容:1.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及生活中的实例。

2.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抛硬币、抽奖等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随机事件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随机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图片或实物举例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三种事件的理解。

3. 教师讲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通过实验或案例进行演示。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若干个事件,要求学生判断其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并解释原因。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判断一个事件是必然事件、随机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列举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并分析其可能性大小。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抛硬币、抽奖等生活中的随机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并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推荐】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 ▎冀教版(2014秋) (12)

【推荐】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简单随机现象和等可能性 ▎冀教版(2014秋) (12)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简单的游戏方案。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操作的过程,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探索新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能按要求设计公平的游戏方案。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一枚硬币)是啊,这是我们都经常用到的硬币。

大家观察一下,每个硬币都有几个面?(两个)我们把写有数字的一面叫做正面,另一面叫做反面。

师:(抛硬币)落地时哪一面朝上?(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真了不起,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可能性。

(板书课题)二、设疑自探(一)质疑:师:看过足球赛吗?那么大家觉得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这样公平吗?为什么?(课件出示:足球赛前抛硬币的情景图)你们认为抛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呢?(二)验证:1、动手实验,获取数据。

(分组活动)师:如果我们实际抛硬币2分钟,会不会也是你们想的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抛硬币的实验,验证一下大家刚才的想法,好吗?师: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要弄清楚实验的要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抛硬币2分钟,抛硬币时用力均匀,高度适中;2)、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一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抛;3)、用画正字的方法分别统计相关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单中(如下表):师:弄清楚实验要求了吗?现在就开始实验吧!师:大家做完实验了吗?请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课件出示统计表,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填入数据)2、分析数据,初步体验。

师:比较一下每个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你发现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多,反面朝上的次数少;有的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少,反面朝上的次数多。

42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教案

42随机事件的可能性教案

随机事件的可能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掌握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探讨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恰当的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讨提高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分析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难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三、教学过程复习巩固1.下列事件中,属于随机事件的是( )A.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B.x为实数,x2<0C.在某一天内电话收到呼叫次数为0D.今天下雨或不下雨2.“任意打开一本200页的数学书,正好是第35页”,这是_______事件(选填“随机”“必然”或“不可能”).创设情境小明、小刚两人做如下游戏:如图是一个骰子,任意掷出骰子,若朝上的数字是6,则小明获胜;若朝上的数字不是6,则小刚获胜.你认为这个游戏对双方公平吗?问题3袋子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即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1)这个球是白球还是黑球?(2)如果两种球都有可能被摸出,那么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吗?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思考能否通过改变袋子中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使“摸出黑球”和“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AB两转盘上图是两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利用这两个转盘做下面的游戏:(1)甲自由转动转盘A,同时乙自由转动转盘B;(2)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几就顺时针走几格,得到一个数字;(3)如果最终得到的数字是偶数就得1分,否则不得分;(4)转动10次转盘,累计得分高的人为胜者.这个游戏对甲、乙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练习1.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约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落在陆地上”与“落在海洋里”哪种可能性大?2.桌上倒扣着背面图案相同的5张扑克牌,其中3张黑桃、2张红桃-从中随机抽取1张.(1)能够事先确定抽取的扑克牌的花色吗?(2)你认为抽到哪种花色的可能性大?(3)能否通过改变某种花色的扑克牌的数量,使“抽到黑桃”和“抽到红桃”的可能性大小相同?3.列举一些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必然事件的例子.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四、教学反思从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来看,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教师的讲解,又有讨论,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组织学生活动等.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度. 强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随机事件与可能性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体会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认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学重点】
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教学难点】
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动脑筋:下列事件中,哪些一定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①晴天的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
②通常,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到100℃沸腾.
③a是实数,a2<0.
④种瓜得豆.
⑤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⑥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教学说明】要求同学们凭生活经验或已学过知识,对上述问题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①和②.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③和④.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如动脑筋中的⑤和⑥.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性事件,确定性事件和随机事件统称为事件.
事件的分类
请同学们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例子.
例1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骰子的6个面上分别刻有1,2,3,4,5,6的点数,试问,下列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出现的点数大于0.
(2)出现的点数为7.
(3)出现的点数为5.
【教学说明】本例比较简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答.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动脑筋:
①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是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大?
②一个袋中有8个球,5红3白,球的大小和质地完全相同,搅均匀后从袋中任意取出一个球,是取出红球的可能性大,还是取出白球的可能性大?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小组回答完成.
归纳: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可能不同.
例1 教材P121例题
3.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教材P121的议一议.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有两个事件,事件A:367人中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事件B: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朝上的面点数为偶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事件A,B都是随机事件
B.事件A,B都是必然事件
C.事件A是随机事件,事件B是必然事件
D.事件A是必然事件,事件B是随机事件
2.下列事件:①在足球赛中,弱队战胜强队;②抛掷1枚硬币,硬币落地时正面朝上;
③任取两个正整数,其和大于1;④长为3cm,5cm,9cm的三条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其
中确定事件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守株待兔
B.一箭双雕
C.水中捞月
D.瓮中捉鳖
4.一个袋中装有7个红球,3个白球,从中任意摸出一球,则()
A.一定是红球
B.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C.摸到红球、白球的可能性一样大
D.一定是白球
5.小华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2的倍数的可能性比座位号是5的倍数的可能性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6.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有5个红球,3个白球,2个绿球,这些球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小明从中任摸一个球.
(1)你认为小明摸到的球很可能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2)摸到三种颜色球的可能性一样吗?
(3)如果想让小明摸到红色球和白色球的可能性一样,该怎么办?写出你的方案.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在完成上述题目后.
【答案】1.D 2.B 3.D 4.B 5.大
6.解:(1)红色,因为红球最多;
(2)不一样;
(3)取2个红球出来,或放2个白球进去.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师生共同回顾事件的分类及概念,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2.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学们交流.
1.完成教材P122第1、2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本节课由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体验生活与新知识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