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EST_SSR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

合集下载

植物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植物EST-SSR标记开发及其应用
基 因组 学 与 应用 生物 学 ,0 0年 , 2 21 第 9卷 , 3期 , 5 4 5 1 第 第 3 4 页
Ge o c n p i dBi l g , 0 , 1 9 No3 5 4 5 1 n mi s d Ap l o o y 2 1 Vo . , . , 3 — 4 a e 0 2
Zh ngLi a a d Ta x a ngKe u n
P a t o e h l g s a c n e , c o l f fc l r ndBi l g , h n h i io To g Un v ri , h n h i 2 0 3 l n t c no o yRe e r hCe tr S h o Ag u t ea o o y S a g a a n i e st S a g a , 0 0 0 Bi o i u J y
评述 与展 望
Re iw n r g e s v e a d P o r s
植物 E T S R标记 开发及其应 用 S —业 与 生 物 学 院植 物 生 物 技 术研 发 中 t, 海 , 00 0 上 5 2 0 3 通 讯 作者 ,h n l@sueuc za gd j . . t d n
r s ur e f rd veo me to R r e si a t.EST— S r e kid o oe u a ke sd rv d fo e o c o e l p n fSS ma k r n pln s S Rsa ea n w n fm lc lrma r e i e r m ta c it t e r a l d a t g si p ia insd o t o e ta olsi e ef nci n a dt i h lv l r ns rp swih r ma k b ea v n a e n a plc to uet hep t n ilr e n g n u to n h e e he g o r n f rbii o r lt d s c e .La g —c l d ntfc to f lm o p cES SS n slc r al r v s fta se a l y t e ae pe i s t r e s a ei e i a i n o po y r hi T- Rsi iio g e ty i i mp o e t f ce y o r e e e o me t he e inc fma k r d v l p n .Es e i l ,a h au ai n o h e s qu ncn e h ol isa d t e i p ca l st e m t r to ft e n w e e i g tc n oge n h y s r c i t e u n i o twh n c mb n dwi h e s q n i gt c no o i s t e i iiome h d f r hap de l i iss q e cngc s, e o i e t t en w e ue c n h l g e ,h n sl t o o ne n h e c t d n i c to fp y o p c EST- SRsb s d o h r ns rp o ed t od e yt e s q n i c - hei e tf a in o olm r hi i ・ S a e n t eta c it m aapr uc d b n w e ue cng e h- he no o is lha eab gi a to v lpme to SR r e si a t. n t satce we b ify i r d c h l g e wi v i l mp c nt de e o he n fS ma k r pln s I ril , re o u et e n hi l nt

基于EST-SSR的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基于EST-SSR的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之 间,平均 值 为 O5 ;观测 杂 合度( ) 01 ~ .0之 间,平 均值 为 07 ; S a n n指数 平均 为 11 。按 相似 .8 在 .0 1 0 .l h n o .4
系数 为 05 .5可将 参试 的 4 0个 品种 分 为四大 类 。研 究结 果发现 以云南 大叶 茶为母 本 的茶 树 品种 比福鼎 大 白茶 为
母本 的 品种 遗传 多样 性 更 高。 关键 词 :茶树 ;半 同胞 系 ;E T S R;遗传 多样 性 ;亲缘 关 系 S .S 中 图分类号 : 5 1 Q3 ¥ 7;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10 —6 X( 0 0 0 . 8 -7 0 03 9 2 1 ) 3 14O
YU iz n 一 J . ho 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U ANG i a Y O Migz e, A ajn Ha. o, A n .h Y NG Y - t u
( . e e e rhI si t f h ie e a e f r ut rl ce c s H n z o 1 0 8 C ia 1 T aR s ac n t u e t e t o Chn s d myo Ag i l a S i e , a g h u3 0 0 , h n Ac c u n
茶 叶 科 学 2 1 ,3 3 : 1 4 1 0 O 0 0( ) 8 ~ 9
J u n l fTaS in e o ra e ce c o
基 于 E T S R 的福 云 ( )同胞 系 茶 树 品 种 ( ) S - S 半 系 遗 传 多 样 性 和 亲 缘 关 系 分 析
的亲 缘关 系和遗 传 背景 进行 了分 析评 估 。2 8对 引物 在 4 O个供 试 品种 问共检 测 到 9 9个 等位 位 点 ,每 对 引物 为

基于est-ssr标记的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est-ssr标记的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山西农业科学2020,48(2):167-171基于EST-SSR 标记的西双版纳苦茶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尚卫琼,李友勇,刘悦,段志芬,杨盛美,李慧,许燕,刘本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66201)摘要: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提高作物的环境适应性和遗传改良进度至关重要。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双版纳境内苦茶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应用28对SSR 引物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的50份苦茶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结果表明,共检测到127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为4.53;Shannon 信息指数在0.92~1.70,最小为SSR01位点(0.92),最大为SSR09位点(1.70),平均每个位点为1.25;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444~0.777,最小为SSR01位点(0.444),最大为SSR09位点(0.777),每个位点平均值为0.614。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0份供试材料分成4个大类和多个亚群,其中有2个大类只有2份资源材料,其余46份材料分布在另2个大类多个亚群中。

聚类结果与多态性信息含量和Shannon 信息指数分析结果一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研究结果可为西双版纳苦茶资源的育种和创新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苦茶;分子标记;EST-SSR ;西双版纳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481(2020)02-0167-05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Bitter Tea Germplasm Resource in XishuangbannaBased on EST-SSR MarkersSHANG Weiqiong ,LI Youyong ,LIU Yue ,DUAN Zhifen ,YANG Shengmei ,LI Hui ,XU Yan ,LIU Benying(Institute of Tea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unnan Key Laboratory of Tea Science ,Yunnan Tea Germplasm Resource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Kunming 666201,China )Abstract :Abundant genetic vari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progress of crops.To know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germplasm resource in Xishuangbanna,50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resources were explored by using 28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otal of 127distinctive loci were detected with an average of 4.53,the Shannon information was range from 0.92to 1.70with an average of 1.25,the largest was the loci SSR09(1.70)and the smallest was the loci SSR01(0.92).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was range from 0.444to 0.777with an average of 0.614,the largest was the loci SSR09(0.777)and the smallest was the loci SSR01(0.444).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50Camellia assamica var.kucha resources were divided into 4groups and subgroups,there were 2categories only 2resource materials,the remaining 46materials were distributed in two other large groups and many subgroups.The result of cluster analysis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Shannon information index and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all of these show high genetic diversity.The results will provide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breeding and innovative utilization of bitter tea resources in Xishuangbanna.Key words :Camellia assamica var.;akucha ;molecular marker;EST-SSR;Xishuangbanna收稿日期:2019-06-13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青年项目)(2017FD206);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8ZG009)作者简介:尚卫琼(1990-),女,云南屏边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研究工作。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姚明哲;刘振;陈亮;王新超;马春雷;梁月荣【期刊名称】《茶叶科学》【年(卷),期】2009(29)3【摘要】利用25对EST-SSR引物对江北茶区的45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25对引物共检测到83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3.3个,可鉴定的基因型为6个.引物的PIC值平均为0.61,扩增位点的观测杂合度高于期望杂合度.45份供试种质中可观测的等位位点平均为4.2个,有效等位位点为2.8个.等位位点观测杂合度平均为0.7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61,Shannon信息指数为1.11.江北茶区主要省份间茶树种质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Gst=0.2),而基因流(Nm=3.9)较高.AMOVA分析显示,95.97%的变异发生于居群内.45份供试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2~0.89之间,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资源在亲缘关系上未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化.湖北、安徽和陕西三个主要省份茶树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048,其中陕西资源在亲缘关系上略远于湖北和安徽.【总页数】8页(P243-250)【作者】姚明哲;刘振;陈亮;王新超;马春雷;梁月荣【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浙江,杭州310008;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1.1;Q311【相关文献】1.基于EST-SSR的陕西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陈熙;李佼;张羽;张颜青;徐凯明2.利用ISSR和EST-SSR标记分析茶树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J], 刘本英;孙雪梅;李友勇;唐一春;贺巍;汪云刚;王平盛3.广西茶树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EST-SSR分析 [J], 周炎花;乔小燕;马春雷;乔婷婷;金基强;姚明哲;陈亮4.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J], 刘振;王新超;赵丽萍;姚明哲;王平盛;许玫;唐一春;陈亮5.EST-SSR分析云南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J], 刘本英;李友勇;孙雪梅;王丽鸳;贺巍;成浩;汪云刚;王平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基于EST—SSR标记的云南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 萌 ,李友 勇 , 孙 雪梅 , 王 家金 , 谢 瑾 , 成 浩 ,汪云 刚 ,刘本英
( 1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 叶研究所/ 云南省茶树种质资源创新与配套栽培技术 工程研究 中心 , 云南勐海 6 6 6 2 0 1
2 . 中国农业科学 院茶 叶研究所 , 浙江杭州 3 1 0 0 0 8 )
备用 。
1 . 3 S S R 引物
生茶树资源中 , 不乏有优质或性状特异 的资源 , 无疑是 品种选 育的最佳材料 , 可用 于资 源创新 。另一方面 , 随着科学技术 的
不断进步 , 一些野生茶树在茶树的分类 、 演化 、 育种等方面均具
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E S T—S S R是基于 E S T序列或 c D N A数
据开发 的异种分子标记 。他来 自于功能 基因 , 除具 备 S S R标 记的优点外 , 从E S T数据库中获得 S S R建立 E S T— S S R标记经 济、 且通用性高 , 还具有引物开发成本低、 可直接反映骨干功能
在姜燕华 使用 的引物 中选用多态性高 、 条带清晰的 2 7
A1 6 6、 A1 6 8、 A1 72、 A1 9 3、 A21 1、 A21 3。
基 因的多样性等特点” 。由于该技术具有简便 、 快速 、 稳 定性
高和等位基 因多样性高等特点 , 在基因组研究中作为一种主要
1 . 4 P C R扩 增 和 产 物检 测
的分子标记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图谱 的构建 、 遗传多样
对引物 , 由上海 生工 生 物工 程有 限公 司合成 , 编号 为 : A 1 8 、
A3 5 A41 A44、 A4 7 A5 3 A5 4 A5 5 A58 A1 07 A1 3 A 1 1 4

SSR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DNA指纹图谱上的应用

SSR分子标记及其在茶树DNA指纹图谱上的应用
forwar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NA fingerprinting of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in southern
Henan rovince.
Key words:SSR; tea plant; DNA fingerprinting; problems and expectation
中 图 分 类 号 :S5 7 1 . 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 码 :1 0 .3 9 6 9 /j.is s n .l0 0 6 — 6 5 0 0 .2 0 1 9 .0 3 .0 0 3
SSR Molecular Marke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NA Fingerprinting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术的
展 ,分子标
记术
应用茶树种研究中, 研
中 常 用 的 分 子 标 记 有 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 机 扩 增 多 态 性 DNA)、 AFLP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扩增片段
长度多态性)、SNP(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Henan 464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rinciple of SSR molecular marker, DNA fingerprinting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SR molecular

EST-SSSR分子标记的建立

EST-SSSR分子标记的建立

课程名称: 分子育种学 指导老师: 海瑞 成绩: 实验名称: EST-SSR 标记的开发 实验类型: 综合型分工: 奕-EST 获取+结果分析+引物设计 王鹏潮-SSR 筛选+SSR 统计+结果分析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SSR 标记的开发策略;2、明确EST-SSR 标记的特点和建立EST-SSR 标记的原理;3、熟悉EST-SSR 标记的过程,掌握EST-SSR 标记的开发技术。

二、实验容和原理 1、实验容通过从现有的EST 文库中获取序列,再用软件对其进行SSR 查找与引物设计。

2、实验原理 1)微卫星DNA真核基因组中存在着大量的串联重复序列, 按重复单位的大小, 串联重复可分为卫星(重复序列>70bp )、小卫星(6~70bp )和微卫星DNA (1-6bp )。

微卫星(Microsatellite, MS )是指基因组中以少数几个核苷酸(多数为2~4个)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序列,又称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 , SSR )或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 , STR )、或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ce Length Polymorphism ,SSLP )。

重复数目是可变的,重复序列两侧都有物种特异性的保守序列,所以通过设计引物进行PCR 扩增,就可以检测到不同的DNA 区域重复数目的多态性。

2)SSR 标记的开发策略SSR 包括基因组SSR (genomic SSR 或gSSR )和表达区EST-SSR (genic-SSR 或EST-SSR )。

gSSR 是基于基因组序列开发的,开发起来费时费力,而且因为探针的缘故,种类比较局限。

而EST —SSR 则是存在于表达的基因序列的SSR ,不包括含子及非表达的调控区等之中的SSR ,通常三个碱基重复的占多数,与不引起基因翻译过程中移码现象的发生相一致。

贵州茶树地方品种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贵州茶树地方品种的EST-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At g' h re hj nes , 0 2 2 ( ) 86-8 1 c A r u ua ea gni 2 1 ,4 5 :3 a i c Z i s 4
ht:/ w .jyb c t / w w z x .n p n
牛素贞 , 刘玉倩 , 杨锦标 , .贵州茶树地方 品种 的 E T SR遗传 多样性分析 [ ] 浙江农业学报 ,0 22 ( ) 86—8 1 等 S —S J. 2 1 ,4 5 :3 4.
中 图分 类 号 : 7 . S5 11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12 (0 2 0 0 3 0 10 5 4 2 1 ) 5— 86— 6
An l ss o e tc d v r iy o e a r c e o c si Gu z u T- SR a ke s a y i f g ne i i e st ft a l nd a e r s ur e n iho by ES S m r r
2 9 EST— S m ake s A oa f1 ll swe e i n i e t n a e a e o 58 a lls p rma k r Th v r g S R r r . tt lo 04 a e e r de tf d wih a v rg f3. lee e r e . l i ea eae
Maa e et f c o aI ut eep et G ii 5 3 0 C i ) ngm n i e fT s D vl m n, u n 5 1 0 , hn O e n r d y o dg a
Ab ta t w ny f e ta ln r c o Gu z o rv n e sw l a h e e eo e u t a e we ea ay e y s r c :T e t — v d a e f m ih u p o i c ,a e l st re d v lp d c l v rta, r n l z d b i e a r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 叶 科 学 2006,26(1):17~23 Journal of Tea Science收稿日期:2005-08-02 修订日期:2005-10-10作者简介:金基强(1983— ),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诱变遗传与分子改良。

*通讯作者茶树EST-SSR 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金基强1,崔海瑞1*,陈文岳2,卢美贞1,姚艳玲1,忻雅2,龚晓春1(1. 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9;2. 杭州市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摘要:在1589条茶树EST 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 ,分布于246条EST 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 bp ,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 kb 。

在茶树EST-SSR 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 重复。

设计了19对SSR 引物,在对引物、dNTP 、MgCl 2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 反应体系。

以衍生绝大多数EST-SSR 的龙井43 DNA 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6对引物显示扩增,可用率为84.2%;进一步在10个茶树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2.5%。

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根据茶树EST 建立SSR 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茶树;EST ;SSR 信息;标记建立中图分类号:S571.1; Q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9X (2006)01-017-07Data Mining for SSRs in ESTs and Development ofEST-SSR Marker in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JIN Ji-qiang 1, CUI Hai-rui 1*, CHEN Wen-yue 2, LU Mei-zhen 1,YAO Yan-ling 1, XIN Ya 2, GONG Xiao-chun 1(1.Institute of Nuclear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 2. Hangzhou Academy ofAgricultural Sciences, Hangzhou 310024, China)Abstract :Totally 281 SSRs distributed in 246 ESTs were mined out, accounting for 17.68% of 1589 ESTs updated in tea. The average length of tea plant EST-SSRs searched out is 33.06 bp and the average distance of distribution is 1/2.16 kb. The dinucleotide repeat is the dominant type with repeat motif AG/CT being the most common. 19 primer pairs for EST-SSRs were designed. After testing on the annea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rimers, dNTP and MgCl 2, a suitable PCR system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action system developed, the primers designed were screened against genomic DNA of Longjing 43 from which most EST-SSRs were derived, and 16 primer pairs showed the amplification ,accounting for 82.4% of total primers. Then the primers showing amplification were subjected to PCR for DNAs from 10 tea plant cultivars and 10 primer sets showed polymorphisms, accounting for 62.5% of primers available. Results prove that it is an effective and feasible approach to develop SSR markers based on ESTs in tea.Key words :tea plant, ESTs, SSR information, marker development目前尽管已有多种分子标记应用于茶树遗传育种研究[1~4],但其中利用最多的为随机扩增长度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DNA, RAPD)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c, AFLP)等。

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茶叶科学26卷18repeat,SSR)亦称微卫星(Microsatellite),与其它分子标记技术相比,SSR标记具有多态性高、多等位性、共显性、易用PCR检测、重复性高、数量丰富和对基因组有很好的覆盖性等特点[5]。

根据建立SSR标记的序列性质不同,SSR标记可分为基因组SSR(Genomic SSR,gSSR)和表达序列标签SSR(Expressed sequence tag SSR, EST-SSR)等。

但与构建小片段基因组文库进行SSR的筛选建立gSSR标记相比,从EST数据库中获得SSR建立EST-SSR标记要经济得多,是对EST资源的充分利用。

EST是指通过对cDNA文库中随机挑取的克隆进行大规模测序所获得的cDNA的5’或3’端序列,长度一般为150~500 bp[6]。

近年来,随着EST计划在不同物种间的扩展和研究内容的深入,来源于不同物种、不同组织、不同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的EST数目急剧上升(/entrez/query.fcgi)。

快速增长的EST数据为SSR标记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在大麦、黑麦、甘蔗、小麦、水稻、高羊毛、猕猴桃、葡萄、棉花、甘蔗、黑麦草、云杉等植物中都建立了EST-SSR标记,已有的研究表明其为一种有多方面利用价值的分子标记[7]。

截止2005年5月13日,数据库中已有1989条茶树EST,但目前还没有利用这些序列来建立SSR标记的报道。

本研究在对现有茶树EST中的SSR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EST-SSR标记,并对它们的多态性作了分析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与模板DNA的提取本研究用了10个茶树品种,分别是安徽9号、龙井43、浙农25、迎霜、碧云、浙农12、菊花春、黄叶早、紫芽种、安吉白茶,以改良的CTAB法[8](提取液中添加0.5%维生素C和2%聚乙烯吡咯烷酮)从嫩叶中提取DNA。

1.2 茶树EST中SSR的发掘从美国NCBI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数据库中下载了1989条茶树EST,均为对茶树叶片cDNA文库测序的产物。

其中,1639条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陈亮等[9]注册登记的,所用的茶树品种为龙井43;另350条是由韩国学者Park 等[10]测序并登记,但未标明所用材料的具体品种名称。

首先利用软件Clustal W (http://bioweb.pasteur.fr/seqanal/interfaces/clus talw.html)进行EST比对,剔除冗余的EST;再剔除长度过短的序列(小于150 bp)和低质量的序列,最终得到1589条EST。

利用RepeatMasker程序(http://repeatmasker. org/cgi~bin/WEBRepeatMasker),结合人工搜寻,对1589条EST中所含有的SSR进行了查找。

搜索的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和六核苷酸最少重复次数分别为18次、7次、5次、5次、4次、4次,包括完全重复、不完全重复和低复杂性重复(仅存在于单核苷酸重复和二核苷酸重复中)三种类型,并对搜索出的SSR的频率与长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1.3 EST-SSR引物设计为进一步利用茶树EST建立SSR标记,在剔除那些SSR旁邻序列小于20 bp的EST 后,对余下的EST-SSR用PRIMER3(http:// /cgi-bin/primer3/primer3_www .cgi)设计PCR引物,共设计了143对EST-SSR 引物。

设计引物时设置的主要参数为:GC含量40%~60%,退火温度(Tm)约60℃(59~61℃),引物长度约20 bp(19~21 bp),预期扩增产物长度在120~350 bp之间。

本研究对其中的19对引物(编号P02~P20)进行了测试,有关这19对引物的具体情况参见表1,由上海Sangon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1期 金基强,等:茶树EST-SSR 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19表1 19对EST-SSR 引物的信息Table 1 Information of 19 EST-SSR primer pairs tested引物编号重复基元 EST 预测功能 预期产物(bp) 引物序列退火温度 GGATGCAAGCAGTTGAAGC 59.54 P02 (AG)n 线粒体ATP 合成酶6 KD 亚基131GGTTACGAAGAAACCGACCA 59.97 GGAGCATTGAAGCGAGAAAT 59.40 P03 (TC)n CGI-203类蛋白 189 ACGCTTCGAGTACTCCCTGA 60.01 GTTGTCGCTGGTGTCTTTGA 59.88 P04 (A)n 未知功能 292 AATTGGCAGTGAGCTCGAA 59.54 GCGTCGTCCCTTCTTTCTAA 59.45 P05 (ATG)n 未知功能 149 GGGCAGCCATAACCACTACT 59.08 AAGGGGCTCTATGGGTCAAG 60.46 P6 (TAA)n 未知功能 157 TGTGTAACCTGCCAAGACCA 60.15 GGGGGAGCTTACAAAGAGTCA 60.62 P07 (TC)n 未知的蛋白 232 AACACCCAATCCTTTTGCAC 59.84 TAACGCAGAGTGGCATTACG 59.90 P08 (A)n 未知功能 227 CGAACCGATGGAGAAGAAAG 59.81 CAGGGTTGCAAGAAGTACCG 60.68 P09 (TTC)n含有三十四肽重复单位的蛋白质122ATCAACCGTATGGGCAAAAG 59.82 GGGGGAACAACGAACAGAT 59.77 P10 AG-rich 未知功能 135 TCTCTGAGGGCTTCGATCAT 59.91 ACCTCGAAGCTGCATTCTGT 60.02 P11 (TG)n (AG)n 脂转运家族蛋白 273 ACAATCATTGCCACCACATC 59.22 TCGTATGCATGTTTTGTGTGG 60.43 P12 (AG)n未知功能 278ATCGCATTTCGCTACGTTCT 59.87 GCTGCCGCTCTTCTTAAGTG 60.29 P13 (TC)n GTP 结合蛋白 240 CGCAAATCTCCAAACAGACC 60.64 CGACCCTCTTCTCTCACCAG 59.98 P14 T-rich 未知功能 325 TACCCATTTCCCTTCTTTGC 59.02 TGGATTCCACCCAGAGTCC 60.88 P15 (TG)n (AG)n 未知功能 262 CCACCGACTCGATGACATAA 59.52 TAGCTCGCACACAACACCAC 60.94 P16 (GGAAA)n 未知功能 265 TCCAACGACACACTCTCTGC 60.03 GGGAGAACCAACCCAGTCTAT 59.31 P17 (AG)n未命名的蛋白 148CCCAATCCGCTGTAGTAGGA 60.09 GGGGACAGAACAGAGGAGAGA 60.78 P18 CT-rich 核糖蛋白体CS17或S17270CGAGTCGTACCACCTCAACC 60.57 CTCTTCGTCCATGTTGGTGA 59.68 P19 (T)n 黄酮醇合成酶 273 AGGCCATTGTGACAGGAAAG 60.11 TTGGGGAAGAAGATGTGGAG 60.04 P20 (TC)n 氨基苯甲酯磷酸核糖基转移酶类似蛋白209 GGCAGGTACCAGAGGTCAAT 59.021.4 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扩增产物的检测PCR 反应在25 µl 的体积中进行,含PCR 缓冲液(10 mmol/L Tris-HCl, 40 mmol/L KCl, 0.08% NP-40, pH=9.0)、50~80 ng 的模板DNA 、1单位Taq 聚合酶,对引物(0.2、0.3、0.4、0.5、0.6 µmol/L )、dNTP (100、150、200、250 µmol/L )和MgCl 2(1.0、1.5、2.0、2.5、3.0 mmol/L )的浓度进行测试,以确定合适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