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论文

合集下载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摘要:在论述图书馆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上午重要性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如何利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规范小学生的阅读内容、传授课外阅读的科学方法和开展效果评价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教育;课外阅读;阅读指导;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显而易见,仅靠40分钟教学时无法完成这一任务的,而进行课外阅读就是一个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

一、激发兴趣,诱其“悦”读1、进行读书动员,诱发阅读兴趣。

教师要进行讲述自己阅读书籍后的收获与体会,用“现身说法”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巧用故事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爱听故事,听到老师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

随着老师得讲述,被渲染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惊,或险,或奇,或趣,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专注聆听、情感交叠、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故意嘎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欲知详情,请自己读原文。

这样,孩子们就会根据老师提供的情节迫不及待地到书中寻找结果。

例如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学生到《安徒生童话》中寻找小女孩的身影,和她交朋友,比童年;讲《草船借箭》,我介绍了《三国演义》;讲《猴王出世》、《景阳冈》,我适时推荐《西游记》和《水浒传》这些古典名著,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去感受名著的魅力和灿烂文化的艺术所在。

去体验生活,享受课外带来的乐趣。

二、划定阅读内容图书馆,历来被赞誉为“知识的海洋”,也被称为“第二课堂”。

老师和管理员要做好学生的导航者,帮助其正确、快速地选择课外读物,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教师和管理员应当优先将“新课标”附录中建议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西游记》等推荐给学生,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

还可紧扣教材课外阅读物,如学生学完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向学生推荐《鲁迅传记》、《鲁迅小说集》等,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有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而小学是个重要的开始阶段,也是个被人忽视的阶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成为小学语文老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一、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1.参与推荐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教益。

作为小学生,他们天真单纯,有很强的好奇心。

因此,针对低段学生,教师从内容上应推荐一些浅显易懂的儿歌、童话、寓言、童谣等,并让学生结合读,画一画、写一写;中高年级则要推荐趣味性、情节性、知识性更强的读物。

我们还可采取让学生来进行“好书推荐”,要求推荐好书的同学把书的名称、作者、大概内容,利用每天放学后几分钟上台推荐。

在推荐同学绘声绘色的讲解中,学生定会被深深吸引,听的津津有味,从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对这种形式不仅不拘谨,还会跃跃欲试争着向大家推荐好书。

这样激发了学生看书、读书、找书的热情,逐渐养成了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稳定课外阅读的兴趣。

为了稳定保持这种读书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笔者主要利用每天早读几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读书的成果,方式多种多样。

刚开始,只有胆子大,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但不久全班学生便争先恐后的轮流上台汇报表演了。

此外,笔者利用教室后墙开辟了“课外展示栏”用来展示学生的作品如:摘抄卡、手抄报、读书心得等并定期评比更换。

孩子们都不甘示弱,纷纷参与其中。

“课外展示栏”让孩子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不断增强了读书兴趣。

孩子们热衷故事,那么就开展“故事会”活动,并建议故事内容要丰富,讲的要生动形象。

随着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学生被带入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无法自拔,乃至故事早已结束但学生却意犹未尽。

这不仅稳定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论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论文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的研究[摘要]近年来,课外书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国家教育部门有关机构对教材体系作了改革,中小学教材除翻新版本外,还编排发形了数量适中、质量较高的与教材配套的课外读物。

它们大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强,不少学生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课外阅读已成为学生巩固课内知识、丰富知识体系、了解身外世界的重要途径。

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意义;原则;方法;形式;读书活动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extra-curricular reading research on effectiveinstruction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xtracurricular boo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bythe people.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s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of the teachingmaterial system to make reform,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aterial inaddition to refurbished version, also orchestrates hair a moderate amount, highquality and supporting materials readings. They are mostly set ideological,intellectual, interesting in one, readability is strong, a lot of students haveread eat with appetite, lov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as become studentsconsolidate of curricular knowledge, knowledge system, the important way ofunderstanding of the external worl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richness to thestudents'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a very broad space, based on the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tmosphere,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est,methods, habit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depth study, explore the newsituation, new standard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effectively lead the way,improve effectively lea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of Chinese in primaryschool strategy, improve the school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guidanceeffectiveness, cultivate good reading habits, improve the students' Chineseaccomplishment.keywords : Pupil; Outside reading; Significance; Principle; Method; Form; Reading activities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浅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浅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_人教版新课标-word文档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浅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人教版新课标数次在阅览室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书架前气氛活跃,文学书架前无人问津,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哪怕是几行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针对这种现象,我有意识地找了几个四年级的学生“闲聊”,问他们爱看哪些课外书,他们告诉我漫画书、连环画是他们最爱看的,但他们更爱看电视。

学生的回答让我诧异,四年级的孩子竟然熟悉“龙珠”、“小燕子”,不知道刘少奇是谁,不晓得頼宁是何人,分不清天文、地理、历史......由此,我深深意识到对课外阅读进行合理引导已势在必行。

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一、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在了解和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自学能力。

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我们常用生活形象的语言向学生简介要读的文章内容,以激发其阅读兴趣,也常利用故事中精彩、紧张、感人的情节创设悬念,让学生产生寻根究底的好奇心,以此激趣。

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依照学生学段的不同推荐书籍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

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书,面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爱好进行了解,到介绍时就有的放矢了。

2、推荐图书要加深教师对书的感受,更要注重方式的机动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论文]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摘要: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而阅读又是他们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因此,如何开展课外阅读就成了当务之急。

本文从目前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课外阅读的意义及如何有效地开展三方面来试图说明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开展阅读包括课上阅读和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由于课上阅读的时间限制,所以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小学阶段,我们又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呢?必须重视开展课外阅读。

那目前小学生开展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根据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多,情况不乐观。

如果一个小学里阅读气氛不浓厚、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时间不多,阅读的刊物、书种类不多;教师对阅读的指导也存在不当之处,指导方法较为单一,适当性也欠缺。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习惯就很难养成,这将影响学生以后的人生、工作等方面。

二、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意义(一)拓宽视野,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很多国内外的教育家都强调过阅读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和作用。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视野变得越来越宽,埃及的大教育家阿卡德把阅读看作是一个人生命的延续、扩展。

实践表明,读书打开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增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感化我们的心灵等。

(二)未来人才的必需品随着新世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到来,人们将会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可能很多都是在平时的时间积累起来的。

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是多么的重要。

在新世纪,一个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但绝对不可以几天不看书,足以说明知识在未来的竞争中的地位和力量。

(三)祖国培养下一代的要求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行,单从目前学校的考试试题上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试卷的检测重点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更多地加入了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经验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经验论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经验略谈【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和扩展,加强课外阅读能够让小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大量信息,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语文教学实践经验,从激发兴趣、选择读物、指导方法、鼓励动笔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经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光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弥补了课内阅读的不足,又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及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在实际生活中,课余时间渴望上网玩游戏和看电视的小学生比比皆是,喜欢看书的却寥寥无几。

当然上网、看电视也是一种很好的信息积累,但是如果缺乏引导,小学生就只会停留在娱乐的直观享受上,从而形成对直观画面的依赖,却对读书无比冷漠。

电脑、电视给学生的是直接的视觉和听觉上的快乐,而文字只有通过理解、想象才能发挥信息效能。

因此,教师和家长首先要为小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激发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减轻电脑和电视的影响。

同时,要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自然就如花香引来蜜蜂一样,努力寻求阅读机会。

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经常运用新颖的形式,不断地变换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预习创设悬念法。

在向学生布置新课的预习时,我除了布置常规的预习作业外,还有目的地创设悬念,从某一个角度提一些新的问题,诱发学生对新课文的探知欲望和主动查找相关书藉进行自我解惑的动力。

2、介绍读物法。

讲课时介绍书中的人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故事,介绍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史料轶事,激发其了解整个人物真实形象和故事完整性的欲望,从而根据推荐的相关书藉进行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论文课外阅读是势在必行的语文教学要求,其质量如何,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人们的共识。

然而名人名家朴素而富有哲理的话,也给了我一个启示: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几篇文章,怎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高涨的孩子们?岂能培养出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跨世纪人才?因此无论是阅读教学现状,还是时代社会的要求,都需要我们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尤其是学生自身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需要组织学生强化课外阅读,激励大量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品尝到无穷的乐趣,从而促进阅读兴趣的不断拓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博览群书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不过,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激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指导孩子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孩子们导航,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

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

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当我讲到乌龟们为了让松鸡能整天呆在洞里陪它们玩耍,便在松鸡的同意下把松鸡的羽毛全部拔光。

这样松鸡没法飞走了,它们的目的也都达到了。

可是有一天正当它们玩得正开心的时候,突然,黄鼠狼窜进洞来,扑向松鸡,一口咬住松鸡的脖子……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告诉学生,后面的可更精彩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结局。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15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15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

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15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摘要:语文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所提供的学习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求,因此,以课堂教学为基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延伸到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浓厚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论文阅读小学生课外阅读论文: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浅议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谈谈浅见: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 写进了教学目的, 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 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那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呢??我个人认为在语文教学中, 课外阅读不应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 , 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 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

因此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 我阅读” 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 并注重在以下五个
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所收获。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 召开家长会, 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 取得家
长的帮助, 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 课外阅读有监督。

有条件的家庭, 提倡亲子阅读, 这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重要。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 布置班级读书角, 图书来源一是学校图书馆, 二是学生家中藏书。

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 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读书小屋” 每周推荐一本好书,
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

特级教师支玉恒说: “教师不读书,对学生是灾难性的。

”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

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选择健康、适合的课外读物
1.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 有的喜欢名家名着; 有的喜爱科普作品; 有的迷于
军事知识; 还有的只对卡通书籍感兴趣……因此, 我们放低要求, 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2.选择健康、有价值的书。

课外阅读益处很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

别林斯基说得好: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论文格式, 比不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 尤其孩子, 纯净幼小的心灵如果借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经典名着来滋养, 心灵会日渐纯净, 感情会日渐丰富,兴趣爱好会日渐广泛, 智力与承受力也将日渐增强。

三、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1.不动笔墨不读书。

根据阅读情况填写读书卡, 记录阅读的篇目、时间、字数、摘录好词佳句、展示心得体会, 学会积累, 学会与文本对话, 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对作品进行再创作( 会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 。

以保证阅读数量, 提高阅读质量。

2.集中指导,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学生共同阅读同一读物, 便于教师指导。

但教师要挑选出人人喜爱的读物, 并不是一件易事。

人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外书屋” , 介绍了德国着名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好看的圣诞书” ,它的幽默、温情一下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我顺势引导阅读漫画集《父与子》, 它由一组组生动幽默的画面组成, 幽默、温馨, 流露出纯真的赤子之情和融融的天伦之乐, 感人至深。

我请孩子们谈体会, 谈各人发笑的角度, 从而理解“各人笑各人的所笑” 正是漫画集所独具的魅力。

并根据本单元课文均体现父母之爱的特点, 重点推荐漫画“寻找出逃的儿子”等, 分组学习, 小组交流, 填写读书卡。

四、有机整合, 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古人云: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 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 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 特殊的节日, 特殊的事件, 特殊纪念日等拓展
阅读。

如学了《草船借箭》, 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十里长街送总理》后, 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学了《少年闰土》, 推出鲁迅小说《故乡》。

3月5日, 读《雷锋的故事》;父亲节, 看朱自清的《背影》……学生手中的《同步阅读》教材, 文章不但精彩, 而且与课文主题紧密相连, 应充分利用。

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 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 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

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

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 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五、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 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增强阅读实效, 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 “我喜爱的名言” 交流会, 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

“名人故事会” ,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自办班级“课外阅读报” , 刊载论文格式美文佳作, 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 采稿、写稿, 乐此不疲, 热情高涨, 读写能力得以增强; 参加“读书知识竞赛” “红色经典诵读” “ 《弟子
规》精读” 等各种读书活动, 有效促进了学生读书、交流、展示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表现, 每个月组织评选一次“书香少年” ,
评选一次“明星家长” , 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 并颁发奖状, 鼓励先进, 树立榜样, 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

由于在阅读的每一环节, 我都关注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大多数同学踊跃阅读, 积
极参加各类征文活动, 作品也开始见诸报端, 学习语文的热情高涨,真正做到“我喜欢, 我阅读”。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五法(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本内容有限,这就必须开辟另一阵地:课外阅读。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配合当时形势或某个中心活动,适当补充些阅读材料,可部分放在课内读,部分放在课外读。

二、推荐一些优秀文章,动员学生阅读。

学生求知欲很强,很多学生有多读书的愿望,但不知道读什么书好;少数学生因为学习任务重,怕课外阅读占时间,影响功课的学习,因此不敢多读课外书。

这时,如果我们能适当引导,就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把课外阅读引向正道。

我经常给学生读一些课外优秀诗
文,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时带一些书刊到教室,或介绍或供学生自由选择。

教师一引荐,就会有人去看,慢慢影响开去。

三、发动学生互相推荐。

我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读书的好习惯。

除去每周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外,我还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带一本或一种书刊,放在教室图书角,供大家借阅,这样既解决了阅读材料的问题,更起到了相互推动的作用。

同时,要求学生为自己的书刊书写推荐理由,夹放在书刊中,又锻炼了学生分析、概括和写作的能力,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四、有计划的组织学生普遍阅读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然后进行讨论或笔谈,以此提高学生的读写说的能力。

如学习《出师表》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三国演义》,然后再对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展开讨论,使学生较深入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随时指导学生的课外自由阅读。

除以上介绍的几种情况外,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这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随时加以指导。

对于教师没读过的书,可以着重从读书态度、观点、方法等方面加以指导;对于学生看些不适合自己的书或不
健康的书,教师应该了解情况后作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切忌“一棍子打死”。

总之,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教师如果会引导,能正确引导,就会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语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