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量与通行能力概述.
交通量与通行能力.

如果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道路等级
交通组成
一级公路
fHV=0.75
多车道影响 fn=0.95
Cr=1300X0.95X0.75=926(pcu/h)
车道数=Na/Cr=3200/926=3.5
3.3通行能力
六、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 道路提供给车辆行驶的条件及舒适度 不管公路还是城市道路 尤其是高等级道路需要提供合理的服务水平
二、交通量的观测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三、标准小汽车与车辆换算
3.2行车速度
一、行车速度的类别与测定方法 1.地点车速 2.时间平均车速 3.空间平均车速 4.全程车速
设计车速
路段车速测定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取 85%位车速作为代表性车速 二、行车速度数据的整理 然后根据道路等级,服务水平,在 三、车速的分布
用什么指标来表示? 高等级道路以车流密度 或 V/C 一般道路以平均运行车速 或 V/C 交叉口以车辆延误
公路设施类型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段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及 其交织区
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参数 密度[pcu/(h.ln)]和V/C比 密度[pcu/(h.ln)]和交通 量(pcu’h)
80km/h、60km/h的二级公路 延误率(%)和平均速度 路段 (km/h)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二源自交通量的观测目的: 预期目标: 连续观测 间断观测 选择观测点: 一周 一天 小时 采用观测方法: 某路段 选取观测时段: 计数器 录像 制定观测记录表: 交叉口 统计观测数据: 感应器 人工记录 编制观测工作报告: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交通量观测用表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实际通行能力
Cr=Nf1f2f3f4f0
第三章 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第一节 交通量 四、高峰小时交通量
一天中各小时的交通量不均衡,一般上下午各有 一个高峰。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一个小时.称为高峰 小时。所以.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间或上午、下午) 出现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
10000
12000
14000
2000 6000 8000
4000
0 1:00-1:29 002:30-2:59 304:00-4:29 005:30-5:59 307:00-7:29 008:30-8:59 3010:00-10:29 10:00-10: 11:30-11:59 11:30-11: 13:00-13:29 13:00-13: 14:30-14:59 14:30-14: 16:00-16:29 16:00-16: 17:30-17:59 17:30-17: 19:00-19:29 19:00-19: 20:30-20:59 20:30-20: 22:00-22:29 22:00-22: 23:00-23:29 23:00-23:
第二节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二、理论通行能力
机动车的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在道路、交通.环 境和气候均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 种标准车辆.以最小的车头间隔连续行驶.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条车通或道路路段某—断而的最大车 辆数,这是一种理想状况下的通行能力、亦称理论 通行能力。
第二节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二、理论通行能力
第一节 交通量
第二节 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一、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指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道 路某一路段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而的最大车辆数, 或行人数量,以veh/h,pcu/h,veh/d表示。车辆 中有混合交通时,则采用等效通行能力的当量汽车 单位.英文简称为pcu.通行能力单位字为pcu/h或 pcu/d。 道路通行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交通工程 道路通行能力 第一章 通行能力概论

HC M
精选课件
SEU 二 服务水平(Levels of Service)
服务水平 ? (LOS)
精选课件
24
SEU 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 服务水平: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 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 服务交通量:不同服务水平要求通过的交通量。 • 通行能力应该与服务水平相联系。 • 服务水平高,服务交通量小;反之,服务交通量大,则
SEU
交通、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
精选课件
1
SEU 引言
• 交通分析
等价于 分析
交通需求 交通供给
交通供给:提供一定服务水平的通行能力
精选课件
2
SEU
交通系统畅通、不出现拥堵现象
道路通行能力
精选课件
交通需求
SEU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节 道路通行能力( Highway Capacity ) 第二节 服务水平 第三节 车辆换算系数
精选课件
30
SEU 通行能力分类(美国)
E级:此服务水平的交通常处 于不稳定流范围,接近或达 到水平最大交通量时,交通 量有小的增加,或交通流内 部有小的扰动就将产生大的 运行问题,甚至发生交通中 断。此水平内所有车速降到 一个低的但相对均匀的值, 驾驶自由度极低,舒适和便 利程度也非常低,驾驶员受 到的挫折通常是大的。此服 务水平下限时的最大交通量 即为基本通行能力(理精选想课件条
•C级:交通量大于服务水平B,交通 处在稳定流范围的中间部分,但车辆 间的相互影响变得大起来,选择速度 受到其他车辆的影响,驾驶时需相当 留心部分其他车辆,舒适和便利程度 有明显下降。
•D级:交通量又增大,交通处在稳定 交通流范围的较差部分。速度和驾驶 自由度受到严格约束,舒适和便利程 度低下。当接近这一服务水平下限时 ,交通量有少量增加就会在运行方面 出现问题。
基本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服务交通量、服务水平、预测年平均日交通量

通行能力、交通量与服务水平等的概念及相互间的关系——以高速公路为例1、基本通行能力基本通行能力即道路和交通都处于理想条件下,由技术性能相同的一种标准车,以最小的车头间距连续行驶的理想交通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断面的最大车辆数,又称理论通行能力。
一般指在一定时间段(取15min或1h)和理想的道路、交通及管制条件下,一条车道的一个断面所容许通过的最大持续交通流,为四级服务水平上半部的最大交通量。
表1 高速公路基本通行能力B01-2003)》第45页(未自编页码,以PDF文本页码计,下同),《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2、设计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即用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标准而要求道路承担的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每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即二级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
表2 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6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10页。
3、服务交通量服务交通量是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
表3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A)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5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表3 高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B)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5页,《公路路线设计规划(JTG D20-2006)》第7页。
4、服务水平(V/C)服务水平(V/C,即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本通行能力之比)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行车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服务水平的实质是描述车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驾驶员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一般分为四级,具体参数指标见表3。
5、年平均日交通量(适应交通量)高速公路按单向单车道的设计小时交通量考虑,为与我国一直沿用的适应交通量指标相衔接,仍沿用高速公路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指标,计算公式为:表4 高速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注:摘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第48、49页。
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首先,交通量分析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其中一道路或路段的车辆数量。
交通量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包括交叉口计数、路段纵断面计数和视频监控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确定交通流量的峰值和平均水平,以及交通流的分布情况。
其次,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容纳和满足车辆流量的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的测量通常以车辆通过的单位时间为指标,单位可以是小时或每分钟。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如车道数目、行车速度、信号控制、道路几何形状等。
一般来说,道路通行能力越高,道路的拥堵程度就越低。
除了交通量和道路通行能力,还有其他影响道路拥堵的因素需要考虑。
其中之一是车辆类型和特征。
不同类型的车辆(如小型车、重型车、公交车等)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是不同的。
例如,重型车辆的体积和速度较慢,容易引起拥堵。
此外,车辆密度、转向行为和交通事故等也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道路拥堵问题,交通管理者和规划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之一是优化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合理设置信号配时和交通信号优化,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另一项举措是改善道路几何设计,例如增加车道数目、改善转弯半径和提高速度限制,以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
此外,提供多种交通模式选择,如公共交通、步行和骑自行车等,也可以减少私人车辆的数量,缓解交通压力。
总结起来,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是评估道路拥堵程度和规划交通策略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交通量、道路条件和车辆特征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有关道路通行能力和拥堵原因的结论,为道路改进和交通管理提供指导。
因此,这种分析对于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量及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交通参与者的不同类型,可 分为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 通量和行人交通量等。
交通量时空分布特征
时间分布特征
交通量随时间变化而呈现一定的规律 性,如早晚高峰、节假日高峰等。
空间分布特征
不同路段、不同区域的交通量分布存 在明显差异,与城市布局、土地利用 等因素密切相关。
影响交通量因素分析
新型轨道交通
如磁悬浮列车、高速铁路等,提供快速、大运量的交通服务,改变城 市交通结构。
城市规划调整对交通需求变化预测
城市副中心建设
分散城市中心交通压力,引导交通流向,优化城市交通布 局。
居住区与商业区合理配置
减少通勤交通,提高居民出行效率,降低交通拥堵风险。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吸引更多乘客,减少私家车出行。
推广交通信号优化技术
应用先进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提高路口通行效率,减少交通延误。
加强交通执法力度
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维 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01
02
03
增加道路网密度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布局, 提高道路网密度,增加道 路通行能力。
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繁荣地区交通量相 对较大。
土地利用性质
商业、居住等用地对交 通量产生较大影响。
道路交通设施
道路等级、宽度、交叉 口设计等直接影响道路
通行能力和交通量。
政策法规因素
交通管理政策、限行措 施等对交通量产生一定
影响。
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数据采集方法
01
包括人工计数法、自动计数法、视频检测法等。
02
道路通行能力复习资料 一至五章

1. 2. 3. 4.
5. 6. •
(2)观测时间的确定 公路通行能力分析中关键的速度、 密度和流量参 数都是随机变量,为保证这些参数能够有足够的精 度,必须保证一定得实测样本量。最小观测样本量 可以按照式(2-1)计算。
N (SK / E)
2
(2-1)
式中:N----样本量; S----样本标准差,假设速度标准差为5~10km/h; K----常数,当置信度为95%时,K=1.96; E----容许误差,假设速度容许误差为2km/h。
三、 评价指标
不同设施服务水平的评价指标(P4)表1-1
四、 服务水平分级
日本分为三个等级,美国定为六个等级(A~F) 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5)表1-2 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6)表1-3 双车道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表(P6)表1-4
一级 LOS (A、B级)
二级 LOS (C级)
第二节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
一、运行状况分析目的 由于双车道公路上的交通较为特殊,故应 从实际出发,分析现实的道路及交通条件, 从而分析出其实际运行情况的通行能力。 二、分析步骤 图2-2 实际运行状况通行能力分析框图( P18)
三、基础数据调查与分析
1、基础数据的调查获取
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公路通行能力分析需要 取得以下数据: 道路横断面和平、纵线形参数; 街道化程度; 横向干扰等级; 5min时段内的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速度 和方向分布系数; 给定条件下,不同车型的自由流速度; 超车数量与被超车数量; 车头时距分布和跟车率; 延误与饱和度。
车辆折算系数的具体含义:
在交通流中,某种车平均每增加或减少一辆对 标准车小时平均运行速度(车流延误或密度)的 影响值,与平均每增加或减少一辆标准车对标准 车小时平均运行速度(车流延误或密度)影响值 的比值,即为折算系数。
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

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交通量成为了城市交通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指在道路上通过单位时间的车辆数量,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道路交通量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道路设计、交通组织、交通设施、车辆类型和数量等。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评估道路交通能力和瓶颈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由于交通量的变化,道路通行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交通量越大,道路通行能力就越小;交通量越小,道路通行能力就越大。
因此,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准确地评估道路通行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测量交通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人工计数、机械计数、视频计数等方法。
其中,视频计数技术具有高效、准确、自动化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规划中。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不仅可以用来评估道路通行能力,还可以用来评估交通拥堵情况、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改善交通流等。
因此,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对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进行充分的考虑和研究。
除了交通量之外,城市交通规划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需要考虑。
例如,交通速度、路段负荷、交通安全等指标也非常重要。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交通规划方案。
设计通行能力中的交通量是衡量道路通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需要充分考虑交通量的大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测量和评估交通量。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交通规划方案,促进城市交通的快速高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3.2行车速度 3.3通行能力 3.4交通量 交通密度与平均车速 3.5小结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一、交通量的类别与计算
交通量:道路上某一段面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数 小时交通量(辆/小时) 日交通量(辆/日)
1. 年平均日(双向)交通量
N
2. 最大日(双向)交通量
实际通行能力 Cr=Nf1f2f3f4f0
3.3通行能力
一、基本通行能力
一般道路与交通条件下,一条车道上以一定 车速连续安全行驶每小时通过断面的最大车辆 数(不包含交叉口等影响)
l
l0
s制
vt
L
3.3通行能力
l
l0
s制
vt
L
车头间距L:
L=l + s制 + vt + l0
3.3通行能力
t—司机反映时间 1.2~1.8 l—汽车长度 小汽车 5m 普通汽车12m 拖挂车 18m l0—安全距离 3~5m
四、设员计状态车良速好,安全行车的最大车速
3.3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 汽车以正常速度 保证行车安全 舒适 车流无阻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 最大车辆数
3.3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或低等级公路—间断交通流 对于快速路,高速公路—连续交通流
驾驶素质f1、车道数f2、进出口间距f3 、 交通组成f4道路等级f0等因素影响
s制=
(K2-K1)v2
2g(φ+f±i)
K1,K2—前后车制动系数 K1=1,K2=1.7 φ—附着系数 表2-8,0.2~0.5 f—滚动阻力系数 表2-5, 0.02
i—道路纵坡 上坡取+ 下坡取-
3.3通行能力
车头时距:
通过一个车头间距所需要的时间 ti
ti=L/v
一条车道基本通行能力N
N=1(小时)/ti=3600(秒)/ti=3600v/L
N1
3. 最大高峰小时(双向)交通量 N2
4. 日平均小时(双向)交通量
N3
一年中365天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 DDHV(veh/h)
年平均日交通量---预测年度AADT(veh/d)
D—方向不均匀系数(%) 0.5~0.6 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城市道路11% 公路表3-53
DDHV=AADT•D•K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设计小时交通量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二、交通量的观测
目Hale Waihona Puke :预 选 采 选 制目期 择 用 取 定目观观观观目标标测测测测的:: 点 方 时 记: 法 段 录:高年路: : 表为峰平段:为为城小均交设交市时日通计叉规交交量道口划通通路设量量计 统 编计 制观观测测数 工据 作交: 报告叉:口流量流向
二、交通量的观测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三、标准小汽车与车辆换算
3.2行车速度
一、行车速度的类别与测定方法 1.地点车速 2.时间平均车速
3.空间设平均计车速车速
4.全程车速
路段车速测定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取 二、行车8速5度%数位据车的速整作理为代表性车速
三、车速然的分后布根据道路等级,服务水平,在 正常交通条件和天气情况下,驾驶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二、交通量的观测
目的:
预期连目标续:观测 间断观测 选 采 选 制择 用 取 定观观观观一测测测测周计点 方 时 记: 法 段 录数: : 表某交一器:路叉天段口录像小时 统计感观测应数器据: 人工记录
编制观测工作报告: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交通量观测用表
3.1交通量的预测与计算
3600vp =2400(p/h.m)
Spbp
3.3通行能力
五、车道数确定
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现有道路交通量
如何设定车行道数量?
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
车道数 车道数=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举例:
实测高峰小时单向交通量 Na=3200(pcu/h)
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C1=1300(pcu/h)
拟设计车道数 na=Na/C1=3200/1300=2.46 取3车道
路段
(km/h)
40km/h的三级公路路段 (含40km/h的山区二级 延误率(%)
公路路段)
平面交叉(无信号控制) 延误(s)
收费站
延误(s)和车辆排队数(辆)
3.3通行能力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V
=
C
理想状态下最大服务交通量 基本通行能力
V <0.75 C
V C
=0.99
V C
=0.30
3.3通行能力
3.3通行能力
二、设计通行能力Ns 设计所采用的通行能力
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
交叉口α1 车道宽度α2
行人α4
道路等级α0
车道数α3
。。。。。。
Ns=Nα0α1α2α3α4
3.3通行能力
3.3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设计通行能力 一级公路设计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通行能力 二级公路以下设计通行能力
自行车设计通行能力 匝道设计通行能力
用什么指标来表示?
高等级道路以车流密度 或 V/C 一般道路以平均运行车速 或 V/C 交叉口以车辆延误
公路设施类型
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参数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段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匝道及 其交织区
密度[pcu/(h.ln)]和V/C比 密度[pcu/(h.ln)]和交通
量(pcu’h)
80km/h、60km/h的二级公路 延误率(%)和平均速度
服务水平评价指标
车流密度K 瞬间路段单位长度上的车辆数(辆/km)
3.4交通量 交通密度与平均车速
3.5小结
交通量及观测 通行能力 车道数 服务水平 车流密度
Diagram
PowerPoint 2000
Concept
concept
Concept
Concept
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 行人通行能力
3.3通行能力
3.3通行能力
三、自行车通行能力 一条自行车道宽度: 1m 自行车一般车速: 14~17km/h
Npb=1000辆/h.m
3.3通行能力
四、行人通行能力Cp
一条人行道宽度bp: 步行速度vp: 纵向空间Sp:
0.75m 0.5~1m/s 1m
Cp=
如果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道路等级 一级公路
多车道影响 fn=0.95
交通组成
fHV=0.75
Cr=1300X0.95X0.75=926(pcu/h)
车道数=Na/Cr=3200/926=3.5
3.3通行能力
六、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 道路提供给车辆行驶的条件及舒适度
不管公路还是城市道路 尤其是高等级道路需要提供合理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