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练习题五十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莲都区天宁小学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案集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校园生物分布图3、多种多样的植物4、种类繁多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原来是相关联的7、谁选择了它们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分区域调查,认识多种多样的生物。
●选用适合的工具对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校园生物的美丽。
●体会到用心观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发展科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学难点】知道我们的校园中大概生活着多少种植物和动物。
理解校园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记录本,记录工具,观察工具,调查表为整个班级准备:校园常见生物的照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校园里有很多植物和动物,认识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吗?用幻灯片放校园内常见植物和动物,让学生辨认和观察(意图:学生能说出名字的让学生说,如说不出名字,让学生观察动植物样子,告诉名称。
引发学生调查兴趣)2、:校园里还有哪些植物和动物?我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让我们一起去调查二、设计调查方案1、师:如何去调查呢(意图:引导学生制订周密的调查计划)2、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汇报,师点拨:A像科学家那样,将校园分为几个区域分别进行调查;B要对校园生物展开全面调查,包括土壤中和曾经来过的动物;调查时不仅要记录地面看的见的动物和植物,还要搜索地下的动物,要根据所发现的动物踪迹推测哪些动物也在这里生活过。
将这些发现都及时记录下来。
C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D将调查的校园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分别记录,既要记录生物的名称、又要记录它们生长和经常活动的地点。
E在调查时可能会出现具有不同特征的同一种生物,比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香等,记录时可以都记录成蝴蝶或郁金香,也可分别记录某某样的蝴蝶;某某颜色的郁金香。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生物的多样性复习课件教科版

鸭 的 蹼 脚
鸭的脚有蹼,可以用
来划水,适宜生活在
水中。
苍 耳
苍耳种子上有刺, 在陆地上生活容易 被动物携带传播。
总结
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 它们所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体会 到生物形态体系结构是与环境相 适应的。
7 谁选择了它们
大自然选择了它们
青蛙的选择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不同地方 生活着不同长相的狐狸,也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 类。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生物的多样性 复习课件 教科版(共57张PPT)
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 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生物的多样性 复习课件 教科版(共57张PPT)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生物的多样性 复习课件 教科版(共57张PPT)
总结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动物分为
羽毛是禽类表皮细胞衍生的角质化产物,被 覆在体表,质轻而韧,略有弹性,具有防水性, 有护体、保温、飞翔等功能。
鱼鳍可以用于在水中 游泳,鱼的侧线可以感知 水流,鳃用于在水中呼吸。
鱼鳍
侧线
鳃
植物和动物所具有的结构特 征,使它们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猫
鸟
的
的
爪
爪
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 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 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 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 不易被捕食者发现。 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
生物的多样性 复习课件
知识回顾
1 校园生物大搜索
校园生物分布
植物:石榴树、桂花树、山茶花、 蟋蟀草、狗尾巴草等;
动物:蝗虫、蚯蚓、蜻蜓、苍蝇、 蝴蝶、麻雀、蚂蚁、鼠妇
(西瓜虫)、蜈蚣等。
同一种生物具有不同的特 征,例如不同花色的蝴蝶;开 黄、白、红不同颜色花的郁金 香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对生物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内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学会调查和观察生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PPT、调查表、观察工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提前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物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丰富多彩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生物有哪些多样性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通过PPT展示相关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物多样性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和观察,选取一定的生物种类或生态系统进行深入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调查和观察的结果,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总结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了解生物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学生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提高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并主动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生物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教材中的实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价值。
3.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6.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计划。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的多样性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提问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课件(附目录)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怎样?
涵生物 多 样 性 的 内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资料分析
类群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类 两栖类 鱼类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我国已获有种类
581 1244 376 284 3862 2200-2600 约240 30000
操 场
公寓楼
思 渊 楼
毓秀楼
厕所
室门 卫
大门
分析与讨论
1.观察校园生物分布图,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2.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会有所不同? 3.如果我们调查的范围扩大,生物种类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
化?
大熊猫: 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 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 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 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 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白头叶猴: 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以野果、叶、 花等为食。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南 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羚牛: 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体 重可达350公斤。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 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 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 类保护动物。
世界上已知种类
4342 8730 6300 4010 19056 10000-12000 850-940 260000
百分比%
13.39 14.25 5.97 7.08 20.3
22 26.7 10
讨论1.在动物和植物中,除上表所列 出的类群外,还有哪些类群?除动物 和植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生物类群?
2020秋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附复习要点《生物的多样性》

2020秋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2.开花植物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种子六部分。
3.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4.不开花的植物有蕨类、藻类、苔藓类,它们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菌类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是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5.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5.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根据动物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身体特征可以分为鸟类、鱼类、哺乳动物、昆虫和软体动物等;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等等。
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8.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9.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昆虫又是动物园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生物的多样性》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围绕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展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
然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及其价值,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掌握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关爱生物,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的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的深入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图片,引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思考,导入新课。
2.新课导入: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3.案例分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如生态系统的稳定、生物资源的利用等,让学生深入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总结教科版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识总结一、校园生物大搜索和分布图1.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 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
3. 我们还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时,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
4. 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
5. 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6. 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很多,为了观察研究校园生物,我们可以制作一幅校园生物分布图,来展现校园生物大家庭。
7. 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8. 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二、多种多样的植物、种类繁多的动物1. 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 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3.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 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 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 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7. 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
8. 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9. 在动物的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 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8、生物多样性的意
义练习题五十一
第1题【单选题】
《生物多样性条约》在1993年正式开始实施,每年的( )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A、3月22日
B、4月22日
C、5月22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对于生物多样性,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出于人类的爱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并不重要
B、生物多样性对维护地球环境很重要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D、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应平等对待每一种生物
【答案】:
【解析】:
第3题【多选题】
生物多样性对于( )具有意义。
A、人类文明
B、人类生存
C、其他生物的生存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者不同的角色,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的动植物。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判断题】
我国是地球上生物多样化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8题【判断题】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填图题。
请根据人类的生产、生活与生物的关系完善下表。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生活的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所有生物,即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______。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生存环境
【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______多样性。
A物种
B遗传
C生态系统
【答案】:
【解析】:
第13题【解答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中国访问。
中国赠送给了美国人民的一件隆重的国礼,这就是来自四川省宝兴县的大熊猫“玲玲”和“兴兴”。
当“玲玲”和“兴兴”乘专机从北京抵达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时,受到8000多名美国观众的冒雨迎接,开馆与观众见面的第一个月,参观者就多达100多万。
“熊猫外交”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我们该如何保沪它们?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阅读“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关系的资料,回答问题。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也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共生的实例。
根瘤菌存在于土壤中,是有鞭毛的杆菌。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之间有一定的寄主特异性,但不十分严格,例如豌豆根瘤菌能与豌豆共生,也能与蚕豆共生,但不能与大豆共生。
豆血红蛋白为共生作用产物,具体讲,植物产生球蛋白,而血红素则由细菌合成。
豆血红蛋白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对氧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对创造固氮作用所必需的厌氧条件是有利的。
就这样细菌开始固氮。
在植物
体内细菌依赖植物提供的能量,而类菌体只能固氮而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
所以豆科植物供给根瘤菌碳水化合物,根瘤菌供给植物氮素养料,从而形成互利共生关系。
怎样理解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共生关系?
推测一下,假如没有了根瘤菌,豌豆将会怎样?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科学家表示“正常的物种灭绝速率”应该是一个物种存活100万年,一年内灭绝的物种为10~25个之间,而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预计是正常速度的100~1000倍。
科学家们对物种灭绝速度进行了估测,认为当今地球每小时就有3种生物灭绝,也就是一天灭绝了72种生物。
很多的物种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它们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科学家们还表示全球1/8的鸟
类,1/3的两栖动物,1/5的哺乳动物,1/4的珊瑚类以及1/2的海龟类处于危险之中,70%的植物也处于不同程度的危险之中。
阅读以上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