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论文

合集下载

应急物流论文

应急物流论文

应急物流的发展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应急物流的概念 (2)2. 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2)3.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 (3)3.1基础设施保障 (3)3.2政府协调机制 (3)3.3法律保障 (3)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 (3)3.5“紧急通道”机制 (3)4.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 (4)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4)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 (4)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摘要尽管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应急物流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不管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我们发现我们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法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法律机制1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512汶川地震和今年的日本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具体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

而应急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

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

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含险情)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

论应急物流[1]

论应急物流[1]

论应急物流——地震物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07物流一班廖鹏0709706041)(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地震物流是应急物流的一个分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地震这一种自然灾害。

对地震救援过程,捐款,救援物资采购,救援仓储,物资运输,配送等环节作出的计划,组织,协调,监控等种种手段,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从而达到挽回最多的经济损失,甚至零损失的目的。

(关键词)地震物流,四川地震,一体化,标准化,体系(正文)一,概况1,四川位于中国中部偏西,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市。

西为青藏高原,东有长江三峡,北有秦岭巴山,南为云贵高原,与鄂、湘、黔、滇、藏、青、甘、陕省区相邻,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四川全省辖7地区,3自治州、13地级市,18县级市,150县,8自治县,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和青海的大省。

较多。

四川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

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

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贡嘎山则达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悬殊。

2,川滇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区域内主要发育有北西向的鲜水河-安宁河-小江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怒江-谰沧江断裂和北向东的龙门山-锦屏山-玉龙雪山断裂等大型断裂带(1)。

该区新构造活动剧烈,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构造地震,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是中国大陆最显著的强震区域。

注:划红线为受灾区四川受灾地区图二,地震物流措施1、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论文

重大自然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论文

重大自然灾害下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摘要:应急物流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成为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分析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构建应急物流体系,以信息流等方式作为保障机制,增强救灾工作及其监督的有效性,本文的写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应急物流体系构建保障机制1 文献综述1.1 应急物流概述应急物流最初是与军事物流联系在一起的,自20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已经从发展期进入了成熟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很高的国家,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是从2003年的“非典”开始的,应急物流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相关研究成果不成熟。

关于应急物流的定义有不同的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应急物流的定义为: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应急物流能够保障在自然灾害来临时,迅速的把应急物资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应急物流的特点1.2.1 时效性强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群众手中。

1.2.2 不确定性在面对自然灾害时,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必须采取果断的措施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1.2.3 弱经济性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财产是第一位的,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受困群众及时救出,及时救治,对在整个救助过程中的经济代价的考虑比较小,淡化了物流的成本原则。

1.2.4 军地物流的共同参与性军队物流是国家应急物流体系的主导力量,应急物流与军队物流在本质特性和物流要求方面具有相通性,在自然灾害面前,应积极把握军队物流与地方物流相结合的特点,军民团结,并肩作战。

2 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分析国内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2.1 应急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低。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

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的建设2400字[摘要]我国的应急物流起步较晚,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得我国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

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是很“年轻”的,尤其是经历过了南方雪灾和汶川大地震后,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呈现出来,我国的应急物流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应急物流建设的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应急物流紧急保障物流信息一、应急物流概述1.应急物流定义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2.应急物流特点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多数情况下通过物流效率实现其物流效益,而普通物流既强调效率又强调效益。

目前我国的应急物流有自己的特点,其表现为: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军民携手合作,军队突击力强;平时预有准备、预案演练到位等。

二、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1.我国尚没有健全的应急机制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就会组成相应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

虽然这种运作机制使得整个物流运作流程表现得更加紧凑,物流行为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军事化色彩,确保了所需应急物资迅速到位,对危机的及时解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物资保障作用。

但是,由于没有正规化、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全民齐上阵,整体秩序紊乱,应急物流保障社会成本高、效率低、遗留问题多。

应急物流指挥机制不完善,应急物流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由于部队内部没有建立绝对权威的组织指挥机构,外部也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指挥体系,这样就造成了应急物流的联系渠道不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责任不明,严重制约了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

应急物流配送机制不尽合理,交通战备办公室只对本地(市)交通道路、运输专业人员和运输机具的数、质量等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而不能对辖区所属专业人员、器材物资、运输机具进行区分配置和组建交通战备保障力量,更不能明确战时任务和实施战时保障计划,从而导致了应急保障能力差。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

应急物流专业毕业论文标题: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与挑战——以某地区为例引言: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发,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和人力损失。

而应急物流作为应对灾难和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以某地区为例,探讨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应急物流专业的重要性1. 灾难中的物资供应保障灾难发生时,物资供应是保证救灾工作的基础。

应急物流专业可以通过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与仓储系统,确保物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灾区。

2. 救援物资的快速调配应急物流专业可以通过合理的调配和仓库管理,保证救援物资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迅速送达受灾地区,为灾区人民提供紧急救助。

3. 救援队伍的人力调动应急物流专业在协助灾区救援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能够通过调动合适的救援队伍和人员,提高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二、应急物流专业面临的挑战1. 灾害预警系统不完善灾害预警体系是应急物流的基础,但在某地区,预警系统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待提高。

这给应急物流工作带来了困难,需要改进预警机制,加强预警技术和信息管理。

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某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妨碍了应急物流工作的顺利进行。

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3. 物资储备不足某地区的物资储备不够充裕,灾情发生后,无法保障充足的物资供应。

应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物资存储和运输体系,确保灾难时得到及时供应。

三、应对挑战的解决措施1. 提升预警系统的能力加强预警技术研究,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增加预警设备和监测站点的布点,建立更加完善的预警网络,提高灾害预警的覆盖范围和预警准确度。

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加大对交通、通信、仓储等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升抗灾能力和应急响应速度。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

浅谈应急物流在中国的发展摘要: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在现代突发事件频繁的国民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也是我国需要迫切发展和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系。

本文主要介绍应急物流的相关理论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应急物流;发展对策;突发事件应急物流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非典”的肆虐、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7.0级地震……这些灾难的突然降临引起了我国对应急物流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但与德国、英国等物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严重的落后与不足。

我国是自然灾害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最大程度地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加强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迫在眉睫。

我国自然灾害的接连发生,使应急物流的作用和重要性正在逐渐提升,所以在新的挑战和困难下,研究探讨我国应急物流的现状和发展对策具有跨时代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一、应急物流的分类及特点(一)分类:1.按突发事件分类。

可分为: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地震、海啸等)、突发社会危害应急物流(重大交通事故、生产事故等)和突发疫情应急物流(SRAS、禽流感等)。

2.按突发事件的性质分类。

可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

(二)特点:1.突发性。

应急物流主要针对的是突发事件,因此突发性是应急物流的首要特点。

只有极短的反应时间、迅速的实施行动、可靠的物流方式才能实现完美的应急物流。

2.弱经济性。

毫不夸张的说“急”字可以代表应急物流的主旨含义。

普通物流的运作方式、流程、甚至经济收益准则均不适用于应急物流,任何利益都无法和人民生命财产相比,所以应急物流具有突出的弱经济性。

3.不确定性。

由于突发事件的形式、时间以及后果等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不确定性是应急物流的显著特点。

论城市应急物流

论城市应急物流

论城市应急物流论城市应急物流近年来,我国城市突发事件明显增加,而城市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巨大甚至毁灭性破坏,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遭到突发事件袭击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提高应急物流物资的储备量,以及快速准确的预测灾区的物资需求量,快速构建合理的应急物流配送中心,同时以最合理的配送策略,将物资运送至灾区,是城市应急物流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本文以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对城市应急物流理论进行梳理,阐述了城市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性,分析了城市应急物资管理内容;接着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仓储与配送策略理论进行分析。

本文基于城市应急物资的分类,运用成本利润法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进行储备模式分类,再运用多目标标规划,对仓储管理模式进行建模,并以算例证明城市应急物流物资仓储模式的优越性;对城市应急物流的需求预测,构建了推拉式预测模型,并以算例分析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城市应急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基于德尔菲法的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城市应急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证明模型的合理性与优越性;通过对城市应急物流配送策略分析,提出在城市应急管理下的配送策略。

针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调配与运输管理软件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架构及功能分析设计。

结合现有的运输系统,实现了城市应急物流物资调配与运输管理软件系统开发。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城市应急物流物资的储备模式、仓储管理模式、需求预测管理、应急配送中心管理的综合管理。

在系统管理中,实现仓储管理模式的自动判定;通过测试分析,证明系统生成的仓储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对城市应急物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城市应急物流,仓储与配送策略,推拉结合算法,多目标规划Research on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of CityEmergency Logistic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inciden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China, as unexpected events often cause great devasta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e more quickly, and the size of cities are expanding, the threat of emergencies incidents to the city are increasing. How to improve the amount of the reserve in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as well as the demand for prediction of materials affected areas fast and accurately, to constructreasonable emergency logistics distribution center, while to transport supplies to the disaster area in the most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strategy,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This paper takes the city emergency public health for background, makes a summary on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theory,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city emergency supplies management; then for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theory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for analysis. 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city emergency supplies, the paper makes a reserve pattern classification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by the use of cost-benefit method, then uses standard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for warehouse management modeling, and proves that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storage mode superiority by numerical examples. Next, the paper constructs push-pull prediction model for demand forecast of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and proves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by a numerical example. This article makes an analyze on the city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problem firstly,establishes an city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location model with a method based on the Delphi method and multi-objective planning, and justif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model in a numerical example, then the paper proposes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ity distribution strategy, through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 analysis.To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terial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of business process, the paper analysis and designs system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The paper develops the deployment of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The system can achiev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lies reserve mode, storage management, demand forecasting management, emergency distribution center management. The warehouse management can achieve automatic selection decisions in the system management. Though the test analysis, it can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generated warehouse management mode, which is an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management.Keywords: The City Emergency Logistics,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y,Push and pull combination algorithm,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遭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事件袭击的威胁也在不断增加。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国内也在不断地完善对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下面就今后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进行应急物流研究时更加注重实用性。

其次,注重整体性,注重应急物流系统的协调性、统一性。

系统优化应急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优化整体效率。

一、引言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重大自然灾害更是不断这困扰着我国大部分地区。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就接连遭受了多次的重大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在第一时间把需要的粮食运送到需要的地方,是我们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研究。

我们需要对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及运作进行研究,以保证在紧急事件发生时,在最快的时间解决生存需要,从而减轻灾难所造成的损失程度、缩短灾害持续时间、加快灾区重建进程。

二、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1.应急物流的概念在国内,2003年非典的爆发才使我国对应急物流的研究开始重视起来,但是,目前为止对应急物流尚无统一的定义。

"应急物流"这一概念起初是由欧忠文在国内提出的,即"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2006 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定义为:应急物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

2.应急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应急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成本将所需要的应急物资,用恰当的的运输工具,经过合适的运输路线,送达需求地,并以恰当的方式分发到需求者手中。

应急物流系统构建有如下五条原则:(1)事前防范为主,事后应急为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急物流的发展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 应急物流的概念 (2)2. 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2)3.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 (3)3.1基础设施保障 (3)3.2政府协调机制 (3)3.3法律保障 (3)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 (3)3.5“紧急通道”机制 (3)4.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 (4)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 (4)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 (4)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参考文献 (5)致谢 (6)摘要尽管当今世界科技高度发达,但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仍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有的即使可以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应急物流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不管从宏观还是从微观层面我们发现我们急需对应急物流的内涵、法律、机制、实现途径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应急物流法律机制1应急物流的概念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SARS和禽流感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还是512汶川地震和今年的日本地震等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都会造成具体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

而应急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

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变为纯消费行为,只考虑物流效率的实现。

应急物流可以简单地分为军事应急物流和非军事应急物流两种。

非军事应急物流还可以细分为灾害应急物流和疫情应急物流;灾害(含险情)应急物流又可分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和人为灾害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的“应急”二字本身带有一定的军事色彩,但应急物流并不等同于军事物流。

军事物流的指令性比较强,尤其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始终把军事利益放在首位。

而应急物流系统则应该以社会利益为牵引,服务的对象是受灾地区的人民,这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是不同的。

应急物流一般具有突发性、弱经济性、不确定性和非常规性等特点。

2应急物流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事实上,应急物流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对国家而言,战时的后勤物资供应、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市博会;对社会而言,每年的春运、旅游黄金周等;对企业而言,销售高峰期、决策者失误等也都会带来应急物流的需求,如四川百事可乐公司从元旦到春节约一个月的销售量占全年销售总量的15%,绝对是全年销售最高峰。

应急物流是一般物流活动的一个特例,它具有区别于一般物流活动的特点:(1)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这是应急物流区别于一般物流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2)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应急物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物流需求,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主要是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

(3)时间约束的紧迫性。

(4)峰值性。

(5)弱经济性:普通物流既强调物流的效率,又强调物流的效益,而应急物流在许多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的实现来完成其物流效益的实现。

(6)非常规性。

(7)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上述分析表明应急物流是在传统的物流体系受到突发事件的冲击后,因为需求突变产生储备不足、运输能力有限、原材料短缺等问题最终导致失稳的背景下产生的。

从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综合应急管理、危机管理、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学科知识,为构建全面的应急物流体系作更深一步的探讨。

即完善应急物流的内涵;考察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应急物流风险分析模型;随着应急物资供应和配送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多,复杂性程度不断加深,加强对应急物资的有效管理还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保障应急物流“应急”需要的基础上,为防止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成本,探索政府与市场有效的合作与协调机制,使应急物流系统凸显其灵活性;为确保抗灾的持续性和彻底性,在考虑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时要整合逆向物流,形成完整的应急物流供应链系统;针对公共领域的应急物流,由于其本身的一次性和临时性特点,以及实践基础薄弱的现状,可以通过分析针对企业,特别是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的应急物流的实践模式,为其提供宝贵的经验。

3.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只有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程简洁、流速快捷,才能使应急物资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这就要求建立应急物流的保障机制,满足应急物流实施的必要条件。

3.1.基础设施保障物流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对保障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起着关键的作用。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通讯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

通讯系统发达,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预警,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物资储备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坚固和发达可以保障物流网络,使灾害后的救援物资迅速抵达灾区,而且广泛覆盖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使援助到达任何需要的地方;建立高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对于应急物流的实施也是必要的,可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应急物流信息网络,及时发布灾害情况、运输及仓储的最新信息。

一个快速反应和广泛覆盖的物流体系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应急物流的实施效率,减少损失。

3.2.政府协调机制由于应急物流是其社会功能的体现,往往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而在这种突发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紧急状态下,就必然要求政府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地协调和调用;及时提出解决应急事件的措施或指示;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

3.3.法律保障在应对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应急物流中的法律机制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动员机制,也是一种强制性保障机制。

如在发生危机时,政府有权有偿或无偿征用民用建筑、车辆、物资等,以解救灾之急。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国家紧急状态法》,我国也有《抗洪法》。

但从2003年抗击SARS的情况来看,我国应急物流动员仍然主要是依靠地方政府行政职能和在群众自发的基础上的运作,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和约束,征用民力的效率不高。

3.4.应急物流预案保障机制应急物流的“应急”特点,决定了应急物流必须着眼于平时的准备,因此,我国应建立全国和省、市一级的应急物流预案,以确保应急物流的顺利实施。

应急物流预案的准备包括应急物流硬件和软件准备两个方面,其中应急物流硬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资金的准备、设备设施的准备和车船道路的准备等;应急物流软件的准备主要包括应急物流的人员准备、信息准备、应急场景的假3.5.“紧急通道”机制在发生突发性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时期,建立地区间的、国家间的“紧急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或者多条应急保障专用通道,可有效简化作业程序和提高速度,使应急物资迅速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从而提高应急物流效率,极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4.我国安全应急物流管理中运行机制的完善政府必须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整套反应迅速、组织、运转高效的防灾应急机制,认识到物流行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快发展物流产业,提高产业安全度。

(1)逐步形成统一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加快制定物流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市场规范、快速通关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要落在实处。

(2)建立健全外资监测和规制体系,鼓励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高度重视全球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大中国物流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力度。

(3)加强对应急资源保障机制的建设,完善保障机制。

要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基本指导方针,改变重治轻防的实际,加大预防预警的人力、物力、财力、装备、科研的投入,化解各种危机和风险,尽可能把潜在的威胁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善后处置工作,尽力将财产、设备、生产、工作和人的精神调整到正常状态。

(4)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提高社会公众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综合素质。

加强信息管理,提高透明度,为处置公共安全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和信息环境。

及时有效地发布主流信息,如实公开真相,引导民众,安定民心,组织社会公众广泛的进行自防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的发生。

如湖南省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启动,将用两年时间在各地州市建设一批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基地,达到树立交通安全意识的目的。

湖南交通职业学院相关专业按照“最佳行驶里程、最佳工作时间、最佳车辆配置”的标准,发扬“小仓储、快分拣、大配送”的物流理念,为物流中心提供了配送中心选点布局、规划设计、配送线路优化、分拣线设备、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等服务。

5.应急物流体系的建立5.1应急物流指挥体系的建立应急物流的顺利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保障外,还涉及应急物资的筹措与采购、应急物资的储备与调度、运输与配送等方面,而这些工作需要一个机构来组织协调,才能顺利完成。

从我国以往的情况来看,这个协调机构都是由政府根据应急方案从各单位紧急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暴露出灾情信息滞后、救援工作效率不高以及严重影响了政府其他工作正常开展等问题。

因此,我国有必要根据我国的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建立一个常设的、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专门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保障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

5.2.应急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在应急物流体系中,应急物流配送体系十分重要。

纵观历年来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情况,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政府有必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建立高效、发达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一是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结合实际情况,整合现有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物流企业进行协同式配送;而且可以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链、连锁网络组织应急物品投放市场。

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可与军方联系救灾抢险事宜,动用军用运输装备、军用运输专用线路及相关设施,从而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

三是政府应大力推进国内电子商务业的发展,着重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性能。

四是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舆论召唤,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应急工作,通过组织地方干部、民兵、部队、公安、志愿者、防疫人员、医务人员等多方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将应急物资发放到受灾地区,这样可保证应急物流配送的速度和广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