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监理站混凝土拌合站监理作业指导书
砼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导书

砼混凝土搅拌站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和依据1.1目的为了能够安全、正确的操作和维护搅拌站设备,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编制此指导书作为生产管理人员参考。
1.2编制依据《GB/T1071-2005混凝土搅拌站(楼)》《GBJ17钢结构施工设计规范》《GB/T9142混凝土搅拌机》《GB10595带式输送机施工技术规范》《GB14249-1电子衡器安全要求》2搅拌站人员组织、分工及有关人员的资质要求2.1 搅拌站人员配置在项目工地砼搅拌站设立搅拌站站长1名。
配备实验员1名,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配备安全员(兼职机械机管员)1名,对搅拌站站长负责,负责整个工地建筑机械管理,搅拌站生产、建筑机械安全管理工作。
配备材料员1-2名,配合物资部做好原材料进货验收。
根据砼供应量大小配备现场维修人员(电气、机械维修人员1-2名),并入操作班管理,负责所有建筑机械维修工作。
泵车、搅拌车使用数量,根据现场需要随时调配。
确定设备主人及附属配合人员,设备主人必须随机调遣。
以上人员配备为最大规模搅拌站配备标准,搅拌站成立后由站长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人员配备计划,经过建机分公司经理批准后配备,尽量安排人员兼职,减少人工成本。
2.2对搅拌站工作人员的要求:牢记服务宗旨,确保安全生产。
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视力及听觉严重障碍等不宜高空作业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高处操作作业。
凡新到施工人员必须经公司、部门、班组等三级教育培训,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熟悉掌握有关专业知识及应知应会。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参加劳动技术监督局的特种机械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机械的操作证,所有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有交通管理部门办法的有效证件,做到持证上岗。
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四懂”即懂机械的构造、性能、原理、用途,“三会”即会操作、会保养、会排出一般故障,必须熟悉该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严格遵守现场的各种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不得穿拖鞋、凉鞋、高跟鞋或带钉鞋,着装整齐并按规定戴防护用品,说话要文明礼貌。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混凝土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混凝土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混凝土作业的标准操作流程和相关要求,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前准备1. 混凝土配方设计根据工程需求和材料特性,制定合理的混凝土配方设计。
确保配合比、水灰比、砂率等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相应的试验验证。
2. 材料准备2.1 水泥:选择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并进行质量检测。
2.2 骨料: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骨料,进行质量检测。
2.3 混凝土添加剂: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合适的添加剂,并进行质量检测。
2.4 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源,并进行质量检测。
3. 设备准备3.1 混凝土搅拌设备:确保搅拌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搅拌机、输送设备等。
3.2 测量设备:准备好测量混凝土强度、流动性等参数的设备。
3.3 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用具、紧急救援设备等。
4. 施工场地准备4.1 清理施工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无杂物。
4.2 设置施工标志和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1. 混凝土浇筑1.1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浇筑顺序和浇筑部位。
1.2 在浇筑前进行湿润处理,以防止混凝土过早脱水。
1.3 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1.4 在浇筑过程中,使用振捣器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和空隙。
1.5 对大体积浇筑进行分段浇筑,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2. 养护2.1 在混凝土初凝后,进行养护处理,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
2.2 养护期间,避免强风、高温和阳光直射,采取遮阳措施。
2.3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适当的养护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质量控制要求1. 混凝土配合比1.1 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试验验证。
1.2 配合比中的水灰比、砂率等参数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 施工过程控制2.1 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符合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
混凝土拌合站监理作业指导书

目录1、总则 (1)2、监理人员组织 (2)3、监理程序 (2)3.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2)3.2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4)4、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8)4.1 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8)4.2 原材料计量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8)4.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10)4.4混凝土拌合物的均质性检验 (11)1、总则为保证保证本标段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质量,根据业主建设指挥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实施细则》和《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指南》及相关规范和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本指导书。
2、监理人员组织每个拌合站配备专职监理人员一名,负责拌合站日常监理工作。
监理工地实验室试验工程师、监理组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中心实验室试验工程师、监理项目部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拌合站的巡视和检查。
3、监理程序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1)施工单位自购原材料前,应对料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样检验,并通知监理工地实验室派人员见证和审核,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采购。
(2)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检验并通知拌合站现场监理。
对现场实验室不能进行的检测项目,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检测,但需提前向监理工地实验室报告,由监理单位审核检测机构资质和条件后,方可实施,并由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见证试验。
拌合站现场监理接到施工单位通知后应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对现场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或平行取样检验,对于外观质量有怀疑的材料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应抽样送监理工地实验室或监理中心实验室检验。
对于外观质量明显不合格的材料可直接拒绝该车或该批材料进场。
(3)施工单位在使用原材料前,应向监理工地实验室提交原材料申请,并提供合格材料的材质证明或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
监理工地实验室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报验申请应一天内审核,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
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导书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目录一、拌和站质量责任制 (3)二、材料的运输和存贮 (5)三、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5)四、混凝土拌和 (6)五、拌和站质量检验制度 (9)六、混凝土拌和站安全操作规程 (10)七、计量器具和设备定期维修保养制度 (14)八、拌和站文明施工责任制 (16)九、拌和站环境保护方案 (17)十、机械故障应急预案 (18)混凝土拌和站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从原材料选择、检验到进场;从站长到每个拌和机操作手都不容忽视。
因此特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一、拌和站质量责任制1、拌和站站长质量职责(1)、贯彻执行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
(2)、负责拌和站的人员和设备调配。
(3)、负责拌和站混凝土用量的计划和组织生产。
(4)、配合材料部门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
(5)、负责材料用量的申请。
(6)、严格按配合比进行生产。
(7)、严格执行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
2、拌和站司机质量职责(1)、检查电控操作盘上所有按键是否复位;(2)、检查搅拌机给水系统是否正常;(3)、主机启动后,检查搅拌机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4)、根据试验室配料单调整给水量,掌握好混凝土的坍落度,确保每一盘混凝土的搅拌机质量;(5)、混凝土搅拌结束后,清洗干净搅拌机及上料斗;3、配料机司机质量职责(1)、认真检查配料系统所有电机皮带及输送带是否符合正常标准;减速箱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
(2)、检查进料斗是否有残留物。
(3)、检查校正电子秤是否准确。
(4)、认真检查操作室内操作盘上所有按键是否复位。
(5)、合上总闸认真遵照试验配料单数据进行配料。
(6)、配料期间注意观察输送带运转是否正常,输送料是否全部被输送到进料斗内,是否应采取相应措施,输送完剩余定量配料,记清进料盘数。
4、必须坚持原材料“八不收’制度:(1)碎石材料八不收:a、非规定产地碎石不收。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作业指导书一、材料的运输和存贮1、集料(1)砼用的集料,在运输或工地存贮时,不能使其受污染。
(2)集料应按不同尺寸运抵工地,并贮存在相互分开的不同料堆中。
(3)粗集料堆应按厚度不超过1m的水平层堆放,以免集料发生离析。
如果集料有离析时,必须重新拌和,以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2、水泥(1)水泥在运输过程中必须用防水蓬布或其他有效的防水覆盖物加以覆盖。
散装水泥运输车辆的贮料斗和管仓,不应残留不同类型的、低级别的水泥或其他任何材料。
(2)水泥应贮存足够的数量,以满足砼的浇筑需要。
任何时候不能因水泥供应中断而暂停浇筑。
(3)各施工队应在适当地点建立完全干燥、通风良好、防风雨、防潮湿的足够容量的库房放置水泥,地板应高出地面至少0.3m,以防止受潮。
散装水泥应在专用的仓罐中贮放。
(4)水泥在到货后应尽快使用,使用时应为松散流体和没有结块。
二、混凝土拌和1、称量(1)称量和配水机械装置,应维持在良好状态,并应至少每周校核一次。
(2)所有砼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均应按照质量称量。
预制场或搅拌站集中拌制的砼,细、粗集料称量的允许偏差为± 2%;水、水泥、外加剂的允许偏差为±1%。
2、拌和(1)砼只能按工程当时需要的数量拌和。
已初凝的砼不得使用,不允许用加水或其他办法变更砼的稠度。
浇筑时坍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2)所有搅拌设备都应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任何不合规格及不符合规定的完好设备,或有缺陷的搅拌设备不得用于砼的拌和,均须撤出工地。
(3)砼拌和工作,应将各种组合材料搅拌成分布均匀、颜色一致的混合物。
搅拌筒的转动速度,应按搅拌设备上标出的速度操作。
每盘砼拌和料的体积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出的额定容量的10%。
在水泥和集料进筒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和用水,并在搅拌的最初15s内将水全部均匀注入筒中。
筒的入口应无材料积结。
(4)在下盘材料装如前,搅拌筒内的拌和料应全部倒光。
搅拌设备停用超过30min时,应将搅拌筒彻底清洗才能拌和新砼。
标准化混凝土拌合站

标准化混凝土拌合站第一节总体要求1.1 涵盖全过程混凝土拌与站的管理牵扯到物资、设备、试验、技术及作业工班等各个方面,要实现拌与站精细化、系统化管理,务必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管理制度,做到凡事有章可循。
拌与站管理制度应表达安全、质量、环保、材料管理、施工工艺、设备工装等各个方面,涵盖从原材料进场验收、设备管理、生产过程操纵、施工检测到混凝土运输、数据统计分析的施工全过程。
1.2 贯彻执行三大标准1技术标准:拌与站的技术条件以GB/T10171-2005《混凝土搅拌站》为基本标准。
同时公司针对标准化搅拌站要求,制定了《搅拌站技术要求》,参建单位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技术标准。
公司鼓励施工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建立更高标准的先进的搅拌土拌与站。
2管理标准:公司根据铁道部下发的有关文件,以标准化管理为准绳,补充完善制定了《搅拌站信息化管理要求》与《工地拌与站验收办法》等项管理制度。
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对各参建单位的统一要求,各参建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与职责,对铁道部与公司的管理制度、标准进行细化量化,形成自己的管理制度。
3作业标准:拌与站须遵守国家与铁道部公布的各类质量验收标准,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作业与检验操纵。
同时拌与站原材料进场验收,计量精度操纵,搅拌运输工艺,混凝土质量检验等作业程序还要满足公司制定的《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操纵手册》的有关要求。
1.3 严格考核考核是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管理。
推进拌与站标准化管理务必建立严格的目标管理体系与考核制度。
要制定标准化管理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要细化、量化内部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具有可操作性。
1.4 注重落实、闭环管理1各项制度均应有清晰的落实措施,职责分明。
要切合本拌与站的实际情况,制度的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
2管理制度务必表达闭环管理。
每个作业环节与工艺过程、每一个违犯标准化管理问题都应留有过程操纵的完整记录,对出现的问题有整改结果,闭环销号,做到拌与站的整个管理及作业过程能够实现可追溯性。
混凝土搅拌作业指导书

标题:混凝土搅拌作业指导书
修改概要
混凝土搅拌作业指导书
1.0后台操作人员要严格掌握砼的配合比,搅拌站要挂配合比牌,砼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见下表(按重量计):
2.0砼搅拌前,应加水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尽,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第一盘时,考虑到筒壁上的砂浆损失,石子用量应按配合比的规定减半。
3.0投料顺序依次为:石子水泥砂,使用外加剂时,应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再倒入拌筒内。
4.0砼自材料全部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所用最短时间不少于下表规定的数值(单位:秒):
5.0搅拌好的砼要做到基本卸尽,在全部砼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得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办法,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6.0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7.0搅拌用水应是洁净的水。
拌合站作业指导书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CO.,LTD.杭黄铁路站前VI标段5# 拌合站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时间: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杭黄铁路Ⅰ标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五年五月混凝土拌合站作业指导书一、编制依据《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08-2001)《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湖南城际铁路有限公司混凝土拌合站管理办法》二、拌合站概况2.1本标段为杭黄铁路HHZQ-6标段,起讫里程为DGK118+666.75~DGK147+038.415,正线长度28.301公里。
标段内设桥梁39座,计10177.48延长米;隧道21座,计14628.84延长米;路基长超过8000米。
管段内混凝土总方量超过100万方。
管段内拟设6座混凝土拌和站。
中铁三局集团杭黄铁路6标5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主要承担施工里程段为DK142+657-DK147+000段桥涵、路基、隧道及附属工程,供应混凝土量约15万方。
2.2选址依据5号混凝土集中拌和站负责生产各标号混凝土约15万方,为方便混凝土生产运输,拌和站设置在杭黄铁路DK146+800路线左侧处,莲花村附近空地。
2.3选址说明中铁三局集团杭黄铁站前VI标5号混凝土集中拌合站拟设在莲花村附近空地,DK146+800线路左侧,属浙江省杭州市运输杨村桥镇境内。
5号搅拌站的选址既要考虑距离施工场地的运输距离,又要考虑道路交通运输条件,方便大型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并且要兼顾到与其余搅拌站间的互助性,方便高峰期或者设备故障时能及时调配混凝土供应。
在杭新高速边上一处面积约11160平方米的农用地作为5号搅拌站的建设用地,此处临近既有公路,交通便利设立HZS15 0型搅拌站和HZS120型搅拌站各1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化监理站混凝土拌合站监理作业指导书目录1、总则 (1)2、监理人员组织 (2)3、监理程序 (2)3.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2)3.2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控制监理程序 (4)4、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8)4.1 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 (8)4.2 原材料计量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8)4.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 (10)4.4混凝土拌合物的均质性检验 (11)1、总则为保证保证本标段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生产质量,根据业主建设指挥部《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工程质量检测与试验实施细则》和《拌合站生产质量控制指南》及相关规范和监理实施细则编制本指导书。
2、监理人员组织每个拌合站配备专职监理人员一名,负责拌合站日常监理工作。
监理工地实验室试验工程师、监理组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项目部中心实验室试验工程师、监理项目部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加强对拌合站的巡视和检查。
3、监理程序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监理程序(1)施工单位自购原材料前,应对料厂进行实地考察并取样检验,并通知监理工地实验室派人员见证和审核,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采购。
(2)材料进场后,施工单位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检验并通知拌合站现场监理。
对现场实验室不能进行的检测项目,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检测,但需提前向监理工地实验室报告,由监理单位审核检测机构资质和条件后,方可实施,并由监理人员进行全过程见证试验。
拌合站现场监理接到施工单位通知后应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对现场材料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取样检验或平行取样检验,对于外观质量有怀疑的材料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必要时应抽样送监理工地实验室或监理中心实验室检验。
对于外观质量明显不合格的材料可直接拒绝该车或该批材料进场。
(3)施工单位在使用原材料前,应向监理工地实验室提交原材料申请,并提供合格材料的材质证明或出厂合格证书检验报告。
监理工地实验室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材料报验申请应一天内审核,并按规定的频率进行见证检验或平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
如不合格,则要求并监督施工单位将该批材料清退出场。
(4)施工单位对使用的原材料质量负责,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
若发现不合格材料,应禁止使用并清退出场;如发现在工程中已使用不合格的或未经检验的原材料,必须对使用部位进行验证检测,如不符合标准必须拆除返工。
现场监理应对使用的材料是否检验、是否合格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上述情况及时制止并向监理工地实验室、监理组汇报,由监理工地实验室或监理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如: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工作联系单、停工令等)进行处理。
(5)施工单位和驻地监理组或监理工地实验室对材料质量的检验结果发生异议而又无法协商解决的,报请监理项目部和指挥部进行复检,若仍然又异议,由施工单位委托又资质的经业主同意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属于重要质量问题的报总指备案。
3.2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控制监理程序(1)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临时工程,每次混凝土拌合施工开盘前,施工单位均匀通知现场监理人员。
在首次使用某一混凝土配合比或同类结构的条件施工时还应通知咨询单位和监理中心实验室。
(2)现场监理人员应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检查,着重检查材料的检验状态和存储量。
经过检查合格后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材料方可使用,记录已检验和批准使用的材料的检验报告编号和批准文号,同时记录拟生产的混凝土的使用部位,并登记拟生产的混凝土的使用部位,并登记材料使用台帐,保证材料使用的可追溯;各种材料的存储量应满足本次混凝土生产的材料需要量,若非特殊情况,同一结构物尽量避免使用不同批次的材料。
(3)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施工单位砂、石材料的含水率检测记录,对含水率检验结果有怀疑时,应要求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重新检测。
检查并复核施工单位施工配合比,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修正。
(4)现场监理人员应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输入的设定施工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的一致性,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在拌和机电脑控制系统中设定的材料名称、材料用量是否与实验室下发配合比一致。
检查拌合站操作人员在拌和机电脑控制系统中输入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施工日期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正确性。
任何情况下,拌合站操作人员均不得擅自更改施工配合比。
(5)混凝土拌合开盘后,现场监理人员应密切监视开拌初始的前三盘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要求施工单位对前三盘混凝土的拌合物能进行检测并见证检测过程,并做好记录。
如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分析处理,必要时向监理工地实验室、监理组汇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后,方可持续生产和用于过程。
(6)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对材料的含水率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工地实验室进行含水率检测调整施工配合比。
(7)混凝土施工拌合过程中,拌和机电脑控制系统的施工配合比的设定数据不得随意改动,若施工配合比确需调整,应征得监理人员的同意,由施工单位试验人员另行下发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现场监理人员应经常对拌合机电脑控制系统的控制数据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设定值和施工配合比的一致性、实际值和设定值的偏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情况严重的应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拌合施工并向监理工地实验室、监理组汇报,由监理工地实验室或监理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如:监理工程师通知、工作联系单、停工令等)进行处理。
(8)混凝土施工拌合过程中,现场监理人员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指标进行见证检验和平行检验。
(9)还给你听运至施工现场后,由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混凝土塌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指标,由施工现场监理工程师根据规范的频率见证施工单位制取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试件和耐久性能试验试件。
4、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4.1 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及控制措施详见试验监理作业指导书。
4.2 原材料计量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拌合站应在使用前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并签发计量检定合格证明。
拌合站电子秤计量系统每半年应检定一次。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按重量记):胶凝材料(水泥、矿物掺合料等)±1%;外加剂±1%;粗、细骨料±2%;拌合用水±1%。
(1)督促施工单位对电子秤计量系统每年进行一次检定,在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检查电子秤计量系统在空载时系统显示是否归零)。
(2)在每工作班应至少进行一次复称检验,校验各种材料的称量偏差,拌合站监理人员见证复称检验过程并做好记录,若称量偏差超过规定的范围,应暂停拌合,待查找原因、排除影响因素后,再次复称合格后方可继续混凝土拌合生产。
(3)检查拌合站电子秤计量系统显示的实际称量值和设定值的偏差,若偏差超过规定的范围,应暂停拌合,待查找原因、排除影响因素后,经复称检验后方可继续混凝土拌合生产。
4.3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质量指标及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施工时,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应质量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应按下表要求取样试验,取样和试验方法应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规定,取样时间在混凝土出料0.2—0.6H之间。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指标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检验要求监理控制措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由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在拌合站由监理人员见证试验,在施工现场由现场监理人员见证试验。
建立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见证试验台帐。
4.4混凝土拌合物的均质性检验新建拌合站首次搅拌混凝土或连续使用达到一年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机技术条件》(GB9142)的规定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进行检验。
监理人员见证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检验过程。
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匀质性时,可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分别从卸料流的1/4和3/4之间的部位采取混凝土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沁水现象。
(2)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
(3)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附件:混凝土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指标1、在混凝土施工时,应按下表要求取样试验,取样和试验方法应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物理性能试验规程》(GB/T50080-2002)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质量指标2、混凝土力学性能检测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的要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质量进行检验。
取样和试验方法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力学性能试验规程》(GB/T50081-2001)进行。
混凝土力学性能质量检验要求监理检验方法及频率:混凝土力学性能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现场监理见证试件抽样制作过程。
对于标准养护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由监理试验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试验报告;对于同条件养护的抗压强度试验,由监理试验工程师按照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平行检验(试件的制作可委托现场监理在浇筑地点进行),但至少一次。
3、混凝土耐久性能检测施工过程中应按下表的要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质量及那些检验。
电通量试验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附录H进行。
抗渗性、抗冻性试验按GBJ82-85进行,试验龄期为56天。
抗蚀系数试验按《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附录K进行。
混凝土耐久性能质量检验要求监理检验方法及频率:由监理试验工程师全部检查施工单位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