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

【教学内容】

二(下)第一单元有余数除法第第5—6页的1?6题。

【教材简析】本内容是《有余数除法》之后的练习课。此前,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余数的含义,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并初步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懂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本课节的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巩固和掌握有余数的计算,并通过一定的开放练习,让学生熟悉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机会,特别是涉及到练习的重点时,一定要让学生人人参与练习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资源,促进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与提升。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分为四个层次):识记: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规律。

理解:通过实例,进一步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杂运用:通过变式练习,较为熟练的掌握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创见: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练习、思考与反思过程中,逐渐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初步感受一一列举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游戏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口算练习

谈话:今天周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去数学乐园玩玩,想去吗?出发之前,咱们先来做下热身:口算天天练,今天咱们看看口算谁最棒?

常规训练 --- 口算

21-3 3 X 4 24 - 8 6 X 3+2 7 X 5+3

4X 7 48 - 8 18 - 2 5 X 5+4 2 X 8+4

逐题出示,直接说出得数。自我评价:口算我最棒!谈话:做完热身,我们一起前往数学乐园,数学乐园可大了,今天我们只能参观它的一角有余数除法的练习(板书课题)【设计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伊始,我创设带领小朋友们去数学乐园游玩的情境,让学生在出发前先做一做热身运动--- 口算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

二、游玩乐园、综合练习

(一)第一站:参观意义馆 ------ 巩固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屏幕出示:看图填算式(书中第1 题)

1 、出示第

2 小题,独立填写,让学生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出示第1 小题图,算式中只给出9, 独立填写,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引导比较: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预设学生回答

A:第1题是先确定每4个一份,再看份数。而第二题是先确定平均分的份数,再看每份是几个。

B:第1题和第2题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余数。

C:第1题和第2题虽然说法不一样,但是它们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小结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象刚才这样把一些物体按照要求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或平均分几份,只要分后仍有剩余,都可以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

【设计说明: 根据小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设计练习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我先出示第2 小题,独立填写,让学生说说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后出示第1

小题图,算式中只给出被除数9,独立填写,让学生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

再引导比较: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二)第二站:参观算法馆---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算法

谈话:弄清了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那有余数的除法该怎么算呢?接下来咱们一起去算法馆看看吧。

1、猜猜我是几?(最大能填几?)

I *

A x 6 <27 :“

4 X %< 31 Y x 8 < 26

独立填写,反馈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2、先填空,再计算(书中第2题)

独立完成,展示反馈。

3、争当小医生:完成书中第5题改错

反馈时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错?

启发小结: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觉得有余数的除法在试商时可以怎样很快找

到合适的商?(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

启发: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

4、用竖式计算。

谈话:小朋友们真善于总结,下面咱们来比比计算谁最棒!

出示题目:16-3= 25 - 4= 57 - 8= 41 - 6=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反馈。

【设计说明:有余数除法算法的练习,先安排试商的准备练习:猜猜我是几?

(最大能填几?)接着安排书中第2题:先填空,再计算,进一步巩固试商的方法,学生有了算法的亲身体验后再安排数学医院,让学生诊断病因从而进行治疗并给予每个学生以提醒(完成书中第5题改错)。在经历一系列练习和注意点提醒后让学生全员参与练习用竖式计算。这样循序渐进,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对有余数除法算法由会到熟的过程。】

(三)第三站:参观应用馆--- 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运用谈话: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有余数除法。我们去应用馆看一看;

1、完成书中第4 题瞧,开学了,学校总务处给每班分发笤帚,出示书中第4 题,读题并

解答。2、包装面包

师:小朋友们春游时,学校给小朋友分组来准备点心,出示题目:

21 个面包4 个装一袋5 个装一袋6 个装一袋你想选择第种包装方法。这些面包可以

装 ----------- 袋,还剩--------------------------- 个。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包装方法并列式解答,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回答的算式。

启发:观察这几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发现:总数不变时,每袋装的个数越多,装的

袋数就越少。

(四)第四站:参观游乐场--- 有余数除法的灵活运用1、填一填

()宁( )=() (5)

除数最小应是几?

()^( ) =4 (3)

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16宁( )=() (4)

独立思考,交流是怎么想的。

2、游戏:抢椅子

第一次游戏:7人,抢坐3把椅子,平均每把椅子上坐几人?学生先游戏,再根据游戏描述过程:7人,平均坐在3把椅子上,每把椅子上坐2 人,还剩1 人。

学生描述中教师注意引导:平均坐在3把椅子上的,7-3=2(人)……1(人)

第二次游戏:先解答,再游戏。有9人,每把椅子上坐2 人,需要几把椅子,还剩儿个呢?

先解答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并列出对应的算式,

(9 - 2=4(把)

2(人))。再进行游戏。

根据学生游戏结果验证刚才的计算:9 人,4 把椅子,平均每把坐2人,还剩余2 人。

第三次游戏:先想象,再游戏。已经知道游戏结果(有4 把椅子,平均每把椅子上坐3 人,还多出1 人),请学生推算出需要几人来参加游戏。

学生思考:如何算出,一共需要几个参加游戏。

列出算式:(13)十4=3(人)……1(人)或3X4+1= 13 (人)

游戏验证:果然是13人,4把椅子,平均每把椅子坐3人,还多出1 人。启发小结:通过刚才的想象游戏,知道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后就可以利用这种关系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是否正确了。

【设计说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一堂课的练习形式单一,按部就班地完成书上的习题,那么难保有些学生会“开小差”。如果在内容设计上采取多种模式,不拘一格、富有创意、形式新颖的练习,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

思考。为此,我把所学的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春游中准备点心的问题和游戏抢椅子中遇到的问题。练习的形式多样,学生饶有兴趣,同时也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三、回顾总结、反思提升

引导:今天游玩数学乐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四、布置作业、独立练习

《补充习题》中的相关练习。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的练习

21-4=5(袋)……1(个)

21-5=4(袋)……1(个)

21-6=3(袋)……3(个)

【设计说明:教科书的编者都是经验丰富、有着先进理念的“先行者” 。书上给出的任何—道题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后的“精品题” 。我们首先应该好好的研究它们,吃透题目编写的意图,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习题的示范导向作用。为此整节课的设计我注重与教材习题紧密结合,做到“课本习题为主,课外习题为辅”。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才能吸引得住学生。整节课我首先从模仿新课上基础题的练习开始,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首先安排的是关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的基本习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比较题、分析题、改错题等一些变式练习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辨析能力,再把知识引向生活,让学生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最后通过拓展性练习,安排一些有余数除法的综合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使练习真正起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资料链接】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题目的

意思是:有一堆物品,数目不详。如果三个三个地去数剩二个,五个五个地去数剩三个,七个七个地去数剩二个。问这堆物品的数目是多少?这道“物不知其数” 算题便是世界闻名的“孙子问题” ,因其解法早在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国就被发现了,因此又被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一一列举的方法推算中适合这些条件的最小自然数,试一试吧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_教案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重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二、作业延续。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尝试列式18÷2=9(人)18÷3=6(人)18÷4=4(人)……2(块)18÷5=3(人)……3(块)18÷6=3(人)18÷7=2(人)……4块)2、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3、先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4、你是怎样做出来的?以18÷7=2(人)……4(块)为例,师:“我们可以通过摆学具求出。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启发学生说出“因为18里面最多有2个7,所以18除以7商2”。或者说“乘法口诀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因为18大于14,而小于21,所以只能商2。”[设计意图:作为作业的习题,学生思考时间相对较长,思考也较充分,在此作为新课延伸,会容易启发学生由旧知导入新知。总结出学生已掌握的两种求商方法:摆学具、用口诀。]三、先摆一摆,再计算。1、9根小棒,每两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2、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根,还剩()根。学生在答题纸上填写,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试商的过程。[设计意图:加深摆学具求商的印象,理解算理。]四、试一试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1、师:老师手里拿着几个气球?(18个),要分给几个小朋友?(5个),平均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你能自己填一填算式吗?(学生填答题纸,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交流自己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2、找规律通过刚才的练习,比较每道题里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同位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3、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余数都比除数小。[设计意图:增强口诀求商的意识,并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

实用文档之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讲义(二年级下)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题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题中有两幅图,左图中有6个草莓,右图中有7个草莓,分别把这两幅图中的草莓每2个摆一盘。 2.实际操作,摆一摆 (1)左图中的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正好摆3盘,用除法算式表示为6÷2=3(盘) (2)右图中的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 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家长签名:

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3盘,还剩1个草莓,用除法算式表示为 7÷2=3(盘)……1(个)。 3.明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从分草莓的情况可以看出,在平均份时, 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 是有剩余。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就 把剩余的数叫余数。即: 7÷2=3(盘)……1(个) 余数(表示分完之后剩下的数) 4.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写法。 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如: 7÷2=3 (1) 商 余数 (2)读法。 7÷2=3……1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归纳总结 易错点提示 剩余的1个草莓没有被平均分,所以不能写在商里面。 重点提示 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 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 … …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知识点二】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问题用不同数量的小棒摆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过程讲解 1.摆正方形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根8÷4=2(个) 9根9÷4=2(个) (1) (根) 10根10÷4=2(个) (2) (根) 11根11÷4=2(个)……3(根) 12根12÷4=3(个)

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题200道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 13÷3= 51÷9= 39÷5= 13÷8= 33÷5= 31÷4= 24÷5= 48÷5= 24÷7= 19÷9= 31÷7= 10÷7= 11÷6= 65÷8= 44÷7= 52÷6= 53÷6= 18÷7= 14÷6= 20÷6= 11÷9= 14÷9= 68÷7= 61÷8= 77÷9= 61÷8= 42÷8= 42÷9= 76÷9= 18÷8= 22÷4= 49÷6= 26÷7= 20÷9= 19÷2= 60÷9= 22÷7= 34÷5= 66÷9= 28÷3= 15÷7= 19÷6= 11÷7= 46÷8= 10÷9= 25÷4= 73÷8= 11÷9= 25÷7= 60÷8= 71÷8= 27÷8= 22÷3= 16÷5= 34÷6= 52÷7= 49÷8= 14÷8= 33÷5= 77÷8= 38÷5= 10÷7= 43÷5= 39÷4= 10÷6= 26÷9= 59÷9= 10÷8= 27÷5= 27÷7= 27÷5= 37÷7= 15÷4= 61÷9= 73÷9= 59÷8= 10÷4= 17÷8= 22÷7= 21÷6=

27÷4= 21÷5= 44÷8= 17÷3= 25÷3= 56÷9= 14÷8= 76÷9= 37÷9= 37÷7= 59÷7= 36÷5= 19÷4= 73÷9= 51÷8= 24÷7= 39÷5= 67÷7= 38÷4= 17÷8= 19÷8= 21÷9= 21÷9= 49÷5= 10÷8= 26÷6= 21÷4= 60÷7= 31÷9= 79÷8= 10÷3= 19÷7= 50÷6= 31÷7= 65÷9= 48÷7= 33÷8= 18÷4= 77÷9= 79÷8= 26÷5= 17÷9= 50÷7= 58÷9= 70÷9= 42÷8= 37÷5= 27÷6= 13÷8= 39÷6= 69÷9= 26÷4= 52÷8= 37÷5= 26十6= 29÷8= 13÷5= 16÷7= 30÷7= 47÷5= 42÷9= 45÷6= 10÷9= 50÷8= 39÷4= 17÷6= 31÷9= 54÷7= 30÷7= 48÷9= 45÷6= 36÷7= 14÷6= 16÷3= 39÷6= 53÷8= 58÷6= 62÷7= 26÷7= 53÷6= 53÷8= 25÷9= 62÷8= 43÷9=

有余数的除法(2)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表(2) (3)写算式: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品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2.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看图激趣,引出活动摆一摆。 图上小朋友在分东西,我们也来分一分。 ①把10个梨,每5个一份,分一分。 学生操作,说一说分的结果。突出正好分完。 ②把18个梨,平均分成3份,分一分。 学生操作,说一说分的结果。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 (一)回顾除法意义 ①把6个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 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指名演示摆一摆。 3. 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6÷2=3(盘)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②再增加1个草莓,现在有几个了? 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问:

1. 现在你还会摆吗?同桌合作摆一摆,互相说一说是怎么摆的? 2.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不够放一盘)(可以再拿一个盘子吗?) 3.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师示范写算式:这次我们分的总数是几?俺什么要求分?分的结果怎么样?边问边写算式。 7÷2=3(盘)……1(个) 问:这个算式什么意思? 指导读算式。 (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问: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小结揭题:算式里的“1”表示剩下的1个草莓,在算式中称为“余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追问:余数表示什么? (四)再摆一摆。 看主题图,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我们也来摆一摆。先数出11根小棒,然后你挑选喜欢的图形摆一摆。 摆好了自己先说一说,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说。说清楚用11根小棒摆了()个三角形,还剩()根。 可以用算式:11÷3=3(个)……2(根) 正方形和五边形也分别请学生交流汇报。 三、练一练: 1. 书60页做一做1。 学生试着圈一圈,填一填。 交流汇报。理解算式里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2. 书60页做一做2。 四、课堂作业本42页(1-3)。

有余数的除法及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1、2、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列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课堂练习本拿出来,写上今天的日期,做一做下面的几道小练笔——35÷7= 12÷3= 18÷6= 72÷9= 24÷4= 64÷8= 。 二、新授: 1、除法竖式。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上图,谁能说出一个故事吗? 生:学校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于是同学们准备搬盆花去布置会场。 师:说的很好!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现在图上的小朋友先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列一下式子。哪个同学上来试着写一下? 生:15÷5=3(组) 师:这样列表示什么? 生:表示15里面有几个5。 师:大家的横式都写的很好,那谁来试着写一下竖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除法的竖式。 1、先写“) ̄ ̄”,表示除号。 2、在除号内写被除数,再在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3、 想:试商。15里面有( )个5,商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4、把除数和上 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已经分完的部分,要做到数位对齐。5、用被除 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表示还剩的部分。——(PPT演示) 师:列竖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全班齐说,指名说。大家来试着试着写一写下面题目的竖式。 2、有余数的除法 师:现在盆花增到了23盆,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现在大家把带来的23根棉签拿出来摆一摆。老师给你们2分钟时间,同桌一起合作。 学生操作。电脑展示。 师:可以摆几组呢? 生:5组。4组(3根不够5根,不能分成一组) 师:把这分完剩下的3盆叫做余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把东西平均分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 另一种是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下的数,在除法计算中,我们把不够平均分,剩下的数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师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2、刚才“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下几盆?”该怎么列式? 23 ÷ 5 =4 (组)……3(盆)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宁南县民族小学校文芳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究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图片、实物果盘、小棒。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语----气球 二、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教学例1。 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怎样摆?请同学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预设生: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列式为6÷2=3(盘)。(教师板书) 指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意义。预设生:这个算式表示把6

个草莓每2个分1份,可以分3份。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教师把原题改成: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 (2)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 (3)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个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称?分别表示什么? 3.比一比,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6÷2=3和7÷2=3……1这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异同点。 (2)学生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3)教师明确: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完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4)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4.确定有余数的除法中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1)引导学生观察7÷2=3(盘)……1(个),想一想:这个算式中每个数的单位名称各是什么? (2)学生汇报:被除数、除数和余数的单位名称都是“个”,商的单位名称是“盘”。 (3)组内讨论: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与被除数相同?然后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

22^3=14 3=-7 2=-9 2 =-9-3= 20^3=20-3= 29-5= 37 5- 36-5= 14-1=18^4 =12-5=16-5= 9-5= 10£=12-5=14 3=-16-3= 3-2 = 20-5=24 7=28 6=-32-5= 15-5= 32弋= 4 3=- 6 4= —8 ;3 =-4^3 = 22-3=22-3= 22-5= 32 5- 32-5= 4£=8-3= 12 5= - 16-5= 9吃= 10-5=12^7=14-5 =16-5= 13-3= 21-1= 22-4= 25 4=- 34-4= 17-5= 16-3=27吃=36 5=-45^7= 36 - 7= 18- 7= 17-5=10 7=-12-7= 12-7= 40-5=48 9=-56-5=64-9= 5-2 = 45-5=54 8=-63-3=32-) =15 4= 8-3 =16 3=-24-5=32^5 =9 5= 7吃= 14 5=-21-5=28^5 =27 5= 54^7=63 8=--72^7=31^7=30 8= 25-5=30 7=--35^7=40^7=42 8= 4^3 =8 3=-122 =16-3=13吃= 45^7=54 8=--63-5=22-5=9 -= 8-)=16 5=-24-5=32^5 =40 -= 18-5=27 5=--36-5=45-5=56 -= 12-5 參5-2= 54-5= 48-9= 二12 7-5二36-5= 6-5= 21-5= 42-5= 1) 29-6= 2) 31 - 4= 3) 18-6= 4) 18-6= 5) 11-5=

8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第八讲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教学目标: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思,掌握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 2、会用竖式的形式计算除法,并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简单的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重难点:1、会用竖式的形式计算除法; 2、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知识点梳理:1、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3、余数<除数 经典例题 例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56 ()×8 <25 2×()<15 3×()<14 思路导航:所有这种题型,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用“<”后面的数除以其中的一个乘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在括号里面的数。道理是:如果刚好能整除,说明前面的积与 后面的数刚好相等,如不能整除,则前面的乘积比后面的数小,且刚好是小一个

余数。 解答:6×(9 )<56 (3 )×8 <25 2×(7 )<15 3×( 4 )<14 练习1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60 ()×9 <23 ()×5 <29 4×()<29 5×()<44 ()×7 <50 2×()<19 3×()<17 6×()<43 例2:一个数除以7所得的商与余数相同,这样的数有几个?是哪几个? 思路导航:在除法算式里面,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当除数是7的时候,余数可以是比7小的除0外的所有整数,即1、2、3、4、5、6,又商和余数相同,根据“被除数= 商×除数+余数”可以求出被除数。 解答:()÷7=(1)……(1)被除数是:7×1+1=8 1 ()÷7=(2)……(2)被除数是:7×2+2=16 ()÷7=(3)……(3)被除数是:7×3+3=24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The significance of division with remainder te aching design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重 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难 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整理。上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畅所欲言,以复习唤起记忆。] 二、作业延续。 1、要求18块巧克力可以平均分给几人,先要知道每人分几块,有很多种情况,你

《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知识归纳总结

重点单元知识归纳与易错总结 1.熟练地掌握试商的方法及进行有余数除法的口算与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学习目标 2.掌握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 教学准备知识点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租船问题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环节1:单元知识归纳 具体内容 1.余数:当平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下的数叫余数。 2.有余数的除法: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即余数<除数。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先写竖式除号,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里面和外面,在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利用和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1.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周期问题 2.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教学环节2:易错知识总结 1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不能正确配带单位名称。 【例题1】有27个苹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错误答案:27÷5=5(袋)……2(袋)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 正确答案:27÷5=5(袋)……2(个)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 错点警示: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规避策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时,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题 200题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 52÷6= 64÷7= 26÷9= 19÷8= 10÷3= 19÷2= 23÷5= 20÷8= 23÷7= 38÷4= 55÷6= 57÷8= 41÷9= 47÷5= 47÷6= 70÷9= 69÷9= 22÷9= 42÷5= 56÷9= 46÷7= 51÷7= 12÷9= 31÷6= 21÷6= 49÷6= 16÷7= 38÷6= 22÷6= 44÷9= 32÷9= 30÷9= 57÷8= 71÷8= 35÷9= 37÷9= 67÷8= 58÷8= 78÷8= 76÷8= 39÷8= 50÷7= 46÷9= 65÷8= 60÷7= 30÷9= 26÷5= 46÷7= 31÷6= 12÷8= 25÷9= 17÷4= 68÷7= 50÷8= 37÷8= 26÷3= 11÷7= 62÷8= 58÷6= 38÷5= 29÷3= 27÷6= 35÷4= 31÷4= 43÷9= 65÷7= 14÷9= 34÷5= 29÷5= 46÷9= 11÷6= 38÷8= 23÷8= 21÷4= 20÷7= 29÷4= 34÷6= 57÷7= 18÷5= 25÷6=

77÷8= 47÷9= 65÷7= 62÷9= 59÷7= 43÷5= 12÷8= 74÷9= 13÷7= 23÷5= 19÷4= 27÷4= 14÷4= 20÷8= 67÷8= 70÷8= 17÷5= 12÷5= 34÷9= 17÷2= 49÷5= 66÷8= 68÷8= 27÷7= 38÷6= 47÷6= 74÷8= 22÷9= 22÷4= 35÷6= 23÷8= 25÷4= 46÷8= 44÷7= 20÷9= 16÷5= 35÷4= 18÷5= 14÷4= 25÷7= 62÷9= 19÷7= 13÷3= 23÷9= 74÷8= 40÷9= 10÷4= 69÷8= 37÷8= 29÷4= 39÷8= 47÷9= 74÷9= 25÷6= 66÷7= 11÷2= 44÷8= 31÷5= 50÷6= 15÷7= 36÷8= 58÷9= 52÷8= 36÷8= 55÷6= 57÷6= 17÷5= 66÷8= 36÷5= 41÷5= 44÷9= 13÷4= 35÷9= 23÷6= 57÷7= 29÷5= 34÷9= 20÷7= 21÷5= 10÷6=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doc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4-5 页:例3,想想做做1-5。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2. 使学生在操作、计算、比较等过程中,发现并进一步理解“余数比除数小”,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3. 使学生感受探索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的意义,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的试商。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投影、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 口答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9 5×()<12 提问:你是怎么想答案的? 2. 导入:小朋友们喜欢水果吗?今天小明的妈妈请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他妈妈给小朋友们 带来了什么水果?(示图) 提问: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二、探索新知 1. 教学例 3 口算 提问:12 个苹果,没 4 个一盘,可以放几盘? 让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你知道怎么列算式解答这道题吗?你又是怎么想出答案的?[ 用口诀求商] 2. 教学例 3 没有余数的笔算除法 指出: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教师课件出示12÷ 4 的除法竖式,同时说明除法竖式中被除数、除号和除数的位置,要求学生试着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引导:我们在写好12 除以 4 的竖式后,要按照“一除、二乘、三减”的顺序进行计算,让 老师一步一步带领同学们来学会除法的竖式计算。 先是“一除”:要计算12 除以4,计算时要想4×()=12,这时,我们得到了答案3。由于 3 是一位数,所以 3 不但要写在商的位置上,也就是除号的上面(出示“商”)。还要注意和被除数12 的个位对齐。 之后是“二乘”:得到商是 3 以后,除法竖式还没算完,因为我们知道平均分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刚好分完,一种是分完了还有剩余,我们还需要判断一下每盘分 3 个之后还有没有剩余,所以下一步要在被除数12 的下面写一个“积”,这个积是我们算出的商和除数的积。(带

有余数的除法复习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整理复习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够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2、通过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 教学重点:提高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会归纳、整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都做过什么游戏?今天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超级“猜猜猜”的游戏,看看我们班谁猜的最准。 2、仔细观察这几种球的排列顺序,按这样排下去,下一个是什么球?再下一个呢?怎么猜那么准?

如果不一个一个摆,你能猜出第17个是什么球吗? 3、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说出想法) 4、刚才同学们是利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复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回忆梳理,构建网络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提问:同学们,好好回顾一下,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可以打开书看一看,想一想。 2、谁来说一说? 3、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帮助学生构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结构网络。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啊!敢不敢挑战自己?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挑战自己吧!1、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几? ()×5<46 ( )×6<34 ( ) ×8<19 ( )×7<37 ( )×4<35 ( )×3<25 2、列竖式计算?

36÷7= 45÷9= 60÷8= 3、我会填 ①在27÷4=6…… 3中,被除数是(),4是(),商是(),余数是()。 ②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一定要比()小。 ③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是(),最大的是( ), 最小的是( ). ④□÷4=6……□, 余数最大是( ),这时被除数是(). ⑤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5、有44本书,每人6本.可以分给几个人?还多几本? 6、(1)公园门票每张6元,50元够买几张门票? (2)有50位小朋友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至少需要几条船? 思考:为什么算式都是这样的,门票只能买8张,而船却需要9条呢? 7、一根绳子长21米,剪下4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8、练习十五第八题. 四、课堂总结.

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题 200道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题 28÷3= 29÷8= 25÷3= 11÷4= 71÷9= 65÷9= 53÷7= 34÷7= 68÷8= 59÷8= 13÷2= 45÷7= 33÷4= 20÷6= 60÷8= 33÷8= 34÷7= 73÷8= 63÷8= 48÷9= 13÷4= 63÷8= 15÷4= 57÷6= 60÷9= 38÷8= 16÷6= 18÷4= 41÷7= 53÷7= 41÷7= 12÷5= 26÷3= 70÷8= 62÷7= 58÷8= 34÷9= 20÷7= 21÷5= 10÷6= 35÷9= 23÷6= 57÷7= 29÷5= 36÷5= 41÷5= 44÷9= 13÷4= 55÷6= 57÷6= 17÷5= 66÷8= 36÷8= 58÷9= 52÷8= 36÷8= 44÷8= 31÷5= 50÷6= 15÷7= 74÷9= 25÷6= 66÷7= 11÷2= 37÷8= 29÷4= 39÷8= 47÷9= 74÷8= 40÷9= 10÷4= 69÷8= 62÷9= 19÷7= 13÷3= 23÷9= 35÷4= 18÷5= 14÷4= 25÷7=

22÷4= 35÷6= 23÷8= 25÷4= 38÷6= 47÷6= 74÷8= 22÷9= 49÷5= 66÷8= 68÷8= 27÷7= 17÷5= 12÷5= 34÷9= 17÷2= 14÷4= 20÷8= 67÷8= 70÷8= 13÷7= 23÷5= 19÷4= 27÷4= 59÷7= 43÷5= 12÷8= 74÷9= 77÷8= 47÷9= 65÷7= 62÷9= 48÷7= 36÷7= 41÷9= 29÷9= 34÷6= 57÷7= 18÷5= 25÷6= 23÷8= 21÷4= 20÷7= 29÷4= 29÷5= 46÷9= 11÷6= 38÷8= 43÷9= 65÷7= 14÷9= 34÷5= 29÷3= 27÷6= 35÷4= 31÷4= 11÷7= 62÷8= 58÷6= 38÷5= 68÷7= 50÷8= 37÷8= 26÷3= 31÷6= 12÷8= 25÷9= 17÷4= 60÷7= 30÷9= 26÷5= 46÷7= 39÷8= 50÷7= 46÷9= 65÷8= 67÷8= 58÷8= 78÷8= 76÷8=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The significance teaching design of division w ith remainder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特点。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 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重 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 数除法的特点。 难 点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 数除法的特点。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野炊吗?想帮野炊的同学解决问题吗?野炊时大家一共带了9个面包,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 几个?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设计意图:通过学 生喜欢的野炊活动导入,学生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调

二年级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口算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一)姓名 22÷3= 14÷3=7÷2= 9÷2= 19÷3=20÷3=20÷3= 29÷5= 37÷5= 36÷5=14÷4= 18÷4= 12÷5=16÷5=9÷5= 10÷3=12÷5=14÷3=16÷3=3÷2= 20÷6=24÷7=28÷6=32÷6=15÷6= 32÷9= 4÷3=6÷4=8÷3= 14÷3=28÷3= 22÷3= 22÷5= 32÷5= 32÷4= 4÷3=8÷3=12÷5=16÷3=9÷2= 10÷6=12÷7=14÷8=16÷8= 13÷3= 21÷4= 22÷4=25÷4= 34÷4= 17÷5=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二)姓名 17÷5=10÷7=12÷7= 12÷7= 18÷7= 22÷7=34÷7=6÷4=8÷5=54÷7=15÷6=18÷4=21÷8=24÷9= 12÷8=56÷9=12÷5=18÷5=24÷5=49÷5=26÷6=12÷5= 17÷5=26÷5=35÷6=

9÷5=18÷5=27÷5=36÷5=14÷5=30÷7=36÷7=42÷5=48÷7=20÷7= 7÷5=14÷5=21÷5=28÷5=28÷5=二年级数学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练习(三)姓名 45÷8=54÷8=63÷8= 32÷9=15÷4=8÷3=16÷3=24÷5=32÷5=9÷5=

54÷7=63÷8=72÷7= 31÷7=30÷8=25÷6=30÷7=35÷7=40÷7=42÷8= 4÷3=8÷3=12÷4=16÷3= 13÷2=45÷7=54÷8=63÷8= 22÷5=9÷2=8÷5=16÷5=24÷5=32÷5=40÷7=18÷5=27÷5=36÷8=45÷6=56÷7=

最新有余数的除法及意义资料

学习资料 精品文档有余数的除法及其意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1、2、4题。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列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把你们的课堂练习本拿出来,写上今天的日期,做一做下面的几道小练笔——35÷7= 12÷3= 18÷6= 72÷9= 24÷4= 64÷8= 。 二、新授: 1、除法竖式。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上图,谁能说出一个故事吗? 生:学校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于是同学们准备搬盆花去布置会场。 师:说的很好!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现在图上的小朋友先搬了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呢?同学们试着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列一下式子。哪个同学上来试着写一下? 生:15÷5=3(组) 师:这样列表示什么? 生:表示15里面有几个5。 师:大家的横式都写的很好,那谁来试着写一下竖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除法的竖式。 1、先写“) ̄ ̄”,表示除号。 2、在除号内写被除数,再在除号外面左侧写除数。 3、 想:试商。15里面有( )个5,商3要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4、把除数和上 相乘的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表示已经分完的部分,要做到数位对齐。5、用被除 数减去除数和商的积,表示还剩的部分。——(PPT演示) 师:列竖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全班齐说,指名说。大家来试着试着写一写下面题目的竖式。 2、有余数的除法 师:现在盆花增到了23盆,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现在大家把带来的23根棉签拿出来摆一摆。老师给你们2分钟时间,同桌一起合作。 学生操作。电脑展示。 师:可以摆几组呢? 生:5组。4组(3根不够5根,不能分成一组) 师:把这分完剩下的3盆叫做余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把东西平均分的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 另一种是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下的数,在除法计算中,我们把不够平均分,剩下 的数叫余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师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2、刚才“23盆花,每组摆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下几盆?”该怎么列式? 23 ÷ 5 =4 (组)……3(盆)

有余数的除法 计算题 .

33÷4= 20÷6= 60÷8= 31÷9= 79÷8= 10÷3= 26÷3= 70÷8= 62÷7= 13÷4= 63÷8= 15÷4= 23÷7= 38÷4= 55÷6= 25÷7= 60÷8= 71÷8= 27÷4= 21÷5= 44÷8= 36÷8= 58÷9= 52÷8= 24÷7= 19÷9= 31÷7= 37÷8= 29÷4= 39÷8= 34÷9= 20÷7= 21÷5= 33÷5= 31÷4= 24÷5= 25÷3= 56÷9= 14÷8= 15÷7= 19÷6= 11÷7= 48÷7= 36÷7= 41÷9= 69÷8= 59÷9= 51÷7= 31÷6= 12÷8= 25÷9= 38÷5= 10÷7= 43÷5= 26÷5= 17÷9= 50÷7= 44÷8= 31÷5= 50÷6= 54÷7= 11÷4= 16÷3=

48÷5= 66÷9= 22÷3= 21÷6= 49÷6= 16÷7= 10÷8= 26÷6= 21÷4= 49÷5= 66÷8= 68÷8= 11÷9= 14÷9= 68÷7= 34÷6= 57÷7= 18÷5= 10÷6= 26÷9= 59÷9= 33÷8= 18÷4= 77÷9= 11÷7= 62÷8= 58÷6= 51÷8= 32÷9= 49÷8= 23÷8= 21÷4= 20÷7= 34÷7= 73÷8= 63÷8= 62÷9= 19÷7= 13÷3= 13÷8= 39÷6= 69÷9= 53÷6= 18÷7= 14÷6= 43÷9= 65÷7= 14÷9= 36÷5= 41÷5= 44÷9= 76÷8= 12÷9= 41÷5= 19÷8= 21÷9= 21÷9= 70÷9= 42÷8= 37÷5= 11÷6= 65÷8= 44÷7=

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教案内容: 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及“想想做做”第1题—第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10枝铅笔,学生准备若干小棒和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与数字打交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不信,你瞧! 1、提出问题 (1)(教师演示)在学校组织的科技知识竞赛中,豆豆和小朋友齐心协力,赢得了冠军。老师奖给豆豆10枝铅笔,豆豆想:这10枝铅笔可不是我一人得来的,我要分给大家,让 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3)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2、探究新知 (1)分一分(出示纪录表)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①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师生共同在表格中纪录结果。 ②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 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2 5 5 2 表(2)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能熟练的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教学难点:能用乘法口诀求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用乘法口诀求商。 12÷6=() 40÷5=() 21÷3=() 24÷8=() 让学生说说算理 2、看图计算。 17÷5= 学生独立圈一圈、算一算,交流核对。 师问:在做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3、出示: 25÷8=() 问:这题该怎么做? 揭示课题:做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 1、例题:25÷8=? (1)自由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全班交流:摆小棒、画圆圈…… (2)出示小兔欢欢:有余数的除法也能用乘法口诀来做吗? 小组商议:用几的乘法口诀?哪一句? 师问:为什么哪一句都对不上?怎么办?

(3)媒体演示: 熊猫乐乐:除数是8,用8的乘法口诀来试商。 小胖想到: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小巧:四八三十二,积是32已超过被除数25,不行! 小丁丁:三八二十四,积24小于被除数25,商是3,余数是1, 余数小于除数,行! 师问:为什么不用二八十六呢?积十六也小于被除数25? 学生讨论、交流(若商是2,余数就是9,余数大于除数,不行!)(4)板书算式:25÷8=3 (1) (5)说说计算过程:指名或同桌互说 2、试一试:21÷5=? (1)独立尝试或同桌合作 (2)交流计算过程 (3)错误分析 (4)小结做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步骤: 如果口诀中的积超过被除数,商应该调小; 如果口诀中的积比被除数小,还应该算出余数,并将余数跟除数比, 若余数小于除数就能定下商,否则应再试商,即将商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